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纱幔后,夏流萤嘴角微翘,讥讽地问:“不敢进来?”
清哑点点头,道:“是。谨慎些好。”
夏流萤倒不知说什么好了。
清哑坐后,绿萝要倒茶,夏流萤摆手道:“别倒了。”
绿萝便垂眸,移至她身后站定。
夏流萤望着窗外两株火红的石榴树,幽幽道:“严姑娘喜欢火红的石榴花,和她的性子一样。所以严家园子种了许多石榴树。今日看了莲池,我诧异那许多睡莲。问起来才知道,原来是她跟方太太学的。”
清哑不知她要干什么,只静静地听。
夏流萤回过目光,对她道:“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很欣赏你。”
清哑道:“谢谢。”
声音冷冷清清的没什么情绪。
“谢吟月严未央卫晗,各有千秋,我都很欣赏。”夏流萤目光迷蒙,仿佛低喃,“商家女儿如此出色娇娆,是值得倾心相交的。尤其是那年七夕,你们的才艺,实在令我难忘。午夜梦回的时候,有时还会想起你弹的琴音。我以为,我们一直会相处很好。”
她自嘲地笑,问清哑:“你怪我吗?”
第410章 警告
清哑摇头,道:“跟你有什么关系。”
一面望着窗外的石榴花,听蜜蜂“嗡嗡”飞舞的声音。
夏流萤目露异样光芒,低声道:“有一天,你怪我我也无话可说。在这红尘罗网中,没有人可以逃脱命运的桎梏。”
清哑猛然转脸,凝视着她,极是疑惑。
夏流萤也凝视着她,轻声道:“过几天,我就要去京城了。日后,恐与姑娘……相见无期。望姑娘善自珍重!”
说完,站起身,再不看清哑一眼,径直走了出去。
清哑愣愣地看着她背影,满心疑惑,隐隐不安。
细腰也见没事了,一直绷紧的神经才松下来。
“姑娘,咱们走吧。”她催清哑。
清哑又站了一会,才回到原来屋子。
才到门口,就见韩太太笑着冲她招手,“郭姑娘,过来。”
这一笑,极温柔妩媚。
清哑便走过去。
韩太太拉她在身边坐下,问:“谁叫你?”
清哑道:“夏姑娘。”
众人听了一愣,吴氏更是上下打量闺女,生怕她受了委屈。
严氏反应最敏捷,说话也快,最先问道:“她怎不进来?”
清哑便不知怎样回,因为夏流萤丢下没头脑的几句话就走了,她也不知她到底怎样的心思,又好像仅仅是和她告别。
这一愣神的工夫,梅氏从外进来,接上话道:“夏姑娘有事先走了。才向我告辞的。还让对众位告罪一声。”
陈氏点头,道:“先也向我辞过了。”
严氏、韩太太等人短暂静默。
夏流萤在此尴尬不便,她们都清楚。
韩太太不及细想这问题,见梅氏进来了,记起刚才她非议清哑的事,心中一动,笑问清哑:“我才在外面院子里,听旁边窗户里有人说话。道是严姑娘送你一个楠木梳妆盒,是靖国公的真品。可能让我们瞧瞧?我家里有一尊根雕弥勒佛,也是靖国公手笔。”
说完,若不经意地盯了梅氏一眼。
这温柔一眼。像柄大锤,重重砸在梅氏心上。
她止不住浑身颤抖起来,恐惧地看向婆婆陈氏。
陈氏却被韩太太和清哑的话吸引了,正看她们。
梅氏慌忙低头,往后缩去。
清哑却淡然。叫细妹去客房取。
等候的时候,陈氏才追问韩太太,听谁说的。
韩太太道:“我也不知道是谁呢。好像是个丫头。”
说着,又若无其事地扫了人后的梅氏一眼。
梅氏知她警告自己:若再敢在外胡说,定把今日情形告诉她婆婆,哪里敢吭一声,更不敢露出异色。
一时细妹将梳妆盒捧来了,大家观看。
这妆盒不仅雕刻精美,还带机关的。若合上机关,等闲人打不开。眼下没合上机关。清哑开了给众人看:里面共有五层,可放置珠宝首饰和女儿家常用的梳篦等物。
众人纷纷赞叹,又问陈氏哪里得来这件东西。
不等陈氏回答,严氏主动道:“是我家初儿得来的。送给他妹妹一个,送给表妹两个。谁知她们和郭姑娘好,都送给她了。”
说罢,笑看着韩太太。
与其等人说,不如她自己先说,省得像藏奸似的。
韩太太笑吟吟的,道:“原来是方少爷得来的。怪道给严姑娘了。”又朝清哑道:“你运气好。才赶上了。若不然,拿珍宝都没处换去。这个又雅致又古朴,几百年也不会烂的,也不生虫。越用越光滑,香气悠长,收藏物件再好不过了。”
清哑被严氏的话提醒,忙问:“方妹妹只得了一个?送了我她不是没了?我有一个了,把那个还给她吧。”
严氏忙道:“她送你了,这是她的心。岂能再收回去呢。”
韩太太也道:“若是平常物件。她们也不会送你。好容易得了一件好东西,送给你,为的就是表一份情谊。你还回去,她再多宝贝,也不抵这个合适,岂不辜负了她?两个正好,留一个给你小侄女用。”
严氏道:“对,对,对!”
