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教父-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瓦连京被分流到了造船厂,而另外有两名同事则被分配到了位于高尔基和乌拉尔等地的军火工厂里。再经过长时间的拉拢和腐蚀之后,瓦连京和他们联手将主意打在了苏联庞大的储备武器上。
这几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恶化,苏联军方在军火上的投资越来越大,武器的换代也越来越频繁。陆军部队陆续的淘汰了一大批的旧型号的装备,这批装备被送回到某些地方储备了起来以备不时只需,其实与其说是储备,倒不如说是抛弃。按照国防部的安排,这些武器只有苏联面对大规模战争征召预备役部队参战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可是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而且由于经费和管理的疏漏,这些武器的现状不容乐观。
从战备仓库拉走这些旧型号的武器所花费的代价要远小于从阿富汗的部队手中进行收购。而且由于这些武器都是老旧的型号,就算是军方也不太重视它们的存在。可是对于南美的那些毒枭来说,这些武器反倒是更为合适。因为毒枭们缺乏军事素养,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把苏联那些最新型号的高精尖武器卖给他们他们也不太会用,反倒是老式的苏联装备,因为结构简单易于上手,更适合埃斯科瓦尔手上的这些和民兵差不多的武装人员。
瓦连京仿佛闯入了强盗宝库的阿里巴巴一般,开始一批一批的从战备物资仓库采购枪械,手雷,火箭弹和地雷这样的常规武器。在地中海航运强大的运输能力之下,这些武器一船一船的被送到南美。哥伦比亚的军警很快就发现毒贩们越来越难对付了,就连在街头买散货的毒贩和警方火拼的时候都用上了手雷和AK…47。
哥伦比亚和美国的情报部门面对骤然变化的形势,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经过了反复的调查,中情局终于发现拉莫德罗监狱之战中曾经现身过的那个雇佣兵指挥官的身份,他们就是藏身在加勒比海荷属阿鲁巴岛的前法国外籍军团成员——本·阿里。
根据情报显示,本·阿里已经取得了埃斯科瓦尔的信任成为了麦德林集团的军事首领。本·阿里现在就在麦德林地区毒贩的秘密据点里为埃斯科瓦尔训练武装人员。但是也许是为了防止被毒贩们彻底的控制,本·阿里的家人依旧居住在阿鲁巴岛。
现在摆在中情局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利用本·阿里的家人来做文章,借助本·阿里回到阿鲁巴岛的机会将其抓捕。于是中情局和荷兰政府情报机构连手做了一个局。
本·阿里的妻子住在靠着海边的一栋新买的花园式的别墅里。就在一个最普通不过的下午,阿鲁巴岛移民局的官员按响了本·阿里家的大门,在他们出示完证件之后,这几个官员走进了这处庄园别墅。
“夫人,我们非常遗憾的通知您,你和您的丈夫还有孩子当初递交给移民局的材料出现了问题,我恐怕你们将会丧失在这里的永久居留权。”
“这不可能,我们一家人在这里居住了将近十年了,为什么以前没有通知我们?”本·阿里的太太得知这个消息宛如晴天霹雳,他实在是没有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丧失了永居居留权他们要怎么办,回到老家马里吗?那里又贫穷又落后,和阿鲁巴岛比起来,那里就是地狱。
“求求你们不要让我离开这里,我爱这个国家,只要能让我们一家人留下来,我们什么条件都答应?”本·阿里的夫人惊慌失措的说道。
“夫人,您可以重新提出居留申请,但是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在七天之内到移民局接受询问,对了,您的丈夫在什么地方……”
………………………………
第四十四章 抓捕
