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守业道:“他们都在忙。大有在做织机,清哑在织锦。不是织锦大会就要到了吗,正赶货呢。就怕人吵,关在屋里忙,连饭都不出来吃,都要人送进去。有时一天一夜都不出来呢。我想见一面都难。”
严纪鹏听这口风,直接把见清哑的机会给堵死了。
方初听了却心疼起来,想设计织锦最伤眼睛,她这么累,别伤了眼睛才好;还有,吃饭正常吗?睡觉正常吗?
正想着,忽觉有人看他,严纪鹏也咳嗽。
抬眼一瞅,郭守业正狐疑地打量他呢,方觉走神了。
他忙集中心神应付老汉,和他说起生意买卖上的事来。
郭守业巴不得只说买卖,如此便不用纠缠亲事。
就听方初建议他,万不可把所有订单都押在官方,虽说宫中和官府的银子最好赚,但也最难赚。好赚,因为利润大;难赚,打点难,遇见上面有难处,便拖欠货款不给也不是没可能。
郭守业忙道:“这我听沈老爷说过。”
方初道:“皇商就是图个名头。我们各家都把列为贡品的织锦按数上贡,其他则自己售卖。像郭家这样,若全部棉制品都销往宫中和官府,上下打点的费用就不是小数。万一遇见灾年或边关打仗,国库困难,收不回货款也是有的,且容易被官员勒索。”
严纪鹏证实确实有这样情况。
郭守业听得心惊,忙问可有好法子。
方初道:“反正郭家所有技术都是公开的,并非独家经营,就以根基太浅为由,让一部分给别人做,剩下的自己售卖。以郭家的名声是不愁卖的。这样既保证皇商地位,又不至于出事血本无归。”
郭守业连连点头,觉得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郭家根基浅,可经不起折腾,比不得他们世家。
方初又说北方天寒,提议他将销售路线向北方扩展,还有西部和海外;又说为了省运费和缩减成本,最好在其他棉花产地建立郭家分铺和作坊……
他在家针对郭家的情形狠下了一番功夫的,此时侃侃而谈,十分从容有见地,严纪鹏都刮目相看,更别说郭守业了。
他也不求别的,务要求给郭守业留个好印象。
如此谈谈讲讲,转眼过午,那边酒宴已经准备好,吴氏亲自来请他们去隔壁屋用午饭,指挥丫鬟婆子上酒送菜送果。
方初见了吴氏,也打叠起笑脸趋奉。
吴氏也客客气气的,满脸笑容,并不冷淡他。
她最疼闺女,闺女就是她的命,方初救了她闺女,怎么说都要好生感谢,结亲的事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这个就忘了救命之恩。
用罢饭,方初先离席,说头次来郭家,要去附近走走看看。
郭守业要派人带他去,他推辞了,说不走远。
郭守业便任凭他去了。
方初在院门前站了,朝田野眺望一阵,又转回来。
“怎么得见清哑呢?”他想。
因瞅见附近没人,忙从荷包里掏出那竹哨,放进嘴里用力吹响。
停了一会,又吹了一声。
隔了一会,再吹一声。
第三声刚落,就听院内传来一声竹哨应和。
他大喜,激动地迈进门槛,朝声音来处走去。
进院后,就见丫头婆子在上房进进出出,端茶送水,还在伺候严纪鹏和郭守业,并无别个人来,也不见清哑。
方初走到墙根处,又吹了一声竹哨。
跟着,他便听见后院传来哨声。
********
又坚持了四更!不知还能坚持到何时,朋友们,用月票鼓励作者吧!推荐票也行!(*^__^*)别心急,明天就转折了。郭家此时就算答应亲事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那将是另一轮虐女主的开始,彻底解决根源才是关键。对方家和方初也是一样。名节问题是悬在清哑头上一柄利剑,真能杀死人的!看多了古言你们还不知道吗!
第540章 太贵
他松了口气,喜悦地想:“原来清哑就在后面。这真是‘咫尺天涯’了。想我二人近在咫尺这么半天,也不得见面。若没有这竹哨,这相思还得一直持续下去。幸亏当初我想到做竹哨。”
瞅见前方有一角门,应该是通后院的,心下明知在人家里不该乱走,脚下却不听使唤,不管不顾地就走进去了。
进了门,只见庭院内有好大两棵青松,在日光下愈显冷翠。
院内静静的,连蝉声都没有。
他想,郭家伺候的人真少,若是我们家,哪个屋子没人呢!
