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谢齐人家-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着孩子的家里,总不会冷清到哪里去。

谢慧齐总觉得她想象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就不可能有实现的一天,尤其看着跟前三个需要操心的孩子,她老觉得如果没有婆婆跟二婶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他们身上,她用不了几年就会为他们操心死。

所以国公爷不管国家大事,最高兴的莫过于她了,有他在,她烦得急了就把孩子往他跟前一塞,掉头逃去躲会儿清静也是可行的。

齐君昀对于管孩子的事也是从不懈怠,只是他一个人管,两个长辈宠,还有一个一半宠一半凶的妻子在其中也添了点阻力,国公爷教导儿女之事也是路漫漫,其路远兮。

齐璞早上一起就要巡视他的菜园子,那里长着两株说是长大了就会长出老虎头的树,还有每年一到年底就会变成小兔子的小白菜,当然这都是他娘蒙他的,但此时的小国公爷对此深信不疑,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夏热冬寒,每每一早都会小跑着去查看它们一翻,还得给浇浇水,忙完这个,又得去站桩打拳,半时辰后方能受到二祖奶奶的热闹追棒,被她牵着小手进入膳厅。

而谢慧齐则是每早一起,就先去把女儿抱了去送给婆婆,尔后,才安安心心,清清静静地带着小儿子在身边,然后一路走到练武场,看看大儿子被丈夫虐待的惨景,尔后牵着小儿子的小嫩手满足地离去,路上还会塞个小奶馒头给小儿子磨磨牙,带着他去见见管事,解决一下家里的事。

本来小齐望也该习武了,可先前让他试了几日,小呆子起得比鸡早,站得比谁都久,没几天走不动路了,一看不能去练武场了还掉泪珠儿,小呆子一个人哭着还不出声,那无声无息哭泣的小模样在头一次就把谢慧齐吓得都喘不过气来,连忙哄他不练武不要紧,先把字练好了才能有本事跟哥哥一样练武,小齐望这才专心练字,不再因为辜负他阿父的要求泪洒长襟了。

谢慧齐看小儿子年纪小小就对自己要求这么高,真怕他呆得把自己的小命都给折腾没了,还是想等他的骨头长好点才让他去练武,所以也不太敢给婆婆和二婶带,自己带的时候也稍微多点。

但也多不到哪儿去,小齐望用完早膳,就要进书房了。

而她则要面对她的小金珠,看着她把线扯了一根又一根,洒到地上花花绿绿,末了抬起头来朝她讨好地一笑,笑得谢慧齐连怪她的话半句都说不出口,只能抱在怀里喊活祖宗。

不过小金珠再难带,谢慧齐也是要在她出嫁之前教会她这女儿绣朵花出来的,哪怕把鸳鸯绣成鸭子都成,只要她能拿起绣花针。

上午是国公府的小公子们读书练字的时候,这时候是最安静的,等到下午,小长公子一练武,国公府不是他抱着他阿父大腿假哭的声音,就是小长公子正在装模作样的“吆喝”打拳声。

国公府的小儿子有他阿娘疼,所以就算要文武双全,他文武双全的准备时期就要比他的长兄宽裕得多了,小长公子苦命,就是站一下午的桩,打一下午的拳,他阿父就是要揍他,他也能拖着残腿跑得飞快,一溜烟就能不见踪影,没一会就能找到祖母跟二祖奶奶这两尊大佛当□□。

当然小长公子这时候不明白,就因为他强盛的生命力,所以他阿父折腾起他来很放心,而他阿娘也很忍心,都不带同情他的。

外面的事齐君昀心中有数,但暂也一概不管。

他是个很严以律己之人,他当然记得自己以前是怎么长大的,而他的庶弟弟们是怎么长大的,他是因他祖父的严厉要求,所以等到需要他保全国公府的时候,他才有办法可用。

孩子每个他都上心,就是交给妻子的小女儿,他隔三差五也是会哄她午睡,并不会因为她是女孩儿就少亲近她一些。

谢慧齐也是发现了,小女儿在她阿父要哄她的时候眼睛格外亮,当天安静乖巧都不像个天生的小恶魔,她阿父让她作甚她就作甚,让她乖乖睡她就乖乖睡,且奉送各种角度的甜笑,往往笑得她阿父都要在她身边陪许久,直等到她睡醒了过来才会离去。

