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螅阍僬剿怀佟!

    共工明白郁垒之意,是想让他看准秦广招数,再擒他可保万无一失。

    郁垒、神荼二将飞身直取秦广,秦广则不慌不忙挥幡相迎,只见他手中“招魂幡”银光闪闪,与二将利刃撞击,迸发出点点火花。

    二将分战两路,你上我下,你左你右,拼杀得十分卖力。

    大约二十回合后,突然见秦广摇动“招魂幡”,口中阵阵有词。

    这时,二将顿感浑身无力,四肢发软,如同着魔一般,手中利刃扔在地上,束手待毙。

    秦广欲伤二将,只听共工大吼一声道:“尔休伤二将!我来也!”举鞭奔向秦广。

    待郁垒和神荼醒来,共工与秦广已大战数十回合了,共工越战越勇,而秦广却有些招架不住了,他自知不是共工对手,又想故伎重演,刚一摇幡,未等念动咒语,早被共工识破,执鞭奔向他的天灵盖砸去。

    秦广吃惊不小,急忙向后躲闪,并举幡招架。

    但见二人各持兵器:共工一双石鞭如两条骄龙上下翻飞;秦广一具白幡似火树银花飘然舞动。

    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直叫人看得头晕目眩、眼花缭乱。

    这时秦广暗道:“此人凶猛力大,功夫了得,久战必会吃亏。”

    想到此,他挥舞着“招魂幡”施出几下狠招,急功共工上中下三路,尔后,他突然止步,身体急向后撤,飞身跳出了圈外。

    秦广抓住瞬间空当,乘机摇动“招魂幡”,口中咒语喋喋不休。

    共工不及防备直呼上当,再攻秦广,已无了力气,只见他魂不守舍,面色发青,头冒冷汗,痛苦不已。

    幸亏郁垒和神荼及时清醒,他俩一见共工被“招魂幡”吸住了魂魄,二将挺利刃杀向秦广。

    秦广见状,又施展出了毒招“招魂大法”之“一幡引三魂”。

    顿时,三将魂魄一同被秦广摄住,俱都动弹不得。

    不过,三将仍在奋力挣脱,秦广也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有丝毫懈怠。

    如此,四个人居然僵持在此处,谁也不能动弹。

    大约一个时辰,忽听空中有人喊道:“大胆秦广!还不速速停手!”

    只道来者是谁?正是多闻天王,只见他右手持灵伞、左手握银鼠落下尘埃,他大声喝道:“妖人秦广!还不束手就擒,更待何时?”

    秦广扫了多闻一眼,当即收势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多管闲事?”

    多闻天王道:“我乃毗沙门是也,今奉玉帝之旨,前来降服于你。”

    秦广闻听大惊失色。不知如何?下回再说。

 第三十七回 黄帝一怒斩阎罗(三)

    且说,秦广万万没有料到,这事会惊动了上苍,自知今夜凶多吉少,其罪难逃,便气急败坏地挥动“招魂幡”仍想顽抗。

    岂料,多闻天王张开灵伞将他的“招魂幡”轻易地收入在伞中。

    秦广惊恐万状,转身要想逃走,天王放出神鼠,将他死死抓住。

    共工、郁垒、神荼三将几乎同时赶到他跟前,并将他围在当中。

    多闻怒道:“大胆妖人!你死到临头不思反悔,凭借蛮劲负隅顽抗,必然自寻死路!”

    秦广闻听,自知在劫难逃,大势已趋,无奈之下,他眼睛一转,赶紧跪在地上连连求饶。

    三将向天王施礼,谢他搭救之恩,天王言道:“某乃奉命行事,何必言谢。现在秦广已被擒获,某要带他回天庭向玉帝陛下复命去了。”

    三将一听多闻之言,全都觉得十分为难,共工向多闻天王拱手施礼拜道:“天王且慢,这妖人秦广只因捣毁了地门,放跑了众多鬼魂,进而搅乱了凡间,以致嫘祖皇妃命丧九泉,于是,轩辕国君十分愤怒,特令我等前来缉拿妖人秦广。再者说来,秦广乃是我凡间人物,应由轩辕国君处置,请天王见谅。”

    多闻天王听了此话,好不高兴,他沉颜问道:“捉拿妖人乃是奉了玉帝陛下之命,谁敢违之?”

