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嫁-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北妖冶凤眸,闪烁着光芒,道,“应该不算是父皇让我烧的。”

“应该不算?”到底是算还是不算啊?

楚北瞥头,透过敞开的窗柩,看向观景楼方向,神情有些晦暗难测,他道,“父皇说过,用计如用兵,他给了我十天时间,让我想出夺兵权的办法,如果我没想出来,就把观景楼烧了,他再教我用兵之道。”

清韵,“……”

清韵满脸黑线,嘴角抽搐不已。

看着她,楚北问道,“这是什么表情?”

“……不明觉厉。”

“嗯?”

“虽然不懂皇上在做什么,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皇上既然有心教楚北用兵之道,就不可能提烧观景楼这么奇葩的条件,显然烧观景楼是有目的的。

现在观景楼已经没得救了,皇上烧观景楼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第三百五十九章把柄

乔迁之日,观景楼被烧,浓烟冲天,整个京都的人都瞧见了。

太后也不例外。

尤其宸王府离皇宫很近,加上刮得又是东北风,宫里都能闻得见刺鼻的烟味,看着那漆黑浓烟,太后眉头皱的紧紧的,难掩一抹怒意。

她甩了凤袍进殿,道,“传兴国公来见哀家!”

太后传召,公公不敢耽搁,赶紧出宫宣召。

兴国公火急火燎的进宫来,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结果一进来,就听太后质问道,“宸王府观景楼被烧,是怎么回事?”

太后问的不算直白,但是那带了怒意的声音,很显然,她是在怀疑兴国公。

兴国公也知道,宸王府走水,不少人怀疑是他和安郡王派人做的,就是他看着宸王府冒出来的浓烟,他也怀疑是安郡王动的手,可是并不是啊。

被别人怀疑倒也罢了,太后怀疑他,还带了些怒意,兴国公就心底不舒坦了,就算他放了火,那也是为了安郡王,他忍不住道,“宸王府为什么走水,我也很好奇,但不是我和安郡王放的火,太后不信,我可以对天发誓。”

兴国公都这么说了,太后就打消了对他的怀疑,因为她也不信,兴国公会愚蠢到这种地步,因为宸王府出什么事,大家首先怀疑的就是他和安郡王了。

只是火不是兴国公放的,那观景楼为什么会被烧?

“难道是北晋或者是南楚派人放的火?”太后眸光泛着冷光。

兴国公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怀疑的,北晋和南楚对我大锦一直虎视眈眈,又知道咱们和大皇子水火不容,他们派人烧宸王府观景楼。不会有人怀疑他们,只会怀疑是我和安郡王,倒是替人背了黑锅了,不过……”

兴国公声音带了怒气,眸光狠辣,停顿不语。

太后望着他,问道。“不过什么?”

兴国公深呼一口气。道,“乔迁之日,府邸走水的不是没有。并非有人故意纵火,也有可能是天象示警,再待在宸王府会有大灾,这事得找钦天监询问。如果真的是天象示警,皇上肯定会给大皇子另赐府邸。我们倒是可以借此机会,让大皇子搬去封地,但不是湖州。”

太后听着,若有所思起来。

她懂兴国公的意思。只是上回安郡王和逸郡王都要娶清韵,宁太妃已经出过让钦天监说她是祸水的主意了,还被皇上给逮住了。那时候她的脸面就挂不住了,尤其现在皇上还让清韵关心她身子骨。她故技重施,且不说没有十足的把握能蒙骗的过皇上,万一再像上回,被皇上逮住了怎么办?

太后并不赞同这样做。

兴国公知道她的顾忌,他道,“可是除了这办法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大皇子留在京都,对安郡王威胁太大,他搬去封地,安郡王还有五成希望,他若是留在京都,怕是一成都难有,太后,你当真希望皇储之位落入大皇子之手吗?”

太后犹豫不决的心,听到这话,瞬间就定下了,她道,“办事稳妥些,别给我出什么纰漏。”

兴国公点头,然后忙去了。

半个时辰后,兴国公就又回来了,这一次来,他是满脸带笑,一看就是有大好事。

太后望着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兴国公摆手,让大殿内其他人退出去,然后才道,“太后,方才我去找钦天监施大人,正商议着,孙公公就来了,我就在屋子里躲起来,正巧听到孙公公传皇上密诏。”

