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是牛肉宴,牛肉性燥,有强身壮/阳作用,比方说牛/鞭做的菜!

    朝廷禁杀牛,敢公开售卖牛肉者入刑。但事有例外,因支持边疆产业,特许韦晞出售牛肉,独门生意!

    当然,他要不是这样的权势,也保不住他家的牛肉生意。

    四是临行前,消费满多少的,送韦晞产业的“大力丸”,就是壮/阳药啦。

    连吃带拿,回家放炮,包君家里女人又喜又怕!

    得,想想,四个绝招一出,没功效是不可能的事,是以饭店取名为“雄家庄”!

    “好说了!就去雄家庄!”郭待举同意道。

 第七二九节 韦巨源请客

    得益于李昭德的《请罢神都里坊事》,允许在坊内开办服务行业,雄家庄位于“安业坊”,前面就是位于自定鼎门通往天津桥的大街,交通极是方便。』

    韦晞的头脑不同凡响,酒店的后院设有面积不小的停车场,来吃饭的客人们可以寄存马匹和马车或者轿子,门前足足二十个机灵的小厮,为客人照顾马匹,再有一排姿色亮丽的女咨客,热情款待客人,接来迎去的。

    本身业务经营得好,又考虑周到,所以门前生意车水马龙,等位的人居然坐满了酒店走廊的凳子,生意好到吓人!

    客人有好些男女成双成对,一看墙边招牌,原来是雄家庄新推出男女套餐,男的固然是壮/阳药膳,女的也是药膳,养身滋阴,等到吃完,男女都是最佳状态,立即开房打炮,嘿嘿!

    一条龙服务,贴心无比,难怪生意这么好。

    趁着从人与店家交涉位置的时候,韦巨源赞叹道:“商场也如战场,大将军打仗有一手,治商也有一套,名不虚传!”

    郭待举与韦晞关系特别不同,摇头道:“他倒不象你所想的那么远,而是为了让我大周人吃了他的药膳多去开心,多生孩子!这是他亲口对我说的,他连食谱都公开了!!”

    这年头谁家不敝帚自珍啊,韦晞真够煞费苦心了!韦巨源又是一阵赞叹。

    ……

    雄家庄满位,但以两位相公的身份,又有自家老大的好朋友,店掌柜十万火急地亲自前来伺候,开启了房招待他们。

    房所用器皿俱为进上的器皿同类,精美无比,挂有书画大家的作品,那里的侍女都是二八年华的萝莉,伺候得他们体贴无比。

    酒食送上:牛鞭汤、卤鹿肉、生鹿血酒、羊肾炒韭菜,松子炒山药,板栗炒鸡,滋味极好。

    “干!”韦巨源致意道:“皇帝万岁,韦大将军西征顺利!”

    “干!”郭待举回敬道。

    酒过三巡,两人开始闲聊,韦巨源停箸,引出话题道:“这人生哪,见得世事多,有的人不得不佩服的,我有三个佩服!”

    “譬如?”郭待举凑趣道。

    “第一个是我们的皇帝陛下!”韦巨源说道。

    郭待举知道他的意思,点头道:“陛下说一不二的气势,至高无上的权威以及神圣威严的气度,无人可及!”

    “嗯!”

    说起皇帝不好多谈,韦巨源又道:“第二个佩服就是韦大将军,他的……出身不是很好,按理说家世决定眼光与水平,但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多的奇思异想,为什么从军后没有败迹,这实在令人不解……”

    郭待举没接他这茬,轻描淡写地道:“或许他真的是天上人吧!”

    民间将韦晞传得神乎其神的(这也是武承嗣攻击韦晞的一个方面),郭待举使用公开说法,不说干货,韦巨源也没多想他会与他推心置腹的。

    “我第三个佩服,就是郭相公你了!”韦巨源轻轻手指道。

    “我?”郭待举呵呵一笑道:“我有什么值得韦兄你青眼有加啊?”

    韦巨源双眸一凝道:“明人不说暗话,韦大将军出身微末,这是我们都知道的,然而他在并无多大表现时,就得到郭兄的鼎力支持,早作投资,到现在受用不尽,实在令人佩服!”

