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3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翰林却没想到那么远,笑道:“下雪好。王家正选婿呢。这天冷飕飕、干巴巴的,若是下了雪,平添风采,倒给王大人助长了威势。”
众人都道:“大雪地里选婿,果然好威势。”
原来今日是王家王瑛选婿的日子。
许翰林目光一转,落在严暮阳身上,诧异问:“严小子怎么没去?”
严暮阳忙道:“晚辈祖父已经替晚辈相中了人家。”
许翰林恍然道:“原来如此。可惜了。那王姑娘可是才貌双全,家世更不用说,听说今天王家门槛都差点让人踩破了呢。”
踩破门槛是不可能,不过少年才俊云集是肯定的。
众人便猜测,何人会夺得魁首,成为王家娇婿。
方利笑道:“严兄不去,那些人想必都高兴的很。”
众人先一怔,跟着都笑起来。
严暮阳讪笑着,飞快地瞄了巧儿一眼。
巧儿早拿了一把剪子,正低头裁剪起那红纱,要做棉袜子。虽低着头,在披风毛领映衬下雪白的小耳廓却可疑地红了。
今天她心情格外好,咕嘟咕嘟好像炉子上煮开的水,一直翻腾冒泡;又不知为什么,充满期盼。是期盼下雪吧,她想。
过了一会,果然天下起鹅毛大雪来。
众人不但不觉扫兴,反而起了兴致,纷纷站在窗前看雪。又有人冒雪送来已经印好的纺织服装发展史上半部图册样本,许翰林等人忙去观看,十分详尽直观,很有传承价值,都倍感荣耀。
方初清哑尤其开心,传给厨房:晌午添酒菜给大家庆贺。
许翰林等人也不推辞,正要畅饮畅乐,作诗作词。
方初见几个年轻的文士总有意无意地看清哑,虽知他们未必心存龌龊,但倾慕是一定的,他便示意清哑回去,说这太冷了。
清哑见诸事安排妥,也要去后面抱厦,外面忽然冲进来一个人,是方制的小厮,急惶惶地对方初道:“大爷,三爷他他……”
方初心一沉,叱道:“好好说!三爷出什么事了?”
那小厮苦着脸道:“没出事——啊不,是出事了。”
方利赶紧问:“出什么事了?伤了?和人吵架了?被衙门关起来了?”亏他脑子反应快,一口气猜了好几种可能,让小厮选。
小厮道:“都不是。哎哟,这个三爷他他……”
方初见他说了半天也说不清楚,又不像出大事的样子——不对,是一副出了大事的样子,偏说不全,忍不住想踢他两脚。
清哑也不走了,转来道:“你慢慢说,三爷去哪了?”
这个好回答,小厮急忙道:“三爷在王家。”
方初一怔,问:“他去王家干什么?”
小厮道:“选女婿呀。”
方初急问:“结果呢?”
问出这句,他几乎是不报希望地想:肯定没选中,方制的才学和家世都不够,王家不可能选他,可是这小厮为什么这样惊慌?
小厮道:“选中了。”
终于说出来了,他也松了口气。
许翰林大喜道:“选中了好啊!”
这个弟子,可给他长脸了。
众人也都轰然大笑,说这是天大的喜事,都向许翰林道喜,又向方初道喜,说今天晚上也要叨扰他一顿酒宴才肯罢休。
严暮阳和巧儿面面相觑,都不相信。
清哑也和方初面面相觑,都觉不妙。
方初皱眉——好什么好?真要是好,回来报信的小厮能这样哭丧着脸吗,就跟报丧差不多了,报丧也没这么晦气的。
********
四更来啦,有月票的千万投给原野哟!晚安!
第993章 美丽的误会
他沉声问:“王家怎么说?”
他准确地抓住关键,众人都收声听小厮回答。
小厮嗫嚅道:“王家不答应。”
方初吐了口气,果然,他就猜到这样。
许翰林愣了下,跟着严正道:“岂有此理!既选中了,怎么又不答应?这又不是抛绣球,还能砸误了。老夫去找王源!”
