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乡人家-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慧怡郡主也觉不好,换个口气问巧儿:“你到底怎么想的?”
巧儿道:“天下父母谁不为了儿女着想?人往高处走,这是人之常情。总归是我们家根基浅了,难怪她看不上我。若我是你们王家的,或是蔡家的姑娘,她就不会说二话了。”
三女听了默然,又同情,又无奈。
慧怡郡主憋了一会,愤愤道:“势利眼!”
巧儿失笑道:“郡主,我知道你性子直,你为我好,可也不能骂人家势利眼。严伯母也是一片慈母心肠,并没有错。以前你不也瞧不上我吗?说我算计严暮阳,不配严暮阳。你都忘了?”
见慧怡郡主窘迫样,王瑛和蔡铃一齐低头暗笑。
慧怡郡主申辩道:“我怎么知道你那貔貅是严家人送的!偏偏瑛妹妹有一个差不多的,严大奶奶又露出想和王家结亲的意思,我误会你也不冤枉。并不是我无中生有污蔑你。”
严纪鹏在下小定后,对外放出话,说巧儿的貔貅是他当年让严暮阳送的,当时就有和郭家定亲的意思。郭家长辈说孩子太小,定早了怕有变数,因此才一直没公开。他便索性等严暮阳高中后,来个喜上加喜,上郭家提亲,再公开往事。谁知为貔貅差点闹出事故来。
这话一传开,梅氏之前行为对巧儿的影响便消除了。
更多的人笑话她,公婆早看准的亲事,她还蒙在鼓里。
王瑛见扯到自己身上,红了脸,嗔道:“郡主慎言。”
巧儿忙道:“过去的事还提它做什么。我都说了这是人之常情,又怎么会怪郡主。京城人家结亲谁不是看家世。”
慧怡郡主要挽回自己从前种下的恶劣影响,道:“郭家根基是浅,可是你不同,你可是得了皇上和太皇太后亲口夸赞的,连玄武王府还想求亲呢。她还敢看不上?”
巧儿意味深长地笑道:“这又不是入朝做官。皇上和太皇太后夸没用,婆婆喜欢才有用。”
王瑛听得一震,和蔡铃对视一眼。
蔡铃道:“你这话有些道理。”
慧怡郡主见巧儿总也不像以往痛快,气闷的很,道:“什么道理!那严暮阳就那么好?六首状元又怎么了?还能立马升为宰相了?将来成就如何,还要看他表现,也未必就能入阁拜相。依我说,他母亲既这样嫌弃你,你不如干脆退亲算了,嫁去玄武王府还好呢。”
蔡铃和王瑛见她越说越不像话,忙一齐阻止。
巧儿也嗔道:“瞎说什么!怎能随便退亲呢。”
慧怡郡主奇道:“你们郭家不是最不怕退亲吗?”
巧儿道:“胡说!我姑姑退亲,那是没法子。好好的谁愿意退亲?”
慧怡郡主道:“你们这样子像是好好的?”
巧儿叹了口气,落寞道:“都是为了儿女,都是慈母心肠,虽然嘴上不饶人,未必就是恶毒的人,何必斤斤计较呢。”
慧怡郡主冷笑道:“你倒维护她,可惜她不领你的情。”
巧儿道:“我不过实话实说,不要谁领情。”
慧怡郡主道:“我就看不惯她这点:若不乐意就拼着闹翻也别定亲;既已经说定了亲事,就是一家人了,她这样在人前人后表明自己不中意你,难道就抬高自己儿子身价了?”
