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五千年-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62章 横扫三晋

“陛下,此次在张家口一共搜出白银五百七十二万六千四百五十一两,黄金三十六万四千八百七十四两,粮食三十一万五千二百石,珠宝、兵器无算。? ”将范永斗为的八大家斩杀干净之后,李悠立刻抄没了这些涉案的店铺,可谓大获丰收,王洽在读这些数字的时候激动地都涨红了脸,有了这笔钱粮,朝廷的日子总算可以好过些了。

“呵呵,辽东生灵涂炭,宣大蓟辽屡遭劫掠,数百万大明百姓惨遭建奴的毒手,却养肥了这八家蛀虫,朕现在有些后悔将他们杀得痛快了。”李悠咬牙切齿的说道,可以说几乎每一两银子上都沾满了大明百姓的鲜血,这八大家为了银子还真是什么都不顾啊,“实是应该在搜出银子之后,将银子融化从他们嘴里灌进去,让他们尝尝这些银子味道到底有多好。”

“哈哈,不过也不用后悔,现在仅仅是拿下张家口而已,太谷、祁县等地可还有他们的老巢呢,那里积攒的银两当不在张家口之下,还有的是收拾他们机会。”不等王洽回答,李悠再次笑着说道,“传令下去,带上搜出来的钱粮,整军准备前往三晋抄他们的老窝,务必要在消息传到三晋之前将这些人的老巢拿下。”

“陛下,此乃小事何用陛下亲自出马,只需一道圣旨,让山西当地的官员去办就好,陛下如今离开京城已经甚久,还是早些回京的好。”王洽下意识的劝道,陛下久离京城可不是什么好事,没有陛下坐镇还不知道朝堂上那些家伙能闹出什么风波来。

“王尚书,你说山西当地的官员真不知道这八大家昔日都做了些什么么?”李悠凌厉的目光扫来,王洽顿时低下头去不敢直视,陛下近来真是威严日盛啊,见王洽低下头去,李悠继续缓缓说道,“这些官员是什么德行朕比你清楚,就算他们能够下手抄没这八家的家产,最后交到朕手上的有没有三成还不好说,更何况并非所有晋商都和建奴有勾结,朕也担心他们借机生事劫掠那些无辜的商户啊,到时候他们落了实惠,各个吃的腰大肚圆,黑锅却甩给朕来背,朕又岂会让他们如愿?”

“陛下,这些人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岂会。。。岂会。。。。。。”这番**裸的话让王洽顿时汗如雨下,他下意识的想要分辨几句,可惜说道后面却张不开嘴了,是啊,这些官员到底是什么德行陛下清楚,他又何尝不清楚呢?

“无需多说,今日歇息一晚,明日一早即刻出。”李悠起身离去,将王洽丢在了后面。

第二日一早,五万宋军和所剩无几的锦衣卫、京营精锐离开张家口,往山西而去;离开之前,李悠命人用范永斗等八人的骨头铸了一座骨塔,立在张家口的门口,以警告城中的众多商户,这就是里通外国的下场。

看到大军离去,张家口的商户心情不一,他们先是庆幸自己往日行事还算规矩,因此得以逃过一劫,接着又感慨这支军队的军纪,若是涉案的商户无一人能够逃脱,家产也被抄没的干干净净,可要是规规矩矩做生意的商户,却没有一名士兵前来骚扰,这对他们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以前遇到这样的事情,那次不是花费一大笔钱财才能买来平安?

“陛下真是圣君啊!”许久之后,一名老者感慨道,随即张家口城中响起了一片圣君的赞颂之声。

张家口在河北的西北部,往西就可以到达大同,而大同的兵马已经欠饷许久,刚好李悠手中有大量的钱粮,所以干脆先到大同给他们钱,要是等回到京城之后再的话,还不知道有多少银子能落到他们手中呢。

来到大同,满桂连忙出城迎接,李悠随即给他们补上了拖欠已久的钱粮,大同的将士们无不欢呼雀跃,这下总算可以不用挨饿了。

勉励了满桂几句,拒绝了他的挽留,一流马不停蹄的南下沿着忻州、太谷、祁县一线不断扫荡这八大汉奸的老巢,兵威之下没有一名官员敢出言阻止,他们倒是想置身事外,可是李悠却不肯答应,拷问这八大家的族人之后,问出了不少当地官员的贪赃枉法之事,于是果断的将他们拿下,同样的在他们的家中也搜出了不少的钱粮。

