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飞将-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元一九六年,三十三岁的吕布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大秦,因为玉玺早就通过袁术,落他了他的手里,所以这一切,更显得名正言顺。在登基的同时,吕布当众宣布,貂禅为帝国皇后,定都长安。
    吕布在登基大典上,大封群臣。田丰、贾诩和程昱三人打一开始就跟随吕布,不离不弃,劳苦功高,为此吕布加封三人为三等公。而陈宫、审配、逢纪、辛评、刘晔、鲁肃等人则因为归附较晚的原因,被封为一等侯,仅次于田丰等三人。甄毅、糜竺、郭图等人被封为二等侯。其余李儒、蒋干、法正、张松、阎圃、钟繇、崔琰等大臣,并江东降臣张昭、张纮等人,又有新归附的沮授、徐庶等人,庞统也得以位列其中,封三等侯到三等伯不等。其余功臣,尽数封赏,但凡有功者。皆得以栖身于贵族行列。
    武将一方,张辽、高顺、赵云、颜良、文丑、典韦、六人或有大功,或跟随吕布日久,尽被封为一等候。张郃、高览、蒋奇、韩猛、甘宁、徐盛、黄忠等人,功劳稍逊者,尽为二等侯。张燕、曹性、魏续、宋宪、侯成、郝萌、马超、庞德等跟随吕布日久,又有功者。尽为三等侯。其余如李严、管骇、王威、武安国、严颜、张翼、张嶷、孟达、霍峻等人,尽封一等伯。其余有功之将佐,尽数封赏,也得以栖身于贵族行列。
    这次吕布大赏群臣,封赏人数达数百人。但为了减轻财政的负担,吕布限制了贵族地特权,贵族阶层只是一种荣耀,只有对国家有过功勋的人才可能获得这种荣耀。为了不让功臣滋生不满。吕布下令将各地的一些庄园赐予有功之臣,作为他们的私有财产。同时许诺,战功越高,奖励越高。
    在登基的同时,吕布再次进行变法,对朝政再度做了修改。
    吕布效仿后世,设立内阁制度,设立内阁相。认数不等。将国家部门分为军事、政事、监察三大系。全国设郡制,撤消同时增加州的数量,撤消州牧,设总督或按查使。同时使各地军政分离。
    政治方面,除原有的吏部保留以外,其他地部门不是被拆分。就是被修改。
    户部被分为财政部和经济部,财政部门依然主管全国财政大权,但经济部则注重发展经济,开展对外贸易,必要的时候,对敌国开展经济战。这两个位置都需要拥有很高地经济头脑的人来担任,所以甄毅和糜竺当之无愧的坐上了这两个位置。甄毅主管财政,而糜竺则总管经济。
    工部则被拆分为建设部和科研部。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吕布,知道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同样。科技也代表着一直装备精良的部队。所以他将工部拆分。并将他们置于同等位置,为的就是鼓励科研。这两个位置。既涉及到建设,又涉及到研究,没有比墨家子弟更适合这个位置的,自然也没有人和他们抢。
    礼部其实早就被拆分了,理藩院就是最好地例子,国子监似乎也和礼部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吕布虽然没有彻底将礼部撤消,但还是将他的权利分薄出不少,使他的作用大大降低。
    理藩院依然总理一切对外事物,但考虑到其权利过大,吕布收回了一些权利。毕竟以后的军事重点要转移到国外,如果不进行压制,理藩院的权利可太大了。
    至于国子监,并没有太大的权利,他最主要的任务,依然是兴办学校,教导学生。但吕布交给他们一项任务,那就是采各家之长,即使是商家也包括在内,创造出一门新地学派,以此作为国之根本,统一思想,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他这个想法,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在很早以前,他就和儒家、道家、法家、阴阳、纵横、兵家、商家等各个学派的代表进行了一次长谈,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个学派都有自身的不足,需要取长补短,因此他要采众家之长,教导国人。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这种意见,但吕布显然不是一个仁慈地君主,当年他作为一个诸侯,就敢废除儒家独尊的地位,现在他富有四海,还有什么不敢干的?不过若采众家之长,开辟新的学派,也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在大刀加胡萝卜的手段下,他们纷纷应承下来。