    共工又道:“烦请天王听我解释,你若现在将他带走了,那些孤魂野鬼将永留凡间,再也无人降服它们了,从今往后,只怕人间将会日夜不得安宁了,万望天王三思而行。”

    经共工这么一说,不禁使多闻天王皱起了眉头。

    他思考来掂量去,倒也觉得共工之言不无道理。

    可是话虽如此,但玉帝那边如何交差?

    他进一步争辩道:“秦广此举乃触犯了天条,玉帝命某下界擒拿于他,必须带他上天庭受审,倘若将他交给了你们,要是陛下怪罪下来某家岂敢担当?不行不行,某必须将秦广带走。”

    要是多闻天王强行带走秦广,恐怕他们三人无法阻挡,何况这位天王又是奉旨行事。

    神荼见势不妙,忙对天王施礼陪笑说道:“天王莫急,咱们有事好商量,你看这事这么办如何?先让秦广收服了遗留在凡间的那些孤魂野鬼,净了凡间世道,再拿他去天庭正法也不为迟,到时任由天庭处置于他。这样一来,既收服了孤魂野鬼,清扫了世道,又能向上天交差,可谓是一举两得,不知当否?”

    多闻一想,眼下别无良策,这也算是一举两便的办法,玉帝问起来也好应付了,于是,他对三将说道:“看来只有这么办了,不过,待他招魂纳魄之后,必须将他交由玉帝陛下处置。”

    说完,他从灵伞中取出“招魂幡”并交予神荼,便自回天庭复命去了。

    且说,神荼用缓兵之计,说走了多闻天王,三将带着秦广来见轩辕黄帝。

    此时,黄帝由力牧等人陪同正为皇妃上香,共工、郁垒、神荼已至帐外,黄帝令三将进帐复命。

    黄帝见三将身后还有一个被捆绑的人,问道:“难道这就是妖人秦广吗?”

    共工答道:“回禀国君,正是此贼。”

    黄帝正堂坐定,怒目圆睁,沉颜喝道:“大胆秦广!你可知罪?”

    事已至此,秦广只有争辩,他道:“小人被缚,不知身犯何罪。”

    黄帝拍案怒道:“你胆大妄为,目无理法,捣毁地门,放走鬼魂,祸乱凡间,还故装糊涂,真是可恶之极!”

    秦广道:“小人认为,地门内秩序混乱,全无章法,所关压鬼魂没有优劣善恶之分,同关一处实在是不分青红皂白,而且有些冤魂居然无处申诉,因此,小的一念之下砸了地门。不过,着实未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祸端。”

    黄帝道:“正因你一念之差,致使那些放跑的恶鬼们肆意祸害人间,使世间民不聊生。你此番举动,无论处于何种目的,其罪难逃,法理难容!”

    这时,秦广意识到事情不妙,闯下如此大祸,恐怕凶多吉少,他越想越后怕,于是挤出了几滳眼泪来,并哀求道:“小人知道闯了大祸,自知罪责不轻,还望国君法外开恩,饶过小的。”

    黄帝见秦广倒也认罪,态度还算诚恳,胸中怒气平缓了许多。

    他问道:“据说你善常招魂纳魄,精通阴阳之术,并且能知人之生死,这些是否当真?”

    秦广道:“这些小小法术,小人倒是略懂一二。”

    “很好。”黄帝与力牧相视一眼,力牧点了点头。黄帝转脸对秦广说道:“既然如此,让你去收服那些鬼魂,然后再去统管地门,你愿不愿意?”

    秦广一听吃惊不小,头上顿冒冷汗,他战战惊惊地问道:“敢问国君,这是何意?”

    黄帝手扶桌案,两眼盯着秦广说道:“如今阴间地狱暂时无人管理,依你这等能力,去统管阴曹定能胜任。”

    秦广早知会有此一来,此时他算彻底明白了。

    事到如今,他反而仰天大笑起来,继而他冲黄帝大声说道:“这事恐怕你说了不算!我是触犯了天条之人,今日你却无权杀我。”

    他说着居然站了起来,而且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态,眼角斜视着黄帝。

    黄帝见秦广这般傲慢之状,竟与刚才认罪求饶时,实在判若两人。

    黄帝并未与他计较,仍是和言悦色地问道:“送你统领阴曹,整顿地门秩序,此事不正合你的心愿?这有何不可?”

    秦广冷冷说道:“我做什么事与你无关。如今,只有苍天玉帝能治我的罪,而你却奈何不了我。”

    秦广似乎有持无恐,出言不逊。

    如此一来,使黄帝禁不住火冒三丈,他拍案而起怒道:“好你个秦广!不识大体!方相听命!”

