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大家这才相信九天玄女之言并非谬说。

    于是,众人齐手制成了八十面夔鼓,一路操演,一路敲击。

    四方诸侯和部族,听见了全都吃惊不小,纷纷躲避,这就叫做:先声夺人。

    所有兵器和利刃均已配备齐全,只等择日与蚩尤展开大决战的时候了。

    轩辕部落自持神物在手,又有指南车在前方带路,无可阻挡,所向披靡。

    各部将士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士气空前高涨。

    趁兵将斗志正旺之时,九天玄女叫炎黄二位帝君,召集各部将领布置战法。

    最终敲定,次日辰时,兵发冀州,力克蚩尤涿鹿城池,最终捣毁他的魔穴“紫霞洞”。

    任命:开路神将方相携小白龙应龙为先锋官,率领本部兵士遇水排涝,逢险架桥。

    大鸿为主将,共工、常先为副将,韦琨、王善、伍胥为部将。

    炎黄二帝随大军后援,倾巢出战,无毫保留。

    且说次日辰时刚到,黄帝将号令旗交给了国相风后。

    只听风后一声号令,众兵将浩浩荡荡直奔冀州杀来。

    当轩辕大兵压在城边,蚩尤这才闻得禀报,他便急命本氏兄弟和众妖怪仓促出洞应战。

    这时的华夏兵将,士气旺盛,见了妖兵怪将,分外眼红,不肯放过。

    他们一齐奋勇向前,越战越勇,直杀得蚩尤兵将四散逃窜,死伤无数。

    蚩尤见势不妙,赶快运功作法,变幻魔象,顷刻之间,黑云笼罩,妖雾迷漫,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哪知轩辕黄帝之兵既有指南车在前,又有钲、鼓、旌麾等为耳目,方向不迷,一无所惑,依旧冒雾排云,拼命向前进攻。

    只这一战下来,直杀得蚩尤兵卒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经事后查看,蚩尤氏八十一个兄弟杀死了四十五个。

    那蚩尤氏乃是怪象人人皆知,大家恨他之极,就把这四十五个尸首之肱统统连肩割下,总共有三百六十个肱,分开几处埋葬起来,后人取名叫做:肩髀冢。

    蚩尤氏剩下兄弟三十六个,带残兵败将丢弃了冀州,急忙向涿鹿逃去。

    黄帝怎肯放过?率领兵将紧追不舍,并号召诸侯会师涿鹿。

    这天,各部兵将终于全部到达了冀州,冀州是通往涿鹿的必经之路。

    可是,却见那冀州之野湖泽极多,一片汪洋,尽是水潦,不便行车布阵。

    黄帝一见这还了得?他便急忙命令手下部将应龙把这些水吸到别处,储蓄起来,待战后再恢复原状。

    应龙并非人类,乃是一条白龙,有四爪有两翼,可飞;有畜水之功。

    待水消地干之后,众兵将直扑涿鹿,人山人海,把个涿鹿围堵得水泄不通,正所谓:百道环攻。

    眼看众兵将正要破城而进,忽见涿鹿城内走出无数奇兽,都是四只脚,人首人面,不知何物。

    只见它们在阵前摇头晃脑,有些朝众兵将笑笑,便使众兵将们迷惑起来,如醉如痴,如昏如睡,动弹不得。

    这时,蚩尤领兵乘势杀来,锐不可挡,眼看众兵将性命难保。

    不知众人生死,下回再说。

    谷溪注:《神仙谱》求收藏、求打赏、求盖章、求花花、求点击。谢谢了,请您不要空手而来哦,拜托拜托。

 第二十八回,九天玄女助轩辕(二)

    眼看众兵将要坐以待毙,黄帝大叫说道:“不好!此乃山林异气所生,俱能害人,名叫‘魑魅’,大家不要慌乱,我这里有可破之法。”

    他急命后面的二十四个吹角手吹起角来,只听那号角悠扬呜咽,仿佛龙吟大泽,触耳心惊。

    霎时间,那无数魑魅闻到号角的声音,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此时,众兵将清醒过来,操兵器一齐掩杀而去,势如破竹。

