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者为“斩立决”、“绞立决”,后者为“斩监候”、“绞监候”。凡是性质特别严重的死刑案件,如谋反、大逆、谋叛及杀人、强盗罪中之严重者,要立决,一般死刑则待秋后决,不再是随报随斩。

    秋决还有一个好处,皇帝想要特赦时,那么有时间缓冲,杀的人可以更少。

    “死者不可复生,万一冤枉了,虽严咎有司亦不可辞其过也!”

    “因此,须当九卿画押,皇帝勾决!”韦掷地有声地道,引起了朝臣们注意,仔细聆听。

    所谓九卿画押,即死刑案件,一般先经刑部审定,御吏台参核,再送大理寺审允。

    每一个判处死刑的人,必须经过刑部尚书(武周朝为秋官)、刑部两侍郎;御吏台的御吏中丞及台院、察院两长官;再有大理寺正卿和两个少卿共九个高官一起画押,少一个人签名,这死刑就处不下去。

    九卿画押完毕,还得经皇帝在名字上勾决,皇帝不勾名字,也不能执行死刑!

    “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执掌刑律,可谓‘三法司’,遇重大案件,比方说谋逆之事,由三法司各出一员,遂行‘三堂会审’,俾使御史台不得独断!”

    “此律法,乃太平公主殿下在关外推行,不乱杀一人,效果良好!”韦指出道,实际上是韦的发明,但他这些年来一直假装只管军,行政归太平公主管,如此不引起武则天的反感。

    李旦头一个站出来赞同道:“驸马上奏实为老成冶国之言,儿臣愿陛下颁布实行,当可得万民称颂仁厚也!”

    他太喜欢这样的律条了,作为太子,他是靶子,最大的目标,武氏兄弟猛攻他、酷吏专门对付他。。。他的人。

    那些亲附他的大臣们,说杀就杀了,死得无辜,死得够多,死得让他晚上睡不着觉,猛掉泪。

    真要这么实施,就不是想杀就能杀了,无论如何,九卿中肯定有一个是他的人,如此能够保住许多人命。

    其他人怎么样呢?

    武氏兄弟同样赞同!

    破坏规则的酷吏太可怕了,一个不到五品的御吏就可以搞定位极人臣的王爷,干掉国公、大将军等等。

    算了,大家和和气气地玩吧!

    三方势力一致赞成,武则天乃聪明人,遂明发上谕,明年元月起推行,从此“永为定例”,“每岁霜降后”进行。

    今年那些不是斩立决的死刑犯人们,俱推到明年秋天才开刀问斩,多了活命的机会。

    消息传出来,武则天脸上光辉大增,被称为“万家生佛!”

 第九三三节 收税

    过去合作对付酷吏的事毕,朝堂上的放下彼此间矛盾一团和气的政局立即分崩离析,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联合起来,怼上了韦!

    大家分猪肉不均而发生争吵,为的是郭待举空出的宰相、地官尚书(户部)之位!

    他临行前的荐举、韦的保荐,由西军系统的娄师德接任,认为娄久管后勤,精通业务,想必胜任。 .

    结果此议被武家兄弟认定为户部重要,不可久入一家手里为由给否了。

    张家兄弟推荐的杜审言左迁为相、且兼地官尚书,得到了武家兄弟的大力赞成。

    至于李旦,这老兄从来都是不争的,打定的主义是做万年王八。。。耗死他老娘去!

    韦一个人斗不过两方势力,武则天遂明发上谕,由杜审言接任郭待举的位置,张家兄弟大获全胜,他们以得意的、挑衅的目光看着韦。

    户部换了个主人,导致官员大流失,一个侍郎告老还乡,另一个侍郎自请出关,去了太平公主的幕府,另有一批熟手的官员也跟着他跑路了。

    杜审言不以为然,反而认为走得好,方便他安插人手。

    甫上任不久,他开始贯彻执行张家兄弟们的意旨:加税!

    郭待举管户部,受韦严重影响,在关内实行了“放水养鱼”的政策,积极培养工商业,税率不算高。(相比之下,关外的税收更高,毕竟韦要军费去打仗)。

    等到杜审言上台,税率普遍猛增了一倍,还专门针对韦的垄断产业例如酒、肥皂、玻璃、钢铁、棉花等更是税收高企至百分之五十!

