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蚩尤闻扱令道:“再探。”

    “是。”小怪答应一声,便化作一阵旋风滚去。

    谷溪注:今天不去工作了,有一天时间。天气预报说今晚上有大风和雷阵雨,恐怕停电,耽误了更新时间,所以忙抽空提前更新了。请大家谅解。

 第二十五回 黄河岸边战蚩尤(二)

    且说,蚩尤得知炎黄和好联盟,他心中是又气又急,在地上踱来踱去,一时不知如何行动。

    众怪不知所措,全都围将过来,有妖怪问道:“大王,下步如何打算?”

    又有小怪说道:“我等一路杀来可以算是十分顺手,即便是炎黄联手又怎能敌得过我等法力。”

    “大王,我等何不一鼓作气乘势拿下炎黄。”

    “……”众怪纷纭,好不嘈杂。

    蚩尤心中烦乱,怒道:“尔等住口!全都滚在一旁!”

    玉面狐狸见状,眼睛一转嘻皮笑脸言道:“大王息怒,臣妾有一事不知当说否?”

    蚩尤深知玉面狐狸一向狡猾,诡计多端,以往在诸多事情上,俱由她出谋划策,而且她所言结果大都印证无误,因此蚩尤庆幸得此妖谋士,常在众怪面前炫耀她是“神机妙算”。

    此时他听玉面狐狸有事要讲,急于问道:“夫人有何妙计?请速速道来。”

    玉面狐狸脸色骤变阴沉着说道:“大王,炎黄联手确实对我部不利,况且二人又有上天辅助,我等恐怕难以取胜;昨夜妾观天相,见西北天空损落一巨星,实属凶兆,虽说我等南进一路十分顺手,但臣妾心中总有一种不祥感觉,今与炎黄开战,万望大王务必谨慎行事。”

    蚩尤问道:“依你之见又当如何打算?”

    玉面狐狸道:“请大王恕妾直言,不如到此为止,罢手返回,在我紫霞洞中静候时机,只图稳操胜券。”

    “这……”蚩尤当然不愿罢手,他本打算趁炎黄争斗之机,先取黄帝,再战炎帝,而后平定四方,最终天下一统。

    到那时,谁能与他争霸?又有谁不拜倒在他大王脚下?这三界十方何不尊他为正神圣仙?眼看天下垂手可得,却知炎黄偏偏又和好联手了。

    且说他一想,玉面狐狸所言不无道理,若是强行,吉凶难料;本想依了玉面狐狸,当即返回紫霞洞,可实在不肯善罢甘休。

    他正犹豫之时,九雉鸡精看破了蚩尤心态,对蚩尤施礼笑道:“大王,依臣妾看,就凭大王法力,又有我等鼎力相助,大王势力今非昔比,漫说炎黄联手,加上女娲与九天玄女联手,也只恐难胜大王;此番交战,一来可报当年之仇,二来可以夺得天下。只要我等同心协力,大王不可战胜!”

    九雉鸡精力主开战,正合众怪心意,她刚才之言引得众怪群情激昂,一起高叫道:“大王战无不胜!大王战无不胜!”

    九雉鸡精趁热打铁,又道:“大王何不展示一下法力,也让我等开开眼界,长长我等势气。”

    众怪又一阵欢呼道:“好!请大王显圣!请大王显圣……!”

    见众怪一时高亢,蚩尤心中喜悦,刚才烦躁之状不见了。

    他举起双手示意众怪安静下来,狂笑一阵言道:“哈哈哈,也罢,尔等闪在一旁。”

    于是,他深吸一口长气,一阵阵运功作法,稍后片刻,他现出了原形,原来蚩尤乃是一头六齿巨象升化而成。

    只见那巨象由小变大,缓缓升高,身躯一时间居然足足长有百丈之余。

    黄河宽大,他竟一跨而过,如走泥沟一般,不费吹灰之力。

    众怪见了齐声贺彩叫道:“好!大王,把燕尾山踏平!”

    黄河东岸有座燕尾山,此山两峰并立,尖不可攀,形同燕尾,故取名“燕尾山”。

    蚩尤看看此山,然后抬起前腿奋力向燕尾山顶踏去,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

    再看那燕尾山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周围俱是尘土飞扬;

    那两座山峰早不见了踪影,燕尾山竟变成了“平顶山”。

    蚩尤回复人形,众妖怪又是一阵欢呼,同声赞道:“大王法力无边!大王威武!不可战胜!”

    九雉鸡精好不得意,忙趁机进言道:“大王有这等法力还有何惧?请大王下令,继续南进,直捣炎黄巢穴。”

    蚩尤哈哈大笑,点头令道:“立刻南进,我要踏平中州熊国!”