    在说服那些学士之后,吕布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在试卷的要求上,变得异常严格,必须取有治世之才之人,若想凭借读死书而金榜提名的,无异于白日做梦。这对吏部来说,如何把关成了重中之重,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他借助科举取士之便利,进一步削弱了征辟和举荐人才的作用,间接打击了门阀、世族地地位。
    国子监地主管由德高望重的庞德公担任,其他一些名士担任副手。
    刑部地主管依然是陈宫,在吕布手下的臣子中,对刑律的研究,似乎没有谁能超过他。按照吕布的指示,他在几年前就做了准备,准备了大量精通的刑律人才。吕布将刑法彻底分离出来,不再由地方官员继续担任。全国上下的案件,统一由刑部管理。因为准备充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这项措施虽然加大了朝廷的开销,但也削弱了地方官员的权利,保证了百姓的利益。
    在军事方面,吕布进行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张辽等将领纷纷升职,但还没有达到一等征将军的程度,更不要说七等将军以上的大将军和元帅两个职位了。吕布这样做的目的,为的是吊众将的胃口,鼓励他们进一步建功立业。
    吕布将兵部彻底拆分开来,设立统帅部、参谋部、作战部、后勤部、军情部和军工部六大部门。
    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吕布将部队分为陆军部、海军部和炮兵部等多个部门,但大秦现阶段的实力而言,陆军还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所以吕布又在军部中设立海军总监和海军大臣,陆军总监、陆军大臣、骑兵总监、步兵总监以及炮兵总监等一系列职务,分化将领权利,其品级与各部首脑相平,由高级将领或精通武事的高级文官担任。这些人平日里呆在统帅部里,总揽全局,为自己的手下争夺财政预算和军械。
    参谋部主管研究战略,中、高级将领主要的活动场所就是这里,他们只有研究战略的权利,却没有施展战术和带兵的权利。当然,他们一旦有什么新的战术设想,完全可以提出。同时,参谋部统帅部还掌管着低级军官的任命。因此,参谋部又称为帝国总参谋部,和统帅部一起,称之为军队的大脑。
    作战部则是那些中、低级军官的活动场所,他们平日里练兵,或到这里接受培训,学习新的战术,了解新的武器,他们是军队的四肢,小规模的军事行动,他们将最先出动。
    后勤部的作用在军队中不言而喻。他负担着军队的血线。无论是兵器盔甲,还是军饷粮秣,都离不开后勤部的调拨,可以说,后勤部掐着整个部队的命脉。
    军情部的作用更大,他和吕布手下另一只情报部队——鼯鼠齐名,都是但任情报搜集工作。只不过没有鼯鼠部队的覆盖面那么广,他们只搜集军事情报,以保证了解敌人的情况。
    军工部是五大部门中,最特殊的一个部门,他们的作用同样不小,如同人体五脏六腑一样,离开哪个都不成。他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军工部门,负责向总参部提供部队所需要的装备,同时和科研部相联系,进一步改进武器装备,提高武器质量,以武装部队。
    借助改革的机会,吕布整编了全国的部队,裁撤了全部的地方部队和一大批士兵。国家已经很安定了,眼下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根本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部队。到最后,他只下令保留了五十万精锐陆军和十万水军,他手下的现役部队,都是百战雄师。
