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第三帝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然后对施莱彻尔说,“库尔特,时间还早,咱们现在去机场看看吧。这一次空军派了最新式的四发重型轰炸机Do19和Ju89,会把英国人和法国人吓一跳的。”

第236章战略忽悠局

在军事情报局和史塔西被改组成帝国中央保安局的时候,是有三个部门从中分离出来直属总参谋部的。它们分别是:

一、米乌塔特种部队,该部队被划归了凯塞林航空兵上将领导的空军,成为拟建中的空降兵的骨干;

二、情报研究处,该部门是从事外军情况分析和研究的,被划入总参谋部后改组成了军事谍报处;

三、战略欺骗处,这个部门是由赫斯曼亲自“发掘”的谍报奇才莱茵哈特。盖伦中校负责领导的。在军事情报局和史塔西改组时,这个部门也被整体划入了总参谋部,而且还得到了扩编,从战略欺骗处升级为了战略欺骗局!

而战略欺骗局的“局座”莱茵哈特。盖伦中校每天的工作当然不是亲自上电台忽悠人了。他管的事情可多了,管着7个处和1个中央指挥所。

其中7个处分别负责海军、陆军、空军、军事工业、战略物资储备、秘密武器和军事通讯等7个方面的战略忽悠工作。而中央指挥所则负责“大型综合类忽悠项目”,就是要动用各方面力量才能精心布置成的大骗局。

而这一次的皇帝加冕阅兵式,就是由这个中央指挥所负责组织的。

没错,这次大阅兵实际上就是个大骗局——实际上,大部分公开的阅兵都存在战略欺骗的成分,没有哪个国家会把自己真实的军事实力大大方方摆在外人面前。

在阅兵中展示出来的,只是各国总参谋部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

当赫斯曼和施莱彻尔到达机场的时候,身为阅兵总指挥部的副总指挥,有个很高很阔的额头,看上去很有几分书卷气,仿佛是个学者的莱茵哈特。盖伦这个时候正在柏林郊外的一个军用机场中向几个空军的校官交待飞行线路。

“记住,不是一圈,而是五圈!按照排练时候的飞的路线反复飞……就是飞回来后不要降落,再按照规定的线路飞行,一共飞五次才能降落。绝对不能失误。知道了吗?”

“报告元帅阁下,大将阁下,”莱茵哈特。盖伦在确定了几个空军大队长都明白了飞行路线后,就向赫斯曼和施莱彻尔汇报说。“飞行线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让观看阅兵的‘友邦人士’误以为我们派出了实际数量五倍的飞机参加阅兵。这样他们就会对德国强大的重型轰炸机部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然,这些要给英国、法国和波兰留下深刻印象的重型轰炸机也是战略欺骗的产物——飞机当然都是真的,是在空军参谋长瓦尔T。韦佛的提议下,从30年代初就开始研发的新型四发重型轰炸机。是用来替代著名的J。28H型(就是当年苏联人用来吓唬日本人的“BT快递”BT1重型轰炸机)四发重型轰炸机的。

根据空军的要求,新式重型轰炸机应当可以携带至少5吨炸弹从德国本土起飞轰炸不列颠岛和法兰西全境!

也就是说,德国空军的新式重型轰炸机有效的作战半径必须高于1000公里。而且为了有效突破英法的防空,新式重型轰炸机还需要拥有夜间航行能力和高空轰炸能力——而对“高空”、“夜航”两项性能要求是为了避免地面火力和敌机拦截。

这和这个时空的德国空军在突破《凡尔赛条约》前所秉承的“轰炸吓阻战略”有关。当时德国陆军兵力薄弱,只能对全面入侵的敌人采取迟滞战略。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唯一自卫的办法只有用远程轰炸机对敌方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以迫使其求和。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自卫方法”。不过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却非常流行。当时意大利将军杜黑提出了“空军制胜论”,认为未来战争会出现陆军困于堑壕防线而靠空军轰炸敌方城市取胜的模式。

而1928年发生在苏日之间的“BT来访事件”,又让各国认识到了战略轰炸的重要性。于是“轰炸吓阻战略”就被德军继续沿用。一直到德国恢复军备。

到了德国恢复军备后的1932年,当时的德国空军觉得J。28性能落后,升级空间也有限,需要研制新型轰炸机以确保继续执行“轰炸吓阻战略”。

于是研发新型重型轰炸机的任务就交给了当时在民用航空领域如日中天的福克公司、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