    且说蚩尤及众妖怪一时间趾高气昂,跨黄河,欲图向熊国杀来。

    没走多时,从空中落下四团火云挡住了道路。

    原来是大鸿、方相、神荼、郁垒四员神将,他们奉炎黄二帝之命前来迎战蚩尤。

    四将摆成菱形阵法,手中所持六件兵刃和镇物同时发出五色光芒。

    只见方相头戴多冠,左手拿玉印,发出红色光芒;右手握住方天画戟,发出绿色光芒,站在正中前方。

    神荼使双斧在左,郁垒用单枪在右,他俩所持兵器同时发蓝色光芒。

    大鸿左手拿符咒,发出紫色光芒;右手持七星青蛇剑,放出青色光芒,站在正中后方。

    他们全身周围被团团祥瑞笼罩着,使众怪不能擅自靠近。

    众妖怪见他们四人长像和排列的阵容,全都露出了惊悚之色。

    蚩尤不知四将的底细,亦不敢轻举妄动。

    他上前怒指四将问道:“尔等乃何方人氏?为何阻我前行?”

    只见大鸿在正中后方用七星青蛇剑一指蚩尤,说道:“象怪何须多问,你作恶多端,残害无辜,暴虐百姓,四方黎庶民不聊生,致使人神共愤!今日我等奉炎黄二帝之命,特来降除于你,还不速速跪降?免遭戳戮之苦。”

    大鸿几句话,气得蚩尤哇哇怪叫,只听他大声令道:“来人!把这四个狂徒给我拿下!”

    众妖怪忽得一下把大鸿四人团团围在当中,因有五色光芒强射,又有祥霭护体,众妖怪难以靠近四将。

    双方对峙许久,玉面狐狸见状,向蚩尤进言道:“大王,若再相峙下去,当心有诈,不如速战速决,请大王施令。”

    蚩尤觉得玉面狐狸言之有理,便急命众妖怪拼死向四将杀来。

    大鸿四人挥动手中利刃劈、挑、刺、砍奋力相迎,好一场拼杀,使得众妖怪难进半步,却也死伤无数。

    再说,实在奇怪,那些被毙命的妖魔鬼怪。

    只化作一股清风,继而又复活成形,返回后接着与四人拼杀。

    四将不知其中玄奥,边战边商议,大鸿道:“如此长期下去,恐对我等不利,擒贼擒王,不如冲过去,先拿住蚩尤再做打算。”

    于是,四将抖动手中兵刃直奔蚩尤杀来。

    蚩尤急忙应战,四人将蚩尤围于当中,众妖怪急解蚩尤之困。

    你来我往好一场厮杀,直杀得尘烟四起,昏天暗地。

    蚩尤再凶悍,怎敌住四位神将轮翻攻击,数十合之后,他头上浸出豆大汗珠。

    玉面狐狸见了十分着急,如此久战下去,唯恐蚩尤会吃大亏。

    她眼睛一转抽身跳出圈外,现了原形冲阵中放出一股黄黄的臭气,直熏得大鸿四人阵阵作呕,行动迟缓,攻击无力;手中兵器与镇物亦俱都暗淡无光了。

    且说,就在这时,蚩尤得以抽空收身,运功作法,一时间现出了象怪原形。

    此时,大鸿所持七星青蛇剑急急抖动,呼呼作响,阵阵生风。

    忽然间化作碗口般一条巨型青蛇,恰似离弦之箭,直奔象怪鼻孔而来。

    蚩尤见状魂魄险些被惊出体外,便急忙收回了象形。

    那九雉鸡精见青蛇直取蚩尤,她大声叫道:“休要伤我大王!我来也!”

    当即化作一只红冠山鸡扇动翅膀扑了过来,用它那尖嘴和利爪与青蛇战在了一起。

    方相恐怕青蛇敌不过九雉鸡精,便祭起手中玉印,九雉鸡精躲闪及时,玉印重重砸在鸡翅上,只听它尘叫一声栽倒在地。

    正当此时,炎黄二帝率众赶到。

    黄帝命常先、伍胥、马明三将领兵杀向阵中。

    一时间,众兵卒如滚滚潮水般向蚩尤众怪杀来,呐喊声惊天动地。

    玉面狐狸见情况不妙,叼起九雉鸡精向北逃去。

    因有青蛇做镇物,蚩尤不敢作法变化象形,又见九雉鸡精受伤,二妖北逃,他因此无心恋战,命手下众妖怪边战边向黄河北岸撤退。

    大鸿等人怎肯放过降杀蚩尤之机,一路厮杀,紧追不舍。

    且说,轩辕黄帝领兵刚过黄河,忽见前方有团团云雾喷涌而来,不多时,云雾弥漫整个旷野,众人一时不见天空,不见周围状况。

    黄帝问道:“因何突然起了这么浓的雾气?”

