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皇家海军而言,这样的任务不仅危险,而且极为繁重,为此还必须减少在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舰艇数量……

不过哈利法克斯子爵是不会把英国面临的困境如实告诉苏联特使的,现在英国必须要伪装成一个胜利者,要展现的咄咄逼人。

子爵说:“不过我很怀疑皇家海军是否真的能用上那些航空母舰,因为德国人多半坚持不到那些航母建成。”

“是吗?”李维诺夫不置可否地问。

“是的,”哈利法克斯子爵说,“我再给您透露一点军事机密,法国人很快就要在西线发动进攻了,现在德国人的军队都集中于东线,他们的西线是那样的空虚,只要法国人下定决心,他们就能突破齐格菲防线,这样莱茵区就会被法国占领,德国就会输掉战争。而且勇敢的波兰人也将同时在东线发起反击,以牵制德军的主力。”

李维诺夫问:“反击会在什么时候开始?”

斯大林需要知道准确的时间——不是为了去给德国人提醒,而是为了观察形势……如果法国和波兰的反击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苏联就只能暂时忘记列宁同志的遗嘱了。

可如果法国和波兰的反击毫无效果,那么对不起,苏联就要递交最后通牒给波兰政府了。

“9月底之前,德国人就会再一次尝到惨败的滋味!”哈利法克斯子爵回答。

……

“9月底?”

克里姆林宫内,约瑟夫。斯大林的案头,放在刚刚从德国用“空中快递”送来的空袭斯卡帕湾的照片。

照片上面当然都是英国舰船起火燃烧和正在沉没的画面!就在英国公布胜利消息的同时,德国同样公布了战果:击沉英国航空母舰三艘,击沉战列舰两艘,重创战列舰三艘,击沉巡洋舰五艘。

每一个战果,都有至少3张不同的照片为证!

现在这些照片斯大林都看过了,不过他也不知道照片的真假。

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现在就坐在斯大林办公桌的对面,除了这些照片,他还带来了李维诺夫的密电。

在电报上,李维诺夫报告了“雅典娜”号客轮的救援情况,以及英法波三国的反击打算。

“英国人想要我们坐着不动,直到9月底吗?”斯大林一边说话,一边往自己的烟斗里面塞着烟草。

“总书记同志,我想他们就是这样打算的。”莫洛托夫说。“如果他们的反击揍效,收复右岸乌克兰的行动恐怕就……”

“会奏效吗?”斯大林摇摇头,“在波兰的滨海省,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已经渡过了维斯瓦河,同时还有一支德国军队开进了旦泽市区。波兰人打得很糟糕,这是可以确定的。”

“但是法国的进攻或许会取得成功!”莫洛托夫提醒说,“这样一来,西线的战争就会长久持续。”

“那是肯定的!”斯大林点着了烟斗,吸了口烟,“而且这对苏联很有好处!”

斯大林显然不希望坐视德国“完全失败”,如果那样,苏联就有可能遭到帝国主义的围攻。

“伪社会主义毕竟还打着社会主义的招牌,”斯大林吐了口烟,说,“它的存在,总能吸引一些帝国主义的火力。”

“您说的完全正确。”莫洛托夫恭维道,“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答复?”

“答复?”斯大林轻轻哼了一声,“苏联不需求答复帝国主义!另外,把英法波将要发动反击的消息告诉德国人。”

莫洛托夫明白了斯大林的意思,斯大林虽然不相信德国,但更不信任英国、法国和波兰。如果英法波三国同意“乌克兰独立”,那么苏联或许可以将军事行动的范围限制在乌克兰。

但是英国却采取了敷衍和拖延的政策,这是斯大林所不能接受的!

……

英法波将要发动反击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斯德丁的东线总部。而赫斯曼大将的反应则是长出了口气,因为他担心的不是敌人的反击,而是英法的妥协——9月3日轰炸的规模本来可以更大些的。虽然赫斯曼现在没有干涉海军航空队的权限(他现在不是副总参谋长),但是他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千机轰炸做不到——东线的每个集团军都要求更多更强的空中支援——但是出动500架飞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因为现在每个航空团都有一个大队的补充飞行员和飞机可用。

但是赫斯曼最后却没有去向海军航空队施加影响,因为他担心英国人可能因为损失太惨而妥协。以希特勒目前一心想和英国讲和的立场,暂时的妥协是很有可能的!

