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揽太史慈。有一句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虽然吕布凭借自己的功夫,在军中树立了无敌的形象,但那些将军都有主公第一,老子第二的想法,即使谦和如赵云,也不能免俗。更何况吕布深得手下爱戴,在并州人面前诋毁吕布,这不是往火里浇油嘛。赵云毕竟稳重,他的话其实也没什么不对,可听的对象是太史慈,是个脾气暴躁的主,羞怒之下,如何肯认错?两个人只好掐一架,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了。
    太史慈一身黑红色的铠甲,跨下一匹枣红色的骏马,手中一杆方天画戟,走的全是暴烈的路子,挑、啄、刺、崩……每个招式都狠辣无比,他犹如一只下山猛虎,隐隐有风雷之声。
    赵云白袍、白甲,坐下一匹白龙马,手中一杆白缨银枪,整个人都是白色的装扮。面对太史慈狂暴的杀气和凶狠的招式,他并不是很在意。他整个人显得异常稳重,每一招都恰倒好处,巧妙的遏制了对方的攻势,让太史慈的攻击不能够完全展开。一杆长枪,在他的手中生出了无数的变化,或如梨花乱舞,或如瑞雪飘飞,又或柳絮纷乱。
    太史慈很恼火,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对手竟然如此难缠,不愧是飞将吕布手下的大将,果然名不虚传。对方的攻击并不凌厉,甚至很少攻击,但他每一次攻击,都让自己不得不救。对方防守得太严密了,简直可以用水泼不进来形容。他一定在基本功上下了太多的苦功,要不然在自己的攻击下,早就露出破绽了。太史慈觉得自己有些像老鼠拉乌龟,无处下手。更令他头疼的是,作为攻击的一方,他的体力消耗要超过对手,如果这样下去,失败的一定是自己……
    赵云心中不住的赞叹,果然厉害,如果不是当年师父让自己好好练习基本功夫,自己怕是抵挡不住,只能和对方硬碰硬了。这可不是自己的习惯。现在自己已经摸清了对方的套路,不过太史慈的功夫实在很厉害,光知道他功夫的底细是没有用的,要想摆平他,没有几百个回合,怕是看不出端倪。
    二人斗了百余合不分胜负,人倒是可以坚持,可二人坐下的马匹却有些承受不住了。二人见对方武功高强,都起了悻悻相惜之意,嘴里招呼一声,不约而同的收住了手中的兵器。
    赵云先开口道:“子义的功夫果然了得,如此功夫,不能扬威于大漠,为百姓谋取福利,实在是可惜啊。”
    太史慈收敛了傲气,有些遗憾的道:“慈先前对吕公多有误会,口出不逊之言,还请子龙不要见怪。”
    赵云连称“不敢”,随即又露出招揽之意。
    太史慈有些遗憾的道:“不是我不愿意,只是前几天,我已经答应扬州刺使刘繇,到他手下做事,我虽然鄙薄,但也知道千金一诺,还希望将军谅解。”
    赵云见了,也不好再说什么,让随从送上礼物,着力结交,嘱咐道:“我不敢拦子义,但你这一去,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一定要来冀州,我家主公求贤若渴,必然不会薄待子义。”
    二人拜别,赵云遣人快马禀报吕布。
第三十一章 太史慈和鲁肃(下)
    吕布接到赵云的信后,微微一笑,他知道太史慈是那种比较信仰儒家思想的武将,这一点从他母亲那里就可以看出来。WWw。吕布原本也没对招揽到太史慈有太大的希望。眼下赵云最起码已经打动了他,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投到自己麾下。
    变法需要处理的事太多了,面对的问题也太多了。这可不是说说就能办得到的。现在的吕布集团,除了对幽州和大漠保持一定的军事压制外,其他一切军事行动都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内部,一旦有什么变故,士兵会立刻扬起手中的屠刀。
    正在吕布为变法的事头疼的时候,一个下属进来禀报道:“主公,江东鲁肃鲁子敬前来投奔。”
    吕布微微一笑,自语道:“他终于来了,我等的都有些不耐烦了。”说罢起身,亲自出去迎接。
