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五千年-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呼喊都没有得到回应。

“我就知道不会老是遇到台州之战这样的轻松任务啊,只不过这次的任务也太难太有挑战性了吧?”李悠心中暗暗叫起苦来,虽然之前也经历过张骞通西域、睢阳之战这样的江南任务,可那时候依旧可以窥见胜机,而这次却大不一样。

张骞通西域时,身边虽然只有一百余人,但那个时候匈奴无法控制全境,李悠的队伍拥有相当大的行动自由度,可以在陈庆之的带领下避开匈奴主力,攻击他们的弱点;睢阳之战有城墙防备敌人,完全可以借着城墙的优势来杀伤敌人;再加上陈庆之和张巡的指挥能力要远远超过中行说、尹子奇等敌方将领,能险中求胜也在情理之中。

而廉台之战大不一样,大燕辅国将军慕容恪拥有十万大军,他本人亦是一代名将,被后世誉为十六国十大名将之一,自然不会像中行说、尹子奇这般好对付;而大魏的冉闵手下只有一万兵马,而且受困于大魏的窘境,不得不在廉台与慕容恪进行决战。

而且冉闵所率领的一万大军几乎全都是步兵,慕容恪麾下却有大量的骑兵;慕容恪并不惧怕此战变成持久战,冉闵却不得不速战速决,想要用步兵快速击败骑兵谈何容易?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冉闵这一边,要想取胜何其艰难啊。

呆在原地苦思冥想终究不是办法,还是先四处走走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李悠取出唐刀和震天弓配在身上,并没有按照虎符的指示直接顺着小路去寻找冉闵,而是借着丛林的掩护四处查看起来。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李悠现在对慕容恪和冉闵的大军只有模糊的认识,又怎么能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呢?因此必须先对双方的军力进行一番侦查才行。

今后要投奔冉闵在他麾下效力,有的是时间去观察大魏军的情况,因此还是先得看看慕容恪的大军才行,决定了目标,李悠又琢磨起在那里才能找到慕容恪的军队来。他左右打量一番,找到一棵大树爬上去远远向四周张望片刻,终于在北方看到了一道道袅袅升起的炊烟。

从炊烟的数量来看此处人数不少,而那里又非方才虎符所指示的冉闵大军所在,看来很有可能就是慕容恪的驻地了。

既然已经决定了目标,李悠立刻向炊烟升起的方向行去;他不敢在山下的道路上行进,只能接着丛林的掩护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前行;那些炊烟看着很近,走起来却是异常遥远,一直到夜幕降临,李悠仍然没有看到对方的大营。他只好找了一颗大树爬上去用绳子将自己困在树杈上闭目休息起来。

忍着狼嚎虫叫之声,好容易熬过了这一夜,李悠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睁开了眼睛,轻手轻脚的解开绳索四下观察一番,并未发现大燕军的行迹后这才爬到树下开始解决吃饭喝水的问题;好在当初率领大汉使团横穿西域时从堂邑父那里学到的野外生存技能还没有被他忘记,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找到了一条山间小溪,将水袋灌满后痛饮了一番,又从水中摸出一些鱼虾暂时填饱了肚子,李悠再次踏上了寻找大燕军的旅程。

时不时的爬上一棵大树确定自己的方位,不断地挥舞名贵的唐刀劈开拦路的荆棘,不多时唐刀就染上了一层草绿色的汁液,如果让这把宝刀的主人看到现在的景象,恐怕会破口大骂李悠暴殄天物吧?

一直到这天的中午,李悠终于看到了大燕军的踪迹;慕容恪不愧为一代名将,营地布置极其森严,李悠窥视了半天也没有找出破绽,即使用上了鹰眼技能也没有起到作用;而营地四周有无数的哨探四处巡视,让他没有了接近细细观察的机会。

细细的数了一遍映入自己眼帘的帐篷、堡垒数目,李悠就知道史书中所记载的十万大军并没有多少夸张的成分,或许慕容恪的部署还不止这个数目。

远远地看不清楚什么,而靠近又实在有些危险,难道就这样一无所获的回去了么?李悠终究有些不甘心,缩回脑袋靠在大树上仔细地琢磨起来。

哎,要是陈将军现在在身边就好了,以他的眼光肯定能看出更多的东西来,李悠不禁有些怀念当初有陈庆之陪伴的时光来。

咦?貌似我现在手上有一位比陈庆之还要强大的统帅啊?而且他还有大兵团作战的经验,似乎可以将他召唤到这里来帮我观察一番啊?(未完待续。)