而这对德国并不利,因为大英帝国不会放弃敌视德国的政策,而且法国陆军也会因为波兰战役的结果加快机械化的步伐。

第285章反击二

1939年9月6日,新组建的法国第5集团军的坦克部队总指挥夏尔。戴高乐上校正和自己的顶头上司普特雷拉中将一起,在阿格诺突出部(位于阿尔萨斯和德国的交界处,西北两面和德国接壤)的最前沿查看阵地。

这里是马奇诺防线的重点布防地段,无论是西面隔莱茵河同德国对峙的部分,还是北面(边境线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平坦地段,都被全世界最坚固的防线保卫着。

而戴高乐上校和普特雷拉中将今天不是来查看马奇诺防线的,他们是来观察对面德国人的齐格菲防线的。

前线非常安静——德国和法国的几十万大军在两条防线上对峙,这里自然是真正的前线了,可是却没有一点硝烟的味道,也没有枪炮的声音。

“将军阁下,上校先生,开战一个星期以来,我们没有一例伤亡,也没有朝敌人放过一枪。当然,他们也没有向我们这里打过一枪一炮……”

一个上了点年纪的少校站在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堡垒旁边,指着远处静悄悄的德军防线,用一种非常满意的语气报告着前线的情况。

没有开火,没有伤亡,宣而不战,的确非常让人满意!

“你们就没有进行火力侦察?”戴高乐上校有些不大满意地问。

“为什么要火力侦察?”这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壕里面挨过德国炮弹轰炸的“老少校”用一种惊奇而且充满反感的目光打量着戴高乐。

“那是让孩子们去送死!这没有一点意义!”他说,“我不需要侦察也知道对面的防线有多坚固,因为我是看着德国人构筑防线的……他们来了很多人,运送水泥和钢筋的欧宝卡车在公路上排出望不到边的长队。而且施工陆陆续续进行了好几年,完成工程量绝对不会比马奇诺防线少!”

“一定会有什么薄弱地段的!”戴高乐说。

“不!没有薄弱地段!绝对没有……”

这位上了年纪的少校仿佛猜到了戴高乐的心思,立即高叫起来,用哀求的目光看着戴高乐和他身边一言不发的普特雷拉中将。“行行好吧,别让孩子们去送死……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死够了!为什么还要让我们的孩子们再去让德国人杀死?这太残忍了!”

老少校急得都快要哭起来了,他知道战争有多残酷!上一次大战中他失去了两个弟弟,现在他不愿意再失去儿子了。

“少校,你怎么能这样说话!”戴高乐回头看看普特雷拉中将,似乎在要求中将惩罚这个胆小鬼。

“上校!我说的话是事实!”这位少校似乎根本不在乎戴高乐的军衔比他高,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下达进攻的命令很容易,让孩子们爬出安全的防线,向德国人的阵地发动冲锋,然后看着他们被德国人的机关枪全部打死!

如果您认为这样做有意义,那么就请下达正式的命令吧!”

这话说得很难听,不过普特雷拉中将却没有一点要发怒的意思,反而好言相劝了那个“老少校”几句,就带着戴高乐离开了前线。

“中将!”戴高乐在回司令部的汽车不满地说,“部队的士气低落,没有人想打仗,这样怎么能发动进攻?”

原来普特雷拉和戴高乐到前线转悠是为了制定进攻计划——在英国人的强烈要求下,法国总理达拉第要求法国陆军总司令甘末林上将研究大举进攻齐格菲防线的问题。

于是,驻守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的几个法国集团军的司令官就都跑到前线去视察,看看有没有可能突破德国人的防线。

而普特雷拉也带着戴高乐在阿格诺前线转悠了几天,看到的则是一片祥和的静坐战场面。

虽然上了战场,但是没有人想要进攻,也没有多少人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前线的营长、团长听到“进攻”一词,都是各种不情愿。

“那么夏尔,”普特雷拉中将问,“用你的坦克部队有把握突破齐格菲防线吗?”

用装甲部队去突破筑垒地带?戴高乐这回也和那位“老少校”一样,连连摇头:“中将,这不可能……德国人的齐格菲防线拥有防坦克壕和龙牙系统,还有大量钢筋混凝土炮垒,这些都是用来对付坦克的。如果用坦克部队强攻,损失会非常惨重!”

