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教父-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我……”哈桑想拒绝,但是这句话始终说不出口,因为他不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恐惧。他强迫自己点了点头。
彼得罗夫老爹见状起身离开,几分钟之后,老爹拿出来一个没有开封的包裹递给了哈桑,然后说道:“穿上它,这段时间就算睡觉也要穿着他,这是谢廖沙给我搞到的防弹衣,现在你用得着!”
哈桑双手接过了包裹,赶忙向老爹道谢。老爹摆摆手表示不算什么,他随后说道:“哈桑,还记得我的那间小餐馆吗?从今天开始不要去别的地方了,每天去我那里吃饭,看看能不能把那些杀手引到我那里!”
哈桑连忙点头答应,鲍里斯看到这里,也从自己的腰间取下了一只手枪交给了哈桑让它留着防身。自从上次在仓库和松采沃兄弟会的人火拼之后,鲍里斯现在已经枪不离身了,他现在随时带着两把手枪,车上放一把,随身还带着一把,以防万一。
三个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哈桑离开的时候已经穿上了老爹送给他的防弹衣。接下来的几天里,哈桑果然很听老爹的话,每天晚上暗示到他的餐馆里吃完饭。
老爹的这家小餐馆其实只是一个兴趣,老爹的兴趣是烹饪,烹饪各种风味的俄式美食。他把自己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打发在了这家小餐馆里。虽然并不是天天开业,但是还是有一些忠实的回头客的。
哈桑在连续几天光顾了老爹的小酒馆之后,引起了哪些已经掌握了哈桑生活规律的匈牙利人的注意。虽然他们感到有些疑惑,但是一想到哈桑年纪也不小了,可能也是折腾不动了就释怀了。随着哈桑减少了外出活动的时间,只有每天晚上去小餐馆里喝两杯这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匈牙利人已经没有了选择。
三个匈牙利人此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包括事成之后撤退的路线他们都已经计划好了。他们信心满满的打算在彼得罗夫的小餐馆里动手,却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也许就是一个陷阱。于是在连续踩点两个晚上之后,三个匈牙利人带着六把手枪来到了彼得罗夫老爹的餐馆里等待时机。
彼得罗夫老爹其实并没有认出谁是杀手,他也没有对子的老顾客提出什么警示,就像平常营业时的那样,老爹尽量的让自己保持着平常心。而每一次哈桑到来的时候,他的周围一样会坐着一些自己人来警惕周边的动向。
匈牙利杀手选择了靠窗户的位置,他们点了牛排和红菜汤一边吃着,一边打量着坐在角落里的哈桑。作诱饵的哈桑可不会选择窗户附近这种容易被打黑枪的地方就坐,他穿着一身阿迪达斯的运动服,里面则穿着老爹送给他的防弹衣。哈桑每天在这里吃饭的时候都会带足了保镖,他的保镖也都穿着防弹衣来保护自己,可以说哈桑已经防备到了极点。
匈牙利人咽下了最后一块牛排之后,擦擦嘴离开了座位,他们彼此对视一眼将手伸进了怀里,然后慢慢的朝着哈桑的方向走去,就在距离还有十米的时候,他们终于拔出了手枪对准了哈桑。
就在这时,早就注意到了有异常情况的哈桑的保镖也开始行动了,他们伪装成用餐的客人每天晚上等待的就是这一刻,随着手枪被拔出他们一拥而上扑向了枪手。
哈桑听到了动静之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离开座位用手抱着头拔腿就跑。就在哈桑的保镖和两名匈牙利枪手纠缠的时候,第三名匈牙利枪手却找到了机会追上了哈桑,一枪一枪的追着哈桑打。
子弹一颗颗的击中了哈桑的后背,巨大的冲击力让哈桑的脚步有些踉跄,哈桑拼命的往餐馆外边逃去,可是匈牙利人的脚步更快,明显要追上来了,正在这时,老爹拿着猎枪从厨房冲了出来,然后追了上去。老爹稳住心神,举起猎枪然后扣下了板机。
“呯!”一声枪响,只顾着追击哈桑的匈牙利人后背上被开了个血洞,整个人都飞了出去,老爹马上追了上去,对着那个匈牙利人的后背又是一枪。
“呯!”