哥伦比亚的密林深处,一阵枪声大作之后,林中的飞鸟纷纷逃离了地面。一身军装的本·阿里看着正在从毒贩蜕变而成的战士,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本·阿里这辈子最大的本事就是战斗。除此之外本·阿里什么也不会干。本·阿里从小在马里的乡下长大,这个国家的人民被贫穷,疾病,以及无休止的内战折磨着。为了离开这个国家,本·阿里努力的加入了驻扎在马里的法国外籍军团,开始了自己的雇佣兵生涯。
法国外籍军团最大的好处就是服役到一定的年限之后,就可以申请法国的国籍,然后到法国去定居。为了离开自己的祖国,本·阿里刻苦的训练自己,努力的在执行任务的行动中表现自己。可以说几乎是自己心中的法国梦支撑着他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就在本·阿里眼看就要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让他的法国梦破灭了。一次一个军团的高级官员试图非礼一个难民的女儿的时候,出于正义感本·阿里出手阻止了他。并且还向上面举报了这个官员。让本·阿里没有想到的是,标榜着荣誉和忠诚的外籍军团将本·阿里开除了。
从那时开始本·阿里就走上了地下雇佣兵这条不归之路,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偷渡到了欧洲,因为没有身份又没有技能,只能为黑帮效力,去做些暗杀和保卫的工作。
在一次机缘巧合的几乎之下,本·阿里接手了一项荷兰贩毒集团的任务。不过就在他担任了这个集团内部的某个头目的临时保镖的时候,这个贩毒集团发生了内讧。为了拿回自己的报酬,本·阿里拼死保护下了自己的委托人。也许是出于感激,他的委托人在事后帮他搞定了荷兰的居留权。
本·阿里在这个贩毒集团内部干了一段时间的保镖,可惜不久之后这个贩毒集团就被荷兰警方给捣毁了。本·阿里辗转来到了阿鲁巴岛,娶妻生子,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后来因为有了后代和家庭,本·阿里更需要钱了。因此在沉寂了一段时光之后,本·阿里又重新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尽管干的都是不法的勾当,但是由于本·阿里接受的所有委托都位于国外,所以除了频繁的出国之外,并没有留下什么案底。
……
在拉莫德罗监狱之战过后,本·阿里在麦德林的日子过的还算是不错,埃斯科瓦尔十分的信任他,把训练和培养军队的任务交给了他。只要本·阿里开口,埃斯科瓦尔都会按照他的主张去采购武器和军事物资。眼看着手中一天比一天像样子的部队,本·阿里的心里没来由的升起了一股极大的成就感。
可惜就在这个时候,来自阿鲁巴岛妻子的电话找到了他。并且把移民局上门的事情也告诉了他。
“不可能吧,我的居留权已经取得了快十年了,为什么突然就出问题了?”本·阿里本能的怀疑道,说心里话,现在可是训练的关键时刻,本·阿里绝对不想在这个时候离开。
“听说是你提出申请的那段时间里,频繁的出国所导致的!而且移民局的人还说,最近阿鲁巴岛的移民管理部门修改了相关规则,要求凡是居留时间不够三年的移民必须在这一周之内报道。否则的话,就视为无效申请……”本·阿里的老婆在电话里絮絮叨叨的说了半天,可是却始终都没有说出来个所以然,本·阿里越听越糊涂了。
放下电话之后,本·阿里就搞清楚一点。那就是他必须在一周之内回去一趟。于是本·阿里只能无奈的向埃斯科瓦尔说明了这件事。
本·阿里的东西很简单,没什么好收拾的。他抽空到麦德林城里去买了一些哥伦比亚的特产作为给妻子和孩子们的礼物。紧接着他就开着汽车连夜赶到了北方港口城市巴兰基亚,由于阿鲁巴岛上没有机场,所以他只能从巴兰基亚坐船回去。
本·阿里所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离开了麦德林的那一刻起,他就进入了哥伦比亚政府所控制的范围之内。而策划了这场骗局的中情局的人员也已经盯上了他。
中情局这一路上都在留意本·阿里所接触过的所有人,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本·阿里并没有和什么特备重要的人物见面。
距离开船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本·阿里坐在餐厅里大口的吃着早餐。餐厅内部的视野十分的开阔。可以看到远处海面上正在出港的船舶。由于现在的时间太早,在这个时间选择乘船的乘客并不是很多。所以本·阿里不自觉地留意起了一同在等待出发的乘客们。