    至于监察机构,则是独立的部门,他们有权举报任何官员的违法行为,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们可以对官员进行调查,一旦成立,则移交刑部,由刑部审理。同时,吕布还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权利,那就是监督君主,以规范君主的行为。
    吕布这一系列举动,就如同一记记重拳,将很多人都打得晕了。所有人都意识到,吕布作为一个强势君主,根本不会甘于沉默。
    几家欢喜几家愁,吕布登基,并进行一系列改革的事,让一些仇视大秦的人心惊肉跳。江东以及刘备的余孽联合到了一起,可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多少人,加起来也不过十几个人,外加数百杂鱼,他们在等待机会,一个可以反盘的机会。用司马徽的话来说,那就是“大秦就像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早晚要步上先秦的后尘……”
    大秦的辉煌之下,并不是平安无事,在看似平静的水面,还潜藏着暗流。
第一百三十一章 利字当头
    大秦帝国建立的消息,像风一样刮过了山川河流,刮到了草原。wWW。草原部落的头头都变了脸色。吕布是什么人,是一个疯狂的刽子手,从他执掌并州的那一天起,他就疯狂的屠杀不服从他的人。如今羌人已经彻底归附了大秦,乌丸人和乌桓人也成为了附庸,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成为大秦的一部分。
    匈奴人选择了迁移,鲜卑也没有了当年的风光,他们一部甚至迁移到了贝加尔湖一带,宁可承受寒冷的摧残,也不愿意面对秦军的铁骑。所有人都在密切注视着吕布的动静。
    吕布并不急着搞什么扩充。现在的地盘还没有彻底弄好呢,他有什么资本进行扩充?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建设和打击各诸侯的残余力量上。
    孙权和他的亲族,以及刘备手下的几个大臣,还有他的家眷都被关在大牢里。南方的大族基本上都选择了归顺,像张家、蒯家等等等等。就连二乔的岳父亲,也喜滋滋的承认了吕布这个女婿,举家搬到长安,在理藩院担任了一个不小的,但没有多大实权的官职。
    吕布对门阀的要求很严格,你们做生意赚钱我支持,你们要是敢霸占土地,剥削百姓,别怪我不客气。他用近乎强硬的手段,强行从门阀手中购买土地,分给百姓。一些精明的门阀,已经意识到了吕布的底线,根本不去触及。高高兴兴的卖出了土地,用得到地钱财做生意,办工厂,甚至组建船队出海做生意。对于这样的人,吕布很宽容,并没有购买他们全部的土地,给他们留下了不小的庄园。有些死硬派。选择和朝廷对抗,藏匿土地的数量。甚至聚众闹事,这些人遭受了吕布疯狂的打击,满门抄斩,家财充公,土地分给人民。吕布这种分化对待的策略,取得了巨大地成效。南方门阀势力,迅速崩溃。再也不复当年的威势。
    吕布地用意很简单,农民最大的要求,就是能吃饱,穿暖,只要满足了他们这个愿望,即使有些跳梁小丑,也是臭水沟里的泥鳅,翻不起多大的浪。根本不用放在心上。解决了农民糊口的问题。剩下的事情也简单了。只要保证土地不过度集中,让那些门阀们拥有一定的土地,建立庄园,也无所谓。毕竟此时还离不开他们地支持,总不能一下子把那些人都扫平。更为关键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观念很强。对于一些人来说,即使商业再赚钱,也没有土地来的实在,你总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吧?
    为了保证汉人的血勇之气,吕布下旨鼓励各地兴建武馆,以极其低廉的费用,教导平民百姓习武。闲时为民,战时为兵。一旦到了需要的时候,他平白可以多上数百万人马。他可不怕百姓造反,能吃饱。能穿暖。还有什么必要非得冒着掉脑袋地危险造反呢?
    吕布虽然暂时无心对外用兵,但不代表他会放松对外敌的骚扰。他从后世某个海上强国那里取经。给商人颁发劫掠证,允许劫夺除本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商队。反正退伍的老兵不少,北地又民风剽悍,正好让他们和贪婪的商人组合在一起,骚扰敌对势力。当然了,劫掠队每年要少交一定的金银,总不能让朝廷白给你发证,更何况朝廷也没有余粮啊!