巧儿见她火气很大,忙道:“好了,别生气了。”
一面拉了她往外走,又对王瑛和蔡铃道:“咱们去外面。外面天气好,花儿都开了,竹笋抽了好多呢。”
阳春三月,花草繁盛,巧儿也在院中养了不少花草,配着墙边院角各处的莹莹翠竹,看得人眼目清新、神清气爽。
大家玩笑间,也就丢开了刚才不快的话题。
吃饭时,清哑没让她们去前面,而是命人将饭菜端去巧儿房中,由巧儿单独相陪,方便她们自由说话。席上各种江南时鲜菜肴,尤以四鳃鲈鱼烩最为鲜美。鱼、笋都是新鲜的,只没有莼菜,用水萝卜代替,大家吃完赞了又赞,又暗自感叹方家生活讲究。
这些江南特色时鲜运来京城,耗费的银钱倒在其次,主要是麻烦。也就是郭织女怀了身孕,方初为了她养胎,才不惜这样折腾。
几女玩到下午,兴尽告辞,巧儿亲送至门外。
看着马车离去,她抿嘴一笑,心情很好地转身对金锁道:“丹青和无悔呢?叫她们来。我要给她们讲(弹琴)指法。”
金锁忙去前面叫两位小姐儿。
这且不说,且说王瑛因为方制在幽篁馆作图,她便留下话,和慧怡郡主一块回娘家看望母亲。慧怡郡主陪她一块去王三太太院中,恰好婉容大长公主也在那呢,正和大太太等人打牌。
二女先给长辈问安,又坐在各自母亲身边看牌、陪说话。
长辈们一边打牌,一边问严氏可好,郭织女身子如何等话。
说到严郭两家纠葛,王源夫人叹道:“郭织女心里怕不好受。”
慧怡郡主道:“织女心里好不好受我不清楚,可是我们一句也没听见她抱怨刻薄严大奶奶。郭二*奶奶也没有愤愤不平。我们原想安慰巧儿的,结果她反替婆婆开脱,说婆婆慈母心肠,并无恶意。”
王大太太点头道:“织女好涵养。巧姐儿也是个聪明的。”
王瑛道:“大嫂有什么都是当面说的,从不背后说人。”
婉容大长公主道:“你这样称赞妯娌,可见她是真好。”
慧怡郡主道:“严大奶奶自诩世家出身,嫌弃郭家家世低,偏她自己说话行事比小门子小户的还浅薄,郭家人倒大度容忍。”
王大太太瞅她道:“你这孩子,世上事原没有一定的。大家子有不成材的,小门小户也有出息有见识的。”
慧怡郡主道:“她也太骄狂了,儿子考了状元,就像多不得一样,只有公主能配了。巧儿再不好,玄武王府还求呢,她就敢这样嫌弃。幸好瑛妹妹没嫁他家,不然现在倒霉的就是瑛妹妹了。”
众人听了相视一笑,尤其看着王源夫人笑。
婉容大长公主道:“瑛儿这就叫做‘因祸得福’。”
王家原想将王瑛嫁给严暮阳,结果没做成亲,阴差阳错嫁给了方制。现在看来,王瑛嫁给方制是因祸得福了。若是王家和严家结了亲,就凭梅氏这性子,王瑛的糟心事绝不会少。
王源夫人看看女儿娇艳的脸颊,暗自点头。
因蔡家二房的八少爷也中了,蔡家一来想庆贺热闹一番,二来想办个春日赏花宴,宴请世交亲朋的子女,给族中子弟和女孩子们增加待人接物的机会。这也是京中聚会习俗,尤以春季和秋季居多,有美景可赏,天气也适合,不太冷也不太热。
严纪鹏父子祖孙和梅氏都被邀请。
蔡铃请了许多京中闺秀去赏花。
