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临去前,还是得解决一件大事,或许着落在那个张易之的身上!”

    ……

    太平公主思绪万千,下令去调查张易之。

    一天之后,她得到了许多资料,立即召来狗头军师崔千寻商议。

    崔千寻听从她的命令,但实际上他更是韦晞的亲信,太平公主请他来,乃她光明磊落之举。

    当他听闻到张易之俊美无美,被宗楚客给带来见太平公主时,不由得又惊又怒地骂道“好贼子!”

    真要是太平公主中了招,则“天作之合”出现裂缝,事不谐矣!

    好在太平公主及时识破,崔千寻庆幸不已。

    “张易之,定州义丰人,人称五郎,容貌甚美,兼善音律歌词,其父曾在朝为官,已去世,张易之遂得门萌为尚乘奉御(官名),奉母甚孝,有一弟,长相同样不俗。”

    念情报的侍女明眸皓齿,念得清清楚楚:“……之前并未发现张易之与什么人交好,并无见识过武家人,他之得荐是其上司乃宗楚客的妾之弟而向宗楚客推荐的,不属于武家的系统。”

    听毕,崔千寻点头道:“好狡猾的贼子!”

    表面上看来张易之可能是某些人想讨好太平公主,但崔千寻与太平公主都认定,肯定有人背后搞鬼,而能够搞鬼的必是朝中的大势力,以其得利而言,应是武家人。

    amp;nbp;“待过年后,我立即回转西域。”太平公主讲道。

    “甚好!”崔千寻欣慰地道。

    amp;nbp;“只是,最近陛下凤体违和……”太平公主起来武则天近况,这个崔千寻一点就明:“将张易之献给陛下?”

    amp;nbp;“是的,真要将他献给陛下,好处是尽了孝心,陛下必定欣慰,但是,万一张易之是什么人的暗子,会对我们不利,还有他若是倒行逆施,我们的名声易损。”太平公主很老实地道。

    “所以,本宫拿不定主意,请教崔先生!”太平公主正容道。

    崔千寻明白了她的意思,往左右观看,有四个侍女,他来过多次,知道都是家生子,待遇丰厚,忠诚度极高。

    amp;nbp;还有两个女兵,看她们不动如山的样子,就知道修行得道,亦不会多话。

    于是崔千寻畅所欲言地道:”大势在我,是什么方面的人都无所谓!“

    ”朝廷政令不出玉门以西,若有人再对我不利,又能奈我何?而且,当我们在朝中的势力是白吃饭的?我们既然能够搞死一个和尚,再搞掉一个白脸,算得上什么。”

    崔千寻一一分析道:“朝中越乱,正方便我等取事!”

    此乃诛心之言,但他起来理所当然,而太平公主听之任之。

    之所以未谋大位,一是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制着他们,下克上,谋朝篡位,反对自己长辈,在讲究名声的封建社会里,样样都不好交代,最理想的是正常接位,那绝无道德问题,武则天已届七十岁,在古代是人生七十古来稀还可以活多久?!

    若急于上位,哪怕逼近武则天禅让,如曹丕逼汉献帝让位,不照样让曹魏丧于司马氏手里!

    二来是时机未曾成熟,西征还打了一半,若回朝争位,西征大业必定终止,实在可惜。

    二大原因之下,太平公主事母甚孝,表面功夫做得风光好看。

    “好,听崔先生一言,本宫将把张易之推荐进宫。”太平公主下定决心。

    崔千寻连连点头,心忖此与献狐狸精苏姮已给商纣王有异议之妙也!

    ……

    做就做,太平公主于次日召张易之到公主府。

    那张易之见到来接他的公主府马车,不由得又惊又喜。

    他这人心性颇高,自知资质优良,一直想谋个好价钱,而太平公主有权有貌,绝对是投靠的好选择。

    他立即沐浴更衣,把自己弄得喷香,按要求地带上乐器,坐上了公主府马车,马车开动,他也浮想联翩,想到要是能够把那个长得有如一个肉弹,皮肤白净无比的身体给……

    不料,马车到了公主府前,却没停下来,而是汇入了公主的仪仗队里,随公主仪仗出动。

    “难不成公主想带我去她城外别业?”张易之暗自得意,岂料马车没走多远又停了下来,有人来通知他道:“请五郎下车,随公主殿下面圣,给陛下献艺!”