第274章 召唤白起

李悠现在缺乏的是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最早的三国世界只是看了两场武将单挑就结束了;在大汉他主要是带着小队人马和匈奴人打游击,而日后的反攻则是由李广、卫青等人指挥,他并未承担纵览全局的重任;至于睢阳之战双方参与的人数虽然不少,但主要是守城,缺少大规模兵力调动的变化;台州之战双方参战的人数和即将开始的廉台之战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这些经验并不能给李悠提供太多帮助。

所以他现在迫切需要一位拥有大兵团对战指挥经验的人来为自己提供对策,而曾经指挥过长平之战的白起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当然他如今也没有第二位人选可以考虑了。调出虎符面板,他的手指在即将触摸到白起头像的时候略微顿了顿,似乎在犹豫将这样一位宝贵的将领用在此处是否合适。

要是这次过不去恐怕就没有以后了,以我现在的能力,即使加上了两千玄甲骑兵也不足以逆转廉台之战的结果,那么就开始召唤吧,悬在半空中的手指果断地点了下去,一道白光闪过,一名相貌朴实的中年男子出现在了李悠面前。

只见他面呈长方形,额头宽阔,下巴浑厚,上唇两撇小胡子,下唇中间亦有一道胡须,五官略显粗狂,和李悠穿越前在秦始皇陵所见的那些兵马俑颇有相似之处,“白起见过君上。”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恐怕李悠完全想不到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杀神白起,不过当李悠和他双目相望之时,顿时就认可了他的身份,白起的双眼杀气凛然,让人望之生畏。

“有劳武安君了。”愣了好一会儿李悠才想起来回礼,“吾眼下遇到了一场大战,想要劳烦武安君帮吾出谋划策,指挥大军。”

“对手是谁?有多少人马?君上手中又有多少人马?将于何时在何处决战?”白起平静的问道,丝毫没有因为即将面临大战而产生任何心思起伏。

“对手是大燕的辅国将军慕容恪,麾下有十万大军,其中多为骑兵;吾这次要和大魏军联合作战,大魏有步卒万余,吾手中还有两千精锐骑兵。”说罢李悠伸手指向山下的位置,“武安君请看,那里就是大燕军的营地。”

“大燕?燕国什么时候能找出十万骑兵来了?大魏的步卒倒是不错,只是不知道这支大魏的军队又有几分吴起当年所练魏武卒的遗韵?”听到李悠的介绍,白起微微有些吃惊,自从乐毅离开之后燕国就再也没能翻身,早就沦落为七国中最弱的存在,燕国什么时候都能欺负到魏国的头上来了?

“却非是像武安君想的那般。”李悠不禁哑然,之前召唤的陈庆之是大汉之后的将领,自然不用他解释所处的背景,而白起却对南北朝十六国一无所知,于是李悠将眼下的背景简单的说了一遍,“。。。。。。事情大抵就是这样了,自从司马氏南迁之后,北方就一直处于混乱之中,眼下主要是冉闵所立的魏国和慕容氏的燕国作战,却不是武安君熟知的魏桓子所立的魏国与姬氏的魏国。”

“晋?魏?燕?”白起将这几个国家的名字重复了一遍,忽然一把抓住李悠的手臂急促的问道,“那我大秦呢?”

李悠三十多点的武力值在白起这一抓之下毫无反抗之力,他不便挣扎,于是忍着疼痛说道,“您去世之后三十余年大秦就在安国君之孙秦王政的率领下,由王翦等将领统帅大军依此平定韩赵魏楚燕齐诸国,一统天下,秦王改称始皇帝,开创前所未有的伟业。”

“王翦?”白起对这个名字似乎还有些印象,握着李悠手臂的手微微松开,口中笑道,“却没想让这小子占了这么大的功劳。”

李悠不禁汗了下,没想到自己还有听到别人称呼王翦为小子的时候,不过转念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恐怕白起威震六国的时候,王翦还是一名普通小军官吧?

