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星彩-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榆钱儿道:“不知道啊,说来也奇怪,今日躺在咱们马车下碰瓷的就是他,穿得破破烂烂的,手好像都折了,不知是出了什么事儿?”

纪澄一惊,郝仁在京师混得如鱼得水,还有纪家的银子帮补,怎么会沦落到要自己来碰瓷的地步?他明显是想见自己,却苦于没有机会,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的。

可是郝仁是知道兰花巷的,他只要去给门房说一声,自然有人给自己传话。除非是一直有人盯着他,而且对方还知道他和兰花巷的关系。

纪澄猜得没错,郝仁这已经是丧家犬了,别人撵得无处藏身,根本不敢在兰花巷出现,上次他一去,对方就发现了他的踪迹,郝仁是很不容易才甩掉那些眼线的。

今日郝仁看到沈家的马车也不过是撞运气而已,他以前见过纪澄出行的马车,和今日看到的很像,所以才不惜暴露行踪也要来试一试的。

大概是郝仁命不该绝,那马车上坐着的果然是纪澄,而下马看情况的又正是榆钱儿。

郝仁藏身的地方是南郊一座破庙里,纪澄带了兰花巷的四个家丁并两个粗壮的婆子才敢去。

若非在京师郝仁帮过她很多忙,纪澄本是不该来这些地方涉险的,这南郊就是贫民窟,一路走来看到了许多乞丐和流民,抢劫在这样的地方经常发生,姑娘家最好一辈子都不要来这种地方。

纪澄就看到在不远处一个小土丘外头,一个几乎赤身露体的婆娘正在洗头,等马车走近了,纪澄才看到那小土丘其实是个小土窑,是最下等的窑姐儿住的地方,便是乞丐只要讨到了两个钱儿都能去光顾。

纪澄放下车帘,恻隐之心肯定是有的,但是给她们银子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说不定还会为她们招来杀生之祸。

郝仁的情况有些凄惨,手折了不说,手臂上的伤口没有得到治疗已经溃脓。

“郝先生,你怎么会这样?”纪澄大吃一惊,“这是惹上什么人了?”要这样赶尽杀绝。

郝仁苦笑一声,“哎,都怪我自己,有了几个臭钱就不知天高地厚,惹了不该惹的人。”

纪澄没有继续问,她自己的能力也有限,既然郝仁说是不该惹的人,她恐怕也帮不上太多忙。

“我这儿有些银子,郝先生先拿去应急吧,若是想离开京师,我可以让家丁送你。”纪澄道。

郝仁摆摆手,“天大地大,恐怕都没有我郝仁藏身之所了。我之所以冒险想见三姑娘一面是因为现在我能信任的人也就只有你了。”

“你那几房姬妾呢?”纪澄问。

“大难临头各自飞。”郝仁哀叹一声,“三姑娘,你知道在晋地家中我还有个老父亲,他一直看不惯我头蒙拐骗,所以我想接他到京城享福他也不肯来,现在想起来他不来反而是好事儿。”

郝仁递给纪澄一个印信,抹着泪道:“这是我在同庆号钱庄所存银子的印信,认印不认人,求三姑娘将这笔银子替我交给家中老父,就说儿子不孝,不能孝顺他了。”

虽然明知郝仁这是在装可怜,但纪澄也做不出不闻不问的事儿来,“郝先生,你既然有这样的后路为何自己不走?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能帮你的,难道还会推辞?若是我帮不了的,你便是说再多,我也是帮不了。”

郝仁又是一声苦笑,扇了自己一耳光,“都怪我,都到这个份儿上了还跟三姑娘耍心眼儿。其实三姑娘只要肯帮我,也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儿。”