“角落里的那个看报纸的家伙为什么感觉子啊什么地方见过?”本·阿里四处的打量的时候忽然注意到了一个家伙。他总感觉这个人好像在不久之前遇见过,可是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
本·阿里猛的起身,想要过去问问是不是从前的熟人,可是他刚一站起来,立刻发现了餐厅里不下四双眼睛同时看向了他,本·阿里立刻就明白了。
“跑!”本·阿里此刻的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他就像猎豹一样,抛弃了所有的行李冲出了大门。
“报告,猎物发现我们了!”负责监视本·阿里的情报人员也赶紧跟了上去,落在后面的人立刻用隐形对讲机汇报了这里的情况。
本·阿里情急之下直接从餐厅的二楼跳了下去,还没等他站稳,一辆汽车急刹车的停在了他的身边。本·阿里拔腿就跑。车内冲出了几个人也马上冲向了他。
本阿里从腰间拔出了手枪,头都不回,回手便打。
“呯……呯呯……”
“所有人注意,不要开枪,留活口!”行动队员的耳机里立刻传来了上级的指示。
本·阿里刚吃完早饭,没跑多久胃里就一阵发疼。就在这时,跟在他身后的人一个箭步扑了上来,从背后抱住了他。紧接着后面的人也不要命的压了上来,大家就像叠罗汉一样,拼命的往上扑,本·阿里怒吼着被死死的压在了最下面。
“呯……呯呯……”人堆之下传来了几声闷响。
………………………………
第四十五章 刑讯的科学
在巴兰基亚码头的行动中,本·阿里在被控制住的那一刻依旧叩响了扳机,子弹打穿了压在他身上的某个特勤人员的头颅,造成了一名CIA特勤的当场毙命。
由于害怕麦德林集团得知消息之后前来营救,所以在成功制服了本·阿里之后。一架直升机立刻就降落在了巴兰基亚码头附近,迅速的将本·阿里押往停泊在哥伦比亚外海的一艘船舶上。
这一路上,本·阿里的嘴巴被死死的塞住,以防止他自尽。他的头上被罩上了黑色的头套。手脚都被冰凉的镣铐锁在一起。两民特勤人员寸步不离的架着他。
也不知过了多久,本·阿里感觉到的直升飞机开始下降,耳朵里能听到大海的声音。飞机降落了之后,本·阿里被搀扶着走下了直升飞机。他头上的头套始终都没有被取下来,只是被人强迫着带下飞机。也不知走了有多远,他被人扔在了一把冰凉的椅子上,然后有人为他摘掉了头套,本·阿里突然之间就感到前方有一个刺眼的光源,让他什么也看不见了。
“你们是谁?为什么要抓我?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游客!”本·阿里下意识的辩解道。
“游客,游客会带枪吗?你还干掉了一个我们的人!”一个声音从光源的背后传来,那声音是经过仪器处理过的,声音非常的低沉,听起来让人胸口发闷。
“你们是警察吗?我当时以为是有人想伤害我,所以我才还击的,我……”
“好了,别狡辩了,我们很清楚你是谁,来到这里你最好老实点,现在说出你的名字!”
本·阿里一声不吭的坐在那里,用手挡在眼前想让自己的眼睛舒服一些,就在这时站在他身后的哪个人用一个东西顶住了他的脊背,紧接着强大的电流让本·阿里背上的肌肉缩在了一起,他痛苦的嚎叫着,电流几乎让肌肉绷的都要断开了。
“啊~~~!”
大约过了有五分钟,背后的人才停止了动作。这些逼供的人都是多年共事的刑讯专家,他们很懂得询问道技巧。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人有多大的痛苦,以及这种痛苦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少,会不会危及生命。
残余的电流让本·阿里后背的肌肉一直都在抽搐着,这种程度的痛苦并不足以让本·阿里屈服。但是却激怒了他。
“你个狗……啊~~!”本·阿里话还没有说完,就再次遭受了电击。等到电击一停止,本·阿里就接着咒骂对方。如此这般反复了十几次之后,本·阿里已经没有力气出声了,他的嗓子已经因为嚎叫和高声咒骂已经出不了声音了。他的呼吸变得毫无规律,就连意识都已经有一些模糊不清了。
一直站在本·阿里的身后折磨着他的那个家伙走了出去,不一会儿,他又叫进来一个穿着白色大褂的医生。那个医生掰开本·阿里的眼皮查看着瞳孔对光源的反应,又摸了一下他的颈动脉,随后对同伴们摇了摇头。
“没关系,今天只是见面礼,我们有的是时间来敲开这个家伙的嘴巴!”
