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仙谱-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颛顼闻此大怒,他一指共工叫道:“孔壬!你好生无理!你擅离职守,不知去向,众人四处找寻,不见你踪影,以致天下诸事一拖再拖,直到此时,你却突然冒出来,不分青红皂白,又杀又骂是何道理?我念你跟随先君多年,有功于天下,从不与你计较,你屡屡相逼,我节节避让,你休得欺人太甚!”

    这时,力牧向共工施礼说道:“请将军息怒,国君之言实属真情,有老臣为证。那天议事之前,得知将军生病,国君与老臣、风后先生、巫彭神医一起去探望将军,结果不见将军去向,因此,这几天搁下诸事,众人只管找寻将军。议立新君之事迫于眉睫,若在拖延,唯恐天下大乱,无奈之下,昨天各部群臣一致推荐高阳少将军为新立国君,今日辰时乃登典最佳时间,不可延误,典礼正在进行,你便赶到了,事已至此,万望将军以大局为重,请将军明鉴。”

    共工相信力牧所说不假,但他仍不甘心,把嘴一撇发出阵阵冷笑,依然骂道:“即便是这样,也是颛顼小儿故意安排,见我不在,想趁机坐得天下君位,我岂能与你善罢甘休!”

    颛顼怒道:“孔壬!你愿坐得国君之位,不妨我就让予你坐好了!”

    此话直击共工要害,一时间竟羞得他无地自容,他恼羞成怒,气得“哇哇”大叫,只见他举石鞭又一次朝颛顼砸来。

    韦琨、王善、伍胥三将岂肯放过,于是三将与他又战在了一起。

    三枪围住共工上下齐攻,宛如三龙出海,招招夺命;

    共工一双石鞭在手也不含糊,上挡下挫,前攻后掩,好似猛虎下山,咄咄逼人。

    常言道:好汉难敌众手。共工再厉害,武功再高,他面对的是天下三位神将,并且这三将以逸待劳,力气充沛。

    而共工则是几日风餐露宿,又赶了许多路程,未加休息便来拼杀,可想而知,他岂能讨得便宜。

    他与三将大战了三十个回合,体力渐渐不支,身上也微微浸出热汗,他暗自告诫自己:一定要顶住,绝不能败下阵去!于是,他抖擞精神,奋力拼搏。

    五十回合之后,他见三将行动稍有迟钝,想必三将也消耗了大量体力,他想:他们人多势众,不能与其久战,趁三将体力下降,赶快速战速决。

    想罢,共工把双塔石鞭祭向空中,他使出了绝招“双塔盖顶”想要结果三将性命。

    正在危机时刻,却见一道金钩直奔石鞭而去,只听“当啷”一声,石鞭与金钩相撞并同时落地。

    共工一见大惊,他知道这金钩是老将大鸿所用兵器。

    只见大鸿站在祭台之上,用手一指共工怒道:“孔壬!你好不识礼!难道你想斩尽杀绝,与天下为敌不成?”

    共工拱手说道:“老将军,这是我和颛顼之间的事,与他人无关,他们三人是自寻死路,怪不得我了。”

    大鸿劝道:“孔壬将军,大家承认,你武功盖世,天下无敌,并且有功于天下苍生,可你想过没有?若是再这样大闹下去,便自毁一世英名。我劝你暂且罢手,有天大的事待以后再好好商量,你道如何?”

    共工一见今日形势,颛顼手下人数众人,再加上自己体力有些不支,此次取胜恐怕全无机会,于是他冲大鸿拱了拱手,弯腰拾起石鞭,一指颛顼喝道:“高阳小儿听着!尔等以多欺少算何能耐?今日看在老将军的面子上,暂且饶过尔等性命,待日后我一定来取尔等狗命!”道罢飞身便走。

    且说,共工一边走一边骂道:“颛顼小儿,量你坐得君位,我也要取尔狗命!”

