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明朝当皇帝-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李明睿也知道自己此刻直接推荐自己阵营的人多半会让陛下对自己产生反感,且会适得其反,且即便是推荐京城里官员而且还是与自己毫无瓜葛的官员也会让陛下猜疑自己是不是跟这个被自己推荐的官员有来往,最终结局只怕依旧是不采纳自己的推荐人选。
所以,李明睿决定推荐一位入了陛下法眼但却又跟自己不可能有太多联系的地方大员:
“回禀陛下,依微臣看来,现任两广总督的商周祚或许能担当此重任,此人在离京之前就是右佥都御史,如今也还挂着左副都御史的职衔,且在广州被围之事中也表现出了一位朝廷重臣该有的镇定与从容还有不畏强大实力而折腰的坚毅,所以微臣推荐调此人进京担任左都御史一职,执掌都察院,而两广如今局势已稳且渐由军事转为发展买卖为主,可派一名善民政的官员担当此任。”
此时,钱谦益心里已经对此感到大为惊讶,他没想到当今陛下会真的就坡下驴,询问李明睿的意见,而不是像刚才自己提出确立太子一事一样来敷衍自己。
而朱由校对于李明睿的提议的确有些感到意外,但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是在情理之中,并且也因此感到有些意外,这位李明睿无论是出于私心也好还是出于公心也好,至少在玩弄政治方面要比钱谦益要高明些。
当然,朱由校也没有直接就这样答应李明睿,尽管李明睿很会把握时机和揣摩圣意,但朱由校并不能做到就这么轻易的被他所左右,而是直接点头道:“既如此,就让商周祚进京述职,朕再考量考量他。”
李明睿自然是应声说是,他知道在陛下得知前左都御史曹思诚是自己阵营的人后肯定对自己也有了些不满,因而他敢确认自己是不可能再在都察院系统安插进自己的人了,因而他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要这陛下不用守旧派的官员担任左都御史就算胜利,而且他还要抢在钱谦益之前推荐一位政治倾向并不明确的官员担任左都御史,这样或许还能和以后的左都御史之间留个善缘。
钱谦益也不笨,在细细思量后,也才意识到李明睿的如意算盘,顿时不由得捶手顿足,心里懊恨自己怎么没有想到此举,难不成是因为自己在见到挤走一个倾向革新派的左都御史后就得意忘了形不成?
不过,钱谦益也是记吃不记打,即便能在事后意识到对手的动机,却不能很好的应对,如同他在原本历史上想着要为大明尽忠却出乎意料的投了降一样。
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一种心中所想和行动不一致的人,钱谦益就是这种人,有时候能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如自断子孙,有时候却也能做出让人觉得很傻的蠢事,如以头皮甚痒为由来解释自己怕死的本性一般。
然而,现在的钱谦益就又做了这样的一件傻事,他明知道当今陛下厌烦太过激烈的党争,却故意怂恿自己阵营的官员弹劾李明睿收受商周祚贿赂而使得数百万银元的货物落入其手中的罪状。
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这样反而促成了陛下朱由校要让商周祚做左都御史的决心,而他此举无疑反而是帮了李明睿这边一把。
由钱谦益唆使而弹劾李明睿和商周祚的官员被朱由校直接革职,而商周祚被直接调进京暂以右副都御史之职暂代都察院的旨意也直接发了出来。
眼见自己已经无力改变商周祚成为左都御史的事实,钱谦益等守旧派也只得暂时偃旗息鼓,而钱谦益自己也只得暂时收敛锋芒,连带立储君之事也绝口不提,依旧干着自己本分的事。
不过,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就正是外番各国朝贡的日子,而钱谦益作为兼着礼部尚书之职的内阁首辅自然是要负责此事的,这种涉及来使礼节上的事自然是钱谦益的拿手之事,而且他本人也善于交际,因而也使得朱由校暂时放下了对他的成见,并也平台召见了几次。
钱谦益很珍惜这种可以刷自己在陛下心中地位的机会,也拼命的在外番各使节面前吹嘘自己陛下的英明与大明的伟大,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钱谦益希冀着靠接待外番能增加在陛下朱由校面前的好感度时候,却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那就是,爪哇国的少主失手杀了一小贩。