老爹洁白的厨师服上渐上了一片星星点点的血污。
………………………………
第二百四十章 桥下冤魂
莫斯科,凌晨五点半。在寒风和薄雾之中一个模糊的人影在幽暗的路灯之下由远及近的跑来。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实在是太难得了。晨练的身影按照每天固定的路线跑上了莫斯科河的一座石桥,此刻四周一阵寂静,除了偶尔有刮风的声音之外,晨练者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嘣!嘣!嘣!”
一阵奇怪的碰撞声从四周传来,晨练者此刻正在想着心事,突然发出的声音让她下了一跳,她赶紧停下来查看着声音的来源。
晨练者环视四周,并没有发现什么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她觉得纳闷得又等了一会儿,就在她已经不打算再好奇下去转身离开的时候,这个声音再次传来。
“嘣!嘣!嘣!”
晨练者这回可听清楚了,声音似乎来自于桥下。晨练者走到桥边,探着身子往桥下看去。
“啊~~!”一阵惊恐的尖叫声响彻四周。
……
当警察赶到的时候,这座石桥两边的莫斯科河两岸已经挤满了群众。警车搞了好半天才开上了桥面。等车停好之后,带着专业器械的法医走进了先期抵达的警察们维护着的隔离区,他们先是用相机记录下了周围的情况。然后才解开了拴在桥边栏杆上的绳索,慢慢的将三具已经冻的硬邦邦的尸体从桥下面拉了上来。
绳索就吊在这三具尸体的颈部,深深的勒进了皮肉里,就算已经没有了尸体的重量,这些绳索依旧是处于直立状态,看来真的是冻了整整一晚上。应为尸体被冻住了,法医只能轻手轻脚的将尸体慢慢的放在裹尸袋之中,然后送上车拉回实验室再做进一步的处理。不过从尸体的面部等部位看来,这些人生前明显遭受了残酷的殴打。
虽然警方才刚刚开始介入这件案子,可是一些富有经验的警察都知道,这肯定是某个帮派在示威。警察最害怕的就是牵扯到政治或者是帮派的案件了。因为这两种案子的办案者都很有可能会引火烧身,而且这些案子往往都会不了了之,费力不讨好。
“这帮混帮派的也太嚣张了,根本不把我们警察放在眼里!”前来调查这件案子的警察们私下里愤恨的说道。
“算了吧!你是羡慕人家挣得比你多吧!自从……算了,还是过去好啊,起码还能收点外快贴补贴补家用,现在就这么点工资,连在黑市上买瓶酒都不够的!”他的同事抱怨道。
……
不到一上午的时间,莫斯科市的大部分市民都听说了这件事情。不过他们可不是从报纸或者电视上知道的,完全都是口口相传。政府可不会让这种恶性事件堂而皇之的登上报纸,他们只有破获了案件之后,才会在报纸上大张旗鼓的报道。而作为这起事件始作俑者的高尔基兄弟会的高层们,此刻则聚在一起享受着平静的早餐。
今天早上哈桑的胃口格外的好,因为从着他来的那些杀手已经被全部都处理掉了,其他的人也似乎终于轻松了下来。昨晚老爹用猎枪直接干掉了一个杀手,现在他的餐馆已经关门了,帮内的弟兄们正在打扫那里。当街杀人这种事情实在是情非得已,那时哈桑完全忘记了拔枪反击,老爹最后只能自己亲自上马。
目击者收了高尔基帮的封口费,其实就算是没有封口费,这些人也不敢出来告密。毕竟告到警察那边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有可能还会遭到报复,这些事情不用说老百姓也清楚得很。
被活捉的那两个匈牙利杀手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十根手指头都被锤子砸碎了,虽然他们供出了幕后主使是松采沃兄弟会的老大米哈伊洛维奇,可是彼得罗夫依旧没有让他们活下来。就算是谢廖沙也支持老爹的决定,帮派斗争绝对不可以有妇人之仁,如果这些杀手可以活着回去,马上就有另一批杀手被送到莫斯科来,这样下来就更加防不胜防了,只有残忍的对待这些杀手,才能震慑住这些亡命徒不敢再去接米哈伊洛维奇的生意。
不过这么一来也会有别的麻烦,起码莫斯科的警方和克格勃不会再坐视不理了。老爹在动手之前将这些事情和谢廖沙做过沟通,谢廖沙觉得以高尔基兄弟会的现有实力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现在帮内的主要生意都在国外,赚的是美元,国内的生意并没有那么重要。而谢廖沙之所以依旧要在国内的帮派之中保持存在感,完全是为了将来重新回到国内做生意所做的安排。
按照谢廖沙的意思,老爹要早做安排,如果官方采取高压政策来对付帮派的话,那么就把兄弟们先送到波兰去。如果官方依旧是做做样子那样对付一下的话,那就不要离开莫斯科。因为谢廖沙清楚,一旦离开了莫斯科,这里就会被别的帮派所占据,到时候再想抢占回来就会花费更大的代价。老爹现在就是采取这种策略,以不变应万变,他倒要看看警察,克格勃和松采沃兄弟会接下来还要干什么。
