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没有在本土坚持抵抗这一项了。

现在的法国高层分成了投降和逃亡两派,投降派的领袖是上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贝当元帅。

他认为法国人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失去了“含笑为国捐躯”的勇气,即便政府逃亡海外也不可能指挥本土的法国人继续抵抗。

而在法国政府逃亡后,德国人很有可能采取当年普法战争之后的策略,让法国投票选出新的总统和议会,这样法国的政治就会出现分裂。而且退守海外的法国政府很可能要面临否认民主选举合法性的尴尬局面。

另外,主张投降的并不仅仅是贝当这样具有右Pai和法国法西斯背景的军人政治家,包括中左的社会党和平主义者,中右的民主联盟“和平派”。甚至处于半取缔状态的法国布尔什维克党(他们在巴统空袭事件后因为主张保卫苏联而被取缔),也在前线败局已定后开始活跃,谋求成立一个苏维埃政府去和德国讲和,而且还竭力破坏国家的防务。截止4月底,就有数百名布尔什维克党员被捕,其中有四人还因为破坏飞机工厂而被枪毙,成了为人类解放事业而献身的革命先烈了。

在这种情况下,亨利。贝当元帅认为法国政府一旦离开,就会立即被法国人民抛弃,沦为英国谋取法国海外帝国和舰队的工具,变成法兰西的叛逆!

而主张逃亡的那一派的领袖是总理保罗。雷诺和陆军部副部长戴高乐。其中保罗。雷诺还在5月3日这天给罗斯福写去了求援信,信中仿效丘吉尔的口气,说:“将在巴黎前面、在巴黎后面……在各省、在北非,如果必要的话在美洲作战”。不过就在这封信用电报的形式发往美国的同时,雷诺就********宣布巴黎不设防了。

这位法国总理现在显然得了精神分裂症,一会儿高喊要抵抗,一会儿又命令这里不设防,那里不设防——到了最后,凡是有2万以上居民的城市统统不设防,这还抵抗个屁啊。

而在法国的政界和军界都一片慌乱的同时,法国的民众同样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抵抗意志。除了总是造成严重道路拥堵的逃难者外,就是不愿意让战火烧到自己的家乡——在意大利宣战后,法国南方的不少地方的居民甚至把马车和货车拉到了机场,阻止那里的英法轰炸机起飞去轰炸意大利,因为他们害怕意大利的轰炸机进行报复!

到了5月5日,就在法国上下乱成一团的时候,进攻巴黎的先头部队,“大德意志”旗队和“阿道夫。希特勒”旗队的数千名官兵,列成了堂堂阵容,在突击炮和装甲车的伴随下开进了不设防的法国首都巴黎。

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也带着他的排走在入城的队伍中,经过了二十多天的激战,他的排只剩下了十八个人(其余不是阵亡就是负伤)。不过他们每个人此刻都兴高采烈,那是他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之一。

“不过巴黎的市民却一点都不快乐,也没有人用鲜花和掌声欢迎我们,历史课本上的内容都是瞎扯,我们进攻了法国,他们怎么会欢迎?”在战后回到奥地利当了警察局长的古斯塔夫。施瓦辛格后来是这样对他的大块头儿子说的。

“实际上我们是在一片哭声中入城的,我发现大街上每一个法国人都在哭,哭得非常伤心。不过除了哭鼻子之外,这些没用的法国人就没有别的抵抗行动了。如果哭也算抵抗的话,他们也算抵抗过了,实际上这是巴黎唯一的抵抗。

之后的一些日子,我们就驻扎在巴黎,过得非常愉快。吃着美味的法国菜,住着舒适的房间,还有许多漂亮的法国姑娘……阿诺德,姑娘什么的可不能和你妈说,知道吗?总之,那是非常快乐的时光,是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过得最舒服的日子。”

……

“亲爱的,我太崇拜你了,你比毛奇伯爵还要伟大,能够嫁给你,替你生儿育女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我一定要替你再生两个孩子……”

1940年5月6日,在乘车前往柏林夏洛腾堡宫赴宴的时候,克洛伊一直在不停说话,不时还把一个个热吻献给了赫斯曼。赫斯曼现在是她最崇拜的偶像,因为德国军队在他的领导下真的以胜利者的姿态开进了巴黎!