钱谦益最不擅长的就是这种对突发之事的应对,更何况还是一个外番的少主,这就让他更加棘手,他甚至都没敢及时将事情告知朱由校,甚至还让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也暂时不往上报。
但他却不知,这反而造就了他以后的悲剧。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钱谦益
背着手,面沉似水,因常年于案牍之间批阅奏疏,导致他现在略微有点近视,不得不微眯着眼才能看清远处的山峦。
而钱谦益此时则佝偻着背,战战兢兢的站在朱由校身旁,等待着朱由校的询问。
“爪哇国少主行凶之事为何隐瞒不报?”朱由校问道。
朱由校很厌烦这种对一些不知名小国还进行平等礼仪外交的方式,但自古华夏的文明便是礼尚往来的好客之邦,因而朱由校也没办法轻易说服整个大明摒弃之前的一系列彰显大国气度却不能体现大国威严的繁文缛节,但对于爪哇国这种欠下过大明无数南洋百姓性命的蛮夷之国,朱由校早就提示过钱谦益,对于这种国家没必要太客气,最好是直接激怒,如今的大明正需要一个开启战端的理由。
而如今恰巧这爪哇国的少主杀了一大明的小贩,这无疑正中了朱由校的下怀。
按照朱由校的意愿,遇到这种突发情况,钱谦益就应该立即联络五城兵马司的人将这个少主缉拿归案,并立即上呈自己,而不是现在直接把事情压下来,甚至还酿成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冲突。
随着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朱由校的有意推动,民族与国家的概念在大明百姓中逐渐得到加强,因而在此刻,任何一件挑衅大明尊严的事件都会引起底层百姓的关注,甚至会直接造成事端。
而这个爪哇国直接就被大明日报当做了反面宣传的典型,早已让大明的士民们对此国恨得是咬牙切齿,因而现在当得知这个爪哇国的少主杀了大明百姓后就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京城市民间引起了巨大反响。
有聚众闹事者更是围堵了顺天府衙门,其中不乏是国子监的监生和提前进京准备应试的举子。
但因为朱由校之前惩戒复社成员的例子在前,愚蠢的顺天府官员们便以为如今依旧可以采取暴力手段,因而直接动用兵丁殴打与驱除了这些闹事的士民,甚至打死了好几人。
这样一来,促使事态进一步升级,朱由校也最终没办法再任由这一帮官员再背着自己的初衷胡闹下去,直接动用东厂将顺天府殴打和驱除闹事士民的官员直接缉拿进诏狱,并让李明睿立即接见闹事士民并进行安抚。
且与此同时,朱由校直接命令杨嗣昌携自己的旨意调用驻京禁卫军立即包围四夷馆,之所以直接动用军队,并不是说对这些外番要到了用军队缉拿不可的地步,而是做给京城的百姓看,朝廷是把这个很当回事的。
而钱谦益这个负责接待外番使者且直接造成此次事态升级的最高级别官员也被朱由校直接召进了宫里。
钱谦益拭了拭额头的汗水,一时竟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他也没想到这件事情会造成这种情况,便不由得实话实说道:“这件事发生的太过突然,据悉是这少主因调戏了那小贩的娘子而惹怒那小贩,那小贩好像是先动手打了那少主,才逼得那少主拔剑刺了这小贩这一剑,等到五城兵马司的兵丁赶到时,这小贩已经因失血过多而死,微臣想及事涉外番王储,而死的又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百姓,为避免两国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所以微臣就斗胆做主先压住了此事。”
“钱谦益!”
朱由校突然转身怒喝了这钱谦益一句,钱谦益吓得直接就跪在了地上:“请陛下责训!”
“朕且问你,你是爪哇国的首辅还是我大明的首辅,一个小小外番王储的命竟然比朕之子民的性命还重要!这是谁教给你的道理!孔圣人还是孟圣人?朕早已命刑部在大明律添注过治外法权一事,人家两广总督商周祚尚能做到立斩佛郎机伯爵图里亚,你一堂堂内阁首辅连这点魄力也没有?”