纪澄不语。

郝仁知道糊弄不过去,干脆全部都倒了出来。

原来郝仁是色胆包天,看上了“花蕊夫人”,不过此花蕊夫人并非那位前蜀主王建的淑妃,不过这位花蕊夫人和那位淑妃娘娘一般,都是才情卓著,国色天香的美人。

花蕊夫人徐昕到京城没多久,是位嫁过三次人的寡妇,虽然已经嫁过三次人但年纪却不大,正是二十四、五女人最美的年华。这位花蕊夫人十分好客,来京不久就聚拢了一批裙下之臣,她心情好时,也不吝啬以皮肉布施,而且还分文不收,反而还给别人钱。

不过短短两三个月大家就知道花蕊夫人是个极富有的寡妇了,这样的女人如何能不叫人趋之若鹜。郝仁是既看上了花蕊夫人的色,也看上了花蕊夫人的银子。

也实在该郝仁倒霉,那花蕊夫人只爱那有才华又俊美的年轻公子,郝仁么年岁稍微大了点儿,模样么又只能算中等,哪里能入得了花蕊夫人的眼,他道花蕊夫人不识抬举,便用了强。可谁知沈家二公子近日正好是花蕊夫人的座上客,佳人哭诉,沈彻应声而起,苦的就是郝仁了。

原先郝仁也没将沈家这位纨绔二公子放在心上,直到他的生意短短数日就尽数被砸,好几桩正在谈的买卖全部被泄露,那本就是见不得人的买卖,不仅苦主到处找郝仁,连官府也惊动了,将郝家整个儿给封了。

这还不算,对方还撂下话来要郝仁的命。

郝仁是东躲西藏,却逃不脱对方的追捕。郝仁能在京城混得如鱼得水,自然三教九流的朋友都不少,拿过他好处的更是不在少数,平日里说得可以为他上刀山下火海的兄弟都蔫吧了。

后来还是个很有门路的兄弟私下里给他泄了话,他这是惹上靖世军的人了,他躲到哪儿去都没用。

“靖世军是什么来头?”纪澄从没听过大秦还有这支军队。

“听说是太zu那会儿就建了的,我也不清楚来头,只晓得天下就没有靖世军不知道的事儿,也没有他们去不到的地方。”郝仁紧接着又把王家姐妹听过的那个“绑架西域王妃入宫”的故事给纪澄讲了一遍,“哎,我也没想到会招惹到他们。”

“你是怀疑沈彻是靖世军的人?”纪澄眯了眯眼睛问。

“这我就不知道了,但他肯定跟靖世军的人有关系。解铃还须系铃人,沈二公子正是三姑娘的表哥,还求三姑娘能帮我在公子面前说两句好话,给我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将来我一定夹着尾巴做人,任凭三姑娘差遣。”郝仁说着说着就给纪澄跪下了。

“先生快起来吧,我能帮先生的一定不会推辞。”纪澄道。

从破庙离开后,纪澄对郝仁的话是将信将疑,又让榆钱儿去打听了一下,自从纪澄到京师之后,就着力建了一条打听各路消息的路子,做生意的如果消息不灵通,就掌握不了先机,迟早要被人玩死的。

榆钱儿打听回来的消息是,的确有郝仁招惹花蕊夫人那么个事儿,外面的人都在传沈二公子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放言要对郝家赶尽杀绝,沈彻这风流纨绔着实火了一把,估计再也摘不掉这名声了。

纪澄兀自苦恼着,沈彻虽然是她表哥,却是表得很远很远的表哥,就沈彻对她的那个态度,纪澄很怀疑自己去求沈彻他会不会放过郝仁。这男人争女人的事儿,事关颜面,沈彻既然放出了话,恐怕就善了不了。

至于靖世军的事情,纪澄就更头疼了,他们既然查到了兰花巷,在兰花巷伏击郝仁,那应该就知道自己和郝仁来往的事情,至于知道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这正是让纪澄最苦恼的地方。

但不管怎么说,纪澄都决定去探探沈彻的口风,也想试试他知道多少。

纪澄回到沈府时,沈萃和纪兰正在商量重阳节登高赏景那天的穿戴。

纪澄这才想起来,后日就是重阳节了。重阳节要吃重阳花糕,还要登高踏秋,又是个热闹的日子。

想起重阳花糕,纪澄的眉头略略舒展,她已经想到接近沈彻的借口了。却听纪兰又说:“今日南郡王府送了帖子过来,邀请咱们去王府赏菊,阿澄,你可又合适的衣裳和首饰?”

