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场流传着一种诛心的说法:此为魏孝文帝之业!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洛阳,他宣谕天下,举族汉化!

    只能说汉语,不可说鲜卑语;只能穿汉服,不能穿鲜卑装;改用汉姓,以汉族人的习惯生活。

    比方说汉人有春节,而鲜卑人以前没春节的,他们的节日是祭祀长生天和狼神。但汉化后,鲜卑人过起了春节,祭祀的是汉人的天帝!

    长生天?

    对不起,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老人们的知道,孩子们则说天帝!皇帝是天子!

    他们朝廷官名和制度都汉化,如著名的《木兰词(花木兰)可以见到这次超级汉化过程中的一个痕迹,初始有“……可汗大点兵”,当时按鲜卑人的习惯,最大的boss是可汗,待花木兰十二年后打仗回来,却是“归来见天子”,天子正是汉人对最高boss的称呼。

    这表示十年间,鲜卑朝廷完成了这次汉化。

    鲜卑人的汉化非常成功,一代到两代后,这些鲜卑人的后代都认定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汉人了。

    同样地,韦和太平公主要胡人们交出他们的孩子,在他们两公母的教育下,待到老一辈的人离去,那些成长起来的孩子,统统都认定自己是汉人。

    他们早就习惯了汉人的生活,仅一个小例子:汉人生活中讲卫生,身体肮了就要洗澡,而草原上水源并不是那么随时随地有的,加上天气寒冷,牧民不常洗澡。

    知道洗澡的好处后,这些孩子想让他们半年不洗澡,那简直不可忍受!

    比方说,牧民们到处流窜,严酷的冬天,帐篷里烧着一个用干牛屎小火炉,冷得栗栗发抖。

    按汉人的生活,冬天且不论房屋的抗寒能力更强,大家可以烧火炕、烧暖气,双层夹墙!

    暖得可以脱光光在屋内跑,为什么要去帐篷里受冻?

    他们无法回归草原上的生活,再也不能回头。

    遵循汉人“大一统”的观念,孩子们所在的土地,就是汉地,不会轻易将土地分割出去。

    关外汉化极其成功,太平公主功不可没!

    她做的是魏孝文帝的事业,那么她将来会成为魏孝文帝吗?

    ……

    之前,公主继承大位是大家想都不用想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她老母都做了皇帝,她为什么不能做皇帝?

    她的行政能力让人刮目相看,做生不如做熟!

    真要是李旦作了扛把子,他有能力治理天下?有能力让那些骄兵悍将们听话吗?

    太平公主又不同,冲着她老公的面子,又有她来照顾官兵们的家庭,所以对于她说的话,官兵们还是听的,她可以压住场面。

    有吉琐这样想法和疑惑的人不是少数。

    大家认定太平公主比李旦更强,真要她做了皇帝,以她在关外的表现,已经不是为政一地郡县之才,而是治理一国的能力充分显露!

    相比之下,李旦并没有多少建树。

    虽说可能他做了皇帝,会是个好皇帝,但人们从他平时的表现,就推测到他将来发展的余地。

    实在话,不容乐观!

    如果把国家交给太平公主,那解决了许多难题。

    首先她是武则天怀胎十月产出的孩子,血浓于水,天生占据了优势,武则天应该可以接受。

    至于传女儿不传儿子,太平公主也姓李!把江山给她好过给诸武,她坐了龙庭,属“有嫡立嫡”,那些受过封建教育的大臣们亦可以接受。

    ……

    太平公主当然没有想到一个会面,就让吉琐生出了别样心思,这等事情,她没心思理会。

    在关外,大家都很忙碌,实际上娱乐不多。

    太平公主是个富贵性子,喜逸乐,在神都那是如鱼得水,尽情地享受她的生活。

    她不接见大臣,除了她这一系统的,其他的一个没见,以释武则天之疑。

    或有人攻击她声色犬马,不理正事?

    这回来就是放假轻松,敢质疑她姑奶奶的能力?