“什么密诏?”太后问道。

兴国公就笑道,“孙公公说宸王府观景楼走水一事,过于离奇,王府有暗卫把守,并未发现有什么可疑之处,就算是有人纵火,也不可能那么快就火势蔓延到没法控制的地步,皇上怀疑是上天示警,让钦天监测算,如果宸王府当真不合适大皇子住,能化解尽量想办法化解,如果不能,就再给大皇子另外挑一个府邸,还有,让钦天监说,湖州乃积福之地,让大皇子搬去湖州府邸住半年,以避灾祸,具体该怎么说对大皇子好,施大人就看着办吧。”

听兴国公禀告偷听到的事,太后眉头皱的紧紧的,她没想到皇上居然也偷偷吩咐钦天监作假。

她一直不赞同湖州作为大皇子的封地,皇上这是想借此机会把这事给坐实了啊!

他不照样弄虚作假,上回还指责她,太后越想越生气,然后望着兴国公道,“然后呢?”

要是没有然后,兴国公不可能那么高兴。

兴国公满脸笑容,瘪都瘪不住,他道,“孙公公禀告完,施大人不敢答复,孙公公就有些生气了,说是皇上密旨,不得违逆,施大人对他挤眉弄眼,孙公公还以为他眼睛出了问题,还说如果太医院的太医治不好,他可以帮着求求大皇子妃……”

施大人当时都急出来满头大汗了,偏偏孙公公只逼他答应,没看懂他使得眼色。

反倒是兴国公从屏风后一边咳嗽一边走出来。

当时孙公公瞧见他,一双眼睛瞪的有铜铃那么大,就见活见了鬼一般。

就连声音都有些打颤了,“兴,兴国公,你怎么在这里?”

兴国公撇了他,冷不丁一笑道,“逆孙和东王府琳琅郡主退了亲,总要娶媳妇,国公府替他物色了个姑娘,我来找施大人测算八字是否相合,倒是没想到皇上对宸王府观景楼被烧如此关心。”

孙公公脸色刷白,眼神闪乱,有些不知所措。

兴国公迈步要走,孙公公还拦下他,试图说服他,甚至贿赂他,让他别把这事透露给太后知道,他担心太后和皇上关系会闹僵。

可是兴国公是什么人,会是孙公公两句软话就说服的通的吗?

他袖子一甩,就出了钦天监,来永宁宫了,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太后。

这是皇上的把柄啊,连皇上都让钦天监作假了,那他们让钦天监作假,皇上还有什么立场责怪他们?

他们甚至能以此为把柄要挟皇上收回将湖州作为大皇子封地的圣旨,之前苦求而不得的事,这会儿倒是迎刃而解了,实在是可喜可贺。

兴国公很高兴,孙公公也很高兴。

但是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冷眼望着施大人,一脸这事要是闹大,太后找皇上麻烦,皇上生我的气,有你施大人好果子吃!

施大人吓得跪倒在地,连连认错道,“孙公公息怒,兴国公在屋子里的事,我已经提醒您了,只是您没在意,我也不好明说……”

孙公公气很大,“兴国公和施大人再商议什么事呢,我来宣读皇上圣旨,竟然躲起来,是不是再商议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施大人连忙摇头,“没有,绝对没有!”

孙公公轻哼一声,他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施大人只好道,“兴国公确实是来给兴国公府大少爷和议亲姑娘测算八字的,而且那议亲姑娘还是宁王府宁欣郡主,当然了,宸王府今儿乔迁,观景楼却失火了,兴国公也很担心,他询问我是不是大皇子和宸王府八字相冲,只是话还没有说完,您就来了……”

孙公公凝眸望着施大人,看的施大人额头上冷汗直冒,就像是在烈日下暴晒了几个时辰一般。

施大人颤抖着声音求孙公公帮他在皇上面前说两句好话,怎么也别让皇上认为他和兴国公是一伙的……

孙公公扶他起来,施大人还有些受宠若惊,道,“是我大意了,没料到兴国公在屋子里,现在事已至此,兴国公肯定会告诉太后,太后肯定会和皇上闹起来,他们吵起来,不只是你,我也要遭殃,现在只能想办法补救了,施大人也知道,皇上是慧净大师的俗家弟子,在测算占卜方面,皇上也略懂一二,湖州是风水宝地,历年来都是风调雨顺,皇上心疼儿子,才将湖州作为他的封地,让他去湖州避祸,如今瞧来,湖州是绝不可能再作为大皇子的封地了,观景楼被烧在皇宫西南方向,那大皇子的封地最好在东北方向,那里最好的封地是献老王爷的,他的封地没人敢打主意,尽量安排近一些,便于大皇子回京,这么点小事,施大人不会为难吧?”