    方相出班道:“臣在。”

    “命你将秦广幡印盖顶,送他去阴曹上任。”

    方相得令,毫不迟疑,祭起玉印向秦广头上压去。

    只见秦广顿时脑汁崩裂摔倒在地,一命乌乎,其魂魄缓缓离开尸身,随即又化为人形。

    共工对秦广魂魄说道:“事已至此,还不赶快谢恩。”

    秦广魂魄复跪在地上,黄帝道:“从今以后,封你为阴间阎罗,统管阴间诸事,掌管阴阳生死,不得有误。”

    秦广叩头谢恩。神荼将“招魂幡”烧给秦广。

    只见秦广手持“招魂幡”走出帐去,他一边走一边摇,口中念念有词。

    再看那些孤魂野鬼们个个呆若木鸡,随秦广向地门走去。

    且说,从此以后,阴间有了阎罗统领,秩序井然。

    后来,玉帝得知此事,甚感满意,于是便封了“冥界”,又封了十殿阎罗,这十殿阎罗分布在十方,他们分别是:

    一殿秦广王,阎罗殿设在中部海底(意思是:大海之底,沃石之下。最底下之意)。二月初一圣诞。

    二殿楚江王,阎罗殿设在正南海底。三月初一圣诞。

    三殿宋帝王,阎罗殿设在东南海底。二月初八圣诞。

    四殿五官王,阎罗殿设在正东海底。二月十八圣诞。

    五殿天子王(阎罗天子),阎罗殿设在东北海底。正月初八圣诞。

    六殿卞城王,阎罗殿没在正北海底。三月初八圣诞。

    七殿泰山王,阎罗殿设在西北海底。三月二十七圣诞。

    八殿都市王,阎罗殿设在正西海底。四月初一圣诞。

    九殿平等王,阎罗殿设在西南海底。四月初八圣诞。

    十殿转轮王,阎罗殿设在西方极乐坦途海底,幽冥石外,直对东方世界五浊之处。四月十七圣诞。

    这十位阎罗各有分工,职责有别,职位大小和等级各不相同,所辖地狱大小和层级也各不相同。

    通常人们认为“十八层地狱”,其实也不尽然,各个殿内除了有一个大地狱,皆有数量不等的小地狱,也就是说,大地狱内还设有几个不同的小地狱;各殿和各地狱刑法或者职责各不相同。

    当人死后,被分类引入所属阎罗殿内,该殿判官和阎罗根据这人生前所做所为,判定这人该去什么样的地狱,或是去多少层的地狱,应该受到何种处置,皆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此事说来话长,在此略表即可。这十位阎罗各有故事,不表。

    且说,轩辕黄帝一怒之下斩了秦广,封了阎罗,并让其赶赴阴曹统管诸事。

    秦广奉命上任,几日后鬼魂们随即消失,世间安定,天下太平。

    然而,黄帝却觉得这几日心中烦躁,精神恍惚,惴惴不安,似有不祥之兆,总感觉会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这种状况难道是由于皇妃逝世所导致的心生杂念?总之心情无法平静。

    这天夜里,他闷闷不乐地走出了营帐,独自一人来到空旷的田野上伫立凝望。

    夜空中,繁星点点,有的若隐若现,也有的总是瞪大眼睛观察着世界;

    几颗明星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似一盏盏油灯悬挂在高空之上,为世间带来了一丝丝光亮。

    忽见一颗陨星划破夜空,带着长长的尾巴坠汉消亡。

    黄帝见此景象,不由得深叹一声,心情更加凝重起来。

    果不其然,力牧匆忙前来禀道:“启奏国君,大事不妙。”

    黄帝心头一紧,的确又有大事发生!正是:

    玉碎香消惹众怜,

    凄风苦雨何处眠?

    祸不单行今又至,

    怨天怨地亦枉然。

 第三十八回 炎黄二圣入仙班(一)

    话说,轩辕黄帝斩封阎罗秦广之后,那些孤魂野鬼立即消失,人世间暂时清静了,天下也随继平安。

    然而,黄帝的心情却一直不悦,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对于皇妃嫘祖之死,他总是耿耿于怀,她那音容笑貌也总在他的眼前飘动。

    就在这几天,他的心里忽然又惴惴不安起来,总觉得还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果然,力牧来到黄帝跟前说道:“这几夜,臣细观天象,发现西方有颗君星时明时暗,至昨晚子夜时分,已经变得暗淡无光了,今晚观看此星却再没亮起,恐怕是不祥之兆。”

    黄帝问道:“此星可与炎君有关?”

