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吟月没有忽略,今日是方初和郭清哑成亲的日子。
“我当然会被八人抬花轿娶进门,而且是夫家倾族相迎。你等着看好了!”这是郭清哑那日在锦绣堂对她说的话,自信之极。
对此谢吟月没有太多感慨,因为已经麻木了。
方家倾族相迎算什么,皇上太后降旨祝贺才是真正的荣耀!
前面江边,柳树下,一个白衣少年迎风而立。
谢吟月一看那潇洒身形,便知是韩希夷。
韩希夷转身,四目对视,似有千言万语,又似很平淡。
谢吟月对公差道:“容我同这位韩大爷说句话。”
小秀急忙上前来,塞给两个公差一锭银子。
公差便道:“快点儿。”便走到一旁去了。
谢吟月才对韩希夷道:“多谢韩兄前来相送。”
韩希夷看了她半响,才道:“一路保重。”
谢吟月点头,郑重道:“谢谢!韩兄也请放心,谢吟月再不堪,只要答应的事还没有不作数的。吟月说不会让你失望,便一定会做到,从此再不会对付郭清哑。在此先预祝韩兄姻缘美满、生活顺遂!”
韩希夷剑眉微聚,他有提郭姑娘吗,她特地解释这些?
谢吟月瞅了他一眼,转过身,拖着脚镣就往码头去了。
她心里很清楚:他来送她,不是放不下她,而是不放心她,怕她不死心,将来继续危害郭清哑。她,在他心中已经丧失信任了。
前世,他违背家族和母命,不顾一切娶她这个声名狼藉的女子,把当初没有为郭清哑做的,都在她谢吟月身上做了个彻底,落在世人眼中,不亚于方初对郭清哑的情义。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心思!他用婚姻造了一座牢笼,圈禁了她一生,监视了她一生,也折磨了她一生,最后还无情告诉她真相,再赐给她一杯毒酒……
韩希夷,今生她第一个要远离的人就是他!
她宁可在谢家孤独终老,也不会再嫁给他!
这个看似多情的男人,实在太可怕了!
*********
谢谢所有正版订阅和各种支持水乡的朋友们,周末愉快!
第649章 缘尽
她对他说这番话,是为了安他的心,要他好好娶妻生子,别再打她的主意。她并不是欺骗他,她真的不会再对郭清哑用手段了。
她谢吟月,错了一次,怎会再错第二次!
这一世,她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韩希夷望着像赶鸭子般被赶上船的流犯们,面上无喜无悲,心中道:“你我缘尽于此,希望你好自为之。”
他转身,顺着江堤往前走,小秀急忙跟上。
走几步,锦绣和一个男子迎面赶来。
看见他,锦绣蹲身道:“韩大爷。”
韩希夷问:“你这是……”
目光落在锦绣头上,发现她梳着妇人发髻。
锦绣道:“我们夫妻要去北边做小买卖。”
韩希夷打量那汉子,只见他身材魁梧、举止干练,目光炯炯有神,心中便有数了:这一对成亲了,恐怕是跟去北边保护谢吟月的。
他点点头,侧过身,让他们走了。
押送流犯的官船离开码头,另一艘不大不小的船也往景江下游飘去。舱房内,韩希夷站在窗边,望着外面滚滚江流不语。
他爱过两个女人,都在今天缘尽。
一个流放了,他不能娶,也不想娶。
一个今天出嫁,他再不能惦记。
对谢吟月,他能做的都做了,曾经的情义也消耗殆尽,至此了无遗憾;对郭清哑,他却是千般放不下,耿耿意难平!
今日她成亲,他曾答应她,要亲去向她贺喜。可他父亲新丧,实在不宜出现在喜宴上,会冲撞了新人福气,只好命族弟代他前往。
可是,他不能不去!
他想看她出阁,想再看看她!