    糜芳是一个没有太大本事,但不甘于寂寞地人,他利用国戚的身份,很轻松的为自己弄了一份劫掠证。在吕布的默许下,他又征集了一只三百人的,绝大多数由退伍兵组成的劫夺队,又费尽心思,硬是从程昱那里弄来了批文,从军械所弄来了一批准备淘汰的,秦军轻骑兵的制式装备。虽然是淘汰品,但并不代表这些装备已经不堪使用,相反,这些装备还很新。只不过秦军又研制出更精良的甲胄,所以才对大约一万名轻骑兵进行换装,检验新式装备的效果。他们换下地兵器盔甲,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回炉重炼地。
    糜芳仔细考虑了很久,觉得还是不放心,用想方设法的从各地弄来一批良马,又和几个纨绔子弟联合,找到了十几个曾经在大漠生活过地人做向导,这才意气风发的出发了。
    不得不说,糜芳还是从行伍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他和几个纨绔子弟的部队足有二千人之众,这么一只部队的目标无疑是很大的。为了保证隐蔽,他下令各纨绔子弟各自为战,每十五天,到一处会合。他们在秦军最北方的一处要塞做了最后的休整,这才开始行动,深入大漠。
    糜芳率领三百轻骑,一阵狂奔,足足赶了五天的路程,却什么都没有捞到,大漠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荒凉,这让他有些恼火。他用马刀点着向导的鼻子吼道:“你是怎么回事?已经五天了,我们起码深入大漠一千里,怎么什么都没有?你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向导苦笑道:“掌柜的,你让我做向导,我自然尽心尽力。可关键是陛下太厉害了,他将胡人都驱赶到大漠深处。要想找到百十人的小部落,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有耐心才成。”
    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骑手看了看远方,淡淡的道:“掌柜的,我们应该派出侦骑了。要不然,一帮轰的四处乱撞,大漠这么大,恐怕连根鸟毛都捞不到。”
    糜芳有些恼怒的看了一眼向导,随即派出了一百名骑士,二人一组,进行侦察,自己则和其他的骑士就地休息,补充体力。
    一行人在大漠上草草休息了一阵,众骑士纷纷赶了回来,绝大多数都一无所获。有两组倒是发现了目标,但那头羊实在是太大了,大得让他吃不下去,那是足有三千多人的大部落。糜芳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他不笨,他心里清楚,自己不是吕布。用一只勉强可以称得上军队地骑兵,去迎战超过自己十倍的敌人。这是自去灭亡的举动,更何况对方还是以骑射而著称的胡人。
    其中的一组骑士却显得十分兴奋,年岁较轻的一个骑手笑道:“掌柜的,我们发现了一只几十人地小部落,似乎是一个家族,财货不是很多,大概有百十头牛。三五百只羊,还有数十匹马。”
    糜芳狠狠的将嚼烂地草吐了出去,随即道:“蚂蚱再小,也是肉啊!上马,收拾那个部族。哼哼,有部落就有女人,老子已经憋了好几天了。”
    随行的骑士一起放肆的大笑,他们都是粗人。虽然有不少人曾经当过兵,但退伍后,没有了军纪的束缚,对象又是大秦的敌人,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卡其氏是一个小家族,族长曼阿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虽然当年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和檀石魁大王横扫中原,抢掠汉人地财帛和子女,但他现在已经老了,只能坐在车上,看着自己的子女放牧,享受逗弄孙子的乐趣了。他有些时候真的很不明白,那些汉人怎么又变得凶狠了?他们居然让魁头大王和曼骞大王选择了迁移,原本声威赫赫的鲜卑现在变得十分没落。甚至连一些比较强大的部族也被连根拔起。这让他有说不出的烦恼。说实话,老曼阿真想在跨上战马。杀到汉人的土地上。尝尝水灵灵地汉人女子的滋味。
    正在老头子在回忆当年的辉煌,想入非非的时候。他的大儿子忽然满身鲜血,骑着一匹快马奔了回来,一道深深的刀伤,从左肩,一直延伸到右肋。看到父亲,他再也支持不住,一下子就跌落下马。
    老曼阿急忙冲上去,将儿子拉到怀里,急匆匆地询问道:“怎么回事,你怎么伤成这样?”随即冲着毡房喊道:“快来人……”
    奄奄一息的壮汉猛的拉住了老曼阿的衣襟,脸色铁青,喃喃的道:“汉人……汉人的骑兵……”话音未落,他就脑袋一歪,断了气,眼睛还不甘的圆睁着。
    老曼阿惊呆了,他知道大儿子的本事,在鲜卑族中,也是难得的好手。可他居然伤得这么重,难道汉人又杀过来了吗?这里离汉人的边境线可是有上千里地路程啊。来不及多想,数百骑兵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他们很分散,呈倒三角形状,两翼靠前,对这一片毡房展开了包围。
    深深地吸了口气,老曼阿知道今天的事情不会善了了。他知道汉人军队地习惯,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这和他们入侵的习惯一模一样。他抽出了从他成年那天起就随身携带,曾沾染了无数汉人鲜血的马刀,猛的站了起来,抓住大儿子的战马,一下子跳了上去。可还没有等他催动战马,一只羽箭就射进了他的胸膛……
    糜芳和手下的掠私骑士娴熟的挥舞着马刀,带走一颗颗头颅。当然,他们的目标只锁定在男人身上,对于女人,只是让她们失去战斗力。
    解决了碍眼的人以后,糜芳迫不及待的跳下马,向早就看好的猎物扑去。不理会少女的哀求,拖着她进了帐篷。其他的骑士也都纷纷寻找目标,因为狼多肉少,所以都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服侍”一个女人。这对于胡人来说,是血腥和暴虐之夜,对于大秦来说,确实报复和扩张的开始。
    吕布不会在乎这些事,即使知道了,他也只会一笑了之,劫掠队毕竟不是军队,他无法用军队那么严格的军纪要求他们。更何况,那些胡人当年哟是如何欺凌汉人的?他这只是在报复罢了。更关键的是,忙于内政改革的吕布还没有时间理会境外的事务。他已经被国内的一小撮跳梁小丑吸引了。他知道,再次打击门阀、世族的机会来临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们不累吗?
