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理,英国人会因此和德国走得更近!”爱德华。罗斯柴尔德沉吟着用充满忧虑的语调对法国总理说。“他们对‘卡尔。马克思’号的反应就证明了这一点。”
“卡尔。马克思”号航空母舰的出现,当然引起了一片惊呼。但是施莱彻尔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至少英国没有向德国提出任何抗议。美国也同样无视了“卡尔。马克思”号。
“这艘航空母舰不能用于大西洋作战,”海军部长乔治。莱格插话说,“根据情报人员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拍摄的照片,这是一艘适航性较差的航母,只能在风浪较小的海域作战。符拉迪沃斯托克才是它的母港,再考虑到苏联对中国武汉政府的支持,英国人可能已经认定苏联的扩张方向转向了东方。所以这艘航空母舰是日本人的麻烦,不是英国人的。”
“不,乔治,你说的不对。”普恩加莱皱皱眉头,“英国人一定会限制德国继续向苏联输出海军技术的,但是……英国人这次采取了私下和德国交涉的方式,而在表面上无视了苏联航空母舰!这意味着英国人正在将英德关系置于英法关系之上!”
“这是必然的,”爱德华。罗斯柴尔德用谨慎的口吻分析,“由于金汇兑制的实行,英国和德国在经济上存在相当大的共同利益。现在德国希望英镑维持稳定,这样马克才能够保持稳定,这是资金流入德国的必要条件。而英国也希望德国的经济能够保持强劲,只有这样德国才能继续向英国输送黄金。总理先生,我想您应该理解,当双方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时,解决分歧的方法并不难找到。”
法国总理看了爱德华。罗斯柴尔德一眼,“爱德华,你在华尔街的朋友也是这样看的吗?”
“是的,我们的顾问欧文。杨格先生认为实行《凯恩斯计划》后,英镑和马克拥有了共生共荣的关系。这种关系必然促使英国采取一系列的亲德政策……因为德国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也意味着英镑会崩溃。”
“也就是说,除了修建一条防线,现在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普恩加莱说的防线就是后来的马奇诺防线,现在防线还没有正式动工,不过修建计划已经定好了。
“不,不是这样的。”爱德华。罗斯柴尔德顿了顿,仿佛想到了什么破坏性很大的办法。
“爱德华,有什么办法就说出来!”法国总理是个急性子,有些不耐烦的催促道。
“总理,实际上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英镑的崩溃也意味着德国经济的崩溃!”
“英镑崩溃?”普恩加莱愣了愣,忙摇摇头,“那可不行,法兰西银行里面也储备着许多英镑,仿佛有好一亿几千万吧?你要让那些钱都贬值吗?”
“不,总理先生,那些钱就是我们的武器!就是我们拆散英德准同盟关系的武器!”
“武器?怎么用?”
爱德华。罗斯柴尔德回答:“如果我们将所有的英镑都换成黄金和美元,就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和抛售……而英格兰银行里面没有那么多的黄金、美元,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放弃兑付承诺,这就意味着英镑贬值,资金大量流出德国!”