    风后道:“启禀二位君主,此云雾乃是蚩尤所为,只恐其中有诈,望国君下令停止追杀,待云雾消散之后再做打算。”

    黄帝吩咐就地安营扎寨。

    大鸿等人奉命回营,浑身上下俱被雾水淋透,大鸿上前禀道:“乞报二位圣君,那象怪蚩尤被我等杀得大败,何不让乘胜追击?”

    黄帝道:“眼下雾气浓厚,不见天日,道路与方向实难识别,又如何追战?”

    炎帝见众将这般模样,笑道:“你们浑身全淋透了,切不可坏了身体,下去休息烤暖去吧。”

    大鸿等人相互观瞧一眼,均都恰似落汤鸡一般,一同大笑起来。

    谷溪注:《神仙谱》终于得到了编辑先生认可,通知过审签约了。首先非常感谢读友和书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谷溪一定倍加努力,写好每一个章节,述说好每一段故事,决不负广大读友和编辑先生的期望。

 第二十五回 黄河岸边战蚩尤(三)

    且说风后向二帝言道:“此番交战,虽说我部小胜,但足能探出蚩尤及其众妖怪魔法颇深。这次若不是七星青蛇剑助阵,我部也实难占得上风;于今蚩尤大败,却制造了‘弥雾阵法’,使我兵将不敢贸然进杀,眼下当务之急,必先讨得破雾之法,方可彻底败杀于他。”

    黄帝问道:“请问先生,有何良策可破解弥雾阵法?”

    风后道:“回禀国君,暂无解法。”

    这时大鸿手捧七星青蛇剑过来,见青蛇有几处失去了光泽。

    风后问道:“将军,青蛇是否被九雉鸡精所伤?”

    大鸿道:“正是。”大鸿把青蛇被伤经过向二帝和风后叙述一遍。

    风后叹道:“青蛇被伤切不可张扬,免得节外生枝。”

    黄帝对炎帝言道:“此剑乃神界之物,专门用来制约蚩尤作法,而今受伤实属我部不幸,望兄长设法治疗为好。”

    炎帝道:“请弟君不必担心,我去寻得良药,尽力将它医好便是。”

    再说这七星青蛇剑的来历,它是九弯七星,出自东夷蚩尤居处。

    原本它是盘居在地牢出口一条巨型青蛇;

    当年蚩尤被二位圣母所伤逃走,经九天玄女点化而成为七星青蛇剑。

    二位圣母算得将来炎黄二帝必与蚩尤有一场恶战,故此把它交给仓颉,教他与隶首一起西渡黄河投奔炎黄二帝。

    此剑专门抑制象怪法力,使其不敢变幻象形。

    原来,大象的一生最惧怕两种动物,一是鼠,它能趴在象的身上乱咬,也能钻进象鼻深处吃食象的脑髓;二是蛇,它能缠住象的四足,使其动弹不得,直到死亡,也可钻进象的七窍,使其毙命。

    所以,象若见了这两种动物,便会吓得胆颤,浑身酸软无力。

    蛇鼠制约象怪非常拿手,因此只要蚩尤变化象形,这七星青蛇剑会立刻化作青蛇来迎战象怪蚩尤。

    再说,那日仓颉和隶首到了阪泉一看,二人不知炎黄二帝因何交战?

    二人隐身在人群中观其后果。待到二帝修好议和、阪泉相会之后,二帝登坛祭天,尔后炎黄携手进草堂落坐。

    只见黄帝向炎帝施礼言道:“此次小弟多有冒犯,请兄长重重责罚。”

    炎帝赶忙还礼笑道:“贤弟哪里话来?此乃天意所致,你我岂可逆转?事已过去切不必再提,眼前当务之急,理应极早安排灭怪平乱大事,方可顺乎天意民愿。”

    炎帝之言使黄帝深受感动,他向众人说道:“兄长乃仁慈之君,我等愿奉兄长为华夏部族之主,请受我等一拜!”言罢,伏身叩拜。

    炎帝急忙阻止,笑道:“贤弟差矣。我已是年迈体衰之人了,怎能担此重任?贤弟正值年富力强、血气方刚之时,具有仁爱、宽厚、智勇双全,况且品德极其高尚,倘若领袖我华夏部落,定是天下众生之福!贤弟不必推辞,请上正坐。”