吃过早餐之后,大家分别向老爹告辞,哈桑会和鲍里斯会高尔基去避避风头。而老爹这边会和米哈伊尔继续处理接下来的事情。已经两次干掉松采沃兄弟会的人了,这两次虽然都是高尔基兄弟会大获全胜,可是却都是由对方主动挑起的事端。来而不往非礼也,老爹不希望总是这么被动,他必须要摸一摸这个松采沃兄弟会的底。看看有没有可能彻底解决这个大麻烦。
老爹有自己的办法,他想通过某种渠道去接触一下松采沃兄弟会的主要成员,看看能不能重金收买一两个核心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对手的核心机密从而找到他们的弱点。这件事不能通过高尔基兄弟会直接出面,最好让那些没有利害关系的中间人来做这件事。老爹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自己过去的老友,现在已经退出江湖,据说在列宁格勒以开始摔跤馆为生的老律贼乌斯维亚佐夫。
………………………………
第二百四十二章 莫吉列维奇
莫斯科接二连三的发生针对松采沃兄弟会的暴力行动让米哈伊洛维奇在帮中威信扫地。现在米哈伊洛维奇迫切需要做点什么,证明自己有带领帮派继续前进的能力。这几天米哈伊洛维奇一面安抚着帮中的弟兄和匈牙利的合作伙伴,一边绞尽脑汁的研究着下一步的计划。
其实论起和尼古拉起冲突的原因,当初冒充尼古拉的手下搞诈骗的计划并不是由米哈伊洛维奇制定的,而是由一个来自乌克兰的新加入松采沃兄弟会的成员主动提出来的。这个家伙名叫莫吉列维奇,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家伙和大多数加入黑帮的年轻人完全不同。他家境富裕,毕业于乌克兰最古老的利沃夫大学的经济系。在上大学的时候,莫吉列维奇就已经加入了当地的黑帮。他没有荒废自己的大学时光,白天的时候在学校上课,晚上则利用帮派的力量到处敲诈勒索,等他毕业的时候不但是他所在的帮派的老大,还为自己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和海外的人脉。
其实莫吉列维奇的发迹完全得益于那些居住在乌克兰境内犹太人的移民潮。从七十年代末开始由于苏联国内的生活条件持续恶化,许多犹太裔苏联人都动了移民到以色列的念头。莫吉列维奇利用自己聪明的头脑从这个号称最聪明的民族身上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以帮助移民以色列的犹太人代为出售国内的财产为幌子行诈骗之实,那些把自己的房产、珠宝和汽车交给莫吉列维奇代为出售的犹太人到了以色列之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这些受害者的钱全都被莫吉列维奇用于发展自己的帮派和黑市生意上了。
米哈伊洛维奇再和莫吉列维奇几次接触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莫吉列维奇是个人才,他把莫吉列维奇招揽到了松采沃兄弟会,并赋予他在帮内仅次于自己的权力。而莫吉列维奇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米哈伊洛维奇没有看走眼。短短几年的时间松采沃兄弟会的人口贩卖生意翻了几番,还成功的和西班牙那边的帮派一起搞起了S情业,松采沃兄弟会借此大发横财逐渐成为了一个跨国的犯罪组织。不过由于莫吉列维奇总是喜欢黑吃黑,他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他的诈骗的生意很快就陷入了瓶颈。于是莫吉列维奇就打起了信誉良好的尼古拉的主意。
可是现在这个计划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尼古拉先是活埋了他们派到高尔基的弟兄,随后又折磨死了米哈伊洛维奇从匈牙利请来的杀手,极大的打击了松采沃兄弟会的威信。现在不论是松采沃兄弟会内部,还是那些与此事无关的帮派,都在关注着米哈伊洛维奇的反击,看看到底谁才是最后的赢家。大家都很清楚,松采沃兄弟会和尼古拉一定会斗个不死不休,直到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米哈伊洛维奇已经被气疯了,他发誓要和尼古拉势不两立,得知刺杀失败的第二天恨不得立刻带足人马杀到莫斯科去。不过莫吉列维奇很快就让自己的老大冷静了下来。因为到现在为止,松采沃兄弟会还不清楚尼古拉的实力到底如何。因此他对米哈伊洛维奇劝说道:“老大,我们在莫斯科直接对抗尼古拉可是一点胜算也没有,为什么不借别人的手为我们除掉这个绊脚石呢?”
