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乞活-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高强度的行军,哪怕是对于乞活军都是一大考验,拉的长长的队伍经常走一走,一个人就扑通一下掉在了地上,有的被从新架起来,放到马上,有的直接就是没了呼吸,这么短短小半个月,乞活军硬是减员了十分之一还多。

    “大帅,这么走也不是办法!现在大家伙已经赶出去够远了,人人都到了极限了,大帅,停下来歇歇吧!”

    周遇吉现在也是脑袋热乎乎,他祖籍山东,半辈子都在辽东打仗,这种长江附近的阴雨天他平生也是第一次遇到,后世曾经开玩笑,北方人到南方反倒被冻死了,这种湿冷就连他也受不了了,看着自己麾下又是十多人倒下了,实在是忍不住,周遇吉驾着马向前奔了十多米,赶到了宋青书身旁急促的恳求着。

    这功夫,宋青书自己也是淋雨发烧了,脑袋晕乎乎的,不过凭着那一股子韧劲,摇晃在马上听着周遇吉的请求,他却是重重摇了摇头。

    “不成!如今咱们人困马乏,战力不比当初,一旦被官军撵上,可能就是全军覆没,必须钻进大别山,才能安全!大家再忍忍!”

    回过头去,宋青书又是强打精神,尽力昂着声音大声叫嚷起来。

    “弟兄们,几十万官军没堵住咱们,福王这个老胖子都被咱们拎出来了,你们都是北方响当当的汉子,还能被这点小雨打垮了?摸摸裤裆,自己是个爷们不?”

    粗俗的话语,在这些北方汉子中倒是引得一阵阵哄笑,可算是让萎靡不振的军心稍微提升了点,不过回过头,看着细雨蒙蒙,宋青书自己却还是一阵头疼,这一次真有些草率了,在这么走下去,他也不知道队伍还能撑几天。

    可就在宋青书踌躇的时候,阴雨蒙蒙中,忽然十多个黑影猛地划破了夜幕,看的前面卫士顿时一阵紧张,火药早就打湿了,只能把火枪上按上刺刀,小心得戒备着。

    还好,来的是自己人,前营探马首领小萝卜。

    顾不上抹抹满脑袋的雨水,通报了一声,小萝卜就急急匆匆的奔到了宋青书面前,已经被雨淋的有些发白的脸震颤着猛地一低头。

    “大帅,前面就就是新城了!”

    宋青书心头终于一松……


………………………………

第三百二十八章。穷地方

   

    

 

    
    

  

   

    典型的江南小镇,青色的砖瓦,青石板铺成的狭窄小路,在一片阴雨蒙蒙中几乎水天都连成了青色,分不清楚边界,不过好歹乞活军是不用再在连绵的梅雨中泡着了,不大的新县城才区区五六十个官军守军,被盼望有个躲雨地方的乞活军将士一个冲锋就散了,小县城不到半个时辰已经易手。

    这时候也顾不得军纪了,就连孙传庭这古板书生都没多说一句,刘宗敏带着人挨家挨户把原本的居民都撵了出去,整个县城也不过一万多人,靠近县衙附近最好的小半个县全都被乞活军给占据了下来。

    家家户户路子里都冒出了青烟,可算挣脱出来的将士一个个围着火炉,尽量的烤着身上湿漉漉的衣服。

    新县还是处于河南地界,不过算是已经进入大别山区了,进新县的这最后二十里路,算是乞活军南下以来走过的最难走的道路,这儿也是官府统治的薄弱地区,就连这儿的县令居然都是穷的可以,穿的官服宋青书是头一次看到带补丁的,战战兢兢的出来投降模样,看的宋青书倒是懒得和他计较了。

    进了这儿算是进了安全地带,就算后世到处都是高速公路的时代,大别山区都是够难走的,来时候的羊肠小道,五百火枪手守住路口,就算数万官军一时片刻都难以攻的进来。

    这儿还有个一个称呼,英霍山区,宋青书选择到这儿落脚,倒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历史上就有农民军在这里成功立足过,老回回,革里眼他们的革左五营。

    崇祯十三年,起义军陷入历史上最低谷,宁夏大败的李自成被孙传庭追杀的仅剩十八骑,逃进了商洛山,张献忠玛瑙山兵败,亦是不得不在麻城投降官军,还有罗汝才,刘国能等,起义军绝大部分重要首领不是被杀,就是投降,这一年崇祯皇帝几乎看到了天下平定的影子,可就在这大别山之内,官军就是拿这革左五营没办法。