    竟然是给女皇献艺!张易之心情微微紧张。

    ……

    未经武则天同意,张易之暂在宫外等候,太平公主见到武则天,请安后端视母亲道:“看陛下身体不错啊!”

    “皇儿,还是你做得事啊!”武则天欣然道。

    对症下药,武则天觉得好受过以前,女儿真的是自己的贴心棉袄。

    如太子李旦、武家三傻等,根本不敢触动武则天,任由她乱来一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敢劝谏。

    “哦,你你要返回西域了?”武则天看太平公主呈上的表章,大觉不舍。

    “是的,陛下,驸马催了我几次,今年要来个突破,打败大食,需要一切人手,要我去坐镇后方,所以我得回去了!”太平公主解释道。

    “唉,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武则天伤感地道。

    放眼整个神都,和她得上话的只有一个太平公主!

    别人都是畏她敬她,唯独太平公主是爱她!

    “陛下不必多想,儿臣留下一件礼物,献给陛下!”太平公主神秘地道。

    于是内侍传旨道:“宣张易之进见!”

 第八四五节 张易之入宫

    众目睽睽下,张易之白衣如雪,飘逸无比地走到殿上。

    虽然有三分紧张,但整体上没有怯场,落落大方地给武则天行过礼。

    依旨意,当众弹奏瑶琴献给武则天。

    起初他还是闭上眼睛,但当旋律越来越有节奏,如潺潺流水般在殿堂中回荡时,他睁开大而有神的眼睛那是熠熠生辉。

    每个人都注视着他,他看起来清新小鲜肉一枚,白衣把身子衬得修长。

    看似他沉浸在音乐中,心情十分愉快,弯弯的眼睛里秀眉极是悦目、朱唇之间、玉白的脸颊上十分自然地露出嫣然一笑,仿佛从心底里浸满上来的笑意,顿时这华美的宫闱带来了如春光灿烂,令身在殿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惬意。

    欣赏到玉人、美乐,大家都是好心情。

    “啪啪啪!”武则天亲自拍掌赞道:“高山流水,虽伯牙(先秦著名琴师)复生,也不外如是!”

    “谢陛下夸奖!”张易之站起深揖一礼,姿容潇洒自如。

    “好个俊秀的小郎君,来近前,让朕好好地看看你!”武则天竟然迫不及待地唤他来到她身边!

    她伸出手来,张易之牙一咬,摇曳生姿地迎上去!

    太平公主和殿上一干人等秒退,其中上官婉儿也在场,她对太平公主道:“公主殿下,你真有孝心啊,如此玉人,我见犹怜,公主何不留下受用一二?”

    太平公主回敬道:“婉儿姐姐,以后啊,你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嘛,反正他也不在,管不到你。”

    她得意地道:“反正我准备回西域了,你有大把的机会!”

    上官婉儿恼怒地道:“叫他赶快滚回来!”

    之前,他与太平公主是一个在朝,另一个在野,不会同时回来,如今太平公主返野,他应该回朝的吧。

    “好去耕你这块好田!呵呵,上官姐姐,你也不用等着他嘛,这些男人,向来负心,人生苦知,你快活就行!”太平公主的诱人红唇吐出了阵对她之语。

    两人的关系奇特,既互称姐妹,也存在竞争。

    闻听她的话,上官婉儿不禁恼怒,但也知天然地位不如太平公主,人家是大婆,自己是小三,没法比。

    可是让她抛开神都基业,那是万万不能的,上官婉儿在朝中的权势可观,武则天有许多政务都交由她来处理!

    武周地域广大,人口众多,事务繁忙,上官婉儿已经适应这样的生活,是个政治动物,不想到西域屈居太平公主之下。

    然而,久不受男人润泽,那个日子也是难过!

    看看现在,武则天可是得到滋润了!

    七十岁老妇人宠幸二十出头小鲜肉的情景实在太美,请恕拙笔无法写出来,否则大家会醉了!

    amp;bsp;朝堂诸臣很快就得知了最新消息,张易之受太平公主推荐进宫给陛下献艺,上大悦,立赏左卫中郎将之职!

    中郎将的头衔大不大?