齐格菲防线的具体情况,戴高乐也不知道。但是德国的宣传部门花了不少时间吹嘘那里的“反坦克壕”和“龙牙”——这两道障碍可以阻挡坦克的推进,同时摆放在后方钢筋混凝土堡垒中的反坦克炮就会摧毁法国坦克。

如果法国人要集中坦克群去突破防线,损失将是难以承受的!

“那么,让谁去?”普特雷拉中将皱起眉头,看着戴高乐。

“用步兵师!”戴高乐说,“集中大量的步兵和炮兵于阿格诺突出部,在步兵坦克的掩护下发动强攻,争取在一个月内突破齐格菲防线。然后就能投入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一路攻打到柏林去了。”

齐格菲防线本来就是反坦克筑垒地区,和波德边境不一样,是不可能用装甲部队硬冲开一条血路的。只能用一战留下来的战术——坦克掩护步兵,在大炮的支援下稳扎稳打,花费上足够的时间和炮弹,才能撕开防线。撕开防线之后,才能投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

当然,捷径也是有的!

“或者……”戴高乐顿了顿,“从比利时和荷兰通过!”

齐格菲防线从德国靠近荷兰边境的克莱沃起,沿着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接壤的边境延伸至瑞士巴塞尔,全长达630千米,再向北的德荷边境就没有防线了。

“什么?”普特雷拉中将被戴高乐的建议吓了一跳,“破坏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

“如果我们不想让上百万人倒在齐格菲防线前的话!”戴高乐语气沉重,“从荷兰通过是最好的方法!”

……

肖邦的《波兰舞曲》再一次从一台西门子牌的收音机内响起,正在享用午餐的娜塔莉。列辛斯卡雅议员知道,胡说八道的午间新闻又要开始了——波兰人的新闻荒唐的离谱,从9月1日开始就一直充斥着胜利的消息,只是前线却离华沙越来越近了。

到了9月5日夜,波兰政府将要迁出华沙的消息,已经在城内传开。而今天(9月6日)早上,政府果然离开了。现在华沙城内最大的就是雷兹希米格维领导的波军总部了。而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在得知波兰政府离开华沙后,就立刻给雷兹希米格维写信,要求见面。

“议员女士,”她的秘书约翰。利贝尔斯基这时走了进来,“雷兹希米格维的副官刚刚打电话到大使馆,说波兰元帅同意和您见面。”

列辛斯卡雅现在住在意大利大使馆里——她在华沙的公开身份的波兰国社党议员(切欣选区),不过波兰情报部门知道她是什么人。因此战争一开始,娜塔莉就躲进了意大利使馆。她和意大利大使的私交很不错,因此可以愉快的在这里避难。

不过娜塔莉并不打算一直在意大利使馆中躲着直到战争结束,她还有赫斯曼交给的使命要完成——充当一名波奸!

对于成为“波奸”,娜塔莉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她只是波兰族(其实她也有不少德意志血统),在跟随切欣回归波兰之前,她从来没有拿过波兰国籍。她先是俄罗斯籍,后是苏联籍,再后来是德国国籍,到现在她都没有放弃德国籍——她是白人,能说流利的德语,还拥有一部分德意志血统,所以她也是荣誉雅利安人。

但是德意志帝国也不是她效忠的祖国,实际上她不会向任何国家效忠,她只是忠于赫斯曼大将个人。在她看来,既然赫斯曼不是她的男人,那么就是她的“君主”。既然赫斯曼给她了保护和足够她挥霍的财富,她就应该向赫斯曼效忠。

“好的,”娜塔莉放下了刀叉,然后笑着对约翰。利贝尔斯基说,“把毒药拿来。”

“在这里了。”

一个白色的小盒子放在了娜塔莉的面前,娜塔莉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个假牙——可以用力咬碎,里面装着毒药的假牙。

娜塔莉拿起假牙,就要往自己的嘴里塞。

约翰。利贝尔斯基说:“女士,您没有必要这样……”

娜塔莉笑着摇摇头,笑道:“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得到的东西付出代价,我也不例外……既然他不要我的身体,那么我就准备为他献出生命!也只有这样,我才能继续拥有现在的一切!”