    在这儿,革左五营由原本的数千众发展到了精兵数万,就连杨嗣昌都无可奈何的派人来谈判,意图招安革左,在高官厚禄面前,老回回他们也差点答应了,可偏偏在这时候,松锦大战爆发,为了保住关宁锦防线,崇祯皇帝命洪承畴带领主力明军十三万出关,中原再次空虚,加上大旱,李自成出商洛迅速席卷河南,短短时间居然拥有了百万大军,革左五营亦是放弃与朝廷谈判,离开英霍北上投奔了李自成。

    这儿的故事还没完,崇祯十七年,大明帝国轰然倒塌,入关的清军向北向南两面作战的同时,依旧迅速击溃了南明,北面的河南,东面南直隶,南面的湖广全部陷落之下,这么一块小地方的人却掀起了抗清大旗,抵制清廷的剃发令,这就是震撼一时的蕲黄四十八寨,凭借险要的地形,这片小地方屡次挫败纵横天下的清军,一直到顺治顺治五年,金升恒,王德仁在江西反清时候,蕲黄义军还曾配合过。

    英霍地区的民风彪悍亦是迥异于江南的文弱,前南宋时,文天祥就曾在这里募兵抗元,后来的太平天国亦是曾经在这里与清军鏖战,后来的大革命时期,这儿亦是走出不少开国上将,而且别看英霍山区地形崎岖,向东可以威胁中都凤阳,应天府南京,向西则是湖广屏障襄阳武汉,向北又可以威胁中原腹地开封洛阳,算得上易守难攻的霸业之地。

    不过,困扰宋青书的,却是能不能在这儿站住脚。

    也不嫌弃埋汰,在那个穷县令的衣柜里翻出件干衣服,宋青书也顾不得自己感冒了,又是忙里忙外去安顿士卒,安抚士气,然后去封存府库,一打开仓库,一股子霉味扑面而来,打着灯笼检点了半天,总共才不到五十担大米,一半儿还发了霉,看的宋青书当即火了,直接下令把那个穷县官又给提了过来。

    “粮食呢?都藏哪儿去了?”大模大样跨坐在马扎上,向前探着身子,宋青书恼火的喝问道,以前他破过的县,最差也得有几百担粮食,这点,还真是打发要饭的。

    可这穷县令却是一副哭丧着脸模样,悲催的跪倒在地上磕着头哭叫道:“回大王,没,没藏粮食啊!新县是个穷地方,官府屯粮全在这了,大王明鉴啊!”

    “放屁!”

    刚刚出去一圈,挨家挨户宋青书也看了,米缸里也就剩下小半缸米,以明末横征暴敛的尿性,一般都是被官府征走了,看着这个穷县令四十多岁皱皱巴巴的一张老脸越看越像老狐狸,宋青书又是大怒的站了起来,伸手指着这县令脑门大喝道。

    “最后给你个机会,把藏起来的粮食交出来!否则,我这将士饿极了,就把你烹了下酒!”

    “回大王,真,真没粮食啊!”

    嘿,还真是舍命不舍财了!嘿嘿的冷笑一声,宋青书阴仄仄的一挥手:“拖下去!”

    最近抓到了福王,李自成那一招福禄羹似乎也感染了宋青书,柴火熊熊燃烧着,一口大锅在院子里咕嘟咕嘟冒着泡,刘宗敏这货满脸狰狞,一个人就把这干瘦的穷县令举起来了,作势要往这乞活军从山西带过来,熬大锅粥的滁州锅里扔,热浪扑面,吓得那老家伙咋呼着手脚哭爹喊娘,晃悠了好一会,终于服了软。

    “大王饶命啊!小的,小的愿意交出粮食!”

    “不见棺材不落泪!”嘲讽的哼了一声,宋青书旋即让刘宗敏带了十几个人跟着去把藏粮找出来,大军连续疾驰十多天,仅仅补充过一次粮食,就快见底了。

    然而十多分钟过去了,看着刘宗敏带回来的粮食,宋青书的脸色再一次阴了下去。

    这会宋青书连骂抖了懒得骂了,那酝酿着暴风雨的脸却比刚刚骂人还可怕,吓得这穷县令又是扑通一下跪在地上。

    “大王爷爷饶命啊!小的俸禄就这么点了,再就真没粮食了!”

    “老小子,找死!敢糊弄我们大帅!”