    大,非常大,军职里位于大将军、将军之下,为中央军里的高级武官,相当于现代的少将,军区副司令,张易之原本的职位不过是副科,顶多是中尉,等于坐直升机升到了将官!

    左卫在京城十六卫中位列前茅,这个中郎将的身份真是值钱。

    圣旨颁布,大家纷纷打听张易之是谁。

    官场的小道消息飞快,也是官员们的存身之道,不敏感的官员摊上事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张易之的履历被发掘出来,当大家看到说他容貌甚美,有如潘安时,许多官员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寡人有疾啊!

    理解!理解!

    经历了新朝大屠杀后幸存的官员、武则天新提拔的官员占据大多数位置的官员们都保持静默,连谏官也不出声。

    甚至一些官员认为此是好事,皇帝心情好,就不会乱发火,大家过得舒服。

    但有节气的官员从来都是存在的,武则天的这条诏令激怒了宰相魏元忠!

    照他看来,武则天这条诏令有意绕过了宰相们,实在可恶。

    原来,武则天行政不算昏庸,所发诏令,往往都要经过宰相们的副署,走完三省和相属部院的流程,这么多人看着,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她之前没掌权前经常破坏这套运行机制,但当她当了皇帝后,却非常尊重这套机制,因此,哪怕是朝堂上非常混乱,外戚和酷吏横行,武则天对统治阶级内部大行诛杀之时,民间始终没有混乱,全国农民都很安定,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经济也相当地发达。

    瞧瞧,现在就有宰相魏元忠敢于发声。

    魏元忠在朝中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宋州宋城县人,历仕高宗、武后和中宗三朝,有军事才能,曾平定扬州叛乱(英国公李绩之孙造的反),现为同凤阁鸾台三品(宰相)。

    武则天这道诏令激怒了他,原本,宰相与闻军国大事,人事调动悉得参与,但有一个方面的官员,那是宰相们无法插手的:京城驻军十六卫的高级武官任命!

    十六卫大将军、将军、中郎将的任免受皇帝直接指令,宰相们不得与闻。

    此乃家天下的特色!

    军权在手,皇帝我有,十六卫的军职太敏感了,普通大臣避之则吉,不敢多管,而十六卫高级武官同样不鸟官们,他们只对皇帝负责。武则天利用这个漏洞,任命张易之为左卫中郎将,负责参与皇宫保卫事务!

    得,他可以自由进出皇宫了,这等掩耳盗铃之事,魏元忠岂可容忍!

    他首先问过台谏,结果御史中丞王及善(洛州邯郸人,高宗时已官至礼部尚书,武则天以其有清名而诏他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为兼任御史中丞,他规定官员不准骑驴上班以免官员体面不好看,又终日派人驱逐,人称“驱驴宰相”)说就张易之任中郎将之事而无本奏上。

    魏元忠摇头,失望地道:“他人不上本,公以清正见知,不加劝谏,可谓尸位素餐!”

    他直斥其短,王及善羞愧难当!

    amp;bsp;魏元忠欲上谏言,为壮声势,他去找了另一个宰相。

    狄仁杰!

 第八四六节 张家兄弟得圣宠

    狄仁杰一生为官,以不畏权贵著称,他早在几年前(公元691年,现在公元696年春)就当过宰相,但在相位仅四个月就挨酷吏来俊臣诬陷谋反,贬为县令!

    但金子总会发光的,每到一地他都有不俗的政绩,让武则天不得不关照他。

    政坛强人李昭德因专权被废,武则天任命新的宰相,觉得不是很顺手(如王及善无学术,精神也差,理政无力)。

    最终于去年(695年),狄仁杰被召回朝,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宰相)。

    所以说,武则天的朝堂是个矛盾体,既有如武家三傻这等吃白饭的亲戚,也有酷吏横行霸道,更有象韦、魏元忠、狄仁杰和郭待举这类的实务官,而且政权主要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政事堂里,狄仁杰听着魏元忠的要求,他义愤填膺地说完,指斥张易之秽乱宫闱,且中郎将之职乃国之重器,岂可轻授!

    让魏元忠震惊的是狄仁杰拒绝了与他联署弹章之事,狄仁杰淡淡地道:“朝廷自有体制,陛下对十六卫军官任免有专擅权,我等无从置喙!”