“难道你有什么好办法不成?”米哈伊洛维奇有些期待的问道。
“老大,就算尼古拉再厉害也比不上克格勃吧,我们为什么不想点办法让克格勃去对付尼古拉呢?”莫吉列维奇反问道。
“你以为我不想?上回出了那么大的事情,连报纸上都刊登了有人被活埋在路基里的消息,最后怎么样,警察连管都不想管,更别提克格勃了!”米哈伊洛维奇有些泄气的说道。
“老大,您如果能站在克格勃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您就会理解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了!我们这些黑帮在克格勃眼里算个屁,他们才懒的管我们的死活呢,政府巴不得我们互相拼个你死我活才好呢?我们必须让尼古拉和克格勃最关心的事情有所牵连。”莫吉列维奇解释道。
“那你说,你想怎么办?”米哈伊洛维奇好奇的问道。
“老大你说克格勃关心的是什么?那当然是维护国家的安全了!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如果让克格勃知道尼古拉和那些妄图颠覆国家政权的人混在一起,那他们就死定了!我们这一次给他们来一把大的,再派一拨人打着尼古拉的旗号去一趟格罗兹尼市(车C首府),我就不信克格勃还能无动于衷!”莫吉列维奇一脸阴险的说道,说完就离开了座位走到了一边的酒柜去弄一杯喝的。
“格罗兹尼!好主意啊,简直太妙了!”米哈伊洛维奇愣在当场,自言自语地说道。他的心里越想越是觉得这是一条妙计。如果顺利的话,可以借克格勃之手无声无息的除掉心狠手辣的尼古拉。想到了这里,米哈伊洛维奇迫不及待地追问道:“接着往下说,你后面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很简单,从帮里找几个人以尼古拉的名义给那些车C人送一笔钱过去!不要耽搁,越快越好!”莫吉列维奇递给了米哈伊洛维奇一杯酒,压低着声音在米哈伊洛维奇的耳边说道。
“没问题,我立刻选几个靠得住的弟兄,明天就出发!”米哈伊洛维奇迫不及待地说道。
“不,老大!让那些不安分的人去,我们再从匈牙利另选一批杀手跟着他们去格罗兹尼,只要匈牙利枪手随便解决掉那些分裂分子的某个干部,我们的那些人就别想再回来了!”莫吉列维奇回到了座位上,随口又补充出来一个计中计,一石二鸟。既可以打击尼古拉,又可以为米哈伊洛维奇清理门户。
莫吉列维奇的话音刚落,屋子里突然陷入了沉默之中。莫吉列维奇赶忙看向米哈伊洛维奇,米哈伊洛维奇一脸严肃的看着他,让他觉得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他赶忙问道:“老大,您怎么了?”
米哈伊洛维奇盯着莫吉列维奇,过了好一会才说道“塞米昂(莫吉列维奇的名字),我真的庆幸我现在和你是站在一边的!”