消息传到柏林,这座德意志帝国的首都举城欢腾。81岁的威廉皇帝在夏洛腾堡宫外的广场露面,穿着全副戎装,发表了“胜利演说”,宣称:“一个新的时代,欧洲团结在德意志周围,共同前进,不再有战争、贫穷和动乱的美好时代,很快就要来临了。这是上帝赋予我们日耳曼民族的使命,我们终于将它完成了……”

而当国防军总参谋部高级军官们的车队在皇家近卫骑兵团的骑兵护卫下,进入柏林城的时候。道路两旁,已经挤满了欢欣鼓舞的柏林市民。成年的男人们都穿着各种军服,不是褐色的冲锋队军服就是野地灰色的旧军服。而女人们则穿着最漂亮的衣服,冲着骑兵护卫的车队拼命挥手。还不时有人行抬手礼,高呼“万岁,德意志!”“万岁!国防军!”

“再生两个?”赫斯曼笑着摸了摸妻子的肚皮,“这已经是第六个了,而且你都四十多岁了。”

“我想我应该生够八个,这是我作为一名日耳曼母亲的责任。”克洛伊笑着回答,“作为侯爵夫人和元帅阁下的妻子,在这方面我应该以身作则。”

现在的德国政府鼓励生育,生够四个孩子的母亲会被授予铜质的“日耳曼母亲”十字勋章;生六七个孩子者,则会被授予音质十字勋章;生八个及以上者,则是金质勋章。

而海因斯贝格侯爵夫人克洛伊一直是个很有使命感的女人,她认为自己足够强壮(能生),也足够富有(养得起),而且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贵族(应该做好榜样),因此没有理由逃避为德意志生儿育女的责任。

不过这在赫斯曼看来却有点小问题,倒不是担心克洛伊会怎么样,而是德国政府这些年来实行的把女人当成生孩子机器的政策会影响德国的战争潜力。

对人口数量不算多的德意志帝国来说多生些孩子并不是坏事,但是在战时仍然鼓励妇女生育而不是让她们走进工厂替代从军的男性,则会减少德国的军备生产。

在德国政府不遗余力地宣传之下,现在大部分德国女性都将生儿育女看成了头等要紧的事情(德国男性也是这么认为的),而战争形势又是一片大好,看来在目前情况下要动员德国女性去工厂是不大可能的。而且这事儿也不归总参谋部管辖……

那么消化和整合那些被德国控制的欧洲国家的生产能力,就成了德国能否在工业生产上战胜英美的关键了。

而在所有已经或可能被德国控制的欧洲大陆国家中,法国无疑是工业生产能力最强大的,在世界上它可是仅次于美国、德国、苏联和英国的第五大工业国。

想着这些问题,赫斯曼乘坐的汽车已经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驶入了辉煌富丽的夏洛腾堡皇宫。

在皇宫的庭院之内,此时已经停满了各种颜色的豪华轿车,大部分是属于德国军政要员的,他们都是德意志征服法国的功臣。也有一些属于友邦大使,他们是代表自己的国家来向德国皇帝表达祝贺的。有不少汽车上面绘有古老的家族徽号(赫斯曼的汽车上也有,是两只狮子和一个十字架)。

“双头鹫!”克洛伊走下轿车的时候突然拉了下赫斯曼的袖子,然后指着一辆不知道什么牌子(是匈牙利拉鲍)轿车上的徽号。

“这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双头鹫?”赫斯曼看到这个徽号也愣了下,“这是谁的汽车?”

“应该是奥托皇储殿下,”克洛伊说,“看来他从比利时回来了。”

第379章戴高乐

1940年5月6日夜,伦敦,唐宁街10号,小饭厅。

英国首相丘吉尔正在和法国陆军部副部长戴高乐,还有英国外交部常务次长罗伯特。范希塔特一起共进晚餐。

后来的自由法国领袖戴高乐现在还没有叛逃,而是被法国总理雷诺派来英国商讨英法合邦的事情——雷诺现在还没有放弃将政府迁往北非的想法。而要领导法国海军和海外帝国继续抵抗,就必须要得到英国的鼎力支持,英法合邦显然是最有保障的手段。

而丘吉尔现在对合邦一事也非常感兴趣,这是英国合法得到法国海外殖民地和舰队的最佳手段。如果合邦失败,法国政府也不愿意迁离本土,那么英国只能用武力去夺取法国殖民地和消灭法国舰队了。

