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乡人家-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他显得很通情达理。

清哑忙点头道:“弟子遵命。”

真真是人老成精,这么好的应对法子,他怎么想起来的呢?

若论别的,她都勉强;唯有这做吃的,她不但前世善厨艺,今生更是因为喜爱这里的无污染天然食材,很是下工夫研究了许多美食。韩希夷还为她搜集过菜谱呢;刘心也教过她许多食材和药材的性质,以及如何搭配和禁忌,所以,明阳子说她精通养生之道一点不夸张。

因望向王大人,问:“在哪儿做?”

明阳子忙道:“还要烦劳大人给安排一间厨房。”

王大人道:“来人,带郭织女去后院。交代给厨房:织女要什么都全力配合,若没有,即刻去买来。所有人手也都听织女调配。”

亲卫头领忙高声答应,领清哑下堂去了。

明阳子忽想起什么,冲着清哑背影叫:“师傅要吃小馄饨。”

这东西他听刘心说了三四遍,今儿决意要尝尝。

清哑站定,回头微笑道:“是,师傅。”

又扫一圈众人,才转身从容而去。

出去后,把细腰张恒又叫上,一齐去了后院,入厨房。

张恒和细腰听说审案审到厨房做饭来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堂上,王大人等也都觉得尴尬,如此审案怕是古来也没有的。

可是,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结案了。

便是杨极,虽板着脸,却没有再多话。

不然,他能如何呢?

难道真要等明阳子把状子递交给大理寺,审问他叔嫂通*奸?

那不是自找死路吗!

现在借机下台,可以说是明阳子为了袒护弟子故意胡搅蛮缠,是场闹剧,明阳子也确实在闹;若状子真递交到大理寺,那便要开堂问案,他可丢不起那个人,也禁不住审问。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兄长当年的病就是明阳子诊治的,确实不能生育了,那个侄儿,确是他和嫂嫂通*奸所得。不过,他没有杀兄,他兄长是病死的。

明阳子十分惬意,和王大人寒暄唠叨。

他常年在外行医,去过很多地方,见闻广博,很快吸引了众人,大家谈笑风生,一面等吃饭。

王大人也不觉尴尬了,自觉领了这趟皇差以来,今儿过得最舒畅:审案没费什么力气,还有美食可以品尝;吃完美食,就能结案,还结交了明阳子,真乃一举三得!

一个半时辰后,有人来请大家后院用膳。

于是众人移步后院,去见证郭织女的“高明医术”。

饭菜都摆好了,清哑站在门口,道:“各位大人请——”

王大人率先而入,举目一看:满桌菜肴都很普通,并无奇特罕见的食材,甚至都没有很珍贵的东西,全是家常菜蔬,不由微微替她捏了把汗,心想别太难吃才好。

杨极也嗤之以鼻,觉得清哑就是个会煮饭的丫头,什么厨艺,都是吹嘘。然形势摆在这里,便是她手艺再差,只要明阳子说这些菜肴养生调理肠胃、安五脏,旁人还敢有二话!

其他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只有明阳子满心期待。

等坐下,侍女们布菜,众人吃了第一口,均眼前一亮。

最后,一桌菜吃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众人还意犹未尽。主要都是素菜,不油腻,又可口,所以吃得胃口大开;数量也不多,相比他们平日宴席的奢侈来说,大家都没吃够。

正是这意犹未尽,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很顺利的,郭织女被控妖孽一案结案了。

清哑却不肯走了,反被告为原告,状告谢吟月与夏家父子联手陷害她为妖孽,并用李代桃僵之计让郭盼弟烧死、将她囚禁等。

王大人问她可有人证物证。

清哑回道:“夏流星亲口告诉我的。”

王大人当即提审夏流星。

夏流星被带上堂,王大人要他交代如何与谢吟月合谋陷害郭织女,他没有立即回答,却把两点寒星般的眼眸凝视着清哑。

清哑以为他想反口,忙道:“你亲口对我说的。”

一面又对堂上道:“大人,他那晚和卫晗去找我,亲口对我说的。”

王大人刚想再喝问,就听夏流星道:“我是说过。”

王大人便道:“那便从实招来,谢吟月究竟如何参与此事?”

