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水乡人家-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虽然是媒妁之言,却相交于贫贱之时;又都年少单纯,怀着一腔期望努力做事……这种丝毫不掺杂利益的感情,是很美的。可惜。凡美的东西容易经不起风雨……”

他说起江郭两家退亲的内幕。声音里带着丝丝惆怅。

李红枣的报复是起因,谢吟风的暗恋和占有欲是主因,谢明义夫妇的护短推波助澜。江明辉的善良单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江大娘对郭清哑的偏见雪上加霜,最后方初和谢吟月出面……退亲成定局!

方则这才恍然大悟。

跟着又疑惑地问“既如此情深,郭姑娘为何要退亲?”

为什么?

这问题之前方初也困惑。以为她不甘屈居妾位。后来有一天,他豁然开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君既无情……我便休!”

方则便明白了,也沉默了。

他没见过江明辉,不知他什么样的人。

可是。他听过太多贫寒之家崛起的故事。

跟那些比起来,郭江两家的故事根本不算什么新闻。

但郭江两家的故事却是特别的:郭清哑当场写下退亲文书就无人可及;郭家对谢家的强势反击更是令人瞠目;现在郭家更有后来居上之势……

“大哥,你说郭清哑真有那么厉害?”

“厉害?算是吧。其实她真正厉害的地方不是手段。而是……面对她的时候,你就像对着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污点,从而不安,想擦干净。越擦越模糊……”

“呵呵,这话太过了!我对着她就没这感觉。”

“因为你本来就是干净的。”

……

兄弟就像鸣蝉一样,叫了一阵忽然都歇了下来。

过了一会,方初伸出一只手搭在弟弟肩膀上,轻声道:“咱们方家不需要你联姻。你且看着,若真喜欢郭姑娘,就去争取。记住,要用你的真心!若对她不是很在意,就别去招惹她……”

正说着,回廊那头过来几盏灯笼,有低低的女声传来。

“妹妹来了。”方则猜测。

等人到近前,他们才发现,不但方纹,还有谢吟月。

方则忙起身叫道:“月姐姐来了!”

谢吟月答应一声,看着他们兄弟笑问:“说什么呢?”

方初轻笑道:“没说什么,就是闲聊。”

一面让谢吟月坐,又命丫鬟上茶。

方纹则打趣道:“我刚还跟月姐姐猜呢,肯定是二哥哥为了郭家拒亲的事心里不好过了,所以我们特来安慰。”

方则不好意思了,道:“瞎说!”

谢吟月坐了,歉意道:“郭家未必看不上方家,郭姑娘更不会看不上则兄弟。这件事的源头在谢家。说起来则兄弟是被谢家牵累了。你哥哥又曾经帮过我,所以郭姑娘对方家敬而远之也就难怪了。”

提醒方郭两家之间横亘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方初淡声道:“没什么。姻缘自有天定,岂可强求!”

谢吟月听了“姻缘天定”几个字,心中一动。

她疑惑方初这话另有所指。

想起谢吟风和江明辉的姻缘,她一时无话可说。

幸好方则这时问道:“月姐姐怎么有空来?肯定不是玩的。”

方纹笑道:“那当然。月姐姐是来签单的。”

谢吟月就道:“是史大哥,我们签单后,他要来方家找你大哥,正好我也有些琐事要来,所以我和父亲就陪他来了。”

方初见她神情同前几日大不相同,很诧异。

因问道:“那棉布都处理了?”

谢吟月点头,微笑道:“都降价给史大哥了。又签了些新单。”

着重“新”字。

方初疑惑地看着她。

她不等问,主动解释道:“谢家出了两种棉布新品,所以和史大哥签了约。”顿了下又道:“要说郭家公开机器这一招确实惠民,百姓直接受益不说,也给了潜心钻研的人提示启发。谢家便侥幸获得突破。原还想着如何保密,后又想,这完全不用担心,只等朝廷批准专利,便可高枕无忧了!”

方纹惊喜道:“到底是月姐姐,就是聪明!”

方则也跟着道喜。

谢吟月抿嘴笑道:“不是我,是我们家一个织工。”

方初却没有像以往那样夸赞她,眼前浮现郭清哑在锦绣堂宣布公开机器时的神情,安然恬静,并无骄矜自得之色。

她,是真正为百姓才公开织布机等机器的!