    蚩尤一见无法抵抗,便又作起法来,这次竟是请来了风伯、雨师为他肋阵,任凭狂风暴雨肆意纵横,将士们浑身淋透,脚站不稳,旌旗倒卷,钲鼓无声,眼看又要败下阵来。

    这时只见风雨中有位女子如飞而至,衣裾不沾雨星,袂带不飘,仔细一看,却是九天玄女圣母,黄帝大喜,正要施礼拜见,只见玄女圣母用手向天一指,大喝一声,天上陡然落下一个青衣女子,顷刻之间,雨止风息。

    仔细观看,见这青衣女子长得奇异,身高不足三尺,颈上、手足、浑身俱是白毛,唯独头上不生一根毛发,秃头;脸上只有一只眼睛,头顶上却也有一只眼睛,倏然之间,向西方山中而去,其行如风,转瞬不见了。

    大家看了,无不骇然。黄帝向九天玄女问道:“此乃何方天神?”

    玄女道:“此非天神,名叫旱魃,她所到之地赤地千里,滴水全无,本不想叫她来此,可蚩尤之雨无法破解,她这次下来,无法再让她上去,这冀州之地恐怕时常要闹旱灾了。”

    黄帝叹道:“百姓受殃,如之奈何?”

    于是,黄帝只好将旱魃遣送到赤水之北,僻远之处。

    旱魃也称女魃,是为旱神,她所居之处,天不不雨,赤地千里。

    九天玄女借旱魃之功,除去了蚩尤雾雨之患,最终,使黄帝所部攻克涿鹿城,杀死了蚩尤诸位兄弟。

    可这冀州之地,直到如今仍是地表缺水,连年干旱。

    相传,附近有个盐池,便是蚩尤氏兄弟之血凝结而成。

    这便是九天玄女帮助轩辕黄帝战杀蚩尤之另类传说。情节波折,十分神奇。不必重提。

    却说,轩辕黄帝担心韦琨见不到九天玄女,他走出营帐,遥望幽云洞方向,心里默默祈祷,但愿韦琨早日传回喜讯。

    其实,这区区万里之遥,在速行神韦琨的脚下也只不过三五日便可到达。他行似燕,走如飞,数日过去,韦琨也早已经到了幽云洞,并且拜见了九天玄女和天皇伏羲。

    不过,由于二位圣尊尚未完成奇术,故此耽搁了三日,要知道自从伏羲等人被封为天神、天星之后,这幽云洞便成了神仙圣域。

    只道是仙界一日,凡间一年。如此计算,韦琨到达幽云洞的时日,到现在为止,实为三年零五天了。

    照此说来,黄帝与蚩尤开战,已达三年之久了。

    人们通常认为,神仙做事向来迅速,可是这次为什么会耽误了这么多时日?只怕是要耽误了灭怪平乱大事。

    诸位若问二位圣尊到底研制的是什么奇术?

    原来正是《奇门遁甲》一术,此术极为繁杂高深,它集预测、兵阵、气象、地质……等等于一身,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八卦为基础,又吸收综合诸多门类预测术,可谓是集其大成,堪称最复杂、最广泛之综合信息库。

    从外观上看,它是由顶、上、中、下共四个同心同轴圆盘组成,分别划出八个等份。

    最顶端为“八诈门盘”,依次往下叫做“天盘”、“人盘”、“地盘”。

    在最下层“地盘”中加入刑、制、冲、墓诸种因素;

    在中层“人盘”则列出杜、景、死、惊、开、休、生、伤八门;

    上层“天盘”中,依次排列九位天星:天蓬、天辅、天任、天冲、天禽(此星处于中宫,无位,故此守在天芮星旁边),天芮、天英、天心、天柱;

    最顶层“八诈门盘”则又分为阴阳两面,可翻来复去使用;

    上面排列六位天神,这“六神”为:青龙、螣蛇、勾陈(或白虎)、朱雀(或玄武)以及值符神、太阴、六合、九天、九地,值符神可以换做。

    人、天、八诈门三盘旋转,地盘不动,此盘须加年月日时、天干和地支,输入信息,方可准确;