    官场风水轮流转,今天贵为相公,明天入狱沦为囚犯的事情多,象李唐家的皇子皇孙给武则天杀得几乎精光,权贵不如泥,哪怕当道的天家亲戚(武承嗣)也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停职留薪人士。

    郭待举却是难得的官场不倒翁,他成为尚书大人后,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坐着,仅仅中途因为传说中韦晞兵败的消息而罢为刺史,算是小挫,旋即起复,再任尚书,之后,经历了酷吏当红年代和武承嗣的上位,楞是奈何他不得,哪怕是武则天防着韦晞势力坐大,还是不得不让他拜相,活得有够滋润。

    “郭兄目光之准,令人不得不服!”韦巨源羡慕地道。

    郭待举投靠的势力是皇帝之女、战神驸马,这两位实在难倒,可以说是一世受用无穷,带契后世子孙!

    驸马和公主都比郭待举年轻,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以后肯定会继续照顾郭待举的子孙,郭家富贵可达三代!

    他之前对韦晞的关照属于“雪中送炭”,最是难得,别人再怎么巴结讨好韦晞,也是锦上添花,比不得郭待举与韦晞之间的情分。

    韦巨源是真心佩服,郭老兄得了个金饭碗!

    郭待举倒不隐瞒,有点默然地道:“还是袁公公瑜有眼光啊!”

    袁公瑜,陈郡扶乐人,武后党,曾逼迫长孙无忌自尽,他有眼光,认定韦晞非池中物,告诉好友郭待举,举荐了韦晞。

    之后韦晞一飞冲天,郭待举和袁公瑜都受用不尽,不过袁公瑜已经去世,郭待举独得恩报。

    “嗯!”韦巨源有所耳闻此事,只是嗟叹一下,然后见房内的侍女已经不在(之前被赶走了),假装不经意地问道:“郭兄可曾听闻昨天韦大师之事?”

    “听说了!”郭待举沉稳地道。

    “公主是巾帼不让须眉,实是令人佩服,过往我只佩服三个人,昨天的事儿一出,公主乃我敬佩的第四个人了!”韦巨源讲出来道。

    “不是一家人不走在一起!”郭待举道。

    “陛下现有一子一女,太子(李旦)暗昧,无所表现,公主却是英姿勃,有陛下之风,陛下也曾说起公主‘类她’!”韦巨源大着胆子道,郭待举只是听,不表意见。

    “若大周是以前的大唐,陛下大行之后,太子即位应无问题。然而驸马西征,大周领土倍增,那些打下地盘的骄兵悍将,岂会信服太子?”韦巨源渐入诛心之言,郭待举还是听着,什么都不说。

    “唯有公主与驸马是夫唱妇随,驸马打江山,公主治理江山,尝闻驸马二哥杨大将军成献曾说过誓死保卫公主殿下,应是西征诸将的心态!”韦巨源指出道。

    “既有女帝开例,将来公主继位,再立女帝,才是正理,方可令江山稳固,郭兄以为如何呢?”韦巨源释放出足以令到江山变色的话题道。

    郭待举拿起一旁的茶杯,不动声色地道:“喝茶吧,韦兄喝高了!”

 第七三十节 不附李昭德

    见他不愿深谈,韦巨源也知道此事不可急进,遂转移了话题,说起风花雪月之事。

    两人尽情享用了佳肴美酒之后,有了感觉,也不久坐,遂离座准备各归各家,找寻家中美妾发泄。

    以他们这样的权贵,美女必不可少。

    临行前,韦巨源提醒一下郭待举道:“郭兄,李相公强势,且深得陛下信任,郭兄虽然不怕他,但亦不可与他过于争执!”

    原来,郭待举得武则天旨意,要保障二十万军马的军费给韦晞,因是皇帝圣旨,钱给出去没什么,但是李昭德要求制定良好的监核制度,上交账本,让朝廷知道钱花在什么用途上。

    而郭待举以为既然皇帝都指明给了二十万军的军费,且太平公主幕府使用,何必这么麻烦,由他们自查自纠即可!

    西域距离神都这么远,将来查账都是麻烦,没必要!

    一个说此乃朝廷的钱,不是给私人,岂可公帑私授,郭公可真为公主与驸马着想。另一个说多此一举,皇帝已经充分表明了她对太平公主的信任,李公此举,实令西征军心寒!

    两人为此事争执,不欢而散。

    韦巨源知道这事后,好意提醒,虽说郭待举很有地位,但李昭德显然更猛。

    郭待举谢了他,貌似有点大义凛然地道:“这朝廷同样也不是他的,我该争的照争,不会一昧附和他!”