    此刻共工心里真是翻肠倒肚,好一阵难过,他又恨、又急、又气。

    恨的是,自己跟随先君以来,一直尽职尽责,为平定下,自己出生入死、斩妖除魔、奔波劳顿、历尽艰辛,可最终居然落得这等下场;

    急的是,自己力大无穷,却空有一身神功,今日一战却没占得上风,若在往日,慢说这三人武艺再强,就是再加上三个也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可今日一走,恐怕国君之位便被颛顼占去了;

    气的是,想当初自己在紫微大帝麾下是何等威风,那时深得大帝宠爱,无人能比,就连大帝也要谦让三分,大帝也从不让自己受到半点委屈,可如今自己却无栖身立足之地。

    他漫无目的走在空旷的荒野上,一阵冷风卷着黄沙发出“嗤嗤”尖叫声,在他脚下瞬间划过;

    不远处,几只乌鸦“喳喳”地扇动着翅膀注视着他,仿佛它们也在为他哀嚎。

    他感到心里无比凄惘和茫然,不由得仰天长叹。

    也就在他仰视天空的霎那间,忽然觉得眼前一亮,脸上骤然浮现出喜悦之色,接着便大笑起来,“何不求助于紫微大帝?”道罢,他运功施法腾向空中。

    不多时便飞身来到“玉霄殿”门前。

    他刚要抬腿上迈台阶,却听见守门的黄巾大士大声问道:“何人大胆!竟敢擅闯大殿!”

    共工怒目沉颜厉声斥道:“有眼无珠的东西!”

    黄巾大士仔细一看,着实吓了一跳,忙躬说道:“不知将军到此,实在冒犯,请恕罪。”

    共工道:“快去通禀陛下,就说我有要事求见。”

    大士不敢怠慢,转身进了大殿。不多时,大士回来传话道:“陛下刚刚习武结束,请将军进殿搭话。”

    共工迈步进殿,只见殿之内:

    宽敞明亮,金壁辉煌,耀眼夺目,金砖铺地,平坦如镜,映眼照人。

    一条红毯铺甬路,洁净艳丽,松软绵柔;

    两只白鹤站阶前,亭亭玉立,翘首欲唱。

    台阶下,两口香鼎冒青烟,袅袅祯祥,玉池前,一对鱼缸透碧水,点点璀璨;

    九级池台分高下,龙椅池内坐中央。

    正上方,金字匾额,龙飞凤舞,明镜高悬。

    再看风屏,上面描绘着山水大海,树木松柏,鸟飞花艳,日月星辰。

    仔细观赏,却见:

    山水连绵,气势磅礴;

    大海波涌,浪涛飞溅;

    树木挺拔,青翠葱茏;

    松柏苍劲,形态典雅;

    吉鸟翱翔,栩栩如生;

    百花争放,香溢满庭;

    红日当空,霞光万道……好一座灿烂金殿!

 第四十一回马明一念盗金枪(二)

    共工哪有闲心欣赏大殿景致,正思考如何向大帝禀报此番来意。

    这时,从风屏后传出“哈哈”笑声,接着紫微大帝出现在玉池台上。

    原来,每天闲暇时大帝便好习武功,一身功夫了得,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件件精通,尤其是他手中那杆金枪,则是他最心爱之物,练就得真叫出神入画、精益求精,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若是金枪在手,恐怕三界十方无人能敌,因此,他视金枪如同性命一般。

    今日清早,紫微大帝与往常一样,正在习武之时,闻报共工求见,大帝暗猜共工何事至此?久往不见,倒也想念于他。

    于是,大帝稍微洗漱之后,满面春风来到大殿召见共工。

    共工见了,跪禀道:“臣孔壬叩见陛下。”

    大帝笑道:“孔壬平身。多日不见,朕很是挂念。自你下界辅助轩辕,整天忙碌,却为何今日闲暇至此?”

    共工一见大帝倍感亲切,大有回见亲人之感,又听到大帝所言,顿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禁不住两眼湿润,滴滴泪下。

    紫微大帝一见不知缘由,步下阶池,关切问道:“何事不悦?不妨道来。”

    共工道:“启奏陛下,炎黄二君都仙逝了。”

    “此乃上苍安排,朕已知晓了。”大帝一捋长髯问道:“炎黄升天以后世间太平否?今后你有何打算?”

    共工闻此,两眼转了转故意叹息道:“回禀陛下,臣正为此事而来。炎黄相继升天之后,有位高阳氏颛顼欲霸天下,他虽然年纪轻轻,本事平平,但心中诡计十分了得,在轩辕病危期间,他见轩辕即将不久于人世,时机已经成熟,便网罗国相风后以及众多轩辕旧部,充分做好了争夺君位的准备。在他们看来,无论功绩资格,还是文才武略,臣都是他稳坐君位的最大障碍和最有力的竞争者,因此,他对臣处处刁难,百般陷害,千方百计妄想除我而后快。就在轩辕国君升天当时,因我扶灵而啼,借故命令众武士将关禁起来,直至葬礼都不允许臣参加。”

    大帝插话问道:“若论动武,他们怎能关得住你?”