    ……

    每天更换不同的艳丽服饰和吃不同的美食,观看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就成了太平公主的快活日子。

    但他老公就忙碌了,现在西军在波斯高原上与大食人进行了广泛的野战,但战线上大食人修葺的大量城池堡垒,得依靠修建铁路,把物资往前运,所以今年暂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韦驻跸之地在碎叶城,离前线不远,前线归由总参谋部姜咨和王孝杰、娄师德等人指挥,每天战况报告都有军人带着文件夹乘坐火车送来,而行政事务,同样交到他手里,大事由他决定,小事听汇报和审查。

    对于懒惰的他是个难题,不过他的大臣们进谏说没有谁会象他更关心他自己的钱,执权柄者,不可大权旁落!

    韦觉得很对,虚心接受,不过做起来就辛苦了。

    他要四处奔走,视察地方,检查工作,晚上批阅文件,

    不能光停留在一城里,即使开了专列,不再要他奔走,但他还得坚持做运动,锻炼身体,习练武艺,每天忙碌,觉得自己累得象条死狗那样

    行政工作这一做开来,他深有体会地对诸臣道:“公主殿下也不容易啊!”

    “前线打仗危险,后方做事繁琐,各有各的难处。”韦脸色不善地道:“嗯,你们这帮家伙,是不是有意叫我做事,让我知道厉害?”

    “不敢当!”张仁愿陪笑道,心忖就算是也打死也不承认。

    心忖着驸马与公主的为政风格,驸马的创意多,而公主较为细心。

    比方说发展经济,驸马到达地方,看过一遍地方,就会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

    而公主则比不上他大才,但公主做事细致认真,却又是驸马不能比拟的。

    事实上,驸马决定大政方针,公主负责执行,天作之合!

 第七九一节 信我者就得救

    波斯高原,伊斯法罕。

    新铸的城墙分了内外两层,内层为十五米,内城为十米高,外围还有护城河,极是坚固!

    但坚固又有什么用,再坚固的城池,敌人不来攻打它的话,就是用来摆的!

    伊斯法罕的守军们,用力地砸在城垛上,咬紧牙关,手流出了血,牙齿咬破唇皮,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城墙下方的原野上,唐骑做尽坏事,满载而归!

    他们掳掠乡下,象胃口大开的怪兽一般,到处抢人,把人口抢走,沦为奴隶,据说放在了什么“集体农场”里面干活,为他种地、放牧、开荒挖沟、开发矿山。。。嗯,韦晞为什么能够给他的部下发双粮,为什么可以给学童开免费餐,一定程度就是这样剥削得来的了!

    韦晞、太平公主的两府下有两类民众,一类是正式子民,在官府录有名字,他们可以享受官府规定的福利:分田、医院、学堂……他们有人生自由权,可以去当兵和考公务员。

    例如突骑施人,他们没与唐军打个落花流水,整体归化,立即享受福利,非常幸运!

    另一类就是战争中的奴隶,他们没有人权,他们辛苦所得,不会有收入,只能够换取食物活命而已。

    这就是他们作为敌国百姓应付出的代价!

    所幸,他们遇到了韦晞!

    因此他们的上升通道没给堵死,两府明文规定,奴隶们在集体农场里或者支前从军十五年后,只要表现良好,可以转为自由民,他们没有福利,但他们能够得到报酬。

    最大的福利是他们孩子,却可以成为民册上的子民,韦晞更看中的是孩子。相信那些自由民,为了孩子的前途,不会做出傻事来。

    表现突出者,十年即可转化。

    对于这个“表现”,进行了量化,比方说种田,交纳的粮食是最多的,就算优秀,多年的优秀,即可提前归化。

    即使对奴隶,有法规对他们进行管理,不可轻易打杀。

    韦晞的说法是“奴隶也是财产,你会随便毁坏你的财产吗?”说服了大家,给奴隶们一条活路。

    ……

    掠夺财富、掳获人口和牲畜是唐骑的重要工作,凭借着骑兵迅捷的行动力,他们已经将伊斯法罕方圆五百里的地盘给清理一空!

    称得上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他们破坏农田、果林,捣毁房屋、大食人最看中的宗教寺院尽给拆除!

    而大食军只能够看在眼中,痛在心里。

    出去多少骑兵,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唐骑天下第一!

    他们习惯于长途机动,拖垮大食骑兵,先用弓箭削弱,再用马刀消灭。

    可怜大食人战马不够唐骑多(多是一人一马),人数也不够唐骑多(骑兵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再有弓箭、马刀都比不上唐骑,怎么打!