    吕布并不是很累,他成立内阁制度,又将田丰等人调进后,极大的减轻了他的压力。wWW。但同样,田丰他们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贾诩已经把谍报系统交了出去,作为内阁成员之一的他,在国家统一后,显然不应该再霸着谍报系统——“鼯鼠”不放,这东西,太犯忌讳啊!至于谍报系统,则由暗箭出身的王忠信担任。但作为秦军谍报系统的创建者,他依然分管着谍报系统,只不过不再担任主管罢了。
    典韦也交出了暗箭的指挥权,由马忠担任,他则担任内政总管,手下有一只人数庞大,部门齐全的谍报队伍,同时也拥有一只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的部队。而暗箭仍然由他管辖,专门负责处理内部事务。
    吕布这一系列举动,无疑是增加自己对全国的掌控,同时分化、细化了权利,避免权利集中,削弱朝中大臣的实力,避免可能发生的叛乱。
    经过这些调整,吕布对地方的了解和控制力大大加强了,但同时,他也发现那些残余势力越发猖狂起来,被解甲归田的孙、刘之兵着实不少,这些人用金钱拉拢等手段,网罗到不少当年的兵痞。手头已经有了数百人的,可以称之为部队的队伍。如果算上他们的家丁,起码可以达到五千人左右。
    虽然战斗力不值得一提,但是他们的头脑可不是一般地人物,一想到他的徒弟的恐怖。就让吕布生出杀意。
    吕布沉吟了良久,秘密召见第二内阁相贾诩,以及内政部总管典韦。
    二人接到吕布的命令,随即进入皇宫。在经过重重侍卫之后,二人来到一个称不上恢弘,却异常肃穆的建筑群落,这里的守卫是其他建筑群落的几倍。从士兵地装备上看,都是虎贲侍卫。“虎贲”在吕布军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他们不服从除吕布以外地任何人的调遣。可以说,他被内政部队还要高级。这只部队的人数不是很多,但武艺精熟。如果说暗箭是刺杀、偷袭、侦察、破坏的高手,那“虎贲”则是夜战、巷战的高手。这只部队担任防御的时候,要多于进攻。用高级保镖形容也不为过。
    看到眼前这一幕,老狐狸贾诩一下子明白了他们现在的位置。这大概就是传说中地宫廷机秘密处。要不然,根本用不了这么多的虎贲侍卫。
    经过一层层关卡。二人终于在侍卫打开一个很不起眼的门后,见到了吕布。
    吕布身前的桌子上,放了厚厚一沓的情报,有的是用牛皮弄的,有的是用纸弄地,还有的是帛书,从这上面可以看出,这是不同地区的情报人员送上来的。
    贾诩知道吕布今天找他们来的原因了。大概是哪个家族又要倒霉了。这些人也真是的。你说消停一阵就不成?非得拼个鱼死网破。我刚睡下多大一会,这又有活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经受不起这么折腾啊……
    不说贾诩在那里胡思乱想,却说吕布心中极为不快,见二人进来,随即指着桌上地情报道:“你们好好看看,我已经没有耐性和他们玩下去了。我要你们立刻动手。该抓的抓,该杀的杀。”
    贾诩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看了情报后,劝阻道:“陛下,眼下江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