他忙又吹了一声哨子。
然后又听见前方传来一声应和。
他觉着是从前面正屋发出来的,急切地就想过去,心想:“就算被郭伯伯抓住了,我就说我信步走进来的。还能把我怎么样?”
忽然想起方则,如被兜头浇了一瓢冷水,总算冷静下来,恢复理智——万一,他也撞见一女子正做什么,那可怎么办呢?
他忙停住脚步,急速往后倒退。
退到门口,站定,然后又吹了一声哨子。
吹完,双眼紧盯着前方,耳朵也竖起来。
这一回,他清晰地听见哨声从那松树上发出来。
他还看见浓密的松树树冠一阵晃动,心中说不出的怪异。然后,在他错愕的眼神中,一个丫髻小女孩从树冠中钻出来,再顺着树干“跐溜”就滑下地,“蹬蹬”朝他跑来。
“方叔叔!”巧儿大惊小怪地叫。
“巧儿?”方初苦涩地问。
“方叔叔什么时候来的?就你一个人来了——”小女娃说着,探头朝他身后找寻,仿佛想看他身后可藏了人——“暮阳哥哥和暮雨姐姐没来么?”
“他们没来。巧儿。你怎么躲树上?”方初问。
“我……我写字累了,出来玩会儿。”巧儿道。
她目光躲闪,语气有些心虚。
因为她是悄悄跑出来玩的。
之前清哑出事,她和郭勤郭俭很会看眼色,见大人们心烦,便不敢惹他们操心,整日读书习字。虽然不能立竿见影。马上学一身本领为大人分忧。但大人们瞧见了,都露出欣慰的眼神。那眼神鼓励了他们,所以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如今清哑回来了。这刻苦学习持续了些日子,她便支持不住了。今儿好容易等吃完饭,偷个空甩掉整日跟着她的丫鬟银锁,自个跑出来躲在树上玩。谁知吹竹哨引来了方初。
方初哪知她这些心思,只顾想“她哪来的竹哨?”
他便问她:“巧儿。你这竹哨哪来的?”
巧儿道:“我小姑给我的。”
方初不能淡定了:那竹哨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他怀疑张恒没和清哑说清楚竹哨的来历。
又一想:“不对,我在信中告诉清哑了,这竹哨是用当日换气的竹管做的。她怎么能送给巧儿呢?肯定是巧儿闹着跟她要,她无法。才送给她玩一会子。”
他心中迅速做出决定:要从巧儿手上把竹哨拿回来。
小孩子粗心,万一给弄丢了就麻烦了。
这东西无可替代!
他便对巧儿道:“我听你那竹哨很响,给我瞧瞧好不好?”
巧儿有些疑惑地看着他。觉得他目光有些热切。
这热切她最熟悉,郭勤若是看上她某样东西的时候。就会露出这样热切的目光。
她手捂住荷包,眼珠转呀转,问:“你想要我的哨子?”
方初被戳破心思,老脸有些挂不出,有些尴尬。
巧儿道:“你要用东西跟我换。”
方初忙道:“好,我跟你换!”
说着便解下荷包,在里面翻找。
他今日来时,做了万全的准备:郭家长辈要讨好,下人也要收买,因此叫圆儿去定制了许多小巧的银如意、银元宝、银豆子,还有小片的金叶子带在身上,以方便打赏给郭家下人。
那如意、元宝什么的,都是打赏下人用的,当然不能用来打发巧儿;银豆子也不好给小孩子,若是不小心吞进肚去可就麻烦了;只有那金叶子,檀树叶型,脉络分明,又精致又值钱,还能拿出手。
他便捡了几片金叶子出来。
他翻找的时候,巧儿眼不错地瞅着呢。
她见过各种金锞子,如平安如意、步步高升锞子,郭勤还得过状元及第金锞子,但是她没见过金叶子,因此不认得。
她很喜欢那亮灿灿的树叶,忙道:“五片树叶换一个哨子。”
方初干笑了下,道:“巧儿真大方!”
果然递给她一叠金叶子,也不知五片还是多少片。
巧儿这才从荷包里掏出个竹哨子递给他。
方初赶忙用手去接,一入手,便觉不对:这竹哨要大一些,不如他做的那个小巧。再送到眼前一看,果真不是。
当初那竹管因为要穿羊肠,太粗可不成。用那样的细竹管做出来的竹哨当然精致小巧了。而且他的竹哨上可是有记号的:一个上面刻了“初”字,一个上面刻了“清”字,都是他亲手刻的。
带清字的在他手上,带初字的给了清哑。
他看向喜滋滋数金叶子的巧儿,叹气——
这恐怕是世上卖得最贵的竹哨了!
