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谢齐人家-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辈子如何谁也听不到了,阿菊死在了她从小照顾长大的小二郎的背上。

二郎抬起头闭着眼睛无声地流着泪。

他说了要给她好日子过的,要让她有夫郎有儿女,可是一件都没有做到,他的这个姐姐啊,一生未言过任何一声苦,只会守着本心过日子,天地再怎么变她都未曾变过一分,她说要找个会跟她一起干活,一起灯下说话的人,没有找到,那她就还是跟着他们一起活——可是她跟他们活的时日太短,太短了。

**

阿菊走了,谢家兄妹把她埋在了父母的坟边。

谢慧齐被来送了阿菊一程的国公爷带了回去,二郎准备在阿菊身边守七天。

这时候和宁刚生完孩子不久,月子还有几天没坐完,也还是拖着身子来送了阿菊一程。

二郎能在京中再呆一个来月,将在十月带着一批选出来官员下江南。

此时正值兴邦苑选拔审核之即,京里一片的欢欣热闹,世家子弟与寒门子弟皆有望任官,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就是中了进士,几年十年的也等不来重位……

朝廷还在任,年过五旬的老官员左右一看,像他们这样的老家伙即是不多了,满朝的文武,泰半竟都是青年才俊,也不禁嘘唏不已——果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又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好在,这些新人有多数是出自他们之后,且有青出于蓝胜于蓝之势,这些已为人祖父,为人父者的官员倒是在其中未作什么梗,反倒是怕拖累后辈,更精于手中事务。

朝廷上下一致,竟有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谢慧齐回国公府没呆几天,宫里的叶公公就来了。

叶公公一来就跪她面前,满面的愧疚,“不是奴婢想烦扰您,只是这时候皇上实乃离不开二小姐,没二小姐在,皇上是一口苦药都咽不下。”

现下二小姐也病了,虽说有宫中的太医在不是什么大碍,但二小姐已是咳了四天了,声声都咳在皇上的心上,皇上也是连着几日不得安寝了。

谢慧齐没说话,只是弯下身来扶他。

叶公公还是跪着不起,竟是哭道,“国公夫人,老奴求您了。”

谢慧齐还是未语。

“国公夫人,老奴给您磕头了。”老公公也知道这等时候是二小姐回府休养的好,可这时候正是圣上繁忙之际,他那身子本就不堪重忧,二小姐一回来,他心思一加重,那这么多时日的将养就要白费了,“您就去宫里住几日罢。”

谢慧齐现在最见不得人哭,尤其是老人哭,这时候也是轻叹了口气,点了下头,“依你罢。”

“国公夫人,老奴给您……呃?”叶公公还要哭求,反应过来发现是国公夫人答应了,一张老脸愣在了半空,眼泪也是含了一半欲掉不掉。

“起来坐罢,”谢慧齐摇摇头,“擦擦脸,跟我用点点心,等我身边姑子婆子把东西一收拾好,我就随你进宫去。”

叶公公刹那眉开眼笑,“听您的,听您的。”

说着又是忍不住欢喜地道,“那奴婢现在就朝宫里报个信,让二小姐给您收拾宫殿住,您放心,老奴先前来的时候想过了,就是让您住在宫里也不耽误国公爷跟您,这段时日国公爷也在宫中日日忙于政务,皇上定会找人收拾个宫殿出来让国公爷跟您安歇的。”

说着他眼睛里的眼泪也是掉了出来,但这时候一点悲意都无,只见他满眼的欢喜。

这事本不成体统,但人活着哪能时刻都只去讲死规矩,而不是视活着的人最为重要。

叶老公公实在是欢喜,进宫后一路连蹦带跳地跟在谢慧齐的轿子边上,雀跃得麦姑姑都忍不住多看了这个公公几眼,还怕他一个蹦得不好,摔着了老骨头。

齐奚这厢匆匆忙忙地在勤和殿里一通忙碌,她咳得厉害,身边的碧鸟跟阿西见她还要四处都过问,忧虑不已,齐奚朝她们挥挥手,还是把勤和殿大体看过布置了一番,这才坐下让宫人们忙,她歇息着等人。