    再有税种增加,计有关税、盐税、印花税、酒税、丝茧税、茶税、糖税、出产税、矿税、牙税、当税、钢铁税还有田赋、房屋税、牲畜税、屠宰税、谷米税、什谷税、和契税等等。

    种类繁多,还明确规定:玉门关内商品过境皆收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五的税收,另有人头税,无论出关入关皆收税,被韦称为“(中移动的)双向收费!”

    过往郭待举掌户部,每年皆奏准武则天给韦拨二十万军人的军费,且变换名目,从朝廷那里得到大量的“专项资金”(特别拨款),例如“西域民众打井、引水费用”、“西域交通建筑费用”、“西域妇婴保健院”等等,发至太平公主账下,由她使用,以宏扬朝廷圣恩。

    但今年以来,上半年发了十万军人的军费之后,下半年就是寺人的下半截。。。没了!

    专项资金也尽数停发,户部声明,因为国家财政困难,以后将严格审核,换言之,没了!

    国家财政困难?!

    海外倭人的银矿一直收入稳定,山东黄金经过徐有功的整顿的产量不少,之前隐瞒的矿区开采出更多的黄金。

    最厉害的就是税收,经过户部的制度改革,税收大增!

    照目前的态势,今年翻倍不成问题。

    由于长享太平,民间经济发达,税收猛增。

    不过呢,杜审言说家大业大,收得多也用得多,支出的方面有:之一、武则天的供养,她意念所到,皆要花钱。

    例如朝廷铸成九鼎,移置于通天宫。豫州鼎高一丈八尺,能容纳一千八百石;其余各州鼎各高一丈四尺,能容纳一千二百石;分别在鼎上铸山川物产的图象,共用铜五十六万零七百余斤。

    铸成时九鼎自玄武门拽入,武则天命令宰相、诸王率领南北衙禁卫军十余万人及仪仗队中的大牛、白象一同牵拽,迎入通天宫里,韦也去出了一把力。

    这么多的铜,都是钱呐!

    之二、百官的俸禄,有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的提升。

    过往,西府(指关外太平公主幕府及韦军府)的文官武将们的薪水很被关内同行所羡慕,因为是双份薪水!

    关内一个官员一年收入一千贯,在关外就有二千贯到手。

    在关外还能够建功立业,获得奖金,另有更多的田地。。。耕种、开发问题不大,有大量的奴隶,那些都是战败国家被俘的民众。

    现在关内提升了薪水,削弱了关外的吸引力。

    同时对关外物资提高税收,增加他们经济上的压力。

    双管齐下,俾使提升关内的统治度。

    之三、扩军备战!

    韦横行无忌,敢说出“只要陛下在,我的西军将不入关”,实际上他是最大的反贼,连酷吏都搬不动他(话是武承嗣说的),靠的是什么?

    朝廷对军人一向控制很严,律令有“不得皇命擅调兵员十人以上者为谋反!”

    韦以军功起家,在关内他绝对没有机会,根本不能与朝廷打对台。

    民心思稳,李唐立国并未失德,文武官员不会随韦走。

    那时期他的兄弟都不会跟随他!

    但他在西域,山高皇帝远,当他得突骑施四十万控弦时,如曹操得三十万青州兵,那些突骑施人只认他不认朝廷,事情也就脱离了轨道,他也就迈上造反的道路。

    此后他西征,得到的城市越来越多,收纳民众,力量不断增强,终于脱离了朝廷的控制。

    现在他麾下文武官员已经随他一条路走到底,担心的是他不造反!

    膨胀的野心,是随着膨胀的军队而变大。

    韦靠的是他的百万之众,威胁朝廷,

    只有朝廷的军力胜过韦军,方能制他服服贴贴。

    所以,张家兄弟上书应当重组军队,消除韦的影响力!

    重组军队重点在于骑兵,关键在于加强马匹的供应!