巧儿数完,仰头问:“方叔叔,你还要竹哨吗?我那还有。”
没有她也可以让人再做。
她发现这树叶子是金子做的,觉得赚了,所以想再扩大买卖,哪怕方初再要三五个或者十个,她也能保证供应。
方初:“……”
巧儿失望地问:“不要了?”
方初深吸一口气,笑道:“一个就够了。巧儿,我问你:你姑姑呢?”
巧儿道:“姑姑上工去了。”
方初疑惑:“上工?”
巧儿点头,道:“姑姑天天吃了饭就去河那边上工。”
原来清哑觉得工作要和生活分开,所以像前世上下班一样,早上去工坊,晚上回家,并把这叫做“上工”。
方初恍然大悟,原来清哑不在家,在工坊里呢。
可怜他白费了半天的工夫。
巧儿问:“方叔叔,你来我家做什么?”
方初犹豫了下,才道:“我来求亲。我想娶你小姑。”
巧儿吃惊地瞪大眼睛,道:“哎哟,你早不来。”
********
早上好姑娘们!!然后求月票,也别忘了顺手把推荐票扔给我o(n_n)o~~
第541章 见面
方初更吃惊,问:“怎么了?”
直觉有大秘密。
巧儿上前一步,小声告诉他道:“我听我爹对我娘说:爷爷要把小姑许给沈家三叔。等沈家三叔来了就定亲。”
方初有些乱,急忙问:“沈家三叔?是谁?”
他记得沈亿三有四个嫡子,其中三个都成亲了,还有一个年纪幼小,这沈家三叔莫不是沈家其他房头的子弟?
巧儿道:“沈家三叔就是沈家三叔。”
方初想了想,试探地问:“不是说,你沈家三叔已经成亲了吗?”刚说到这,忽然想起那日圆儿和他分析各家情形时说,沈家三爷媳妇难产死了,沈大太太回去治丧去了。
果然,巧儿说道:“三叔媳妇死了。”
方初心一沉,脸也跟着一沉。
巧儿察言观色,问:“方叔叔很想娶我小姑?”
方初看着一本正经的小女孩,也一本正经地点头。
忽然他问:“你可想把你小姑嫁我?”
方大少爷想讨小孩子的口彩,试下可吉利。
巧儿却瞅着他,不说话。
方初奇怪,问:“你不答应?”
巧儿道:“我要回去问我小姑。”
方初暗赞她聪明机灵,没有随口答应人。
就听巧儿又问:“你真不要哨子了?”
方初郁闷道:“不要了。”
这时,他听见前面传来说笑声,该是郭守业他们吃好了。
他忙对巧儿道:“天热,快回去吧。”
巧儿也听见前院的声音,忙转身跑回屋里。
方初便退了出来。回到上房。
郭守业和严纪鹏已经喝了茶,正坐着说笑呢。
方初此时心中七上八下的,恨不能问郭守业是不是想把清哑许给沈家三爷,然他是来求亲的,求亲不成也要给郭家二老留个好印象,而不能真死缠烂打留下恶劣印象。
看看日头,也该告辞了。
因此。他便对严纪鹏道:“舅舅。叨扰了郭伯伯这半日工夫,咱们也该走了。舅舅晚上去我那清园歇一晚去。”
严纪鹏会意,忙站起来。对郭守业告辞。
方初也对郭守业道:“郭伯伯请再给晚辈些日子,晚辈定会给郭伯伯一个满意的结果。”
郭守业急忙道:“方少爷,你不必这个样子……唉!”
严纪鹏笑道:“郭老哥,我们是诚心诚意来求亲的。”
绝不会知难而退!
郭守业没了主意。
因送他们出来。吴氏在东次间听见声音,也忙出来相送。
她笑道:“严老爷。方少爷,下回再来玩啊!”
这本是一句客气话,送人时候例行要说的。
方初却笑道:“多谢伯母。我们一定会再来的!”
吴氏笑容僵住,看向郭守业。
郭守业瞪了她一眼——你说错话了!
方初也没在意。他在想:怎么能在离开前见上清哑一面呢?
圆儿帮他达成了这个心愿。
先前,郭守业让朱顺安排人招呼圆儿等跟来的随从。
圆儿活络,就对朱顺问长问短。十分客气。
他问道:“朱管事,我那天看见明阳子先生和刘大夫跟郭家船回来了。他们在哪儿?我们少爷和刘大夫最好的。我想看看他去。”
朱顺忙道:“明阳子先生就在郭家门房那儿替人看病呢。每天都有好多人来,老远的都往这赶。他们两个都忙得很。”
圆儿眼睛一亮,道:“那朱管事找个人带我去可好?”