“王翦能率军平定六国,是因为有武安君大功在先方才会如此顺利。”李悠这倒不是恭维,白起一生共歼灭六*队约165万,几乎把各大强国都打残了,为始皇帝日后平定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不是他王翦肯定不会这么顺利。

“此乃王翦的功劳,吾尚不至于和小辈去争功。”白起摆摆手终止了这个话题,将目光移向山下慕容恪的大营细细观察起来。

这让李悠稍微松了一口气,他真不想知道白起听到大秦二世而亡时是什么反应,见状连忙凑了过去,“武安君,如今的战事和您当年已经大为不同,自从有了马镫和新的马鞍之后骑兵的作用大大加强,他们的速度和冲击力已经成为足以决定战事胜负的关键。。。。。。”

白起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当年驷马战车也曾经显赫一时,后来由于车辆笨重驾驶困难,容易算坏,对地形要求严格等多方面的原因终于渐渐退出了战场,白起对这已经过知之甚祥,而且他在长平之战中也曾经利用骑兵取得了奇效,在那个时候他已经隐隐约约的觉察到了骑兵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慕容恪大营之中川流不息的骑兵正好印证了他当初的想法,尚不至于让他产生太大的惊讶。

白起一边细心查看慕容恪军中的情况,一边时不时的向李悠提出各种问题,但凡能回答上来的李悠都一一作答,而那些他也不知道的则和白起一块儿提出各种不同看法,然后逐次排除,最终得出真正的答案。

俩人一直在慕容恪的大营旁停留了三天时间,这才结束了探查,开始收拾行装,重新往大魏军的营地行去。

翻过一座小山坡,待慕容恪大军营地消失在李悠的视线中,他就有些按捺不住的问道,“武安君,以您这几日的查探来看,此战大魏究竟有几分胜算?”(未完待续。)

第275章 投军

一匹战马飞快的冲向魏军的大营,所到之处的士兵看到马上骑士手中所持的旗帜无不立刻避让,这代表着最紧急的军情,但有阻挡定斩不饶。这名骑士冲进大营之中,一直到冉闵的大帐前才翻身下马冲入帐中,“报,前方探得燕国慕容恪率领十万大军南下,如今正驻扎在中山一带。”

此言一出,大帐中上到冉闵,下到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等人纷纷停止了话语,将目光转向这名探马,他们如今只有一万余兵马,如何与慕容恪的十万大军抗衡?

“十万大军?你可看清楚了?燕军战力如何?军中多为青壮还是以老弱居多?”大将军董闰抱着万一的希望问道,若是少量燕军精锐携裹大量流民前来到或可与之一战。

“启禀大将军,燕国此次精锐尽出,这十万兵马皆是精兵,几乎人人乘马,兵甲坚利。”探马有犹豫片刻继续说道,“小的还听闻燕军士兵说燕王慕容儁又率大批燕军从幽州南下,准备接应慕容恪,至于援军的数量小的还未打探到。”

又问了一些诸如燕军旗号是否散乱、领军的大将都有哪些人等问题,魏王冉闵挥手让探马退下了,他看着帐中这些随他厮杀多年的将领,只见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等人脸色凝重,似乎被燕军的数量吓到了。

冉闵冷哼一声开口问道,“方才的消息你们也都听到了,接下来咱们该如何应对,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大将军董闰、车骑将军张温同时拱手道,“鲜卑乘胜锋锐,且彼众我寡,宜且避之;待其骄惰,然后进击可胜。”

燕国这些年在辽西一带连战连胜,先后击败了石勒所建立的赵国的二十万大军、夫余、高句丽及宇文部鲜卑等多方势力,将辽西彻底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而后向南进发夺去了幽燕之地,实力远超冉闵新建立的魏国。

而魏国眼下却刚好相反,两年前冉闵带领十万步骑到襄国攻打石祗,围城数月终不得克,反而让赵国皇帝石祗从羌人姚弋仲部求来了姚襄率领的羌族骑兵三万八千人、燕国慕容儁派出燕国御难将军悦绾率领的三万人援军,三方夹击之下冉闵被打得大败,仅余下十多骑落荒而逃,至今都没有恢复实力,现在再去和慕容恪大军搏杀的确是胜少负多。

冉闵闻言大怒道,“吾欲以此众平幽州,斩慕容儁;今遇恪而避之,人谓我何?”此时他虽然已经身等帝位,却依旧没有改变以前粗豪的作风,直接拒绝了张温等人的建议,下令发兵前往安喜准备和慕容恪的大军决战。