方初一把扯住他,道:“许大人息怒,先问明白再说。”
众人也都说先问明白,再做打算。
小厮却说不清了,因为内情他也不清楚,他只奉方制命回来请方初和清哑去王家,其他一概不知。想来也对,这事恐怕另有隐情,王家怎会对一个下人说呢,自然要等方家主事人去了再说。
方瀚海不在京城,方家主事的就是方初了。
他身为方制兄长,当仁不让。
至于请清哑去,该是为了和王夫人王瑛接洽。
许翰林恼怒地指责王源,说不管有什么隐情,方制肯定是被王瑛亲自选中的;既然选中,其他什么家世出身都不足为凭。王家若是注重家世出身的,直接选一王公贵族联姻就是了,何必费事来一出公开选婿,大雪纷飞的,在家饮酒赏梅不更清闲?
众人都道有理,都说王家这样做不该。
方初无暇理论,命赵管事安排车马,和清哑匆匆准备出门。
临出门时,许翰林也要去,说给他们助阵。
方初忙劝住,笑道:“大人,这可不是抢亲。”
许翰林吹胡子瞪眼道:“老夫就要抢亲!他女儿既然选中了老夫弟子,敢反悔做无信无义之人,我骂他个伪君子,沽名钓誉之徒!”
老翰林十分兴奋,觉得帮弟子抢佳人是件风雅荣耀的事,争赢了,在士林中定会被传为佳话,因此坚持要为方制出头。
方初凑近他耳边小声道:“大人无需冲动,待晚辈先去探探情况再说。王家既然瞒着这事,想是顾忌颜面,咱们不好不给脸。”
许翰林这才罢休,说他在幽篁馆等着方初消息。
方初保证了一番,才和清哑上车去了。
路上,他面沉如水,心中暗骂方制。
他并不在意方制是否被王家误会,他想的是:方制今天根本不该去王家,王瑛也不是方制良配,连方利都没去呢。
方制居然瞒着他去王家参加选婿,到底为什么?
他不认为方制见过王瑛、思慕王瑛。
清哑见他脸色不好,轻轻抓住他手,传达安慰。
方初觉得她指尖有些凉,忙将手合拢,反包裹住她的小手。
清哑道:“只要方制没有欺骗王家,我们就支持他。”
方初听了一愣,诧异地看向她。
清哑问:“我说错了?选婿选婿,是王家自己选的。选了又不答应,这不是羞辱人吗?看不上方制,谁要她选的!”
她的口气很不满,护短的架势十足。
方初心中一暖,知她将自己弟弟当成了亲人,含笑道:“好,等去那问明情况,我们再决定结亲还是退亲。我本意是不赞成的——王家门楣太高,不是三弟良配。俗语说‘高嫁低娶’,我怕他娶了王家女将来受气;还有,别人会以为方家妄图攀附权贵。”
清哑听明白后,也感到此事难办,说句矫情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攀附权贵,至少方家和郭家都不想。并非清高,他们也力求和权贵交好,但结亲还是免了,会有许多的弊端。
两人不再多说,一心等到王家见机行事。
不知具体情形如何,说再多也没用。
等到王府,在门房递交了拜帖,二人立即被迎进主院正房偏厅,王源、王大人,还有方制,正等在那里。
两位王大人坐在上方,方制坐在下面。
方制见了大哥大嫂,忙站起来,只看了方初清哑一眼,叫了一声,就急忙垂首,瑟缩的很,像做错事一般理亏心虚模样。
方初见了更来气——敢来参选,就该理直气壮,做什么这样心虚理亏?全没有一点男儿气概。只要不是他翻墙溜进王家的,错便不在他,便是不结这门亲,也要坦坦荡荡、大大方方才是。
这番话,当着人却不好教训方制。
他便和清哑先拜见两位王大人。
王源很不自在,面容有些愠怒;王大人和方初清哑打过数次交道,主动打圆场,寒暄招呼他夫妻二人坐下,又命人上茶,又命人去请夫人来,为的是郭织女来了,需女眷相陪。
为什么不引清哑去内院呢?