朱顺笑道:“我刚要去河那边有事。我就顺路带你去。”
圆儿更喜欢了,一路和他说话,成功地问出内情:原是明阳子贪图清哑做的美食,不愿外出,就放出话来,在郭家门口摆了摊子行医。于是十里八乡得了消息的人都来找他瞧病。清哑每日亲自做饮食孝敬师傅,晌午也会送饭去门房给师傅吃。
圆儿激动不已,心想这下肯定能见着郭姑娘了。
两人过了若耶溪,到了对面。
朱顺看见前面老宅大门内有个女孩子提着食盒正出来,正要喊,圆儿早已喊了出来:“细妹妹!你去哪儿?”
细妹回过头来,诧异道:“你怎么来了?”
圆儿欢喜道:“我随少爷和严老爷来的。”
又问道:“你去给明阳子先生送饭,怎么郭姑娘没来?”
一面说,一面朝老宅门内张望。
细妹道:“姑娘正在忙。”
朱顺见他们认识,忙请细妹带圆儿去,他自去办事去了。
圆儿就对细妹笑道:“细妹妹,我们少爷来向郭老爷求亲,就在前面屋里说话呢。你帮忙去告诉一声郭姑娘好不好?”
细妹道:“这事有老爷做主,告诉姑娘做什么?”
说完,拿眼瞪圆儿,意思是“休想哄我”。
圆儿见说她不通,只好另想主意。
这时他们到了郭家西坊大门外的门房前,只见吵吵嚷嚷的许多人,把三间门房都挤满了,外面还排着长队,都是来看病的。
一护院见细妹来了,忙赔笑道:“细姑娘来了!”
又冲人群道:“细姑娘给老人家送饭来了,你们让让。总要让老人家吃饭,不吃饭饿着肚子怎么帮你们看病?自己先就饿晕了。”
一面说,一面示意人群散开,让细妹和圆儿进去。
两人便进去了,明阳子和刘心正在里面忙呢。
细妹将食盒打开,将饭菜一一端出来摆在小方桌上。
圆儿见状忙走过去帮忙,帮着摆碗筷。摆好了,见食盒内还有一小坛酒,忙又开了封,把酒也给斟好了。
细妹见他手脚麻利。不由瞅了他一眼。
两人很快弄好,那饭菜和酒香就飘满了屋子。
明阳子给面前人开好了方子,丢给刘心,忙站起身,走过来吃饭。看见圆儿,疑惑道:“你这娃娃怎么来了?”
圆儿忙扶他坐下,先端起酒杯送到他面前。笑道:“先生。我是跟我们家大少爷和严老爷来郭家提亲的,为我家大少爷求娶郭姑娘。”
声音很高,屋里屋外的人都听见了。
顿时闹哄哄的声音都停了。都瞧向圆儿。
实在是这话题太吸引人了,大伙儿都想听一听。
明阳子接过酒杯,仰头一饮而尽,然后放下。笑眯眯地问:“你家大少爷又来求亲?他上回不是被郭老爷给回了么。怎么今儿又来了?”
强调一个“又”字,表示不是头一回了。
圆儿手快地帮他布菜。搛了菜,放下筷子再斟酒,嘴里笑道:“我们少爷发过誓的,非郭姑娘不娶。所以郭老爷一天不答应。他就一天不放弃;一年不答应,他一年不放弃;一辈子不答应,他一辈子不放弃!这才来第二回呢。算什么!”
言下之意,少爷娶定了织女。
众人大感兴趣。问道:“你们少爷是谁?谁家的?”
圆儿道:“我们少爷姓方,织锦世家方家的大少爷!”
又一人问:“他真发誓非郭织女不娶?”
圆儿道:“那还能有假!霞照城好多人都听见的。那是在卫大少爷成婚的那天,那时郭姑娘还下落不明呢,我们少爷就当着许多人面说:郭姑娘一天不回来,他一天不娶;一辈子不回来,他终身不娶!”
里里外外的人“轰”一声炸开了,议论纷纷。
刘心抓完了药走来,瞅圆儿笑:“小鬼头精!”