    再加上气节,如:冬至、夏至等;

    最关键为三奇:乙奇、丙奇、丁奇,占据何门出现何种信息;

    在地盘和人盘添加金、木、水、火、土五行。

    自从天皇伏羲在孟水求得河图,又在洛水求得洛书,由河图洛书悟出了九宫之理,从而研制出了“先天伏羲八卦图”。

    据图中所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又生六十四卦。

    太极,乃是天地浑沌、阴阳未开之元气,两仪既是天与地;用符号“—”代表天与阳;用符号“——”代表地与阴,这“—”或“——”又叫阳爻或阴爻,成为八卦中最为基础之符号;

    两仪生四像,阴阳相重相交产生出老阳、老阴和少阳、少阴这四种现象,四像象征着四时、四方;

    四像生八卦,四像继续演变,阴阳再次相重相交,进而产生了八卦,八卦分别代表着八节、八方等现象。

    如此诸多因素,怎由伏羲一人可以完成?

    他请来九天玄女相助,又将六神、九位天星、二十八星宿一个个请回幽云洞,以协助演局;

    为了此术,九天玄女特意去了一趟仙庭女娲宫,向女娲娘娘讨来大挠的阴阳五行,容成的历法,羲和的日期,尚仪的月期,等等,俱都加在八卦中。

    这奇门遁甲术几经精修演变,最终可以演示出四千三百二十种局法,其根据是按每天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一年三百六十天计算,全年正好是四千三百二十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对有一种局势出现。

    因此,奇门遁甲能演示出四千三百二十种局势。

    此术终于演示成功,九天玄女与伏羲天皇以及诸位星神,无不欢悦,少不了庆贺一番。不提。

    且说九天玄女和伏羲,经韦琨口述得知,轩辕黄帝在涿鹿与蚩尤展开了一场空前恶,几经交手均战他不下,双方各有伤亡,现在蚩尤施展出迷雾阵法,双方就此相峙于冀州之野。

    又因青蛇反戈和镇宝被金龟收去,使得华夏部落岌岌可危。

    九天玄女得知这些,叫伏羲回仙宫去请女娲娘娘,她自己携六壬、兵符、印剑、图策等,急命星神登盘就位,由韦琨带路,驾奇门遁甲赶往涿鹿交战之处。

    此时,正值秋冬交节之季,北风瑟瑟,万物枯黄。

    在涿鹿南郊旷野之上,旌幡招展,号带飘扬;

    云雾弥漫,秋霜盖地,满野白帐,星星点点散落数十里,营地正中有一红色大帐,那便是炎黄二帝与群臣们议事厅帐,九天玄女与诸位星神飘然而至。

    通事官报入帐内,炎黄闻知大喜,与众人急忙迎出帐外,黄帝向九天玄女深施一礼言道:“弟子轩辕恭迎圣母。”

    玄女道:“请帝不必拘礼,我等因故来迟一步。可知蚩尤近况如何?”

    黄帝请诸位星神到帐中搭话,落坐之后互通名称。

    此刻,最惊喜者当属神农氏炎帝,他凝望着玄女圣母慈祥和蔼的脸庞,情不自禁暗问自己:“这便是玄女慈母?果真是她帮自己降临人世?”

    他不由又想起父君灵位上方那幅女神圣像,正是玄女圣母!

    他走到玄女面前,伏身行跪拜大礼。

    九天玄女一见双手搀扶,此时,她心中油燃升起不可言喻之情感,她久久凝视着炎帝,一时间竟无语凝咽,半晌才轻声问道:“人皇一向可好?”