说着她就将装有毒药的假牙放进了口中——咬碎它的可能性其实很低,雷兹希米格维不是那么没有品的人。不过把毒药放进嘴里却是一种态度,赫斯曼会知道这种态度,然后就会继续把娜塔莉当成心腹。

第286章反击三

离开了大使馆,在前往国防部的路上,娜塔莉坐在一辆菲亚特汽车里,看着车窗外的景象。华沙城大体上还算平静,宽敞的马路上有许多行人,大多都大包小包拎着东西,应该是采购到的食物。因为预计华沙有可能被围困,因此市民都在囤积食品。还有许多穿军服的人,脚步有些匆忙,不知道是赶着去军营报道还是去和家人见最后一面?

通往大广场的林荫路两边都是长排长排的四层楼房,建造得非常精美,它们都完好无损,没有被炸掉摧毁——赫斯曼希望完整的得到华沙,这是一座精心建造的城市,有点像巴黎。除了彼得堡,在原来的俄罗斯帝国内没有一座城市可以和它相比。

如果一切顺利,娜塔莉在战争结束后有望成为华沙的市长——这将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管理一座繁荣富庶的城市,而且不用对市民负责。

也许会有人指责她是“波奸”,但是过不了几年——等到德国赢得世界大战以后,就不会有人这么说了。人们只会记得她是世界上第一位领导大城市的女市长,也许还会成为波兰邦的总理……她会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而赫斯曼一定会成为胜利者,所以娜塔莉也认为自己会成为好人的。

……

“波兰绝不会失败的!”

雷兹希米格维元帅很可能疯了,他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这是娜塔莉对波兰军队统帅的第一印象。

波兰的滨海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在过去的几天中完全崩溃(滨海集团军第9师的部分和波兹南集团军会师),罗兹集团军被打散了,大部分人当了俘虏,只有一小部分逃到了华沙成为了守卫华沙的主力(正在组建的华沙集团军的司令部就是原罗兹集团军的司令部)。而波军总预备队普鲁士集团军则正仓促撤往华沙以南90公里的拉多姆。

现在,通往华沙的大门完全对德军敞开了。连波兰政府都知道华沙守不住,因而退到卢布林去了。可是雷兹希米格维却仍然相信波兰必胜!

“那您请我到这里来是……”娜塔莉。列辛斯卡雅微微有些奇怪,她四下看了看,这是一间非常狭窄的办公室,肯定不是雷兹希米格维的。而且她是从后门被雷兹希米格维的副官悄悄领进国防部大楼的。

“当然是为了讨论和平谈判的事宜,”雷兹希米格维低声说,“现在德国人已经陷入了两线作战,这是不可能胜利的。而我们波兰的东面也有一个贪婪的邻居,他们正在蠢蠢欲动,如果我们两国再这样打下去,苏联很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苏联?”娜塔莉看着雷兹希米格维,“元帅,我需要得到更加确切的消息。”

雷兹希米格维沉默了一下,说:“英国建议我们和苏联就乌克兰自由邦独立问题展开谈判!”

怪不得!娜塔莉心说,英国人一定是在斯卡帕湾被打惨了,所以想要“出卖”乌克兰拉拢苏联。而雷兹希米格维怎么舍得把乌克兰自由邦让出去?那可是几十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还有煤矿、铁矿和石油以及各种有色金属,波兰想要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全指望乌克兰的资源呢。

和乌克兰相比,旦泽自由市算什么?为了旦泽而失去乌克兰,那一定是全世界最傻的傻瓜。所以英国人刚刚“好心”地提出“乌克兰独立”的建议,波兰三巨头就有了一种要撞墙的冲动。

“那么和平的条件呢?”娜塔莉问。

“旦泽自由市……再加上一个沿海的走廊地带!”雷兹。希米格维说着又咬了咬牙,“再加上不包括维尔纽斯地区的立陶宛!”

早干什么去了?娜塔莉心想: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赫斯曼大将还会允许波兰独立?

“好的,”娜塔莉点点头,“我会将这个消息转告大将的。”

“要快!9月底前一定要达成协议,”雷兹希米格维看着娜塔莉,“否则我们波兰就要被迫失去乌克兰了!而你们也将陷入苏联和法国的夹击之中!”