勤和殿离宫门不远,是皇宫最外围的一处宫殿了,位置有些偏,离内宫有些远,但离上朝的金銮殿是最近的一处宫殿了。

表哥一把这处宫殿赐给她阿父阿娘住,齐奚也是不想多想就过来了,一闲下来坐下才想,这事她也是没有什么办法。

她也是累坏了。

从江南到皇宫,再到母亲失事到等她回,又是长兄的婚事再到母亲身边人阿菊婶的过逝,齐奚每一步都参与其中,早累着了……

她需要歇息,也需要人陪伴。

她也渴望在她软弱的时候,能在母亲的怀里躺一会。

等这口气喘过来了,好了,她才有力气继续在宫里陪他继续好好地活下去。

谢慧齐还没进勤和殿的大门,就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咳嗽声,等见真见到女儿,见她脸色异于常人的绯红,一摸她的头,就道,“你发烧了。”

齐奚笑咳了几声,点头道,“我就看你一声,这就回去歇着。”

“先在这歇会罢,等会你阿父要过来。”谢慧齐带来了言令,让绿姑去叫人,她就带了女儿往寝房走。

叶公公在一旁一脸的愧疚不安,亦步亦趋地跟着她们。

言令来把过脉,跟宫里的太医所说的一样,就是秋干肺燥,二小姐又过于劳累,还是得好生养一段时日才能好。

“跟你阿父一样,一咳起来就要好长一段的日子才好的起来。”

齐奚从小到大没怎么病过,连风寒都很少着,头一次犯咳竟是如此严重,一想还真是随了她阿父,不由在母亲的怀里笑道,“那还是我最像我阿父。”

这也要比。

谢慧齐捏了她绯红的脸一下,见她还笑,嘴边淡淡地扯了一下,没跟着她一声笑。

女儿担当得太多,也笑得太多了。

一个小女孩,把自己当大人一样地于这世道周旋,岂能不累,不垮?

她也没什么能做的,只能在她还有余力,在女儿需要的时候,到她身边来抱她一会,让她靠一靠。

等到叶公公都退下去给她拿药了,齐奚在母亲的怀里都快睡着了时抬起头来,有点疲惫地跟她说,“阿娘,我好像没有我想的那么能干。”

她以为她都能靠自己的。

“嗯,不能干的时候也很好,你靠在我的怀里,你就是我的宝贝。”谢慧齐低下头,把吻轻柔地落在了她的额间,轻声道,“我不需要你那么能干,你阿父更不需要,他只想把你护在他的怀里保护你,你喜欢的嘟嘟哥哥也是的,我的小金珠,累了的时候把头低下来,靠在爱你的人的肩上就好,知道吗?你有我们呢。”

她有他们呢,他们会保护她的。

第295章

傍晚齐国公来了勤和殿,平哀帝也来了,还有几个官员呆在殿外等着他们。

他们刚从兴邦苑回来,等会还要回太和殿商量事情。

勤和殿已经准备好晚膳了,谢慧齐没准备平哀帝的膳食,但临时多添一张碗也不是什么事,但外头还有大人等着,人家也是商量好事情要回家用饭的,也不能让他们浪费时间,只好让两人喝了碗粥,用了点小菜就走。

齐君昀临走前看了看女儿烧红的脸,摸着她的小脸轻叹了口气。

齐奚冲他笑个不停,也不说话。

平哀帝站一边眼睛只管瞅她,也是不言不语,黑黑的眼眸暗沉又泛着微弱的光。

爷俩又走了,出门的时候步子还不急不缓,一下了殿阶,往殿门走的步伐又快又急,谢慧齐站在大殿上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一直到他们消失。

站她身边的齐奚抬头看着她没有什么表情的脸,也不知母亲在想什么。

**

国公夫人住进宫里,也是选了最恰当的时机,蚊凶,姬英两块属地的归置安排,外放的众百官员已经让朝廷众人忙得脚不沾地了。

平哀帝也是个逆他者亡的,谁在他面前提后宫的事,谁就死路一条,强威之下无人开口,谁也不想在这等时候为皇帝的后宫断送自己一生的前程,牵累家族。

国公夫人进宫朝中有风声,但无雨点,即便连赵派也不再皇帝面前找不自在了,赵益楼这时候的权力也被压制了下来,他这个右相相当于被皇帝架成了空架子,内阁有事商讨,平哀帝往往都不会叫他,久而久之,右相成了忙碌的朝廷官员间最闲的人,即便是他得力的家臣领的令也要比他的多。

赵派人得重任,遂这个领头的这时候没什么用处,也就可有可无了。

等京中所有书生都对平哀帝歌功颂德时,赵益楼的几个儿子也被京中的世族子弟隔绝于外,求娶他赵家女的家族也不再吱声,嫁出去的女儿的夫家也敢娶小妾了,一片喧闹之中赵府被孤立于世,赵相也就彻底领教了齐国公的杀人于无形。