第182章 赴会(二更求粉红)

虽然此举也打击了谢家,但主因却不是为了打击谢家。

他便忍不住道:“郭家公开机器是为了造福百姓。”

谢吟月轻笑道:“这我知道。谢家是百姓,自然跟着受益了。”

这话听在方初耳内,别有一番意味。

他看着未婚妻,头一次觉得她的从容淡定有些刺眼。

谢吟月今晚确实心情很好,丢掉了连日来的沉重。

谢家从前所以领先其他锦商,并不是她谢吟月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谢家笼络了许多织锦好手和意匠,专门研究织造。然能人再多,也有突破不了的瓶颈。郭清哑的出现像一束光芒,指引了他们正确的方向。谢家如此,其他锦商世家也是如此。

谢家最近埋头研究织布,郭家公开机器令他们霍然贯通!

这中间有个缘故:之前谢吟风从贾秀才那弄来的机器不大全面。等正品现身,谢吟月和手下都是织造业的翘楚,突破就不足为奇了。

谢吟月也因此豁然开朗,找准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她要从此在棉纺织上和郭清哑一较高下!

正如父亲说的,这世上从来就不缺天才,能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你再厉害,终究是独木难支!偏又狂妄自大,公开机器博取虚名,正好给了我机会。看你一人如何抵敌我一群人的智慧!”她冷静地想,“往后咱们就在这纺织业内比拼吧。日子长远呢!”

一时间,她和方初心思各异,方则方纹毫无所觉。

方纹问道:“月姐姐明晚去夏家参加乞巧会吗?”

她也接到了夏流萤的帖子。

谢吟月道:“自然要去的。”

因转向方初,问:“你可要去?”

方初心沉沉的。刚想说不去,忽又改口道:“自然要去。”

谢吟月便微微一笑。

方初岔开话道:“史大哥来了,我们过去吧。”

说完起身,径直先走了。

谢吟月也向方则兄妹告辞,跟着他上主屋那边去了。

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言。

谢吟月有些不适应,犹记得去年他和自己说笑的情形。她有事要告辞。他不舍得她走。抱怨的话好像还在耳边……



乞巧会,本是为小姑娘们过乞巧节聚会祈祷玩乐的。然织造大人的千金出头办会,意义又不同了。渐渐演变成有身份和财富的人汇集、交往的一项活动,受邀的也无不是霞照官场和商场有头脸人家子女。

原来只请女孩子的,后来像方初等少年也受邀助兴。

七月七日傍晚,清哑还原女装打扮。带着巧儿和细妹,在郭大贵陪同下。和沈寒梅一起赶赴织造府。

半路上又碰见严未央,这原是她们说好的。

大家会齐了,一起进入织造府。

乞巧会在织造府花园的莲花堂举行。

莲花堂坐落在莲花湖边。

莲花湖内满是各色莲花,故此得名。

莲花堂被莲花湖流出的水一分为二。两岸临水皆是游廊,中有拱桥相通。客人也分开两拨:女孩子们在南岸轩堂,少年们在北岸。既不用搅合在一块失了礼数,又可遥遥相对观看听音。

清哑等人被引入莲花堂南岸轩堂。郭大贵被引入北岸。

一路上,彩灯招展、水映浮光,好不美艳!

巧儿两个眼睛都不够看了。

沈寒梅以前不大出门的,这也是头次来。去年她也收了帖子,却被清哑给绊住了。连严未央去年也没来。

今次三人一同到达,立即吸引了众多目光。

先来的女孩子们看着清哑,目光复杂。

就算心里再不肯承认,她们原来看不起的村姑还是跟她们站在了一起。甚至,比她们更出风头——得到了织造大人和众锦商的青睐,成为场面上炙手可热的人物,比谢吟月当年之势不减分毫。

夏流萤笑吟吟地迎上来,拉着清哑手道:“郭姑娘,咱们又见了。”

把她上下一打量,只见她穿了一身浅灰底桃红玫瑰的衣裙,花儿很稀疏,样式也是她从未见过的:上身斜领收腰短装,长度只及臀部上方,下身同色长裙。头上簪环也十分简单。整个人亭亭玉立,在满堂姹紫嫣红的闺秀中,越显得素净典雅。

这一身是现代复古裙装。

夏流萤看得惊异不已。

清哑微笑道:“夏姑娘好。”

夏流萤客气几句,又低头逗巧儿,夸她可爱。

巧儿规规矩矩地行礼,甜甜地叫“夏姑娘好!”