    黄帝不肯就坐,经过了此番交往,他十分佩服炎帝的为人,况且炎帝年长为兄,做本部落首领理所当然。

    烈山氏看出了轩辕氏的心思,故意沉颜说道:“贤弟若为天下黎庶着想,为灭怪平乱大局着想,你就不必心存顾虑,推三阻四。你为国君,我等尽力辅助便是。”

    轩辕犹豫,对炎帝讲道:“你我兄弟怎有主辅一说?下步怎样安排,请兄长明示。”

    炎帝笑道:“如今你我两部合二为一,乃是随了天意人愿。我思考已久,两部落应更名为‘华夏部落’,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黄帝赞道:“华夏之称甚好。兄长做主,我等从命。”

    炎帝笑道:“既然如此,众人全听我令,而今华夏初定,由轩辕为主,仍尊称国君;以我为辅,炎黄尊其天命,共治天下,振兴华夏!”

    众人皆大欢喜,无不合手称快。

    且说炎帝便向黄帝举荐几人,言道:“风后和力牧是难得奇才,封二人为国相,大鸿为大将,有此三人辅佐,弟君定能成其大业。为兄拙见,请弟君定夺。”

    黄帝自是十分赞同,当即封风后为右相,力牧为左相;

    封大鸿为统兵大将,封常先、伍胥、牛祗、马明等人为部将;方相为开路先行神将,神荼和郁垒为左右护使。

    分封完毕,各领其命,各归其位,统领本部兵马。

    一切办妥,二帝便召集各部将臣共议灭怪平乱事宜。

    此时,有通事官禀道:“有仓颉和隶首在外求见。”

    二帝不知此二人来历,心生疑惑。炎帝命大鸿去察看,

    且说,大鸿稍后手捧七星青蛇剑返回,身后跟进两个人来,大鸿向二人引见了炎黄二帝。

    二人伏地拜道:“仓颉,隶首拜见二位圣君。”

    黄帝问道:“二位先生乃何方人氏?到此有何贵干?”

    仓颉答道:“禀报二位圣君,我俩乃是奉上苍正神女娲娘娘与九天玄女圣母之命,行走数载才至此地。今日特来投奔,有二位圣母所赐七星青蛇剑为证,交予圣君,以备日后降魔除怪之需。”

    仓颉与隶首对众人讲述了他二人之遭遇以及七星青蛇剑之来历,故事宛转曲奇,娓娓动听,直讲得众人张口结舌,数目圆睁。

    炎黄亦不敢怠慢,忙将二人让于上坐。

    黄帝道:“难为二位先生辛苦多年,长途跋涉来投我部,实在难能可贵,我与华夏百姓深受感动,请受我等一拜。”

    炎黄率众欲行大礼,仓颉和隶首急忙阻止,二人同声言道:“圣君折煞我也!”

    且说,近日先是炎黄修好,合二为一,继而华夏部落既增了二位贤士又添了一件降怪之宝。

    炎黄知道了是上苍圣母暗中相助,心里自是十分欢悦,群臣部将无不欣喜。

    数日来,华夏部落喜事接连,天天如过节一般,处处欢声笑语,热闹非常。

    正当人们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有通事官匆匆来报,他向二帝伏身禀道:“启奏二位君主,大事不好!北方蚩尤作乱南侵,即日已至黄河岸边,请二位国君定夺。”

    炎黄闻报,立刻召集群臣部将商议如何迎战蚩尤,最终决定由大鸿、方相、神荼、郁垒四将各持兵器及镇物前去迎敌,这才引起刚才与蚩尤众怪在黄河岸边这场恶战。

    现如今,蚩尤败退,却又施展出看家本领“弥雾阵法”,致使炎黄兵将不敢贸然前进。

    为此,炎黄二帝及其众将臣大伤脑筋。

    正当一筹莫展之时,忽有通事官向二帝禀道:“启报二位君主,这弥雾阵法已有破解之术。”

    二帝闻报,顿时心中大喜。正是:

    未曾除根才复苏,

    象怪逋隐又重出;

    终有能人破阵法,

    冲散迷雾见踆乌。

 第二十六回 共工下界解危难(一)

    话说,炎黄二帝率部在黄河岸边大战蚩尤,蚩尤败走,却施展出“弥雾阵法”,使整个旷野迷雾蒙蒙,暗无天日。

    炎黄二位帝君以及所部兵将因此辨不清方向,更不敢贸然前行。

    连日来,炎黄及其各部将臣几经商讨对策,皆无良策。

    这日,忽然有人来报,说是已有破解弥雾之术,二帝听了自然心中大喜。随后,只见隶首搬进来一个硕大盘形物体,大挠则搬来一个瓢形物体,二人禀道:“禀报二位君主,弥雾阵法指日可破也。”