等最后来到介休范永斗的宝库的时候,李悠和张之极、王洽等人都惊呆了,只见巨石厚砖垒成的宝库之中,竟是数百斤重的银冬瓜。

“昔日久闻鬼见愁之名,今日方才算是见到真的了。”王洽感慨道,这些乃是晋商们为了防备小偷的手段,将银子铸成一个个硕大的冬瓜,每个重达数百斤,就算是让那些小偷搬,他们也搬不动,只能看着银子愁,故而才有此名。

单个的小偷对此没有办法,但李悠可是带着数万大军的,他们直接拆开了宝库的墙壁,将这些银冬瓜、金冬瓜统统运了出去;加上此前在张家口所抄没的银两,这次扫荡八大汉奸为的晋商集团,李悠弄到白银一千余万两,黄金近百万两,其余粮食牛马等财货不计其数,大明凄惨的财政问题总算是可以稍微缓解了。

开始的时候,所有晋商都是无比慌张,但是看到李悠真的如同所说的一般,只找那些勾结建奴的汉奸麻烦,而对遵纪守法的商人秋毫无犯,这下三晋的商人纷纷松了一口气,开始重新打开店铺做起生意来。

“陛下,既然这八大家已经尽数归案,又弄到了如此多的钱粮,咱们还是早些回京去吧?”王洽再次劝道,先前说要解决了这些汉奸,现在总该回京城了吧?总不能带着上千万两的银子到处乱跑吧?

“不,现在还不是回京的时候。”李悠皱着眉头说道,汉奸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可还有一项动摇大明根基的问题没有解决呢。8

第863章 流民

崇祯元年陕西大饥,饿殍枕藉,出生在延安安塞县马家沟的湖广兵备道马懋才奉命入陕调查,见故乡吃人的惨景,於是将沿途见闻写成《备陈大饥疏》,五月十八日上报灾情:臣乡延安府,去年全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为食。蓬草尽,则剥树皮而食。树皮尽,则掘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饥民相聚为“盗”,与其坐等饥死,不如为“盗”而死。又烧人骨为薪,煮人肉以为食者,而食人之人,不数日即面目赤肿,燥热而死。于是,死枕藉,臭气薰天,安塞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不及掩埋者,又不知还有多少?小县如此,大县可知,一处如此,他处可知。百姓又安得不相牵而为“盗”。而庆阳、延安以北,饥荒更甚。

三水王二、王大梁二人为了活命揭竿而起,虽先后牺牲,但继起者日众。崇祯二年闰四月初八日,起义军七千余人攻三水,游击高从龙败死,官兵被伤者二千余人。

或许现在的大明官员并没有将这些事情放在眼里,但是李悠知道这是比建奴更加严重的问题,十多年后从陕西走出来的义军首领李自成杀入京城,崇祯皇帝吊在了煤山的歪脖子树上,文武百官被李自成抓起来拷饷,大明就此失去了号令天下的地位。

所以如今既然来了山西,距离陕西近在咫尺,那么无论如何也该过去看看,山西之所以流民四起可谓是三分天灾、七分**,小冰河期的到来导致陕西连年大旱,谷物欠收,但如果只是这些只需要朝廷从其他地方调来粮食救济,也不会造成日后如此眼中的后果。

可是大明延续至今已经两百六十多年了,朝廷早已**不堪,已经无法担负起救济灾民的重任,再加上建奴作乱辽饷一加再加;按道理说江南乃是富庶之地,辽饷应该有他们承担大头,可是由于江南文风鼎盛,历年录取的进士中有半数以上出自江南,这些人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将辽饷丢给了本就贫苦不堪的西北,辽饷一加再加,百姓逐渐不支,到了后来甚至一亩地的产出还不够缴纳加饷的,西北的百姓除了造反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幸好现在的局势还没有恶化到那一步,日后威名赫赫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只有高迎祥一人已经起事,灭亡了大明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都还没有造反,陕西境内还没有彻底乱起来,李悠还有时间和机会将这场灾祸消弭于无形之中,眼下陕西所需要的是救命的粮食,而在抄没了八大汉奸的家财之后李悠却是不缺这点粮食,现在唯一顾忌的就是这些粮食能不能如数发放到灾民手中了。