在1935年到1936年间,福克公司、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先后拿出了各自设计的产品,福克公司的福克F。36,容克公司的Ju。89和多尼尔公司的Do。19。

但是其中性能最优的福克F。36却没有出现在此次阅兵之中——这款采用了上单翼、双垂尾、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拥有坚固机身和强大自卫火力,装备4台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BMW700系列发动机,完全可以应付高空轰炸任务的重型轰炸机其实才是“新型重型轰炸机招标”的真正赢家。得到了最多的订单。

而容克公司和多尼尔公司为了达到空军要求的“高空性能”,选用了性能不是很出众的尤莫公司的液冷式发动机。结果就是让Ju。89和Do。19的空重和起飞全重都远远比不上安装了涡轮增压的空冷式发动机的福克F。36。

但是Ju。89和Do。19还是分别得到了30架订单,而全部的60架Ju。89和Do。19现在都已经交付德国空军,它们统统将参加今天的阅兵。

除了这60架新式重轰之外。还有另外100架J。28H也将一同出现在柏林上空。160架飞机将会在柏林空中转上五圈,飞出800架飞机的气势。

而之所以要夸大Ju。89和Do。19机队的规模,则是为了执行一个针对英国、法国和波兰的“战略欺骗计划”——《黑色方案》。

该方案就是要让德国的敌人相信:德国将要通过为期一年的战略轰炸,用数千架Ju。89、Do。19和J。28H这样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似乎是非常能够想象的,因为《凯恩斯计划》和扩大规模的苏德合作,让德国的航空工业。特别是民用客机和运输机的生产能力远比历史上强大。直到1935年,福克、容克、亨克尔、福克沃尔夫和多尼尔等五大德国航空制造业巨头保持了20年代的领先,仍然控制着除美国、苏联之外,全世界70%到80%的民用航空市场。

而以民用客机/运输机为技术基础的中型和重型轰炸机领域,德国也比英法等国具有更大的优势!

“很好!”赫斯曼看了眼窗外停机坪上一架连着一架,仿佛望不到边似的飞机,满意地点点头,“这正是我想要的,我们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很多可以用来轰炸伦敦、巴黎和华沙的大飞机,这会让他们感到害怕。而为了增强恐吓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在西班牙战场上使用Ju。89和Do。19。”

“可我们这样做会不会让敌人加快研发先进战斗机?”施莱彻尔还稍稍有些担心。

“他们已经加快了!”赫斯曼笑道,“英国、法国都开始加速研究了。不过他们研究的那些空优战斗机对付不了我们的重型轰炸机。因为根据我们灌输给他们的理念,这些重型轰炸机的目标是他们的大城市。因此,这些大飞机不一定要白天出击。它们可以借助夜色掩护去轰炸巴黎、伦敦、华沙……这样英国人、法国人和波兰人就需要开发夜间战斗机了。而这些夜间战斗机最终会成为巨大的浪费!”

这个时代的夜间空战难度很大,因为还没有轻型化的雷达可以使用,而且就算开发出了机载雷达,也不是Bf109或是喷火式这样的飞机能装的。一般都是用双发重型战斗机装上探照灯和雷达出战。而这种笨重的双发战斗机在白天根本作战的能力就很差了,根本不是灵活轻便的单引擎飞机的对手。而且,就算Ju。89和Do。19可能在白天出击,它们也会采取高空突防的方法。为此英国、法国就得将研发和生产战斗机的重点放在高空性能较好的液冷式路线上,从而让德国在气冷式路线上的优势更加扩大。

当然,英法也可以和德国一样去组建庞大的重型轰炸机群,同样采取夜间空袭的方式去反制——不过赫斯曼不相信英法,主要是英国人真的敢在德国轰炸机没有到来的情况下,轻易挑起夜间轰炸城市的战斗。

因为战略欺骗局会让他们相信,德国拥有更加庞大和先进的重型轰炸机部队。而赫斯曼和戈林不一样,他压根就没有把征服英伦的希望寄托于狂轰滥炸。他可没有那么多宝贵的飞行员去和英国人拼消耗。

而且在他看来,封锁才是最有效让英国的战争潜力严重受损的手段,而要征服英伦最好还是在合适的时候登陆。

第237章轰炸制胜论

“万岁,我们的皇帝!万岁,我们的领袖!万岁,我们的帝国!”