    共工又道:“陛下所言极是,当时臣真想和他闹翻,以武功论高下,可臣不忍搅乱了天下,又怕上苍责罚,故而未与他们计较。事后,臣因思念轩辕国君,决定在他坟前守孝几日,谁知,颛顼竟敢得寸进尺,居然在我守孝期间,私设登位大典,我见他率众正在举行登典仪式,上前与他理论,而他却命手下众将对臣群起而攻之……”

    大帝闻言龙颜大怒,问道:“凭你武功打又何妨?几多凡夫俗子能奈你何?”

    “陛下英明。”共工又道:“他们在臣看来,当然不屑一顾,败杀他们可谓是易如反掌。可臣以为,这样一来只恐引发天下大乱,进而触犯了天条。”

    “此话颇有道理。”大帝示意共工坐下,君臣二人坐定,大帝问道:“这位颛顼知不知道你乃朕之部将?”

    共工谎称道:“当然知道,此次与他们交手之前,臣还提醒道:‘我乃紫微大帝部将,尔等岂敢放肆!’您猜他却道:‘漫说你乃紫微部将,即是他本人在此又有何妨?今日杀你何惧之有!’臣听此言,甚是恼怒,真想一鞭结果了他……”

    “啪!”大帝闻此,一击桌案怒道:“大胆狂徒,竟敢出此狂言!天法难容,你何不结果了他,何必留他!”

    紫微大帝本为武将,同样也十分爱惜武才,那时共工在他手下只心贪武,不善言语,爱憎分明,做事尽职尽责,只是性急气躁而已,当然,身为一员武将没有脾气性格算什么武才?

    基于这些,共工深得大帝爱护和宠信。因此,对于共工所说,紫微大帝未加判断,一时恼怒。

    共工见机趁热打铁继续称道:“陛下所言极是,当时臣也有此想法,又恐乱了天下,不过,他却命令手下众将围攻于臣,想一举拔了我这颗眼中之钉,臣怎把他们放在眼里,只当玩耍而已,更不想伤害无辜,谁知他们越集人越多,对臣施展轮番攻击之术,臣见事不妙,只好冲出重围想先暂避一时,可他却率众穷追不舍,妄图绝杀于臣,眼看臣命难保,无奈之下,只好回来投靠陛下。臣在凡间已无栖身之处,恳求陛下救救臣命。”

    说话间,共工居然挤出了几滴眼泪,佯装委屈之状。

    这倒使紫微大帝顿生怜悯之心,他急忙安慰道:“你莫伤心,朕一定为你讨个公道。”

    共工闻此心中暗喜,急忙拜谢言道:“多谢陛下隆恩。”

    大帝手扶共工,转怒为笑说道:“共工平身,你无须忧虑,悲悲切切成何体统?一个小小凡夫俗子有何惧之,此番,朕将颛顼擒上天来,任由你发落就是。来来来,无须多想,好久不见,先陪朕畅饮几怀,而后让朕看看你功夫有何长进,再与朕切蹉演示一番。”

    共工听了心中大悦,今日来此目的终于达到,兴奋之中,他向紫微大帝施礼言道:“多谢陛下,臣谨遵法旨。”君臣二人一阵大笑,并臂步出大殿。

    且说,就在紫微大帝和共工说话之时,却有一人站在屏风后面偷听,此人正是马明。

    若问马明如何到了北极中天?事出有因。

    马明本来就是天庭一名天将,当初受玉帝指派下界辅佐轩辕黄帝,炎黄合并后,为大鸿手下一员得力部将。

    当年,黄帝与蚩尤在涿鹿的“紫霞洞”前激战,马明不幸遇难身亡,其魂魄在天空中四处游荡,后来,终于有一天被玉帝发现并收留,被封为马神后,在天河界内饲养天马。

    可是,马明天生好动,经常在天庭上惹事生非,那些天神天将们也常在玉帝面前参奏于他,玉帝念他有功于世间,不但不予追究,还三番五次为他开脱罪责。

    最难容的是,他竟敢闯进王母娘娘的寝室,并盗走了金钗,接着又大闹了蟠桃园,偷吃了蟠桃不说,还将蟠桃仙树折枝断杈,把园子内搞得乱七八糟。

    按天条例律,盗金钗、偷蟠桃件件俱是死罪。

    然而,这一切居然瞒过了那些看门护园的天兵天将们,他们不知何人所为,顿时天庭上似开锅一般,吵闹得沸沸扬扬,天兵天将四处追查偷盗者。

    时隔不久,马明被玉帝召去,玉帝见了他沉颜问道:“大胆马明,你可知罪?”