所以就和抄没八大汉奸的家产一样,他是绝对不会将这项任务交给那些当地的官员的,而是必须由自己亲自完成,携着击败皇太极、抄没八大汉奸的余威,李悠带着兵马扫荡了山西境内的流民,然后进入潼关来到陕西境内,召集当地官员询问具体情况。

三边总督杨鹤、巡抚刘广生等陕西官员将李悠迎入西安,率先为李悠御驾亲征大败皇太极道贺,“臣等恭贺陛下大败东虏,陛下之武功直追太祖、成祖,臣等为陛下贺,为大明贺!”说罢群臣拜倒纷纷称颂。

“好了,和建奴相比,朕反而更担心陕西的流民,建奴乃是蛮夷朕自可率领大军攻入辽东将他们尽数杀了就是,可陕西的流民却是朕的子民。”这两者之间显然是不能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置的。

“陛下仁慈,微臣以为想要解决陕西流民可剿抚并用。”杨鹤的三边总督也不是白当的,他对陕西的情况比较清楚,也琢磨出了一套自以为可行的方案,“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因此当以招抚为主、追剿为辅。”

“只是如今陕西财用不足,而剿抚所需钱粮甚多,光靠陕西、山西、甘肃三地的财用恐怕不够,还需朝廷支援。”杨鹤说完自己的方略就开始向朝廷哭穷了,在原历史中杨鹤依靠朝廷发放的十万帑金、藩王捐助的五万白银和粮食二万石实施招抚政策,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笔钱粮实在太少,导致后来无以为继,最终功亏一篑。

“朕所来为的就是此时,此次抄没八大家的家产足以支撑招抚流民还绰绰有余,此外既然如今东虏已经被朕打得元气大伤,朕以为这辽饷的加征也该停一停了。”关宁军如果连皇太极剩下的这点实力都对付不了的话,要他们也没什么用了,“还有,既然山陕等地连造灾害,这该缴纳给朝廷的钱粮可暂且免去,杨爱卿和诸位不妨理一份清单出来。”

自古遭遇灾害减免赋税也是合理的手段,只是朝廷的仁政能不能真的到达百姓手中就不好说了,所以李悠他们谢恩之后又警告道,“朕会善待大明的子民,但若是有人想借机发财,就休怪朕翻脸无情。”

如今山西的官员可是又不好被李悠剥皮实草,安放到了当地的城隍庙了,想必陕西的官员也该知道这些事情了,如果他们还是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想法,那么锦衣卫和东厂会教他们做人。

杨鹤、刘广生等人高兴地下去做各种准备,而李悠则叫来随行的锦衣卫头领,“你们最近除了帮着朕盯着这些官员之外,还需抓紧办理另外一件事。”说罢李悠递过一份名单,“这上面的人你们都给朕找出来,带到西安,朕会赏赐他们官职。”

这上面头两个名字赫然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其余也都是和他们身份相仿的义军首领,如果这些日后兴风作浪的义军首领能为自己所用的话,那么将来即使有人继续作乱,为祸是不是可以轻一些呢?

第864章 回京

第864章 回京

关于大明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明亡于建奴,有人说明亡于流民,当然也有说明亡于东林,明亡于小冰河期的,但是还有一种说法也是颇有道理,那就是明实则亡于财政问题,到了大明末期,朝政败坏,朝廷已经无法有效的收缴赋税,导致朝廷用度日益不足,再加上流民、建奴等的打击,大明就这样消亡了。

但从陕西各地的流民来看,这种说法也确实有道理,如果杨鹤手中有充足的钱粮,可以支撑他顺利的完成剿抚的任务,那么日后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因为中原的百姓总是最顺从的,只要他们有一条活路,谁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造反?