巧儿自然不去,要躲着梅氏。
严氏和王瑛都去了,清哑也没去。
这日,蔡家园内花枝招展,贵夫人和姑娘们三五成群,或聚集在亭内,或徜徉在花间溪流旁,隔墙院内男子们也是笑声阵阵。
夫人们看见梅氏,纷纷恭贺她儿子获得“六首状元”,是古往今来科举第一人,且又少年成名,人品样貌都是上上等。
梅氏嘴上谦虚,心中着实畅快,可谓志得意满。
有那多事想看笑话的,又故意问起严暮阳的婚期,提前向她祝贺,说这大登科连着小登科,实乃人生美事云云。
梅氏笑容就有些勉强了,含糊说尚未定准。
好在她谨记之前教训,没敢再口出怨言。
就算这样,她脸上笑容不如之前真心,也引得众人暗自揣测,背后窃窃私语,说长道短。
慧怡郡主见了替巧儿不忿,要替巧儿出气。
她因欠了巧儿救命之恩,又曾设计想暗算巧儿的,心中愧疚,一直想找机会为巧儿尽心尽力,还这份人情,今儿机会来了。
因见梅氏不知和谁家夫人站在一丛“魏紫”牡丹花前指点评价,心中一动,便拉着蔡铃走过一道一人多高的绿色花障那边去——那花障是木槿,尚未到开花时节——梅氏和那夫人就站在花障另一边。
慧怡郡主笑道:“如今严公子可出名了,满京城人人都在说六首状元、少年才俊。”
蔡铃道:“这也难怪。本朝只有三元及第,历史上都没有六首状元。”
随着她们议论,花障另一边的说笑声停了,被这边吸引。
梅氏低头装作看那层叠高耸、状如皇冠的紫色花朵,耳朵竖起。她听见是两个女孩子声音议论严暮阳,不禁兴奋的很,想听听她们说什么,再听听她们是哪家的姑娘。即便儿子亲事已经无可转圜,但听见有人中意严暮阳,也可令她自我陶醉一番。
却听慧怡郡主冷笑道:“他再考几个六首状元都没用,搁不住有那样一个母亲,挣的脸面还不够她丢的。可笑她自以为是,丝毫不知自己已成为京城人茶余饭后的笑柄。还瞧不上郭家门第!郭巧儿人品才德连皇上和太皇太后都夸的,她倒看不上了。哼,难道她眼光比皇上还强?比太皇太后还高?就她那副做派,真要是郭家退了亲,京城像样点的人家都不会和严家结亲,再是六首状元都没用。幸亏我王家没和她沾惹上,不然倒霉的就是瑛妹妹了。我三婶说起这事就开心得不得了,真是万幸呢,好险没和这种人牵扯上,不然气也要气死……”
蔡铃才听了一个开头就急了,就拦阻她。
哪里能拦得住,慧怡郡主说得又快又脆。
********
突如其来的加更,惊喜有木有?票票有木有?(*^__^*)
第1141章 巧儿:无法掌控的结果
蔡铃不得不出声道:“郡主,你怎么能说这话?”
慧怡郡主停住脚步,道:“我说这话怎么了?我不信你心里不是这么想的。你瞧这园子里那么多人,谁心里没数?就她糊涂不自知罢了。”
蔡铃道:“你……那你也不能这么说。”
言下之意,心里有数就搁在心里呗。
她是看在严未央面子上,不忍笑话梅氏让严家丢脸。
慧怡郡主道:“我是替郭巧儿不平。你说说,要不是看你三嫂的面子,还有严老爷的面子,郭家会答应这门亲?”