夏流星依然看着清哑,认真道:“我很想为你出这口气,可是恐怕很难。因为我也是猜测,没有证据。”

据他说,郭家退了夏家的聘礼后,他们父子那段日子一直都不痛快,绞尽脑汁想要郭家和清哑屈服。有次,夏流萤听身边丫头说清哑太妖孽,没有人教导一夜本领就上身等语,急忙问她听谁说的。那丫头说听谢大姑娘身边的李红枣说的。于是夏流星便找李红枣查问。李红枣仿佛早有准备,细细地告诉他所有清哑从小到大的事,还为他找绿湾村的人作证,言语中处处将清哑往妖孽上引导。

夏流星本聪慧,略经提示,便知道怎么做了。

其他环节前次夏织造都已经交代过。

王大人听后表示,他不能据此传唤谢吟月到堂审问。

李红枣说的都是事实,没有任何虚言,构不成诬陷;她本与清哑有旧怨,因不服清哑说三道四也正常,扯不到谢吟月身上。

清哑对这结果很不甘,对谢吟月是又恼又恨。

这样有智谋的一个人,心思用尽只为了对付她,若是把这心思用在织锦上,就算不能超过她,也能和她平分秋色,何至于如此!

夏流星被带走时,深深地望着清哑。

********

今天会加更,先送上三千。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我把第一更改在早上七点上传,是想求你们手上的推荐票。晚了说不定你们投给别的书了。看在我这么勤快的份上,把推荐票投给我吧(*^__^*)……还有月票……

第521章 表态

清哑正为谢吟月恼怒,察觉他注视后瞅了他一眼,似乎问:“都这样了,还不死心吗?难怪欧阳明玉听说你是她儿子,死都不瞑目。”

夏流星忽然道:“对不起!”

说完,看着神色微怔的清哑轻轻一笑,转身就走。

清哑几乎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她很怀疑他这声“对不起”到底是否出自真心。

王大人又录下清哑被掳劫和囚禁经过,才放他师徒回去。

耽搁了这半天,回去的车上,清哑兴奋的很,一是为摆脱了妖孽名头;二嘛,她急着回去想知道方初求亲的结果。

她满眼钦佩地看着明阳子道:“师傅,原来你早有准备。”

明阳子摆手道:“我哪有那个闲心。是沈家大少爷帮我写的状子,又教我上堂这么说。还真管用。瞧那家伙当时脸色难看的!”

他想起杨侍郎黑如锅底的脸面,呵呵笑了。

原来,沈寒秋从京城得了消息,说有人不肯放过郭织女,又特别提到刑部杨侍郎。沈寒秋对这位侍郎的底细知道很清楚,便为明阳子准备了一份“锦囊妙计”,又教了一番话,以备不时之需。

清哑恍然大悟:“是沈大哥!怪不得。”

明阳子道:“这些锦商、当官的,个个不好惹。”

清哑不大认同,在她心里,沈家人可是“好人”!

于是转而问道:“师傅,你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明阳子不客气道:“你把拿手的好东西挨个给师傅做一遍。一时半会儿的,师傅也不能走,估摸着还要住些日子呢。”

这案子报上去。还要过皇上那一关,他要等结果。

清哑道:“好。师傅,回头我帮你量个尺寸,做几套合适的衣裳。师傅常年在外走动,穿长衫太不方便,我帮师傅另设计一款便服,爬山涉水装东西都方便。”

明阳子听得心花怒放。道:“好。好!”

刘心说得一点没错,收了这个弟子,吃穿都不用愁了。



谢家。谢吟月没有等来韩希夷。

谢明理昨晚便命人将郭清哑被卫昭掳去囚禁多日,今天才被官兵解救出来的消息放出去;今晨又刻意命人在街头茶馆议论猜测:郭织女出来定和谢大姑娘争一个高下,要韩谢两家退亲,夺回韩希夷。

前一条消息。可令所以人家对郭清哑避入蛇蝎,包括方家。

后一条消息。韩谢两家若真退亲,郭清哑首当其冲成了罪魁。

谢吟月不愿让韩希夷以为她赖上他不肯退亲,便命锦绣去韩家找他,一为探问情由。看他和郭清哑如今是怎么个情形;二为探口风,看他可提退亲之事。

锦绣没见到韩希夷,小秀说他病了。不便见客。

送锦绣出门的时候,迎面碰上静女。小秀问道:“少爷叫准备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待会儿就要送去郭家的。”

静女道:“已经准备好了,正找管家差人去呢。”

锦绣心下吃惊,故意问:“郭家有什么事吗?”

