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五千年-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埋首苦读,很少出去接触民间的事情,就算是想说怕没办法像郭有田这般直指时弊、言之有物,昔日学堂之中的山长多次说求学不要埋首苦读,我当初还不以为意,现在想起了真是至理名言啊,以后若是入朝为官也不可只将心思放到本衙门之中啊。

没过多久,科举的成绩也出来了,杨改之毫无悬念的通过了算学的考试,这两名数年前还只是山村中贫寒百姓的年轻人都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又一次转折点,至于他们将来能走到那一步还无人知晓。

接着杨改之要参加朝廷的新科进士培训,郭有田也要回到河东道处理家业,二人就此告辞并约定回京后再见;郭有田在回河东道的时候,还带上了几名朝廷派来的调查人员,他们将在郭有田的帮助下深入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然后才会拿出处理意见。

在朝廷使者和当地官员通力协作之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详细调查,所有涉及此事的官员、商人都被挖了出来,等待他们的将是朝廷律法的处置,随后朝廷也拿出来了对这些女子的分配方法,每名想要迎娶这些女子的百姓都可以到官府报名,官府再根据他们到达河东道的时间长短、此前立下的功劳以及其他因素对此人进行综合测评,给出一个评分,并根据评分的高低进行排队,依此挑选女子,至于金额只需要满足船队的利润就好。

这种方法显得格外公平,河东道的拓荒者们都无话可说,而且为了提高自己的积分好早日迎娶到妻子,他们干起活来也越发的有精神,河东道开拓耕地、兴修水利的速度再次提升,让朝廷和当地的官员都大为欣喜,其余各偏远的拓荒地官员也寻思着是不是可以将这种政策运用到的自己的领地之内。

等这件事处理结束,郭有田回到京城的时候,杨改之也完成了培训,拿到了自己的职务,他将回到山南东道,前往周伯符麾下负责协助后勤部门计算物资,“这几年朝廷一直没有对外用兵,而是致力于梳理内政,经过这几年的功夫,天下各道已经重新恢复繁华甚至元剩余前,如今朝廷已经不缺钱粮了,兵马的训练更是一天也没耽搁,因此小弟想着或许这次回了山南东道就有机会参与伐蜀之战了!”

在郭有田意外得到机会进入秦王麾下任职之后,杨改之也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迎来了机会,一旦他在伐蜀过程中立下功劳,前程自然是一片光明,当初心中那点小小的嫉妒也随之烟消云散,重新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哼!就当初蜀王手下那些昏官,他们如何挡得住我嘉朝的大军?”曾经饱受蜀王手下官吏欺压的郭有田对蜀中自然没有好感,而且他在河东道的时候也时常和罗世绩手下的嘉州军打交道,对嘉州军的战斗力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对比一下他在山南东道时见过的那些兵痞,由不得他不对此战的胜利充满信心,唯一让他感到可惜的是秦王的年纪实在太小,所以他大概是不会有机会参与此事了。

“是啊,我朝虽然休养生息三年,可却时刻没有忘记蜀中,如今已经具备攻打蜀中的实力,而蜀王和他麾下的臣子们还依旧醉生梦死,此战的胜负不想可知,只是不知道谁会是这次伐蜀的主帅呢?”杨改之近期也接触到了不少保密的数据,虽然不便于透露给郭有田,但也让他看到了蜀中和嘉朝的巨大差距。

数日后,驻守山南东道的周伯符,河东道的罗世绩和关内道的史怀义等大将同时回到京城,这一现象也让京中的百姓意识到,在保持了三年的和平之后,朝廷似乎又要用兵了,只是这一次不知道是要攻打漠北、河东道还是蜀中,而且谁会有这个荣幸担任出征的主帅?

每日在茶馆酒楼之中,都有不少人为这个问题而争执不休,京中的几家赌坊之中甚至还暗地里开出了赔率,其中讨伐蜀中和周伯符担任嘉州军主帅的赔率最低,因为这几年中漠北和河东道的蛮夷还算规矩,根本不敢南下犯边,而蜀中的剑南道、黔中道和山南西道可是国朝旧地,岂容蜀王长期割据?