蔡铃想了想,道:“恐怕不能。”
慧怡郡主道:“就是嘛!要不是严家还有几个明白人,严暮阳再是六首状元,人家也不会把女儿推进火坑。——有那样的婆婆,将来日子能好过?她还以为她儿子多了不起呢,王府的少爷都比不上。”
……
花障另一边,梅氏脸色煞白,不复笑脸。
和她一起的那夫人也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附近还有其他人,也都听见了慧怡郡主的话。
梅氏不堪羞辱,想走过花障来质问慧怡郡主,又没有勇气。
慧怡郡主固然说话刻薄,梅氏自己从前表现也不好,争起来未必能占理,若是闹开,只会给严暮阳丢脸。
还有,那句“难道她眼光比皇上还强,比太皇太后还高”让她心惊肉跳,害怕极了,哪里敢出来质问。
她少不得忍了这口气,当做没听见。
已经发生的事,当没听见不可能。
此后,她再没兴趣和人说笑周旋。
梅氏心里存了疙瘩,再看这春日赏花宴便不同了:只觉所有人都对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看她的目光充满含蓄的讥讽意味,令她芒刺在背,去哪都难堪,站哪都不安,坐哪都成为视线中心。
她没有感觉错,慧怡郡主的话迅速在园中传开了。
王源夫人深怪慧怡郡主言行太鲁莽,又无法挽回,只好在和人闲谈的时候,夸赞郭织女安静有涵养,和王瑛妯娌相处很好。
她夸清哑,也就是夸严氏儿媳,严氏没话好说。
清哑有涵养,作为对立方的梅氏什么品性可想而知。
她算是不着痕迹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省得别人说慧怡郡主恶意歪派人、传播是非,维护了慧怡郡主。
严氏略一留心便发现园中情形不对,再没脸待下去,当即告辞。临走把梅氏也叫走了,说是回去准备赏花宴,因为严家也要办赏花宴。
隔日,慧怡郡主便往幽篁馆去对巧儿卖好,将那天情形说给巧儿听,并大度道:“你不用感谢我,算我还你债了。”
巧儿按捺住心抽抽,问道:“你欠我什么债?”
慧怡郡主道:“去年在慈善中心,我想要算计你,结果没算计成,还被你给救了。好在那个陷坑也没浪费,给石寒天用了。这回我帮你出头对付了你婆婆,咱们算是扯平了。”
巧儿瞪着她半响无语,目光似敬佩似幽怨。
其实,巧儿确实想借别人来对付梅氏,也做到了。
严家的人,包括姑太太严氏训斥劝解梅氏,梅氏都听不进去,以为严氏偏心,觉得自己没错。若她从别人嘴里听见外面对她的真实评价,将不再存美好幻想,对她将是一个打击,可以使她警醒。
这算是巧儿进门前和未来婆婆第一回合较量。
但是,这种斗争不同于和仇家之间的斗争,并非让梅氏丢脸,巧儿就能赢了。梅氏是严暮阳的母亲,梅氏丢脸,严暮阳也没脸,严家更没脸,那巧儿也没脸——摊上这样的婆家能光彩吗?
所以,这个打击的分寸并不好掌握,还要隐蔽。
可是巧儿也没办法,她不能亲自出面。
她不能亲自出面,自然也无法掌控结果。
然后,结果就变成这样了!
见巧儿神色不对,慧怡郡主狐疑道:“你怎么了?不感谢我就罢了,不会怪我多管闲事吧?”这么一想,她脸色就不善了。
巧儿道:“你为我出头,我怎么会怪你。”
慧怡郡主道:“那你摆这副臭脸做什么?”
巧儿幽怨道:“郡主,你就不能说含蓄点吗!再者,为什么闹得人尽皆知?何苦为我得罪人,还影响你的名誉。我说句真心话:你这脾气要改改了,一点不像王家教养出来的姑娘。将来嫁去人家,容易吃亏。我为你好,你别听了不顺耳。”
慧怡郡主道:“你还是怪我。那你说,我该怎么说?”
巧儿道:“别的我也不提了,你为何要把方三婶(王瑛)扯进来?这不是多惹是非吗!回头她连方三婶也怪上了。”
这件事确实不妥,慧怡郡主那日回去也被母亲训了。
但她嘴上不肯认输,道:“你那婆婆脸皮厚的很,不说重些不管用。至于瑛妹妹,我母亲她们私下说起这事,都说瑛妹妹幸亏没嫁去严家。那就是个狼窝,一般女子嫁进去肯定活不长,只有你这样有身手会武功的姑娘嫁去才能活得下来……”
她越说,巧儿脸越黑。
后来巧儿发现:慧怡郡主说梅氏脸皮厚的很,不说重些不管用,还真有道理,因为梅氏消停了!