对于这些走投无路,不得不去起来造反的百姓李悠很是宽厚仁慈,可对那些野心之辈,还有在造反过程中被杀戮迷花了眼睛,再也回不去的家伙,就没这么容易放过了,每招抚到一批流民,李悠总会让人对首领的罪责进行严加审问,一旦发觉有滥杀无辜之类的罪责通通斩首示众,被携裹的流民则是给他们一笔钱粮,让他们依旧回乡下耕种。

此外,对于那些贪污腐化的官员,和苛待百姓的土豪劣绅,李悠也是严加处置,如果不是他们,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流民?反正只需要随便找找,就能从这些人身上翻出无数罪责,到也不怕杀之无名。

要是那些流民害怕家乡的官吏士绅报复不敢还乡,李悠也是另有安排,愿意继续耕种的,在其他地方调拨土地进行安置,并且给他们提供维持生计的粮食,恢复生产的种子和农具;不愿意继续当农民而又身子健壮的,则纳入军中,这也是参考了宋代解决农民起义问题的办法,只要青壮都加入军中,这些流民就没了主心骨,再想作乱就没那么容易了。

有李悠在西安坐镇,锦衣卫和东厂四处监视那些官员,又杀鸡儆猴宰了一批不开眼的,并判处他们所在的家族三代不得参加科举,这下方才震慑住当地的官员,尤其是最后一条,三代无法参加科举,这几乎是断了他们家的根,料想在此之后他们的家族会迅速变成当地其他豪绅眼中的肥肉,被很快瓜分干净,这对剩下的那些官员来说简直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事情,于是只得暂且忍住**将那些粮食发放到灾民手中。

杨鹤主导的剿抚并用策略渐渐起了效果,陕西境内和周边各省的流民暂且安定下来,一批批流民收到消息后纷纷向各地的官员请降,那些负隅顽抗的头领也在宋军的进攻下被各个击破,按律处斩,陕西的动乱渐渐平息。

而李自成和张献忠也被锦衣卫找到,并且送到了西安,原来李自成在杀死了欺压他的举人艾诏和与人**的妻子韩金儿之后,就带着侄子李过与今年年初到甘肃甘州投军,并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被参将王国提拔为把总。

而张献忠最早担任延安府的捕快,因事革职,便至延绥镇从军,因犯法当斩,主将陈洪范观其状貌奇异,为之求情于总兵王威,重打一百军棍除名,如今正流落乡间琢磨着联络人马起事,但是在李悠给陕西送来大量钱粮之后,百姓有了活路自然不愿意冒险,张献忠一时没了着落,随即被锦衣卫轻松说动带到了西安。

其余还有刘国能、罗汝才等日后赫赫有名的义军首领也被锦衣卫找到,和李自成、张献忠一起到了西安。

“如今建奴已经被朕击败,可辽东的大片土地依旧在建奴手中,而关宁军又不堪用,所以日后能够收复辽东就看各位的了,到时候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不在话下。”眼下这些人还都没有造反,尚无那么大的野心,一听到留肯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那还有不赶紧从命的?立刻跪倒谢恩,加入了京营之中。

经过简单的询问之后,李悠对他们的能力也有了大致的认识,根据能力分别授予官职,让他们率领那些从陕西招募的新兵,并派遣岳云手下的得力人手对他们加以训练,若是他们真得有日后所呈现出来的天分,将来未尝不能成为名将。

经过数月的转战,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流民已经渐渐被宋军所平息,高迎祥、紫金梁等匪首皆被斩杀,陕西的局势渐渐恢复平静,这样李悠就可以暂且放心的离开了。

“朕走之后尔等要继续用心办事,争取早日将陕西彻底平定下来。”临走之前李悠再次召集起群臣叮嘱道,如今陕西还没有收服的流民所剩无几了,依靠杨鹤的能力和当地的兵力完全可以搞定,“万万不可疏忽大意,放走任何一路人马,负责待到来年又是一场风波。”

“臣等领命,微臣定会小心行事,不会辜负了陛下的期望。”杨鹤这段时间屡立功勋,政治抱负得以实现,于是一扫往日的颓靡,倒也显得精神异常。

“嗯,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杨爱卿了,若有所需只需派人带来京中汇报,朕会为你撑腰。”杨鹤的手段同样也损伤了不少士绅的利益,为了解除其后顾之忧,李悠做出保证,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

“还有,所招募到的青壮在恢复元气后就速速送到京城,不可留在陕西训练,陕西若是要兵,朕自会从他处派遣。”同样的,这也是一个改变明末时期兵为将有问题的好机会,李悠打算实现戚继光未尽的心愿,将大明的士兵进行统一训练,然后再进行分配。

对此杨鹤等人自然是不敢反驳,一一答应下来,随即李悠带着岳云的宋军、从陕西等地招募到的青壮,还有从山西缴获的钱粮,离开西安,浩浩荡荡的向京城的方向行去,这次离开京城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也该回去看看,然后继续和那些文官较量了。

第865章 辽饷

出潼关,过河南,自河北北上,路过河南之时李悠还让人打听了下福王的情况,福王因为深受万历皇帝宠爱被赐予大量田产,万历四十二年就藩洛阳,得庄田二万顷,盐引千计,为本就不甚宽裕的大明财政又增添了沉重的负担。 .