——
注明一下:历史上英镑在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危机直接导致了英镑放弃金本位,而这场危机的号角就是有法兰西银行挤兑英镑拉开的。英法在间战期间绝不是亲密无间的盟友,以至于希特勒一度还认为可以争取到英德同盟。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161章意大利会有航空母舰吗?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赫斯曼在1928年6月1日这天,乘坐着一架拥有修长体态和四台750匹马力的星型空冷式发动机容克J。28客机飞到了意大利首都罗马。和他一起抵达的还有墨索里尼的老朋友瓦尔T。拉特瑙和工业促进委员会卡尔。豪斯霍费尔以及几个随行人员。
“路德维希,这架飞机真是太棒了,我们的菲亚特公司什么时候能造出这样的大家伙就好了。”
在机场迎接的新任意大利航空部长伊塔诺。巴尔博在过去几年一直负责“德意合作”,和赫斯曼比较熟悉。刚一见面,就毫不掩饰地眼馋起了把赫斯曼送到罗马的飞机。
虽然德国在液冷式航空发动机和“轻型高速飞机”(指用来比赛的快速飞机)这两方面落后于意大利。但是在空冷发动机和大型运输机(客机)这两方面的优势却非常明显。别说意大利了,就是英美法生产空冷发动机和大飞机的公司加一块儿,市场份额也比不上福克、容克、道尼尔(这是一家成立于1922年的水上飞机公司)、福克沃尔夫、信天翁、西门子(西门子公司现在也进入了空冷式航空发动机市场)和BMW这些德国大公司的一半。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则都是赫斯曼全力推动苏德合作的功劳——因为福克、容克、道尼尔、福克沃尔夫、信天翁、西门子和BMW的大部分产品都是和苏联合作开发的,苏联承担了一半以上的开发费用。而且每一种发动机和飞机,都能从苏联和德国政府(赔偿品)拿到大量的订单。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飞机制造厂为了一架两架订单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福克和容克公司却可以轻轻松松收获上百架订单。
比如赫斯曼这次乘坐的容克J。28客机还没有最后定型,就已经拿下128架订单,其中75架是苏联红空军订购的“改型机”。实际上就是将轰炸型的J。28,以客机的名义做散件出口,在苏联装配成TB2重型轰炸机。
而散件组装只是苏联国产化J。28的开始。在完成了全部75架的散件组装后,苏联工程师也就基本吃透了J。28。之后就会在德国工程师的帮助下自行生产——发动机还需要继续进口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仿造,而机载电子和导航设备则只出口不转让技术。
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德国在空冷发动机和大型飞机领域可以保持相当的领先。连苏联在这两方面的水平也仅次于德国,比英美法意等国要领先一头。更别说远东的那个日本帝国了。
“伊塔诺,我们可以合作啊,容克斯先生4月份的时候不是来过意大利?”赫斯曼和巴尔博非常热情的拥抱了一下,微笑着提及了航空合作的事情。
“我知道那次谈判,菲亚特公司不愿意转让液冷式发动机的技术。在那方面我们领先世界!”伊塔诺。巴尔博颇为自豪地说。
意大利在液冷式航空发动机领域有领先优势是没错,但是意大利的市场太小,支撑不了一个大而全的航空工业。所以意大利的领先优势没有保持太久,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于英美德了。
在赫斯曼看来,意大利航空工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应是专攻一路——或者发展液冷路线,或者专攻空冷路线。最好还能和意大利未来的亲密盟友德国合作。
考虑到德国已经在空冷发动机领域占据了领先,意大利人完全可以把空冷发动机的发展路线交给德国去做,同时再和德国合作搞液冷。
不过这样的理想的事情多半不会实现,因为那位意大利领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战败后的可悲下场。
