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仙谱-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母娘娘说到此,用纤指一点,两只仙鹤落于近前。
她指着两只仙鹤向颛顼一个个解释道:“这两只天鹤一只叫风调,一只名叫雨顺。从今以后它们将永留凡间,每当听到它们鸣叫,便在一年之中就会风调雨顺。”
王母娘娘又将随从而来的四位仙女召唤过来,一一指点着介绍道:“这四位乃是福、禄、禧、祥,此次特意赐予凡间。从即日起,她们将向九州之域普撒自身种子,到时候世间会更加繁荣旺盛,太平祥和,喜气洋洋,请颛顼全部接纳。”
此刻,颛顼发诚惶诚恐,喜出望外。他怎能想到上苍居然对他及其世间黎庶会有这般恩惠,心中感恩,忙复跪地上拜道:“多谢玉帝赏赐,谢吾主上苍隆恩。”
当即颛顼命人设摆香案,焚香拜,行受授大礼,之后,便将玉帝所赐之物全部收下。
等到祭祀之礼拜毕以后,王母娘娘又向九天玄女笑了笑邀请道:“再过几日就是三月初三,务请师姐圣母务必上我瑶池一聚。”
玄女点头笑道:“金母盛情邀请,岂有不赴之理?到了那天我会如期而至。”
“非也,非也,师姐此言差矣。”王母娘娘连连说道:“这次哀家已经看到了,于今世间逐渐昌盛祥和,师姐自不必久留凡间,望你早返天庭,以助料理天界事务。而且,这次蟠桃会毕竟是哀家初次摆设,稍有疏漏,岂不慢待了各路仙卿?我唯恐顾此失彼,照顾不周,希望师姐提前到瑶池帮我张罗一番。”
原来如此,难怪娘娘执意要她早回庭,盛情难却,九天玄女闻此欣然应道:“好吧,本宫一定提前赶去。而今世间早已恢复了原气,加上天赐吉祥,会使天下更加美满。再过两三日本宫亦可圆满而归了,到时候我自会去瑶池拜见金母娘娘。”
“哀家在瑶池恭候师姐大驾。”王母娘娘转身又对颛顼说道:“这蟠桃盛会本来就是为款待三界十方及各路仙卿特意设摆,你乃世间之君,哀家看见如今世间这等繁荣景象,你乃劳苦功高,理当受此待遇。今日哀家特邀你三月初三这天,务必赶赴瑶池参加蟠桃大会。”
“金母真会说笑,颛顼虽为有德之君,但也是凡人之王,他又不会腾云驾雾,怎能去得你那瑶池仙居?”“师姐莫先着急数落,哀家早就替他准备好了,师姐请看。”
西王母笑了笑从袖中掏出一件精美之物,伸手递给了颛顼,讲道:“此物名曰:碧玉如意,你手持此物,可随心所往任何地方,三界十方,上天入海它都能带你前往,恰似梦幻一般,这又何愁不能及时赶往瑶池赴会?”
颛顼手捧“碧玉如意”跪拜谢恩言道:“娘娘之邀,实属天下百姓之莫大荣耀,颛顼不胜感激。今日娘娘光临凡间,乃是世间苍生之幸事。即日起我将与天下黎庶一道同心协力,奋发图强,共创盛世辉煌。”
颛顼表明了心迹,二位圣尊娘娘听了十分心悦,脸上同时绽放出桃花般的笑容。
这时,夕阳斜照,已近黄昏。
王母娘娘望了望西边天际,欲要辞别返回天庭。
九天玄女忽然却想起了一件事情,她焉然一笑说道:“这次金母既然赏赐了‘碧玉如意’,那只凤簪颛顼就该还给金母了。”
经玄女圣母提醒,颛顼幡然醒悟,忙将凤簪奉上言道:“多谢娘娘救命之恩,如今世间太平,凤簪理当奉还,请娘娘收回。”
王母娘娘接过凤簪笑道:“索要凤簪之言,纯属是哀家与师姐一句玩笑话,尔等不必认真。也罢,哀家就此将它收回,以示天下安宁。好了,哀家凡间之行非常顺利,告辞了。”
只见王母娘娘向九天玄女等人挥手道别,尔后足踏祥云,向天庭飘去。
且说颛顼与玄女送走王母娘娘之后,与大家同回帐中,君臣们分别落坐,忽闻两只仙鹤翘首鸣唱,众人无不欢欣喜悦,颛顼满面春风言道:“今日且听天鹤鸣叫,想必定是喜兆。但不知各地恢复情况,请列卿不妨畅谈一下,今后如何及时了解九州各地的详情?”
