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冯小宝大通河军校第一期正选人员为三百七十五人,其中第三部分民众占了五分之三强,其余五分之一是各处推荐人选,五分之一是大非川阵亡官兵子弟。

    再有预科少年军校一百二十三人,大部分是大非川阵亡官兵子弟!

    至于教官,冯小宝自任校长山长、杨成献、程伯喜分为骑兵学堂先生、步兵学堂先生,郭省三担任工程兵学堂山长,政治学堂则是陈恩佐为先生,另选聘各处教官。

    如此人员配备充足,大队开到了大通河边地区,配合工程兵,平整土地,搭建营房,准备开学。。

 第二四十节 第一山地师

    随着冯小宝与兵部职方司郎中农亦仁共同拉下彩球,“敕建大通军校”的金字招牌闪闪生辉!

    皇帝御笔,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原告设想为大通河军校,但朝廷显然想得更为深远,遂将大通河三字减少了“河”字。

    同一天下午,“第一山地师”也挂牌宣布成立。

    从此,四百九十八名学员在大通军校开始了他们的学习。

    军校草创,一切简陋,铺草为席,地为沙盘。

    没有教材,从洛阳运来了孙子兵法,冯小宝亲自将他翻译成为了白话文,其实有许多是他后世在网络上的归纳总结,内容易懂好学,实例由其他人来补充,相比起初生涩的古籍,现在编写的教材更切合实际。

    没有教具,那就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例如攻城用的冲车、云梯、井栏等,都是学员们在工匠的帮助下,自行建造而成。

    他们甚至还自行筑起了一座土城由奴隶协助,演练城池攻守技术。

    至于骑射、步战更是训练得如鱼得水,每天的小队战不断,军官们的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冯小宝的工作重点显然是他的山地步兵师,他收拢了高原附近的居民数千,编成队伍,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训练。

    组建该师就是在山地上对吐蕃作战,因此该师的体力训练成为重中之重。

    耐力、爆发力的训练接二连三,持续加强。

    对部队官兵的体魄、意志有严格要求,主讲“顽强的毅力、健壮的体力、持久的耐力。”

    全年训练2000小时以上!

    初期的站军姿在太阳下暴晒,一晒就是一天!

    之后长跑、负重长跑和爆发力训练,让官兵们叫苦连天。

    体能训练,山道5公里长跑训练,别的步兵需要的时间是山地师的一倍以上!

    爬山训练,从海拔3000米的山脚到4800米的山峰,一个队伍普通需时35小时即可到达。

    普通的步兵需要的时间同样是翻倍。

    野营拉练,在3000米的丛林中每人负重重量达40多公斤,平均速度达6公里,最快的有10公里,堪称高原奇迹。

    他们的素质在经过训练后,胜过了吐蕃人!

    身体素质如作俯卧撑,一鼓作气做100个不喘粗气,举40多公斤重的铜锤连续50下,不在话下。

    山地师的官兵有这么好的素质,消耗大,吃得非常好!

    肉干、奶酪、面粉给军人们提供了充足的能量,面包胡饼栗米任吃,肉干、奶酪丰盛,供给量比冯小宝的命根子骑兵还要多!

    这么多的吃食,自然让官兵们

    冯小宝往山地师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以身作则,亲自训练。

    如此,任何监视他的人、心怀叵测想夺其军的人统统傻了眼睛。

    没有谁能够作得比他更好,他的毅力无比坚定、体力和耐力更是傲视群雄,无人可比!

    短短一个月,他就在五千人的山地师里树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令行禁止,一呼百应。

    任何人都不要想着能够与冯小宝比,他意志无比强大,明明有机会大过地主老财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生活,却妻妾不多,光顾军事。。。这点就让郝处俊深表怀疑,说他志向远大,想要造反!类似的是常凯申时期,他有个手下极清廉,导致常凯申的特务机关极为怀疑他,说他是共党分子,宾果,特务们没说错!

    郝处俊同样也没有说错!

    清穿不造反,菊花套电钻,冯小宝在后世,“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什么没见识过,什么没玩过,现在有机会让他一登大位,还不拼尽吃奶的力气去准备造反!

    山地师的训练刻苦,他的大通军校学员同样刻苦,五个月后,学员们加入山地师,尽皆担任军官!