    中国古代的养马场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方,从西到东分别是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东北、河北等,具体一点则是青海湖、河西走廊也就是兰州到敦煌及祁连山一带、河套平原也就是宁夏和包头一带(黄河在内蒙古包头段也叫云溯,也就是云中、溯方郡)、华北也就是阴山以南到大同及长城沿线一带(包含北京,也就是幽燕一带)、东北则是辽宁一带。

    唐朝马匹主要产地是陇右,即河西走廊一带,但河西走廊也是韦起家的根据地,他在那里的势力庞大无比,朝廷政令根本难行。

    败是他,成也是他,由于他的强大战力,现在武周朝周边形势相当的不错。

    河套平原乃至漠南、幽燕、辽东各处地方是新兴未艾的养马场,朝廷所得税收,支持马政,饲养大批战马。

    又有建立钢铁厂,打造兵器、装甲。

    另外是火药的研制。

    这些年来,哪怕韦再怎么保密,总有不少技术泄露出来的,比方说肥皂、制酒都已经被武三思们依照出来,好在玻璃被保护得不错,车间在西域好好的。

    又有训练新兵,练兵方法都是照搬韦的方法,成立了总参、总后、总政、总装备部四总部。

    再有武举、军事学校等等。

    张氏兄弟野心勃勃,大力搞作(没有武则天的点头根本不可行),李旦是支持他们的,毕竟他知道他想继位,绝不能够让他老妹和妹夫这么猖獗,武家兄弟更不用说了,早想与韦一别苗头。

 第九三四节 移民西方(一)

    见到朝廷的行径,韦这边的文臣武将,富商大贾无不齐呼侥幸,认定韦多智近乎妖!

    因为朝廷所做的,正是韦所讲的,几乎一模一样!

    韦这趟回朝,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搬人和搬钱!

    他要说服各个世家把家族子弟、人员还有财富搬出关外,直达大马士革!

    “不管你们走与不走,朝廷必将收紧尺度,提高税收,加强管理,之前的宽松将不复存在!”韦刚刚回朝,就在秘密召开各大家族、富商会议上指出道。 .

    与会者有他的重要经济赞助者、韦系统高官的家族。

    有黄老板、高八郎、胡商抹末业、商人王炎亮,方朔之,相识的大奴隶主米尼米和栗特巨商康采恩等,还有韦家、程家、崔家以及新兴的军事贵族世家等上百人参加。

    这些年来,他们因为参与韦的西征而赚到盘满钵满,收获巨大!

    “把我们的产业搬到大马士革,制茶、丝绸、瓷器、制药、酿酒、制盐、钢铁、棉花、水泥、还有农牧业、商业等等,财富统统迁移过去,最重要的是人口!”

    “搬迁大量的人口到西方去!”他双眸晶莹发亮地道:“恢复生产、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开发西方、文化交流!”

    “只要有人,我们汉唐儿郎,才可以实际占领所得到的地方!”

    事实上,往西方移民,韦和太平公主一直在进行着这项工作,有引诱,利用好待遇引诱民众出关,又有购买奴隶,还有流人。

    在武家兄弟诋毁韦的宣传中有此说:酷吏统治,韦有意坐视不理,任由酷吏陷害好人,为首者被杀,家人流放,而流放地大多数是西域,如此酷吏前面害人,韦后面捡人,简直是流水线作业,其心可诛!

    这明悟是武家兄弟后来才清楚的,可惜太迟了,等到他们出手阻止时,这些年来至少有上三十万口到达了西域。

    不止是酷吏害的人,各地官府判决犯罪多用流刑,流放之地也多是西域,又得二十万口。

    接着是两公母骗来的和买来的,以及各家族支持的人口,达到了一百五十万口!

    当然,与郭待举任户部尚书时大开绿灯有关系。

    户部管户籍,人口迁徙离不开户部的点头。

    他之所以离任,是因为受到了高层的压力,给出的人口太多了,并且还有山东黄金大案,不得不求去。

    郭待举即将离任,韦尽最后一搏。

    由于他的高度魅力所在,所有的与会者都同意将主要产业、人员西移。

    自春节结束开始,关内各地的大量民众纷纷坐着火车,向西迁移!

    他们往往包下的是专列,沿途皆不下车,住在车上,饮水、食物的供给都交由各地的“办事处”负责,火车日夜不停,一路向西!