巴尔博用几辆菲亚特豪华汽车把赫斯曼、拉特瑙和豪斯霍费尔一行人送到了拉特瑙在台伯河畔。正对着圣天使城堡(教皇的城堡)的豪华住宅里面。
这是一栋带着大花园的游泳池的文艺复兴风格的房子,在拉特瑙接手之前属于波拿巴家族所有。可能是对德国国内的治安没有信心。拉特瑙现在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栋房子里面——在意大利,他这样的亿万富翁又是领袖的好朋友是绝对安全的。实际上如今意大利的治安是全世界最好的,黑手党徒都老老实实呆在大牢里。杀人、抢劫、绑架这样的恶行,全国一年也难得发生几次。在罗马,任何人都能放心大胆的捧着一大捆现金走来走去。
而且意大利的经济在法西斯的管理下也稳定增长。法西斯党在某种程度上和布尔什维克一样,对发展工业生产的热情都很高涨。也都喜欢用国家的力量去扶植产业,虽然也和布尔什维克一样喜欢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往往会发展出一些“大而弱”的产业。
但是总得来说,法西斯对于后发经济体而言还是比较靠谱的选择——历史上许多成功的后发经济体。都有一段时间被人说成“法西斯”和白色恐怖啥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意大利的航空部长从拉特瑙家的仆人手中接过一杯汽水,喝了一口,笑道,“4月份的时候我还不是航空部长。但是现在我已经是了。”
豪斯霍费尔笑道:“那可就太好了,容克斯先生会非常开心的。因为他的竞争对手福克公司已经收购了BMW的液冷发动机业务,还和奔驰公司合作准备在液冷发动机领域大干一场了。”
赫斯曼计划让德国同时存在两家空冷式发动机(航空)生产商和两家液冷式发动机(航空)生产商,以便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
现在空冷线路上有了西门子和BMW两大巨头,液冷路线上则是福克奔驰和容克尤莫。考虑到德国在液冷领域的暂时落后,让这两家液冷发动机公司分别和英国、意大利的同行合作还是比较有利的——对赫斯曼的特务们来说也比较容易偷到技术。
“不过我还有个条件。”巴尔博咧嘴一笑。“我知道你们向苏联提供了建造航空母舰的技术还给了他们舰载飞机。”
“是的,”赫斯曼没有否认,“卡尔。马克思级就是我们设计的,在里加的恺撒大帝造船厂总部里面有全套的图纸。这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都是福克、容克、福克沃尔夫和道尼尔这些德国飞机制造商设计,由FKBF公司代工的。其中福克做了舰载战斗机,容克做了轰炸机,福克沃尔夫公司做了鱼雷攻击机,侦察机则是道尼尔公司设计的。我们可以把这些飞机的设计图纸都卖给你们,不过意大利如果要设计制造航空母舰,恺撒大帝船厂的工程师必须全程参与。”
所有的舰载飞机都是空冷路线的,而且福克、容克福克沃尔夫和道尼尔这些德国公司为苏联设计的战斗机也都走空冷路线,因此德国公司在这方面有相当高超的技术,根本不需要和意大利的公司合作。
但是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水平,却必需要通过和外国合作进行提升。通过之前和苏联的合作,德国掌握了在太平洋、地中海和印度洋使用的中型航空母舰的建造技术。但是在大西洋使用的航母,现在还没有着落呢。
巴尔博似乎没有想到德国人会提出这样的条件,愣了一下,然后反问:“路德维希,你们德国人想干什么?你们是战败国啊……《凡尔赛条约》现在还没有作废吧?我想你应该知道意大利这个地方,毕竟不是苏联!”
苏联是铁幕国家,英法虽然能猜到德国和苏联的合作中存在大量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行动,但是证据是绝对拿不到的。可意大利没有那么密不透风,即便墨索里尼答应保密,下面的人怎么实行就不好说了。
“没有关系,我们对保密的要求并不高。”赫斯曼耸了一下肩膀,然后看了眼拉特瑙。犹太亿万富翁哈哈笑道:“部长先生,一个新的时代,欧洲人团结一致的时代说不定很快就要到来了……现在英国所面临的困难,欧洲所面临的问题,都只能透过团结合作予以解决。《凡尔赛条约》这条锁链,我想很快就能从德国身上摘掉了。所以英国非但不会反对我们和意大利的合作,还有可能直接参加进来。”
“什么?英国会和你们一起合作研发航空母舰?”