小秀道:“不清楚,少爷叫准备的。”

锦绣只好匆匆回去,告诉谢吟月。

谢吟月蹙起秀眉思忖:

难道韩希夷和郭清哑已经定情了?

韩太太怎会允许?

方初有没有插入他们中间呢?

她到底要不要提出退亲呢?

不提,会让韩希夷起疑心;主动提,看韩希夷往郭家送礼的情形,她这么一提正中他意,他就顺势答应了,她也就没了退路。

怎么办?

思忖半日,决定再等等看。

韩家的态度还要取决于郭家。

郭家么,等流言的效果出来,就有了。



再说郭家,一上午也没有安宁。

清哑昨晚被救出来,今晨便传遍了整个霞照,大街小巷都在议论郭织女被卫昭掳去囚禁了多日、卫家被查封的消息。

人们同情、叹息,还不忍——

郭织女这一生算是被毁了!

不管心里怎么想,亲朋故交都要上门探望的,一时间郭家门庭若市。因郭织女遭遇非常事,如今脱困,不来探望不近情理;来了若待着不走,好像成心探问人家隐秘丑闻似的也不妥。所以,大多数人来后,奉上厚礼、传达问候,略坐下喝杯茶就告辞了。

沈亿三父子、严纪鹏夫妇、高老爷夫妇都去了。

曾家父子心如油煎,硬挺着没去。不是不肯低头,而是清楚低头也没用。这一上门,被郭守业骂出来都是轻的,严重的还不知会遭受什么羞辱。总之,曾家和郭家再也恢复不到从前了。

刘大少爷能拉下脸,去了,如愿以偿被拒之门外。

韩家有丧事,不便上门,送了礼来。

这其中,方瀚海夫妇尤其要来。

其一:郭家对方家有恩,郭织女脱险,他一定要来慰问。

其二:方初在卫家当众宣誓,非郭清哑不娶,现在郭清哑回来了,作为方初的父母,能不有所表示吗?若沉默,郭守业会怎么想?

所以,他和严氏携带厚礼上门了。

他的老谋深算,在这次拜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对郭守业很真诚,毫不虚应,恭贺了郭织女脱险,又安慰他,和他拉了许多家常里短的话,比如儿女都是父母心头的肉等等,一副要与郭家世世代代相交下去的恳切神情。

他没像韩老爷那样对郭家赔罪,说不能娶他们的闺女,因为方家之前并未同郭家有联姻的意思,根本不必分说。

他也没代方初向郭家表露求亲的意思,他巧妙地对郭守业诉苦,说这孽子不服他管教,已被他责令断手出族,这次老母亲来,狠狠骂了他一顿云云,倒惹得郭守业陪他掉了几滴眼泪。

严氏在吴氏面前也是一样表现,言辞更恳切,因为她是真心疼清哑,很为她落了不少泪。

郭守业父子均未感觉不对,至少比韩老爷上门感觉好多了,只有一点遗憾:他们到底对方初娶清哑是个什么态度呢?

人家不说,他们也不好问的,甚至都不敢提方初宣誓的事。

等方家夫妇告辞后,沈亿三感叹道:“方老爷……唉,也难为他了。能做到这地步,至少比那些背信弃义的人要强很多了。”

郭守业急忙问:“他做什么了?”

第522章 提亲

郭大全也专注听着。

沈亿三看他们糊涂,解释道:“他很显然是不愿意娶清丫头过门的,但你们两家事先没有提过此事,所以他用不着像韩老爷那样特意澄清。本来方初当众宣誓非清丫头不娶,他作为父亲,怎么也要有所明示才对,如今他抬出方初已经断手出族之事,意思就是不管他了。郭家想招方初为女婿就招,方初想娶清丫头就娶,都与方家无关。”

郭守业这才明白方家夫妇来意,满心苦涩。

跟着,他怒气冲冲道:“这和韩家有什么两样!”

沈亿三道:“亲家,听我一句劝:别生气了。他们这些世家,虽然经商,却也算书香门第,有些人家祖上还是做官的,很有些规矩。这件事怪不得他们。”

郭守业满心屈辱道:“我没怪他们。不是他们的儿子赶着来找我闺女的吗,又不是我郭家想攀亲!现在做出这副假惺惺的模样,成心让我们心里不好受。哼,我好稀罕他们儿子吗!”