话音刚落,众人纷纷议论开来,各抒己见,出谋划策,气氛相当热烈,可大家最终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
只听国相风后进言道:“依某愚见,此事好办。如今天下太平,我们君臣全都聚集在一个地方也没事情可做,不如将臣子们分封下去,各管一方事务,有何大事及时通报国君,不知可否?”
颛顼甚觉风后之言有理,在场众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因此颛顼下令,将各臣子全部分封了属地,各统管一方领域。
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正因为如此,今后世间埋伏下了无穷隐患。
天长日久,各部落区域各行其事,贫富不均,有弱有强,有小有大;
几十年以后,便逐步行成了各据一方之势,天下各地有分治之险。
此是后话,不宜详表。
再说颛顼采纳了风后的建议,将臣子们分封了地界,又把天下诸事仔细安排了一番。
九天玄女则吩咐四位仙女奔赴九州各地普降福禄禧祥去了。
两天过后,再看天下景象,但见:绿山流翡翠,清水游鱼虾;田野放牧歌,屋内开心花。林间百鸟齐鸣,山边姹紫嫣红,万众一派祥和,百姓举家欢庆。
总之,说不尽得人间喜事,道不完得盛世吉言。
从此这九州之域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真是皆大欢喜。
第四十八回 蟠桃会上话神仙(二)
就在此时,刚进暮春三月。
九天玄女屈指算来,她在凡间也已功德圆满,今日即将返回天庭,她对颛顼说道:“今日本宫要赶赴瑶池,我原打算临行前去到神农墓前为他烧些纸钱,祭扫一番,终因时间紧未能如愿。念他几经辗转轮回,风风雨雨为天下苍生奔波,日日夜夜操心劳累,一生实在不容易……”
说到此,玄女圣母语气凝咽,两眼湿润,面带悲伤之色。
颛顼见此情形,急上前劝道:“请圣母节哀,切莫为此感到遗憾,圣母只管赶赴瑶池,我明日一定去先君坟上祭祀拜扫,也替圣母了却了这桩心愿。我跟随先君以来,先君对我恩重如山,情同祖父,时时呵护倍至,他之言行,乃为天下师表,治世之根本也。他为了天下芸芸众生,尝遍百草,教种粟谷,等等这些,后世之人怎能忘了他的功德?于公于私,我都要去为他尽些孝道。”
九天玄女和颛顼谈到了神农氏炎帝,二人不免百感交加。
人道神仙无情,其实不然,在诸多神仙当中,大都是有情有义之神灵,在他们的身世和许多故事中都能看到有这样的描述。
九天玄女就是其中之一。她自打混元之气转换成神,相继执掌天界和神界事务,一直任劳任怨,她对每个人都存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当她辅佐玉帝登基之后,她便自动退位让贤,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份内之事,面对玉皇大帝虽属晚辈,但她始终对他是毕恭毕敬,心里充满一种爱戴之情;
对于女娲娘娘的聪明才智和广大神通,她有着一份亲切之感和崇拜之情;
在她执掌天界事物的时候,对于紫微大帝的鼎力帮助充满着感激之情,对于他蓬勃向上和富有活力的气魄,她又有着一份爱慕之情;
对于神农氏炎帝,他从转世凡间到登上人间君位,她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和牵挂于他,她对他则有着一份呵护和疼爱之情;
她与颛顼相遇交谈、相处了解,她对他存有一份抚慰与关切之情;
在凡间,她对世间众生又有一份慈爱之情,每当人间有难,她总是毫无保留地尽力帮助,怀有一颗母爱之心,有求必应。
当她即将告别世间之时,她对颛顼叮嘱道:“你切勿忘了三月三日赴瑶池之约,到时候,我们可在蟠桃会上再见。”
当玄女圣母徐徐升上空中之时,她仍在俯视人间,从心底里有着一份难以割舍与依依眷恋之情!