纪澄略微惊讶,“我也去吗?”

纪兰点了点头,“阿筠和阿媛都有帖子,南郡王妃做事向来仔细,不会遗漏任何人的。”

纪澄点了点头,“还有几套没穿戴过的衣裳和首饰。”

第82章 登高日

第二日纪澄起了个大早,先去厨房跟着刘厨娘准备制作重阳花糕的原料,然后才去了学堂。下了学又一头扎进了厨房。

到傍晚时,纪澄做的重阳花糕终于出锅了,她做得很用心,花糕一共九重,上面还用白面捏了两只玉雪可爱的小羊,寓意重羊(阳),纪澄连小羊的表情都捏了出来,眼睛使用几粒黑芝麻点的,不过随意排列了一下,就出现了水汪汪的模样。

纪澄给老太太屋里送了花糕,安和公主、黄夫人和纪兰屋里自然都有,几个小姐妹屋子里也没有漏掉,当然表哥的才是重头戏。

纪澄先去了沈御的院子,迎出来的是沈御的通房丫头蕊雪,弘哥儿听得纪澄过来,放下手中的毛笔就“噔噔噔”地跑了出来。

“澄姐姐。”弘哥儿高兴地眼睛都笑弯了。

“应该叫澄姨。”蕊雪纠正弘哥儿道,她本是弘哥儿母亲的大丫头,又是沈御通房,所以才敢纠正弘哥儿的话。

弘哥儿撇撇嘴,不开口,转头看向和纪澄同来的卢媛,喊了声“媛姨”。

卢媛笑着就想伸手捏弘哥儿那白嫩嫩的小脸蛋,却被弘哥儿皱着眉头躲了过去。

卢媛尴尬地收回手,弯腰笑着问弘哥儿,“怎么到我这儿就是媛姨,她却是澄姐姐?”

弘哥儿愣了愣,这个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觉得纪澄亲切,叫她做姨感觉就不亲近了。

在卢媛逗弘哥儿的时候,纪澄问蕊雪,“御表哥在家吗?”

蕊雪摇了摇头,正要说话,却见沈御从外头进来。

纪澄和卢媛向沈御问了安,沈御答了礼就问弘哥儿,“你功课做完了?”

弘哥儿低下小脑袋摇了摇,“我这就回去练字。”

纪澄让柳叶儿把自己做的重阳花糕递给蕊雪,沈御只道了句“有劳表妹了”就进了屋。

卢媛冲纪澄眨了眨眼睛,“好冷。”

纪澄笑道:“你去看看弘哥儿吧,把你给他特别做的小重阳糕送过去。”

卢媛点了点头,她的重阳花糕可没有纪澄做得好看,虽然名义上是卢媛做的,但是那小羊却是纪澄帮她捏的。弘哥儿的花糕不过只有手掌大小,比正常的花糕小上了许多,也可爱了许多,颜色更丰富,小孩子应该会很喜欢。

卢媛低声对纪澄道:“谢谢你啊,阿澄。”

“不用客气,我就盼着早日能叫你表嫂呢。”纪澄在卢媛的耳边低声打趣道。

卢媛害羞地轻轻推了推纪澄的肩膀。

纪澄在沈御的常衡院的运气可没能延续到九里院,沈御虽然应酬也多,可回府的日子也多,但沈彻就不同了,经常十天半月见不着人影的。

纪澄有些失望地将花糕递给霓裳,向她打听道:“霓裳姐姐,彻表哥有说什么时候回府吗?”