    见他不以为然的样子,韦巨源不禁摇头,与郭待举告别离去。

    在回府的路上,郭待举坐在马车上思索着今天为什么韦巨源会对他讲这样的话。

    一则,他是引蛇出动,他背后是某一方的势力,让韦巨源作间谍,打入韦晞系统。

    二则,他确实想真心投靠韦晞系统。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韦晞军力盖世,太平公主敢当众亮刀,展示了她的皇族气概,引起了大臣们的恩绪,他们想投注给太平公主!

    一旦太平公主真的上位,那他们从龙有功,富贵无穷!

    换作之前,女帝没登位,不会有人想到公主会继位。

    今女帝能登位,为什么公主就不能接位呢,尤其是这位公主表现出很强的能力,且具备了很强的实力。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已经预见到这样的可能性,断然下注!

    就此事郭待举试着对韦晞劝进,韦晞倒也不瞒他,给出了答复:“可观司马懿、曹操行径即可!”

    篡位不是件小事,收益固然大,风险自然不讲究技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有大量的借鉴例子。

    例如司马懿、曹操,都是权臣,掌控朝政,却始终没有改朝换代。

    他们一直在培养火侯,直到他们的儿孙上位,再一举篡位成功。

    而操之过急的王莽、恒玄等,篡位失败,族灭!

    他给出了态度,郭待举亦就一副平常心了,能看得到,就助韦晞一臂之力,看不到时就祝福他,要他成功后祭祀时毋望相告。

    今天韦巨源说欲投太平公主,郭待举岂敢应他,且他希望韦巨源不要犯傻。

    宰相班子中有一个韦晞的盟友也就罢了,武则天还可以容忍。

    来两个宰相助韦晞的话,势必有一个人要外出了。

    如果郭待举被贬,韦巨源同志在韦晞面前讨不了好的,因为多年来韦晞更信郭待举,且郭对他有恩,不会相信韦巨源。

    至于郭待举与李昭德吵架之事,郭待举脸上露出了一丝莫测的微笑。

    他是有意而为,出于韦晞的吩咐!

    着他坚持原则,守住户部,无关的小事不要争,对付武家兄弟时帮忙,但不可一昧逢迎李昭德,于是郭待举就与李昭德争吵。

    李昭德掌控了朝局,独揽朝政。

    他不惧武家兄弟,将武三思管理的兵部事务批得一钱不值,当众落不下面子,气得武三思要告病!

    武三思是什么人,皇帝的亲侄子,除儿子之外血缘最近的男丁,居然还受李昭德的气,可见李昭德之强势!

    他不止对抗武氏兄弟,皇帝也敢不给脸!

    武则天因为得位不正,最喜祥瑞,以示天意。

    有百姓在神都洛水里捞出一块带有几个鲜艳如红玛瑙的红点白石,拿到皇宫前欲献给皇帝,说此石赤心忠心,所以进献皇上!

    李昭德怒叱道:“这石头是忠心,洛水里的其它石头呢?统统造反了?”

    众人哄堂大笑,欲献石者羞愧而退!

    李昭德实在是天煞孤星,酷吏厉害尽人皆知,李昭德却当着武则天的面前对来俊臣道:“来少卿司仆少卿,我听闻上林坊边的十二号宅里的门丁向你说大郎你回来了!厉害啊,这上林坊十二号临着洛水,有三亩地之大,价值一百两黄金,我做宰相都买不的,你大概是借贷来买来这宅子吧?!”

    来俊臣大窘,机械地点头称是!

    李昭德满面春风地道:“利钱多少啊?哪里的质库典当行,这么大方,不介绍给我吗?”

    来俊臣不应,低着头研究殿上的地砖。

    大臣们暗笑,武则天有什么表示吗?

    她闭着眼睛,头一点一点地,她装睡!

    没听到李昭德说什么!

    如此才将来俊臣包庇过去,否则来俊臣有麻烦,武则天还要利用他,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

    又有酷吏侯思止,这厮牛13得很,逼死了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所以诸官不敢惹他。

    侯思止曾经看中世家大族赵郡李氏家里女郎,欲办婚姻,他是个小瘪三,人家不允,侯思止求皇帝赐婚,这就私事变公事,武则天召开廷议,让大臣们商量是否应该下旨。

    果然李昭德跳出来阻拦道:“可笑至极,沐猴而冠之猴子岂可匹配世代簪缨之女郎,你们要是同意了,不要预我,你们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他话说到此,众大臣哪怕是酷吏也要说声对不起了!