周伯符之所以能成为主帅的热门人选,乃是因为他在山南东道驻扎多年,对蜀中的情况最为了解,而且尤其擅长指挥步兵作战,反观史怀义与罗世绩俩人这些年一直驻守边塞,对蜀中的情况并非了解,让他们担任主帅时有不妥。

而另外两个人选钱骅和秦士信,一个擅长水战,一个擅长骑兵作战,在蜀中这个地处内陆且地势多山的地方并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可尽管如此,周伯符还是不敢马虎,因为此前嘉州军每次大战几乎都是李悠亲自挂帅,这次可是他们这批将领第一次独自领兵作战、主导一方的机会,恐怕谁也不肯错过这份荣耀,别说罗世绩、秦士信、史怀义等人了,说不定司马错和许光也会考虑来竞争竞争这个职位。

所以周伯符一回到京城,甚至来不及回家去看看,就赶紧来到宫中拜见李悠。

第837章 改土归流(感谢袭羽菲菲的万赏)

“末将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到殿中,周伯符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的一个,罗世绩、史怀义与许光早就到了,他不由得有些心急,相较于许光的资历和罗世绩很早就独领一军抵挡袁章的经验,他的确不怎么占优,或许只有长期驻扎山南东道,对山地战及蜀中的了解要更深入一些吧,但这并不能保证他拿到这个主帅的职位。

“周将军今日刚入城,未曾回府就到朕这里来,也不怕家人责怪?”李悠开玩笑道,他可是记得当年周夫人是何等的威武,等周伯符回去之后说不定又要跪蚂蚁了,说罢让太监给周伯符搬过来一个大号的椅子让他坐下。

“听闻陛下召末将回京,末将就想着恐怕是要对蜀中动手了,所以不敢有一刻耽搁,日夜不停赶往京城。”周伯符这幅身板根本找不到能驼得动他的战马,所以要么走水路,要么乘坐马车,如果不是现在大道已经修到了山南东道,他可没这么快赶回来。

“嗯,先前因为钱粮不足才暂时放过了蜀王一马,如今天下已经恢复了元气,河东道、山南东道和关内道不仅用不着朝廷支援,还能为朝廷供应大量的赋税粮草,所以也该把蜀中纳入我朝治下了!”李悠点头道,“这次召集诸位将军回来,就是为了商讨出兵的方案及将领的人选问题,明日诸位都随朕一起去总参谋部商讨策略吧!”

新朝自然是不允许有太尉府这样将兵权分给他人的机构,所以总参谋部就成了制定重大军事战略的最高机构,里面早就制作好了整个蜀中的详细沙盘,并通过黑冰台等各种渠道反馈回来的消息逐渐进行完善,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总参谋部对蜀中的了解比蜀王和苏子灿等人还要清楚许多,无论是兵力布置还是城防情况都在沙盘上展示出来。

可这些终究不及周伯符的话语来的直观,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悠和许光、罗世绩等人不断向周伯符询问着他对蜀中军事能力的评价,希望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好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割让了山南东道之后,罗昭远就回了益州府,赵玄哲去了黔中道,他麾下的兵马也被散往他处,驻守在山南东道进入山南西道要害处的乃是苏子灿的一名族人,此人的本事比起罗昭远来却是差得多,麾下兵马更是不堪,末将只需三万人马即可突破蜀道天险,杀入蜀中平原。”说起对方的战斗力来,周伯符颇为不屑一顾。

不过也是,在阿鲁布攻入京城,群王并起之后,齐王、越王乃至许时雍等辈都有向外扩张的想法和行动,唯独蜀王却甘愿龟缩在蜀中安享富贵,就算是派出了罗昭远窥探京畿道,也是不肯冒任何风险,数年未见寸功,像这样的势力又能有多么强大的军队呢?