    马明故装糊涂,嘻皮笑脸冲玉帝施礼说道:“回禀陛下,臣整日饲马,不知何罪之有。”

    玉帝道:“你做得好事,还敢抵赖!”

    马明翻了翻眼睛说道:“臣未曾做过什么,请陛下明示。”

    玉帝冷笑一声又道:“马明你好大胆!在朕面前还装糊涂,快快从实招来,否则谁也救不了你。”

    马明本不愿意承认,可纸包不住火,看来玉帝早就知道了,死不招认也难以过关,这次恐怕在劫难逃了。

    于是,马明头若捣蒜地拜道:“启禀陛下,臣知罪,罪该万死。只怪那天臣喝酒贪杯,一时糊涂竟犯了此等大罪,搅乱了天庭,触犯了天条。望陛下法外开恩,请陛下恕罪。”

    马明连连求饶,其状甚觉可乐,玉帝道:“你盗了金钗,偷吃了蟠桃也就罢了,你何敢把桃园弄了个七零八落,若被金母发现,无论哪一条你都会必死无疑。如今,你居然瞒过各路诸神,足见你本事了得。其实,朕一猜就知是你所为,朕今日召你来见,只是觉得这凌霄之内,你以后恐怕再也无法立足了。正好,前几天紫微大帝来报,他那北极七天缺少一个饲马武将,朕想差你前去。紫微大帝一向爱惜武才,望你去了之后,一定好自为之,切不可再犯。”

    马明闻言,深受感动,一拜再拜,口中连连称道:“谢陛下不杀之恩,愿吾皇圣寿无疆。臣定当改过,以答谢吾主疼爱之心。谢主隆恩。”

 第四十一回 马明一念盗金枪(三)

    马明奉玉帝差遣在北极七重天内做了一名饲马天将。

    他果然不负玉帝圣望,尽职尽责,几匹烈马被他调养得真是个个膘肥体壮,毛色光润。

    对此,紫微大帝赞不绝口,而马明总是精心饲喂,倍加小心谨慎,丝毫不敢懈怠。

    他对饲养马匹一术颇有一番见解:早加料、午饮水、夜食草;

    野间饲放,忌食露草;

    就地滚乏,以解疲劳,但忌饮水之后翻滚;

    牵遛,精壮凭遛,每天牵马回来走动即可,所以,马明每天遛马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紫微大帝每次见他遛马回来,也不说话,只是做些为马匹们梳洗、饮水、添加草料等诸多事情。

    当初玉帝曾向他荐言说马明武功了得,马明来北极多日也不知他功夫到底如何?

    这天,紫微大帝又见马明遛马回来,便对他说道:“朕听说你功夫了得,就此显示一番,让朕见识见识。”

    马明拜道:“陛下,臣功夫平平,何敢在陛下面前显摆。”

    “哪里话来?”紫微大帝道:“习武之人何来这多讲究,速速试来。”

    马明不敢违命,于是拉开架势,气运丹田,瞬时两耳生风,两眼顿放光芒。

    却见他闪、展、腾、挪十分敏捷;一招“骄龙出海”,又一招“威虎下山”,一会儿是“蜻蜓点水”,一会儿又是“鹞子翻身”;来一个“直上九天揽月”,继而又一个“就地十八滚”;“饿虎扑食”、“鲤鱼打挺”……

    那套路真是一招接着一招,一势紧跟一势,直叫紫微大帝看得眼花缭乱,大加赞赏。

    紫微大帝觉得非常庆幸,自己这次又得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武学才能,他心里自是十分高兴,放走了一个共工,又得了一个马明。

    “微臣献丑了,陛下见笑。”马明收势向紫微大帝深施一礼。

    紫微大帝问道:“你这等身手,却从未见你操练,久而久之岂不荒废了这身武功?”

    马明道:“回禀陛下,臣不敢贪恋习武,只恐耽误了饲马之事。”

    大帝笑道:“我道为何?原来是这样,其实倒也好办,你每天遛马回来以后,可以将这些马匹全都交于兵卒们看管和饲喂便是,你就来校场与朕一同练功习武。”

    马明拱手应道:“臣遵旨。”

    就这样,马明每天遛马回来,便去校场与大帝练习和切磋武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君臣二人对拳脚套路、各式兵械熟练掌握,精益求精,对此,马明也深得紫微大帝赏识或爱惜。

    今日,马明同往常一样,遛完马回来,到了校场却不见陛下为何未到?