谢慧齐因此也有些吃小女儿的醋,她天天原谅小女儿的小鬼心思,小鬼丫头可从来没对她笑得这么殷勤过……

国公府内府的日子过得甚是安稳,直到前线的战报传来,姬英国以大忻百姓做肉盾攻击忻军,三元大将军领着的三元军军心因我方百姓动摇,一举被姬英国灭了三万大军,三元大将军更是被姬英国将军所伤,倒了。

三元大将军已经年逾六十,也是老了。

收到战报的当日,皇宫来了圣旨,传齐君昀进宫。

齐家二婶已经习惯了家中顶梁柱日日都在家的日子,他在,一家都安稳,他出外,国公府就风雨飘摇,传旨的公公还未走,齐二婶就时咬着牙,拖着双腿就往前跪行了两步,也不怕折侄子的寿,朝着他就是磕了个头,“你别去,二婶求你了,你别去,我不要什么荣华富贵,你娘也不要,你媳妇更是有口吃的就满足,你就别去了,让我们家好好过点安稳日子罢,你娘跟我也没几个年头可以活了,你就让我们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多活几年罢。”

齐君昀看着头碰着地不起的二婶,不由轻叹了口气,他对着她也磕了两个头,然后扶了她起来。

“国公爷……”那公公低腰揖手。

“回皇上,我沐浴更衣就去。”

“谢国公爷。”传旨的公公满脸肃容退了下去。

“慧慧……”齐项容见劝他不听,语气凄凉地叫了一声侄媳妇。

谢慧齐抱着女儿已是起身,听到她的叫声,也不敢抬头看她,只能朝她欠欠腰。

她不能劝。

皇帝不传即罢,传了,国难当前,她开不了那个口让他只顾着小家不顾大家……

国家不稳,到底他们哪来的好日子过?

就是他们能偷得几年十年的太平,可若是国家被攻占了,儿孙们的安宁又有谁能给?

亡国奴不是那么好当的。

她连弟弟们都放了去,也早已做好了丈夫要面对这一切的准备。

“阿娘……”这时候,拉着母亲衣角的齐璞看了一下母亲,在母亲的点头下,他朝二祖奶奶走去。

“您别伤心,您还有我呢,阿父去做事更好,您看,都没人敲打我了,我都有时日陪您玩了……”这几日日夜和小弟弟跟父母睡的齐璞已懂什么叫家仇国恨,也知道他阿父是要进宫做事的,他因此喜了好几天了,这时候更是不忘把喜事说给他的二祖奶奶听。

齐项氏因此哭着笑出了声,低头捧着他的小脸,伤心地道,“傻孩子……”

真是傻孩子,还不知道阿父在家,他过的才是好日子。

“祖母……”这时候,齐奚看到祖母好像也要哭出来的样子,她向她伸出了她的手,“祖母,抱抱。”

齐容氏抱了她过来,仔细地看着她精巧的小脸,心道婆婆为他们守护住的安宁日子,到今日也到头了。

国公府又要置身于风雨当中了。

还好,她还有他们,所以即使是风雨,她也甘愿承受。

**

孩子交给了长辈,谢慧齐跟随他回了鹤心院为他更衣。

她很是平静,齐君昀一路都是半垂着眼在想着事,等到穿好衣裳要走时,他抬起了眼,看向了一直一言不发的妻子。

谢慧齐看他的眼光又放在了她脸上,她随即就是一笑。

齐君昀抬手摸她的脸,仔仔细细地看着她脸上的每寸肌肤,眼眸转动时眼珠的每一种变化……

看久了,一直抬头看着他的谢慧齐脖子都僵了,她伸手就是揉脖子,悄声道,“哥哥你别再看了,我知道我好瞧得很。”

深情相对也不是那么好相望的,个矮的那个脖子好酸的。

谢慧齐现在有了三个孩子,在外也不叫丈夫哥哥了,也只有私下的时候才叫叫,在孩子面前也是相当注意的,齐君昀也只能在只有他们俩在的时候才能听到她叫叫,现在听她这么一道,眼睛又柔和了起来。

“我只是出谋划策,并不会上前线,你回头跟娘与二婶仔细说说。”

“知道了。”谢慧齐点头,“我觉得你做什么都好,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就是怕你好久没去那种地方了,怕他们又要用你又要刁难你,我不太喜欢这个。”

皇帝打他板子的屈辱,直至今天也没在她心头散去。

“不会了,”齐君昀摸着她鲜红的嘴唇,倾上身前吻了吻,在她嘴间淡道,“不会了,哥哥不会让那种事发生第二次。”