    唐人的居住地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而铁路又离河流、湖泊不远。

    出了玉门关,到达新疆,唐人的居住地分布在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艾比湖、赛里木湖等,河流则是伊犁河还有塔里木河。

    博斯腾湖面积有上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居住周边的唐人达五十万,库尔勒是太平公主幕府驻地,这里是西军最重要的粮食和畜牲业产地。

    乌伦古湖也有上千平方公里,同样是渔米之乡。

    伊犁河是突骑施人故地,但关内唐人到达那里没有半点的不适,因为突骑施人已经彻底汉化!

    他们衣食住行与汉人一模一样,过春节,信菩萨,汉名汉语和汉字样样不缺。

    离开伊犁河谷,就到达了伊塞克湖区,此名又名热海,那里各族混居,经济繁荣,同样高度汉化。

    火车进入了一个“两河流域”,乃阿姆河与锡尔湖流域,这里是昭武诸国旧地,栗特人的故乡,但汉民人口已经占优。

    他们分布两河流域以及两河注入的咸海附近居住,大力开发,生育人口。

    接着是大食的呼罗珊之地,那里土地贫瘠,沙漠山地多,唐人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带。

    重要的地方到达:波斯高原!

    唐人分布在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有里海边上的驻屯区,还有港口城市阿巴丹,中心地带伊斯法罕、阿瓦士、大不里士等。

    又一个两河流域是开发的重点,那里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那里土地肥沃,很快成为了大唐移民的宠儿。

    唐军既然占领了大马士革,近在咫尺的黎巴嫩当然不会放过,得到黎巴嫩,唐军就在地中海边洗马和擦靴了!

    以上为唐人占领的主要地区,他们重点从事的工作是四件大事:

    种植业、畜牧业、煤铁、道路、人口!

    无农不稳深得民心,唐人凭借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官府给予的牛马帮助,大量地开荒种地,出产高粱、大麦、小麦、大豆、绿豆、胡豆、粟(小米)、黍等,唐人是世界上最辛勤的民族,只要给他们条件,他们会将任何适宜的地方都种上东西!

    除此之外,他们还种植棉花、甜菜、油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

    水果有椰枣、甜瓜(哈密瓜)、西瓜、苹果、香梨、葡萄、杏、桃、李子、红枣、石榴、樱桃、无花果、核桃、巴旦杏等。

    蔬菜作物亦颇丰富,白菜、菠菜、芫荽、甘蓝、黄萝卜、青萝卜、白萝卜、大葱、菜豆等等。

    药材异常丰富,产业已经建立起来,出产甘草、贝母、红花、雪莲、大芸、麦冬、当归、党参、阿魏、肉苁蓉、泰艽、麻黄、枸杞、青竺等。

    种植业异常发达,粮食产量年年创新高,做到所有的唐人都有充足的粮食吃,军马都吃豆饼,且能在春瘦时吃到粮食,如此唐军遂行各族深恶痛绝的春季进兵。

    粮食是如此之多以致于可以用来酿酒,产量不低。

    对于科学落后的封建社会,酿酒还真是一件奢侈的事。

    确保粮食生产是件大事,韦、太平公主都常抓不缀,且唐人本身就喜欢种粮,生产技术又高,产量供应没有问题。

    水果供应非常充足,价钱便宜,唐人有大量的鲜果和干果供给,尤其是军人,葡萄干属于一种常见的小吃,现在又增加了椰枣,唐人很容易地接受了这种高糖分的小吃来补充体力。

 第九三五节 移民西方(二)

    新疆、中亚、西亚都合适种植棉花,

    由于光照强,棉花的产量在关外稳占第一!

    如此人们有棉衣穿、棉被盖着,彻底地离开了寒冷!

    再到药材种植,由于药田面积大,出产的药材多,用于制药、烹调,唐人大量使用药材。

    那些军用药材,也达致九成五都可在关外找到供应,不被关内掐了脖子。

    唐人的医院随着定居点而建,需要的药材量大,太平公主幕府有意识地种植

    有粮吃,肉蛋奶保证供应,由于有水,养殖马、牛、山羊、驴、骆驼、骡、猪、鹿、绵羊等,其马畜弥山,牛羊遍地,现代化的养猪场和养鸡场盛行。

    由于技术过关,控制了发瘟病。。。这可是养殖业的头号杀手。

    生产的鸡蛋多,所以鸡蛋挂面和鸡蛋饼的销量很大。。。它们方便携带。

    唐人吃肉喝奶的量大,所以人种普遍高大,与东瀛的倭人相比,整整高上他们二个头!