    他向护场士卒一问才知陛下正在大殿召见共工将军。

    对于共工其人,马明听说不少,但也只闻其名未见其面,于是他迈步进了大殿,他刚来到屏风后面,便听见共工与紫微大帝谈论天下之事,他这才知道炎黄二帝相继升仙,而共工为了争夺君位才来上天求助大帝,让陛下帮他夺取天下君位。

    他听到此处,便仔细观察共工表情,却总感觉共工脸上带有一种诡异之色,共工在大帝面前,时儿皮笑肉不笑,时儿偷眼察言观色。

    他听其言观其色,马明断定共工绝非诚实之人!

    他知道事有蹊跷,情况不妙,陛下若真是不分青红皂白,尚未弄清楚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便贸然随共工大乱了天下,势必会祸乱凡间,殃及天下无辜百姓,从而也会触犯天条例律。

    那还了得,他有心上去劝说大帝,却又碍于共工在场不宜插言什么,可情况紧急不容耽搁,他好一阵思索,然后他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便急忙抽身退去。

    且说,马明本想劝说紫微大帝慎重考虑下凡之事,但他又自量不能劝动大帝,再者当着共工的面也不好直说。

    他思来想去认为唯有九天玄女圣母才能阻止此事发生,他拿定主意,趁着大帝陛下与共工饮酒之时,飞身向九霄殿奔来,他拜见了九天玄女,并将事情的经过向她一五一十地详述一遍。

    玄女闻听心里暗暗埋怨,她觉得紫微大帝此次太义气用事了,并且遇事鲁莽不加思考。

    她对马明说道:“我还有事先去面见玉帝陛下,随后就会赶往玉霄殿。你回去之后,务必想方设法拖住紫微,切不可让他下界滋生事端,切记。”

    马明无奈,应声回赶。他在路上边想:此事不容迟疑,万一大帝酒足饭饱后,被共工用花言巧语哄骗一番,一时兴起闯下界去,到时候圣母未能及时赶到,我又岂敢阻挡?

    他越想越感到情况紧急,于是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便回家了玉霄殿门前。

    他见门边只有两位守门的黄巾力士,未经过殿门,飞身上了城楼,又沿房檐轻轻来到了“养心殿”檐下,却听见紫微大帝与共工依然把酒畅饮。

    只听共工道:“陛下,臣不能再饮了,再饮就醉了。”

    紫微大帝道:“醉有何方?明日朕就随你下界,定会为你擒住颛顼,到时候任凭你处置。”

    共工又道:“臣全凭陛下做主。不过,此时颛顼已经坐了天下君位,其手下神将众多,个个武功了得,要想轻易胜他,恐怕……”

    “啪!”紫微大帝一拍桌子怒道:“他即便兵将再多,也是些凡夫俗子,只要我金枪一扫,管叫他在劫难逃!”

    共工闻听,忙换了口吻迎合道:“对!陛下一杆金枪使人闻风丧胆,三界十方谁人不晓?只要陛下助我,臣何惧之有?”

    “你尽管放心,喝!”

    “是,干杯。”

    且说,这君臣二人把酒言欢,马明听得清清楚楚,他想:趁着他们饮酒之时,何不盗了大帝的金枪?以此可阻止他大乱天下。

    他主意拿定,便悄悄来到了“隆相阁”房顶,这“隆相阁”是紫微大帝存放兵器之所,专有几名黄巾大士轮流看守。

    马明扒开房瓦向屋内窥视,只见里面兵器诸多,却也排列得十分整齐,唯有金枪独放一处。

    但见这金枪好生靓丽:

    金箔做穗,随风飘动,闪闪星光,道道金霞;

    那枪杆,金灿灿、亮晶晶、耀眼夺目;

    那枪头,尖锋、刃利、面芒、分分寸寸透着灵气;

    使人见了它,顿时感觉咽喉发冷心口发凉。

    难怪紫微大帝视它如命一般,就连马明一见它也是瞪目结舌、心中发痒。

    不容细想,马明一个“倒挂金钩”翻入屋内,见无异常,便施出“猿猴攀枝”纵身跳到了金枪跟前,伸手就想提枪便走,可万没料到,这金枪却纹丝不动。

    马明怎知这金枪底细,此枪乃盘古老祖开天辟地时,地下冒出的金岩,用混沌之气所铸,再经千锤百炼而成,实际是开天辟地所遗之物,重达三千六百斤,非一般人可以动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