连说了三个对,那心里的诧异却直往上冒。
梅氏则嫉妒得犯酸水。
她也和严氏一样诧异——韩太太竟然一点不介意?
韩太太心里哂笑:趁早说开了,看还怎么拿这个做文章!
她留心观察清哑神情,确实事先不知道的,更放心了。
然清哑心湖却荡起一层涟漪!
不经意间,她脑中浮现方初面容,不是最近见到的,而是当年在谢家初次遇见他时,她将一沓银票劈面摔向他的脸颊,又狠狠唾了他一口,他呆呆站着、任凭她示威的模样。
她身处人丛中,耳目心皆要关注他人,这念头一晃而过,快得连她自己也抓不住,仿佛根本没想起过。
“不就是一个梳妆盒么!”她想。
九大世家欠她的人情太大,时常借机送郭家东西。郭家也不刻意推拒。来而不往非礼也,总要给人家偿还的机会才是。
她便让细妹收起梳妆盒,放回去。
高云溪从里间跑出来,手里拿了张纸,笑对清哑道:“郭妹妹,你画了这衣裳样子给曾姑娘,也画一个给我吧。”
清哑见沈怀谨站在她身后,便招手让她过来。
沈怀谨过来,清哑对高云溪道:“那是谨儿画的。我教了她,她会画了。让她帮你画。”
众人都惊奇地看向沈怀谨,说她会吗?
清哑点头,道:“怀谨会的。”
沈怀谨微微垂眸,有些羞涩,又很自豪。
她来郭家,本就带有目的:沈亿三希望她跟清哑学习,只是这话却不好明说,因此只当走亲戚,在九姑姑家小住,再找机会开口。不行的话能得些熏陶也好,能被指点则更妙。
谁知那日晚饭后,她正陪着巧儿玩,清哑来给巧儿量身制作礼服,顺便教授绘画、讲解制图,也没避开她,她便在旁听住了。偶有问答,显示出她的绘画功底,且有天分和悟性。清哑便不吝赞赏她。
她壮胆问道,以后可不可以向郭姑姑请教。
清哑随口说,她可以和巧儿一起学,她教她。
沈怀谨大喜,虽未正经拜师,却对她执礼恭敬。
她绘画功底比巧儿深厚,经过清哑讲解这款礼服的要素,当晚,她就能绘制图形了,所以清哑才让她给高云溪画,也是练习的意思。
这件事,沈家已经知道了,也是喜出望外。
因计划让沈怀谨留在郭家,至少要住几年。
第411章 韵味
沈太太忙对孙女道:“你郭姑姑让你画,你就画吧。”
陈氏忙命梅氏:帮沈怀谨准备绘图所需之物,供她画画。
一听这样,方纹和林亦明都说要;严暮雨等小姑娘也说要做跟巧儿身上一样的裙子,也要,顿时娇声莺语此起彼伏。
大大小小的姑娘们簇拥着沈怀谨到里间去了。
这里,韩太太打趣道:“我们是穿不了了。”
清哑道:“也有适合太太们这个年纪的。”
韩太太愣住,不知该不该请她画出来,回家也做一件。
严氏忙笑道:“郭姑娘,你既这么说,我可要厚脸皮请你帮忙了:就帮我们也斟酌斟酌,裁一件合适的,我们也做了穿新鲜。”
众太太忙都附和,也雀跃起来。
清哑答应了。
她今日既穿了礼服来,就没打算藏着掖着。
铺子还没开,这一款,先让众人帮打广告吧。
陈氏心一动,已知她意图,亲自命人将针线房手艺最好的两个女人叫来帮忙。——将来就把她们送去给严未央使唤。
严家这处园子住人不多,针线房本来就两个女人,因这次严未央出嫁,要做各式嫁衣,特从徽州带来了好些人来,此时正当用。
于是清哑也移步侧厅,那里有大圆桌可供施展。
众太太有的在桌边观看,有的在旁聊天,等结果。
很快清哑画了两款:一款在腰部两侧各挖出一圆弧,另以深色布料缝制,达到收腰的视觉效果;另一款单肩左胸配刺绣,相对的,右下裙摆一角也绣同样花色。
前者适合略丰腴的妇人;后者适合身材适中妇人。
韩太太等人都是行家,一看便明白了。
韩太太忙道:“这腰部别挖太多了。我们妇人与你们女孩子不一样,若弄出个杨柳细腰出来,则显妖娆不端庄了。”
陈氏忙道:“对,对。”
又笑道:“我这腰是要收一收的。”
严氏则道:“第二款好。我们这样年纪。还是添些刺绣,才显雍容贵气,不比她们小女孩,年轻颜色好。穿什么都抬人。”
韩太太点头,说:“我要绣寒梅。凛寒高洁。”
严氏道:“我喜欢牡丹,大气雍容。我就绣牡丹。”
韩太太眼波流转,握嘴轻笑道:“你若穿这样大气雍容的裙装,不知方老爷见了会怎样?”