这是严未央在路上特地嘱咐她的:夏姑娘是有身份的人,不好随意叫“姐姐”,容易被人觉得失礼和攀附。

夏流萤忙扶住,亲自带她们一行人往旁边亭子去。

在桌边坐了,立即就有人上香茶异果精美的点心等。

她道:“郭姑娘,沈姑娘,二位请随意。若有吩咐只管叫伺候的丫鬟。我那里还要去迎客,暂时失陪了。严姑娘,咱们旧相识,你帮我招呼她们两位。不到之处,还望体谅!”

严未央笑道:“竟不把我当客人?”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一时夏流萤去了,大家才四下打量赏玩。

很快,那边过来两个人,却是卫晗。

她身边跟着一个高挑的美艳女子。

经引见,原来就是和卫昭定亲的王家姑娘王杏儿。

几句话一说,清哑发觉她性子有些像严未央,只比她傲慢,看得出素昔在家很受娇宠,有些纵性。不过,她对清哑倒是很客气,隐有主动交好之意。

大家说笑的时候,清哑游目四顾:天黑透,两边游廊的灯光照在水中,映得水上各色水莲如少女绣颊,妩媚清新;再看对面游廊亭轩,影影绰绰,也有低声笑语传来,不过多是男声。

正看着,就有人来请,说是斗巧开始了。

于是大家起身,往中央花厅去。

到那里,只见谢吟月等人也都到了。

众人都看她和清哑。

然她们仿佛商量好的,都平静如常,再未像去年在金缕坊那样剑拔弩张。不但如此,甚至两人都不曾对面,只含笑和其他人招呼。

严未央看见方纹,忙向清哑引见。

方纹很有礼地和清哑招呼。

******

抱歉,今天没有加更,但我还是想向大家求粉红!咳,张弛有度嘛,过两天会爆发一下满足你们的(*^__^*)……

第183章 七夕(二合一肥章求粉红)

因方家提亲被拒,她对清哑是有些戒备的;又想到二哥得知被拒亲后隐隐失望的神情,不禁仔细打量清哑,要看她有何傲人之处。

一番观察后,不得不承认清哑是个不俗的女孩子。

她便主动和清哑说话,又道家人和舅舅表姐如何推崇她等等。

清哑等她说完了,才谦虚说“过奖”。

众人见双方无事,失望之余,且将心思集中到斗巧上来。

这斗巧便是女孩子比手巧。也有带自己做的刺绣来的,也有带自己织的锦的,更多是在现场雕花瓜花果。只见当中大桌上摆了许多时兴瓜果,还有刀具,供参加斗巧的女孩们取用。领了需要的材料,就去一旁小几上操作。

这种比试多是头次参加乞巧会的小女孩们,如谢吟月和严未央这样的是不会参加的。一来她们早就盛名在外,无需再在这里证明自己手巧,二来也是不和小女孩们抢风头的意思。

雕好的花瓜要送去对面给少年们品尝,既为评品又为招待助兴,因此大家格外用心,生恐自己雕得太难看被人耻笑。

清哑从未见过这场面,自是兴趣盎然。

“郭姑娘可要一试?”夏流萤笑问。

“我不会这个。”清哑老老实实道。

她正站在沈寒梅身边,看她大显身手。

夏流萤见她如此坦诚,倒不好再说,就随她去了。

一时间就见花厅中你来我往拿瓜果的,又有雕好了引起众人惊叹的,又有雕坏了重新来的,十分热闹。

见沈寒梅用蜜瓜雕了一头牛。一头猪,清哑抿嘴笑。

严未央失声道:“怎么雕这样蠢东西?像倒是挺像的。”

沈寒梅脸红红的,也不解释。

巧儿要花,她便另外雕一朵牡丹花给她。

一时大家雕的花瓜都被送去对面,都标注了是谁的作品。

对面是由夏织造的庶子夏三少爷和夏四少爷主持。

他兄弟也就十几岁年纪,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往日常和这些富家子弟混在一起。十分投契。今日做东,自然热情招待。

见花瓜送来,夏三少爷忙招呼少年们来观看。

那郭大贵一见盘内粉色的牛和猪。也不管礼数,立即端了过去,说:“这牛好,雕得跟我家大水牛一模一样。这猪也好。”

嘴里夸着。竟不等别人细看,他先就拿起来咬了一口。

方则和他混得熟了。忙叫:“分一半给我,你怎么全吃了!”

郭大贵含糊道:“我能吃,吃一头牛没事。”

众人轰然大笑起来。

夏四少爷笑道:“郭三爷就馋得这样!”