更何况他们现在又将蜀中唯一有点战斗经验、略通军务的罗昭远召回益州挂了起来,反倒派来一个废物看守要地,周伯符自然不会将其放在眼中。

“嗯,朕也以为攻下蜀中的难度不大,以往书中之所以难以攻破,一是因为蜀中地势复杂道路艰难,而是因为瘴气,但现在我嘉州军中已经有十多万久经训练的山地兵,非约束到当如履平地,而且军中也配够了军医,早已拿出了解决瘴气的完整方案,蜀王和苏子灿却还想凭着这两样安享太平,恐怕是痴心妄想。”李悠冷笑道,不过蜀中的问题却也不仅仅是蜀王和苏子灿,“但降服了蜀王和苏子灿等人却也不代表彻底掌控如今蜀中还剩下的三道之地,那些地处偏远的土司也不可不防。”

此前大魏对待这些土司采取的大多是羁縻政策,所谓“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偏远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那些土司部落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土司、部落首领在自己地盘里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土司、酋长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大魏、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土司自己管理,这也是中原对待这些偏远地区的一贯政策。

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朝廷的军费开支,节省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但也让朝廷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力大大降低,若是国力强盛时还好一些,一旦中原的军事力量衰退,这些羁縻地区的土司们就会进行扩张,占据原本归属中原直接统辖的州县,像明末时候西南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发动叛乱,让本就已经在风雨中飘摇的大明再受重创,最终倒在了李自成和清兵的夹击之下。

而自从蜀王称帝之后,因为他们要防备其余势力的进攻,所以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到了边界上,对这些土司的威慑再次降低,于是这些野心勃勃的家伙又开始不安分了,屡屡攻入州县掠夺财富人口。

蜀王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却不代表李悠会忍受他们,“因此这一战不仅要降服蜀王和他麾下的臣子们,还要将那些不负朝廷王化的土司统统解决,在这些地方设立州县,任命流官,断不能让他们继续充当法外之民。”

“如果他们肯听从朝廷的教导,按照朝廷的律法行事,那么朝廷就会帮助他们从山里出来,兴建家园;若是负隅顽抗,朝廷大军绝不容情。”先前大魏对这些土司采取羁縻政策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些地盘的价值,以及力量不足,而嘉朝却不一样,那些在土司手中贫瘠无用的土地只要开发出来,就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财富,而他们强大的军队也足以解决任何反对力量。

“此事早就在岭南道实施多年了,所以此次攻占蜀中之时,江随云会跟随大军前行。”此前执掌岭南道的江随云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第838章 兵分两路

第二日,许光、司马错、罗世绩、秦士信、潘凤、周伯符、史怀义、孙初阳等将领,还有姚广孝、范蠡、江随云、顾将子等文官一起来到了总参谋部之中,准备商讨进军蜀中的策略,之所以要带上这些文官,是因为姚广孝乃是相国,范蠡要为大军筹备粮草钱财,顾将子为大军提供更加适合蜀中战场的军械,江随云将成为执行改土归流政策的主官,所以方略是否得当还要参考他们的意见。

戒备森严的战略室正中摆放着一座长宽各达数丈的巨型沙盘,上面蜀王目前所掌控的山南西道、黔中道和剑南道一览无余,山川沟壑、江河湖水、城池村寨、军营校场无不清晰可见,同样的在这三道的外围,嘉州军在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岭南道的兵力分布也是清清楚楚,双方的形势一看便知。

“蜀中地形复杂,除了益州左近之外,少有适合大规模兵力作战的地形,所以先前制定的方案多是以万人以下规模的小型作战为主,由水陆两路并进,依次拔除沿途的关卡,稳扎稳打将蜀中纳入手中。”李悠先是让人摆出总参谋部之前制定的方案供他们谈论。

这个方案是从山南东道进军,水路由归州、万州直抵蜀中重镇渝州,陆路则由金州出发,经过巴州、阆州进入益州,只要益州和渝州拿下,那么蜀中的兵力也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地盘大可以传檄而定。

“稳扎稳打的确乃是上策,不过耗费的时间终究长了些,若是战事拖得久了,朝廷好不容易好转过来的经济情况又该走下坡路了。”范蠡暗暗盘算了一番,这两条路线都没办法容纳爱多数量的军队,所以彻底平定蜀中恐怕要花不断地时间,这对他们户部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因此他觉得有必要指明这一点。

“这也是不得已为之,蜀中道路狭窄,即使派遣更多的兵力也只能是让他们堵在路上,反倒不如这一方案。”周伯符点明了问题所在,经过在山南东道这么多年的熟悉,他对蜀中的情况可谓是了若指掌,知道这里是断断没办法像在京畿道和河东道那样率领十多万大军纵横捭阖的,参谋部的这一方案倒是比较合乎他的心意,当然具体的路线以及其他细节还都有可商榷之处,并非十分完美。