施大人连连点头,“不为难,一点都不为难。”

孙公公听他答应了,这才面露苦色,他不敢回御书房了,他一不留神,让皇上的密旨被兴国公知道了,办事不利啊。

施大人好说歹说,劝孙公公走。

孙公公硬着头皮回了御书房。

如他所料,兴国公把皇上让施大人作假的事禀告太后了,太后一气之下,就来御书房找皇上质问了。

孙公公宣读密旨,被兴国公逮了个正着,皇上恼孙公公恼的牙根痒痒,却无可辩驳。

太后倒也没有揪着此事不放,毕竟这事闹大了,皇上脸面上不好看,有辱皇家威严。

但是这事不可能就这样算了,太后道,“皇上收回把湖州作为大皇子封地的圣旨,这事哀家可以不追究。”

第三百六十章雍州

被逮住了把柄,皇上只能妥协,但是大皇子总要有封地吧,他要给大皇子另外再赐个封地。

这事太后不反对,但是兴国公反对,大锦朝风水宝地,除了湖州,还有别的呢。

他连忙说,大皇子和大皇子妃今天乔迁之喜,观景楼却离奇着火,这事太邪乎,还是应该让钦天监算算,再做打算。

太后表示赞同,皇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就这样,兴国公和太后走了。

第二天,早朝上,不少大臣都很关心宸王府观景楼被烧一事。

楚北表示,他没有抓到纵火之人。

钦天监施大人就站出来道,“臣和钦天监其他几位大人夜观星象,觉得宸王府和大皇子、大皇子妃有些犯冲,也是钦天监办事马虎,大皇子让钦天监挑个黄道吉日,臣等没有结合他们生辰八字测算,就定了昨天,臣等查阅古籍,找到了化解之法,宸王府在皇宫西南方向,那大皇子的封地最好在皇宫的东北方向,而且不宜离皇宫太近,最好是在雍州。”

施大人越说声音越小,因为皇上的脸青了,眼神冷如寒芒。

雍州,算得上是大锦朝最贫瘠的地方了,和湖州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雍州离边关堪堪一百五十里!

最最重要的是,边关驻守的是兴国公的十万大军!

可以说,钦天监一席话,把大皇子从湖州富庶鱼米之乡,送到了兴国公的眼皮子底下……

这根本就是把大皇子往火坑里推啊。

施大人肯定是被兴国公收买了!

皇上望着施大人,一字一顿问道。“施爱卿当真觉得雍州是给大皇子做封地很合适?”

施大人眼神飘散,冷汗直冒,半天不敢说话。

兴国公笑脸相问,“施大人倒是说话啊。”

施大人颤抖了声音,回道,“是,雍州虽然贫瘠。但是和大皇子命格最相配。对大皇子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说着,可以听到镇南侯拳头握紧,发出的嘎吱声。

兴国公瞥了镇南侯。道,“镇南侯这是在吓唬谁呢?”

施大人快哭了,他怎么会那么倒霉啊,先是兴国公找他。接着是孙公公宣读皇上密诏,被兴国公逮了个正着。再孙公公想补救之法,本来以为没事了,谁想到兴国公还回头了,他威逼利诱。他只能把孙公公的补救之法说给兴国公听,当时兴国公就要他说雍州是给大皇子最好的封地,他不敢违逆啊。

现在镇南侯又用拳头威胁他。他真是倒了几辈子血霉了,他弱弱的改口道。“除了雍州,就是献老王爷的明州最合适……”

可怜他话还没说完呢,就听献老王爷道,“我看雍州好的很,当年雍州不正是皇上的封地吗,把雍州作为大皇子的封地,倒是子承父业了。”

镇南侯气煞了,“这怎么能一样?当初先皇把雍州作为皇上的封地,是想皇上镇守边关,现在边关有兴国公镇守,不需要大皇子!”

献老王爷眯着眼睛望着镇南侯,“镇南侯莫不是想本王的明州给大皇子做封地吧?”

镇南侯没有说话。

兴国公就道,“镇南侯这就不应该了,明州作为献老王爷封地几十年了,岂能因为大皇子就换了?”

然后,镇南侯的人和献老王爷的人就争吵了起来。

兴国公帮着献老王爷。

再然后,献老王爷就逼着皇上做决定了。

皇上被逼无奈,只能下旨把雍州作为大皇子的封地。

得知这消息时,清韵正在喝茶,一口茶喷出去,好巧不巧的泼在了桌子上。

两盘子刚端上来的糕点,就这样给毁了。

她咳嗽不止,青莺帮她拍着后背,道,“好好的湖州,换成了贫瘠的雍州,还在兴国公的眼皮子底下,气死人了!”