郭大贵不管,三口两口把一头牛给吃了。

方则要拿猪。又被他抢先拿了过去,“我还能吃一头猪!”

方则:“……”

韩希夷往盘子下的标签一看,原来是沈寒梅雕的。

他便恍然大悟。因笑道:“原来是沈姑娘雕的。”

众人也都醒悟过来。

沈家和郭家联姻就在眼前,怪道他这样。

韩希夷笑道:“世人都说‘对牛弹琴’。寓意不通;今日这牛却‘通情(琴)达理’,显然不是一般的牛,可与牛郎的那头老牛媲美了——”众人听了都笑,都觉他说的精妙,就听韩希夷又问郭大贵——“只是郭兄弟,你怎么一看这牛就知道是沈姑娘雕的?莫非其中有什么玄妙不成?”

方则叫道:“肯定是他们先说好的。”

郭大贵猛摇头,不肯承认。

原来来这之前,他听说了斗巧的事,就嘀咕说“瓜果雕成什么样还不都是吃,何必费事。”沈寒梅就说他没见识,说自己雕的瓜果味道就是不一样,又娇嗔道:“回头我雕一头牛给你吃,撑死你!再雕一头猪……”

所以,他一见那牛就知道是沈寒梅雕的。

皆因其他的花瓜都是很精致的玩意儿,如花啊朵啊的,便是雕动物也雕些灵秀的小动物,没人雕牛,更没人雕猪!

郭大贵心里甜蜜蜜的,觉得这牛瓜味道果然不一样。

当然不是因为雕得好,而是因为沈寒梅亲自雕的!

方则到处找,却没看见清哑雕的花瓜,又不好问的。

倒是曾少爷笑问丫鬟:“怎么郭姑娘雕的呢?”

丫鬟摇头回道:“奴婢不知。好像没雕。”

众人都看向郭大贵。

谢天良也来了,这时冷笑道:“没雕?不会吧!”

那口气仿佛说“不是一双巧手吗?连雕花瓜也不会!”

郭大贵恼怒道:“我小妹茶饭手艺比醉仙楼的也不差。可我们家切瓜切菜都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玩的!”

在他心里,这些富贵女儿完全是吃饱了没事干、闲得发慌才雕花瓜玩,他之前就是因为这个才和沈寒梅斗嘴的。说什么斗巧,乡下谁有闲心干这个!清哑虽然不会雕花瓜,切菜的刀工却是一流,他不觉得她经过练习后雕不出这些东西。

所以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可值得夸耀的。

韩希夷听了笑道:“郭兄弟说话实在。这话粗理不粗。”

方初也暗暗点头,觉得郭大贵心性明朗。

谢天良以为韩希夷给郭大贵留面子,嘲笑道:“穷酸!”

郭大贵冷笑道:“我家是穷酸,可从不偷人家东西!”

众人先是一愣,很快反应过来,目露异色。

谢天良从大家目光中看出不对来,顿时恼羞成怒,就要发作,却听方初沉声喝道:“天良!”看着他目露警告之意。

谢天良也知说破了没脸,再者也有些怕方初;又从众人神情中感觉到疏离,体会到谢郭两家情势翻转的落差,只得将满腔怨恨压制下去,不敢再说。

他见郭大贵和人谈笑自如。想郭家穷酸农户居然爬上来了,爬的过程中居然还踩着谢家的头顶,那心中的嫉恨就一*如惊涛拍岸,恨不能即刻将他弄死了才解恨。

方则往年也和谢天良有过几次接触,今天始见其心性,那一声“穷酸”听得他嗤之以鼻。偏郭大贵回的绝妙,“我家是穷酸。可从不偷人家东西!”他听了不禁也替谢天良感到脸红。由此深刻体会到大哥身为谢家女婿两难的尴尬心境。

他将这一切归罪于谢家二房,便不大理会谢天良了。

方初心里则莫名烦乱。

他望向对岸,想这乞巧会目的为何呢?

心里想要先离开。却总有未尽之意,迈不开脚步。

夏三少爷见气氛不对,忙咳一声道:“先评呢,还是先吃呢?有郭三爷在前做榜样。不如咱们今日吃着评。——先被吃的自然是好的。”

众人听了又笑,都说真好的舍不得吃怎办呢。

闹嚷嚷中。又说这个好,又说那个精……

正如郭大贵说的,雕这些东西不过是玩儿,图个热闹。当丫鬟们回去对面说。花瓜都被吃了,众女不但不沮丧,反而都害羞地笑了。

大家不好问自己做的被谁吃了。便问谁吃了谁的。

丫鬟们傻眼,那么多人。她们如何记得!