霓裳摇了摇头,“公子的行踪向来没个准头,也不许我们打听的。”

纪澄不得不失望地离开。

羽衣待纪澄走后,撇了撇嘴向霓裳笑道:“又是一个表姑娘,苏姑娘不来献殷情了,就换纪姑娘来了,她也不瞧瞧自己的出身。”

霓裳不语,羽衣又道:“反正公子也不会吃这些东西的,姐姐不如拿下去让铜月他们分了吧,小孩子喜欢吃这些。”

霓裳摇了摇头,“是送给公子的,总要问过公子才好。”

羽衣摇了摇头,“还不知道公子何时回来呢,反正每次你问公子,公子也是说让你处理的。”

霓裳不接话,却也没听羽衣的。

纪澄从九里院离开后,本该去给沈径送重阳花糕的,不过鉴于纪兰防她接近沈径跟防贼似的,纪澄也不想去戳纪兰的眼睛,所以只让柳叶儿把食盒给沈径送去。

次日是重阳登高的日子。京师北边儿群山环绕,知名的有素玉山、龙泉山、九龙山、太华山,沿着山脉往西北去就是著名的乐游原。

不过重阳登高去不了那么远,多是在京郊的这四座山踏秋。因老太太喜欢素玉山怀雪庵的斋菜,所以沈家重阳登高一般是去素玉山。

一大早沈家的马车已经从府门口排到了街口,尽管安和公主不去,黄夫人又要处理家中杂物也不去,纪兰托病也不肯去爬山,但沈家的姑娘多,连带着婆子、丫头、家丁之类,浩浩荡荡也是很大的排场。

由于沈家人太多,而今日游素玉山踏秋的人也多,山下的寺庙里容不下这许多马车,所以只老太太并几个姑娘的马车停在山脚下的华恩寺,其他的马车或寻其他小庙停放,或寻佃农家中暂停。

纪澄本以为沈彻不会来,心里正着急郝仁的事儿,哪知下了马车就见沈彻正同老太太说话,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素玉山上山的路分东、西、中三路,其上又有许多小路,十分适合寻幽探芳,老太太是爬不动山的,所以选了中路,可以再坐一段马车,沈彻想陪老太太,却被老太太挥挥手嫌弃地撵走了,“你跟我能有什么话说?自己玩去吧,让筠丫头陪我就行了。”

沈彻的亲事一天没定下来,老太太就嫌他多碍眼一天。

老太太和苏老夫人一起坐车上山,就只带了苏筠一人,纪澄便和沈芫、沈荨等从东路走路上山,本就是为了登高赏景,也算强身健体,自然就不坐马车和竹轿之类。

山幽路窄,东路有山泉从山顶沿着沟涧流淌,水声潺潺,纪澄乐水,看到小叠瀑等就走不动道儿,非得在旁边的茅亭里坐下欣赏一会儿。而且她还带了文竹雕侍女读诗图的提梁文具匣,匣内文房四宝俱全,匣子左右展开就是一个便携小几,遇到极喜爱的景色,纪澄还会驻足以墨笔勾勒。

此时柳叶儿和榆钱儿则在旁边打开同色的文竹雕东山围棋图的大茶箱。这茶箱子共分三层,第一层展开便是小几,第二层置有茶具、茗茶和各色茶点,第三层其实是箱柜充作几脚,左边放置茶洗、铜铫等大件瓷器,右侧是小炭炉和木炭。

沈萃性子急,沈荨和卢媛也耐不住,三人早就撇下纪澄往前去了,沈芫倒是叨扰了纪澄一杯清茶,“你这准备也太齐全了,游山玩水就该似你这般惬意才好。”

“我是没有办法,先生给我布置了功课,正好趁着这次登山,画一点儿山水野趣。”纪澄道。

沈芫饮过茶便站起身,“你慢慢赏景吧,我上前面去看看,别误了午饭。”

纪澄点点头,“嗯,我等会儿就赶上去。”