营中众将闻言无不色变,司徒刘茂、特进郎辏С稣手笙嗍涌嘈Γ拔峋诵校夭换挂樱岬群挝救瑁 辈恢浪谴耸笔遣皇窍氲搅嗽谙骞宦揖彼赖乃究帐薄⑸惺榱钚旎⒊灯锖馈⑹讨欣盍盏任汗吖佟

说罢此二人回到帐中绝望地选择了自杀,以免将来兵败落入乱军手中受辱,消息一传出,冉闵大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父皇,眼下敌众我寡,何不暂避锋芒积蓄实力日后再战?”众将走后,冉闵的儿子冉操独独留了下来问道。

冉闵一共有六个儿子,皇太子冉智此时留守邺城,太原王冉胤早在襄国之战时就死于石祗之手,其余的彭城王冉明、武兴王冉裕等另有安排,唯独冉操跟随在冉闵身边,不过让众将觉得奇怪的是冉操此时还没有王号。

“吾且问你,吾本次率军北上常山所为何事?”冉闵还是没有习惯自称朕,他问完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如今征战多年,我大魏境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无力供养大军,因此不得不北上求食。”冉操答道,魏国国土狭小且身处百战之地,赵国、魏国、羌人姚弋仲部等各方势力来回厮杀,人口锐减,大量的土地被抛荒,冉闵这次也是没有办法才率领大军北上想从常山一带找到粮食来供养大军。

“嗯,眼下营中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即使退回去恐怕也只有饿死了。”像胡人那样用两脚羊充当军粮的事情冉闵还是做不出来的,“故而不得不和慕容恪决战。”

对待自己的儿子冉闵要有耐心的多,继续给冉操解释道,“况且南边的羌人和晋国在襄国之战后早就对大魏虎视眈眈,若是为父这次退了他们就会像饿狼一般扑上来,将我大魏撕得粉碎;还不如倾尽全力击退慕容恪,好让他们有所忌惮不敢轻动。”

选择在此地与慕容恪的大军决战并非是冉闵不识大局、以卵击石,而是大魏眼下的局势已经恶劣到不得不以死相拼了,若是此战胜了大魏或许还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若是敢退,燕国、羌人和晋国就会三面夹击,那时候大魏还那里有活路?

更何况冉闵的部署大都是步兵,就算是想逃也逃不过慕容恪骑兵的追杀啊,与其在逃跑的过程中被人杀死,还不如正面迎敌博个死里求生。

这一番解释让冉操再也无话可说,大魏眼下的情况他也十分清楚,正如冉闵所说的一般,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和慕容恪决战的时候了,也只有在自己儿子的面前冉闵才会说出这般实话,在众将面前她的骄傲断断不允许他做出这般解释。

“儿臣知道了,儿臣这就下去收拢部署准备决战。”冉操说完拱手退下,现在大营中的军粮不多了,由此看来决战必定会在一个月之内结束,因此须得早做准备才行。

冉闵点了点头,不再理会冉操,又重新拿起了酒杯,第二杯酒下肚正待倒上第三杯,帐外有人来报,“陛下,营外有人要投军,究竟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

有人投军?冉闵一时有些发愣,这样的局势下竟然还有不怕死的前来投军,他不禁有些好奇,“吾这就出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276章 魏军大营

廉台之战交战的双方是燕国和魏国,如果按照魏国的纪年现在是永兴三年,按照燕国的纪年是燕王慕容儁四年,慕容儁要等到今年年底占领邺城才会称帝,并且改元元玺,虎符却为什么要说成永和八年呢?李悠一边带着白起向魏军大营行去一边琢磨着,哦,是了,或许虎符认为此时的晋朝才是华夏正朔吧?故而才使用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

一路行来李悠惊讶的发现白起在山间行进的速度还在自己之上,闻起来白起答道,“吾当年曾在司马错将军麾下平定蜀地公子煇的叛乱,与蜀地的群山想比,这些小山不值一提。”

司马错也是大秦威名赫赫的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曾经率军灭亡蜀国,为秦国赢得千里沃野,有了蜀国的富饶土地再加上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才让秦国从此以后远离了粮食匮乏的窘境,为日后大秦平定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司马错还率领秦军攻打楚国,逼迫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等地,秦国实力再次得到增强;白起正是因为在伊阙之战中歼灭韩魏联军二十四万,积功代替司马错成为国尉之后才奠定了自己大秦第一名将的根基。

