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入了圆形的君士坦丁广场,是商业和政治活动中心,还是皇帝们举行庆典仪式或炫耀武功的重要场所。北面是帝国元老院,其门前几十级宽大的宽大的大理石台阶是政要显贵向公众发表演说的论坛。

    广场中心耸立着一座数十米高的巨型花岗石圆柱,顶端是从雅典运来的高大的阿波罗铜像。广场中心耸立着一座数十米高的巨型花岗石圆柱,顶端是从雅典运来的高大的阿波罗铜像。

    威严壮观,有人讨好韦道:“阿波罗算个p,应该换上王爷的铜像才好!”

    韦摇头道:“我可不想天天被日晒雨淋,经常挨鸟粪!”

    人们先是一楞,随即哄堂大笑!

    往东有奥古斯都广场和巨大的圣索非亚大教堂,还有面积宽广的大赛车竞技场,不过不是他们的目的地,他们匆忙赶往皇宫!

    皇宫周围有三座城门,一座叫竞技场大门,一座叫曼卡纳大门,第三座叫海滨大门。

    进入海滨大门后是一个长达300步的大厅,地上铺着红砖。穿过大厅,可以来到一个内院,通往皇帝的内廷。院子的左边是皇帝的私人教堂,共有10座门,4扇是金门,6扇是银门。教堂内的祭坛是用一整块桧木做成的,镶嵌珍珠和宝石。教堂的天花板全是拱顶,由金银做成。

    教堂周围有四座院子,各长200步、宽100步。院子里有一个在大理石中挖出来的5米见方的池子,耸立在离地面5米高的大理石柱子上,上空有一个铅做的穹顶,另一个银穹顶耸立其上,由12根柱子支撑,柱子的顶端是各种动物的塑像。

    皇帝上朝议政的宫殿被称为金銮殿,或者“黄金议事宫”,皇帝的宝座设置在议事宫大厅半圆形的圣坛上,这个长长的大殿看上去像教堂,实际也是按照教堂的样式设计的。宝座位于三级斑岩台阶之上,华贵典雅,用象牙、黄金、珍珠和宝石做成,上为华盖,宝座靠背上有象征耶稣的细密镶嵌画。宝座很宽,铺有垫子,是个双人座,

    宝座前面挂有紫色帷帐,上面缀有珠宝。帷帐旁边有一座镀金铜树,各色鸟儿落在它的枝条上,也是镀金黄铜做的,它们争相争鸣,奏出一首首婉转的乐曲。宝座两旁有两只镀金的铜狮,这些机械野兽“可以张开大嘴咆哮,伸出舌头,还用尾巴击打地面”。

    真是美轮美奂,无与伦比!

    哪怕是来自东方的唐人,见过大世面,须知洛阳就是神都!

    敢号称神的都城,其气势自然不一般地庞大,尤其近年来日新月异,变化极快。

    但大伙儿见着君士坦丁堡美景,不得不服,许多地方比神都要来得好。

    唐将文臣们簇拥韦步上金銮殿,到得宝座前,韦一人上前,其他人统统止步!

    韦步步挨近宝座,他不清楚他的后面个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人们准备好下跪和喊出那两个字,甚至于,大家都商量好了。

    但出人意料地,韦只是扶住宝座边转过身去面向大家,他没有坐下!

    “欧罗巴未平,诸君与本王还须努力!”韦从容淡定地说出此句话。

    所有的人都佩服到五体投地,一起鞠躬道:“愿随大王骥尾,必破欧罗马!”

    韦没有上座,下令将皇宫封存起来,除必要的维护人员之外,他人不可擅入。

    ……

    他没有占据皇宫,更没有占有皇宫里的女人,不过,他将几个美丽的公主分发给他的孩子们,是为侍妾而不是妻子!

    没有美女,但有财货,他得到了无数的珠宝、金银器皿、皮革、香水以至于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

    在国库里,唐军缴获了价值二千万贯的金银!

    这是皇家积蓄多年的财货,便宜韦了。

    再去查抄各间府第、商业区,所得的财产,只算金银铜、丝织品、皮料等物资,大概估算了一下,价值一亿贯!相当于大唐三年的财税总收入都没这么多,当然拜占庭人自修建日期为公元三三十年至今年的公元六九八年已经积攒了足足368年。

    拜占庭人占领欧亚中心通道,丝绸之路必经此处,通过收税和自身的贸易,贯穿东西,再加上几百年来都没被破城,积蓄异常丰厚。

    一亿贯哪!