国公爷也是说到做到,他去了宫中,见过皇帝和在太和殿里的众臣,他们不问他话,他就不出声,等到皇帝问他有什么好计要献的时候,齐君易抬首淡道,“皇上和左相右相众大臣们所说之事,臣不知,臣也不懂,实在无计可献,还请皇上谅解。”

“国公爷,你听我们说了这么久,应也懂了一点罢?”罗则同朝着他开了口,那双深沉的眼在他脸上打了个转,“国公爷乃天纵奇才,听了这么多这时候心中还没有好计可献,老夫可不信。”

第176章

齐君昀不慌不忙,抬起眼皮瞧了他一眼,也未答他的话,转首朝皇帝低头,淡道,“皇上,臣在家两耳不闻窗外事许久了,耳钝了,心也钝了。”

说罢,弯腰一揖,停在半空不语。

皇帝看着他,一会后他冷冷地翘起嘴角道,“国公爷这是觉得朕夺了你的左相之位,心有不忿?”

齐君昀想了一下,抬起头,摇了下头,依旧淡淡,“臣的家中,在臣来之前,还有长辈与我磕头,求我不再入朝,陪着家人安安稳稳过日子才是好,臣有时也想,一府的老少都依靠着臣,只要他们欢喜,便是在府中终老此生又如何?”

这左相之位,百臣之首,让他做事,他当然得要回来。

但不要,也不过是不要罢了。

这取舍之间,他还没那么为难。

至少难不过现在的皇帝去。

说罢,齐君昀两手藏于袖中,微微恭敬地半垂着首,当着众人的面,眼观鼻,鼻观嘴,再次无声无息起来。

皇帝瞥了他一眼,也不再言语,朝着兵部的侍郎道,“赵爱卿,可是有什么要说的?”

兵部侍郎赵佑忙上前禀道,“回皇上,臣是这样想的……”

说罢,赵佑就怎么攻打姬英军大谈特谈了起来,谷展铧站在第三排,半垂着眼冷眼看着地上,眼睛往外甥女夫婿的方向不着痕迹地看去,见他那垂下的袍角纹丝不动,心知这次不回扇那些趁他守孝借机给他使绊的人的耳光,他这外甥女女婿绝对不可能再开尊口,让皇帝把便宜都占尽了。

果不其然,在众臣退下后,皇帝单独留下了他这个妻侄,脸色暗晦难测地看了齐君昀一阵,开口道,“你要怎样才把你那张嘴张开?”

齐君昀还半垂着眼不言语。

“齐君昀!”

皇帝的暴吼让齐君昀抬起了首,他眼神清朗地看着皇帝,“皇上,您想要我作甚?让我回到朝廷再为您出谋划策?可是臣出谋划策的话,臣用的是什么身份给您献计?用齐国公爷这个身份?皇上,您不怕百臣不服?”

“朕不怕!”皇帝拍着扶臂咬着牙道,“你这是要逼朕?”

齐君昀看着地上,淡淡道,“皇上何必这么说,臣可以老死在家中的。”

“这就是你齐国公府的所谓忠国忠君?”

齐君昀抬起眼,“皇上,我祖父忠国忠君时,他是天师,替您皇家掌管这天下的财帛,我父亲忠国忠君时,他为您丢了他的命,轮到我,皇上是怎么想的,那就怎么做就是。”

“你!”因齐国公的硬气,皇帝暴喝出声,随即他闭眼,收回手指,扶着扶臂深吸了口气,过了好一会才道,“好,你是要左相之位?”

齐君昀又是垂眼不语。

皇帝看着他冷笑了数声,他就知道,他这个妻侄不可能如他的意。

当天下午,皇帝就下了圣旨,说国难当即,前左相齐国公临危受令,回朝再接左相之位,而当任罗相接户部尚书之位,而前户部尚书谷展铧则接兵部尚书之位,前兵部尚书因年龄已大,已向皇上告老还乡,皇上已经恩准。

消息传到国公府,谢慧齐听后是叹了一口气,又接着叹了口气。

前一口气是叹不管如何,他确是回朝了,从今往后,她怕是再也看不到他在府中与她一同为儿女操心了,第二口气叹的是她齐家哥哥不愧为齐家哥哥,进个宫不到一天,又重当回了左相,还给她舅舅换了个更实权的部门。

要知国公府的势力,从来只在文,不在武。

太子的那些兵,是太子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以身涉险得来的,算来也不过区区十万才是他的人,而大忻现有的五十万士兵里,有四十万是直接归皇帝管的,俞家倒下落下的那些,全都被皇帝接盘了。