朱由校见钱谦益直接就跪了下来,其认错态度实在是太过诚恳,十分的怒气倒也消减了七分,便道:“先起来吧,朕早该想到的,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半点血性,也罢,朕暂且给你个机会,立即带朕旨意去四夷馆缉拿这爪哇国少主,并由你亲自将他带到菜市口,由你亲自当着京城士民的面将他斩首,你若干不了,朕让李明睿来干,到时候这内阁首辅你也不必再干了。”
听皇帝陛下朱由校这么一说,钱谦益顿时如头顶炸响一个焦雷一般,他没想到陛下会让自己亲自斩杀了这爪哇国的少主,甚至还以内阁首辅之位相要挟。
如同当年他不得不被皇帝陛下朱由校逼着烧毁东林书院一样,此时的钱谦益作为一个书生文人将不得不亲自杀人来完成朱由校的旨意。
这对于他而言,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因为他这大半辈子以来,连鸡都没杀过,更何况是人。
不过,朱由校之所以要逼钱谦益这个只能拿笔杆子的酸溜文人亲自斩杀爪哇国的王储并非是真的要练练这钱谦益的胆子而是钱谦益如今作为内阁首辅,让他来亲自操刀斩杀爪哇国的王储无疑对于安抚京城士子百姓和引起爪哇国国内震动的最大效果。
钱谦益不明白朱由校的深意,在他看来,陛下让自己这样做只是要让自己表明一个强硬的态度而已。
为了保住自己的内阁首辅之位,钱谦益还是咬着牙应了一声:“微臣遵旨!”
爪哇国的王储都顶此时正坐在四夷馆里吃着水果,对于杀死大明小贩的事,他此时并没有一丁点的紧张,在看见四夷馆外面已经围满了群情喧嚣的百姓时,他更是毫不以为然地对鸿胪寺卿陈于廷道:“陈大人,小王我来到你们大明是要面见你们大明皇帝陛下的,如今被一帮下等百姓堵在门外是怎么回事,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外番使者的吗?”
“都顶小王爷,莫怪,非是我们想这样,而是外面的百姓们太会闹事,我们没办法弹压”,鸿胪寺卿陈于廷笑着解释道。
“这有何惧,你让你的这些官兵杀他几个人,就不相信这些顽劣之徒不守规矩!”爪哇国王储一只脚踩在桌子上,一手剔着刚吃了大鱼大肉的牙齿说了一句。
但就在这时候,钱谦益走了进来,且黑着一张脸。
………………………………
第四百二十章 缉拿爪哇国王储
王储都顶一见钱谦益来,就立即喜笑颜开起来,忙将脚从红木桌上放下来就急不可耐的朝钱谦益这里走了过来,且急不可耐地问道:“钱阁老,您可算是来了,怎么样。大明皇帝陛下可算是愿意见本王了,他有提及这一次给本小王赏赐多少金银珠宝吗?”
原来,按照这些外番使者的逻辑,他们一旦向大明进贡,大明就会贡品所值价值的基础上加倍赏赐给这些外番使者一些礼品。
因而,对于这些外番使者而言,出使大明并进贡是一件很划算的买卖,即便是建奴的开创者努尔哈赤最初获得生产资料的原始积累也是通过这种朝贡方式实现的。
而且,作为内阁大学士的钱谦益本以为只要让这些外番使者承认大明是宗主国地位,向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校俯首称臣便是当今陛下最想看见的事,为此目的哪怕多花点钱也无所谓,但是他现在没想到的是,陛下似乎想要的不是这个,这种虚有的万国朝拜方式并不对陛下的胃口,而且陛下似乎是一个很抠门的皇帝,不愿意吃这些亏。
所以此时,钱谦益不得不重新改变自己的态度,就直接站在这爪哇国王储面前,且吩咐道:“左右!将这个谋害我大明百姓的狂悖之徒给本官拉下去!立即押赴菜市口,按照大明律,擅杀我大明子民者,斩杀之!如有外番擅杀我大明子民者,则从严处理,而此次这位爪哇国王储调戏大明良家妇女在前,擅杀我大明子民在后,当立即腰斩之!”