    倭人得仰视唐人,一个强壮的唐军挥舞战刀可以把一百个倭人给打跑!

    马匹的保有量达到一百五十万匹,是世界上最多的产马组织,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鱼干,布伦托海和额尔齐斯河的鲟蝗鱼、鲑鱼、赤鲈、银鲫、湖拟鲤、梭鲈、金鲫、高体雅罗鱼、江鳕、东方欧鳊等。深受人们喜爱的有布伦托海和额尔齐斯河的五道黑、小白条鱼,博斯腾湖的尖嘴鱼、大头鱼、伊犁河的鲤鱼、鲈鱼等等,每年的捕捞量都很大

    鱼干味道浓郁,深受唐人喜欢。

    由于地域广大,野生动物众多,但受到了保护,官府出的命令说这天下的土地都是韦晞和太平公主的,不得随便猎捕。

    韦晞太清楚唐人嘴巴的厉害,他们能够把世界吃到喘气的人只剩下人类!

    想捕猎,必须有官府发给出捕猎证,无证捕猎一律捉起来,如此保护环境。

    但民众不怕没有肉吃,养殖的肉类吃都吃不完。

    讲到一个重要物资:茶!

    吃肉多,虽然吃了不少水果,但西方地域大,蔬菜供应不足也不容易,容易拉屎不出。

    必须喝茶!

    茶叶故乡是东方,东方出产好茶。

    而在关外,普遍的地理不合适种植茶叶。

    如此,看来关内可以凭借茶叶炮制关外了。

    不听话,断绝茶叶供应,让你们拉不出屎。

    吓,俄怕怕哦!

    世事无绝对,当西军取得了波斯高原之后,那里的高原和山地相间,再往下就是丘陵,如此就有了种茶的场所!

    产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唐人足迹遍布整个高原,找出最合适产茶的地方,种下茶树。

    茶树三到四年即可采摘茶叶,目前有一至二年的空档期,可是西军的茶叶库存量很大,等到消耗完库存时,波斯高原上的茶叶也就成熟可收获了!

    ……

    煤铁,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煤能够用于冶炼,提供人类取暖的燃料和火车的动力,

    钢铁的作用根本不用多提。

    新疆有煤,很多煤,然后波斯也有煤,重要的是波斯有铁!量不小!(很正常,山地多的地方多煤铁,2015年时成为天朝继澳大利亚、巴西、南非之后的第四大铁矿石进口来源国)

    再有波斯有铜,储藏量非常大。

    实在是太美好了!

    唐人就开始疯狂于开发起来,很快地,矿场建立、冶炼厂建立、运输的铁道建立,接着是钢板产出,铜锭堆叠。

    制造军火,自行铸币。

    西府铸成的铜币名为“唐周通宝”,其造型精美,含铜类高,很受欢迎。

    至此,西府的经济要素齐备,自成体系,不惧关内的封锁!

    ……

    道路建设一刻没有停止过,军队有工程兵、铁道兵,铁道兵专门修路,工程兵不打仗时,除了操练,也参与修路。

    再有雇请唐人民工,征发土著,修出铁路和公路。

    中国人是种粮狂和修路狂!

    铁路的主动脉线,已经修到了大马士革、修到了黎巴嫩!

    民众可以从东方的东海边上坐火车,坐到西方的地中海边!

    各地民众,民闲时也积极参与修路,“要想富先修路”的的思想深入民心。

    修好道路,物资通畅,唐军可以迅速调遣,不怕造反。

    可以说,没有道路就没有韦晞的帝国!

    ……

    如同魔力一般,一年内至少有三十万的唐人民众移民到了两河流域和叙利亚,然后在一年内,连同驻军,大概有三十万唐人婴儿呱呱落地于新区!

    人口政策是一项国策!

    多生多育、生得越多越光荣!

    生多了,公务员有奖励,属于升职的一个重要参数指标!

    而民众生多了,官府有大量的补贴,等于官府出钱来替民众养孩子!

    给予铜钱、衣物、肉蛋奶和粮食、食油、盐巴等等,绝不含糊!

    托儿所、妇婴保健院是唐人城市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官员重点建设的方面,人口出生率是他们升职考核的重点!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