三月初八,严暮阳和巧儿大定。
这一日,梅氏很尊重,没有一点失礼和挑刺。
这让悬着一颗心的严氏等人非常高兴,这场集大定和庆贺状元的酒宴非常完满,内外上下都喜气洋洋。
清哑一心二用,一面关注客人,一面命细妹留心前面,看郭俭什么时候到,昨日靖国公府派人来传话说,他们今日到京的。
梅氏听见,忙问:“可是郭大爷的俭哥儿?在荆州的那个?”
清哑道:“是。俭儿从小就去回雁谷学手艺。”
梅氏赞道:“真不容易。小小年纪就这样肯上进。”
清哑听了意外不已——梅氏居然没嫌弃郭俭学的木匠手艺不入流?也对,靖国公可是著名的木匠,谁敢笑话他!
阮氏也觉意外,想这梅氏今儿实在反常。
梅氏却不觉得,跟着清哑一块盼望郭俭。
细妹使人到外面叮嘱小豆子:若是俭哥儿来了,即刻进去通报大奶奶,不可大意了,小豆子忙应下了。
他和小黑子在外书房照看适哥儿等人。
********
早上好朋友们,咱们巧儿大定了,撒……月票呗o(n_n)o~~
第1142章 贴心的妹妹
适哥儿领着自家兄弟表兄弟,还有蔡扬兄弟几个——严未央没带儿子去奉州,留在蔡家读书呢——并崔嵋两儿子下棋猜谜、投壶斗牌、用弹弓打鸟等等,把院子都快翻过来了。
蔡扬听适哥儿说方瀚海收藏了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拓本,忙请他拿出来观看。适哥儿每天都要临摹的,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去书房里拿了出来,放在书桌上,两人同看。
蔡扬看了手痒,又想临摹。
适哥儿也想看看他字写得如何,便亲自磨墨,让他临摹。
蔡扬临了两个字,适哥儿见了,也另取了纸笔来,也写了起来。写完两人对比。蔡扬夸适哥儿。适哥儿谦虚说蔡扬写的好。两人互相吹捧一番,一齐笑起来,接着又写。
这时,婉儿、丹青和无悔跑进来,站在桌边看他们写。
蔡扬沾了笔墨,正好适哥儿写完一个,说“蔡哥哥你看这个。”他便侧身探头去看,一面口内赞好,一面回身再写。
忽听婉儿惊叫道:“哎呀,你的笔!”
蔡扬吓一跳,心里“咯噔”一下——
原来他一个不留神,执笔的手碰在那拓本上;婉儿再一提醒,他手又一抖,那笔干脆掉了,在拓本上滚了几个滚。
适哥儿也看过来。
两人不忍直视拓本,互相对视。
一时间小脸都黄了,眼中只剩惊慌。
若是打碎了玉杯、花瓶什么的,以他们的见识和家世,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这碑刻拓本,毁了可就没了!
蔡扬是客,来人家作客闯了祸,他再聪明也害怕,把平日长辈教的从容、担当等等修身的话都记不起来了,只剩下难堪和窘迫。
适哥儿很想表现担当,把这过错揽在自己身上。一来蔡扬是客,怎能让他难堪呢?二来他们是好朋友,朋友就要讲义气。可是,想想方瀚海知道这事的后果,他也胆怯了,怕是要受罚。
想曹操曹操到,书房外传来方瀚海宏亮说话声:“龚大人说笑了。只管借去临摹。就怕大人书法趋于大成,临摹出一个以假乱真的摹本来,把我那拓本给换下来,我可就亏了。”
这话引起一阵爽朗笑声,眼见许多人就进来了。
适哥儿再也顾不得,迅速将自己和蔡扬写的字纸抓在一起,一手拉着他,低声道:“先躲躲。”奔窗户就去了,一跃猴上窗台,一纵身就翻到窗外,接着蔡扬也慌慌张张地翻了过去。
天气晴好,方初命将窗扇撑起来通风,方便了他们。
适哥儿又回头对婉儿等人嘘声道:“别嚷。”
婉儿用力点头,一拉方丹青,冲无悔道:“快走!”