当400辆二号坦克组成的检阅车队,整齐驶过勃兰登堡门时,轰炸机编队也正好同时从空中掠过。观看阅兵的德国人仿佛被眼前的坦克、飞机陶醉了一般,如痴如狂地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坐在勃兰登堡门下一个临时搭起来的阅兵台上的德国皇帝威廉也激动地站了起来,抬起右臂和他的人民一样行起了“德意志礼”。穿着一身褐色军服的阿道夫。希特勒更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频频向欢呼的人群抬手致意。

坐在两旁观礼台上的德国和国际上的贵宾,也全都站了起来,欢呼、鼓掌或者装成兴高采烈的样子。

作为英国代表团的一员,休。卡斯沃尔。道丁中将连伪装兴高采烈都忘记了,他这个时候正仰着脖子,举着一架莱卡照相机,对着空中一架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四发重型轰炸机一阵猛拍。

他今天居然一下子看到两款新式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它们应该是1932年德国空军进行“新式重型轰炸机”招标的产物。之前一直严格保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让人拍到。没想到在今天的阅兵式上居然一下子出现那么多。

一阵猛拍之后,道丁中将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也不顾周遭人们的欢呼,只是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当中回味刚才看到的两种新式四发重型轰炸机。

他是空军中将,而且从1930年开始就是皇家空军委员会的委员,对各种飞机型号和技术路线可谓了如指掌。所以他和那些看到大飞机就激动的德国人不一样,那些都是外行,看个门道而已。而他是个内行,一眼就看出了门道。

德国人的两种“新式重型轰炸机”,如果单看航程和载弹量,恐怕和J。28H相比也没什么进步。看看它们的体积就知道了,这两种飞机撑死了就是带三四吨炸弹。

在外行看来,仿佛德国人花了大钱。开发了两种并不怎么先进的飞机——虽然还是有很多改进,比如采取了可回收的起落架,采用了更加轻薄的高强度铝合金,改进了气动性能等等。但是进步并不明显。不过在休。道丁看来,Ju。89和Do。19是两种非常可怕的武器!

因为它们采用了全新的液冷式发动机!休。道丁透过照相机镜头看到它们的发动机外形就知道了,这两款飞机都安装了四台液冷式发动机。

德国人在这方面的技术并不先进,根本不能和他们的空冷式发动机相比。

据休。道丁掌握的情报,目前德国最好的直列式液冷发动机的平稳输出马力不过在1000上下。而它们最后的空冷式发动机的马力肯定已经超过了1600。而且这还是量产型号的性能指标。

可是德国人却在他们的轰炸机上采用了马力明显不足的液冷式发动机。这肯定不是为了改进飞机的气动性能——四发重轰根本不在乎大个头的空冷发动机所带来的那点阻力。

那么他们放着好好空冷大排不用,却给轰炸机装上马力较小的液冷式发动机是为了什么?

难道因为奔驰和尤莫公司的发动机卖不出去?

休。道丁中将微微摇头,低声说了个单词:“高度!”

“高度?”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和休。道丁坐在一块儿,他也仰着脖子在看大飞机,“飞得不是很高啊。”

“不,德国人采用了他们并不拿手的液冷式发动机,目的只有一个……”休。道丁看见天空中又来了一批大飞机,拿起相机继续猛拍。

他接着说:“就是高空突防!气冷式发动机的高空性能很差,在高海拔的环境下,气冷发动机的功率会飞速的降低。因此装备气冷式发动机的J。28H只能在中低空活动。我们的地面火力很容易把它打下来。

所以在实战中,J。28H只能采取夜袭的方式。而夜间轰炸的精确程度很低,虽然可能给平民造成很大的伤亡,但是对我们的军事基地和工业设施的破坏不会太严重。而这两款德国轰炸机装了液冷发动机,这说明他们在追求高空突防的性能,准备在白天轰炸我们!”