大明对待藩王的政策可谓奇葩,为了防备这些藩王作乱,不让他们当官、不让他们带兵,不让他们经商,甚至连城池都不能随便出,基本上是把这群人当成猪来养,而且朱元璋在当初制定政策的时候,似乎没有想到这些藩王的生育能力竟然有这么强,在大明的藩王之中子孙过百的也不算少见,而这些人也都需要朝廷为他们供应钱财,随着大明宗室数量的不断增加,供应他们的花销已经逐渐压得大明朝廷无力承担。

这也是要解决的问题啊,李悠轻叹一声,每到王朝末期,经过数百年的积累,那怕是开国之初再小的问题也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而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有无数人因为这些问题而从中得利,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想要做出改变必将迎来他们的坚决反击;宗室问题就是其中一项,而且还并非是最为严重的一项。

一路行来,李悠放眼望去满目都是王朝末期的颓像,宗室、士绅、官吏、豪商等等盘剥百姓日甚,朝廷税赋、耗羡、地租、官吏盘剥、高利贷。。。。。。他们利用种种手段恨不得夺走百姓口中最后一颗粮食,这样的情况就算是没有东虏,恐怕大明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啊。

那些士绅难道就看不清楚这些问题么?他们又不是傻子,当然看得清楚,但他们依旧有恃无恐,因为在他们看来,即使天下动荡有人起来推翻朱明的统治,建立新的王朝,新朝的皇帝还是要依靠他们这些士绅来统治天下,并不会触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说不定他们还可以借此机会火中取栗,让自己家族的实力更加壮大。

可惜的是他们似乎没有想到日后李自成和建奴会如此严苛的对待他们,李自成进京之后严加拷饷,把他们多年贪腐的钱财掏的一干二净;而建奴入关之后又跑马圈地,将他们的土地变成了八旗的产业,不知道那个时候他们有没有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怪不得虎符给出了自己十五年的时间,解决建奴和流民容易,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就困难多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甚至比重建新朝更加困难,而且朱由检这个位置想要做出某些改变远比李自成要来的困难,十五年时间实在是太过短暂了啊。

带着种种感慨,李悠终于回到了久别的京城,韩率领文武百官迎出数十里之外,以欢迎李悠大胜而归,韩和那些在李悠离京之时动了不该动心思的官员们面露忐忑,曹化淳和骆养性等人却是一脸喜色,陛下既然回京,那么自己的辛苦就可以得到回报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很是夸耀了一番李悠的旷世武功之后,韩带领群臣拜倒山呼万岁,将李悠迎入京城皇宫之中。

到了乾清宫里,群臣纷纷说起他们对此次大胜之后庆典的规划,“陛下,此乃我大明百年来的第一大胜,理当午门献俘、告捷太庙,以扬我大明武威。”但是一说到这些问题,韩等人又疑惑了,怎么在入京的队伍之中没有看到那些建奴的俘虏?难道陛下把他们都杀了么?这自古以来都讲究个杀俘不祥,陛下该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吧?

“午门献俘却是不必了,这些俘虏还在陕西做苦役呢。”这些建奴的俘虏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就这么杀了也实在是太过浪费了,而如今陕西的饥荒一部分原因是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之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水利失修,所以李悠就将这些人留在陕西兴修水利,让他们一次来赎清自己的罪孽。

这番处置倒是让群臣不知道如何是好,说陛下严苛吧,这些人的性命总算是保住了,要让陛下将他们放了以宣扬大明的仁慈,这种话他们还说不出口。

“至于告捷太庙,哼!”不等他们有所反应,李悠就继续说道,“如今辽东泰半土地还在建奴手中,朕有何面目去告捷太庙?”当然真实的原因是像这般礼仪都是要耗费大量钱财的,而李悠并不想将钱财浪费在这上面,有这份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