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子弹朝前方的敌军倾覆而来,目的是打乱敌军队形,而前方的铁骑也的确出现了骚乱。
而另外两个步兵营则从左右两翼呈扇面攻击,并防备敌骑从两边冲上来,工兵营则在最后。
炮兵已经停止攻击,这种即将进行的近距离白刃战对他们而言用处不大,但飞天营依旧在发挥自己的攻击,燃烧包依旧不停的落在密集的铁骑群中,不过这些敌骑们似乎也尝到了教训不敢排列得太过密集,以避免更大的损害,但这样也就更有利于第四军的战士如楔子一般嵌入进来。数万铁骑局限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严重影响了战斗力,而第四军的战士则更好的用刺刀去刺马肚,砍马腿。
敌骑不得不后退,以创造出足够的机动空间来,好对冲出战壕的第四军进行围歼,只要不被这群如疯狗一般的明军步兵缠着,自己这边的骑兵完全可以将这股明军全歼。
这边,因为第四军逼得敌骑不得不做出战略性后退,而第三军这边却是聚集来越来越多的敌骑,许多第三军战士已经做了敌人的刀下亡魂。
连带朱由检自己也是头发散乱,脸上添了好几处伤痕,血淋淋的刀也缺了好几个口子,而他的亲兵也已经全部殒命,整个第一旅已经损失达三分之一。
第四军的卢家钰知道敌骑会在接下来发动更猛烈的攻击,但他第四军却又不能一直死死的固守在战壕里被困死,而且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第三军的骑兵战士被敌骑聚歼。
“我们还有多少瓦斯气体?”卢家钰问道。
杨廷麟将已经没了半边镜片的玻璃眼镜干脆直接丢在了地上,又重新拿出一副戴上后道:“还有三十袋(约莫每袋有两千升),此次出发前就有预料必定会遭受到大量骑兵的攻击,因而多准备了些,毕竟这家伙比火器好使但却更好带。”
“从骑兵营里选三百个死士,带着这三十袋瓦斯冲进敌营里,边放气边冲,直到所有的人都倒下!”
卢家钰说着就道:“三百死士里算我一个,现在就由你杨大秀才统领全军,快去选兵!”
“不行!您可是卢阁老之亲弟弟,是我禁卫军五大总兵之一,你不能有任何闪失,让我去吧”,杨廷麟说着就被卢家钰喝叱了一句:“执行命令!”
杨廷麟虽说是都督佥事,但在军事指挥上的确也算是卢家钰的下级,因而被他这么一喝骂便闭住了嘴,只得大声应了一声“是!”
“家里不是独子的,还未娶妻生子的,敢为我大明和皇帝陛下战死沙场的,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站出来!”
杨廷麟很快就以此标准在第四军的两个骑兵营选出了三百名较为骁勇的敢死之士,并组成十人一队的敢死队,各自带着一瓦斯气体袋,戴好特制口罩,策马朝对面也已经冲锋而来的铁骑杀了过去。
“飞天营直接去援助第三军,其余各营,立即上四轮战车,组织好阵列,一旦瓦斯毒气蔓延,敌骑出现大面积昏倒之象后,就冲上去,给我狠狠的杀!”
杨廷麟说着的时候就看见远处正一个个消失于马匹之上的第三军战士,不由得有些痛心,其中还有一个还是他当年在皇家军事学堂的同学,而且还是原大理寺正卿的嫡孙,却也同自己一样有从戎之志,而如今却与自己阴阳两隔,这让杨廷麟不由得目赤欲裂起来。
……
建奴阿巴泰和科尔沁部的巴达礼率领着各自的精骑冲在了最前面,他们眼里已然露出了兴奋之色,他们有信心在一次冲锋后就能冲垮眼前这支明军的队形。
但他们对于眼前这突然冒死朝自己这边直接冲来的三百明军骑兵感到很惊讶,虽然他们也知道明军现在有一种极厉害的妖术,可以在吹东南风时,让所有人闻到那刺激气味的人都能在片刻间全身发软,头晕目眩;可他们并不知道眼前这些大袋子里的就是那种可瞬间致人性命的瓦斯毒气。
因此,阿巴泰和巴达礼依旧毫无顾忌带着数万的精骑冲了过来,他们要给这数百骑明军一个教训,让他们别以为几百骑就能抵挡住自己数万铁骑的进攻。
但等到他们开始刀兵相接时,却能听见呲呲的声音,紧接着,一些骑兵就能感觉到自己仿佛被瞬间抽干了力气一般。
有的鞑子刚把刀架在了一明军脖子上,但瞬间却因脑袋一阵眩晕而被这差点殒命的明军士兵先划破了喉咙。
其实,也不等这些鞑子自己先倒地,剧烈奔跑的战马因为大量呼吸了瓦斯毒气而先倒在了地上,连带着马背上的鞑子也被摔倒在地。
“明军又在施展妖风了!”有些鞑子恐慌得想要后退,但现在都在冲锋来,迅速后退只能带来更坏的后果,就像高速公路上突然倒车一样会发生更惨烈的车祸。
毒气开始蔓延,无数刚才勇猛如坦克般迅猛前进的鞑子骑兵们顿时就倒了一大片,如暴风卷过的高粱地一般。
杀!