    有兵有官,山地师成形,他们的合练偏向实战,即一队防守、一队进攻,然后再倒回来。

    如今大唐和吐蕃不打仗,两国民间往来不断,冯小宝伸出他的触角,即组建商队,贩运丝绸、茶叶和通湟县特产西海酒,这酒烈度大,呛鼻刺喉,最受吐蕃人欢迎,因此冯小宝的商队深入吐蕃内地,睁着一副副雪亮的眼睛,探究吐蕃的地形、驻军情报和战法!

    那时期并无什么反间,只要你作得不出格,例如你跑到别人军营前晃当,拿出纸笔来记录,那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人来理会你。

    冯小宝参谋部的情报资料不断充实,对吐蕃的了解更加深入,预备未来之战。

    山地师当然有它的绝活他们的兵器使用了弯刀,使用的长长唐刀并不利于步战,因此改为弯刀广泛地使用了角弓骑兵弓而不是步兵的长弓,再有各种过山河的套索、护具,攻打山垒时常用到火油罐。

    山地师普遍装备了“双节棍”,这玩艺儿来自冯小宝的新罗姬妾金英淑,这妞生猛啊,使用的双节棍只有冯小宝才能够将她降伏。

    她给冯小宝用“大肚法”彻底收拢。。。她生下冯小宝的孩子,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还将双节棍棍法和盘托出。

    可想而知,短兵相接时一手持盾,一手持双节棍,威力难挡!

    杨成献则将他姬妾洪小水的“飞石”贡献出来,洪小水原为女贼,一手飞石打得豪迈的英雄们鸡飞狗跳,非同小可!

    后来洪小水归了杨成献,飞石也给大伙儿熟识。

    至于程伯喜,传授了三板斧半,用于快速作战。

    山地师的辅助装备不差,他们有睡袋、吊床和绑腿,再有铅笔、指南针、望远镜、滑雪板、杀熊刀等等,在野外生存、作战能力非常强!

    他们受过专业的野外训练,能够在野外找到食物

    一支军队除了装备精良和强壮的身体,军魂更是重要。

    冯小宝的的军队里,大量正能量的军歌嘹亮,入伍之后,军队只得一种语言,那就是汉语!

    忠君爱国思想教育让任何怀疑他的人都无法挑剔,冯小玉是天天说月月讲,军人们都知道自己是大唐皇帝的军刀,皇帝挥向哪,他们就打到哪!

    嗯,忠于皇帝这么做冯小宝白费心思了?

    要是皇帝是冯小宝呢?

    仅仅半年,第一山地师成军!

    是驴是马,拉出来蹓蹓!

    冯小宝山地师的第一战,落在了祁连山下的细利氏羌人部族头上!。

 第二四一节 行军打部族

    祁连山!

    凭借着雪山融水,祁连山牧场上青草肥美,养育了大量牲畜,同时也有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部族在此繁衍。

    羌人,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相传5000年前炎帝的古羌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古羌人西迁,是为羌族,不是单一民族,有不同的种族部落。

    他们居住地往往建于高半山,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那里山脉重重、地形陡峭,易守难攻。

    别说去攻,单是上得山上,高原反应就能够夺走许多人的性命!

    如冯小宝的山地师,第一个月的训练就是适应高原反应,在这当儿,也曾经有不少人患病,甚至丧命,绝非儿戏。

    细利氏羌人部族居住在祁连山北侧的连云峰上,对下就是大唐的甘州和肃州,居高临下,俯视大唐的陇右河西!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陇坻以西为陇右道。睿宗景云二年711,又从陇右道中分出黄河以西为河西道,领凉、甘、肃、瓜、沙、伊、西7州。河西、陇右分治,习惯上简称河陇,大体上即是元明以后的甘肃和新疆东都地区。河陇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要孔,在战略上据有极重要地位。吐蕃若控制了河陇,即可切断与西域的联系,又可成为进攻唐朝心腹地区的跳板。吐蕃奴隶主的攻唐战略,即是先蚕食边境军事据点,然后重点破陇右,遮断河西,孤立西域,进而兵锋直指唐朝政治中心。