他便乘了船,往乌油镇来了。
船到乌油镇。又往下游驶了一段。便停泊在江边。这里是从绿湾村到乌油镇的必经之路,他要这里等方家迎亲的船回来。
他坐在船舱内,面前放着大圣遗音。
闭目酝酿良久。他将双手搁在琴上。
曾经畅想的他吹箫,她弹琴,琴箫相和,永远不能出现了。听不到她的琴声。他便自己弹好了,他的琴艺也很高超。
修长的手指拨动琴弦。冲淡悠远的琴音飘到江面上,随水随风散去。他觉得心轻了、空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天地之大,任其遨游,再不用牵挂任何人、任何事了。
为什么心底总有一丝不舍?斩不断、丢不开。
他眼前浮现一双安静的黑眸。认真地告诉他:“你们世家都是三妻四妾。我不要夫君纳妾,我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我能做到!”他喃喃道。
隔壁舱房内。静女听着琴音,不知为何,一直落泪。
韩希夷一直弹,直到一阵鼓乐声逼近。
他停手,抬头,眼神有些沧桑,仿佛过了一生一世。
因为凝神倾听,那鼓乐声清晰起来,他意识到什么,心房猛然收缩,一股尖锐的刺痛袭来,再慢慢扩散,以至于全身虚软。
他慢慢站起来,走到窗前,朝外看去。
江面上来了一艘大船,披红挂彩,喜气洋洋,一看就是迎亲的船,隔着老远,也能听见船上的笑闹声,偶尔有鞭炮噼里啪啦炸响,火花四溅。
他怔怔地注视着大船从眼前驶过,尽管明白新娘不可能走出来,还是茫然用目光搜寻,想发现熟悉的身影。
没有惊喜,大船渐渐远去,越来越小。
“郭妹妹!”他低声叫。
手摸索着,解下腰间洞箫,凑到嘴边,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注入箫声,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并没有刻意去抒发什么,只是他此刻心情的流露——求不得之苦,世人都无法放开!
方家迎亲船上,方初似乎听见箫声,忙竖起耳朵,结果郭勤和严暮阳又放了一挂鞭炮,炸得他耳朵嗡嗡响,把箫声也炸没了。
蔡铭嫌弃道:“这些小子,使不完的劲儿!”
郭大全笑道:“蔡三爷,等你有了儿子,就不会嫌了。”
众人都笑起来。
“儿子”一词,勾起方初柔情,想着隔壁舱房内的新娘,早忘记追寻箫声了,况他一时也没想起来把箫声和韩希夷联系到一块。
舱房内,清哑却实实在在听见了箫声,一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今年暮春时节,她去府城主持伊人坊开张,韩希夷同行。傍晚泊船后,她弹琴,他唱和这首古诗,那曲调正和这箫声一致。
难道,韩希夷在附近?
清哑心里自问,跟着自答“肯定是他”。
箫声幽怨,正是失意人的心境流露。
那日,他唱出来的可不是这个味道。
正想着,外面喧闹声忽然大了起来。
一阵脚步声靠近,然后就听见方初和小丫头说话,又提高声音对里道:“郭妹妹,到了。你准备准备,咱们下船。”
细妹忙道:“知道了。”
忙拿起红盖头替清哑盖上。
接着,喜娘也赶了过来。
迎亲船停靠乌油镇码头,方家早派了人在此迎接。
严纪鹏吩咐圆儿先走一步,飞马去方家禀告方瀚海,将郭家种种情形都告诉他;又指挥众人抬花轿下船;又要让郭家送亲的客人,十分忙碌。
方初一直没走开,就等在清哑舱外。
清哑被喜娘等人扶了出来。
他忙接着,低声道:“别紧张,我就在这。”
清哑低低地应了一声,盯着那双红色云纹如意靴。
然后清哑上轿,被抬下船。
方初也下了船,上马,走在前面,八人抬花轿紧跟其后,一路吹吹打打往方家老宅行去,沿途不知引来多少人观看。
方家老宅门前一条街更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院内也是一样:人人喜气盈腮、个个笑语喧哗。
圆儿先一步赶回来,对方瀚海等人绘声绘色描述了去郭家迎亲经过,以及去郭家恭贺的各路权贵,还有皇上太后对郭织女的赏赐,太后口谕宣大少爷和少奶奶进京朝贺太后寿辰,又有卫昭夏流星派人来捣乱等等,亏他口齿伶俐,总结得十分利落,很快说清了。
方老太太等人听得十分心惊,更多的是喜悦。
********
早上好朋友们,洞房倒计时!新人拜天地求月票!听说月底有双倍月票呢,愿意为原野留着的话,原野很感激o(n_n)o~~
第650章 拜堂
若以方家的家世,势力不比寻常官宦之家差,但毕竟方家是皇商,经营的是买卖商务,像这样皇上和太后亲下旨意嘉奖赏赐,宰相等官员上门恭贺,还真没有过,这是多大的荣耀!