    这次没用宋青书说,刘宗敏就直接拎起来这货,再次作势往锅里扔,可这一次,就算热水都快烫到这货脸上了,这县官还是哭喊着没粮。

    倒地还有这底线,没到真吃人的地步,无可奈何,宋青书挥了挥手,又把他给放了。

    那一锅水也没浪费,从县令家抄出那一斗多米倒进去,还扔了点乞活军从山西带出来的肉干,倒是热乎乎的熬起了热粥来,冷了快十来天,啃的干巴巴干粮就这雨水,好不容易吃点热的,李铁柱,周遇吉,小萝卜,刘宗敏还有苗美,刘大胡子他们倒是都聚拢了过来,一人端着个竹筒碗,做地下呼噜呼噜喝着,一时间破烂县衙里到处就剩下这喝粥声音了。

    被扔到一旁没人管了,眼巴巴的看着,这县令馋的直流口水,被他这么眼巴巴的盯着,宋青书喝的也怪不自在的,无可奈何的从腰上又摘下一个竹筒扔过去。

    “自己打点,别瞅了!”

    “谢大王!谢大王!”

    宋青书辈分还真涨了不少,感激涕零的磕了俩头,这县官还真实惠的打了满满一竹筒,也顾不得烫嘴,两大口就干下去一层,可想再吃时候,这人忽然又顿住了,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宋青书他们喝粥没注意自己,抱着竹筒偷偷溜出去了。

    要是这般大意,宋青书早就死几个来回了,看这县令跑了,宋青书当即一个眼色,小萝卜抱着竹筒就出了去,不到片刻,又把这货拎回来了,不过看着县令哭丧着的脸,宋青书再次无语了。

    跟着他回来的还有个看上去才十**岁的丫头,看起来就是这货的夫人也不小妾,怀里还抱着个小孩,腿边怯生生的跟着个更小的小丫头,嘴边上还沾着米粒,这母女俩长的到还算标志,可一身破烂衣服比加多宝商号最便宜的衣服都不如,如果不是穷县令一身补丁官服,真和逃难的难民没啥区别了。

    “这地儿真有这么穷?”

    无可奈何,宋青书悲催的问着,听的那县令立马无奈的重重点了点头。

    “大王,县令任期三年,小的在这儿八年了!往吏部的辞官信都发了不下六封,可就是没有回音!”

    那是真够穷的了!看着这潦倒的县令一家,宋青书脑袋又是大了三分,当官的都快养不活自己了,他怎么才能养活手底下四千多人啊?


………………………………

第三百二十九章。贫下中农再教育

   

    

 

    
    

  

   

    以前就听说大别山扶贫的困难,不过真是到了这儿,才知道这儿困难成什么样,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西已经算得上土地资源贫乏了,这儿更是贫乏的可以,新县算是在两山之间难得的平坦处,附近的耕地也不过是代县的六分之一。

    山上倒是有不少地方可以耕种,奈何,早有人占了,这一带民风彪悍的结果就是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英霍居民大多依附豪强,结寨自保,这新县往南的大别山主山脉这样的寨子就足足有八个,全县大约五六万人口,县城才一万多,附近乡野不到两万,一大半倒是都居住在山中。

    这县令姓柴,跟著名的水浒传小旋风柴大官人倒是同姓,柴进,可惜他命不好,被分到这个穷地方,不是不想贪,想贪他都贪不到,守着几亩薄田,老百姓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年年朝廷的赋税都交不上,柴进曾经就此想干脆求罪罢官,结果户部的回信,干脆给他免征三年。

    对于朝廷,新县不重要,国体才重要,只要新县在大明县令的统治之下就行,这儿的赋税不要也罢,反正朝廷可收刮的地方多的是,另一个侧面,新县直穷也可见一斑。

    都说贼过如梳,兵过如蓖!各路农民军打着劫富济贫旗号,救济的还是自己,宋青书倒好,到了这新县第一件事又是掏银子托晋商的关系去河南湖广买粮食,来赈济本地的饥民,不然柴县令说了,要是饿的活不下去,这不到一万多县民也得往山里逃。

    就着这军中最后一点存粮,宋青书担心断粮担心了好几天,可算,外面三三两两的游商汇聚了来,这个从信阳贩运来两车,那个从开封弄来三车,可这价格绝对够坑爹,一担粮食足足要二三两银子!还是以麦,粟,高粱之类的粗粮居多,大米之类的细粮足足涨到十多两银子。