因为还要向她和方初陈述内情。
郭织女可不是一般的内宅女子,想必方初会让她在场旁听并商议决定这件事,两位王大人也需要清哑在场。
少时,王家大太太(王大人妻子)和三太太(王源夫人)都来了,互相招呼后,王大人斟酌一番言辞,委婉陈述事情经过。
原来,方制能进入王家,确实是个美丽的误会。
这次来王家参选的各地士子很多,王家并没有设置很严格的把关。这是有依仗的:一来学问做不得假,二来即便被选中,也不会立即拜堂成亲,王家还要核查对方的籍贯来历和婚姻,以免有心怀不轨之徒欺骗王姑娘,比如家有妻室等。这些学子来自各州府,在官府都有履历,以王家的实力想核查太容易了,所以丝毫不担心出岔子。
方制报上的名号是方制方少爷,王家下人陪笑问“可是临湖州方家?”方制点头说是,那下人便毫不犹豫让他进去了。
因为“方少爷”三个字他们很熟,和严暮阳严少爷一块进京的嘛。若是严少爷来参选,必定是和方少爷结伴而来;再者,方制那仪表也令他们眼前一亮——这样的少年才能配得上他家姑娘!
他们哪会想到,此方少爷非彼方少爷呢。
就这样,连秀才都不是的方制很顺利地进来了。
接下来就是选婿,王家很看中才学,并没有根据容貌先来一轮剔除。王大人告诉众少年: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并入了他侄女的眼,不论美丑,不论家世,都会被选中。这话令大家精神振奋,都说王家乃真正的书香世家,非沽名钓誉之辈可比。
然后方制就被选中了。
如何选中的,回头细说。
********
早上好朋友们!感谢大家订阅、打赏和投票。继续每日早课:求推荐票、双倍月票。你们且忍耐一阵子,等过了双倍月票期,我保证不碎碎念了。还有件事:只要订阅超过十元的,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张免费评价票,只能投给本书。大家在票夹里找评价票能看到。投票的时候记得要选五星哟,很多人把一星和一票弄混淆了,投了一星会拉低分数。拜托手稳些!
第994章 一生一世一双人
先说王家问明了他的身份后,为何不愿答应亲事。
其一,便是方制的身份:方家的庶子。
其二,还是方制的身份:连个秀才都不是,而这次来的少年最低都是举人,他就是蒙混进来的。
其三,则是方制过往的劣迹:少年时纨绔不学无术,曾经调戏大嫂郭织女,被方初和郭织女狠狠教训。就不提秋姨娘其人了,因为在王大人等人眼里,秋姨娘不算方制母亲,严氏才是。
综上几点,两位王大人对这亲事都不大愿意。
像王家这样的簪缨豪族、书香世家,结亲当然要考虑家世和出身;能让他们忽略家世和出身的情形仅限于一种:对方才学和能力过人。因为有了过人的才学和能力,足以创出一个世家。
像本朝的太祖皇帝,就是打铁出身的,开创了一代王朝。
再有朝中的白虎、朱雀、玄武三王祖上,都出身乡野,以军功起家,被封为郡王,成为国之柱石。
寒门崛起的士子更加不在少数。
若你一无才学能力,二无家世出身,王家凭什么把女儿嫁给你?不嫁给你就是嫌弃你出身、太势利?这个道理走哪也说不通。
事情说完,方制垂头不语。
方初能体会弟弟的心情:早上他还神采飞扬,如凌空飞翔的大雁,现在就像折断了翅膀的孤雁,从高空跌落尘埃,萎靡不振。
方初心中不平:这误会并不是方制造成的,怪不得他。
方初心里也并不愿和王家结亲,可方家不如王家势大,他就算心里不愿意,嘴上还不能说,很是憋屈。
眼前的情势,他是进不得,也退不得。
他若摆出希望和王家结亲的架势,会遭王家厌弃,不妥!
他若坦承不愿和王家结亲,会让王家觉得被轻贱,也不妥!
以他混迹商场多年的经验,居然不知如何应对这局面了。说白了,他兄弟眼下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王家承认这门亲,他们得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地答应。
王家不愿结亲,他们也要点头哈腰满脸惭愧地答应。
正在为难的时候,清哑开口了。
方初遇事一向沉稳,判明形势后会果断作出决定,像这样犹疑只能说明他还没有拿定主意,正在思考。
清哑感知他心意,自然要相助。
她也不会瞎帮,她会代他问一些问题,点醒在场众人,也助方初打开思路,做出正确决定。因她与王大人打交道最多,觉得他为官还算清正,所以选中他发问。
她看着王大人问道:“我三弟进来没用诡计吧?”
王大人忙道:“没有,没有。”
清哑又问:“我三弟没有隐瞒身份吧?”
王大人道:“这个也没有。”
清哑再问:“我三弟答卷是自己做的吧?”