    空前的财富,是什么概念?假设动一场十万精锐规模的战争,战前动员每个士卒平均消耗、赏钱一百贯(不少了,一匹马是二十五贯),一场战争只需一千万贯。也就可以粗算,韦用单单这座城的资源,可以动十次大规模的战争。

    恩赏于上,韦慷慨无比地下令用二分之一来奖赏将士,五千万贯!

    这是超记录的奖励!

    攻打君士坦丁堡的部队有上四十万,人均过百贯,挣了四匹马,等于年终奖是四部汽车,而之前战争多是挣一匹马,是一笔横财了。

    当然分的时候不能平均分,比如前敌攻击部队,多次作为刀刃冲前,他们受到火油的伤害,必定重赏!勇士们可以是十倍重赏。阵亡将士的家眷也该重重抚恤。

    ……

    其它的钱,继续充当建设资金和军费,得自皇宫里的二千万贯金银,韦准备用作“纸币”的保证金!

    战争进入深层次,财政也将是深层次发展,未来越来越好。

 第九九十节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喜一悲两件大事一前一后地进入宫来,原本武则天想普天同庆,沾沾胜利的喜气,但听到武承嗣的消息,不由得跌坐宝座,喃喃地道:“(武)大郎,你何至于此!”

    她心知肚明,武大郎是气死的!

    武承嗣梦寐以求的是做皇帝,他也费尽心思,甚至是卑微屈节,想想,女皇的亲侄儿,文昌左相(最大的宰相),堂堂的王爷,居然对武则天的面首们,那些贱货低三下四地,为他们当马夫,只求他们在武则天面前为他说好话,以便让他得偿如愿。

    可惜他水平太差,看不出武则天那是将那些男人当玩物而已,哪会听他们的话。

    但不管怎么样,人死为大,想起武承嗣的好处,仿佛那个称呼着“姑母”的孩子还在膝下,武则天长长叹息,对上官婉儿道:“拟旨,以皇太子之仪安葬武承嗣!”

    上官婉儿微微一惊,但没说什么,取用文房四宝,飞书而就。

    武则天这道圣旨引发哄动,大家都说武承嗣生前不能做太子,死后还是过了一把太子的瘾。

    现在宰相们有杨再思、李迥秀、苏昧道、李峤、房融等人皆阿谀奉承武氏,遂全票通过。

    三省的大官们通过了,礼部表示没竟见,流程即将走完,却在一个小环节给卡住了。

    礼部给事中宋璟封驳了这份诏书,认为与礼不合,岂有不是陛下亲子而得为皇太子的?!

    给事中的官职等级为正五品上,为门下重职,分判本省日常事务,具体负责审议封驳诏敕奏章,有异议可直接批改驳还诏敕。百司奏章,得驳正其违失,事权甚重。

    武则天君临天下,强势无比,所发诏令无人敢拦,却没想到给宋璟拦下。

    宋璟,邢州南和人也,家世不差,是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

    他十七岁高中进士及第,授义昌令,后升任监察御史,撰为给事中,他率性刚直,乃响当当的清流。

    武承嗣得为太子追赠,宋璟坚决反对,廷议上当着武则天和诸大臣的面前,他大声响亮地道:“……魏王不是陛下子嗣,岂可得封太子,臣身为给事中,职责所在,不敢奉诏!”

    武则天阴沉着脸不作声,其他人则服了:“这位给事中要逆天啊!”

    给事中虽有封驳之权,但往往得赔上前途甚至是身家性命,毕竟奏折的另一头,是说一不二的皇帝,是权势赫赫的

    旁边的武三思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道:“大胆!魏王乃陛下亲侄,与陛下同姓,今魏王辞世,普世悲伤,陛下深悯之,赠与皇太子追封,你却说三道四的,须留你不得!”

    他向武则天辑首道:“……臣弹劾给事中宋璟无情、无仁、无义,不足以立庙堂上,当黜退之!”

    武三思当然要从重、从快地打击宋璟,殿上所有人心思雪亮:“武承嗣可为皇太子,哪怕是身后之事,那么与他同样性质的武三思,岂不是能够活着的时候,可封太子了!”

    这小子想做太子了!

    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不可不加以利用。

    武党中人,还有张党(张昌宗,张易之)的大臣们同声附和道:“臣等附议!”