    细利氏羌人部族是吐蕃人的急先锋,是吐蕃人的盟友,秉承吐蕃人的意旨,对河西地区进行侵拢,抢劫商队,攻伐居民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去打他吧,他们就跑回山上,唐军需要攻山,那就是干瞪眼了。

    山势陡峭,攻打极是不易,先不论上山艰辛,甚至连路都找不着,你什么攻城器械到得寨子前无法展开,带的粮食也不可持久。

    不去打他吧,他们瞅准时机下山,时时斩你一刀,让你痛入心肺。

    因此细利氏羌人部族生活快意,东西没了,去抢就有,过上不劳而获的好日子,大唐派人来招抚,愿意给点银子给他们让他们不再搞事,可是他们不理会大唐的好意,因此冯小宝山地师的初战,就要对付不识好歹的细利氏羌人部族。

    大军行在祁连山,人多势众,如巨龙蜿蜒疾行,气势如虹。

    但人力有穷,冯小宝骑在马上,眺望远处高大雄峻的雪峰,再多的兵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他生出一种无力感。

    高山峡谷山势陡峻,河谷深窄,地形起伏急骤,高差悬殊,有的可达3000米。

    当时没有什么开发,山势陡壁相当多。地形横断割裂,加之山高林密,植被繁茂,毒蛇出没,蚂蟥众多,逾越沟谷山岭极为困难。

    按照军队战法,山脚下由马队护送,建立大本营,在那里屯积物资,作后勤保障。

    之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凭借着训练技术,官兵们飞身绝壁,横渡冰河,战毒蛇,斗蚂蟥,游刃有余。

    前面林密无路,则用砍刀砍开道路!

    遇到一条湍急的河流,河岸边怪石嶙峋,河水击打在岸边,溅起千堆雪,貌似难以逾越,我军工程兵迅速在河上“架”起座座绳桥,官兵们个个如同大渡河勇士,借一根单绳爬过大河。

    冯小宝也不例外,

    嗖嗖嗖,我们是飞行军,哪怕山高水又深。

    部队里带着的狗,则用背箩运送它们过去,一些较小型的骡子,蒙上眼睛,绑着它们,就那么吊过去。

    山地战中,马匹的作用不大,反倒是负责运送物资的骡子作用极大,它们个头不力气却大,依靠它们运送物资,确保后勤。

    军官们对于后勤极为重视,每隔一段距离就建立一个兵站,补充物资,否则没有物资就别说打仗了。

    第一山地师的官兵行动迅速,胸有成竹,他们已有线路图,是先行侦察的参谋们的功劳。

    官兵们接受严格的山地作战训练,具备了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毅力,凭借着之前的训练,他们惊异地发现,与训练相比,打仗时的行军甚至更轻松。

    打仗,是流血的训练!

    只有平时的严格训练,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发现敌人的道路不过如此,一定程度提振军心。

    冯小宝与荆东灵走在一起,不禁问起一个问题道“道路这么难行,他们羌人为什么还能带马下山,去抢劫我们唐人?”

    确实存在疑问,羌人若是无马,则是无牙老虎,可是每次下山都有马,有点奇怪。

    以我们山地师的能耐,都走得那么辛苦,部族人带马下山,千匹百匹,他们是怎么办得到的?

    “这大山里道路千条百条,必有一条可以下山,我们不是这里的居民,知道不了这么多!”荆东灵的回答让冯小宝点头称是。

    地势就是这么着,有无数的岔道,还会因为地震、泥石流、山峰崩坍、滑坡导致道路改观,哪怕是带有向导也不一定找得着路。

    即使是训练有素,有时还需要作出抉择因为路分了叉,而两条路的尽头都在云雾之中,谁都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派出的两路尖兵均走了二小时后返回,然后大伙儿选择一条可能的路,结果走上三小时,走错了。

    路径直到了光秃秃的岩壁,四周都是山,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

    望望地形,大家捏捏鼻子,没有谁说什么,默默地往回走。

    没有谁在骑马,顶多带上几条骡和狗,难以想象部族人士还能够从山上拉马下到平原打我们!

    夜宿山腰,晨起时因为山区云雾多,空中低云与山坡、高地连接成雾,能见度一般有时不足一公里,湿度大得每个人从里到外都是湿漉漉的。

    人力终究有穷啊!