钱谦益一声顿喝之后便喝叱了几句,其身后的两名锦衣卫就直接冲了进来押住了这爪哇国王储都顶。
爪哇国王储都顶并不听得很明白这钱谦益在吼叫什么,但通过这钱谦益的神色以及持刀朝自己走来的两大明锦衣卫,他也意识到貌似这是要缉拿自己的节奏。
这爪哇国王储都顶本能的就拔出剑来反抗,且抢先就朝一锦衣卫刺了过去。
只是可惜,这两锦衣卫不是那大明小贩,这爪哇国王储都顶刚拔出剑来,一锦衣卫就抢先一记勾脚就让那爪哇国的王储都顶扑倒在地上,同时,另一名锦衣卫则抢先将镣铐套在了这爪哇国王储都顶的脖子上,且直接暴力地往后一扯,扯得这爪哇国王储都顶直吐舌头,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地站起来,要不然就只得被勒死。
这都顶很愤怒,愤怒地朝钱谦益破口大骂起来,叽哩哇啦的无非就是自己乃爪哇国王储,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否则你们将会尝到惨痛的教训等等。
但身负皇命的钱谦益并没有搭理这都顶,而是自己先走在前面,在看见这爪哇国的其他使者走过来时,便直接吩咐道:“将他们驱赶开,若敢闹事,直接打,打到听话为止。”
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不太明白这位内阁首辅钱阁老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强硬,但既然这钱阁老如此说,他们这些执行做事的官员也只得照办。
这些爪哇国的其他使者见自己的王储被人像囚犯一般从里面押了出来时,顿时一个个都罗唣起来,拿起手中的刀剑就要对护卫在钱谦益等周围的锦衣卫和官兵下手。
却不料,锦衣卫和大明的官兵们并不客气,直接就与之对打起来,有两三人甚至是当场被开枪打死!
而其他爪哇国的使者则大多被打得是鼻青脸肿。
负责接待与护卫这些外番使者的锦衣卫和官兵们早就被这些蛮夷小国的夜郎自大和自鸣得意给憋了一肚子气,如今既然上面准允自己打,那他们也就好不客气了。
……
都顶一被拉出四夷馆,围在四夷馆的士子百姓们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但转瞬间又都指着这都顶大骂起来,烂掉的蔬菜和石头以及狗屎和裹脚布都朝这都顶的脑袋上招呼而来。
都顶作为爪哇国的王储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素来都是他虐别人的,哪想过自己今日被一群大明的普通百姓如此虐待,一时不由得大叫起来:“钱阁老,贵国好歹也是堂堂大国,为何如此对待我一个小国储君,这有失你们的风范,你们就不管管你们这些刁民吗?”
“不,他们是义民,而你现在是在大明,不是在爪哇国,因而在大明百姓的眼里,你不是什么王储,你只是一个杀人犯,一个犯下十恶不赦之罪的死刑犯!明白了吗,都顶王储殿下?”
钱谦益现在为了挽回自己在皇帝陛下朱由校面前的形象,只能尽可能表现得强硬点,尽可能的迎合迎合圣意,因而便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但这让都顶有一种被钱谦益“欺骗”了的感觉,不过他除了大骂以外也是别无办法,且也渐渐感到一丝惧怕,他可从没意识到杀掉一个蝼蚁一般的汉人会受到如此大的影响。
要知道,他在爪哇国可是能在一天之内随意处死好几十个汉人的。
此刻,围拢着爪哇国王储都顶囚车的士子百姓越来越多,等到菜市口时,已经是人山人海。
都顶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被如此多的人围观的人一天,他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且在看见那摆在平台上已经被擦拭的雪亮的铡刀时,他更是不寒而栗起来,整个人一不小心就软倒在地上。
钱谦益干脆命人将这都顶直接拽到了铡刀下,而他则亲自撸起袖子,从刽子手的手里接过铡刀把手,准备一会儿亲自下压铡刀,然后把这个爪哇国的王储腰斩成两截。
百姓们此时大都自然而然的保持了沉默,且也看得真切站在台上亲自腰斩这个杀人的外番的就是曾在大明日报出现过的首辅钱谦益,都不由得暗叹朝廷还是为百姓做主的。
这位爪哇国的王储都顶也知道自己即将被腰斩,吓得忙挣扎了起来,且不停的大喊大叫,最后也哭啼起来,说什么要找大明皇帝陛下求情,愿意拿万两黄金赎罪等话。
不过,钱谦益一介书生,根本就不能撑住这沉重的铡刀多长的时间,还没等这都顶说完,铡刀就被他压下来,且猛地直接落下,将这都顶的腰直接斩成两截。
不过人的腰部不是颈部,没有主动脉血管,一时失血倒也不多,因而这慕硕的前身还能在地上挪动着,且样子很是痛苦。
………………………………
第四百二十一章 赎罪银
”
都顶被腰斩后,整个菜市口四周围观的士子百姓都不由得大声吼了起来,真可谓拍手称快!