    力牧点头答道:“正是。”

    果真被他猜中了,黄帝顿时紧锁眉头,哀叹道:“我与君兄分别多年,这些天来却常常思牵于他,总有一种不可言喻之感,此刻越发想念他了。”

    他停顿片刻又向力牧问道:“若此星陨落,果真是不祥之兆,可否有破解之法?”

    力牧摇摇头说道:“此事恐怕是上苍注定,难以破解。”

    “真是祸不单行啊!爱妃尸骨未寒,君兄又……” 黄帝闻听,满目凄楚地说道:“想我兄弟二人情同手足,共治天下,而今却要仙隔一方了……”说到此,他不禁气语凝咽,潸然泪下。

    力牧劝道:“请国君不必悲伤,务以天下大事为重,况且,这只不过是观天象而猜测,并非真会发生,想必国君是想念炎君了。”

    黄帝叹道:“我有预感,并且,天象之变确实能测出人间吉凶祸福,刚才由你一说,更加验证了我的担心。唉,我兄弟二人同治天下至今,转眼间已是霜白之年了。”

    力牧道:“此事真假未定,依臣之见,不如派人去姜水打探一下,若无其事,亦可向炎君报个平安,不知可否?”

    黄帝思量片刻,摇头说道:“此处与姜水相隔千山万水,几时才能得到消息?倒不如我等立即启程赶赴姜水,一来省了不少时日,二来我兄弟二人分别多年,应早日与君兄畅谈周游天下之感了。”

    黄帝拿定主意,次日,他与众人收拾好行装,驱马车向姜水赶来。

    他们在赶往姜水途中,路过赤鲑河时,得知有精怪常常出来害人,于是,黄帝命众兵将在这赤鲑河边住下,并且几经周折终于寻找到了这个为害一方的鲑鱼精。

    黄帝与力牧巧作安排,命令众位神将轮流大战赤鲑精,这鲑鱼精不知是计,最终被方相用方天画戟杀死,为民除了祸害,净了一方水土。

    可他们刚要再次登程时,偶尔听人说起了一件奇事,离这不远的汉江边上,却住着两位奇女。

    所谓“奇女”,就是一位生来奇美,美貌无法比喻,她的名子叫:彤鱼氏。

    另一位就是世间奇丑的丑女,丑陋的也是无法形容,她的名子叫:嫫母氏。

    书说简短。他们来到二女居住地不久,经人介绍,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轩辕黄帝与彤鱼氏终成眷属,结为连理。

    可是,在这段出出进进、相处已久的日子里,黄帝慢慢发现嫫母氏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不作声的整天辛辛苦苦地劳作着;

    她扶老携幼、助弱帮残,十分和善。

    为此,黄帝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每每当众对嫫母氏大加称赞,他道:“谁若是娶了这样一位为妻,那就是他几世修来的福气。”

    黄帝乐道此说,不知道是不是真心话?

    相国力牧听了这话上了心思,他多次试探黄帝意图,果然发现黄帝的确真心喜欢丑女嫫母氏。

    于是,几经力牧从中大力撮合,轩辕黄帝却又娶了世间丑女嫫母为妻。

    至此,黄帝在汉水娶了世上两大奇女为妻。

    嫫母虽然奇丑无比,但她心底极其善良,而且诚实可信,黄帝视她为身边之宝,并称她为贤妻良母、世间女人之楷模。正是:

    人称富贵金银山,我道才德当为先。

    纵有容颜千般美,不仁心底枉世间!

    却说这位嫫母居住在赤鲑河以西,汉水以南,苗蛮之乡。

    她有一个“磨石出镜”的故事,世上第一面镜子就是由她发明的。

    这个故事由来已久,也许不少人知道,在此无须赘述。话不多说。

    且说,黄帝率众周游天下,自始至终历经四十余年,踏遍了华夏山山水水,认识了九州一草一木。

    然而,他也从一名风华正茂的美青年,已经变成了一位年过花甲的白发老翁了。

    当他从荆州出发,几年后便到达了雍州之域,时年六十八岁。

    这雍州所辖华夏西部,陕、甘、宁、青海大部、河西地区统称为:雍州地界。

    炎帝所居姜水,正处于此州之内。正当黄帝匆匆忙忙踏上了雍州之地,炎帝的确已经病入膏肓了。

    在炎帝临终前,便把风后、大鸿、伍胥、韦琨以及轩辕黄帝之孙颛顼等重臣叫到跟前,首先问道:“近日可有弟君消息?”