谢慧齐也是这两年才知道为何大弟弟选武不选文,国公府手底下能干的文官太多了,可武官,握在手里的不过是四五人,且那四五人都是不敢轻举妄动,直接受皇帝的人管的。

现在她舅父接管兵部,风头到底是于他们有利一些。

谢慧齐想的也是没错,只是她不知道在她舅父担任兵部尚书之位的同时,皇帝还把罗则同的名生调到了兵部当主事,此主事虽在尚书之下,但也有主掌之权,没少给谷展铧使绊,从而耽误了前线作战所需的粮草与保暖的衣物,一次就令大忻死亡了近一万的士兵,还被姬英夺走了一座城池。

同时,这一次,大忻失去了他们的三万百姓。

大忻二十二年的这个年,齐国公府再无往年的祥和,被侵占的城池,死亡的士兵,让国公府的两个老主母都无话可说。

死的人太多了,战事实在太惨烈了。

她们更是担心被召进宫,连大年三十都未归家的男主人的安危。

她们不知道这件事皇帝会不会摊到他们国公府的头上。

因为这次作战的计划是国公爷订的,而执行圣令的人是兵部尚书,国公夫人的亲舅舅。

大年初二这天,宫里还是没传来消息,谷舅母带了女儿来给国公府拜年,也带来了余小英从宫里传来的消息,说宫里的两人暂时无事了。

国公府的大小主母因此才暂时松了一口气。

但她们直到正月初十,也没等到人回来。

齐国公再归府时,已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谢慧齐看到他平安归来,只是人瘦了点,眼圈发青了点,别的毫无损伤,那是当场就对着老天一拜,真心诚意地道了声多谢老天爷。

齐君昀这次是无事,皇帝也没那么昏庸,这一次,他直接撤了罗则同的位置,让齐君昀举荐的一人当了户部尚书——那人是皇帝一手带出来的年轻才俊,齐国公的举荐也难得的顺了皇帝的心。

但战事的失败还是让皇帝日夜难眠,这一次,皇帝把十万的东北军都调去了凉西州,下旨让三元大将军的帅令交给了太子。

皇帝欲要齐君昀前去凉西,但被齐君昀拒绝了,皇帝一想,他前去战场的话,他的数位重兵就安排在了前线,后方防守不力也是兵家大忌,遂也没勉强齐君昀。

但这一次,是谷家的小表弟带着兵部与户部派出的送粮队前往凉西。

三月,谢慧齐听说前方战事惨烈,姬英后方又来了新的十万大军,姬英军作战凶猛,且个个都不怕死,逼得大忻士兵也不得不奋死抵抗。

这时候,齐君昀也是从回来的探子嘴里知道了姬英国以命作盾,大肆攻打大忻的原因——姬英大半的国土在一年之间地震频频,国都被毁,姬英的北半边全搬到了无震事的南半边,从此姬英从大国变成了小国,他们需要扩张领土,所以在大军南下姬英南部之后没半年,姬英王就作出了攻打大忻的决定。

姬英毫无预兆的攻打让他们很快就夺去了大忻最靠西的一个小州,等到朝廷知情派出兵支援后,姬英军的军心已凝聚到了最顶点——他们已在一州觑知到了大忻的繁华富裕,他们想把这个国家占为已有,成为他们的安乐之处。

无数的钱财美食美酒和美人都在前方等着他们,这时的姬英军就更难对付了。

谢慧齐也是在四月的时候接到了弟弟们报平安的信,从来只与她报喜不报忧的两个弟弟每个人的信中大篇幅写的都是凉西百姓的惨状,和姬英军的残忍卑劣。

即使是从来不露声色的大郎的信中说道起姬英军起来,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强烈的愤慨,指责那些人全是畜牲都不如的东西,而二郎的信中更是直白,他说那些畜牲连不满十岁的小女孩都不放过,他若是不杀尽姬英军,他绝不回朝,如若他战死在沙场,也请阿姐不要伤心,要相信他已死得其所。

谢慧齐看过信后,手拦着眼睛久久都不能言语,在旁的老国公夫人拿过信看过后,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二老夫人作为最后看的那个,她忍不住低声哭泣了起来。

在她跟前先前跟她玩着翻绳子的齐奚见她哭了,保护欲极强的国公府二小姐当下就把绳子扔了,蹬蹬蹬地跑了几步,搬来了她的小板凳,一站到上面就抱着她二祖奶奶的头,拿出她的小帕子胡乱地在她脸上擦,嘴里说着奶声奶气的话,“二祖奶奶不哭,不疼不疼啊,小金珠给你吹吹,不疼了……”