杨廷麟带着其余第四军的战士也冲了过来,本来在骑兵面前,只有被狂虐的步兵此时收割起这些骑兵的性命就像是在死人身上补了一枪那么简单。
卢家钰这边继续往里面冲刺着,继续放着毒气,尽管有不少已经被射倒在地,尽管他们自己也会因为不小心吸入微量气体而身体也有些不适,但只要他们还未倒下,就要继续放毒。
若不是瓦斯气体密度不大,倒在从上空抛洒反而影响自己的飞天营战士的话,飞天营的战士只怕也早已将无数瓦斯气体投放在了正围攻第三军的敌骑中间,那样只怕会比燃烧包造成更大的杀伤面积。
不过,丢下的燃烧包仍旧让许多敌骑遭受到了损失,也使得这些敌骑们想迅速围歼第四军和第三军的愿望破灭。
骑兵的战斗力持久性也是有限的,战马不可能一直紧张而剧烈的奔跑着,即便是人也适应不了,所以在日落之后,天色已黑时,敌骑果断撤出了战斗。
而第四军和第三军也得以安全度过最艰险的一天。
与十多万鞑子骑兵鏖战,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很磨炼战士的战役,活下来的战士即便已经是重度伤残也比起初平添了几分狠厉和杀气。
他们互相偎依着,互相扶持着,聚集在一起,围绕在各自的长官身边,看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发呆。
远处的狼群不敢靠近他们,而他们却自己先哭吼起来,哭吼的声音悲怆而又苍凉,仿佛在一天之内,就沧桑了十几岁。
卢家钰除了手臂受了点轻松,肋骨中了一箭,因吸入了一点毒气而有些头晕外,倒也没有出现太大的生命危险,而他的第四军也没有减员抬严重,伤亡人数不过三千余人,倒是鳌拜的骑兵第三军却是伤亡了六千余人,整整三分之一,但好在建制还算完整,而且能活下来都是骑术与意志力都不容小觑的精锐骑兵,都是大明日后组建更大规模骑兵的精华。
不过,他面临更大的问题却不是士气与战斗减员,而是后勤资源,弹药的消耗与药品和食物水资源的消耗,很可能是西路军目前最大的困难。
鳌拜不确定还能维持多久,而卢家钰则也提道:“也不知道东路军进展如何,如果陛下再不下达撤退的旨意,我们西路军只怕全都得赔在这里了。”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占关宁军老巢
金州中左所,辽东半岛环渤海附近的一处普通千户所,东路军六万兵力陆陆续续在这里集结。
这年头还没有无线电通讯,因而东路军倒也不知道西路军目前的状况,不知道已经有十多万铁骑将西路军第三军和第四军合围在了喀尔喀部地区。
不过,按照事先的推测,作为东路军总指挥的卢象升却也能猜到西路军此时的局势是很紧张,因而一得知东路军全部集结上岸后,卢象升便迅速召集了禁卫军各军总兵官和都督佥事与简易的金州中左卫千户所内开会。
而王在晋、毛文龙、满桂、赵率教等辽东高级官员也同样出席了这次临时军事会议。
按照朱由校的安排,这次虽说进攻科尔沁部,但却也有更深的目的,那就是重整关外辽东地区的政治格局,科尔沁部不过是一股相对较小的势力,朱由校的真正的目的还是要剪灭吴襄部和建奴。
卢象升很严肃的看着在场的诸位文武高官,声音沉重地道:“据锦衣卫最新传来的消息,现在整个吴襄部关宁军的精兵大部已经离开宁锦一带,但他们并没有按照当今陛下的旨意去攻打科尔沁部,而是转变了进攻方向,而是去了喀尔喀部,不但是他吴襄部关宁军,还有建奴的上万兵力也同样与科尔沁骑兵一起去喀尔喀部。”