    风后弓身禀道:“回君主,国君周游天下已过大半,近日正向雍州赶来,此举即将大功告成。国君每到一处均有通报,请君主不必牵挂。”

    炎帝闻听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又将高阳氏颛顼叫到近前,对国相风后、大将大鸿及其众人说道:“我将不久于人世,我再三考虑,唯有颛顼能协助弟君治理天下,他虽年轻,但他非常精通治国之道,也十分懂得安帮之理。故此,我向你们保荐于他,望你们竭尽全力辅佐颛顼。”

    这时,风后、大鸿及众臣一齐跪下,风后含着眼泪说道:“请君主放心,我等谨遵圣命。”

    列位有所不知,炎帝为何如同“临终托孤”一般力荐颛顼?此事有必要稍作一下说明。

    有关颛顼其人,传说不一,其中流传最广者有二:其一,说颛顼是黄帝次子昌意之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为妻而生颛顼,他以封地为号,故又称为高阳氏。

    高阳氏颛顼自幼由伯父玄嚣抚养,为何?只因其父昌意,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因人长得英俊,整天沾花惹草,是位十足的贪酒恋色之徒,曾与一百多名妇女有不正当关系,从而也得了性病。

    昌意因触犯了天条地律,被贬西域之国,(中东某国)。

    昌意无法养育儿子,其子颛顼便被伯父少昊氏抚养成人。

    少昊氏玄嚣,为黄帝与嫘祖皇妃长子,被封东夷首领,治理九黎区域,因延衍太昊伏羲治理之法,被尊为:少昊氏,又因是金星(启明星)转世,被称为白帝。

    颛顼自幼嗜好音乐,同时也深深受到伯父少昊氏安帮治国理念的熏陶,十四岁便可为伯父出谋划策,辅助伯父治理九黎地域,十五岁被封高阳地界,因高阳处北方之宫,又称玄冥之宫,北方为玄,玄为黑色,五行中属水,故此,后来人们说他以水德为帝,称他为玄帝,即黑帝。

    他十六岁来姜水,又在炎帝手下学习和锻炼治国安帮策略。

    其二,传说黄帝次子昌意,因触犯了天条而被贬到若水,在若水生下一子名叫:韩流。

    韩流长相奇异,颈长耳小,人面、猪嘴,浑身长有鳞片,双腿并拢,脚似猪蹄,实为人面兽身。

    韩流娶淖子氏之女为妻,生下了颛顼。

    按此传说推断,颛顼并非是黄帝之孙,而是黄帝的曾孙了。

    无论这两个传说谁是谁非,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说高阳氏颛顼继承了轩辕黄帝之位,从而成为了五帝之一。无可否认。

    再说,高阳氏颛顼在炎帝手下谋事,却深受炎帝赏识,炎帝也十分疼爱这位孙辈。

    高阳虽然年少,但他是聪明绝顶,做事老成沉稳,能担大任,况且他又是轩辕国君的直系亲孙,所以,炎帝竭力保荐他也在情理之中。

    他拉着颛顼的手叮嘱道:“待我去后,你一定要率领大家竭尽全力辅助国君安帮治国,造福于天下苍生。你是我华夏未来的希望……”说到此,炎帝干咳几声,已是上气不接下气了。

    颛顼紧紧握住炎帝的手,生怕一撒手就再也见不到炎帝了,他悲泣道:“君主安心静养,病情一定会好起来的,切不可乱想。”

    炎帝闭上眼睛稍稍歇息了片刻,然后有气无力的向大家说道:“我自知……病情轻重,去……留自有……天定。我去后,汝等……必须听……命于颛……顼……待国君凯旋归来……咳咳咳”

    炎帝咳嗽不止,众人一见甚至心疼,急忙齐声应道:“我等一定遵循君主之命!”

    炎帝闻听众言,脸上又一次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风后见炎帝闭目休息,他一挥手示意大家轻轻出去,在屋外,他对颛顼和大鸿说道:“昨晚我观天象,君主之星已损,恐怕……”

    颛顼急切地问道:“这该如何是好?”

    风后道:“少将军稍安勿躁,事已至此,我们应该早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