    鲁肃的出身不能说不好,但也绝对不能用非常好来形容。他虽然是士族的一员,但他却同情庶族。他虽然给人一种忠厚老实的感觉,但吕布知道,那只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睿智的外衣。
    鲁肃很感动,作为三州最高领袖的吕布居然亲自出来迎接自己,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这里,自己也许可以真正发挥自己的才能。
    吕布握着鲁肃的手,一同走进大厅,二人落座后,吕布微笑道:“我常听人说起子敬的大名,今天子敬能来帮助我,这是上天对我的恩赐。现在社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我的治下也不稳定,还请子敬教我。”
    鲁肃微微一笑道:“主公起于微末,凭借勇气闻名诸侯,战必胜、攻必克。驱除胡虏,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扫荡黄巾,使黄巾一听到主公的名字就害怕得发抖,这是卫青、霍去病那样的人才能立下的功勋。可是主公在占领冀州,扫荡青州之后,在内部还没有彻底稳定的情况下,就贸然决定废除儒家遵崇的地位,我私下里认为,这是不智的举动。这将使天下的读书人敌视主公。”
    吕布哈哈大笑道:“我只不过把天下的水搅浑罢了。只有水浑了,有野心的人才能跳出来。”
    鲁肃微微一笑道:“我暗中揣测主公这么做,怕也是这个目的。儒学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一定的限制。主公的六部制度,必将开创新的局面。可眼下似乎有些操之过急了。”
    吕布微微苦笑道:“我何尝不知道操之过急?可我如果不这么做,反对我的人又怎么能跳出来呢?冀州不同于并州,这里门阀、士人的力量很强大,这对于我来说,始终是一种威胁。我不想和他们妥协,我已经妥协得厌烦了。我不得不这么做。只要我的政策得以实施,又消除了隐患的威胁,三州的人口和经济必然飞速增长。”
    鲁肃点头道:“主公所言不错。眼下天下大乱,兖州的曹操、淮南的袁术、四处游荡的刘备以及屯兵雍、凉的董卓,都是主公的大敌。”
    吕布轻笑道:“除了曹操和刘备,其他的人不过是碌碌无能之辈,早晚必然被我所灭,根本不用放在心上。”
    鲁肃点头道:“袁术刚愎自用,贪得无厌。董卓骄横自大,暴戾无度,都成不了什么大气候。眼下主公应当整束兵戈,积草屯粮,收流民,明刑法,整肃内部,使政令得以通行,结交外蕃,使边境得以安定,把大部分力量放在发展内政之上,同时保持对外的高压态势,选择一两个诸侯,用蚕食的方法削弱他们,不断的骚扰、吞并他们的土地,以壮大主公自身的力量。”
    吕布点头道:“说得不错,正是这个道理。但子敬为什么没有提到江东呢?”
    鲁肃微微一笑道:“江东之地,有无法根除的痼疾,无论谁在那里,最多守成,绝对没有入主中原的能力。”
    吕布眉毛一扬道:“愿闻其详。”
    鲁肃正容道:“江东之地,门阀众多,以孙、张、朱、周、陆五家最为强大,可以说,江东的百姓,掌握在门阀手中,江东的官员,由门阀的子弟担任。在江东称雄,只能是门阀出身,同时得到其他门阀支持的人。而这个人,考虑的,也只能是门阀的利益。如此一来,门阀愈富,而诸侯国愈贫。除了守成,他还有什么能力拓土开疆?再加上江东之地,重水战而轻骑战,根本不适应北方平原的战斗,这样的部队,即使杀入中原,对主公又有什么威胁呢?”
    吕布哈哈大笑道:“如此说来,江东固然不足为虑,但他也不好攻取啊!”
    鲁肃微笑道:“一旦主公统一北方,占据荆襄,则长江天险与江东共有,攻守的主动权掌握在主公手中,随时都可以出兵扫荡江东。只要突破长江天险,则江东子弟胆气必然衰竭,一定会望风而降,主公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吕布赞赏的看了一眼鲁肃,暗自赞叹:果然名不虚传。当下道:“如子敬所说,现在我该向什么方向进攻呢?”