这个媳妇,给了他们太多惊吓和惊喜。
方瀚海明白严纪鹏派圆儿先回来禀告的意图:有卫昭之事在前,就算儿媳接回来了,也不可掉以轻心,于是忙请大哥等人准备起来。
花轿进门,在正院上房前落轿。
至此,方初眼中再没有别人,只有花轿和轿中新人;也不再操心任何事,到了这里,一切事都有他双亲和族人母舅担当,无需他操心;他只要安心做他的新郎、和清哑拜堂成亲就好了。
他揭开轿帘,轻声道:“郭妹妹,到了。来,下轿。”
清哑坐不惯花轿,被颠得有些头晕,好在路不远,不然她该吐了。
听见方初叫,她如释重负,忙站起身,把手递给他。
方初小心扶着她出来,一面还道:“小心脚底下。头低些,别碰了轿门。”又低声道:“别怕,跟着我。待会要跨火盆。”
喜娘笑道:“哎呦呦,方大少爷这样体贴,就牵上手了!别急,要牵着这红绸,牵手等晚上吧……”
话未说完,周围一片哄笑声起。
方初恍若未闻,只扶着清哑走。
喜娘赶上来,把拴着大红绣球的红绸一端塞给他,一端塞给清哑,对他喊道:“新郎牵着新娘,跨火盆——”
方初忙停下。对清哑道:“迈大步些。”
清哑忙双手提起喜服裙摆,一步跨了过去。
这喜服可是御赐的,可不能烧坏了。
见她平安跨过了,方初又道:“跟我走。”
清哑差点说“好”,忽然记起不能说话,忙闭紧嘴巴。
于是,她跟着方初。亦步亦趋。往东厢祠堂走去。
方初侧着身子盯着她,唯恐她看不清路,走不稳。喜娘喊什么,周围人都有哪些人,都欢呼些什么,他一概不知。
祠堂内。上方供着方家祖先的神龛影像;堂下,方老太太和方瀚海夫妇都站在右手边。其余方氏族人分列两旁观礼,门外还有亲友。
方初牵着清哑走上堂,众人目光一下落在清哑身上。
那御赐的凤冠礼服,闪亮了所有人的眼睛。
方老太太连声道:“好。好,好!”
方瀚海和严氏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方三太爷主持婚仪,高声道:“新人拜堂:一拜天地!”
喜娘扶着清哑。和方初双双朝外跪拜。
方三太爷待他们起身,又喊:“二拜高堂!”
方初轻声提醒清哑:“转身。”
喜娘扶清哑转身。和方初对方老太太等三人跪拜。
方老太太含笑承受了,十分喜悦。
方三太爷又喊:“夫妻对拜。”
这次,清哑不用喜娘扶,就转向方初弯腰。
方初心跳急了——这一拜完,她就是他的妻了!
方初的堂弟,和方则差不多大的方剑指着方初,低声对左右兄弟道:“瞧三哥那模样,全没一点往常少东的沉稳和气概,跟个提线木偶似的,高兴得傻了。嗐,跟二伯父比,到底还是年轻嫩了些。”
众兄弟听他损方初,一齐窃笑。
方则瞪了他一眼,道:“别胡说!”
方剑道:“我才没胡说。不信我叫他你们瞧好了。”
恰好方三太爷喊:“礼成!送入洞房——”
方剑急忙喊:“三哥!三哥?三哥?……”
一声没反应,跟着又叫第二第三声。
方初听见“送入洞房”,急忙对清哑小声嘱咐道:“你跟着我走。”嘴里这样说,却没有牵着红绸先走,心里怕她盖头蒙面走不稳当,便不由自主地牵起她的手,立即感觉踏实多了。
他一心都在清哑身上,周围嗡嗡说笑声此起彼伏,他哪里会留心谁说了什么笑什么,一律充耳不闻,因此,方剑叫了他四五声,他都没反应,竟牵着清哑往外走去了。
方剑把眼一翻,两手一摊,道:“如何?”
众人见了这个情形,再忍不住,轰然大笑。
方老太太等人都听见了方剑作怪,也忍俊不禁。
方老太太嗔道:“剑儿,你小子又作怪!”
方剑笑嘻嘻道:“祖母,我看三哥丢了魂儿,想帮他喊回来。”
大喜的日子说新郎丢了魂?
这孩子太不会说话了!
好几声责骂同时响起,方则更跺了他一脚。
严氏把脸一板,道:“方剑,你再胡说,看婶婶怎么收拾你!”
连方瀚海也威严地看向侄儿,眉头微皱。
方剑吓一跳,急忙道:“快瞧三嫂去!”