沈亿三微笑道:“你不稀罕他儿子就好。亲家,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沈家是寒门发家,比不得他们这些世家规矩多;我也不在乎那些个虚名,清丫头的为人我也清楚,所以,我想趁火打劫,和你亲上加亲。”

他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他还真有点趁火打劫。

沈寒梅派人回娘家请他时,把清哑还是清白之身的内情告诉了他,他是个不图虚名的人,便生出了为第三子求亲的念头;恰好沈寒秋也提出要郭沈再度联姻,父子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一拍即合。

郭守业一时没反应过来,困惑道:“亲上加亲?”

郭大全脑子灵光些,只一瞬就明白了沈老爷的意思:这是要清哑嫁给才丧妻的沈家第三子——沈寒冰为继室。

他急速思忖这门亲事的可行性。

沈亿三主动解释道:“亲家,我想为寒冰求娶清丫头。他才丧妻,若不是清丫头出了这事,我是断不会起这个念头的。一来毕竟是继室,不好听。太委屈清丫头了;二来寒冰刚丧妻便物色继室。对前妻太无情无义。但眼下情况特殊,我只好先提了。若亲家有意,咱们便先定下来。等寒冰为妻子守孝满一年后,再成亲。如何?”

郭守业便看向郭大全。

郭大全又看向沈寒秋,他想知道,沈家长子是个什么态度。

沈寒秋微笑道:“是我对父亲提这事的。我和父亲打算将海上的买卖停了。叫三弟来经管织锦生意。海上的行当太危险了。”

郭大全便对郭守业点点头,又对沈家父子道:“我们也不是嫌弃继室不好。这要看我小妹的意思。若是小妹答应,我们都没话说。”

郭守业想起昨晚清哑说的:她抽了好签,一定能嫁给好人家;吴氏也说闺女会姻缘美满,不禁眼睛亮了。莫非,这姻缘就是指的沈家老三沈寒冰?

他无法不这么想:

一、沈家当然算好人家。

二、沈家老三他见过一次,很不错的孩子。

三、他不早不晚死了媳妇。难道不是天意?

当然,这话听起来不大好听。可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又不是郭家人要她死,是阎王要她死,旁人也没法子是不是!

于是他道:“我也没别的说。就看清哑的意思。”

沈亿三很佩服他们有志气:都这时候了,还坚持听清哑意见,并不上赶着攀亲;而清哑性子他也清楚,是不会随便对人托付终身的。换上任何一家处在郭家这境地,管是断手出族的方初,还是死了媳妇的沈家老三,只要有人肯要,都会赶紧答应下来,哪还敢提条件。

沈亿三便道:“我近日亲自回去一趟,和老三的岳家商量。咱们实诚人,办实诚事,一五一十说清楚,才是君子的作派。我那亲家也是个通情达理的,必定能体谅你我的苦衷;再者他女儿还留下个孩子,也要人照应,想必他也希望老三娶个品性好的继室,将来能对他外孙女好一些。若他同意了,我便带老三来这里,给你们相看,也让清丫头相看相看,然后再论到下一步。”

他并无把握清哑一定会答应亲事,因此口气很谦逊。

郭守业和郭大全一起点头,觉得他此话有情有义。

商定后,彼此相视而笑,更亲近一层。

郭守业“哼”了一声,道:“天底下男人都死绝了,我闺女非要嫁他们那些人家吗?老子这回看看他们的嘴脸!”

沈寒秋劝道:“郭叔不必如此。往后只当平常相交就是了,何苦弄得跟仇人一样。说起来,他们只有欠郭家的,若因此生了嫌隙反不美。”

沈亿三也劝,说郭家要做无事一样,才是容人的气度。

劝了好些话,郭家父子才好些。

这时,有人来回话说,方大少爷来求亲了。

郭守业等人听了一愣。

郭守业拍桌道:“他还敢来!”

他想起外面那些流言,还有方瀚海刚才的表现,气得要命。

郭大全忙道:“爹,这不怪方少爷。仔细算起来,他救了小妹两回呢。昨晚是一回;妖孽案子里面,明阳子师傅也是他找来的。”

郭守业这才想起来,这人是闺女的救命恩人,就算不答应亲事,也不能怠慢,不禁气闷不已,问:“见了,要怎么说?”

方家嫌弃他闺女,他还不能痛快地拒绝亲事,这事搁在谁身上谁也不好过。至少韩老爷上门的时候,他话说得硬气,还找了些脸面回来了;眼下对方初,他却不能摆脸子。

郭大全笑道:“这有什么难的。自顾姻缘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也不提别的要求,只要他家长辈出面,不算过分吧?”