“如果本官所料不差,现在我禁卫军西路军不得不面对十多万喀尔喀部、科尔沁部、吴襄部以及建奴黄台吉等共计十多万铁骑的围攻,但也正好说明,现在的整个关外辽东地区,敌军已经处于兵力空虚的状态,他们以为我们把注意精力放在了西边,且其注意力又放在了监视山海关的动向方面,再加上辽东经略王在晋和总兵满桂等刻意在做出云集大军由西进发的假象,另外还有东江兵和锦衣卫严密封锁消息,使得吴襄和黄台吉等人还不知道我禁卫军第一军、第二军和第五军已经率先在辽东登陆。”
卢象升说着又道:“时间紧急,现在听本官直接号令,第一军立即奔赴宁远,第二军立即奔赴锦州,然后两军对进,吴家子弟和奴仆一个都不准放过,全部格杀勿论!凡是在天启八年前的老兵也全部坑杀,一个不留,以报当年他们屠杀京畿百姓之仇恨!同时这也是警告这些拥兵自重的大将们,不要以为滥杀百姓,朝廷就真的对其既往不咎!这笔账迟早都得算!”
接着,卢象升又命道:“同时,第五军立即沿着海岸线袭击盛京,并攻占大凌河和辽阳一带城堡,防止建奴来援助吴襄部,毕竟陛下说过,建奴的多尔衮等人都是不容小觑的人物,而皇太极又极狡猾,这次进军也只带了十个牛录的披甲兵,所以难保我们在消灭吴襄部时,而出现建奴部突然要援救关宁军的情况。”
“是!”
禁卫军各军总兵官和都督佥事忙齐声回应了一句。
而这时候,卢象升又命辽东的满桂、赵率教两人各率自己的两万大军山海关进发,进占除宁远、锦州这两块要地的其他地方,且以确保将吴氏领地全部占领。
常延龄的第一军负责对宁远一带的占领,因而在卢象升的命令一下达后,他就立即赶赴了宁远城。
宁远和锦州是当年孙承宗和袁崇焕在构筑宁锦防线时的两个重要的战略位置,而宁远城则也是除山海关外的一个最重要的门户,当年为在这里打造坚固的防线,大明可是在这里砸了数百万两银子,因而宁远城也修砌的特别坚固,且并不亚于山海关。
因而,这里也是吴襄和吴三桂父子赖以固守的重要据点,也是他们企图日后进军关内的一个桥头堡,在这里囤积了不少粮食和火药,甚至在其修建各种堡内开垦了不少良田。
如今,即便是吴襄和吴三桂父子已经带着大部分关宁军精锐去了喀尔喀部,但仍留下了三千来精兵和五六千老弱守在了这里。
所以,等到禁卫军第一军的战士们在东江兵的带领下火速赶到宁远城外围上,仍能看见整个宁远城附近依旧有关宁军的军队在巡逻。
但即便是三千精兵和五千老弱在两万全副武装的禁卫军第一军面前依旧是不处于绝对弱势地位。
常延龄的禁卫军第一军算是禁卫军嫡系军队,也朱由校最看重的一支王牌军队一下,同禁卫军第三军是大明禁卫军体系最具代表性的骑兵一样,禁卫军第一军也是禁卫军乃至整个大明军队中最具代表性的步兵。
第一军的基层军官全是皇家军事学堂第一期和第三期军官生,甚至一些本是先期军官生且能力特部突出的军官和一些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并没有升职去别的军队担任高级职务,而是留在了第一军继续担任相对较低的官职,就是为了不让第一军的战斗力有所下降。
面对宽大的壕沟和走来走去且从不间断的一对对巡逻的吴氏关宁军,负责消灭城防外围的禁卫军第一军第一镇第一旅则派出数十个得力的人将装有瓦斯毒气的瓷罐带了过来,且泅渡着护城河后一过来就摔碎在了地上。
由于是在夜晚,本就是万籁俱寂的时候,因而尽管是十几个瓷罐破碎,但还是引起这几队巡逻关宁军的注意,他们忙跑了过来,并大喝道:“是谁!”