细妹见众人议论的热烈,待不住了,忙忙地走了。
圆儿还坐在那,与人高谈阔论,说他家少爷娶郭姑娘的决心如何坚决,往后他要跟着常来郭家的。
他的话被看病的人带回去,迅速传遍十里八乡。
细妹匆匆回到清哑的工作室,将清哑拉到一旁,把刚才的事告诉她,又说方初在前面。
清哑吃惊地问:“你说方少爷又来了?”
细妹点点头,等她示下。
清哑哪里还能待得住,忙收拾一番,往若耶溪对面去。
走到溪边浮桥那里,便碰见郭守业送严纪鹏和方初正往水边来,要乘船去往绿湾坝码头,看见方初,她眼睛就亮了。
方初也瞬间目光炽热,注视着她挪不开眼。
清哑忙上前见礼,道:“严伯伯,方少爷。”
方初却仿佛听见她叫:“方初!!!”
严纪鹏呵呵笑道:“才向你爹问你,你爹说你忙。你就来了。”
方初也微笑道:“郭姑娘!”
浑厚的嗓音,外加目光都在询问她:有没有想他呢?
清哑红了脸,对他轻轻点头。
正甜蜜之际,感觉郭守业一直盯着她,因对爹道:“我才听人说严伯伯来了,就来拜见。”严纪鹏是长辈,来到郭家,她理应出来拜见。
郭守业笑道:“你严伯伯正要走呢。他想去方少爷的园子看看。我正送他们上船。”一面问身边人,“方少爷那个小厮呢?”
那人道:“去看明阳子老先生和刘大夫去了。”
郭守业忙令他去叫圆儿,于是飞快去了。
吩咐完,郭守业便看向方初,颇有监视的意味。
方初察觉,不好再盯着清哑看,便转开目光。
清哑便看出来了:爹防着方初,大概他求亲又被拒绝了。
她心里有些难过。
虽然知道若是她坚持要嫁方初,爹娘也会依从她,但她还是希望他们能真心接纳他,而不是因为她威逼,那会伤了他们的心。
她便轻轻叫道:“爹!”
********
二更求月票、推荐票,感谢所有订阅打赏和投票的朋友们,大爱你们!!!(*^__^*)
第542章 让我来!
方初听见这怯生生的声音,知她左右为难了。
他急忙笑道:“刚才我和郭伯伯说起买卖的事,很投契呢。”
郭守业也觉闺女神色不对,忙打哈哈笑道:“可不是。方少爷帮爹出了许多好主意。要说他们大家子出来的人就是不同,眼界、见识,都不是我们乡下人能比的!”
严纪鹏道:“你这话可过了。你闺女难道比人差了?”
郭守业就看着清哑呵呵地笑,连谦虚也觉得不必。
在他心中,他闺女那是天底下一等一的!
清哑就拉着爹的胳膊问:“方少爷帮爹出了什么主意?”
一面把目光一溜扫过方初。
方初正看她呢,二目相撞,齐齐心一跳。
两人急忙转开目光,生怕被郭守业发现了。
郭守业道:“方少爷说……”
就站在水边,简短把方初建议郭家做的规划说了出来。
严纪鹏问清哑:“郭侄女觉得,我外甥想的如何?”
他以为清哑一定会感激、赞赏方初,然清哑想了想,才道:“我要好好想想。因为我有个主意,恐怕会跟他的建议有冲突。等我和爹哥哥们商议了,才能决定。”
严纪鹏急忙问:“郭姑娘又有什么主意?”
方初也盯着清哑,等她说。
因为每次郭家宣布一项新措施,必定不同凡响。
清哑歪着头一笑,道:“先不告诉你们。等织锦大会再说。”
严纪鹏呵呵笑道:“姑娘卖关子呢。”
方初则看着清哑宠溺地一笑,对织锦大会期待起来。
郭守业得意极了。
很快圆儿被叫了来,方初和严纪鹏便告辞上船离去。
方初没敢和清哑多说,瞄了岸边的张恒一眼。意思是有事找张恒送信给他;清哑则根本没说话,目光已经流露了一切。
船行了几丈开外,忽然清哑道:“瞧这红鲤鱼,又来了!”
方初听见这话一震,顿时想起在五桥观音庙的银杏树下卖给她的那一对红鲤鱼,知她故意说给自己听的,不由望着船后痴了。
清哑撩起裙摆。蹲在水边。看着船消失在碧荷尽头,也痴了。
郭守业道:“清哑,起来回去了。外头太阳晒。”
清哑这才站起身。和他一块往回走。
路上,她小声问:“爹,方少爷是来提亲的吧?”
郭守业无法隐瞒,只得道:“嗳。是来提亲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