    人们做的将易湿损的弓、补给用袋子封严密实,小心保存。

    “上上上!”爬了五天的山路,当大伙儿从一个山豁口爬出来时,大家都惊呆了。。

 第二四二节 军工与抵达

    在大家的面前,那是一片山地草原牧场,灿烂的阳光洒满了牧场,肥壮的牛羊悠闲自得啃食着青草,远远望去,似珍珠玛瑙,星罗棋布,片片云朵飘来荡去,好一派宁谧、安静的高原风光。

    牧场远处的山腰上,则是层层叠叠的石屋,炊烟袅袅,时为中午,看来正在开饭。

    对比我们先前行军的艰辛,这片地区是香格里拉。

    很快我们会将他变成臭格里拉,就让火焚和死人的味道把这里污染吧。

    “错不了!”荆东灵收回他的望远镜向冯小宝禀报道“雪山苍狼旗,正是细利氏羌人部族。”

    那好吧!部队集结、休息、就近搜罗牛羊,宰杀之后做饭,顺便射杀了几个不长眼的部族人。

    部队带有炭包,由军工送上来。

    是的,军工!

    冯小宝山地师的重大短板在山地师成立后一个月补救完成。

    正如人力有穷,让军士既练习杀人的本事,又多带补给、装备,那几乎是pssb的事情。

    部队就是打仗的,山地师必须有军工!

    战地后勤保障部队是为军工,军工部队是最坚强的战士,是战地后勤保障系统中最坚定的力理,没有他们,部队的胜利将是奢望。

    军工是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山地骡子,他们把装备、补给、医药、燃料运送上山,随部队行动,是给正规军延续生命的弟兄!

    冯小宝五千人正规军,就有五千的军工部队!

    一配一,或者有点奢侈,但冯小宝得考虑到以后的扩军。

    军工部队的招募原则就是身体强壮、力大,耐力好,能扛东西,从高原地区的原住民招人,当部队在训练时,他们同样也在训练。

    山地战的补给极不容易,到处怪石嶙峋,山高坡陡,道路往往只有羊肠小道,马不能行,最不畏艰苦的骡子也不能走,在山里看似直线距离只有区区一点距离,但弯弯曲曲,上上下下,走起来却要大半天时间,俗话说“隔山走,累死牛”,军工带要负重呢。

    虽然他们的工资比不上正规军,但他们吃的东西与正规军一样好。

    若是军工战死或者受伤,待遇等同于正规军!

    这条优惠只给予山地军工,其他军工享受不了,而正规军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没有后勤,胜利就是泡影。

    这支部队是冯小宝的私军,为避嫌,这支部队只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会用刀、长枪与盾牌而已,不学马术和射箭。

    有了军工,大大减缓了部队体力消耗,让部队专注于打仗,一切为了胜利!

    部族人反应迟钝,行动懒散,组织涣散,一些年轻气贯的青年不待大队组合,径直骑马过来,想看看唐人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飞上高原。

    结果唐人与他们一个样,都是两条腿两条手,但唐人的弓箭够力!

    唐人举弓发箭,部族人还以颜色,双方对射出的结果是唐人在超过部族人射程外二十步的距离外射杀了部族青年数人。

    对付他们根本不用冯小宝出手,他暂时保密自己的能力。

    部族青年见势不妙,骑马绕着唐人大阵游走,结果唐人冲出百人,大踏步前进,跑步速度之快,部族人山地矮种马都跑不过他们,尤其是那些来不及转身的!

    上百唐人一通扫射,箭矢强劲,部族青年又给干掉数人,余下的青年吓坏了,打马拼命地跑。

    唐人却不善罢干休,发疯似地追在后面,部族青年将马皮都给抽破了,然而无法拉开与唐人的的距离。。。嗯,高原上这么跑路,如果不是已经熟悉了高原气候的人,那么很容易得各种各样的高原病。

    可是这群唐人拼命地跑,毫无高原反应!

    同来的崔玄通暗暗点头,山地师已经训练出来矣!

    这下部族青年可惨了,三十多个人尽给干掉,白白送死不算,还送了二十余匹马给冯小宝,于是冯小宝们就骑上了马。

    唐甜骑在马上,很不满意地道“这是我一生中到目前为止骑过的最逊的马!”