人们则是含泪仰望着她,一直目送她消失在了茫茫云海之中。罢了。
且说,九天玄女走了以后,颛顼把众人叫到议事厅内,他向众位臣说道:“朕也将赶赴瑶池,天下诸事就交由高辛氏姜喾代掌,还请风后与力牧两位国相多多劳心,也请众位将军要鼎力协助,切不可有半点疏漏。”
高辛氏姜喾闻听伯父之言不胜惊讶,他赶紧离坐跪拜言道:“请国君放心,喾绝不辜负厚望。”
风后表示道:“此番国君受邀赴宴蟠桃会,真乃是世间莫大荣耀,国君能否乘机向上苍及诸路神仙多加请求,让他们向凡间多降吉祥,少一些灾难。若使世间持久昌盛,民生长久富足,天下百姓会多多给他们供奉香火作为回报。”
颛顼道:“其实上苍对世间已施恩泽不少,不过,朕定会乘机多向诸位神仙恳求便是。”
这时,韦琨冲颛顼及众人拱手笑道:“国君赴宴蟠桃会,不妨带些供果仙品回来,亦可让我等尝尝味道如何?”
一句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厅内气氛一时活跃起来,人们放松了心情,在一起高谈阔论,有说有笑,好不愉快。
稍后,风后向众将示意安静下来,尔后对颛顼道:“国君还有何吩咐?请向大家明示。”
颛顼点头说道:“只缘朕曾许诺玄女圣母,替她去炎君坟上祭扫,请风后和力牧先生备办好香柱和祭品,诸位与朕一同前往祭扫进香。”
颛顼率众到了炎帝坟前,首先命人除去坟上及周围杂草,打扫干净之后,搭建祭坛,设好供桌和香炉,牲馔祭品摆列得满满当当,然后焚香迎接神灵。
颛顼与众人逐个赤足祭拜,行的俱是三跪九叩大礼。
众人礼毕,一齐跪在坟前垂目默哀。
这时,只见颛顼赤足登上祭坛,泣声高唱祭文,其大致说尽了炎帝生平事迹以及告慰神灵之言。不表。
且说,颛顼将天下诸事托给高辛氏姜喾代管,并由国相风后和力牧、老将大鸿和常先等文武重臣辅助,一切安排妥当,他告别众人,手持王母娘娘所赐的“碧玉如意”,念动咒语,腾空而起,飞向昆仑仙岛,赶赴瑶池之蟠桃圣会。
在此略表一下颛顼后世。
他赴了蟠桃宴会,多年后归入了仙班,由高辛氏姜喾继任天下君位。
若问这位高辛氏姜喾是谁?他原本姓姬名俊,后来登基做了天下国君之后改称为:帝喾,人们通常称他为:帝俊。他是轩辕黄帝的曾孙,为少昊玄嚣之孙,因被封于河南商丘的高辛地域,所以以地取姓,被称为:高辛氏。为五帝一。
他从小聪慧伶俐、能说会道,而且天真顽皮,朝中群臣无不喜爱于他,所以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在他幼小的脑海里简直就是一个百科的信息库。
就连伯父颛顼遇到了难解的问题,也都经常来为伯父出谋划策、排扰解难。
不过,就在颛顼举荐帝喾掌管天下之时,各地诸侯一见他这么年轻,全都以为他年轻欺,便纷纷蠢蠢欲动,妄图各自为政,不从调遣支配。
当高阳氏颛顼正式归入仙班之后,高辛氏帝喾登基未稳,各路诸侯自认为时机成熟,大乱了天下。
谁知,帝俊虽说年轻,但他思锐敏捷,足智多谋,充分利用各路诸侯的矛盾,使他们相互争斗、相互瓦解,最后各个击破,最终一统天下,重整江山。
在这些诸侯当中,势力最强者当属幽州房王,他兵多将广、人强马壮,并且他本人一身功夫,本事了得,他起兵作乱,可谁也拿他有办法。
帝喾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极佳的办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于是,他诏告天下及各部群臣说道:“谁能够献上房氏的人头,赏黄金一千斤,并赐美女多名,封王封侯。”
帝喾养有一条大犬,犬者,狗也;这狗的名字叫:盘瓠(hu),长着五色的毛,它常常跟随帝喾左右,甚至带它出入宫中,带它上朝。
由此可见,帝喾对盘瓠有多么得喜爱。
可就是这么一条心爱的走狗,却偏偏离他而去。
这天,盘瓠突然不见了,帝喾派人寻找了三天仍不见它的踪影,帝喾觉得非常奇怪:难道这狗也要背叛于我?难道我真的离心离德、气数已尽?
原来,帝喾的这条爱犬居然跑到房王那里去了。房王见了非常兴奋,他向众将与侍者们笑道:“哈哈哈……,高辛氏的末日到了!就连他最心爱的狗都舍弃了他,并来投奔于我,看来我们定能兴旺,定能胜他!”