    人们同时把目光集中在两个物体身上,黄帝问道:“此乃何物?”(这是什么东西)

    大挠解释道:“此圆盘上面标有八面方位,添加阴阳五行之术,再将这瓢形之物放入盘中,并由轮子固定,无论怎样转移方向,最终瓢尖仍是指南方,请诸位仔细观看。”

    于是,大挠和隶首在众人面前演示开来。

    二人把那东西摆好,而后转动大盘,那瓢尖果真是依然指向南方,演示成功,众人啧啧称奇,一片欢悦。

    隶首道:“此物一出,不管是浓云密雾,还是黑更半夜俱可识别方向;只是此物过于笨重,需待改进罢了。”

    黄帝十分高兴,向炎帝言道:“天恩浩荡,这象怪蚩尤指日可降也。”

    过了几天,在黄帝亲临指导下,几经研究改进,将瓢状物体改为木人形状,又把圆盘改成木轮车形,如此,无论木车轮子怎样转动,车上木人总是手指着南方。

    而且,木车行动自如,非常轻快准确,此物研制成功后,被黄帝命名为“指南车”。

    且说数日之后,“指南车”造成,炎帝也把七星青蛇剑的伤处医治好了,万事具备,众兵将士气正旺,轩辕黄帝一声令下,华夏兵将浩浩荡荡冲破迷雾,直向涿鹿开来。

    为了不惊扰涿鹿百姓,轩辕黄帝命兵将在涿鹿以南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并令大将大鸿率部在营寨内操练兵马。

    炎黄二帝与国相风后、力牧等重臣,一同察看周围地形和环境,众人边走边聊,指指点点,十分认真布置阵法或战法。

    忽然,风后感觉身边有股寒气经过,他急忙上前向黄帝言道:“禀报国君,时才忽觉坎离二气经过此处,气势非常强烈,暂时不知是吉是凶。”

    黄帝问道:“此乃是否对我部不利?又该如何应对?”

    风后道:“国君暂且放心,此二气是敌是友我定会查个明白,眼前当务之急,须早做安排,与蚩尤开战必须速战速决,切不可迟延久托,以免夜长梦多,对我部不利。”

    黄帝问道:“何日开战最为吉善?”

    风后掐指算来,稍后言道:“三日后乃开战大吉大利之日,万望国君令诸将早做准备。”

    黄帝思考片刻后向炎帝说道:“我方不知道蚩尤状况,应差神将去紫霞洞处探个究竟,我等也好有备无患。君兄以为如何?”

    炎帝赞道:“这般甚好,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燃。但不知派谁去最为适宜?”

    这时,大鸿带来二人求见二帝,大鸿拜道:“禀奏国君,今又有二将来投。”

    二帝见了自然高兴,黄帝问道:“请问二位将军怎样称呼?”

    二将一同跪禀道:“韦琨、王善叩见二位君主。”

    “二位将军请起。”黄帝把二将上下打量一番,继而向大鸿问道:“二位将军今日来投,有何打算和要求?二位乃是何方人氏?在何处修练?”黄帝实则想知道二人有何能耐和本事。

    这位鬼容区自然了解黄帝心思,未见韦琨和王善开口,他向黄帝介绍道:“回禀国君,二位将军已经向微臣详述了身世,据我所知,二将本事了得。这位韦琨将军是飞毛腿,行路神速,可日行千里,并且十分骁勇善战;这位乃王善将军,机智、敏捷、聪慧,是位驱妖镇邪之神将,并有遁地入水之功。”

    听了鬼容区的介绍,黄帝对二人笑道:“二位将军来投,实属我华夏一大幸事,暂由大鸿将军安排二位食宿。刚才听大鸿介绍,韦琨将军可日行千里?王善将军能遁地入水?如此甚好,我部群臣正在商议差人打探蚩尤消息,二位幸好有此能耐,不知二位将军可否一试?”

    韦琨与王善相视一眼,韦琨上前拱手言道:“国君尽管吩咐便是,我俩不才,愿意前往。”

    二将刚来投奔,尚未显示神通,正好有此良机展现身手。

    可黄帝考虑二人初来乍到,尚无喘息便派去应差,又觉得实为不妥。

    只是二人执意要去,一再请令,大鸿也上前讲情言道:“请国君不必多虑,凭二位将军神通,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