众太太想象方瀚海吃惊的模样。都笑了。
严氏本该不好意思的,然想起方瀚海逼得大儿子离家,哪里还有心情害羞,重重“哼”了一声,道:“要他管!”
清哑瞧得出神。
这一刻,这些妇人焕发出别样风姿:严氏褪去威严和端庄,活脱脱就是一个严未央;韩太太举手投足透着别样妩媚,宛如少女,而实际上她已年过花信,那股韵味实难描画。
方初的果断锐利应该大部分继承严氏。
韩希夷的倜傥风姿也应该有韩太太的影响。
韩太太一转脸看见清哑神情。忙拉严氏衣袖,“别吓着郭姑娘。”
严氏便对清哑笑道:“我失态了。姑娘别笑话。”
清哑道:“晚辈觉得太太们这样神态很美。”
她说得很认真,很诚挚。
严氏等人听了一愣。
严氏先笑道:“要说神态美,当之无愧数你韩伯母第一。当年韩老爷痴恋她,每天晚上在她家外面吹箫,整整吹了九九八十一晚……”
韩太太大窘,忙道:“哪年的事了!提这个做什么。”
忽然想起丈夫的病,又不禁红了眼睛——
衣裳做的再好看,若那人不在了,给谁看?
严氏的话。令清哑想起那晚江上飘来的箫声,不由怔住。
……
陈氏这里陪大家设计衣裳,梅氏和弟媳于氏则忙得团团转:一时引爱看戏的女眷去看戏;一时又安排爱玩牌客人打牌;一时又吩咐严未然等人陪年轻女孩和媳妇们逛园子;一时又命人去盯着严暮阳等小辈,防止他们再吵闹生事。
好容易到了傍晚时分。那客人才一起一起的开始散了。
郭家母女也起身告辞。
离开前,清哑将一个梳妆盒交给巧儿,要她送给严暮雨,又在她耳边轻声嘱咐了几句话,巧儿就在细妹和银锁陪伴下去找严暮雨。
当着梅如雪、梅如霜等人面,巧儿送上梳妆盒。
“严姐姐。这个送给你。”巧儿甜甜笑道。
“我不要。这是我姑姑送郭姑姑的。”严暮雨不敢收。
为了这个梳妆盒,梅氏被陈氏和严未央谴责,她都听说了。
“不要紧。我姑姑还有一个,是方家小姑姑送的。我和我姑姑住一块,姑姑的梳妆盒我也能用,天天看得见。这个送给你。你姑姑和我姑姑好,得了好东西送给我姑姑;我也和你好,得了好东西也送给你,这叫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巧儿说了一大篇,还现卖了一句前天才学的《诗经》。
“那……那我就收下了。谢谢你巧儿。”严暮雨犹豫了一下,找不到拒绝巧儿好意的理由,再说心里也高兴,就收下了,交给丫鬟捧着。
巧儿见她笑了,也开心地笑了。
她想起严暮阳,把主财运的貔貅都送她了,她送他妹妹梳妆盒,正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再说,她今儿得罪了好几个人,旁的人还罢了,严暮雨可是严暮阳的妹妹,不能也弄生分了,不好。
所以,清哑让她来送梳妆盒,她十分痛快地答应了。
巧儿主动屈就,瞬间拉近了和严暮雨的距离。
梅如霜嫉妒了,嘀咕道:“就会卖好!”
巧儿刚要还回去,严暮雨忙道:“霜妹妹,巧儿也不是卖好。郭姑姑不是还帮我们裁了衣裳吗?”