王大人点头道:“是。”
清哑继续问:“我三弟是王姑娘亲自选中的吧?”
王大人有些尴尬道:“呃,是这样。”
清哑最后问:“请问我三弟哪儿做错了?”
王家人难堪地沉默,皆不能回,因为方制没错,是王家弄错了。一定要追究方制的错误,就是他没有自知之明,根本不该来。
方初将他们神情看在眼里,心中已有了计较:结亲是件喜庆的事,王家态度这样明显,他自不会拿热脸去贴人家冷屁股。但是,结不成亲也不能结仇,措辞委婉些把话说开,就当一场误会罢了。
正想着,就听清哑又在问了,这次是问方制。
方初觉得她就像公堂上的主审官,问完原告问被告。
这想法令他发笑,想着晚上回去告诉她。
清哑问方制:“你为什么要来参选?”
方初、两位王大人和两位王夫人听了都一愣。
这还用问吗,自然是想娶才貌双全家世又好的媳妇了。
方制抬头,桃花眼有些红,触及清哑清澈的目光,很快镇定下来,轻声道:“弟弟见大哥大嫂琴瑟相和,恩爱非常,弟弟很羡慕,也想找个不俗佳人。弟弟听说王姑娘才貌双全,王家这次选婿也不论家世出身,弟弟就来了。弟弟想,若是王姑娘选中了弟弟,弟弟定要像大哥对大嫂一样,与她白首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
“玎珰”,左边室内传来轻微的瓷器碰击声。
清哑猜测,那隔扇内肯定躲了人偷听,也许有王姑娘。
她忙对王大人道:“我问这话,要是他看中王家富贵,我们马上带他走,但他是真心爱慕王姑娘的。”
王大人哂笑道:“来参选的都这么说。”
清哑回道:“未必。”
王大人问:“怎见得未必?”
清哑没说话,只深深地看着他。
王瑛虽然才貌双全,这并不是众学子趋之若鹜的主因,清哑不好说别人是冲王家的家世来的,但相信王大人心里明白这点。
果然,王大人和王源很快便想到了,目光闪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乃常情。
王源嘴角勾出一个讥讽的微笑,问:“若别人都是冲我王家家世来的,郭织女如何认定令弟是冲小女来的呢?”
清哑道:“很简单,他又不想当官。”
方制不准备走仕途,要借王家什么力?
要说方家想靠王家庇护,方家在此之前已经是豪富了,且富了数代,和王家一样是老牌世家,又和玄武王府靖国公府交好,清哑在宫中也受宠,并不差王家这门权贵亲戚。
王源反问道:“他不走仕途,就是看重小女?”
他嫌弃方制,正因为他连个秀才都不是,一个商贾的庶子,还不学无术,这让他如何接受?且商贾重利,能对他女儿真心吗?
清哑道:“他对王姑娘是真心的。”
王大人听这话有文章,忙问:“织女因何这样说?”
清哑解释道:“那天他问我:怎样才能打动女子的心。我对他说,要用自己的真心。只要真心爱她,心中有她,眼中就有她;作画画中会有她,作诗诗中有她,弹琴曲中有她……无论隔多远,也会心意相通……我猜,他今天能被王姑娘选中,靠的不是好诗和好文章,应该是他有什么地方打动了王姑娘。”
方制垂着头,双眼酸涩不已,胀胀的——大嫂真的很好,不枉他把她看得天人一样,全心爱护尊重,并敬重。
********
抱歉,更晚了!美男方制说:投我一票吧,配角也有春天!
第995章 这就是你的真心?
王大人和王源神色微妙地交换了个眼神。
方初没想到方制与清哑还有这一番交流。
他无暇细想,听了清哑和两位王大人问答这么多,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也想好如何措辞了,忙趁机开口。
他道:“拙荆的意思是:三弟求亲的初衷很诚恳,并非一心攀附权贵。三弟少时顽劣,后来父亲闲在家,亲自教导他五年,便进益懂事多了。后又承蒙许翰林青眼,收他为弟子,教他丹青之术。近来晚辈见他还算成器,便将幽篁馆交给他打理。
“俗语说,一家养女百家求,三弟倾慕王姑娘,来参加选婿、希望被选中也是人之常情。然王家非普通人家,对女婿自然要求严格。王家觉得三弟不合适,晚辈能够理解,不会有怨言的。”
他这番话有进有退,让王家自己选择。
他先暗示对方:方制被方瀚海亲自教导了五年;方制现是许翰林的得意弟子;最后,他很看重这个庶弟,将幽篁馆交给他打理。总之告诉对方,方制不是当年顽劣的方家庶子了,未必就没出息。
当然,若王家觉得这门亲不合适,他也会理解,就此作罢。
王大人听出他弦外之音,有些意外,且犹豫——
这门亲到底要不要作罢?