“我们希望如此,”瓦尔T。拉特瑙肯定地点点头,“这就是我前来罗马的目的,我们想请领袖出面召开一个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会议。您知道的,欧洲的经济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灾难。”
“那你们要在会议上提出什么建议?”巴尔博马上问。他知道意大利领袖肯定会同意召开这么一个会议,因为这会提升意大利的国际地位,而且领袖就喜欢在一堆外国领导人面前高谈阔论。
“一个欧洲货币同盟!”瓦尔T。拉特瑙道,“我们想建立这样一个同盟,让欧洲所有的国家都使用一种超越主权的货币,这种货币将由一个欧洲央行发行,它永远不会贬值,是完全能够信赖的硬通货……这不是我们提出的,而是英国人提出的,我们决定全力支持,但是会议不方便在德国的土地上召开。所以想请意大利的领袖出面。”
————
月票满250的更新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次起点515粉丝节的作家荣耀堂和作品总选举,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丝节还有些红包礼包的,领一领,把订阅继续下去!】
第162章为了欧洲的统一团结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1928年6月,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答应了德国方面的要求,宣布将召开一次欧洲经济会议,地点选择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会议的目的是讨论正在困扰欧洲的货币贬值和资金外流问题。
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德国财政部长沙赫特博士就正是向外界宣布:德国将会支持英国提出的“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计划。如果英国准备成立“世界银行”或是“欧洲银行”,德国将立即加入。
可是欧洲真正的上层人士都知道,英德的提议虽然很好,但真的要付诸实行,却还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因为现在的欧洲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核心!陆军的霸主是法国,海上的霸主是英国,而工业生产的霸主则是德意志。在人口数量上,德国也远远超过英法,居于除苏联以外所有欧洲国家的首位。这三个国家,哪怕现在表面上低调,但是私底下也不会服了另外两家。
除了英法德三强,在国家法西斯党上台后国力增长迅猛的意大利,同样也在摩拳擦掌,想要重振罗马帝国的雄风。墨索里尼现在高调发起这个经济会议只是为了显示意大利国际地位的提升,并不是真的要支持什么“欧洲银行”和“欧洲货币”。
现在意大利的经济总量根本不能和英德法相比,如果搞欧洲一体化对意大利仿佛没有什么好处。
这一次的罗马会议,实际上只是一场唱高调的会议,不过高调也有高调的意义,因为高调会给欧洲的未来指明方向。
而推动了这场“高调会议”的赫斯曼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没有功夫去参加这场“高调会议”。在谈妥了合作开发新型航空母舰的协议之后,他就和卡尔。豪斯霍费尔一起离开了罗马返回柏林,准备出访远东。
“路德维希,你真的要和我一起去远东吗?”卡尔。豪斯霍费尔穿着裁剪合适的西服,坐在一辆奔驰6轿车里面。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和身边的赫斯曼说话。
“当然了,”赫斯曼说,“我得去,日本是非常重要的国家……至于罗马会议。我看开不出什么名堂的。因为英国人自己在发行世界货币的问题上,都在不停动摇。”
“英国人在动摇?”卡尔。豪斯霍费尔是地Yuan政治专家,但是对经济问题却不大了解。“为什么?英镑正面临危机,现在连法国人都不信任它了。”
法兰西银行正在抛售英镑(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也发生过),法国人计划将1。5亿英镑换成黄金运回法国。这几乎是英格兰银行现在持有的黄金的三分之二!消息一出,立即在市场上引发了恐慌。仅仅在消息公布后的24个小时,英格兰银行就在市面上抛售了1200万英镑的黄金以稳定英镑汇率。
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一些货币和金融知识的人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和黄金挂钩”的货币,可以经受住一场大规模的挤兑——因为这些所谓的“金本位”货币,都没有也不可能有足够的黄金作为准备,支撑它们的还是人们的信心。
“法国人在关键时候捅了英镑一刀,”赫斯曼幸灾乐祸地笑了笑,“同时也给咱们来了一下狠的……不过最后的结果会让法国人后悔一辈子的。”
历史上,由于美国经济的超级繁荣吸引了欧洲资金的流入。让英德两国先后遭遇“货币危机”,而德国更是因为没有货币发行权,直接坠入地狱。
而在这个时空,虽然因为赫斯曼的蝴蝶效应,德国的工业实力远比历史上要强大,但是它的货币发行权仍然落在了英国手中。一旦英镑出现危机,资金一定会流出德国,而这将造成德国国内的通货极度紧缩——由于德国的生产力比历史上更强大,通缩带来的痛苦恐怕也会更加严重!
而德国想要战胜通缩,就只能撕毁《凡尔赛条约》和《凯恩斯计划》。这样才能否定赔款。取回马克的发行权。但这将会造成英德关系骤然降温,从这个角度而言,法国人也算达成目的了。
“英国人说不定会和我们结盟……”卡尔。豪斯霍费尔的看法仿佛和赫斯曼不同,“这是唯一一个能挽救英镑的办法!”