    “可……可是他随便进出皇宫,皇家体面何在?”魏元忠争论道。

    “我们见到过了什么吗?什么都没有见到,也不能见到!”狄仁杰双手一摊道:“借用忠王殿下(韦)的话是‘无图无真相’!”

    见魏元忠一副不认识他的样子,狄仁杰提醒他道:“打探宫闱之事,非人臣所为!”

    魏元忠甩出一句话来“狄怀英(他的字),我算认识你了!”言讫拂袖而去。

    挨了骂,狄仁杰却是脸上浮出了笑容。

    魏元忠要行他的道,狄仁杰则要走自己的路!

    在他看来,武则天已经做了皇帝,什么叫做皇帝?

    权柄在手,富有四海,还有就是三宫六院!

    比起以前的皇帝来,武则天根本就是没得比!

    她只纳进一个男宠,连郑都不如。

    郑者,字文靖,沧州人,十七岁高中进士,文才极好,如所写的《塞外诗中有“海蝉云无叶,山春雪作花,丈夫期报主,万里独辞家,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等句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这是这等人才,却有龙阳之癖,是著名的彩虹组织成员!

    他在家里养俊美小厮以作男宠,不下十数人。

    武则天与郑比男宠数量,完败!

    她还是天子耶!

    封建社会的士大夫男玩男,是雅事,无人去管。

    魏元忠双重标准,不理郑,居然想让天子当尼姑!

    或许他认为武则天有违社会风气,可社会风气对天子有用吗?

    而且,小不忍则乱大谋,狄仁杰经过上一次的辞相,想到了许多!

    大业重要,他一定要让李唐政权重回“中国”,恢复李家的统治!

    没必要因为小事而得罪武则天,以免影响了他的大事。

    哪怕武则天高举屠刀,李唐的拥趸初心不变,而狄仁杰则是当中的佼佼者。

    ……

    果不其然,魏元忠的上书遭到武则天的驳斥,取的正是十六卫军官任免不受朝廷文官制约的体制。

    你宰相虽然有权,但管不到十六卫!

    至于张易之的出入宫闱,是因为他需要参与宫廷防务,也轮不到你来监管!

    你要求皇帝遵循体制,宰相同样也要遵办。

    魏元忠接旨后颇为不服,还想再次上书,同僚们终将他劝住道:“这等事情越描越黑,给朝廷留个体面罢!”

    四顾无人支持,他长叹一声,只得罢手。

    张易之遂在宫中站立脚跟,深受武则天宠幸,他出入宫闱不禁,人皆呼为“张将军”。

    很快地,武则天突破了界限,加其官为司卫少卿和封侯,赏钱百万,赐白银万两和玉帛千匹,给田万亩,封赏甚重。

    群臣无人反对,连魏元忠也默默地在诏书上副署上自己的名字!

    ……

    初时,二十出头小鲜肉迎战身体机能为三四十岁妇人的武则天,一个年轻身体好,另一个如虎似狼火力强,正是棋逢对手,床遇良才。

    但张易之骇然发现武则天胃口实在大,自己竟然力不从心。

    武则天是久旱遇某霖,岂可不尽情发挥,她的精力似乎无穷无尽,张易之吃不消。

    细忖之后,考虑过得失,张易之告诉武则天道:“臣有一弟名叫昌宗,行六,美姿容,臣愿荐于陛下,共同侍奉陛下!”

    武则天大喜道:“难得五郎有此心思,速速唤来!”

    张昌宗奉诏进宫,亮相即亮瞎了大家的眼睛。

    他长相俊美,尤胜其兄,到了什么地步?

    后来武三思拍马屁道:“我以为六郎之美,已非凡世所能有,他一定是王子乔(传说中的神仙,擅吹笙作凤鸣,后随浮丘公登仙而去)降世!”

    武则天很喜欢这个比喻,下令造鹤麾并造木鹤,将张昌宗打扮成她心目中的王子乔模样,果然仿若神仙中人。

    又有宫中游宴赏莲,众大臣拍马屁曰:“六郎似莲花!”谁知高手在后面,宰相杨再思的发言更厉害:“非也,正是莲花似六郎。”

    自此张昌宗被称呼为“莲花六郎”!