这种激动的情绪表现在大明乃至于纵观整个华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很难得的一次现象,因为他们这个情绪的来源却是出于民族的尊严受到挑战而有这样的情绪反应。
这说明朱由校刻意引导的国家思想已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再单单只讲究仁义礼智信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或许以后会出现这样的思潮,即他们不会再以效忠当今圣上为这个国家得以维持秩序的信仰,而是从自己这个帝王转移到大明这个帝国身上。
到时候,只怕自己后世的子孙的皇权会再次受到挑战,甚至直接出现君主立宪,最坏的结果也许是自己的子孙不肯妥协而走上路易十六的路。
但这些都是自己这个穿越者无法把控的,自己本就不是朱家的人,也没必要一定要为朱家人能否长久执掌这个帝国而承担责任。
对于自己现在在这个世界的子嗣们,作为一个现代人,朱由校并不是想要让他们一直做这个皇帝,一直为这个帝国的前途负责,他们应该有自己的一段人生旅程,怎么选择是他们的事。
但既然作为父亲,朱由校觉得有必要自己确保他们以后能有一个较好的物资生活,所以朱由校觉得自己有必要在以后进一步确立士子和百姓们对皇室的精神信仰,即皇室可以不操控帝国的行政秩序,但可以依旧作为帝国礼仪与秩序的精神象征,这样也可以让信仰不因为功利与物质的追求而出现中断和缺乏。
现在的士子和百姓们至少还不知道没了皇帝社会依旧可以运转的事,在他们世界里,依旧还认为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皇帝,而朱由校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巩固他们这个思维,在大明帝国,不能没有皇帝!
看着地上的一大摊血迹和那不肯立即死去而拼命朝自己这边爬过来,一双逐渐散大的瞳孔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时,钱谦益整个人也不由得坐在了地上,胃里翻江倒海一般想要吐出来,却又吐不出来,嘴里呢喃道:“我杀人了,我杀人了!”
不过,旋即这钱谦益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忙趁着百姓们还在因为都顶被腰斩而高声叫好没有注意到他时就站了起来,并大声喝了一声:“都安静!”
谁也没想到,这个时候的士子百姓们特别的顺从,在钱谦益双手往下一压后,所有士民百姓都停止了叫好声,并等待着钱谦益的训话。
钱谦益见到这一幕,不由得也陡然升起一股豪迈之感,自己也总算是体验了一回一呼百应的感觉。
“我大明乃天朝上国,我大明子民乃天朝上国之子民,我大明的尊严容不得尔等蛮夷之辈有丝毫的挑衅,我大明子民的尊严也容不得尔等蛮夷之辈有丝毫的挑衅,而如今一不过是弹丸之国的爪哇国王储竟无视我天朝上国之尊严,调戏我天朝之良家妇女,杀我天朝子民,实乃十恶不赦之罪,不严惩不足以扬我国威!故而今日当着全体士民的面,腰斩此人,以儆效尤!”
钱谦益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辞让群情更加兴奋起来,而他自己也从初始因杀人后的震撼中恢复了正常,甚至还似乎年轻了几岁,有了几分当年金榜题名鸿胪唱鼓的从容与气度来。
爪哇国王储因杀人而被腰斩一事在四夷馆和整个大明不胫而走,其他外番也不得不更加收敛了些,再加上之前斩杀数百米哥萨克骑兵以及前不久两广总督商周祚处死佛郎机伯爵图里亚等事件都无一不在向世界其他各国表明大明对待外番的强硬态度。
爪哇国的其他使者此刻也以劝诫本国王储不利为由被关在四夷馆内,虽然这些被殴打得全身是伤,但大明的底层官员一旦翻起脸来倒也很决绝,也没有给他们一些药治伤,就让他们在狭小的牢房里呜呼哀哉。
而这些爪哇国的其他使者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他们现在只希冀着早日能够将他们放回国去,他们发誓再也不会踏上这中土一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