因此丘吉尔就委派自己的一个心腹,外交部常务次长罗伯特。范希塔特和戴高乐讨论合邦的具体条款。

“我们必须战斗。我们将战斗下去。我们要求我们的朋友也继续战斗下去……不论怎样,英国政府准备继续抗战。”

在晚餐时,丘吉尔滔滔不绝地对戴高乐说着鼓动人心的话:“我们相信我们定能粉碎威廉皇帝和他的邪恶帝国。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战争目的。我们要永远摧毁这个邪恶的帝国,我们决不接受任何来自它的和平建议。否则,这将全欧洲乃是全世界的灾祸。不,战争将继续下去。这个邪恶帝国只能以我们被消灭或我们胜利而告终。”

他说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正视着戴高乐,对他说:“这就是我们的立场。但我还是希望在法国能有人和我们一起战斗,真正勇敢的法国人决不会被邪恶的帝国吓倒!”

高大的戴高乐将军看着矮胖的丘吉尔,只是冷冷地说:“我们法兰西人不会被任何敌人吓倒,为了法兰西祖国的利益我们会不惜一切,我们当然会抵抗到底!即便本土被占领,也一定会有人出来领导抵抗。”

戴高乐这时所指的那人还不是他自己,而是保罗。雷诺。其实他已经知道雷诺的总理地位正岌岌可危,但是他仍然期望雷诺可以甩开吵闹的议会、没用的政党和让国家软弱的第三共和国宪法,站出来带领那些愿意为了法兰西祖国而牺牲的人们继续战斗。

“不过我们法国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戴高乐的目光突然阴冷了下来,“威廉皇帝并不邪恶,他是一个拿破仑式的帝王,如果他是法国人,我们会热爱他,会为了他同你们英国作战。可惜他不是法国人,他是德国人。这就是我们反对威廉皇帝和他的欧洲共同体的唯一原因!”

“对!”丘吉尔点点头,“这也是我们反对德国称霸欧洲的原因!”他举起酒杯,刚想说几句预祝成功的话,一个唐宁街10号的秘书快步走了进来,在丘吉尔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英国首相的眉头顿时紧拧起来,看着戴高乐,“雷诺先生在今天傍晚辞去总理职务了,现在贝当元帅是法兰西的总理了。”

戴高乐并没有显出任何惊讶的表情,只是笑了一笑,说:“贝当元帅会很快寻求停战,但法兰西还会有人继续战斗。”

丘吉尔赞许地点点头,说:“无论是谁,大英帝国都愿意支持他,将他视作法兰西的领袖!”

……

“你能在公正即将重临欧洲的时候到柏林来,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将要实现的公正并不仅仅属于德意志,同样也属于圣斯蒂芬王冠所代表的土地和人民。奥托,我会支持你对圣斯蒂芬王冠的要求,同样也会让匈牙利尽可能恢复1918年前的版图……那是几百年上千年历史演变的结果,不应该被某个新大陆的牛仔用什么民族自决的错误观点轻易肢解!”

同一时间,辉煌富丽的夏洛腾堡宫内,威廉皇帝正在同哈布斯堡家族的首领奥托皇储谈话。奥托。冯。哈布斯堡洛林是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的长子,奥匈帝国灭亡时他只有7岁。而他的父亲卡尔一世在帝国覆灭后曾经寻求在匈牙利复辟(卡尔一世同时也是匈牙利国王),但是却被协约国送去了马德拉岛(在大西洋),在那里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在1922年就因肺炎去世,终年34岁。此后,奥托皇储就成为了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长。

不过这奥托皇储因为反对德奥合并(他是奥匈皇位继承人嘛),因此在过去几年避居比利时。在德军攻入比利时的时候,他一度想去美国避难。但是德国提出的和平条件中有废除《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这两项,让他非常心动。特别是后者意味着匈牙利可以收复大部分的失地!这绝对会让每一个匈牙利人热血沸腾并且将威廉皇帝看成救世主。

所以只要威廉一句话,奥托皇储马上就能戴上圣斯蒂芬王冠。哪怕匈牙利摄政王霍尔蒂。米克洛什海军上将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听到威廉皇帝愿意支持自己做大匈牙利的国王,奥托皇储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站起身冲着威廉深深鞠躬。