    炎帝道:“承蒙圣母爱念,自涉世以来无不称心,只是当下与蚩尤之战不随心意,今番圣母与诸位上仙来助,定能了却弟子心中忧患。”

    九天玄女言道:“这般好说。轩辕请接道术。”

    玄女圣母当即将各种兵机道术全部授予轩辕黄帝,综计共传授了八种:

    一种是三宫五音阴阳之方略;

    一种是真人步斗之法术,并给予一张六甲六壬兵信之符;

    一种是阴符之机要;

    一种是灵宝五帝策,内中有五符五胜文字;

    一种是役使鬼神书籍;

    一种是四神胜负把握图;

    一种是五兵河图策精之诀;

    还有一种是制妖通灵五明之樱。

    炎黄二帝不胜感激,就向玄女圣母再拜稽首,深表达谢。

    且说二帝与风后、力牧正向玄女圣母讲述当前战况,部将常先进帐禀道:“启报国君,又有一群小怪来犯,为首的小妖被我一鞭打回了原形,原来是只黄獐母妖,它已夹着尾巴落慌而逃,我等奉命未敢擅自追杀。”

    黄帝令道:“立刻传令各部,务必加强严守,防止此事再次发生。”常先得令出帐。

    黄帝向九天玄女说道:“近来常有小股妖魔袭扰,小打小闹不足畏惧。”

    玄女问道:“而今蚩尤如何?”

    黄帝道:“自打大火吓回紫霞洞,他便施出妖雾,却一直未见露面。只派些小妖小怪时常前来骚扰,为防有诈,令众兵将不得贸然追杀。”

    九天玄女点头道:“谨慎为好。”

    可她深知蚩尤今非昔比,魔法颇深,又有诸多精怪相助于他,确实难以轻易胜他。

    若有把握,必先弄清蚩尤近况,若取胜,知彼此。

    于是,九天玄女命玄武和勾陈二位神君,潜入紫霞洞以探蚩尤及其众妖怪虚实。

    二位神君得令,化做一阵旋风,直奔紫霞洞而去。

    且不知,二位神君此去,这才惹出了一场大祸。正是:

    自古华夏奇术多,

    文韬武略壮山河;

    妙笔生花藏锦绣,

    玄观经易布先锣。

 叙解之人物

    首先,非常感谢广大读友和书友对《神仙谱》的大力支持以及鼎力帮助。此种心情无法言表。

    应部分读友的要求,本人现将《神仙谱》中的几个重要人物与读友们一起分析和解释一番。

    这里说明的是,一些材料是本人多年搜集和整理出来的,零一年曾出过一本《百神分析录》的小册,不过只印刷了很少的纸质本,恐怕许多朋友没能看见。

    当然,也不妨借鉴了一些古代书籍的记载和评说,如《众仙记》、《枕中书》、《路史前纪》等,但本人担保绝对不是抄袭之作。

    写书和读书一样,就是为了愉悦,开开心心每一天。

    说句大实在话,神仙和神话故事都是由活生生的人编制出来的,有谁见过?又有谁经历过?且不必与此叫真!

    不过,这些神仙和神话故事,从古至今,毕竟在我们的一生中或多或少的听说过,甚至有时真的还影响着一些信奉人的工作和生活。

    当你看了下面“分析” 以后,会更加了解这些神仙们的根底和出处。

    《神仙谱》 谢谢您的欣赏和收藏。

 之人物分析(一)

    (一)盘古老祖与元始天尊:盘古,混沌天神,又称盘古氏,俗称盘古老祖。

    他是创造世界之始神,是生在太元之先,元气凝精而化生。

    每年冬至时分为盘古圣诞(又说正月初一或正月十五是盘古生日),总之,盘古圣诞之日各地自有各地的说法,门派不同说法也就不尽相同,无须考证。

    有关盘古神话故事由来已久,最早是在中国民间,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流传广泛,苗、瑶、壮、侗、仫佬等民族非常盛传或崇奉盘古,把他视为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视其为本民族之祖先。

    盘古开天辟地之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徐整根据民间传说著写了《三五历记》,书中这样写道:“天地浑沌如鸡子之状,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三五历记》的姊妹篇《五运历年纪》中也有记载(注:五运之天地变化: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五运历年纪》中记载道:“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而另有传说:“宇宙之初,混沌未开,宛如鸡子之状,里面有一巨人,名盘古,又称混沌氏,酣睡了约一万八千余年,成为‘初醒者’,自此开始了开天辟地之壮举。