“那么,你们要和德国一起对抗苏联?”娜塔莉仍然觉得雷兹希米格维在胡思乱想——虽然斯大林不想和德国一起去攻打英法,但是这个独裁者也不会糊涂到去和法国联手打德国的地步。

这样的蠢事儿沙皇已经干过一次了,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了进去,斯大林会那么笨去学尼古拉二世?

“不!”雷兹希米格维认真地说,“我们不需要德国帮助,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打败苏联。实际上,除非德国和苏联联手,否则谁也不可能单独击败波兰。

如果德国不愿意马上和谈,那么我们就会先打出一场‘马恩河’一样的战役,然后德国就不得不和波兰谈判了。”

……

“什么?什么?法国人说要到1941年才能做好进攻齐格菲防线的准备?这太荒唐了!”

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这两天几乎成了事实上的首相,每次内阁会议上的主意都是他在拿——因为别人都已经六神无主了。

“是的,”刚刚上任(9月3日上任)的威廉。埃德蒙。艾恩赛德男爵哭笑不得地回答,“法国人认为目前就要进攻的话,会有上百万人战死……所以他们需要制造很多用来攻击筑垒地带的超大口径火炮和特种装甲车。这需要2年时间……”

“一群法国胆小鬼!”丘吉尔翻了翻眼皮,“他们难道认为波兰人有可能坚持2年?”

“实际上,他们还给出了另外一种可能。”艾恩赛德男爵说,“如果荷兰和比利时愿意加入我们,我们就能从荷兰北部突入德国,德国人的齐格菲防线只修建到靠近荷兰边境的克莱沃。”

“比利时还有可能,荷兰是不可能加入的……”首相张伯伦连连摇头。

想当年德皇威廉落难的时候在荷兰避难,是荷兰女王威廉明娜保全他的。而威廉明娜女王的女婿,也就是未来的荷兰王夫是德意志王室(不是霍亨索伦王朝)成员贝恩哈德公爵,拥有德意志帝国公爵头衔,而且还曾经是德国国防军的军官。

有这两层关系在,德国和荷兰那就是自己人啊,荷兰怎么可能加入英法?

“其实,其实……”艾恩赛德男爵地说,“其实法国人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促使,呃,是不经荷兰同意……借道。”

“入侵荷兰!?”张伯伦看着艾恩赛德男爵,“甘末林(联军总司令)是想把英国和法国都变成万恶的侵略者,把德国变成欧洲正义的保卫者吗?”

“这个……”艾恩赛德男爵耸耸肩,“那就没有办法了。”

“不,我们有办法的!”海军大臣丘吉尔这时突然转移了话题,“男爵,轰炸柏林的行动准备好了吗?”

“正在准备,”艾恩赛德男爵说,“目前已经调集了8个中队的‘威灵顿’轰炸机。”

“轰炸路线呢?”

“从诺里奇的机场起飞,沿着荷兰北部的领空线北面飞,到黑尔戈兰湾后再转向东南直飞柏林。全程大约870公里。”

“为什么不飞直线?”丘吉尔问。

“直线?那会从荷兰的领空穿过,这会侵犯荷兰的中立……”

丘吉尔耸耸肩,“荷兰人没有雷达,不会发现的!”

“但是德国人有,他们会发现的。”

“那他们会这么办?”丘吉尔看了眼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子爵,“如果德国首都挨了炸弹,而轰炸的飞机又是从荷兰领空飞过的英国飞机,德国人如何反应?”

“我们侵犯了荷兰的中立,”哈利法克斯子爵有些佩服地看了眼丘吉尔,说,“从国际法角度,荷兰会丧失中立地位,德国可以要求他们加入,如果荷兰不同意,德国就能占领它。”

丘吉尔是要打一个擦边球!轰炸机在夜间飞过荷兰领空是可以抵赖的事情……这个和法国军队杀气腾腾冲进荷兰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德国的反应无论是迫使荷兰站在他们一边,还是把军队开进荷兰,都会给英法联军迅速开进荷兰比利时创造借口。

……

“西奥多,你的人都准备好了吗?”

赫斯曼大将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柏林马上要挨炸弹了,他正在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机场,给将要出征的德国空降兵第一团、米乌塔部队第一团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