“我的陛下,哈布斯堡家族永远都感激您的公正,为此我们将自愿放弃对奥地利王国和其他皇室领地的一切权利。”

威廉皇帝点了点头,其实他根本不担心哈布斯堡家族对奥地利皇冠领地的要求。因为奥地利人现在都把自己当成德意志人,没有谁想去和匈牙利人搞二元制帝国了。

然后又看了看代理总参谋长赫斯曼元帅。重组巴尔干政治版图的建议其实赫斯曼提出的,他倒不是因为对哈布斯堡王朝有什么感情(克洛伊倒是对哈布斯堡王朝很有好感),而是知道历史上的匈牙利是德国的铁杆。历史上到了44年、45年都有一个匈牙利箭十字党上台追随德国死战到底(不过想想协约国是怎么整治匈牙利的,也就能理解箭十字党了)。既然是铁杆,当然应该好好壮大一下了,作为德意志帝国和未来的欧洲共同体在巴尔干地区的看门狗。

另外,南斯拉夫王国下面的克罗地亚在二战中也追随德国非常卖力。所以赫斯曼就想着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是奥地利皇冠领地)和西巴纳特(现在属于塞尔维亚)从南斯拉夫拿走,然后让克罗地亚和匈牙利组成联邦,西巴纳特也归还塞尔维亚。

他的这个想法提出后,威廉皇帝就难得出来干涉了一次政务,认为应该让哈布斯堡王朝的奥托皇储去当匈牙利国王和克罗地亚国王。因为这两个国王的位子本来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奥托皇储都是合法继承人。

匈牙利国王的位子现在空着,奥托皇储正好去继承,只要德国支持就没有问题。

而克罗地亚并入了南斯拉夫,没有自己的国王。南斯拉夫王国的奥布雷诺维奇王朝的彼得二世算是克罗地亚人国王。

但是这位国王对克罗地亚的王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既没有血统支持——彼得二世的祖宗是个领导造反的牧羊人,和古代克罗地亚王室没有任何关系,而哈布斯堡家族的克罗地亚王位是血缘继承而来的;也没有宗教上的支持——彼得二世是东正教徒,而克罗地亚人信奉天主教,倒是哈布斯堡王室一直信天主教。

因此在克罗地亚没有什么人拥护彼得二世,也没有人想当南斯拉夫人。从1102年开始克罗地亚就和匈牙利组成了共君联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然后正义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拿了个民族自决原则,把800多年克罗地亚匈牙利联合的历史否定了,又把克罗地亚人“自决”成了南斯拉夫人。

这种不尊重历史和现状,随心所欲改变一国版图的国际法规则,当然应该废除。

“皇储殿下,”坐在威廉皇帝左首第四个位子上的赫斯曼元帅这是微笑着对奥托皇储说,“我们认为1860年前的匈牙利克罗地亚联合体系是非常合理的,应该恢复起来。而且我们还认为塞尔维亚、黑山和波斯尼亚也有权组成联邦。塞尔维亚人应该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而不是被外族统治。”

赫斯曼当然知道巴尔干是个火药桶,处理不好就会引火烧身。所以他并不想把南斯拉夫王国彻底拆了。只要求南斯拉夫王国把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吐出来就行了,在解决了克罗地亚和巴纳特问题后,欧洲共同体也应该给南斯拉夫一席之地。

他接着又说:“皇储殿下,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能让所有欧洲人都和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并且可以享受经济繁荣的共同体。这是一个欧洲人的大家庭,没有谁应该天生受到排挤……只要他们是欧洲人,并且信仰上帝!”

第380章理想

“雷诺先生,您不应该如此软弱!”

5月7日,在图尔属于法国前总理保罗。雷诺的住宅中,刚刚从英国返回的戴高乐正费尽口舌在劝说雷诺。

“您怎么能这样轻易的就放弃历史赋予的责任呢?”他看着萎靡的前总理,心里就有些冒火,“法兰西的命运现在就掌握在您手中,是永远臣服德国成为一个二流国家,还是从失败中汲取力量获得新生,就在于您现在的抉择了。”

保罗。雷诺看了看戴高乐,“将军,我现在不是总理了,我还能做什么?”