但同样在这个时候,第一旅的这些禁卫军战士们则直接潜入了水中,并在水中拔出了合金钢匕首。
瓦斯毒气在瓷罐摔碎后就开始蔓延,并被这些围拢而来的巡逻关宁军们吸入了口中,微量的瓦斯毒气只是让他们有些犯晕难受,但并没有因此完全倒下,但他们已经没办法注意到此刻已经迅速从水中冒出,且立即冲过来的禁卫军战士。
尽管他们很想喊,甚至很想发出信号,但已经有些发软的他们还没根据他们的大脑指令做事就被禁卫军战士们抹断了脖子。
一颗白磷弹划入了天际,让黑漆漆的宁远城外围突然出现一抹亮色,将不远处的宁远城楼一角显现了出来。
而同时,这边禁卫军第一军第一旅的战士则也发射了数十颗白磷弹,整个宁远城顿时如白昼一般。
禁卫军第一旅就立即按照事先安排,带着临时搭建起的渡桥支桥跑了过来,并直接跳进了仍有些冰冷刺骨的护城河中。
按照锦衣卫事先告知的消息,由于如今旱情加剧的缘故,整个宁锦一带更为严重,因而导致本来挖的很深的宁远城的护城河已经变浅。
也因此,禁卫军第一军才会采取这种方式渡过宁远城护城河。
“快!快!”
其余各旅禁卫军立即踩在由第一旅战士用肩膀托起的渡桥上飞速跨过了宁远城护城河,不过过去三个旅后,就会换一个旅的人,毕竟是两万人,总不能让一个旅一直承担两万人的重力。
很快,禁卫军第一军的两万人就顺利跨过了护城河,面对护城河的城门,禁卫军第一军则没有立即发动攻击,而是等待着机会。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开始听得清城门处传来密集的脚步声,猜得出来,是由于白磷弹的发射,使得整个夜空被照亮,而让这些关宁军产生了警觉。
事先除掉巡逻的关宁军,是为了避免在渡河上发生不必要的干扰,而现在由于白磷弹的发射,还是引起了宁远城内的警觉,在三千关宁军赶来城门口察看情况时,禁卫军这边则也没想着要掩饰什么,直接用开始发射火炮轰击着宁远城。
顿时,整个宁远城炮声大作起来,无数铁弹朝宁远城倾覆着,轰掉了无数青砖与楼檐。
“有敌袭,快去告诉游击将军!”关宁军产生了警觉,并立即去通知了如今负责守卫的宁远城的游击,而这游击将军在得知有敌军攻打宁远城后,也不敢有丝毫怠慢,并立即集合了唯一有战斗力的三千精兵赶了来。
游击将军很惊讶,因为他看得出来,城外正摇旗呐喊的敌军明显不下万人,这让他很疑惑,心想世子爷不是说最近辽东地区将无大股军队出现,只要固守城池防止东江兵劫掠即可,为何突然冒出数万人?
“快立即派人快马将消息传递给王爷,如今看来,关外辽东之地似乎并非那么简单”,这游击将军说后就立即指挥自己的三千兵来组织防卫。
而禁卫军第一军等的就是让他的所有军队都出现城门口,然后再集中把瓦斯毒气发射上城楼。
守城的游击将军顿时觉得有些头晕,而其他关宁军也开始有些难受的要捂住鼻子,但同时,禁卫军第二旅已经率先发动了攻击,他们戴着湿口罩,搭起云梯就往上冲,被毒气熏了的关宁军连抬起火器的力气都没有哪还有掀翻云梯的力气,因而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禁卫军冲了上来。
禁卫军一冲上来,就直接开枪射击,顿时就是无数关宁军被射杀,而那游击将军还想发挥个人的英勇杀几个禁卫军战士,但却抬不起刀来,被一禁卫军战士给直接爆了头。
很快,不到两刻钟,号称固若金汤的宁远城就宣告城破。
禁卫军第一军立即打开了宁远城门,放下吊桥,迅疾的冲了过去,吴襄和吴三桂父子虽然常期驻跸锦州,但他们的家眷则主要在宁远城。
吴家大管家一听见外面炮响就赶来通知府里的太太奶奶们时,禁卫军就已经包抄而来。
“奉陛下旨意,吴家罔顾圣恩,犯上作乱,先是纵兵屠杀京畿百姓,现又投靠喀尔喀部,抗击大明,实乃罪大恶极之徒,民族之千古罪人,其家眷无论亲疏和老幼,全部格杀无论,一个不留!家产一律籍没!”