决定货币战争胜负的绝对不是黄金的多寡。而是国家的实力!英镑现在被美元打压的原因,也不是英国的黄金不足,而是英国的国力不够。但是英国加上德国,就足够对抗美国了。
如果这事儿能成,倒是可以暂时阻止资金流向美国。不过最后肯定会引发英德VS美国的世界性战争!
“英国人不会和咱们结盟的,”赫斯曼摇摇头。“他们会接受美国的援助……英国和美国是兄弟间的矛盾,但是英国和我们德国却始终是两家人啊!”
“接受美国的援助?美国人会帮助英国人稳定英镑?”卡尔。豪斯霍费尔将信将疑。
赫斯曼却非常肯定地说:“会的!美国人和法国人一样,都不希望英国和我们结盟。而且通过向英国发放更多的贷款,美国人实际上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美元比英镑更加坚挺……这将会让欧洲的资金加速流往美国,这一次就连我们德国也不会置身事外了。”
现在德国经济虽然表现强劲,但是和美国还是没有办法相比。美国的家底儿比德国好太多了,即便有了《凯恩斯计划》和放大版的苏德合作,让美国失去了一些市场又提振了德国经济,但是德国的经济仍旧追不上美国。
如果马克能跟随英镑维持稳定,那么多少还会有一些资金流入德国。可要是这个基础没有了,资金就会大量流出德国。而由于德国马克的发行和帝国银行的英镑储备挂钩,当资金流出德国时,帝国银行就必须抛售英镑收回马克,马克的流通量就会大幅减少,德国国内的资金就会变得非常紧张。
经济危机也就不可避免了!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
赫斯曼耸耸肩,“撕毁《凡尔赛条约》,然后开始扩军备战准备打仗。”
“打仗?”
“是的,打一场世界大战!”赫斯曼是点了点头,加重语气,“这一次我们要为了欧洲的统一团结而斗争!”
两人说话的时候,汽车已经稳稳停在了德国国防部大楼前了。他们今天是来国防部参加一个由部务司司长施莱彻尔少将主持的军备会议的——这位少将理论上是德国陆军的二号人物(指现役军官中的二号),仅次于总参谋长勃洛姆堡中将(由于保留了总参谋部,所以陆军一号的军衔自然也比历史上高)。
不过他这个“部务司长”的实权却凌驾于总参谋长之上,不久之前还把工业促进委员会和航空委员会这两个权力极大的部门,变成了国防部下属的机构,实际上是将它们置于部务司之下了。
“先生们,我认为经济危机是不可能避免的!虽然我们现在还必须为挽救大英帝国的货币霸权而尽最大的努力,但是我们必须搞清楚一点,大英帝国是欧洲团结最大的障碍而不是团结的领导力量!在推动欧洲团结方面,英国人甚至不如法国人那么热心。我们和法国的矛盾,只是谁来领导一个团结的欧洲。而我们和英国的分歧,则是欧洲要不要团结!”
首先在会议上发言的照例还是赫斯曼!施莱彻尔架空了总参谋长勃洛姆堡,而他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赫斯曼给架空了——并不是因为赫斯曼的权谋,而是因为赫斯曼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能够给大家指明方向,而这一点恰恰是施莱彻尔的弱点所在。
“路德维希,你的意思是我们要准备和英国还有法国打仗?”总参谋长勃洛姆堡中将也来参加会议了,他对施莱彻尔和赫斯曼的“战争政策”多少有些疑虑。“我想你知道我们的实力有多么弱小吧?”
“中将阁下,实际上我们非常强大!”赫斯曼笑着回答。强大和弱小是相对的,如果和历史同期的德国相比,如今的德国不知道强了多少!
不仅军队的数量多了一倍半(算上波罗的防卫军),工业生产,特别是飞机和汽车,都要比历史上多几倍!而且在使用空冷发动机的飞机系列中,德国目前还拥有很大的领先优势。
“路德维希,我明白你的意思,”勃洛姆堡中将对德国工业在这些年中取得的成功也不是一无所知。“我们在工业上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