一直站在强光源后面的刑讯人员关掉了灯光,然后让他的手下把本·阿里带了出去。本·阿里尽管已经被折磨的有些意识不清了,但是他还是听到了最后的那句话。刚才进来的另一个人本·阿里也是清楚的。那个家伙很显然就是来看看他还能不能继续接受折磨的。本·阿里隐约的感到自己被人从地上抬了起来。
本·阿里被两个壮汉拖行着,他以为会被带进一间牢房。可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被关进的是一个极其矮的房间,手上的铁镣被挂头顶上,可是这个空间根本就无法站直,因为房间的高度大约只有一米多一点。本阿里在要么就弯腰站着,要么就被吊着手蹲着。根本就连躺下的权利都没有。
这种痛苦的姿势让本·阿里的身体极度的疲惫。他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些人不是警察,也不是什么哥伦比亚政府军的人。这些人应该是美国的情报组织,警察和军队可没有这么专业的刑讯手段。他们的折磨方式是本·阿里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本·阿里猜测的不错。这艘船舶正是CIA专门用来刑讯逼供的一处秘密基地。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CIA内部的刑讯专家,而之所以要把工作地点设置在一艘船上,那是因为这里地处公海,不会担心被美国国内的媒体所关注,甚至就连这艘船都不是注册在美国的。这样做又一个天大的好处,因为非法拘禁的最高刑期不到三年,而且在海外三年以下刑法的犯罪行为是可以被美国的司法机关免于追究的(所以关塔那摩才那么黑暗)。就算将来出了事,这里的所有人都不会被处以刑责。
能在这艘船上的工作人员都是严格选拔的CIA刑讯专家,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心理学家,当然还有专门从本土调过来的技术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还有一些从事人体生理研究方面的特别人才。如果你认为逼供只是把犯人吊起来毒打,那你是在是太单纯了。这里的专家可以告诉你,逼供其实是一门系统的科学。而简单的暴力行为并不能让那些受过特别训练的敌方情报人员屈服。
CIA对刑讯逼供的研究绝对是世界上最顶级的,因为他们的手上有着来自日本的珍贵实验数据——来自731部队的实验数据。二战结束之后,CIA为了得到这些数据甚至还免除了远东军事法庭对731部队的战争责任,甚至将他们礼聘成CIA的高级顾问。这些数据有关于斯拉夫和东亚蒙古人种各种人体实验的准确数据。而这三国在冷战时期都是美国的心头大患。
警察和军队所采用的那种逼供手段根本不可能让一个意志坚定的克格勃或者古巴特工背叛他的信仰,因为这些情报人员早就经受过比这严格的多的考验,甚至一些女性情报人员还要接受性方面的考验。要让这样的人将埋藏在心中的秘密说出来必须用更加科学的方法。而这艘船上就汇聚了CIA内最内行的刑讯团队。
………………………………
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贼
三天之后,已经被折磨的痛不欲生的本阿里最终还是屈服了。他按照提问者的要求回答了自己的名字,年龄等一些简单的个人信息。而得到的奖励就是可以在一间正常一点的房间好好的休息一下,他甚至还得到了一个苹果作为对他诚实的奖赏。而第四天,询问人员又把话题转向新的方向。
“你在哥伦比亚做过些什么?”那个让本·阿里感到恐惧的声音再次响起,本·这些日子里也就是昨天晚上好好的休息了一下。此刻他的心里已经完全绝望了,因为他内心里仿佛有人告诉他,不要再硬撑下去了,这样的日子只会没完没了的继续下去,把知道的说出来,结束这种生活不好吗。
也许是本·阿里的思考时间太长了,提问的人明显感到了厌烦,于是有人抓住了本·阿里的头发,然后将他的脑袋死死的按进了水池子里。