勤和殿一片安宁,齐奚也就夜晚回她的长信殿去,白日都呆在母亲那。

谢由这段时日跟在谢二郎身边,七日过后,谢二郎带他进了宫来见她,与她道,“小子太聪明了。”

谢慧齐点头,可不就是如此,聪明得惊人,学什么便是什么。

他过目不忘,学什么都能飞快领悟精髓,完全不是一般人能比。

“我想带他去江南住一段时日。”谢二郎摸了摸坐在他身边的谢由的头。

谢由对他显得要比对谢慧齐亲近得多,谢二郎摸他,他抬头看他,还会挨他挨得更近一点,把头靠在他的小腿上,他的双腿在地上舒展开来,脸上还是那副面无表情,野性难驯的样子,却难得的显得无忧无虑。

谢慧齐没说什么,只是低头看他,问他,“你去了,会不会念我?”

谢由冷冰冰地看着她,不说话。

“不过离你去的时候还有段时日,你这段时间多来看看我,行不行?”谢慧齐再问他。

谢由还是不回她的话,只管拿着冷冰冰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看着她。

谢慧齐也不等他的话,抬身对弟弟道,“你带他多来看看我。”

“最近就住宫里了?”

“嗯。”

二郎点点头,“我最近要呆兵部,还有要去西北跑一趟,尽量。”

“也要带着他?”

“带着,”二郎弹了弹野小子的头,与家姐道,“跟着我能学不少在家里学不到的,他与我也合得来,真的就跟是我儿子一样,阿姐,你是看我可怜,帮我捡了个儿子回来?”

谢慧齐哭笑不得摇头,唏嘘道,“真是为了你们操碎了心。”

二郎脸皮厚,笑着点头。

谢慧齐不太管国事,后来也不太管两个弟弟的私事了,但她也是知道大郎二郎这些年没少做事。

他们在东北,西北都建了很大的农庄牧场,让在战场下退下来的残兵伤将们带着家人生根发芽,建立他们自己的家,也让这些老兵们在军营担当教头之职教导新兵。

但这些人毕竟不是他,伤兵残将只要没有太大的功劳都是要领晌回原籍的,而在谢家两位将军的斡旋下,他们有了教头之称,但无教头之实,朝廷没有给他们下达确切的文书。

这次蚊凶,姬英的事大弟弟是第一功臣,谢慧齐知道他已经在朝廷中解决了这个问题,想来二弟前去西北,想来也是要做众多安排。

两个弟弟做的事,岂止是简简单单的好事,于社稷于民,还是于他们自己也好,都是惠及后世许多人的好事。

带着谢由去,确实是好。

她家二郎是个真正有担当,有血性的男儿,他忤在那里就已是顶天立地。

谢慧齐也不太担心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山野间长大的,餐风饮露也不是什么问题,他来了京城也见了这世间最大的富贵,也未见他有什么动摇沉迷,他现在穿的衣裳好了,知道的事情也多了,但他还是以前那个在山洞里即便是接近她也还是会防备着她的孩子。

谢慧齐也不愿意他失了这个秉性,她想他只信他自己这才是最好的。

相信自己才是最大的强大。

二郎是上午来的,离午膳还有点时辰,谢慧齐就让他去找他姐夫,她则留了谢由下来。

她为谢由做了两身舒适的武夫装,还做了一双靴子,两件披风,里头的衣裳也是裁了两身。

谢由试靴子时,谢慧齐提醒他,“有水的时候要夜夜洗脚,不能偷懒。”

谢由把靴子脱了,扳过脚放鼻子前一嗅,立马被自己的脚臭得鼻子都皱起来了。

他跟谢晋庆呆了几日,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下人给他洗澡他也撵走,自己找个桶淋两桶水就当是洗了澡,脚是未曾搓过的。

谢慧齐笑了起来,“也要照顾你爹,你爹只有一只手,不太方便。”

谢由这次理会她了,“哦”了一声问她,“那给他搓脚不?”

“搓吧,太臭了让他自己搓。”

谢由点头。

谢慧齐笑着抱了他一下。

谢由推开她,数了数包袱,道,“靴子少了一个。”

“是一双。”

“少了一双。”

“等你跟你爹从西北回来给你,我还没做好。”

谢由瞅着他的包袱看了好一会,才抿嘴颔了下首,算是答应了。

齐奚早间过来在母亲这吃了药睡下,这时候正好醒来,过来找母亲看到谢由不由笑了,“弟弟来了?”