一声喊,众兄弟蜂拥而出。
方老太太急忙高声道:“不许闹过了!让他们早早歇着。”
众人忙道:“知道了。”早跑远了。
方初自然不知道这些,连红绸带清哑一齐牵着,慢慢往东院行去,还不时提醒:“进院了。”“有门槛,抬脚。”
喜娘等人瞧得掩口直笑,夸新郎心细。
方初这样,是想着清哑初来乍到的,周围全是陌生人,郭大全等送亲的人都被方家人让去吃酒席了,连细腰和细妹这些贴身伺候的也都被让去吃饭了,等吃完了再去洞房伺候,眼下只有他是她最熟悉亲近的人,他必须亲自照顾她,免得她胆怯害怕。
清哑被他牵着,心里十分踏实。
感觉进了一个所在,又被扶着双肩按坐下来,“来,坐下。到了。”终于进新房了,不用再折腾了,她松了口气。
方初接过喜娘递来的喜秤,一丝没耽搁,用秤杆挑开那红盖头。入目是华贵的凤冠,凤冠下一张清丽容颜,睫毛眨了两眨,再掀开,露出熟悉的黑眸,静静的,泛着喜悦的光芒。
嫁给他,她是开心的!
他被这个念头激动着,冲她温柔一笑。
她也对他笑了。
“累不累?”他轻声问。
“一点不累。”她回道。
两人旁若无人的对答,引得四周低笑阵阵。
可他们还是没发觉,因为喜娘捧了交杯酒来。
方初忙先端了一杯给清哑,然后自己又拿了另一杯,和清哑交互饮酒。饮时,四目依然相对,如同缠在一块扯不开。
********
姑娘们,小子们,此处一定要有鲜花、掌声、月票祝福……不能吝啬哦!
第651章 洞房(1)(二合一章求月票)
饮罢,方初也挨着清哑在床沿上坐了下来。
一坐下,伸手便握住清哑的手。
这动作引得又一阵压抑不住的低笑。
到这时,两人才发现房里有许多人,一屋子活人,正看着他们呢。有方氏一族的兄弟姊妹们,还有方初的表兄弟姊妹们,还有朋友。姑娘们站在槅扇后,少年们则站在槅扇外,都瞅着他们。
这些人中,初次见清哑的都低声评价:
“三嫂眼睛很净。”
“她好安静哦。”
他们都发现清哑的特质:安静。
那样华贵的礼服穿在她身上,都不能遮掩这安静;明明眼中泛着喜悦的光芒,也不让人觉得她活泼,只觉她在静静喜悦。
这很出乎众人意外。
在他们看来,清哑弄出那么多事,该是个不安分的人;或者是像谢吟月一样强势威严的人,结果,居然是这样安静的女孩儿。
他们看清哑,清哑也看他们。
目光很好奇、很纯净,就是没有新娘该有的羞涩。
面对这样的清哑,方剑等人都不好意思说笑打趣了。
有些不忍。
对,就是不忍。
真是邪门了!
方纹和方则很喜欢,都过来叫“大嫂”。
清哑微笑应了,脸上也有了羞涩。
方剑也挤过来,笑嘻嘻叫“三嫂,我是方剑。”
一副自来熟的模样。
方初总算回过神来,警惕地盯着方剑——这个堂弟,最是鬼精淘气,别出什么馊主意捉弄清哑才好。
方剑被他瞧得发毛,讪讪笑道:“三哥。别这么瞧我。弟弟也没别的意思,就是想听你和三嫂弹一曲。就是那个‘联手弹’。三哥今日大婚,这么喜庆的日子,就让我们开开眼嘛。”
方初不想弹,因为他现在心不静,没法弹。
清哑也犹豫,因为她也觉得自己现在没心情弹琴。
众人见他们不出声。以为不乐意。顿时不由分说,搬琴的搬琴,抬琴案的抬琴案。拿凳子的拿凳子,摆放在床前,都安置妥了,方剑伸手笑道:“三哥三嫂请——”
方初无法。和清哑对视一眼,起身牵着她坐到琴案前。
结果。两人就像忘了走路一样,不会抬腿和甩手了,清哑左手按弦,方初右手弹拨。各管各的,那叫一个乱!
清哑急了,怎么会这样呢?
方初也冒汗。也觉得丢人。
两人便一心协调,越急越乱。不成个调。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
一兄弟疑惑地问:“他们真会联弹?”
方剑急了,道:“先前在郭家明明弹了的!”