    气到侯思止三尸神暴出,却又奈何李昭德不得,那些大臣们对他说:“你搞得定李相,我们必然签字!”

    没错,诏书要宰相副署,李昭德不肯签字的诏书属于非法。

    侯思止只好认栽!

    李昭德拳打两武,脚踢酷吏,威风凛凛,意气风发,朝堂上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虽同为宰相,但都依附李昭德,以他所言为善。

    独有郭待举并不事事附和李昭德,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有时与李昭德吵得很激烈,但斗而不破,既不算和谐,也没彻底反脸,该合作时也合作,朝廷尽知两人是怎么一回事,李昭德在没能彻底打翻两武和酷吏们时只好听之任之。

 第七三一节 子不如女

    长寿二年(六九二至六九三)正月,发生了一桩离奇之事,让李唐旧臣不禁感慨“国之将亡,妖孽横生!”而武氏兄弟团伙,则是遗憾:“可惜未能取其(皇嗣李旦)的性命。”至于被武则天提拔的中立派,两相对比,都在心里嘀咕“女帝子女,子不如女”,更多的心理倾斜往太平公主!

    皇嗣李旦(即睿宗)数遭诬谤,几罹大祸,毫无还手之力。

    魏王武承嗣的势力在消退中,前年他求太子之位不得,去年被罢相,执政的是李昭德,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皇朝正统李旦的维护。

    导致一些人产生错觉,以为现在的皇嗣李旦地位稳固,遂产生了一些非份之想。

    例如韦团儿,此姝有姿色,有才华,为武则天的婢女,受到宠信,在身边服侍。

    她有大量的机会见到了李旦,因为李旦要显示孝顺,每天到武则天处问安,于是,韦团儿瞅了个机会,找到李旦道:“陛下有事找您!”

    李旦乃惊弓之鸟,既闻武则天要找他,吓得要小溜小跑的过去,韦团儿抿嘴笑道:“慢点!慢点!”

    去到武则天的寝宫,李旦的人手自然就进不去了,由韦团儿一人引着李旦,前往一处偏殿。

    宫里殿堂密布,韦团儿作为武则天身边近侍,自然是知道哪一座在空着。

    走着走着,李旦觉得有点不大对头,老娘应该不会住在这里啊,难道老娘想做什么?但他哪敢置疑,被韦团儿引着进了殿里,害怕得有如待宰的鸡般。

    老娘不想干什么,韦团儿却想干些什么。

    “殿下,请坐!”这个俏婢示意李旦坐于榻上,开始施展手段。

    韦团儿有本钱,天生丽质,眉梢处眼角带风流,声音娇嗲引人犯罪,出落得如花似玉一般,当她拉着李旦的手摸向自己年轻的身体时,李旦差点迷失了!

    突地想起了武则天严厉的双眸,近臣们的再三告诫和将来可怕的结局,不,我不能给任何人有可趁之机!

    李旦猛然起立,推开了挂在身上的韦团儿,离她三步。

    “好家在,幸亏自己有定力!”

    否则,一个污辱母婢的罪名扣过来(封建社会这个罪名不小,红楼梦里宝玉不过是调戏一下了母亲王夫人身边的婢女金钏儿,王夫人发觉了,将罪名扣在金钏儿身上,说她勾二爷,金钏儿不得不自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将会百口难辩,在这险恶时期,来不得一点的疏忽!

    他跑掉了,而韦团儿独自饮泣,恨得银牙欲碎!

    大美女摆在他面前,任他为所欲为,他居然不上!

    韦团儿欲以私情上位,成为皇妃的美梦破裂,因爱生恨,韦团儿在宫中有些势力,作了些准备后,就到武则天面前出首。

    ”你要告太子妃刘氏、德妃窦氏对朕作厌胜之术?“武则天拧起了眉头,如风暴在盘旋。

    韦团儿伏地禀道:“正是如此,奴奉旨到东宫传旨,结果发现她们图谋不轨。”

    这不是件小事,武则天很重视,立差武士前往东宫大索!