纪澄作画的速度很快,本也只是简单勾勒,熟悉一下山水之景的构图布局,清藏楼那边“清笺”的销量很好,需要印刷新的笺纸,掌柜的希望纪澄能画一套秋冬山景图,以应时节。

待仆妇收拾了器具,纪澄让她们先行提了东西去晌午要用饭的怀雪庵等候,她则和柳叶儿、榆钱儿一同一边赏景一边登山。

素玉山的东路清幽,景随水转,今日更是游人如织,路上纪澄已经遇到了好几拨熟识的人,被叨扰了好几杯茶。不过素玉山深幽宏大,虽然登山的人多,但一些平素人迹罕至的小道却也还算幽静。

纪澄专拣静幽小路走,路上有三三两两的赏秋者,有认识的就点头示意,但彼此并不交谈,生怕误了赏景。

栈道登高而回转向下,纪澄将头从栈道上往外望,白云在半山腰缭绕,人仿佛在仙境里穿梭,而榆钱儿可享不了这个福气,她惧高,一路死死拉着柳叶儿的手。

纪澄的眼睛厉害,隔了十几丈也能看清不远处伸出山外观景的茅亭里坐着的正是沈萃和齐正,丫头和仆妇则在路边休息,留两人独坐。

素玉山之大,彼此若能偶然遇见,绝对是缘分,而沈萃和齐正二人的相遇纪澄可不认为是缘分,只是这才几日功夫,他们居然就私相联系上了?想来齐华定然在里头起了不少的作用。

纪澄心想,沈萃可真是头脑发热,这素玉山人来人往的,她就不担心被人瞧见说闲话么?即使沈萃不怕,可齐正若是真心为沈萃,也该为她的名声着想,绝不该如此放纵。

“姑娘怎么不走了?”榆钱儿颤着声音问纪澄,她是恨不能赶紧到平地儿,到那看不到山下的地儿待着。

“这里景色不错,站着看会儿吧。”纪澄道。不是她不想走,而是沈萃和齐正所在的茅亭乃是此条上山路的必经之处,纪澄虽然替沈萃的名声担忧,但她绝不能是那个撞破沈萃和齐正的人,省得里外不是人,所以只能留在原地,不过看榆钱儿腿哆嗦得厉害,纪澄又道:“咱们往回走,从另一条路上山。”

这一绕路,路途就远了些,纪澄走了一会儿,就在前头遇到了齐华,正带着丫头在路边歇脚,这地方刚好是两条路的交汇处,等会儿沈萃和齐正从下面那条路过来,正好可以同齐华汇合。

齐华瞧见纪澄,有些尴尬地打了个招呼,“澄妹妹。”

纪澄大方地朝齐华笑了笑,“齐姐姐,这可真是赶巧了,素玉山这样大,咱们也能碰上。”纪澄同齐华寒暄起来,又问了齐夫人的病情,又说自己给李掌柜的打过招呼了,若是齐华有什么需要的,长春堂一定尽力满足。

第83章 出来难

齐华想不到纪澄如此大方,丝毫也不计较上回齐正和沈萃的事儿,她心里倒是有丝过意不去了。“澄妹妹,我实在是对不住你。”

纪澄拉了拉齐华的手,她可不想往下听沈萃和齐正的事儿,这件事她打定了主意要做个局外人,纪澄是很看得开的,沈萃和齐正两情相悦,这是她不及的地方,纪澄对齐正本身是没有什么感情可言的,只是有些惋惜损失了这么个合适的夫婿人选而已。

纪澄和齐华又说了会儿话,果然见沈萃和齐正一前一后地上来。沈萃眉眼含情,脸颊飞红,嘴角噙笑,人依旧是同一个人,可瞧着却是美上了三分,纪澄不由有些感叹这男女之情的威力。

沈萃看见纪澄也在,上来挨着她坐下,“你倒是走得快,竟然走到我前头来了。”