德军总参谋部的战略欺骗局当然不会告诉休。道丁,现在德国的航空工业正在寻找让空冷式发动机具有优良高空性能的方法,而且已经找到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加装涡轮增压器。

在历史上,因为德国的有色金属储备不足。造不出多少性能优良的高温合金。所以德国航空发动机不能承受太高的温度,而涡轮增压又会提高温度。因此德国虽然掌握了涡轮增压技术,但是并没有在这方面进行足够的投入和积累——历史上的二战中后期,英美的飞机一般都装几个增压器。称为“N”级增压,而德国飞机通常只有一级增压。

在这个时空,赫斯曼早就开始进行有色金属的战略储备。虽然不能像美帝那样敞开了用,但还是足够保障一部分空冷发动机装上高性能的涡轮增压器和机械增压器的。

而福克F。36使用的BMW700系列,就是同时安装了机械增压器和涡轮增压器的“验证品”。

不过这种BMW700因为安装了体积庞大的增压器(现在只是第一代产品),体积非常庞大。是无法安装在普通的战斗机上的——这需要不断改进,缩小涡轮增压器的体积,并且设计出更好的散热系统(中冷器),才能显著提升性能。

福克F。36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只是为了提高德国空冷式航空发动机的高空性能而存在的。实际上这款飞机的产量也不是很大,包括验证机、轰炸型、侦察型(远程侦察机,预备装备机载雷达用来搜索海面目标)、运输型、攻击型(准备装上火炮对轰击地面和水面目标)在内,也只有区区90架而已。

而现在拿来秀肌肉的30架Ju。89和30架Do。19也不都是轰炸型,它们只是看起来像轰炸机而已。在大阅兵结束后,除了10架Ju。89和10架Do。19会被编入秃鹰军团去西班牙轰炸城市之外,剩下的40架飞机,大部分都会被改装成客机卖掉……

因为在德国总参谋部的计划当中,根本就没有打算真的用几千架重型轰炸机去迫使哪个英国法国投降。目前他们发展四发重轰,恰恰是为了在将来威慑苏联这个“红色盟友”的——巴库油田才是中期需要考虑的目标。

现在赫斯曼不过是想通过夸大“轰炸制胜论”的影响力,来转移各国对德国装甲部队和战术航空兵的注意力。

“天哪,德国人到底有多少四发重型轰炸机?”法国陆军高级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莫里斯。甘末林也被遮天蔽日的德国重型轰炸机给唬住了。

作为法国军方最高层的人物,他早就听说“轰炸制胜论”在德国国防军里面很有市场。

这种理论最先起于意大利,由杜黑将军提出,墨索里尼和巴尔博等等法西斯头子都很迷信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空军才是未来战争胜负的关键,而陆军不过是摆摆样子的,打仗不能靠他们。要是真的爆发大国之间的战争,陆军只能蹲在战壕和防线里面挡住敌人——如果真的有那么愚蠢的敌人会往坚固的防线上撞的话!

而真正的胜负,则要靠大飞机轰炸城市来决出!想想巴黎、里昂、兰斯这样美丽的城市在残忍的空袭中化为废墟,法国人民还有勇气抵抗下去吗?

“上将,他们还有很多坦克!”在甘末林耳边提醒他的是个高大得不像话的法国陆军上校,他名叫夏尔。戴高乐。是魏刚和雷诺一派(右Pai、法西斯啥的)的人物。在如今的法国陆军里面是个不太得志,但是混得也不算差的人物。因为被认为是机械化战争专家,所以甘末林就把他带来看德国的阅兵式上的坦克了。

甘末林摇摇头,“我看见了,都很小,打不过我们的坦克,而且也不可能靠它们突破马奇诺防线。”

这也是事实!戴高乐对这些德国二号坦克的看法和甘末林一样,它们肯定不是法国坦克的对手,而且也突破不了铜墙铁壁一样的马奇诺防线。

“有什么好担心的?”甘末林看了眼眉头仍然锁着的戴高乐,“如果他们要绕过马奇诺,我们和英国朋友也能凭借更先进的坦克和大炮打败他们。夏尔,你不用担心……我会支持你的,10万机械化职业军的想法很好,我们需要建立这样的一支军队。”

“10万机械化军”是戴高乐的一个设想,以大约10万人的机械化职业军队为法国陆军的主要打击力量。这个观点一开始没有受到法国陆军的重视,但是在德国扩军备战并且组织了大量机械化部队后。法国陆军还是开始自己的机械化步伐了,他们开始将一些步兵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师(计划改编7个师),还开始组建轻机械化师(在1935年7月就有了第一轻机械化师),目前还在准备编组强大的装甲部队——后备装甲师(计划编组3个)。

“不过,”甘末林摇摇头,“就算我们拥有了10万机械化职业军,也不可能依靠它们突破德国人的‘齐格菲’防线。”他指了指天空,“战争还是要靠它们来打的,是吗?”