“呜~~!”本·阿里对这个惩罚一点准备都没有,他还以为会继续遭受电击,没想到这一次居然是水刑。他在没有做好换气准备的情况下,一分钟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不过很快又有另外一名帮手狠狠的用木棍打在了他的小腹上。这一下子,本·阿里再也含不住嘴里的最后一口气了。他痛苦的张开大嘴,水不停的灌入他的气管和肺部。就在本·阿里眼睛开始冒出金星的时候,那个把他按在水了的人又把他提了上来。
“啊~~喝~~!”本·阿里长大了嘴巴拼命的喘着气,刚才呛水让他的肺部和气管都火辣辣的疼。他不断的咳嗽着,呕吐着。
“怎么样,有的时候能够呼吸也会让人感到幸福吧!其实你干嘛这么死撑呢,只要把你知道的说出来,我们可以给你提供保护,你还有你的家人可以拥有新的身份,我们可以把你藏在一个没人知道的地方,让你安静的度过下半辈子。没有人知道是你告了密……”提问道人絮絮叨叨的为本·阿里计划着未来的生活,他这么做就是想让本·阿里的意志继续的瓦解。这其实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只要本·阿里说出一点点稍微有点价值的情报,他就会说出来更多。因为心中的那个底线一直都在一点一点的降低,最后在不经意之间让一个人彻底的坦白一切。
……
再经历了两天的水刑之后,本·阿里被关进了一间更糟糕的地方,那是一间水深莫过头顶的水牢。他要是想呼吸,就只能从水底下跳出水面。可是这可是相当的不容易,因为他的脚上拴着沉重的东西,他根本就无法长时间的将头漏出水面。
四天之后,本·阿里坐在刑讯室的椅子上崩溃的想要用头撞墙,可是就连死亡都是一种奢侈。本·阿里再也支持不住了,他彻底的向这里的刑讯人员投降了。
本·阿里立刻得到了不一样的对待,他的手铐被打开了,他吃到了热乎乎的饭菜。甚至还得到了一根香烟,刑讯人员没有催促他快点招供。因为大部分人在享受过后,都会抛弃痛苦的生活方式。
“我是被人,介绍到哥伦比亚去的,原本我的委托人并不是埃斯科瓦尔,而是一个美国人!”本·阿里断断续续的说道。
“美国人?这个人你认识吗?”坐在本·阿里对面的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人面无表情的问道。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不过他的英语有很重的口音,对了可能是俄国口音?”本·阿里接着说道。
“既然是俄国口音,那你为什么说他是美国人。”提问者语气依旧很平静,既然询问对手已经开始说话了,那么就不要再做出有威胁性的或者引导性的行为,这样会让询问的对象感到害怕,他们有可能会编造自己的证词,明智的方法就是平静而耐心的让询问的对象没有压力的自己说出来。
本·阿里抓着头发,然后为难的说道:“我曾经在克利夫兰接受过这个人的委托,帮他杀了一个警方保护的人物,他给了我们大概上百万美金!所以我们对他的印象很深。”本·阿里向提问的人解释道。
“那么埃斯科瓦尔呢?他有没有提过这个人的身份?”提问者继续问道。
“我想他也许叫做尼古拉什么之类的吧!我在埃斯科瓦尔手下干了没有多长时间。不过我知道这批武器都是尼古拉帮埃斯科瓦尔搞到的。对了,还有一点。埃斯科瓦尔先生曾经说过,他说很难想象一个律贼会甘愿去做别人的手下,可是尼古拉的手下恰恰就是律贼!我直到现在都不明白这个律贼到底是什么意思?”
“律贼,你确定埃斯科瓦尔说的是律贼吗?”提问者情绪出现了波动,他急切地追问道,这其实并不符合今天的审讯策略。
“是的,我确定是这个发音!”本·阿里再次模仿着这个发音,他觉得这个发音很像俄语,但是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就不清楚了。
房间的对面是一面单面镜,单面镜的背后则是这场审讯的幕后指挥者。本·阿里这些天来的一举一动这些人都如实的记录了下来,然后被心理学家们一点一点的研究着,心理学家会根据这些东西分析出本·阿里的精神状态,并对审讯策略及时的进行调整。
律贼这个词很快就被船上的语言专家解读出来了,他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