    奋起抗争的大食人憋屈了,他们越打越少,而唐骑似乎越打越多,到后来,他们只好呆在城墙头,愤怒地看着唐骑在城外肆虐!

    ……

    “哈哈哈!”

    唐军骑兵们就在设拉子(波斯古老城市,曾为波斯帝国中心)守军的眼皮底下干起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他们用锄头和铲子去拆除城外一座著名的宗教寺院!

    本来这等粗活根本不用到骑兵大爷们动手,但这次他们亲自干了起来,刨的刨,挖的挖,还有的人吃力地扛着一个大箩筐的砖石土,把它们挪开,方便干活。

    热情扬溢,不知疲倦。

    从望远镜中看到城头上敌人那喷火一般的眼神,所做的一切都值了,辛苦算个毛啊!

    “看哪,你们的神也不能够庇护你们,连他自己的家,也给我们拆了!”唐军骑兵们狂笑着,扯松裤头,露出去当众撒尿!

    夕阳西下,一列大兵就在断墙上一起放水,颇为壮观!

    奇耻大辱!

    大食军在城墙上悲愤莫名,被大号的望远镜看在眼里。

    “大将军,这么做妥当吗?会深深地激怒大食人!”一位资深参谋问杨成献道,周围的军官们也一起看着他。

    “他们的看法并不重要!”眼望着设拉子,杨成献淡淡地道。

    “一城的死人,他们的看法重要吗?”杨成献说出了冷酷无情的话。

    主帅韦晞规定下来,敢抵抗者屠城!

    君无戏言,说到做到!

    既然设拉子拒绝投降,那它的命运注定,使用什么手段都无所顾忌。

    至于担心激怒大食人,当我们手中弓箭,掌上马刀是吃素的啊!

    更何况,想要破掉他们的士气,易如反掌!

    事物分两方面来讲,当大食人亲自看到他们的寺院被拆除时,他们会愤怒,但夜来静寂时,他们会思索着为什么神没显圣去惩罚这些唐人,难道就象唐人通过翻译公然宣传:“你们的神不行了,他打不过我们的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地动山摇,诸神陨落!”

    “大势至菩萨保佑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狂热的唐军抬着大势至菩萨圣像绕城游行,口号声声传进城中。

    刚不可持久,大食人原本的怒火渐熄,军民们心中不无惶恐,真是象唐人这么说的,他们的神打不过唐人的大势至菩萨?!

    有这样的想法,关键是城外唐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神居然无所表示,不降下神罚去惩罚这些渎神的唐人!

    坚信者陷入了迷惘中。

    浅信者则是怀疑,这等于背弃了他们的神。

    ……

    设拉子的城外运来了一些投石机,除了投送石头和火弹,还赠送菩萨!

    免费大奉送!

    一夜之间,唐军不知道投进了多少份的菩萨神像,小型有如巴掌大的木制菩萨神像,有红橙绿蓝靛黑白七种颜色,用丝带吊着,分别装在精美的丝绸袋子里(神像被硬纸包装保护着),被唐军用投石机投进城里。

    唐军玩起了集齐七龙珠可以召唤神龙的把戏,曰:“收集七种不同颜色的菩萨神像,当唐军破城时,挂在家门口处,可以免罪,唐军放过那处家宅!”

    莫道菩萨(神像)小,它法力不小,如吹皱一池春水,让设拉子城里的大食军民的心都乱了!

 第七九二节 宗教事务

    设拉子城陷入了动乱中,城里守军四处出动,收缴唐军投掷进来的菩萨小神像。

    有没有人收藏菩萨小神像呢?答案是肯定有的!

    越是有钱人越是怕死,并且有钱人最喜欢“狡兔三窟”,多一个逃生的手段终究是好的。

    尽管守军一再搜索,言明私藏神像者按渎神之重罪进行处理,但是城里的富豪们收藏的的菩萨神像越来越齐全,不过他们苦恼的是黑白木制菩萨神像很稀有,不容易收齐一套。。。开玩笑,要是给人轻易收齐一套,家家户户都有一套,那攻破城池后还怎么花差花差呢!