梅如雪也急忙拦住妹妹,并向巧儿道歉。
杨箐箐轻蔑道:“这不是卖好是什么?借花献佛做得这么顺溜,弄得自己好像多大方似的。哼,脸皮够厚的!”
正好严暮阳带着郭勤等人进来,把这话听个正着。
严暮阳很恼火:这些表弟表姐,净给他惹事!
若他不是主人,若不是他表姐,他小爷性子发作,定没好话说。不过眼下他只能端着架子,板脸道:“表姐,巧儿一番好意,你说得太过分了。你要向巧儿道歉!”
第412章 拜访
沈怀玉拧眉,质问杨箐箐:“郭家转让给九大世家的织锦技术,乃无价之秘。依你的说法,方家严家送郭姑姑梳妆盒,不更是假惺惺装大方?那脸皮有多厚?”
杨箐箐变色,强辩道:“那是郭家攀高枝,讨好九大世家。”
说完灵光一闪——对,就是这样!
沈怀玉冷笑道:“你自不量力,别把九大世家都捎上!”
杨箐箐气得跺脚扭手指。
郭勤出奇地没有参与争吵,看也不看杨箐箐一眼,招呼巧儿,“妹妹走了。奶奶和姑姑等着呢。”
今日,方初寥寥数语,对他影响至深。
所以,杨箐箐越蛮横,他越有礼。
跟她对吵?
不,不!那多费劲啊!
丢人的是她,自会有人嘲笑她。
巧儿便对严暮雨等人摆摆小手,道:“暮雨姐姐,梅姐姐,我走了。你们慢慢玩吧。有空去我家玩。”
严暮阳忙笑道:“我们送你。”
也懒得理会他表姐了。
众人便都送了过去,连梅子陵也去了。
独杨箐箐站在原地,恨恨地看着他们远去。
韩太太和沈太太也告辞,和郭家一齐离去。
陈氏亲送她们到前门。
大门口,严纪鹏父子也在送客。
沈亿三父子郭大贵韩希夷已得了信,正等在门口。
清哑听见外面严纪鹏送客的声音,忙车来,向他招呼。严纪鹏见她如此尊敬有礼,十分高兴,请她在严未央回门的日子再来。清哑含笑应了。她和严未央合开铺子。有好些事要商量,不用说也要来的。
寒暄间,她察觉韩希夷正含笑看她。
她没有回避,对他笑笑,如常招呼。
韩希夷先是一喜,跟着又觉不对,觉得她太平静了。
目送她上车离去。他还挥不去心头那一丝不明。
盼弟和清哑巧儿坐一车的。清哑车的工夫,忍不住掀开车帘向外看。谁知才将目光投出去,就撞见一张含笑的脸黑亮的眸子。对她点头,似在招呼。盼弟忙放帘子,把头一缩,心砰砰乱跳。
巧儿好奇地问:“二姑姑。你怎么了?”
盼弟忙笑道:“没……没怎么。”
巧儿道:“你身上冷吧?”
她记起盼弟曾落水,很同情。
盼弟胡乱摇头道:“不冷。”
巧儿又问:“二姑姑。你怎么掉水里了?是不是有人推你的?”
盼弟道:“不是。是我踩了石头掉去的。”
巧儿又道:“那肯定是有人把石头放在那,故意害你滑去的。”
小女娃的口气不容置疑。
她被梅子陵陷害后,看待事物倾向阴谋论。
盼弟不相信地问:“那人怎么晓得我要从那过?”
巧儿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难的!”
她和大哥哥算计梅子陵,“恰好”引男孩子们到箫石附近玩。又“恰好”女孩子们也去看石榴花,又“恰好”吓唬梅子陵把实情说出来,再“恰好”让大家伙都听见。挺容易的。
盼弟见她一脸不以为然,有些不得主意。
她问:“人家为什么要害我?”
巧儿白了她一眼。道:“眼红你呗,叫你出丑。她们瞧不起咱们乡来的姑娘,还穿她们没见过的新裙子,所以不服气。”
这都想不出来?
二姑姑真是笨死了!