说着就弯下腰,低下头,去给她二祖奶奶吹风,把疼疼吹走……

齐项氏把她的心肝儿抱在了怀里猛亲她,过了好一会才看向嫂子和侄媳妇,哑着嗓子道,“也不知道这战事要打多久,我看我们家还是多准备点粮食衣物罢,到时候也好给他们送去。”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时候,没什么可惜的了。

“是这个理。”齐容氏淡道,伸手去碰一直拦着眼睛不语的媳妇的手臂。

“娘,我知道了。”谢慧齐答这句话的时候,声音有些抖。

当日中午要用午膳的时候,谢慧齐抱着小女儿去洗手,小女儿天真无邪地看着她,困惑地问,“阿娘,二祖奶奶今儿是哪儿疼了呀?”

谢慧齐抱着她走了好几步,才轻轻地与女儿答,“二祖奶奶的心啊,魂啊,都疼了。”

“那疼得好惨,二祖奶奶好可怜……”齐奚也是轻叹了口气,把小脑袋靠在母亲的肩上,轻声道,“那我要多陪陪她,阿娘呀,我今晚要跟二祖奶奶睡,我不要让她疼。”

谢慧齐咬着嘴,强自忍着鼻酸,摸着她的小天使的小脑袋“嗯”了一声。

第177章

五月国公府脱了孝,谢慧齐就开始忙了,她大面积开始种玉米和小麦,也跟南方的容家通了气,今年容家的新粮出来,他们会卖出一半给国公府,还给一半的陈粮。

容家给出的价也不高,等于是半卖半送了,又过了一阵,容家来信,又把价格拉了一半下来。

许是猜出了国公府打算了。

国公府与容家现在是有些隔隙的,因容家送来的容家女被国公府送回,来的容府长公子在国公爷面前也不得力,齐府的老祖宗过了那段时日,来奔丧的容家大老爷,也就是国公爷的亲舅舅也跟国公爷吵了一架,之后离去之后也有两三年不怎么来往了。

不过,这也有国公府守丧不出门之因,容家也是逢年过节的礼都有往国公府送。

谢慧齐与容家一通气,容家接二连三地来了信,容家的现在族长还特地给齐容氏写了封信,说现在容家的下任族长已有了新人选了,不是之前的容氏家的侄儿她大哥家的长公子,而是他的儿子容之冒,不日他即将会来京,到时会来国公府拜见长辈跟国公爷。

现在的族长其实也是齐容氏的亲叔叔,在她父亲过逝后,是这位叔叔接任了她父亲族长之位。

之前齐容氏大哥这一支的容府长公子本来要接容氏老族长的任,用以维持跟国公府的联系,也只是长公子不争气,他一回去后,容家斗了几年,长公子本来铁板钉钉的位置也被取而代之。

齐容氏大概也知道为何换了她亲侄的位置,容氏能得隐世大族这一名,何尝不是因京城有人相护,这世道即隐哪来的大,任何丰盛的财帛都是需要权利才能护得住的,容家脱了国公府,许是一年几年还能有个太平,但一等当地的官员知道他们与国公府没了亲近关系,到时候刁难就一一而来了,容氏在江南的好日子也过不了太多。

一朝天子一朝臣,容家先前费尽千金在朝廷攀住的关系也是先朝的左相,在先帝过逝,那左相也死了之后,容家把她嫁出来才得以攀附国公府,岂能就这么断了关系。

齐容氏但愿这次选出来的族长,要比她侄儿识趣些才是好。

如若跟她侄儿一样骄逸,一个地方世族的公子比在京城的国公脾气还要大,那只能说是容家又来找死了,她就是想帮一把也是有心无力。

谢慧齐倒不在乎之前与容家的恩怨,于她来说,只要没彻底翻脸成仇的,能用的时候就用,她也不亏待人,而容家既然也有打算合好,那又何乐而不为?

容家乃南方耕种之家,水田万顷,而他们国公府也需要粮食。

容家上道,她也不乏提点几句,去信让他们也好备些粮,到时候上敬朝廷,也能在朝廷那博个名,这也能庇护他们一些。

容家因此让容之冒带了诸多礼物进京,到国公府面前让国公过个眼,走个过场。

这厢谢慧齐让他们家在东北和京城近郊都种下了耐活易存的粮食,这时候国公府可以开门迎客,她也令人去找了徐家帮在京的人来。

凉西州离河西州隔得不远,中间只隔着一个只有五个县的小州。

她有些担心那边的人的情况。

徐家帮在国公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