    他们对宋璟是深嫉之,心中佩服他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更对他嫉妒无比。

    是的,他是圣人,我们是小人,那么就请圣人出去吧!

    群臣舆论喧哗,一边倒纷纷指责宋璟,大有乌云摧顶城欲毁之势。

    帮宋璟说话的大臣有没有?

    朝中有四方势力:武党、张党势力最大,次一些的是皇嗣李旦、驸马及公主的势力(称为公主党,韦晞把太平公主推到前台),李旦是个乖孩子,不敢逆违武则天,而公主党虽有实力,但工作原则是韦晞和太平公主不在朝时,大事上不会硬出头。

    一时茫然四顾,竟无人能够为宋说话,但宋璟夷然不惧地道:“不为皇帝亲子,不可为太子,此为纲理!”

    他舌挑群臣,口水四溅,名士之风尽显无遗。

    别看宋璟就一个人,但他脑袋灵活无比,直斥其名地道:“武三思、杨再思、李迥秀、苏昧道、李峤、房融……诸位大人,你们若能把家产、门萌送给家中侄子,儿子不给予好处,谁做了,我就向谁赔罪,愿负荆请罪,是我错了,如果你们这样做的话!”

    把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留给侄子不给儿子?!

    怎么可能这么做!

    刚才汹涌的人群居然哑火了,谁都办不到这样的事。

    涉及到立侄子,立儿子之争,大家争得热闹,但到了自家头上,肯定是留给儿子的!

    岂有爱侄子不爱儿子的,儿子是自己的,侄子与自己虽有血缘,终究是外人的

    庙堂上丑陋的一幕给冷眼旁观的武则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终于看出那帮家伙的真面目了。

    公道自在人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武则天心中冷笑:“这帮家伙说得好听,只不讨好武三思,尽是要求朕立侄子为皇嗣,但真要他们去立侄时,却一个个退缩了。”

    “既然如此,此议罢了,武承嗣按王礼下葬,停朝三日,以示哀悼!”武则天挥挥手,意兴阑珊地道。

    ……

    回到内宫歇息,武则天与上官婉儿谈起此事,上官婉儿默然半晌地道:“为皇嗣者,必为陛下所出,方可保宗庙长久!”

    “为朕所出……”武则天笑笑,打趣上官婉儿道:“不分男女?”

    上官婉儿的回答是“陛下圣明!”

    知她聪慧,武则天不为已甚,拿着报捷文书与上官婉儿道:“你家良人又立殊功,朕都对他是赏无可赏了!”

    今时今日,

    “驸马并不在意权势,权势只为保护他的妻子而已!”上官婉儿回答得极是得体,武则天大悦,突有奇想道:“听闻驸马所破的君士坦丁堡乃天下雄城,能与神都相提并论,朕欲巡幸,婉儿认为如何?”

    “此乃美事,公主与驸马必竭尽全力,恭迎圣驾!”上官婉儿极力地赞成地道。

 第九九一节 西巡之议

    “万万不可!”不消说,武则天的想法在朝堂上引发轩然大波,武党、张党乃至于太子党的的大臣们,纷纷扑伏在武则天面前劝谏,希望能够打消她的念头。

    其实,武党、张党乃至于太子党对于韦晞和太平公主在关外所作所为是心知肚明,知道他们两夫妻是不折不扣的实干家。

    他们天作之合!

    一个拓地万里,一个建设家园,实行积极汉化,所到地方,尽皆山河变色。

    amp;bsp;布武天下,百姓归心、生活富裕,他们干得真是不赖!

    若给武则天看到了,那还得了!

    大家要在武则天面前争宠,武家人轮到武三思图谋太子之位,李旦则要力保他的位置,断断乎不可以让武则天看到实情。

    万一她认定韦晞和太平公主有真本事,把皇位拱手相送的话,则问题大了。。。

    不怕货差,就怕货比货,两公母在关外干得有声有色的,才华远胜他人。

    再有,武则天去到关外,岂不是送货上门,都说韦晞是活曹操,万一他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都不用玩了。

    武党和李党的人大伙儿有志一同,力劝武则天不可轻出神都,惹得武则天都笑开了:“瞧瞧,朕还是头一回见到你们两家不争,合在一起表达意见呢!”