    鲁肃微一沉吟道:“现在兖州、徐州、淮南、荆州都是有主之地,且主强地富,难以攻取。可以进攻的目标只有豫州和幽州。豫州动乱不休,我们如果现在进入,需要耗费很大的力量。而幽州时刻威胁我们的后方,如同哽在咽喉的骨头,必须解决掉。我认为应该向幽州下手。”
    吕布大笑道:“我得到先生,如鱼得水啊。”
    鲁肃微笑道:“肃幸得明主。”
    吕布当即任命鲁肃为参谋,让他参赞机要之事。同时把他介绍给自己的重要谋臣,使鲁肃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圈子。
    吕布集团收敛了攻势,这让周围的人松了一口气,一些人也开始向吕布送去了橄榄枝。各地军阀的斗争也开始激烈起来。没有了吕布的威胁,让诸侯的胆子都大了起来,他们要趁吕布整肃内部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实力。
    就在所有的人都争夺地盘的时候,长安又出了大事。王允终于出手了。
第三十二章 京乱
    王允很精明,他精明得可怕,他很会隐藏自己,而且懂得选择时机。wWW;啊准确的把握住最好的时机,拉拢徐晃和王越。
    徐晃和王越对董卓很失望,王允的话说得很有道理,董卓凶残成性,天怒人怨,作为他的手下,只能留下一个骂名。他们被打动了,选择支持皇帝。
    董卓过得很潇洒,他整日里和身边的美女胡混,朝政完全扔给了他的弟弟和李儒。在繁重的工作下,李儒终于病倒了,为了更好的调理身体,他到城外的庄园养病。
    王允知道,自己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没有李儒的辅佐,董卓就是一只凶猛的野猪。他立刻派人召集徐晃和王越,经过一番秘密谋划,众人做好了下手的准备。
    王允先拉拢西凉将领李肃,李肃因怨恨董卓赏罚不公,早就存了叛逆的心思,和王允一拍即合。
    按照计划,李肃引十数骑,到董卓居住的郿坞。
    从人报告,天子有诏,正在享乐的董卓教唤入。
    李肃入大堂,当先拜倒。
    被打扰了兴致的董卓很不高兴,喝问道:“天子有什么事?”
    李肃笑道:“天子病体新痊,在未央大殿召集文武,商议要禅位于太师,所以下了这个诏书。”
    董卓身子微微一动,脸色有所缓和,询问道:“王允是什么意思?”
    李肃笑道:“王司徒已经派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大喜道:“昨天夜里,我梦到一龙罩身,今天果然得此喜信。这个机会不可失去啊!”便命心腹将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同时对李肃道:“我为帝,你当为执金吾。”
    李肃拜谢称臣。
    董卓入内宅向其母辞行。
    董卓母九十余岁,询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董卓笑道:“孩儿要受汉皇帝禅让,母亲早晚要当太后了!”
    董卓母亲沉思片刻,劝阻道:“我近日肉颤心惊,恐怕不是什么吉祥的兆头。”
    董卓笑道:“将要为国母,怎么能没有惊报呢?”于是辞母而行。
    董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随行铁甲军士数百人,乌达率领精锐铁骑千人随行,望长安来。
    董卓车队行不到三十里,董卓所乘之车,忽然折了一轮,于是董卓下车乘马。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董卓惊问李肃道:“车折轮,马断辔,这是什么预兆?”随行军士都手按刀柄,以防不测。
    李肃心中暗惊,嘴上笑道:“这是因为太师应诏汉禅,马上会弃旧换新,将要乘玉辇金鞍的预兆啊。”
    董卓大喜,相信了他的话。
    第二天,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董卓心惊肉跳,询问李肃道:“这难道也是祥瑞吗?”
    李肃点头道:“主公将要登龙位,必然会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
    董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董卓进至相府,徐晃、王越入贺。
    董卓道:“我登九五之位,你们就会总督天下兵马。”
    二人拜谢而退。
    当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
    董卓心中烦闷,问李肃道:“童谣主什么吉凶?”
    李肃道:“也只是说刘氏灭、董氏兴。”
    次日凌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看见一个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上书一“王”字。
    董卓再次询问李肃:“这道人是什么意思?”