第238章代号“黑色”

“大将阁下,这是英国的空军中将休。道丁,他在拍摄我们的Ju。89和Do。19,拍了很多照片。”

“这位是法国的戴高乐上校,他是《建立职业军》一书的作者……”

“我看过他的书。”赫斯曼打断了正在将一张张照片放在自己面前的盖伦中校。

在这些外国军官仔细观察德国武器装备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是战略欺骗局的观察对象,都被拍了照片。

“他在看坦克?”赫斯曼看着照片上的戴高乐,“他的脑袋低着。”

“是的,他的确在看坦克。”盖伦中校说,“他对我们的装甲车和摩托车也很有兴趣,都拍了照片。不过他身边的甘末林上将却对我们的轰炸机很有兴趣。”

“哦。”赫斯曼点点头。甘末林嘛,很好的一个对手,估计已经被战略欺骗局给欺骗了。

“这是波兰的隆美尔少将。”

又一张照片放到了赫斯曼面前,上面是个穿着式样古怪的波兰军服的中年人,长得非常英俊。

“隆美尔?”赫斯曼一笑,“波兰也有个隆美尔,他和埃尔温。隆美尔不会是亲戚吧?”

“实际上波兰有两个隆美尔将军,”盖伦笑道,“这个是位‘旅将军’,相当于我们的少将吧。”

波兰的将级军衔有“兵种将军”、“师将军”和“旅将军”三级,再上面就是元帅。不过外国人习惯性称他们是“上将”、“中将”和“少将”。

“他名叫卡罗尔。隆美尔是雷兹希米格维元帅的亲信,”盖伦说,“他是波兰军团出身,非常不错的骑兵指挥官,还得过奥运会马术季军。”

“奥运会季军?”

“是的,他是个马术高手,不过却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教育。”

盖伦中校想了想,又说:“在波兰军中,从上校往上。就很少有正规军事学校出身的人了。很多都是世界大战前参加毕苏斯基的‘步兵协会’的平民,只接受过最基础的军事教育。”

“这是波兰军队一大弱点,”赫斯曼笑了笑,“我们这些人都是学了十年以上军事才步入职业军人生涯的。而他们其实都是外行。”

“他们的士兵素质也不行。”盖伦中校说,“根据波兰人自己的统计,20年代初,原属于奥匈帝国和俄国的波兰联邦土地上的成年人,识字率不过50%到60%。原属于德国的土地上的成年人。识字率高达99。4%。”

人民受教育程度高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大优势,这让德国士兵可以比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的士兵更快地掌握先进和复杂的武器系统。

“一帮文盲,给他们机械化也不会用!”赫斯曼轻蔑地冷笑,“苏联人呢?这次是谁来了?”

“是苏联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洛维奇。诺维科夫空军上校,”盖伦中校摸出一张照片,指着上面的人对赫斯曼说,“他正在用望远镜看我们的Ju。89和Do。19。”

“斯大林很快就会提出购买的,”赫斯曼端起办公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这些先进武器就是他的玩具。看见了就喜欢,喜欢了就想要。”

Ju。89和Do。19当然是可以出售的,只要斯大林肯用石油和有色金属来换。不过苏德航空技术合作却早就中断,并且没有一点要恢复的意思。

“另外,”赫斯曼轻轻转动着手中的咖啡杯,“《黑色方案》拟定好了吗?”

《黑色方案》是一份进攻波兰的虚假方案,由赫斯曼的三个心腹,总参谋部情报部长(是军事谍报处、战略欺骗局的上级主管,同时也负责和国防部的部务司共管中央保安总局)蒂佩尔斯基希中将和总参谋部第一总作战官哈尔德中将,以及盖伦中校三人共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