而且据说司马错还曾经执掌过大秦的间谍机构黑冰台,屡次立下大功,可谓是个难得的复合型人才,要是这次任务结束了抽奖能抽到他也不错啊,李悠暗暗想道。

“对了,武安君,等到了魏国大营之后吾还是称呼武安君为公孙起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白起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响亮了,所说魏军之中不会有人想到眼前这名男子真的就是武安君白起,但能避免些麻烦总是好的。而公孙起正是白起的另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却远不如白起这般醒目,倒是不怕人误会。

“谨遵君上之命。”隐瞒身份这种事情白起也不是没做过,当下就应了下来。

再看看白起身上的秦军装扮,李悠也觉得有些不妥,干脆从睢阳之战后从贺兰进明那里抢到的财宝中选了一套大唐的铠甲给白起换上,白起欣然接受,不过却不肯拿下自己所配的那把宝剑换上李悠拿出来的唐刀。

在战场上终究还是使用熟悉的兵器比较好,因此李悠也不再坚持;有消耗了几天时间和白起二人沿着山间仔细查看完沿途的地形后,才来到了魏军的大营之外。

“来人止步,尔等是什么人?胆敢闯我大营?”在距离营门口尚有一里远的距离,李悠和白起就被魏军的哨探拦住了。

“吾二人听闻陛下在此驻军,特来从军的。”李悠将右手从刀柄上移开,示意自己并无而已,白起也同样松开了握着宝剑的右手。

“这些士兵倒是颇为不俗,只可惜散乱了些,若是吾率军扎营,断不会等到此时才发现吾二人。”白起小声的批评了一番魏军的哨探。

不等李悠回答,哨探已经来到他二人跟前,他仔细打量了这俩人一番,眼见他们仪表不凡、铠甲精良,料想不是一般人物,因此收起了倨傲问道,“敢问二位从何处而来,为何要来我营中从军?”

这些李悠在来的路上已经仔细想过了,哨探刚问完他就绵绵不绝的诉说起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在他的口中将自己说成了幽燕之地一处坞堡的少主人,慕容恪的大军到来时攻下了自己家的坞堡,将他们家杀戮一空,唯有他自己和家中的兵法教师公孙起二人因为外出打猎方才逃过一劫。

如今听闻魏国大军在此驻扎准备北上和燕军作战,为了复仇故而前来投军,说完李悠拱手道,“吾也曾练过多年武艺,这位公孙起先生更是熟读兵法,胸中自有韬略;此外,吾家中在燕地多有故旧,到时候或可为陛下带来两千精骑助阵。”

这一番话语将这名哨探唬的不轻,冉闵一向喜欢武艺出众之辈,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二人入营展示一番了,更别说还有两千骑兵的助阵了。当下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超出了自己的处理权限,连忙一级级上报,很快传到了冉闵耳中。

“哦?燕地来的武艺超强之人?还有两千骑兵助阵?”冉闵闻言大喜,连忙将李悠二人请到演武场上,他打算先看看这俩人的武艺。

“李悠/公孙起见过陛下。”俩人来到冉闵面前拱手道,李有意思可以听到白起语气中似乎有些不愿意,这也难怪,恐怕在他心中除了秦王之外无人能让他称臣吧?

“果然都是良将之才。”以冉闵的眼光很快看出这俩人的不俗之处,李悠身材高大、英气勃发,而白起虽然貌不惊人,却如同一把藏在鞘中的宝剑,稍露锋芒就连他也生出几分忌惮来,眼见如此他顿时打消了此二人是燕国细作的可能,若是有这样的人才肯定在燕国麾下独领一军了,慕容儁又怎么舍得拿这样的人才来当细作。

见礼之后冉闵迫不及待的问道,“你二人以何武艺见长?可否给吾演练一番?”

“吾长于箭术,可在一百五十步外直中红心,而公孙先生的剑术亦非常人可敌。”白起从一介小卒成为大秦第一名将,没有过人的武艺是不可能的,在路上的时候李悠也见识过他的剑术,实乃战场杀伐的妙招。

在冉闵的催促下,演武场中很快布置好箭靶,李悠缓步走到一百五十步之外,取下震天弓抽出雕翎羽箭,不紧不慢的开弓,顷刻间红心就被他所射出的箭矢占满,赢得了震天价的喝彩声。

而白起同样表现不俗,一手剑术虽然看起来虽然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