沈亿三拍手笑道:“大侄子这主意妙!”

沈寒秋也笑道:“这要求合情合理,方少爷就没话说了。毕竟他救了郭妹妹,若回绝太生硬了不好看。”

郭守业听了也觉这话合心意,不得罪人。

于是,他父子便出来见方初。

第523章 条件

今早上,方初听说父亲母亲去了郭家,直觉不妙。

方瀚海心机深沉,断不会上门羞辱郭家,然他也一定会做出最合理的处置,还让郭家无话可说。

方初便不敢就去郭家,想等父亲离开再去。

这是怕父子碰面,发生难以应对的局面。

所以,他选择避其锋芒。

好容易等方瀚海夫妇离开,他一刻也不敢耽搁,命下人抬着礼品,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就往郭家来了,沿途那媒婆还喜气洋洋地逢人就说,她是替方家大少爷保媒,上郭家求亲的。

到了郭家,方初面上一派坦然,心里很是忐忑,因为,他不知父亲有没有给他惹麻烦、下绊子。——韩希夷不就是被韩老爷给害惨了么,当然,他自己优柔寡断也是一方面。

因此,他打起十二分精神,随时准备收拾应对父亲留下来的首尾,绝不做第二个韩希夷,与金玉良缘失之交臂。

当看见郭守业和郭大全满面含笑地迎出来,他松了口气,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一面上前见礼,一面微不可查地打量他父子的神情,期望看出蛛丝马迹,好早做准备。

郭大全忙拉住他,客气让入上座,命人奉茶。

然后,他恳切道:“昨晚听小妹回来说,是方少爷救了她,我们一家子都对方少爷感激不尽。方少爷,你真是君子。我郭大全出来做买卖的时候不长,但这几年郭家经历的事情多,上上下下也见了不少人物,有些实诚,有人阴险。有人歹毒,还有人霸道,还有那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都赶不上方少爷给我的印象深。”

方初见未来大舅子对自己如此评判,受宠若惊。

因笑道:“郭大哥如此说,小弟汗颜。从前小弟多有得罪处,也是不得已,郭大哥和郭伯伯不记恨。小弟便感激不尽了。”

郭大全笑道:“说的就是从前!都说‘日久见人心’。从前我可是恨你恨得跟什么似的。谁能想到,有情义、讲公道的是你这个仇人,落井下石的是整天对我们笑的人。唉。我算是长了人情见识了!”

方初品出这是他的真心话,心中暖暖的。

任谁经历这些,也会感慨万千,感叹世事无常。

可是。他今日不是来闲话家常的,他是来求亲的。

他看向郭守业。在心里回味一遍措辞,开口求亲。

因站起来,正容向他二人道:“郭伯伯,今日晚辈登门。是有一事相求:向郭伯伯求娶郭姑娘。晚辈倾慕郭姑娘,只是晚辈去年经历大变,断手净身被赶出家门。一无所有,因此从未敢奢望这门亲。近日。郭姑娘遭遇劫难,晚辈生死煎熬、度日如年,方知此生不能没有她。为此,晚辈发奋图强,誓要娶她为妻!晚辈也听了外面的流言,乃有心人故意恶心晚辈,并踩踏郭姑娘。但是,晚辈不会让郭家失望的,晚辈定会创出一份大大的家业,以求能配得上郭姑娘。这是晚辈近日积攒的产业,请郭大哥过目。待七月一日织锦大会之日,晚辈一定要坐在二流锦商的首位!”

说完,将一份清单递给郭大全。

郭大全被他豪言给震住。

所谓二流锦商,是相对织锦世家而言,对于郭家这样的人家来说,二流锦商是很大家业了。

郭家若没有清哑和那牌坊,真的什么都不算!

他很想看看那清单上都是什么,却不好接的。

他便看向郭守业,一副等他做主的样子。

郭守业没想到方初这样诚恳,且考虑得这样周到,可见其诚心和对清哑的深情,若非事先想好了回话,他差点不知该怎么办了。

然一想起方瀚海,他心肠便硬了起来。

因淡笑道:“方少爷人品好,又有才能,这我们都知道。再说,方少爷还救了我闺女,怎么说,郭家都该感激方少爷……”

方初急忙道:“郭家对方家有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