那人道:“别是看错了吧?”
实在是两人联弹的方式匪夷所思,眼下当着人又弹不好,所以他不信,以为之前都是方初搞的鬼,糊弄外面那些人呢。
方则辩解道:“这还能瞧错!又不是只弹过一回,弹过好几次了,好些人都亲眼看见的。”
方纹忙证实确有其事。
严暮阳也道:“我那天就在跟前看的,真真的!”
方初把右手往琴上一盖,沉声道:“不弹了!改日吧。这又不是唱戏,张口就来。操琴原本讲究心境,今日忙了这一天,眼下又如此喧嚣不堪,如何能弹?纵勉强弹了,也没意趣。”
众人都恍然,都说是。
方剑赔笑道:“也对,今天日子特殊……”
一面说,一面心里却想,怎么先前在郭家弹了呢?
那会儿不也是锣鼓喧天的,许多人看着。
方初生恐他说出“三哥急着洞房,所以没心思弹”这样的话来,忙道:“改日能弹了,定弹给你们听。今日就算了吧。”
全福人忙走过来,趁机赶众人去吃酒。
她得了严氏嘱托的,不叫小辈们闹狠了。
大家见听不到弹琴,又怕方初,也不敢闹了,只得散去。
方剑落后一步,对方初意味深长道:“三哥,虽说今日是你大喜日子,也要节制些才好。”说完不等方初反应过来,飞快跑了。
方初恨得牙痒痒的,真想拉他回来踹他一脚。
一时人都散了,连赤心等人也让方初挥手命退下了,房里只剩下他和清哑,清哑顿觉轻松自如起来。
她问:“他要你节制什么?”
方初汗颜,尴尬地不知怎么回。
因岔开话题,问她:“你饿了吗?”
清哑摸摸肚子,道:“有些饿。”
方初忙走到外间叫人传饭。
吩咐毕,他走回来,看着她柔声道:“来,我帮你把这凤冠卸了。顶了这半天,脖子受不住吧?”
清哑感受了下僵直的脖子,道:“是。酸死了。”
戴着这样的凤冠,只好伸直脖子挺着,低头抬头转头都不能随心所欲,时间久了,真的很累。
方初忙小心帮她卸下凤冠,又叫她换礼服。
清哑一面活动脖颈,一面问他:“你不出去陪客?”
方初道:“不去。家里有的是人,不用我去。”
停了下又微笑道:“我今天是新郎,该歇着。”
清哑笑了,这才四下打量新房,一面为难道:“我的衣裳在哪?我找不到。去哪换衣裳?我还要换鞋……”
这可真是“新来乍到,摸不着锅灶。”
方初急忙高声叫道:“赤心!”
赤心忙走了进来,屈膝道:“大少爷有什么吩咐?”
方初道:“大少奶奶要换衣裳,你伺候。”
赤心道:“是。”
一面起身,过来拜见清哑。
拜罢,去开了新柜子,取了一套新的简便的红裙,也很喜庆。只没那么多繁复的刺绣和装饰,看样子是家常穿的,伺候清哑换上。
赤心道:“少奶奶皮肤真嫩。”
清哑微笑,并不出声。
赤心又赞那御赐礼服:“奴婢从未见过这样贵气的礼服。”
清哑道:“谢谢!”
赤心纳闷,谢她做什么?
她便笑道:“少奶奶折煞奴婢了。这是奴婢该做的。”一面又拿了双软底蝴蝶红绣鞋帮清哑换了。再后,又帮清哑卸簪环。
全部弄妥后,清哑感觉身上轻松许多。
一转身。见赤心又帮方初取了件常服。正帮他换呢。
方大少爷张开双臂,任她脱穿,一看就是习惯了伺候的。
清哑不由认真打量赤心。发现她长得很俏丽,做事手脚利索。
方初见她看自己穿衣,对她微微一笑。
更衣毕,外间就有丫鬟回道:“饭来了。”
赤心忙又出去。接了食盒进来,和另一个大丫头莲心端出来。摆在槅扇外的紫檀圆桌上,另有一玉壶,两个玉杯,两双银箸。
方初便道:“好了。都退下吧。”
赤心莲心屈膝道:“是。”
清哑急忙拦住问道:“我带的箱子放哪儿了?再帮我叫细妹来。”
她刚才不好说的,礼服换成居家常服,待会睡觉还得换睡衣。她的睡衣装在自己的箱子里。只有细妹细柔知道什么衣裳放在哪个箱子和柜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