却说,房王有个谋士叫甫宇,他对这狗的到来却心怀疑虑,他告诫房王道:“这犬来者不善,我看它未怀好意,请主公务必堤防。”
“哎――伯行先生太过谨慎了,它无非只是一个畜牲而已,难道它也会计谋不成?”
伯行是甫宇的号,他又要说些什么,却被房王止住。
房王为了鼓舞众人士气,于是,他为这狗大摆庆功宴会,庆贺盘瓠弃主求荣,归顺而来。
就在这天深夜,房氏居然喝得一醉不醒。
这时,夜深人静,盘瓠看看四下无人,便悄悄进了房氏房间,便张开血盆大口一下咬下了房王的头,趁着夜色,迅速回到了帝俊的宫中。
帝喾见狗衔了反叛房王的首级回来了,十分高兴,便拿了许多鲜肉喂它,以示奖励。
可这狗并不理会,它望着鲜肉竟一口不吃。并且整整一天,无论帝喾如何唤它,它就是不起来,也不吃不喝。
帝喾冲它说道:“喂你也不吃,叫你也不应,你想做什么?难道你是怪怨我没奖赏你?好了好了,我现在就依诏上所说的来赏赐你不行?”
谁知这狗听了帝喾的话,立即跳跃起来,并且向帝喾摆尾撒娇,十分兴奋。
帝喾无奈,便封盘瓠为会稽侯,赏一千斤黄金,赐美女五名为妻。
会稽郡有一千户,盘瓠也为千户侯。后来它与美女们生了三个儿子六个女儿。
它的儿子们生下后,虽然像人,但也有一条狗尾巴。
之后,他们的子孙昌盛,后继发达,便更名国号为:犬戎国,也叫犬封国。
这便是帝喾时期,一段平叛乱世的故事。别的不宜多叙。
再说帝喾,由他继任天下君位,接掌凡间诸事,高辛氏帝喾则成为继轩辕氏黄帝和高阳氏颛顼之后,第三代“禅让制”帝君。
帝喾时期,世间可谓是多事之秋,各部落分治,连年争战与水患,使得天下民不聊生。
这时,元始天尊口吐三元,分别在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所谓三元即是:尧、舜、禹三位帝王。
第四十八回 蟠桃会上话神仙(三)
在帝喾升仙之后,由尧继任天下第四代帝君,以唐为号,所以后人称其为“唐尧”。
唐尧时期,天下逐渐恢复了平静,人民生活也得了逐步改善,尘世间迎来了“唐尧盛世”时期。
等到唐尧年事已高,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再无精力掌管和处理天下诸事了,他便把年轻有为的舜举荐给众人,众人则都认为舜是位贤明仁德之才,一致推举他为第五代帝君。
唐尧退位后,并把身边两名女娥嫁给舜为妻,这二女名曰:娥皇、女英。
舜继任后,以虞为号,人称“虞舜”。
到了虞舜时,天下安定祥和,民生富足,国运昌盛,成为五帝时代最鼎盛时期。
那时候王母娘娘赐予凡间的两只仙鹤鸣叫不止,时常听见它们的叫声,天下连年风调雨顺,吉庆有余。
当时有歌曰:仙鹤鸣,天下宁,天鹤叫,黎庶笑。
人们视仙鹤为吉鸟,仙鹤原本人们叫它天鹤,因它是王母娘娘赐给凡间的吉鸟,它的叫声又能给人们带来好运,颇有一些仙灵之气,所以后来人们便把天鹤称为了“仙鹤”。
就在虞舜在位期间,人们十分崇尚仙鹤,它是华夏族的图腾。
虞舜也是位宽厚仁德之君,他既勤奋又有才智,深得百姓们拥护和爱戴。
因他治理世间有功和他那奋发图强的精神,从而感动了上苍,王母娘娘重返人间,又将并、幽、营三州赐给了虞舜作为奖赏,把当时的九州增加到了十二州,因此,又有华夏十二州之说。
疆域扩大了,虞舜更无闲暇之隙,忙于奔波在华夏十二州之间,到处探察走访,了解四方民情、民生、民意,十分尽职尽责,但终因积劳成疾病死在南巡途中。
其妻娥皇和女英闻讯后,悲痛之至,二人奔丧时途经湘江,不慎跌入江中溺水而亡,成为湘江之神,“湘妃竹子斑斑泪”正是由此得名。
虞舜之死,结束了三皇五帝时代。
在虞舜末年,天下连遭水患,舜便派文命去根治水患,文命号禹,他得益于水泊神俞伯指点,利用疏导之法,将洪水退去,禹风风雨雨专心治水,历经数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住洪水,使百姓们重新过上了安宁的日子,从而这段故事也被传为历史的一段佳话,他也因此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光辉形象。