    他凭借自己之神力,终将天地开辟出来。当他完成了神圣职责之后,他头顶天为神,足踏地为圣,终成了顶天立地之神圣英雄;

    他把自己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星星;

    骼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综合上述,无论传说还是后世记载,都说盘古乃是宇宙形成之前,混沌未开,如鸡子之状时的“初醒”第一始神,也可以说是世间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之前绝无其他人再比盘古始祖早得人物了,故称盘古为“世间第一人”。

    然而,既然有此之说,可有的书籍和小说却不分青红皂白,强把盘古说成是元始天尊,以此推理盘古为鸿钧道人之徒,这样一来,盘古老祖反倒成了道教的二代人物了。

    若说盘古就是元始天尊,其根据可能是在《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这样说过:“我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所以,后来人们就以此大作文章,宣称盘古便是元始天尊。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称:“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此气化为开辟世界之人,即为盘古;化为主持天界之祖,即为元始。”

    《路史前纪一》罗苹注道:“昔二仪未分,溟滓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在东晋时期,元始天尊在形成之初,东晋葛洪曾在《枕中书》中却又是这样讲道:“元始天王开天辟地治世成功以后,蜕去躯壳,一灵不昧,巡游在空中,见圣女太元,喜其贞洁,即化成青光投入其口。圣女怀孕十二年,始化生于背膂之间,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因其前身是盘古,即元始天王就是元始天尊。”

    依此说法,盘古乃是化青光转世投胎于太元圣女口中,使其孕育十二年而生,这足以说明元始天尊的前世为盘古;前世为盘古老祖,后生为元始天尊――这点很重要,不可混淆。

    因此,鸿钧道人之徒是后世的元始天尊,而非前世的盘古老祖。

    元始天尊入三清之后,被道教尊为最高神灵,也正是因为盘古老祖是元始天尊之前身,生在太元之先,元气之始,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经存在,所以尊称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之天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称为:天尊。

    只因其前世为盘古,故又称为“太上盘古氏玉清元始天尊”、“玉京大天尊”、“太上道尊”,其全称为:“一气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元始天尊妙天上帝”。为道教最高神圣―――三清之前。

    道教三清,是指三位天尊。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在《封神演义》中把灵宝天尊也称为“通天教主”,道德天尊即为“太上老君”。

    三清也指他们所住的三清天、三清境。

    盘古天王陨落后,其元神吸收开天清气(太清玄白仙气、玉清始青圣气、上清元黄真气),融合无量开天功德化为盘古三清(即一气化三清: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

    依鄙人拙见,所谓一气化三清,其实就是太上老君为实体,而玉清元始、上清灵宝为虚拟之身。

    盘古精血吸收辟地浊气化为十二祖巫,这十二祖巫只拜盘古却不拜天道。

    道教认为:大罗天境有三十六天,元始天尊居三十五天界;灵宝天尊居三十四天界;道德天尊居三十三天境。

    可是,按照这三位天尊所形成的时间,从历史的角度推算。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的形成,是在东汉末年就已经广泛流传开了;

    灵宝天尊即太上大道君(通天教主),是在东晋时期才形成和传开,两者相距一、二百年的时间。

    而元始天尊则是在东晋末年和南北朝初期才开始形成。

    所以说“后来者居上”,最早出现的太上老君反倒成了三清界的第三位尊神了。

    即便是盘古传说的形成,早在东汉中期就开始了,同样也早于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

    至于为何如此安排,那便是道教各门各派的需要了,无关紧要。

    据《元始上真众仙记》中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中宫是元始天王、下宫为太元圣母所治。”

    请看,盘古与元始天王是两个人还是同一个人?

    若是同一个人,为何在诸多书籍中会同时出现?实在令人费解。

    又说:“元始天王位居于三十六天之大罗天界(即最高层),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

    宫有七宝、珍玉、仙公、仙卿、仙王、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

    由此可见,这元始天王(即盘古)位居于三十六天之大罗天界,而元始天尊则位居于三十五天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