纪澄但笑不语。

“快别歇着了,马上就晌午了,老祖宗还等着我们用饭呢。”说罢,沈萃就携了齐华同行,邀请她一块儿到怀雪庵用饭,至于齐正,则被沈萃故意冷待以假撇清关系。

齐正冲纪澄颔首一笑,可那笑容充满了歉意,又带着一股欲言又止的尴尬。最终齐正还是低声开口道:“纪姑娘,你的心意我领了。”

纪澄看着快步离开的齐正,心底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齐正和她是一类人,齐正之于自己,就像沈萃之于他。

纪澄大感乏味,自嘲地笑了笑。不管沈萃本身如何,是性如火炭还是顽劣不看,可是只要她是沈家五小姐,自然就有如齐正这样的人中意于她。

而且纪澄可以想见,齐正若是娶了沈萃,必然如珠如宝地对待,不敢让她有丝毫委屈。

纪澄望了望山间白云,这世人本就生而不一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时候看来的确是“有种”的。

因为沈彻有种,所以他随便说句话就能毁了郝仁一生的基业,连命都保不住。他这样的人跟当初的祝吉军其实没什么两样儿,说不得纪澄又同情了郝仁几分,看他的样子就如同当初的自己。

想起沈彻,纪澄到了怀雪庵用斋饭时,并没看见沈彻,连齐华、齐正也不见。后来一问才知道,齐正为了避嫌,推拒了沈萃的好意,同齐华往别处去了。只不知这二人的事儿何时才会捅破天,又能不能有个善了。

用过饭,纪澄才知道原来庵堂里也唱戏,平日里是她孤陋寡闻了,当然也是因为纪澄很少去庵堂和寺庙的缘故,但京师的人无论贫富贵贱似乎都很喜欢礼佛问道。

这怀雪庵里几个小尼姑唱念做打地演些佛偈故事,老太太看得津津有味,沈芫、沈荨几个姑娘却是不喜欢,拉着苏筠和卢媛游山去了。

纪澄倒是陪着老太太看得入神,老太太笑道:“你个年轻丫头就别陪我个老婆子看这些了,自己玩儿去吧,秋高气爽正是好景色。”

纪澄道:“晋地的寺庙里很少演这些佛偈故事,我还是第一次看,正觉得有趣儿,老祖宗就别撵我了。”

老太太见纪澄是真心,心里越发欢喜,一边看戏一边给她讲里头的来历和故事。

戏刚落幕,就见沈彻打外头进来,约是饮了酒,脸色比平日多出了一丝薄红。

老太太一见就让丫头赶紧上解酒汤来,“喝了不少酒吧?”

沈彻笑道:“就饮了几杯,真长带了两坛南郡王妃亲手酿的菊花酒。”

老太太又问:“可是暖了才喝的?这秋日天凉了,喝冷酒只怕伤胃。”

“自然是暖了的,知道你老人家肯定要念叨。”沈彻接过丫头送上来的解酒汤饮了。

纪澄在一旁看着这对祖孙说话,心想老太太果然最偏疼沈彻,无怪乎养出这样个纨绔性子来。

一行人开始下山,老太太和苏老夫人坐了竹轿走在前头,回头嘱咐沈彻看顾着纪澄一点儿,“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最易摔跤,再多叫些人服侍寻阿芫和阿荨她们,仔细摔着。”

沈彻一口都应了下来。

纪澄走在前面,沈彻断后,彼此中间隔了许多丫头和仆妇,完全不存在避嫌的情况,只是纪澄有心同沈彻说话,生怕回了沈府这位神龙现首不现尾的二公子又不见了踪影。

所以纪澄没走多久就借口累了,在路边休息,待沈彻一行下来之后,纪澄大大方方地叫了声,“彻表哥。”

“可否借一步说话?”纪澄道。

两人本就算是表兄妹,大大方方地说会儿话自然不惹人怀疑,若是遮遮掩掩反而让人以为有猫腻。

沈彻看着纪澄静默了三息,就在纪澄以为他要拒绝的时候,却见沈彻笑了笑,“澄妹妹想说话的,此处人多口杂,恐怕不宜宣诸于口。”

纪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