    因此黑白神像的爆率很低,是千分之一,一千个神像里有一个。

    守军没收的菩萨小神像就在城头处上,当着唐军的面前焚毁,就算报了唐人捣毁他们寺院的一箭之仇,不过唐人声明所做的一切,他们会在破城时回报大食人的不敬菩萨之罪。

    ……

    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者(左胁侍者是观世音),之前,信奉大势至菩萨的信众属于小众,但韦晞自吹自檑说他是大势至菩萨的转世,号称“我举手投足,地动山摇!”

    确实如此,他在关外的成功,让大势至菩萨得到了极多的崇拜,军队、政府官员、新移民、归化胡人这些勇于进取的阶层多信奉大势至菩萨。

    然后它的崇拜继续向西,而向东,进入关内,军队、政府官员还有刽子手、屠夫都信奉大势至菩萨。。。嗯,信奉大势至菩萨还有黑道人物、绿林好汉这些暴力分子。

    这样,军队里正式出现了随军的和尚,为大家讲解经文,做起法事,成为军队的正式成员,是军人们的要求,韦晞也得拨款供养和尚随军出征。

    军帐内,杨成献看着家信,是他在伊塞克湖包/养的小妾写来,说给他生育了一个男孩,可这孩子身子骨弱,老是生病,请来名医都不成。

    杨成献想想后,从颈部取下了一个紫色的大势至菩萨小神像,连同回信,交家将带回去,让孩子佩带成为护身符,这样就可以得到大势至菩萨的保护。

    韦晞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按理来说,越是接近至尊,越是明白至尊与普通人一个样,他们要吃饭睡觉拉屎,根本无甚神秘感。

    可是杨成献是韦晞的拜把兄弟,他觉得自己越是与韦晞接触,越是看不透他!

    想想吧,一个精通杀人技术的人,居然擅长发明,他发明的火车,成为西征成功的必要保证!

    要是没有火车,西征就难了。

    还有合金钢的改进、火弹、化学弹、望远镜、肉干、酒(之前蒸馏酒很少有,韦晞来了才盛行)、茶(以前的茶叶是直接煮熟,韦晞用的则是炒茶法)等等,普通人根本做不来。

    他从来没打过败仗,他真的是菩萨转世!

    杨成献都信了,更遑论别人,军队中信奉大势至菩萨的比例超高。

    ……

    这场宗教战争从东打到西,炽热无比,因为韦晞击破诸国,他们的神也被大势至菩萨所击败,所以大势至菩萨在西方非常流行。

    军队、官府的崇拜大势至菩萨,佛教大热,引起了一位客人的到来,连韦晞都得出迎。

    “您好,玄清道长!”韦晞首先打招呼道,向对方微微欠身,引起了他的侍卫们的惊奇。

    要知道在西方他最大,就算朝廷的钦差大臣来,顶多宣读圣旨时韦晞需要行礼而已。

    韦晞之所以这么客气,来是乃是玄清道长,当初玄清长安渭水岸边对他说:“紫气东来,家师特命我来迎接未来人”的这句话差点没把韦晞吓得半死去!

    之后韦晞的人生第一桶金是在玄清道长的帮助下得到,甚至连他的落户也是玄清为他搞定。

    可以说,玄清道长对于韦晞的起家帮助甚大,等于雪中送炭,韦晞岂能对他不客气!

    但是玄清道长来拜访他,居然什么要求都不说,只说是来叙旧而已。

    韦晞已经预着玄清要他帮助道教在西方崛起,可是玄清只字不提。

    他只是与韦晞说起他云游四方的经历,讲解祖国的名山古迹,说他在昆仑山参拜西昆仑,嗯,他求韦晞一幅字,那就是“横空出世莽昆仑”这《念奴娇昆仑》的名诗。

    这哪是个事啊,韦晞立即着人文房四宝伺候,事先声明道:“我的字很丑的哦!”