    李肃道:“这是心里有病的人。”招呼将士把道士驱赶到一旁。
    董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
    乌达变色怒喝,董卓心中疑虑,当即命乌达率领五百精锐相随。
    董卓远远望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李肃道:“持剑是什么意思”
    李肃不应,推车直入。
    台上王允大呼道:“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数百人,都是北军和西园的士兵,在徐晃、王越的率领下,持戟挺槊冲杀。
    董卓大惊,急忙命令众军抵抗。乌达贴身护卫。
    宫外的铁骑也发现了里面的不对头,纷纷抽出兵器,猛攻宫门。
    喊杀声忽然大起,皇甫嵩之子皇甫郦率领五千北军将士杀至,还没有等铁骑发挥应用的冲击力,便围了上去,双方陷入了对骑兵最不利的混战。
    董卓很愤怒,士人们又一次背叛了他。他发誓,如果这次他脱困,他要杀光所有的士人和门阀。
    乌达终于忍耐不住了,他发出了野兽般的吼叫,挥舞着巨大而沉重的铜人,杀入了战团。
    由于乌达的加入,情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一个个北军或西园军将士被砸飞,给所有人都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李肃一声呼啸,抽出长剑望乌达咽喉砍去。
    乌达随手一铜人,将李肃砸得口吐鲜血,倒飞了出去,眼见不得活了。
    徐晃一声大喝,大斧当头劈下。
    乌达双人上挡,一声巨响,火星四溅,所有人一阵耳鸣。
    王越趁机扑向董卓,闪电般的解决了董卓身边的几个侍卫,荡开董卓的长剑,一剑刺中咽喉,一代枭雄,就此毙命。
    董卓一死,众军大乱。乌达见势头不对,抢了一匹马,砸开宫门,冲杀出城,投西凉去了。众人哪里拦得住他。
    王允随即大肆屠戮董卓一党。徐晃劝道:“董卓党羽众多,难以尽杀,不如招安。”
    王允森然道:“除恶务尽。”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会同西凉守将牛辅,以及逃到西凉的李儒、乌达,在李儒的指引下,众人大起西凉兵马二十万,杀奔长安。徐晃、王越不能抵挡,部队被西凉铁骑冲杀得星散云落,二人落荒而走。王越投江东去了,徐晃径自奔兖州,投曹操去了。
    众人冲入朝堂,斩杀王允并众公卿数十人。威逼天子,索要官职。献帝无奈,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左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乌达为前将军,安阳候,领兵屯扎函谷关。一时间天下震动,诸侯议论纷纷,却没有人愿意出兵讨伐。
第三十四章 徐州之战
    曹操为报父仇,兴兵二十余万,铺天盖地的杀奔徐州,所到之处,列焰滔天,尸横遍野。Www;
    陶谦在城墙上望见如此惨壮,忍不住放声大哭道:“我误了徐州百姓啊。”
    徐州大将曹豹愤然道:“曹操兵至,我们怎么可以束手待死呢?我愿助使君破敌。”
    陶谦别无他法,只得引兵出迎,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中军竖起白旗二面,大书报仇雪恨四字。
    两军军马列成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
    陶谦出马,立于门旗下,欠身施礼道:“谦本来想结好明公,所以才派手下护送。不想贼心不改,以致于有这样的事发生。实在和我没什么关系。望公明察。”
    曹操大骂道:“老匹夫!杀我父亲,还敢乱说!谁能生擒老贼?”
    夏侯敦应声而出。陶谦慌走入阵。夏侯敦赶来,曹豹挺枪跃马,前来迎敌。两马相交,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大乱,各自收兵。
    陶谦入城,与众计议道:“曹兵势大难敌,我当自缚到曹营,任由曹操宰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话音未落,别驾糜竺进言道:“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现在曹兵虽多,但恐怕也不能马上就攻破我们的城池吧。府君率领百姓坚守不出,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愿意到冀州吕布处求救,同时希望有人能到荆州刘表、淮南袁术处求救,若三路兵马齐来,曹操必然退兵,否则,曹操将死无葬身之地。”
    广陵人陈登字元龙,愿意到淮南求救。曹豹愿意到荆州求救。
    陶谦当即写书,派三人前往各地。
    吕布在冀州忙得头昏脑胀,整日里接见各地来投奔的人。他不能不佩服田丰他们的办事效率,六部制度从无到有,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而那些法家和墨家的人也没有让他失望。总之,虽然很忙,但一片形式大好。
    人报徐州别驾糜竺求见,吕布沉吟片刻道:“请。”
    糜竺见了吕布,递上陶谦的书信。
    吕布看了,见上面有求救之意,不由得叹息道:“陶恭祖是诚实质朴的君子,怎么会这么不幸呢?”