“你二舅带过来的,等会用完午膳就要走了,他们爷们最近忙得很。”

母亲笑,齐奚也是笑着回,“那我等会再跟二舅舅赔罪请好,也还好知道你念着他们,记得来看你。”

“可不是。”

谢由看着咳个不停的齐奚,头也没转。

“二姐病了。”齐奚给母亲福了一礼,坐到了弟弟的身边,微笑着朝他道。

“丑。”谢由在看了半晌后冷冷地道。

齐奚摸了摸脸,笑着回,“那过几天等阿姐好了,再好看起来。”

谢由这次点了点头。

回头谢二郎跟着齐国公还和平哀帝回来了,父子俩用了午膳,没过一会就走了。

过了几天,谢由在要去西北的前一天又跟谢晋庆来了趟宫里,给了齐奚几个野果子,放她手里跟她道,“煎水喝。”

“往山里跑了两天才找出了这么几个……”谢晋庆摸着儿子的头问谢慧齐,“是治咳嗽的?”

“治的,他后来也是给我找了几个煎着喝。”谢慧齐想起了以前在山洞的日子,先前小孩儿是不管她死活的,后来熟了,才会找点他觉得好的东西给她吃。

其实也没什么大用处,但吃了心里确实会踏实许多。

“弟弟找的,你回头煎了吃了就好了。”谢慧齐跟齐奚道。

齐奚笑着点头,也要去抱抱谢由,谢由对她们母女爱抱人的习惯很不太喜欢,但也还是皱着眉头让她抱了。

**

谢晋平在京中没呆半个月就又快马去了西北。

许是谢由找的那几个果子熬出来的苦药管用,齐奚的咳嗽好多了。

但林玲在齐国公府出了些事,许是谢慧齐放权放得太快,她又不在府中,下面有那么两三个老管事没那么听这个少夫人的话,尤其是齐奚姐弟那边两个被她委以重用的老管事。

姐弟三人的东西已经分开,已不归少夫人管。

齐奚虽未嫁,但身份了不得已是朝廷跟众多世家心中皆明了的事,齐望跟齐润更是国公爷夫妇的手中宝,他们的下人仗着身份和老资格给长公子夫人添堵,也是有些人骨子里骨头究竟是太轻。

以前在她眼皮子底下表现的好好的,换了个人,就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了。

谢慧齐没回去,但让人把那几个敢跟少夫人唱对台戏的老管事给绑了送到了林玲面前,同时让齐璞回去跟他媳妇说,让他们按家规处置。

齐璞在母亲那领了命,回去跟林玲道,“娘的意思是不必顾忌她,你是长媳,也是长嫂,你做好了你的,这个家该尊你敬你的也一分都不能少。”

林玲点头,轻嘘了口气。

“娘说,这次我来处置……”齐璞抱着她的头安抚地拍着她的背,低头看着怀中的妻子,“但下次得你来了。”

林玲又点头,哑着嗓子回道,“我知道了。”

这个家太大了,比她以为的还要大,还要错综复杂,她以为她能行的,真动手了却发现举步唯艰,步步都要被各种担忧情理约束桎梏,不是说母亲放了权,权就能到她手里的。

第296章

朝廷诸事繁多,这批被考核的学子一放出去,来年又是常规的春闱,今年朝廷用了这么多人,还是有空缺。

为官途也好,为志向也罢,全国的有志之士,有学之士都往京城奔。

他们的路费也出朝廷,只要能有望进京赶考的,各州县的地方官也是不遗余力把他们用到京中来,如此一来这些学子以后有个一官半职,也承了他们的恩。

朝廷有意,地方尽心,京中因许多人的到来终日沸沸扬扬,即使来京的各大贩夫走卒也是前所未有的多。

王宝丫夫妻原本替家族在东南一个偏远的县城守着他们家的货源,但京中这时候各大商铺的生意太好,西北会馆又请动了他们的父辈,把这两夫妻请了回来坐镇。

谢慧齐在宫中也收到了宝丫给她的信,宝丫知道她想听的是什么,在信中说的皆多是她一路过来的见闻。

大忻现在趋势良好,各地往来的路通了,商贩多了,各地百姓吃的多了,花样也多了,买起起交换得起物什的人就多起来了。

即便是江南,也在一度的整改之下迅速地立起来了,不过短短一年的时日,当地官员暗加的苛捐杂税一减轻,平地涌起来的众多小商人加快了江南的繁华。

江南官变实则也充盈了国库,众官员的私物跟私粮一半被拉进了京城,一半用到了前去填蚊凶,姬英的百姓身上。

如此可见江南其富裕非同一般。

她住进了勤和殿照顾女儿,皇帝也跟着国公爷回勤和殿用晚膳,商讨事情,谢慧齐虽也避嫌,但也有避不了的时候,听到这次江南所得的财物也是暗暗心惊——不过四州之地,却能抵其它二十几州的全部产出。