    没办法,这儿的路途实在是太远了,太偏僻了,还到处都是山匪,没有双倍银子的利润,商人们根本不愿意来,这头收着粮食,那头同样黑的宋青书脑门直冒热汗,眼红脖子粗的看掏银子,恨不得一声令下把这些奸商都宰了。

    当然,这仅仅是想想罢了,如今好不容易挤进晋商的商业网络,他也得遵守这些家伙的游戏规则,否则的话,在代县所做的一切就全都白费了。

    还好随军而来的渠伯涛想出个法子,效仿明朝的开中法,这头宋青书也不付银子了,改用提货券支付,拿着宋青书的提货券,可以到山西加多宝的商号提取二点五倍价值的成衣,鞋类。

    卖一件衣服,宋青书的利润差不多能有一半,如今加多宝商号还笼罩了北五省的绝大部分服装市场,这样一来,就当平价赚取吆喝了,好歹是赔的不那么厉害了。

    绕是如此,收了**万担粮食,还是花了宋青书十七八万两。

    老天爷也还算是给面子,这帮子奸商走差不多了,连绵的梅雨也终于晴了,这下大雨倒也不全是坏处,至少宋青书带来一百多担作为种子的地瓜土豆苞米棒子,又全都发芽了!有的绿苗都长的老长,稍微收拾一下,就可以下种。

    虽然这时候都七月份了,不过过了秦岭淮河线,进入南方地区,无霜期比北方长了快两个月,虽然晚点,担也足够支撑今年再收一季了,梅雨季节一过,乞活军又是干起了老本行,开荒!

    就算再不愿意自己的职业军队下地,这时候也只好下了,美其名曰,练习工兵作业,将来好挖壕沟抵挡骑兵,又是通过商人买了批铲子,仅仅留下一千多人作为警戒力量,剩下三千五六百刚休整过来的全被捻下了敌,就连如刘宗敏,苗美之类的大将都没逃脱,不过大家倒是无话可说。

    作为一军主帅,宋青书自己也是撸袖子下田了。

    新县边上的小平原田地基本上没动,倒不是宋青书多仁慈,不夺民田,而是这儿已经种植了不少水稻,都快成熟了,现在割了可就全白瞎了,还好这些美洲来的东西不挑地,新县稍微远点的山地荒地还是有不少,仿照着代县模式,就这梅雨过后湿透了的土地,数千汉子干的热火朝天,一天,两天,挖出来的石头树根在山下堆了好大一堆,又是连成片的苞米地出现在了这片南方大地。

    乞活军的开荒还吸引了不少本地人,愿意发粮食雇佣他们,来新县的第一个月,宋青书扩军了一千多,附庸的家属多了四千,乞活军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

    “吃饭了!”

    又是一天干的热火朝天,山底下,清脆的喊声忽然响了起来,累的满头大汗的乞活军小伙子们顿时过年了一般纷纷撂下了锄头,也不顾满身泥巴,全都兴奋的聚拢在了田边山,一个个穿着水田衣,头上还用一块手帕包住头发,宋青书组织的生产队中一个个大姑娘小媳妇过来送饭了。

    倒是没什么好菜,肉干早就吃光了,不过五六个热腾腾的窝窝头,再加上一大锅菠菜汤,吃起来倒也爽利,尤其是饿坏了,吃什么都香。

    看着身后一大片开垦的田地中,到处都是聚拢在一起吃饭的欢声,有的脸皮厚的家伙还调戏人家小媳妇两句,不过人家姑娘家也没有想象中的温柔,破口大骂的色痞子落荒而逃,倒是引得一阵哄堂大笑,看着舒坦的吐出口气来,宋青书也是撂下了锄头。

    以前家里开了一片地,宋青书是自诩为大学生,从来不去帮忙,现在也算是体会到了家里人的辛勤,这也算是贫下中农再教育吧?

    不过好心情持续了不大一会,宋青书又变得郁闷起来,挎着个快比自己还粗的大筐,头上也学着本地人包了块手帕,鼻尖上还淌着汗珠子,采薇也来送饭了,不过她身后,还有个同样是水田衣打扮,却面如冰霜的姑娘。

    “哼!”

    丢了锄头,跟着一起挖地的邢红娘又是酸溜溜的抱着胳膊,到一边找小萝卜,柳大柱子他们一块吃去了,说实话,宋青书自己都想躲了,奈何,他是没法躲得,只好强撑出一副笑脸迎了上去。

    “哥,你看看你,又弄得一身,我带了水,先洗洗!”