禁卫军常延龄说后就先拔出刀刃杀了过来,此时的他也只是在严格执行一个命令而已,也就没管什么,很果断朝这些吴氏家眷杀了过来。
而与此同时,其他禁卫军战士也满街满巷追杀着关宁军的相关人员,无论文职还是武职,按照朱由校的要求,一个不留,俱以谋反之罪论处,以给天下企图自立的军阀们一个警戒!
在宁远城被攻破,并且吴氏家眷遭受到毁灭性的惩罚时,禁卫军第二军富大海也攻破了锦州城。
锦州城城防比宁远城更为空虚,因为锦州城本来是防止建奴的一个重要据点,但现在吴襄部和建奴部可是眉来眼去,因而吴氏父子便把防范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大明这里。
不过,锦州城所有的吴军也一个没有放过,按照朱由校的意思,这些都是昔日欠下累累血债的战争罪犯,是兵匪,必须给予最严厉的惩罚!
禁卫军第五军也顺利进占了大凌河一带,建奴现在虽然也开始种田,但却是把重心放在了辽河以北,所以给了第五军以可乘之机,等到建奴反应过来时,第五军已经在原有大明构筑的防线上展开了对建奴的阻击,迫使建奴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吴襄部被朱由校蚕食掉。
与此同时,满桂和赵率教也收复了从山海关到宁远一带的领地,所有吴军老兵全部杀掉,所有田地全部归入皇庄,现在种地的佃农则允许其继续耕作,但缴纳租子的对象则由吴氏父子变成了皇庄。
总之,东路军的作战进展的异常顺利,不到数日,就把大明的实际控制区重新恢复到了大凌河一带。
卢象升也来到了宁远,并发出指示,让禁卫军三军立即集结于大凌河堡,并准备发动对科尔沁部的攻击。
但盛京的建奴得知禁卫军已经突然出现辽东后,却也在惊讶之余也慌张了一下,开始立即加紧戒备,并担心禁卫军回进攻盛京,甚至连带刘宗周和史可法也被建奴给扣押了起来,以随时应对大明的翻脸。
不过,为了援救西路军,且现在建奴实力还较强,因而禁卫军并没有选择攻打盛京,而是直接进入了科尔沁部。
这让建奴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但他们哪里知道,这才是他们噩运的开始。
如今科尔沁部也同样是兵力空虚,别说禁卫军三个军,就是一个军也能轻易攻占科尔沁部。
而大明一旦攻占科尔沁部,日后的建奴将会彻底处在大明的包围之中。
………………………………
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捉海兰珠
占据吴襄和吴三桂父子的领地,即宁远锦州一带的狭长辽河走廊后,其重新收回的城池就都交给了东江兵和辽东明军驻守。
而禁卫军此时则已经进入了科尔沁部境内,作为漠南蒙古最大的部落之一,科尔沁部其富庶程度自然不低。
但这个时候的科尔沁部大部分骑兵都已去了喀尔喀部,所以禁卫军进入科尔沁部倒也是异常的顺利,一发现眼前有一处科尔沁部民的聚集区,就直接杀了过去。
对于陌生的大明来客,科尔沁的鞑子们自然是不欢迎的。
百夫长宰本纳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他因为年迈并没有跟随同属科尔沁部的土谢图汗等部去喀尔喀部对战明军,这让嗜血好杀的他很郁闷。
为此,他不得不将当日从海州卫抓来的汉人当做解闷的杀人对象,这个时候,他正尝试着用一把新制的弯刀砍断一个汉人的脑袋。
但就在他挥起头时,就看见前方尽处已然出现无数行进步伐整齐,犹如海天一线的明军端着步枪齐步出现在草原上。
而与此同时,两边则也出现急促的脚步声,一看却是两支骑兵朝自己部落卷土而来。
此次东路军作战,为发挥骑兵的机动性优势,在进入科尔沁境内后,便将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的骑兵都组合了起来。
因而如今一看倒也有上万的铁骑。
宰本纳明显有些慌神起来,他不由得握紧手里的弯刀,他没想到自己科尔沁部大草原的后方居然会出现这么多骑兵和步兵。
而且,还看上去大都训练有素,看上去气势特部强大。
“何时出现这么多明狗,快派人去报给大汗!”
……
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