    可见他的美色非同凡响,成为美男代表。

    武则天自得了这两兄弟,顿成了她的心肝宝贝,出入同行,睡则同寝,日夜不离!

    赏赐极丰,张昌宗为左千牛中郎将,拜云麾将军,旋进左散骑常侍,封侯。

    张易之有音乐才能,当廷献艺不在音乐大家之下。

    而昌宗粗能属文,其应诏和诗,多为宋之问、阎朝隐所代作。武则天以其丑声外闻,欲以美事掩其迹,诏撰《三教珠英,令昌宗主之。昌宗乃引文学之士李峤、张说、宋之问等二十六人,分门撰集成一千三百卷,为唐代规模最大之类书,以此给自己脸上贴金。

    如新鲜粪便引来群群苍蝇,上门送礼的、投献送田、投靠的……让张家兄弟们应接不暇,甚至武则天子侄等亦争执鞭辔,呼为五郎、六郎。

    深宫里乱象,张易之张昌宗两个男人光明正大地出入宫闱,而务实派的大臣们则在冷眼旁观,看他们能够蹦多久!

 第八四七节 火车上的对话

    专列徐徐地离开神都西站站台,太平公主收回注视着外面的目光,眼神回复清洌。

    繁华离她而去,阴谋诡计再也无法涉及她,关外的那片天地,她作主!

    她对坐在对面侧边的前御史周矩道:“周公,去了西域,你可能后悔一时,但不去西域,你会后悔一辈子!”

    周矩弹劾大和尚韦怀义,是引发他g掉的罪魁祸首,是以远遁西域,以免碍了武则天的眼睛。

    听到太平公主的话,周矩点头道:“公主殿下的话,必定有道理,臣一定扎根边疆,奉献自己的每一分力量!”

    “扎根边疆”是他从一份宣传材料里看来,现学现用,但在他的心目中,并不以为然。

    说得是好听,哪有这样的奉献精神,照他想来,顶多二三年之后,待到朝廷风声减弱后他就想班师回朝。

    太平公主微微一笑道:“去到那里,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做献身连续,奋斗不息了!”

    “听起来确实如此!”周矩旁边的一个苏瑰道。

    此人乃受太平公主鼓动前往西域服务的官员,是大才,出身非常显赫,是西魏度支宰相苏绰玄孙,隋朝尚书左仆射苏威曾孙,二十岁时便高中进士,历任恒州参军,郎州刺史之职,是个实务派的官员。

    因有感朝廷混乱,干脆西行,太平公主说了若是好的话,则留下,不好则回朝,来去自由。

    火车轰隆,一路远去,将神都抛在了后面。

    周矩以前也坐过火车,惊叹于火车的神奇,事实上,不止是他,许多人头一回坐火车时,甚至以为它是神器,是神仙的东西!

    现在他有机会坐在发明者的老婆身边,好奇地问道:“火车是王爷(韦晞)的创造,巧夺天工,听说来源于天宫?”

    太平公主应他道:“正是天宫的神物!”

    她没说是“我老公说的”,回答得理所当然,周矩不疑有他,太平公主则微有心虚。

    宣传自己是观世音转世,她压根儿也没想到前尘往事,天宫是什么样的她根本不知道。

    不过韦晞曾经说过天宫的样子,讲述观世音菩萨的行事让她去学,又告诉她说她是闭塞了神通,日后自然会解开。

    久而久之,太平公主被他催眠,认为自己也是个菩萨了。

    周矩和苏瑰对于火车赞叹不已,他们所坐的火车是太平公主的专列,她所使用的有卧室、卫生间、会客室、会议室、活动室、随从室、行李仓等一应俱全,带足了侍女服侍她,还有三百猛士护卫她的安全,并带上马匹。

    设施齐全,周矩和苏瑰在随从车厢里有一个包间,就他们两人居住使用。

    因为太平公主身份贵重,为了安全起见,每次出巡,三列专车同时开出,都是同样的设备和兵力配置,理论上中间那列专车是她坐着的,但实际上不到发车的最后一刻,也无人知道她究竟上的哪一列火车。

    如此以策安全,过去没那么兴师动众,但随着事业盘口的增大,大家都怕极了韦晞和太平公主任何一个人出事,对他们的保护那是不遗余力。

    既然往西方去,话题离不开关外,正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