“末将以为进入蜀中的道路却并非只有这一处,现在山南东道进入蜀中这条路摆不下这么多兵马,我们不如考虑从岭南道和江南西道进军,同时从两个或者三个方向发起进攻,蜀中的兵力本就不多,如果他们再分兵的话就更容易获胜了。”早年间曾经游历天下的许光发话了,他当年就走过从江南西道过黔中道进入益州的这条路。

“如此以来,最然乍一看所用的兵马更多,消耗的钱粮也随之增加,但却可用更少的时间解决蜀中,这笔账算起来还是很划算的。”范蠡轻抚长须,点头表示了对许光的支持。

“岭南道驻军不多,若是从其他地方调集恐怕短时间内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兼之岭南道到达益州路途遥远,因此另一路还是从江南西道出发的好。”江南西道乃是李悠的起家之地,又有嘉州这样的军事重镇,如果从这里调集人马比岭南道轻松得多。

“陛下,臣请南下嘉州,整顿兵马进军黔中道。”李悠的话音刚落,许光就按捺不住了,立刻出来主动请战,这些年来他一直看着秦士信、罗世绩、周伯符等人征讨四方,心里难免有些羡慕,此前由于要在李悠亲征之时镇守根据地,不能轻易离开,而如今京中尽在李悠的掌握之中,这一次他又不可能御驾亲征,所以许光才有了领军出征的希望,当然不肯放过,毕竟他的年纪要比周伯符等人大得多,下一次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样的机会了。

“许将军熟悉地形,又有在蜀中游历的经历,蜀中的豪杰也多有佩服,由许将军率领这支兵马再合适不过了。”许光在嘉州军中的资历最老,几乎无人可相比拟,所以在他主动请战之后,那些原来还有点想法的都纷纷退缩,向许光表示了支持。

“许将军兵法韬略远胜我等,有许将军出马定会马到功成。”周伯符、罗世绩等人纷纷站出来帮许光说话。

“既然许将军不嫌路途遥远、蜀道难行,那么这支兵马就交给许将军了。”被许光照顾了这么久,李悠自然愿意看到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且许光的能力也足以让人信任,他肯定能很好地完成这次任务。

接着众人又渐渐完善了两路并进的方略,对于各路人马的统兵人选李悠也做出了抉择,许光率领嘉州的驻军由黔中道进入蜀中,江随云和他一同前往,负责处理沿途改土归流的事情;周伯符率领山南东道的驻军从水陆两路同时禁军山南西道,孙初阳负责后勤事务;范蠡负责为他们筹备粮草,顾将子也将周正心派到军中负责检验新型武器在战场上的应用情况,并收集数据为下一次的改进提供基础。

嘉朝的实力已经是今非昔比,两路合计十多万兵马派出去,北边却根本不用减少驻军,依旧保持着对河东道北边各部落以及漠北诸部的巨大威胁,钱骅的船队依旧在海面上扫荡着所剩无几的海盗,让那些海商可以平平安安的将产自中原的商品送往周边诸国,换回来大量的粮食、妇女及其他中原稀缺的物品。

人选既然已经安排妥当,那么接下来就该专心备战了,许光同周伯符等人整日呆在沙盘室里和参谋们仔细的商讨着进军的策略和细节,李悠也偶尔前来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讨论的间隙他未尝没有几分遗憾,看来从今以后自己亲临战场的机会恐怕是越来越少了啊!

第839章 大明崇祯十一年

已经习惯了征战四方、枕戈待旦的日子,这几年老是憋在京城里处理那些繁琐至极、永远也处理不完的政务,早就把李悠给憋坏了,而且虎符也似乎没了消息,迟迟不肯给他发布任务,现在眼见着大战将起,自己却不能领兵出战,李悠心里难免有些郁闷。。。

可这也是逼不得已的事情,现在天下方定,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多不胜数,而且哪些将领也需要有建立功勋的机会,像是讨伐蜀中这样的小阵仗李悠都要御驾亲征的话,恐怕就连这些将领也会感到不满了吧?身为君上也应该给下属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李悠才将这次领兵的任务交给了周伯符和许光,今后恐怕只有进军漠北或者攻入河东道的时候他才有机会再次披挂上阵、御驾亲征了,而那将会是在蜀中彻底平定之后的事情。