给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盼弟彻底呆滞。
吴氏回到家,就忙碌起来。
各商家女眷来了霞照,少不得要去郭家拜访,尤其是九大世家。除了韩太太是约好明日上门的,高太太等人也都纷纷递交了拜帖。吴氏之前就和沈寒梅做了些准备,少不得还要连夜检查可有疏漏之处。
一直忙到深夜,才来到清哑屋内。
她是要问清哑对韩家的决定。
次日,韩希夷便陪同母亲来郭家拜访。
自前年接受郭家织锦技术以来,韩家同其他世家一样,逢过年过节都会往郭家送年礼和节礼。但这次韩太太亲来霞照,作为韩家长辈上郭家拜访,意义又不同,拉了足足五车礼物。所有礼品无一不是精挑细选,虽贵重却不奢华,多为得用和实用之物。
这是把郭家当世交好友来走动,而不是为了还人情。
吴氏让他们到正屋正堂坐了,沈寒梅亲自奉茶献果。
吴氏笑容满面道:“弟妹来就来吧,还带这些东西来!”
韩太太笑道:“瞧嫂子说的,我们借郭家的福气还少了?这些都是家常用的东西,是个心意。前儿有个海商因付不起货款,把些海中物产抵债。我想你们家三媳妇娘家也跑海上生意,家里不缺这些,我就没敢现眼,只装了一匣子珠子,再一匣子各色石头来,给郭姑娘和巧姐儿镶首饰玩。——郭姑娘手巧可是公认的。倒是我家北边一个亲戚,送了一批上等的水獭和紫貂皮过来,做毛衣裳极好,我就多带了些。再就是些土产药材了,虽不值什么,都是我亲自挑的,用法禁忌都用方子写了,嫂子叫人瞧清楚了再用。”
吴氏知她虽说得轻描淡写,必定都是好东西。
比如她说“石头”,那可不是石子儿,而是未经雕琢的各色宝石;那水獭和貂皮郭家也有,都是上等贵重皮毛。因感谢道:“弟妹要照顾韩老爷,还想的这样细心周到,真是太费心了。”
一面让喝茶吃果品,又问些风土人情等事。
韩希夷在旁陪坐,不时插上一句话。
才喝了两口茶,说了没几句,就有细妹来相请:“我们姑娘给韩太太请安问好,再请韩大爷过去,有件事情要当面商谈。”
韩太太眼神一闪,看向吴氏。
吴氏忙道:“想是买卖上的事。”
韩太太便对韩希夷道:“既如此,你就去吧。”
韩希夷自细妹进来,便留心了;再听了她的话,心中便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的,因起身对吴氏躬身道:“那晚辈先失陪。”
他跟着细妹才进入园中,便看见清哑站在花径上。
“郭姑娘!”他忙唤她,眼中放出光彩。
“韩兄来了。”清哑轻轻点头。
也没多说什么,就转过身,往花树深处走去。
韩希夷便跟在她身后,也无心观赏园景,只盯着她背影遐想。她今日一身平常衣裙,却更令他心动神摇:若此生能得她常伴,夫妻于忙碌之余,如眼这般相携游园,岂不是人生一大畅事?
******
朋友们,进入第三卷了,情节很快就会紧张起来!快月底了,搜搜你们的票夹,有月票推荐票的请支持原野吧,好不好?o(n_n)o谢谢!
第413章 拒绝
cpa300_4;沈寒梅爱梅花,这园内种了许多梅树。不单有一处梅苑专门种的寒梅,园内其他地方也间错开种了不少。这时节,梅树枝叶稠翠,更衬得其他花树“百般红紫斗芳菲”。
走一阵,韩希夷忍不住打破寂静,叫“郭姑娘?”
清哑没有回头,依然走着。
前面有道溪流,一座石拱桥跨溪而立。
两人走上去。
借着水声遮掩,韩希夷又叫了一声“姑娘!”
在桥上说话,跟在后面的两丫鬟不容易听见;且这里有水有花,桥头有树,树荫中有鸟儿鸣叫,对面更有假山、木亭,环境很好。
清哑却加快脚步,要延长面对他的现实。
这般千呼万唤不回头,韩希夷亦喜亦愁。
清哑到得假山旁的木亭旁,猛然回头,直视韩希夷的眼睛,认真道:“我不知道!”没头没脑,毫无缘故。
韩希夷一下子沉入那两泓清潭。
他感觉到她的茫然无措。
“我不知道!”清哑又说了一遍。
然后转过身,一步一步,顺着台阶走进亭内。
韩希夷看向周围。
天原来有些阴阴的,不知何时下起朦朦小雨来。
密密麻麻的细雨,交织起一片迷蒙的雾网,雾网中的花树,就好像少女的心,他努力睁大眼睛,也看不清,也看不透。
他也走进亭子,来到她面前。
视线所及,不由一惊——
她的睫毛尖上,凝着一滴透明的水珠,跟外面绿叶红花上的水珠一样晶莹剔透。她眼中没有悲秋伤春的愁,因此他不以为她在流泪,想是雨水滴上去了。
他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