………………………………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乌克兰美女
就在莫斯科麻烦不断的这段时间里,谢廖沙却正在乌克兰地区考察着这里的农业,虽然谢廖沙来的时候踌躇满志,想着也许自己可以改变这里的集体农庄糟糕的生产状况。可是当他真的来到基层考察现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得太离谱了。
苏联不是中国,谢廖沙不能把中国的那些经验移植到这里。乌克兰地区虽然不缺耕地,可是缺乏充足的劳动力,这些肥沃的土地现在就直接撂荒在这里。找不到人来种。劳动力短缺才是苏联农业最根本的问题。
谢廖沙现在打心底已经彻底放弃改变乌克兰农业发展的现状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了。他现在只想尽快把这里的行程走完,然后回到莫斯科去忙别的事情。至于戈尔巴乔夫那里,谢廖沙打算干脆自己出点钱随便建一个示范性的农场交差算了。
不过通过这次考察谢廖沙还是总结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代表农业部向戈尔巴乔夫作出书面的汇报。在谢廖沙的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央一直都期望着农业生产组织能够多生产一些粮食,可是由于对畜牧养殖和副食品生产政策的放开,广大集体农庄社员们的心思已经不在粮食生产上面了,反而更加专注于那些自营经济。这就造成了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大量的流失,而劳动力的流失带来的结果就是谷物产量下降,农业减产,这又反过来严重的制约了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所以归根结底唯一的出路就是利用现有的粮食生产劳动力,投入巨资建立起仿效北美地区国家那样的大种植产业。虽然报告是谢廖沙写的,但是他自己也清楚,建立像美国那样的大型农场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是不可能大规模推广的。
谢廖沙把自己的报告写了个大概就交给了纳斯佳去润色修改,后面的事情就等着上级的决定了。虽然谢廖沙是来乌克兰考察农业的,不过他好歹也算是莫斯科和部委的官员,一些地方上的迎来送往和交际自然是免不了的。尤其是谢廖沙现在掌管着粮食生产这个农业部最关键的部门,那些与此相关的农业部下属企业自然要好好的招待一番才是。
谢廖沙的考察行程的最后一站主要集中在勃总的老家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这里不但是乌克兰的工业、经济、和文化中心,还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1939年建成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不但为乌克兰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还为这里的农业和渔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当谢廖沙所率领的农业部车队浩浩荡荡的来到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时候,一位本地主管农业的副州长早就在州政府的大门口恭候多时了。谢廖沙的汽车稳稳地停在了州政府的大门口,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随行人员赶忙为谢廖沙打开车门。谢廖沙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伸出手来和迎接他的那些州政府的官员们一一握手。
那位副州长为谢廖沙一一介绍了等候在这里的官员。谢廖沙面带笑容,和这些头一次见面的官员们一一的打着招呼,偶尔还开几句玩笑,这些官员个个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乌里扬诺夫局长,欢迎您来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指导我们的工作!”
“很高兴见到你,尤先科同志!”谢廖沙亲切的回应道。
……
大家互相寒暄了好一会儿,等候在一旁的记者才找到了机会为所有人拍下了会面的照片。这张照片会用在明天出版的本地报纸头版上!
“乌里扬诺夫局长,接下来的行程您有什么安排?”副州长尤先科恭敬地问道。
“全听你们安排,我第一次来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市,当然是听从本地的同志们的安排了!”谢廖沙态度友好地说道。
尤先科看到谢廖沙态度还很随和,一颗心总算是放松了下来。作为一名主管农业的副州长,尤先科最担心的就是上级派人来这里追究粮食减产的原因。现在看来,这位粮食生产局局长似乎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既然这样我们为您准备了一场欢迎舞会,就安排在晚上,不知乌里扬诺夫局长可否大驾光临,也好让我们乌克兰的姑娘们欣赏一下您的风采!”尤先科鼓起勇气半开玩笑的说道。
“哎……你们这里的同志……简直招待的太周到了!”谢廖沙说话卖着关子,本来是想开个玩笑。可是说话大喘气却差点把尤先科下了个半死。
谢廖沙在尤先科的招待下走进了州政府的大楼,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的州委第一书记以及州长进行了简单的会晤,就一些农业方面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在合影留念之后,谢廖沙和他的随员们就回到酒店休息了。
谢廖沙洗了个澡,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很快就到了晚上舞会的时间。尤先科亲自到宾馆来迎接谢廖沙。待谢廖沙收拾了一番之后,两人就一同驱车前往了第聂伯彼得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