舜死后,众人一致荐举他为世间之君,文命做了天下君位后,他积极扩军备战,并开始争讨各部落和各族群,经过数年战争,最终统一了天下。
他把俘虏人员当作奴隶,其势力一天天强大,地位也随之巩固和加强,理政观念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他大搞一言堂,独断专行,无人敢反对他,趁机将称呼改为“大禹王”。
大禹王死后,其子名启,废除了“禅让制”,启继承父位,从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世袭制开始。
这就是颛顼之后发生的历史故事,此间又有许多神仙和神仙故事出现,在此不宜多表。
再说三月初三本是王母娘娘千秋节,这日,瑶池圣地热闹非常,各路神仙聚集昆仑仙岛,专候蟠桃会开宴。
这次,王母娘娘邀请的全是三界十方头面神圣。
诸神相聚免不了客套寒暄一番,更少不了一同领略一下瑶池圣景,但见:
瑶池仙岛,琼楼玉阁,金瓦琉璃,赤柱顶梁,八面玲珑;
四方平台,碧玉栏杆,雕龙刻凤,描云画海,鸟兽鱼虫,栩栩如生;
玉石台阶,光平如镜,映眼照人;
九曲仙桥,宛转延伸至湖心亭畔;
荷池芙蓉,摇头晃脑笑迎八方仙客,香气四溢引来诸路神圣;
金鱼畅游,翔聚点点,清水红波,忽隐忽现;
山似雕刻,座座别致,景如画卷,处处新奇;
飞云瀑布,仙女飘纱,云雾缭绕,青岚叠嶂,雾海云波,蔚为大观;
奇花异草,格外芬芳;
松柏苍劲,竹林青翠,鸟语枝头,鹤鸣松下,孔雀绽屏,鸽翔长空;
登高望远,无限风光。
白云悠悠,荡荡飘浮;
座座山峰,排排奇异;
清清小溪,潺潺流水;
绿树荫荫,郁郁葱葱,芳草青青,花红艳艳……
真是看不尽的圣地奇观,赏不完的瑶池美景!
直叫众位神仙看得目瞪口呆,心花怒放,啧啧称赞,留恋忘返。
直至宴会开始,他们才惜别景园回到桌前。
传奏官一声高叫:“陛下驾到!王母娘娘驾到!”众神仙按班就绪,一齐伏身礼拜,共同山呼道:“吾皇万岁!娘娘圣安!”
只见玉帝与王母今天格外精神,他们笑微微满面春风,玉帝坐定,开口吩咐道:“众位仙卿请坐。”
“谢陛下!”众人坐稳后,只听王母娘娘讲道:“列位仙卿,哀家此番大设蟠桃会,其意是让各位仙卿每年之今日来我昆仑一聚,共同畅谈各自辖内之事,并且就此犒赏有功之仙臣。每年三月初三蟠桃圣会,凡三界十方有功之人,均在被邀之列。此次哀家初设蟠桃会,不成敬意,请诸位仙卿不拘礼节,尽情开怀畅饮就是。”
众人闻此,齐声山呼道:“多谢娘娘款待!”随后,鼓乐齐鸣,笙呐悦耳,几位仙女翩翩起舞助兴。
一时间,你敬我让,推杯换盏,说笑声、道贺声、干杯声……浑为一片,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王母娘娘十分心悦,她捧杯来到女娲娘娘跟前,开口笑道:“圣母功益当今,首当敬上,请圣母务必干饮此杯,以表哀家敬慕之情。”
女娲举杯一干而尽,然后笑道:“娘娘干岁实在过奖了,本宫何敢居功自傲?多谢娘娘赏赐。”
诸位神仙一见,也都纷纷上前向女娲举杯敬酒,好不热情。
王母趁机又来到了九天玄女面前,二人相对一笑,王母娘娘道:“这次蟠桃会,多亏师姐帮忙,今后三界之事,依然少不了师姐鼎力相助,请师姐干饮此杯。”
九天玄女焉然笑道:“金母何必客气?为了芸芸众生,天地祥和,理当效力,以后有事请金母尽管吩咐就是。”道罢,二位圣母娘娘举杯同饮。
王母娘娘为尽地主之谊,接下来与各位天帝、天尊、天神以及赴宴的各位神仙逐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