清韵摆手,不用青莺帮她拍后背,她也没有埋怨皇上,反倒对皇上佩服的五体投地。

昨天楚北就说过烧观景楼是为了兵权。

而他能抢的兵权,除了兴国公,也没有别人了。

可是兴国公的兵权,没法抢啊,但是有句话说的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雍州成了楚北的封地,楚北可以在封地上养两千府兵,封地上的事,他可以全权做主。

若是哪一天,兴国公被北晋逼得退入雍州,楚北有职责协同兴国公对抗北晋……

若是他和兴国公意见相左时,他还可以写奏折弹劾他,若是兴国公不听劝阻,他甚至可以先斩后奏……

一句话,在封地雍州,楚北就是皇帝!

在雍州,是夺兵权最好的地方。

皇上从一开始,就是想把雍州作为楚北的封地,只是他贸然提出来,肯定会引起兴国公警醒,到时候打草惊蛇。

在祭天时,皇上下圣旨把湖州作为楚北的封地,只是一个幌子。

太后苦苦相逼,他都没有改主意,更表明他的决心。

而观景楼被烧,是给了他一个不得不改主意的台阶,再加上兴国公和太后见不得楚北好的性子,肯定会把最贫瘠的雍州作为他的封地,再加上离边关又近,兴国公根本就不会多想……

然后,皇上的计谋就得逞了。

把雍州作为楚北的封地,是文武百官逼着皇上做的决定,就算事后兴国公反应过来了,也没有用了。

更何况,兴国公还特别的高兴……

这就是皇上的用兵之道啊,唯有一个诡字能形容,诡异莫测。

而且他的计谋很活,是因人而异的。

再说的直白点,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

就兴国公的手段,跟皇上斗,把他卖了,估计还在帮皇上愉快的数着银子呢。

见清韵嘴角带笑,没有半点生气,几个丫鬟都望着她,季嬷嬷担忧道,“王妃,雍州那么贫瘠,又离兴国公那么近,千万不能去啊,你倒是帮着想想办法啊……”

她话还没有说完,那边绿儿跑了进来,死死的抓着秋荷的手。

她用力很大,抓的秋荷直呲疼道,“绿儿,你抓疼我了,你……”

秋荷说着,见绿儿小脸刷白,毫无血色,身子还在哆嗦颤抖,秋荷心咯噔一下跳了,脸面问道,“你不是去宁王府找秋霜拿荷包吗,怎么脸色这么苍白?”

绿儿声音颤抖道,“秋霜姐姐死了。”

“死了?”青莺声音拔高了三分,不信道,“不可能!她怎么会死呢,昨天还和我们有说有笑,怎么可能会死呢?”

绿儿望着她,道,“真的死了,昨天傍晚就找到她尸体了,是溺水而亡的,不过她是被人杀得,不少人都瞧见她脖子上的掐痕了。”

听到秋霜死了,清韵心底也不好受,她问道,“她不是寸步不离的跟着若瑶郡主吗,若瑶郡主没出事吧?”

绿儿摇头,“秋霜姐姐死了,若瑶郡主悲痛欲绝,昨晚发起了高烧,好几位太医进出王府,好像很严重……”

绿儿刚说完,紫笺就打了珠帘,进来道,“王妃,宁王妃的贴身丫鬟雪雁来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包庇

听了紫笺禀告,清韵点头道,“让她进来。”

紫笺退了出去,没一会儿就领着一个穿着淡米分色裙裳的丫鬟进来,她脸色苍白,眼眶红肿,显然是哭了许久。

她进来,扑通一声就给清韵跪下了,求清韵救若瑶郡主。

喜鹊几个怔住了,虽然方才听绿儿说若瑶郡主病了,而且很严重的样子,她们有清韵会去给若瑶郡主治病的心理准备,只是雪雁跪求,倒是把她们吓住了。

清韵赶紧扶起雪雁来,道,“有什么话,先起来说。”

雪雁就起来了,她抹着眼角,望着清韵道,“郡主病重,高烧不退,开始乱说胡话了,太医们束手无策,说再不退烧,郡主会有性命之忧,王妃心急如焚,差点动了胎气,王爷让奴婢来请您去救郡主……”

昨天见到若瑶郡主还活蹦乱跳的,谁想到她一走,就病重了,就连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得病的多严重?