    结果分别在刘氏和窦氏的床底下分别发现了一个绢制的小人,上面写有武曌,还有生辰八字,小人身上插满了针。。。嗯,此为厌胜之术,用来诅咒人。

    古人愚昧,以为厌胜之术能够致人于死地,故厌胜之术为宫里所禁,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汉朝武帝时期,宠臣江充诬陷卫皇后(其兄卫青,外甥霍去病!)所生的太子对汉武帝行厌胜之术,在东宫掘出了桐木人偶,导致太子不得已造反而身死,卫皇后自杀的好大风波。

    今天刘氏和窦氏竟然行厌胜之术,诅咒皇帝。

    绢制小人摆在了武则天面前,她气得浑身发抖,那个生辰八字正是她的,非亲近之人不可知(她却没想到韦团儿也是亲近之人会知之),于是下诏召刘氏和窦氏进见!

    白天进见,至晚上都不见回来。

    李旦惶恐不安,遣人打探消息,毫无声讯,她们两人蒸发,在人间消失!

    很有可能被武则天派人当场格杀,埋在宫里的什么地方,做了花肥不一定。

    不敢声张,更不敢抗辩,李旦忍气吞声。

    他泰然自若,象没发生过什么事一样,还严禁东宫之人私下议论此事,以防万一。

    韦团儿却不放过他,再见武则天,诬道:“刘氏和窦氏乃弱质妇人,岂敢加害陛下,她们敢这么做,此为皇嗣所教!”

    一石激起千重浪,武则天身边近侍听闻,无不脸上失色,就连上官婉儿也不例外。

    武则天微一思忖,吩咐内侍道:“去请公主来审案!”

    这回轮到韦团儿心中格登一声,脸色大变。

    失算了,如果武则天令酷吏们去查案,分分钟确认是李旦要想害他老娘,却没想到太平公主来问案。

    这个公主杀伐了得,受了旨意前往审案。

    首先讯问李旦:“皇兄你欲加害我们的母亲吗?”

    李旦立叫撞天屈道:“皇妹,兄如有此心,必叫父皇在地下也不得安稳!”

    很严重的誓言,只要逝去的高宗李治陵墓有状况,则李旦为大不孝,在封建社会里难以立足。(比方说李旦说出这话,正好来了个地震,把乾陵给震坍了,那李旦就完蛋了)

    话说得很结实,太平公主让李旦请回,也不追索他身边人的口供。

    叫了告状人来,太平公主满是厌恶地问:“你说我皇兄欲害我母亲,可有实据?”

    此话大为不善,韦团儿强辩道:“那些小人就是证据!”

    她指出道:“她们岂会害人之术,必出于皇嗣授意!”

    太平公主冷笑道:“放屁!捉贼拿赃,你说是皇嗣授意,我还说是你的授意呢!”

    “左右,给我打!”她不由分说,招呼一声,如虎似狼的武士拖了韦团儿出殿,拿起刑棒,毫不留情往她身上打下去!

    太平公主叫武士打韦团儿,可没说打多少杖!

    即没说杖数,也没叫停,那就一直打下去!

    三十杖下去,可怜如花似玉的美女,成为了一个血肉模糊的肉团!

    不知道她挨第一杖打下去时,有没有想到宫里黑暗,吃人不吐骨头,不小心谨慎,还敢出头,结果惨遭厄运!

    ……

    当侍女向武则天禀报太平公主杖毙韦团儿之事,伤及同类,那个侍女心中不无兔死狐悲之感,认为太平公主是胡乱断案。

    岂料武则天点头认可道:“公主的处置,非常恰当!”

    她很是欣慰,因为她关爱自家兄长,肯定对自家老娘更是维护。

    至于韦团儿,一个婢女,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连皇太子妃也死得无声无息,说处死就处死了,何况一个婢女。

    ……

    此事传将出去,时人将李旦与太平公主放在一起对比,均对李旦摇头不屑。

    做兄长的,还要妹妹去保护,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第七三二节 朕几成申岸屠

    区区一个婢女差点动摇国本,让皇嗣移位!

    又有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谒皇嗣,被现后皆被腰斩!

    李旦自此不得见公卿以下,幽闭宫中,大家对他避之则吉,他又死了两个爱妃,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只有皇妹太平公主不惧流言,在进宫见皇帝后,有时会去东宫与李旦说说话,两兄妹的感情非常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哪怕李旦处于这种悲惨的地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