    他们的意见不外乎是“天子居中枢,向不可轻动,否则动摇国本!”(他们倒不能说韦晞包藏祸心)

    又有“关山迢迢,

    有人急不择言,甚至以“秦始皇巡幸天下、隋炀帝临扬州”来耸人听闻,几乎要说武则天一出动就是亡国之君,听得武则哭笑不得。

    神都令崔千寻高叫一声“臣有本欲奏!”大家都安静下来,想听这位韦晞的得力干将说些什么。

    其实他也没有得到韦晞或者太平公主的指令,但他一琢磨:“别人不想我们做的,我们偏偏去做!”他就反其道而行之,上奏道:“陛下与公主驸马,乃至亲骨肉也,亲戚往来,理所当然。且关外虽远,但有火车,可朝辞帝京,千里之外一日到。”

    “驸马征战,打下地方甚多,那些地方都无机会得睹天颜,陛下巡视,宣扬帝国国威,当可让各地更加效忠于陛下,有助于收取民心……”

    他滔滔不绝以讲上一轮,反正是好处多多,一旁的武三思越听越怒,站出来厉声喝道:“咄,你欲置陛下于危险之地,是何居心!”

    他怒发冲冠,威严十足,但崔千寻并不畏惧他,只要韦晞和太平公主一天不倒,都能够庇护他,在他们手下敢于任事,反得重用,因此他与武三思争论道:“梁王此言差矣,陛下去到女儿女婿家中,竟然是件危险之事,实令崔某无法想象普天下的亲戚往来都是危险了……”

    崔千寻与武三思相争时,他的语调始终温和,并不咄咄逼人。。。此乃韦晞所教,韦晞要属下与武党相争时要有理有据有节,这有节包括了有礼,不得恶言相向。

    当时大家都不解其意,但都听从,因此显得崔千寻风度翩翩,令人无法生厌。

    amp;bsp;之后这种态度应对就显出了好处:本为武则天的宠臣吉顼有能力,长得高材高大,是个美男子,拜相,有一次他与武家的武懿宗在御前争论,吉顼体格魁梧,且又能言善辩,他怒视着五矮身体的武懿宗,声色俱厉,毫不相让,把武懿宗批驳得灰头土脸,不想激起护犊子的武则天的怒火,她勃然大怒道:“吉顼在朕的面前,尚且如此轻视我武氏子弟,这种人以后岂可依靠!”

    自此吉顼失宠,而公主党属臣则与武党朝争时,大有君子之风,让武则天并不讨厌公主党。

    amp;bsp;……

    双方争论,武党张党李党一起发难,朝堂火力十足,公主党虽然势弱,却是从容淡定,据理力争,甚至倒打一耙道:“尔等欲置天家骨肉分离么!”

    最终武则天平息朝争,她凤目扫过诸臣道:“朕意已决,来年秋天,朕巡视西方,直抵君士坦丁堡!”

    拥护地自然说:“陛下圣明!”

    武党中人则不甘心地道:“听凭陛下吩咐。”

    环顾四周,武则天决定在她离京时,留皇嗣李旦在京理政,武三思随侍,为护驾大臣,至于西方接待事务,则由太平公主负责。

    退朝后,武则天的两个亲近的侍臣张昌宗劝谏道:“虽有‘火车’可一日千里,但据臣闻,神都离‘君士坦丁堡’足有二万里之遥!”

    张易之亦道:“陛下幸君士坦丁堡,来去得四十天,加上巡视地方,或致半月,离开神都二个月之多,在外日后,只怕……”

    小小侍臣,也会弄得耍心机来吓唬朕了,可惜的是,你们还是太嬾了!

    “谁也不敢妄动!”武则天微微一笑道:“真要敢动,朕女婿的大军即可就将他给平了!”

    张氏兄弟愕然,勉强道:“陛下所思果然万全!”

    ……

    且不说群臣议论,公主党一众则是心情激荡,须知韦晞说过:“西征大业也有诸君的努力!”待以后武则天西巡,看到的一切,也有他们的功劳。

    他们很清楚他们在西方做了些什么,他们也曾经被送去参观,什么人看过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会赞扬他们!

    “且不可得意,现在球已经到了我们的脚下,须当好生筹划。”崔千寻为公主党在朝势力的代表,老谋深算地道。

    他指出道:“之前陛下没作决定前,我等当力促其行,作出决定后,我等就要好好地保障其行。”

    崔千寻幽幽地道:“当防小人作祟啊!”