难怪江南官变,连国公爷都敢叛。

也因着江南官变,这一次江南官员的唯任都是四年一换,每一个五品以上的官员的任命必须过三殿六阁老的手,再经皇帝任命。

爷俩也会吵架,往往都是平时在殿堂上笑得看似如沐春风,实则让朝臣如芒在背的平哀帝声音大起来。

国公爷处置朝事素来爱棉里藏针,不爱外露,喜欢不动声色置人于生死,可平哀帝看着再温文尔雅不过,却是个喜欢刀起刀落的,这日晚膳毕刚跟国公爷聊没几句,他怒极了齐国公刚提出来的举措,甩了手中的折子吼,“朕不会下这等圣令,这此不是又让他们爬到朕的头上来?”

江南官员任命的阁老审阅之策平哀帝认同,却不喜齐国公所说的五品以上的官员有罪必须三司审查完毕才结案的提议。

“那还是不问缘由都杀了?臣怕各地学院上来的书生不够杀的。”齐国公淡淡道。

都杀了,哪来的人用?

用着的也会寒心。

“都察院过问即好!”就审一道,平哀帝坚持己见。

“三道。”

“两道,加大理寺。”平哀帝又拍桌子,大吼,“朕只许两道,不能让刑部也跟进来掺和,到时候你让朕听他们在朝廷上跟朕瞎嚷嚷吗?”

他一嚷,谢慧齐本来带着女儿在旁边,她看书女儿做绣活,见爷们又要吵起来,朝女儿颔颔首,带着她往门边走。

齐奚走的时候,要笑不笑地看了眼怒气冲天,中气十足的表哥一眼。

平哀帝来不及收好脸上的怒容,只好慌张地朝她挤出个笑容来应对,引得齐奚赶紧撇头,生怕当场笑出来。

出了门,她听她娘感慨道,“身子可好了呢。”

“是吧,还对着阿父吼呢,”齐奚挽着她的手,凑过头去看她的脸,笑道,“不高兴了罢?”

谢慧齐想了想丈夫刚才那种好整以暇的脸,摇摇头,“你嘟嘟哥哥怪可怜的。”

晚上齐奚跟着平哀帝回宫,也是挺可怜地问他,“又要听阿父的了?”

平哀帝却有些得意地看了她一眼,“怎会?听我的。”

说罢,还舒畅地吐了口气。

齐奚看他痛快,便也松了口气。

她跟她娘一样,朝事是不想插手的,尤其一边是她阿父,一边是她的心上人,帮哪都不妥,但因着知道父亲的厉害,所以还是想父亲要是能让着他一些的好。

她不太愿意让她这个表哥不高兴,知道还是依了他,齐奚心中也是轻松。

那厢谢慧齐也问了齐君昀差不多同样的话,齐君昀回了她,“经都察院跟大理寺。”

看他老神在在,谢慧齐琢磨了一下,瞥他一眼,“你原本想的也是都察院跟大理寺罢?”

“嗯。”齐国公淡淡地应了一声,看夫人一脸调侃看着他,他便又淡道,“只提大理寺,他会咬死了只要一个都察院经审即可。”

谢慧齐忍不住笑了起来,凑过头去亲他的脸颊,骂了一句,“老狐狸。”

老狐狸不以为然,但还是勾起了嘴角,眼睛带笑望向她。

**

齐奚病一好,就是丈夫可能忙得还是三头两天的不着家,谢慧齐还是回国公府了。

她这一回去,国公府也是风平浪静,谢慧齐见没有不怕死的当着她的面告她媳妇的状,也觉得自己这么当年的家没白当。

任何年头都有脑子不明白的人,但还是明白人多的。

谢慧齐也开始带着林玲见管事处置事情,但一般都是坐在林玲身边教她,下命令的时候都是经的林玲的口。

林玲之前也是当婆婆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她温婉清雅,光看样子,谁能想得到她断人后路时的云淡风轻。

林玲觉得她学不来这套。

她也没法跟她婆婆一样把很多东西看得很轻,就如她母亲不太相信她婆婆真的放权,把偌大个国公府就给她管一样,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