    难怪大筐这么沉,采薇还带了一小盆洗手的水,可惜,也顾不得责备她两句,宋青书是尴尬的赶紧端到一边,这功夫,采薇又是把块布铺到了地上,把她亲手做的爱心点心,小猫形状的窝窝头,还有熬出来的菜汤放在了布上,然后满是幸福,笑眯眯的等着宋青书。

    旁边,小辣椒亦是跟着坐下,可一张脸上似乎冻结的冰山那样,死死的板着,一言不发。

    “大家都吃,都吃!”

    好不容易洗完手,又是珊珊然点点头,坐下拿着窝头,宋青书闷头就开始吃了起来。

    没办法,他还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小辣椒,面对这一场简短却汹涌的爱情,小辣椒为了他,是豁出去了一切,到头来,却是宋青书骗了她。

    一顿饭吃的颇为沉闷,除了采薇叽叽咋咋的说着她又办起了学堂,今天招收了多少个孩子外,宋青书与小辣椒都是一言不发,似乎两个人都无话可说了那样。

    好不容易吃完饭,帮着采薇收拾好碗筷,两个妞可算是下了山,宋青书倒也终于松了口气,这功夫,短暂的开心也结束了,大家伙也是继续爬起来开挖,作为表率,宋青书自己也赶紧摸起了锄头。

    可就这功夫,那头却是传来了一阵阵的争吵声,似乎几十个大兵围在了一起,排外可不仅外国有,明代地方排外也尤其的厉害,这几天乞活军与本地人的摩擦已经好几次了,烦躁的咒骂一句,挥手叫上周遇吉,带着亲兵宋青书恼火的瞅了过去。

    可这一次,却有些不大对劲,是那个穷县令悲催的跪地上,渠伯涛那干瘦的身子骨理直气壮的挡在一边,北方铲除马家军之后,投奔来的两个游击之一马猛也是怒气冲冲的叫骂着。

    “大帅到!”

    周遇吉一嗓子,谁都不敢吵了,纷纷鞠躬拜见,难得渠伯涛有脸红脖子粗的时候,宋青书倒是一肚子好奇,昂声询问过去。

    “吵什么,究竟出了什么事?”

    “启禀大帅,末将率麾下正执行屯田任务,这个死老西拦着不让我们挖开这片草木!”抢着,马猛火疵了的打起了小报告。

    “老渠,你不去打理生意,跑这来捣什么乱啊?”无奈的转过头,宋青书又是问着,听的这个抠老西却是一下子激动起来。

    “大帅,不能挖了,这些都是茶啊!”

    “茶?”

    顺着渠伯涛的手指头指了过去,宋青书感觉自己眼睛都冒出了金光,开荒这一片坡地的对面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电视中曾经看过的那种茶山,数不清的茶树散发着那股子独有的清香,正随着山风的吹拂而不断的摇曳着。

    华夏最神奇的东西,树叶子就能换钱的奇迹,这儿居然有整整一片山!


………………………………

第三百三十章。抱着金山要饭

   

    

 

    
    

  

   

    真叫有穷人没穷山!

    这一天给宋青书的惊喜还不止这些,板栗,银杏,茶叶,油茶,这些可都是好东西!不过最值钱的还是这些茶叶。

    宋青书可不知道,后世赫赫有名的中华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地就是这儿,可不耽误他知道茶叶值钱,他可是茶马贸易的参与者之一,从徽商手里拿到的最差的红茶茶饼,尚且要二十多两银子一担,而茶到了草原上,价值又能翻上一翻。

    就算赚到了大笔银子,宋青书依旧一肚子酸溜溜,毕竟在他看来,茶叶就是树叶子,徽商摘点树叶子,就能从自己这儿换到打比的银子,明朝实行茶马贸易,食肉吃奶制品的塞外游牧民族,尤其缺乏维生素,茶叶成了他们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大明依靠控制茶叶出口来遏制吐蕃,蒙古已经两百多年了,运送出关最大的风险自己来承担了,那些徽商在家就坐享其成,资本家的本质是追求最大利益,宋青书怎么能不眼红?

    如今,他有了这一山的野生优质茶树,还真是乐的宋青书合不拢嘴。

    下令见到茶树一律绕开,必须保护好茶林,不然扣军饷,然后匆匆结束了今天的劳动,宋青书心头火热的回了新县城,打算去计划一番发财大计,可还没等心里热乎够呢,渠伯涛的一盆冷水愣是把他浇了个透心凉。

    “卖不出去!”

    拍着桌子,宋青书真是无比惊愕的叫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