    众人悚然一惊:“确实!武则天西巡,中途出了什么事,别人把屎盘子扣在西府和西军身上,名声臭了,那对于将来入主东方造成极大的麻烦!”

    amp;bsp;见大家脸色严重,崔千寻展颜笑道:“不必多虑,万事皆有驸马与公主顶着!”

    大家商量妥当,遣使坐上火车,急送西方,请西府、西军预备接驾不提,时年为公元六九八年秋末,待明年秋天,武则天将西巡。

 第九九二节 商人约翰逊

    且说韦晞打下君士坦丁堡,并不坐在功劳簿上大肆庆贺,在短暂的欢庆之后,他立即派遣诸将分镇四方,对部队进行军训和拉练,让部队尽快恢复战斗力。

    随即兵发欧罗巴,韦晞亲率十万骑兵和十五万步兵,一路西去。

    所有的人都身无分文。。。他们的所得都存进银行或者寄回家乡给父母妻儿。

    只有吃不饱的人才会拼命,拿着一堆的钱的人既怕死又不利于机动。

    在部队的后面,又有十万工程兵、民工一路修路,逢山穿洞,过水搭桥,又是修铁路,一路修过去!

    帝国征服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而且修的是双线!

    据悉,西府已经在连接欧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勘察,准备修建过海大桥,把欧亚联系在一起,实在是大手笔。

    在马蹄声和刀兵如林中大军西行,呈百里的宽大正面行进,所经之处,一律鸡飞狗走,敢不从者统统砍了,绝不客气,远一点但大一些的部族,则派大军上门讨伐。

    再往前进,就进入了唐甜的管辖范围,马上看出不则:道路宽敞路况良好,就连庄稼也长得好,牛羊随处可见,还有猪场、鸡场,反正占领区里的人无论唐人还是奴隶很忙碌。

    ……

    “你家女王呢?”韦晞问道。

    “女王殿下正在等您!”侍者恭敬地道。

    韦晞大步地进殿,这里是一处旧日贵族的殿堂,被唐甜抢了过来。

    唐甜!

    颜值高企,肤色白皙,身材劲爆的大长腿美女,哪怕是戎马生涯,也不见得多少衰老,显得容光焕发,是韦晞帐中人中最漂亮的一个!

    见着韦晞,她非常高兴,两人相拥在一起……

    ……

    老板花差花差,属下累得象条狗!

    韦晞带去的大军,就在唐甜占领的阿瓦尔汗国分别驻扎,他们建立营地、仓库、修路,再有顺牛去杀个部族什么的,个个忙碌不堪。

    阿瓦尔汗国的土地不错,是匈牙利大草原,有草原有水源,先前的阿瓦尔汗国对它也有开发,很快地唐军就将它变成了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

    且说韦晞带去的姜咨立即接过了所有的参谋指挥权,包括唐甜的军队,这利益于韦晞与唐甜是夫妻,双方军队没有什么隔阂。

    他了解战况后,对唐甜敬佩不已。

    出动时才五万人的唐甜,扩军到十万之众,占据了大草原且不算,还将周边的什么摩拉维亚人、瓦赫河盆地斯拉夫人、波希米亚、巴伐利亚、伦巴德人、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的斯拉夫人、保加尔汗国、安特人统统轮了一遍,抢到了大量的财货、牲畜和五十万的奴隶!

    巾帼不让须眉啊!

    现在临近冬天,都木有什么事情可以发生了,大家准备过冬吧!

    ……

    唐人新近开发的一座城市名叫新营州的,那里作为一座贸易城市,唐人有大量的三宝:丝绸、茶叶和瓷器加上其他的货物,而欧罗巴则以金银铜铁、活牲畜(唐人对牲畜的需求量很大)、水果、蔬菜等进行交换。

    一个伦巴底商人,圆滚滚的身子,圆滚滚的脸,鼻头都是圆圆的。腮帮子都被肥油充满,把五官挤得嘟在了一起。但职业化的笑容十分的很和气,还有着一份恰到好处的谦卑。

    带着几个伙计,赶着上百头牝牛,在边境线上被唐军挡着,商人用拉丁语道:“我是伦巴底商人约翰逊,到贵地进行贸易。”

    不得不说唐军作了充分的准备,一个衣着炫目的年轻军官也用拉丁语回答道:“我们唐人欢迎你们的到来,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