    她乃凉州养马大族千金小姐出身,出生即有未来价值上千贯的小马驹给她养,作为她的伙伴与她一起长大,以后骑的都是好马,哪象现在这匹马,价值十贯!

    等于开惯法拉利超跑的白富美去开小车车呢。

    “有得骑已经不错了,要不,你走路好吗?”冯小宝狗嘴吐不出象牙,理所当然地挨了一马鞭轻轻抽过,他的部下则假装没看到!

    下午三时左右,细利氏羌人部族大至,三千骑如汹涌的河水泄洪出闸般,汹涌而至。

    唐军也有三千人,他们布了一个半圆阵,后面则是下山的道路。

    虽不是背水而战也差不多,一旦败阵,给人赶的滋味绝不好受。。。前面的军官应该逃不掉了。

    一些唐兵想到这里,心中不禁发凉,偷偷打量背后哪一条路更好跑路。

    更多的唐军则不当一回事,他们要不是对冯小宝充满信心,要不就根本不在乎敌人是怎么样,反正当兵吃粮,打仗是职业,死了就马席裹尸。

    唐兵列阵,按照平常训练的要求,早就布好阵势,刀盾兵、陌刀兵、弓弩兵各就各位。

    行走山路,一切简化,只用了三个兵种。

    外围是拒马、鹿砦、铁蒺藜、后面一排排的两头尖锐的木桩牢牢的钉在地上,围成一片防护栏,防护栏每隔百步设有门。

    所有的拒马什么的,除了少许是就地赶制,其余都由军工艰苦运上来。

    哪怕是冯小宝敢于裸阵不用任何辅助防守物资而战,但只要可能,还是用上装备,尽量减少自家伤亡。

    防护栏后面则三层兵,第一层是弓弩手,第二层是刀盾兵,第三层则是陌刀兵。

    在一些地方,设有挡板战车,用来防箭,伤员可以放在背后。

    尽管条件匮乏,但望楼、旗鼓样样不缺。

    中军大纛下,冯小宝二十余骑骑着矮马,他的部下们身披黑黝黝的铁甲或者皮甲,昂首挺胸地立于当场,威风凛凛杀气腾腾,自有睥睨四方的气势,一看就是百战精锐。

    其实是打过一些小仗,但训练方式不错,还真的唬住了不少人,这不,让羌人惊疑不定“怎么会有这么凶悍的唐人杀上门来?”。

 第二四三节 阵战(一)

    部族中的一位中年大叔,身上披金戴银,穿着虎衣大衣,对着唐军戟指大骂“头布叉哇卡丝”

    肯定不是好话,说的什么鸟语,连精通六国外族语的郭省三也没听得懂。

    唐军阵前转出同样是大叔一枚,穿着唐人家庭的家丁衣着打扮,举弓就射。

    箭速极快,发出了令人头皮发麻的尖啸。

    过百步之遥,箭出即让对面的大叔与身边同伴们成为咫尺天涯!

    漂亮的一箭,射进说鸟语大叔的嘴巴!

    箭头自他的后脑勺透出,带出红的、白的液体,他惨嘶一声,仰面仆地,一阵抽筋后,再无声色。

    “好!好啊!太好了!”

    唐军举着兵器敲打,发出了兴奋的吼叫声,

    羌人齐齐退了了五十步!

    这把弓,太凶了!

    大叔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自始至终不发一言,酷得不得了,他转身隐入大阵中消失了踪影。

    事实证明,任何金子都会闪光的,神箭手大叔博尔扎自有他的因缘,以后就知。

    感觉到大叔一箭给大伙儿带来了更多的乐观,甚至是盲目的乐观,认为对方不过如此,冯小宝命令传令兵道“通知大家,如果想见到明天的太阳,就要尽力而为,不可大意!”

    命令下达,众人心中齐齐一凛,收起了小觑对方之心。

    羌人出动了一个千人队,大队人马蜂拥而来,毫无章法和队列,一个个眼里闪着兴奋、嗜血和贪婪的目光。

    他们衣着乱七八糟,浑身臭臭,他们低级、愚昧,但这就是击败我们伟大汉民族的敌人!

    但他们有马,他们精通骑射,若不是冯小宝打上门去,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