“您可以离开法国本土,去阿尔及利亚组建自由法国政府!”戴高乐看着雷诺,一字一顿地说,“英国人会支持您的,整个法兰西海外帝国也会站在您一边,美国也会支持您。自由法国政府将会获得很多的支持,足以领导一场反对德国的长期战争。”

“可是没有人想要一场长期战争啊!”保罗。雷诺摇了摇头,“德国并没有提出让人难以接受的要求,而且法德联合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核心也是颇为诱人的前景……”

建立欧洲共同体对工业化且拥有庞大殖民帝国的法国而言,的确不是坏事情。如果能够实现,不仅能确保法国的长久安全,还能带来很多经济上的实惠。

“不,没有什么法德共同核心,”戴高乐一挥手,“法国应该是欧洲的中心和首领,如果法国不居领导地位,欧洲共同体就无法形成。因为法兰西民族已经习惯于做欧洲的巨人了!”

“夏尔,你的意思是你不反对欧洲共同体?”雷诺听出了戴高乐的话外音。

“当然不反对!”戴高乐说,“欧洲的确应该团结起来,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同美国和苏联这样的洲际大国竞争!但是这个欧洲共同体必须由法国而不是德国领导!”

“但是现在是法国被打败了……”雷诺摇摇头,“打败了就是打败了,军队已经彻底失败,再也没有力量打下去了。”

“不,德国还没有胜利!”戴高乐在雷诺的会客室里走来走去,开始分析起了形势,“欧洲大陆上还有一个超级强国苏联,苏联和英国一样,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欧洲共同体出现。而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定也持同样的观点……因此德国人想要统一欧洲的野心将会在未来的什么时候遭到美国和苏联的联合打击。

而单靠德国目前的力量是无法战胜美国和苏联的,除非他们能在美苏联和起来之前打败英国,获取英国在中东、北非和印度的特权,从那里得到足够的资源。有了资源,欧洲的生产力才能得到最大的运用,才能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弹药,德国才能获胜,欧洲共同体才有可能真正形成。”

戴高乐深吸口气,“而德国想要在短期内打败英国,就必须得到我们法国的支持,所以我们不能支持德国!”

保罗。雷诺说:“可是我们就算能搅了德国人的好事,也不可能代替德国成为欧洲共同体的领导者啊。”

“可能性是存在的!”戴高乐斟酌着说,“我们要拖垮德国,打败德国,肢解德国,到了德国不得不依靠我们法国才能生存发展的时候,再联合德国。这样就能建立一个法国领导的欧洲共同体了!”

“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保罗。雷诺看着戴高乐,苦笑道,“夏尔,你的想法或许是对的。但我不是那个能够实现这种想法的天才政治家,我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我打输了战争,我的政治生命结束了。如果你真的想实现你的设想,那就自己去做吧,去实现你的理想。”

……

“为什么要在贡比涅的火车上进行和平谈判?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赫斯曼在5月7日,也就是法国新任总理贝当提出求和的这天,在统帅部会议上对希特勒提出的举行和平谈判的地点提出了异议。

“适合的地点只有日内瓦。”赫斯曼非常确定地说,“和平谈判的过程应该公开,各国驻日内瓦的代表都可以知道谈判的内容。我们要全世界知道德国的理想……要让整个世界都知道我们德国不是魔鬼和战争狂人。我们发动战争是被迫的,是为了追求公正,是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欧洲和世界。”

从现在开始,国际联盟不再是英国的工具而是德国的工具了,赫斯曼当然不会将这个领导世界的工具扔在一边了。

他想了想,又说:“而且我们也不应该对英国关上和平的大门,虽然我们不欢迎英国参加欧洲共同体。但是我们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并没有毁灭英国的打算。如果英国同意废除不公正的《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我们就可以和英国握手言和。”

“和英国握手言和?”施莱彻尔一愣,“路德维希,你不是一直都主张彻底打败英国吗?”

“是的,我现在仍然主张彻底打败英国。”赫斯曼冷淡地一笑,“因为英国人绝对不会同意废除《凡尔赛条约》、《圣日耳曼条约》、《特里亚农条约》、《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的。但我们还是要在日内瓦提出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因为废除这些不平等条约就是建立强大、团结、繁荣的欧洲共同体的基础!”

赫斯曼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