同样听了方初的话,王源关注的却是后半段。
他听出方初隐隐流露的傲气:王家看不上方制,方家也不想攀附王家,所以主动递台阶给王家,王家若想回绝亲事就请便。
王源心里很不舒服。
他自得知方制身份后,左右为难:若按事先约定,他实在不甘心把女儿嫁给方制;若是翻脸不认,这与他平日为人行事的原则有冲撞,且王家会遭人非议,说他们不讲信义。
王家这样的书香世家,是极重视门风口碑的。
王家,不能因为这件事被人指责,坏了气节。
他便让方制请亲长来商议。
正如方初所料,方家若是借此攀附王家,王源定会感到厌弃;现在方初傲然表示,王家若退亲他们兄弟不会有怨言,王源便不舒服起来,觉得女儿被轻贱了,王家被轻视了。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着实烦躁的很。
王三太太见老爷难受,也跟着难受,又不敢插话。
王大人沉吟一回,对大太太道:“郭织女还是第一次来王家,夫人和弟妹请郭织女进去坐坐,让晚辈们都来拜见。”
王大太太忙笑道:“妾身正要请织女进去呢。”
说着便和三太太一起请清哑移步。
清哑看向方初,方初点点头,她便站了起来。
王大人又命人叫子侄来,带方制下去用点心。
将方制也打发走,他才好和王源认真与方初协商。
方制站起来,黯然看了方初一眼,满目羞愧和落寞。
他今天原想给大哥大嫂一个惊喜,让他们看看,他凭着自己的本事选了一门好亲,谁知惊是有了,却没有喜,有的只是羞辱。
他心情沉重,半天挪不动脚步。
他看见大嫂跟在王大太太身后走了出去,想起当年她在谢家遭遇的歧视,大嫂没有软弱,很坚决地选择了退亲。
他脑中灵光一闪,当即做出决定。
他转身向两位王大人道:“你们不用为难了。”
清朗的声音,如长笛破空。
方初等三人都诧异地看着他。
方制挺直了脊背,抱拳道:“既然王大人觉得这门亲不合适,晚辈不敢高攀,就此作罢。”说完又对方初道:“大哥我们走吧。”
现在就走,还来得及追回大嫂,她应该还没进内院。
大雪天的,早些回去,一家人围着火锅吃酒,才舒爽呢。
王大人和王源被他忽然转变的态度弄得惊异不已。
王源尤其被撩拨得火大,冷笑问:“这就是你的真心?”
方制认真道:“若是王姑娘有万难的事让晚辈去做,晚辈便是赴汤蹈火也不会退缩。现在,王家看不上晚辈,晚辈当然不能死皮赖脸地赖在这,让王家和王姑娘左右为难。”
方初欣慰,眼中浮现笑意。
这个弟弟,是真的懂事了。
不过,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不能就这样愤然离开,要大度洒脱些,王家越看不上他们,越不能让王家轻视了。
正要说话,就听王源问道:“你这是指责我们不守承诺?”
那声音隐含怒气,像要发作的前兆。
他本就为此敏感,方制的话让他疑心起来,
方制摇头道:“晚辈不敢。这原是个误会。晚辈不知道王家选婿是要看功名的,也不知道下人把晚辈当成弟弟放进来。谁知……好在这事还能挽回,不像当年江明辉,接了谢姑娘的绣球,又被拉着拜了堂,等我大嫂去到谢家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了……”
方初听他说“王家选婿是要看功名的”,便知不好,急忙看向王源,果然脸色变了;再听他说到江明辉、谢吟风,更加要坏事。
王家名门望族,将他与谢家相提并论,不是打脸吗!
当然,以前谢家还算不错,后来经过那么多事,名声败得不能再坏了,岂能相比;再者,王瑛选婿和谢吟风抛绣球也不是一回事。
不等他阻止方制,就听一声“住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