    “丑才是真家伙,就要你的真家伙,西昆仑道观有你的字,将来可以吸引不少的香火,算是我还一个香火情!”玄清呵呵笑道。

    韦晞题字毕,装入书画筒子里放好,送给玄清。

    玄清谢了,继续谈话,韦晞主动介绍了他在西方推行佛道两教的情况。

    民众需要心理寄托,两教都得到了官府拨银支持,兴建寺庙与道观,发给佛田和道产。

    加强出家人的管理,官府设立了严格的童行、试经、度牒、戒牒等考核制度,能够成为正式持牌僧人和道人的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试。

    成立佛学院和道学院,翻译经卷,翻印经书,招收学员,推广佛道两教。

    ……

    在一系列崇佛崇道之举中,韦晞也很坦率地说他绝不允许佛道两教介入政治,侵犯官府权威,更不能够利用佛道两教作犯奸科。

    譬如在关内,许多权贵将庄园宅院改建为寺院和道观,以逃避赋税,而在关外,规定了按正式驻院人数决定田地数量,多者没收田地。

    玄清颌首道:“大善,此乃持久之策也!”

    “如枝叶过于繁茂必遭修剪,佛道两教,岂有这么多大德之士,王爷英明!”

    “整顿两教,清除掉不通经义和不守清规戒律的出家人,出家人需要考试和监督,守戒严谨,皆为王爷苦心所在!”玄清欢迎韦晞的政策。

    “我道教讲究清净无为,佛教宜遵守佛制戒律,不可怠慢!”玄清指出道。

    ……

    他们谈了一整天,相处甚欢,韦晞留了玄清住宿。

    第二天吃过早餐,玄清告辞而去,只收了韦晞送了上等好茶一包。

    没提什么要求就离开了,韦晞身边官员表示惊讶。

    ”他这是做给别人看的!“韦晞分析道:“可能有什么人要求玄清来求我,玄清不屑为之,但是却不过情面。”

    韦晞的话有道理,确实有道教中人要求玄清去求韦晞宏扬道教,但玄清识天机,懂进退,知道道消佛长乃大势。

    所谓海水有涨有落,自李定鼎以来,道教老子被认作祖宗,道教因此尊崇,香火旺盛。

    而武则天成为弥勒佛转世,佛教上位。

    道教是本土教,东方佛教是外来宗教的汉化版,比道教的适应性更强。

    玄清见了韦晞,以搪塞他人之嘴,没提要求。

    “且记下来吧,将来有机会的!”韦晞叹息道。

 第七九三节 总体战

    新年到了,瑞雪纷飞,一夜之间大马士革举城银装素裹,城外一片白茫茫,被厚厚积雪所覆盖。

    在遥远的东方也进入了冬天,下雪后,吃饱喝足的唐人感叹“瑞雪兆丰年”的喜悦,而白衣大食的民众则说着“为瑞不宜多”的哀愁。

    去年冬天冷!

    今年冬天更冷!

    这是白衣大食至尊的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心里的感觉,哪怕他所在大殿温暖如春,他的心依旧寒冷。

    他在担心他的帝国子民们过冬的情况。

    他们缺乏食物、水和燃料,在寒风中冻饿而死,而帝国却无能为力!

    本来小民们自行求生,国家不可能什么都包下来。

    但是小民们死得太多,就会动摇国家的柱石!

    哈里发听取维齐尔内图的面禀:“昨夜下雪,一早官府做出统坟,有三百余人死去,当中有一百多是老人!”

    天子城下,首善之地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呢?

    维齐尔是宰相的意思,与前相比,白发苍苍的内图的腰更驼了,脸上皱纹更深,说话间断地咳嗽,他为这个帝国操碎了心。

    帝国难啊!

    前年哈里发大败,百万大军一朝尽丧,化为大草原上的草肥。

    无数的军资则转为山间的一个巨大火炬(指被引燃),连烧了三天三夜!

    这是白衣大食多年来的财富,数不胜数,且许多木头被砍伐变为军资,导致许多地方童山濯濯,民众无柴木当燃料。

    去年唐军攻占呼罗珊之后,进抵里海边往南,到达纳马克湖(北部)、伊斯法罕(波斯中部地区)和阿巴丹(波斯湾,南部)一线,与大食军全面驳火!

    唐骑有如水银泻地,猛烈地打击了沿线地区,他们无恶不作,掳掠百姓,抢走财物、破坏生产等等,包括抢走牲畜家禽、毁坏农田水利和果园、捣毁房子、搞坍矿山!

    他们见人就捉,反抗辄杀!

    成列成队的大食人被皮鞭驱赶着,麻木地赶往后方。

    等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