“这几日你和学堂里请几天假,随朕一起到总参谋部看看率军征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悠将心中的郁闷暂且放下,转而利用其这个难得机会教导起李珏来,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戎在祀,身为一国之君决不可对战争一无所知。

他可以不懂带兵打仗,但一定要明白战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战争的胜负又涉及那些方面,身为一国之君要采取什么样的做法才能让己方在战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而这一切光看兵书远不如去总参谋部来的直观,李珏现在正是吸取知识最旺盛的年纪,提前给他灌输正确的理论和观念大大的有益。

那有男孩子不对战争充满憧憬的,所以一听到有这样的机会,李珏当然高兴,唯有周南却有些心疼孩子,生怕那些粗鲁的武将冲撞了李珏,但是一想李悠也会和他一同前往,就彻底放下了担忧。

“臣等拜见陛下,拜见秦王殿下!”换了一身亲王服饰的李珏气质大变,小小的年纪就有了几分威严,待众人行礼结束之后微微回礼。

“小王此来乃是为了向诸位将军了解征战的要点,诸位无需顾忌小王,只需和往常一般行事即可。”李珏条理清晰的说道,众人领命而去,继续围着沙盘讨论起作战的细节,另外他们也安排了一名机灵的参谋陪在李珏身边给他耐心地解释着其中的关键。

渐渐地众人进入到工作状态,似乎忘了李珏的存在,大声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李珏却不以为忤,而是耐心地听着他们的言语,并且时不时向参谋提出自己的疑问,“敢问为何许将军、周将军他们说了半天也没说到行军布阵、谋划用计的事情?而是一个劲儿的在讨论粮草的供应、道路的通畅?”

听起来和自己在话本小说里、说书先生口中所见过的那些智谋百出的统帅完全不一样啊?反倒是。。。反倒是像个锱铢必究的商人?这就是李珏对他们的初始印象。

“殿下,所谓妙计百出不过是说书先生的胡言乱语罢了,真正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却不是这些,而是将士们能不能吃饱饭、有没有精良的装备、合格的训练。”参谋如实答道,“战事胜负的关键有一半在后勤、三分在训练、一分在情报、最后的一分方才是临阵指挥,以我嘉州军的实力,只要保证粮道通畅,蜀中的军队就根本不是对手,而周将军和许将军他们现在商议的正是如何保证这一点。”

李珏微微皱眉,细细品味着这名参谋的言辞,在他的心中一闪崭新的传呼就此打开,让他看到了和昔日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片刻之后他就对此有了新的认识,“小王明白了,这就好比前朝皇帝御驾亲征关内道,却被袁章打得落花流水一般;若非大魏禁军断了粮草供应,军心涣散,袁章怎么如此轻松就能获胜?”

这一战乃是李悠成名的第一战,李珏平日里也没少听人说起过,他很快就将参谋的话融会贯通,运用到对这一战的分析上,“而且听闻大魏禁军平日里操练也是十分懒散,除了少部分精锐之外,大多都不堪一战,如此说来他们在后勤和训练上已经远远路后语袁章的北虏骑兵,又因为朝中文官隔绝了消息,让他们失去了正确的情报来源,所以这一战的失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殿下聪慧,正是如此。”参谋点头称是,顺便恭维了李珏几句,“在如此情况下,纵使李圭深通兵法也是无力回天,若非陛下英勇果敢立刻带他突围,前往尉州暂避,恐怕李圭早就落入北虏手中了。”

经过这一番解释,李珏对周伯符他们那些听起来十分枯燥无味的话题渐渐生出了兴趣,并且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等回宫之后李悠考校了他一番,发现李珏的确是颇有所得,对此自然十分高兴,傲胜嘉奖了李珏一番。

嘉朝的战争机器高效的运转开来,很快就做好了出征的所有准备,粮草军械安排妥当,各部兵马缓缓朝着目的地集结,黑冰台不断送来最新的情报,蜀中也似乎意识到了有情况发生,于是连忙派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