不敢耽搁,清韵随着雪雁出了府。

宸王府和宁王府离得近,出了大门,走了约莫小半盏茶的功夫就到宁王府了。

进了宁王府,直奔若瑶郡主住处。

刚迈步进院子,那边宁王就迎接了出来,他眼眶也有些红,神情焦急,可见对若瑶郡主病情有多担忧了。

清韵虽然是大皇子妃。但宁王是皇上最信任的兄弟,是王叔,她得给宁王见礼。

宁王连连点头道,“有劳大皇子妃了。”

说着,他在前面带路,领着清韵进内屋给若瑶郡主治病。

屋内,有两位太医在。那两位太医。清韵还都认得。

一位是钱太医,一位是赵院使。

见到清韵,两人是毕恭毕敬的行礼。

宁王妃坐在床榻前。紧紧的握着若瑶郡主的手,眼睛比雪雁的还要红肿,清韵见到她时,她眸底盛满了泪水。像是两汪清泉。

清韵迈步上前,丫鬟扶肚子隆起的宁王妃起来。清韵宽慰她道,“王妃放心,若瑶福大命大,会没事的。”

宁王妃点头。赶紧给清韵疼位置。

清韵看着病榻上的若瑶,她也吓住了,若瑶郡主脸色透着不正常的红。唇瓣因为高烧都皲裂了。

她抬手摸了下若瑶郡主的额头,那热度。清韵心都咯噔一下跳了。

怎么会烧的这么厉害,就算没有温度计,也能粗略感觉到若瑶郡主烧的有四十一二度了,这样的温度,不赶紧退烧,就算能保住命,也要烧坏脑子啊。

清韵手回手,吩咐丫鬟道,“先拿一大坛子烈酒来,越烈越好。”

清韵刚吩咐完,宁王就道,“快去拿酒来。”

很快,王府总管就拎了宁王珍藏了几年的好酒来。

那酒香醇洌,刚打开酒盖,就闻得见酒香了,很熏人。

清韵让丫鬟把酒倒在铜盆里,然后用帕子浸了酒水,敷在若瑶郡主额头上,另外又拿了帕子帮若瑶郡主擦拭手背和颈脖子。

赵院使和钱太医站在一旁看着,对清韵这样退烧的法子,有些惊奇。

两人站在不动,目不转睛的看着,没敢出声询问,现在若瑶郡主情况紧急,救她是当务之急,他们问话,让宸王妃分心,宁王还不得厌恶死他们?

只是两人没动,但是清韵却轰人道,“雪雁留下,其他人都出去吧,我要给若瑶施针。”

宁王妃就哽咽道,“我也留下。”

清韵望着她,道,“王妃还是先出去吧,有雪雁帮你看着呢,你身怀六甲,要好好歇歇,若瑶我会尽全力医治的。”

宁王扶着王妃的肩膀道,“还是出去吧,别耽误大皇子妃给若瑶治病。”

王爷都这样说了,王妃也没有再坚持,就出去了。

很快,屋子里就空荡荡的了。

清韵让丫鬟把若瑶郡主衣裳解了,然后取了银针帮若瑶郡主施针,然后手指头放血。

青莺继续用酒水给若瑶郡主擦拭身子,清韵则去给若瑶郡主开药方。

抓了药回来,雪雁就在屋子里煎药,然后喂若瑶郡主喝下去。

一通忙活,一个时辰转眼就过去了。

坐在床边,清韵用手探着若瑶郡主的额头,略松了一口气道,“高烧总算是开始退了。”

雪雁站在一旁,听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郡主的高烧开始退了,就代表有救了啊,她得赶紧把这好消息告诉王妃去。

雪雁赶紧去禀告王妃。

屋外,清韵待在内屋一个多时辰,她也不知道若瑶郡主是否有好转,心急如焚着呢,现在听雪雁说若瑶郡主开始退烧了,宁王妃急到嗓子眼的心就落回了肚子。

对于清韵的医术,她是放心的。

她甚至有些责怪宁王,要依照她,昨晚若瑶郡主发烧,她就想到清韵了,只是宁王阻拦了她,说昨儿是清韵和楚北乔迁之日,忙的脚不沾地,若瑶郡主的病有太医医治,不宜去劳烦她。

宁王妃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谁想到一夜过去,若瑶郡主的病非但没有好转,还越来越严重了。

若瑶郡主的高烧开始退了,清韵也不那么急了,宁王和宁王妃进屋来看若瑶郡主。

对于清韵,宁王和宁王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