也往另一边书架后跑去,从那通向后门。
都走了,无悔站着没动。
于是,方瀚海和龚大人等进来,便看见无悔跪在椅子上,手抓着毛笔,愣愣地看着桌面,方瀚海心中觉得不妙,朝桌上一瞧——
“哎哟,小祖宗,这是怎么了……坏了坏了!”
方无悔黑眼珠闪了闪,坦白道:“祖父,笔掉了。”
方瀚海看着无辜的孙女,责怪的话一句也说不出。
他四下打量找人,一个人影也没有。
他便喝问:“你哥哥呢?写字写完了也不把帖子收好,随便就搁在这。”他以为定是适哥儿写字写到一半就跑去玩,字帖没收起来,然后方无悔又过来练习写字。小丫头最近刚学写字,兴趣蛮大。
众人看清怎么回事,都顿足叹息。
叹息罢了,又一齐看向惹货的丫头。
方无悔诚恳道:“对不起,祖父。这个字帖,很重要吗?”
满脸的忧心和发愁。
方瀚海咬着后槽牙干笑道:“也不是很重要。”
一面把她手上笔拿下来,搁在笔架上,又抱她下凳子。
又道:“你才学写字,不用临这个。你照着祖父写的帖子临摹就够了。都是你哥哥不小心!”他痛心不已,心想你才几岁的丫头,才学写字就临摹颜真卿的碑帖,用得着吗?临摹他的字帖绰绰有余。
无悔道:“不怪哥哥,是我不小心。”
方瀚海见孙女如此乖巧,更不忍责怪她了。
窗外,适哥儿本来还想进来承认是自己弄脏了帖子,听了祖父的话,再也不肯动了——祖父以为是妹妹弄脏了字帖,还要牵连他骂他,若知道就是他弄脏的,后果岂不更严重!
蔡扬也是一样想,都缩在窗下不敢吭声。
就听屋内方瀚海又问:“跟你的人呢?怎么你一个人在这?”
方无悔道:“哥哥他们在后面玩,我写字。”
方瀚海夸道:“真用功。别写了,也去玩吧。”
方无悔见没什么大不了的,祖父并没有很生气,快乐道:“那我走了。祖父,你别生气。明儿我让爹买一个字帖孝敬你。”
方瀚海笑道:“好,就让你爹买。”
方无悔便跑向后面去了。
龚大人捏着那拓本,顿足叹息道:“可惜了,可惜!”
严纪鹏斜着方瀚海道:“你这么娇惯孙女!”
方瀚海辩解道:“她这么小,知道什么?况且她是认真,又不是淘气。都是适哥儿,越大越无法无天……”
严纪鹏等人都呵呵笑起来。
方无悔走到后窗下,冲适哥儿甜笑道:“哥哥。”
适哥儿欣喜地悄声问:“没事了?”
方无悔点点头,在他身边蹲下来,仰面道:“哥哥别怕。”
适哥儿笑嘻嘻地抱住妹妹,在她红红的脸颊上用力亲了一下,道:“妹妹真好。哥哥谢谢你。下回去街上买好吃的给你。”
方无悔也笑,又对蔡扬道:“扬哥哥别怕。没事了。”
蔡扬感激道:“谢谢方妹妹。”
伸手碰了碰她的小手,稀奇地看着她。
面前的小姑娘,脱了冬衣,穿着藏青色小夹袄,银红镶白狐边绣如意纹小坎肩,凤眼黑溜溜的,腮颊粉光圆润。这一刻,他心里十分遗憾,为什么母亲没为他生一个妹妹呢?
事情过了,他也能定下心来思考。
刚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