    糜竺见吕布言语松动,当即道:“还请大将军早早发兵。”
    吕布沉吟片刻道:“我也有心相助,只是冀州、青州刚刚平定,钱粮消耗巨大,现在是有心无力了。”
    糜竺忙道:“大将军为徐州的事情劳心劳力,难道还能让大将军耗费钱粮吗?这次出兵的费用,一概由我们徐州承担。”
    吕布微笑道:“既然如此,就让赵云以管亥、侯成为副将,领三万人马去援助陶恭祖吧!”
    糜竺听到不是吕布亲自领兵,微微有些失望,随即听到吕布出兵三万,心中又是一喜,当即拜谢。
    糜竺回到徐州,陈登、曹豹也回来了。刘表以蔡瑁为将,出兵两万。在豫州的刘备听说徐州被攻打的消息,也率领东拼西凑的五千人马前来支援。
    淮南袁术,早就有不臣之心,为了拉拢陶谦,他以纪灵为大将,张勋、雷薄、陈纪为将,率领大军十二万,前来迎战曹操。
    这样一来,徐州的战局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陶谦本有丹阳兵五万人马,加上援军,以及征调的民夫,徐州的总兵力膨胀到三十万人,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曹操。再加上徐州兵马本土作战,给养极为方便,不像曹操大军远征,需要大量运送粮草。
    曹操很愤怒,他知道他的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对面的敌人太强大了。但是他不甘心,他不相信诸侯之间会是铁板一块,只要他们之间有矛盾,自己就有机会取得胜利。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对都像曹操那么有信心。郭嘉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劝曹操道:“主公,我们现在担忧的不是这里,而是濮阳。我们的忧患,不在国外,而在萧墙之内啊。”
    曹操固执的道:“如果不战而退,别人还以为我怕了老匹夫呢!即使撤兵,也要打败他们之后再撤。”
    郭嘉沉吟道:“主公,只怕我们的粮草不够维持那么久。”
    曹操愤怒的道:“杀人,做成人肉干,我不相信添不饱我手下士卒的肚皮。明天让士兵们吃饱,一举打败对面的联军。”
    联军内部并不和谐,明眼人都知道袁术打着什么样的鬼主意。赵云显得很恼火,他看不惯联军停滞不前的策略,在他看来,最起码应该派出一只部队,骚扰一下曹操的粮道,这样的话,起码能减轻一下大部队所面临的压力。
    纪灵和高傲,他并不听从陶谦的指挥,在他眼里,只有袁术才能命令他。他虽然拥有十二万大军,但他一点也不着急,万一自己损失惨重,还怎么从徐州占便宜?
    第二天,两军出阵。曹操在旗门之下,破口大骂道:“大胆鼠辈,竟然敢帮助老匹夫,阻挡我报仇!”
    纪灵大怒,拍马出战,对面夏侯敦接战。
    关羽一拂长髯,催动坐下马,挥舞青龙偃月刀,直奔曹操而去。夏侯渊急忙冲出交战。
    张飞圆睁豹环眼,一声大喝,宛如平地打了一个霹雳,一催坐下马,直奔曹操而去。
    曹操心惊胆战,拨转马头,带头先走。联军趁势掩杀。
    曹操有精锐铁骑千余,在族弟曹纯的率领下横冲直撞,威不可挡,很快就稳定了局势,淮南军悍勇而轻军纪,顿时被铁骑冲散,军马大乱。两军混战,各折损了些人马。曹操兵马骁勇善战,损失较小。赵云在一旁掠阵,见两军混战,敌我混杂,不利于骑兵冲杀,于是严格的约束军队,没有加入战场。
    联军一方,赵云率领的并州军马,因为没有直接参战,基本上没有损失。蔡瑁早就存了保存实力的心思,也没有太大的损失。纪灵最惨,他被夏侯敦划伤左臂,手下将士折损最多。一行人吵闹不休,一直折腾到深夜。
    曹军大营,曹操接到了秘报,张邈在陈宫的帮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