但郭大贵抢吃一头牛和一头猪的情景可是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回道:“别的不清楚,沈姑娘雕的牛和猪全让郭三爷吃了。”

严未央听了先纵声大笑。

众女也都跟着失声笑起来。

沈寒梅羞红了脸儿,低头不语。

谢吟月看着她想,郭沈两家真要联姻了!

清哑见沈寒梅尴尬,忙拉她去一旁教自己折河灯。

乞巧节,也是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传说为了怕牛郎和织女相会时看不清鹊桥,人们便在河里放河灯为他照亮。这一习俗也寓意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尤其为少女们喜欢。

所以,夏家将乞巧会安排在莲花堂是有讲究的。

最便宜的,便是可在河中放河灯。

而且河对面有少年们观看,为这一活动增添了旖旎的色彩。

沈寒梅果然手巧,做的河灯十分精致。

做着这一切,她便忘了刚才的事,很尽心地教清哑。

清哑也很认真地学,决意亲自折一盏河灯来放。

不为别的,就为这一古老的民俗。

她喜欢一切民俗的东西。

她不但自己折,也教巧儿折。

在沈寒梅尽心教导下,清哑姑侄两个都折了河灯,取了蜡烛,顺着石阶走下河底去放,细妹站在一旁守着。

蹲下身子,清哑点燃蜡烛放在河灯中间,手一松,它便荡悠悠地顺水飘走了。看着它越飘越远,清哑默默祝祷,期望两个世界的父母家人都平安康健。

“小姑,放我的。”巧儿急急地叫。

清哑便帮她放稳蜡烛,点燃后,让她自己放入河中。

“许一个愿。”她教巧儿。

“许愿是什么?”巧儿问。

“你最想要的东西。”清哑想了想道。

“那……我要好多好多好多银子!”巧儿立即道。

清哑被小侄女对钱财的执着给惊住了。

她想要教导她几句,又不知从何说起。

最近两年家里忙来忙去都为了银子,怎么说呢?

巧儿小心地捧着河灯放在河中,看它飘走,低声欢呼。

她小声嘀咕道:“船儿船儿,给我多多装银子回来!”

清哑失笑,不忍打断她。

她并不觉得小女娃俗,相反觉得她这样很可爱。

那时,河边有许多少女都在放河灯。

河面上,河灯和水莲交相辉映,美轮美奂。

对面游廊下,方初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切,那一高一矮的身影在影影绰绰的人群中分外明显,他似乎听见她低低的轻笑。

这当然是幻觉,其实只有巧儿在笑。

这时候,少年们就要助兴了。

照例是韩希夷先被推出来,为大家吹箫。

他吹奏的正是《迢迢牵牛星》。

悠扬低沉的箫声,似在为牛郎织女的悲剧感叹,又为他们坚定不移的爱情感佩。箫声催动河灯,声色俱全,人们心底的那个传说便栩栩如生地浮现出来,似乎真看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真动人……”

有低低的轻语传来。

他们不是看向天上,而是看向横在河面的拱桥。

拱桥上没有人,大家心里却有!

一曲毕,没有欢呼,只有感动!

韩希夷看着对面想,“今天不会说我了吧?”

他是指清哑上次对他所吹箫曲的评判。

对面,清哑也确觉得他今晚吹得很感人,她听得也很认真。

明明是许多人在场,她觉着幽静的夜的安宁,听见夜色下男女相会时的窃窃私语,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柔情蜜意,猛然想起和江明辉曾经的过往,急忙收缩思绪,不肯再往下想。

正在这时,那边有说话声传来,却是夏流萤请谢吟月弹琴。

谢吟月每年都要在乞巧会上弹琴助兴的。

这也是她被夏流萤推崇的原因:虽然她每年主持乞巧会,但和众商女们还是有些距离,唯有谢吟月身为商女却才情出众,十分不俗,才得她青目高看一眼。

其他女孩子也是因为这个特别崇拜谢吟月。

谢吟月让道:“还是夏姑娘先来吧。”

夏流萤笑道:“姑娘跟我推什么?我就是因为技不如人,才要劳烦姑娘的。莫要谦虚了,只管去吧,横竖我领姑娘的情就是了。你看看大家,也都等着一饱耳福呢。”

她身份超然,便是什么也不做,也无人小觑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