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世界都自带弹幕-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系弄反了吧?
掐得你死我活的过程中,难免又拖了其他的“烂片”、“花瓶演员”下水。那些粉丝原本安安静静地躺着,忽然就中了一枪,当然一跃而起拼死为自己辩护,在咖位等方面又将Bloom踩了回来。
随之自然涌现了很多“恶心Bloom的粉丝,坚决抵制粉丝向电视剧”的人,也有更多从中听说,好奇围观着打发时间的。
总之,这样大规模的掐架在网络上已经数见不鲜,Bloom的小姑娘们对于非动摇根本的丑闻早就没有了年轻时亲自上阵恨不得手撕黑子的兴趣。不过参与其中的粉丝把每次的事情都看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并拼命地想要证明自己的主张,也格外关注并期待偶像的回应。
因而,每次网上稍稍掐起来了,当期的《Bloom之路》收视都会往上提:无论是哪一方人马都迫切地想知道Bloom是怎样的反应……
第118章
实际上,当季宁宁的粉丝四处夸赞季宁宁耿直的时候,很多知名度并不是很高的艺人便开始模仿季宁宁的言行。
但他们的胡言乱语即便能上热搜,得到的评价往往也是:
“基本的礼貌都没有,这样的艺人早该滚出娱乐圈了!”
“这是耿直吗?这是有病吧,XXX还自己一个人笑成傻逼,旁边的人完全get不到笑点有木有。”
“这种人居然有粉系列。”
“粉丝别强行吹耿直了,一点都没感觉到耿直,只感觉到满满的尴尬……”
“没教养就少出来丢人现眼了。”
很多时候季宁宁的粉丝并没有搅合进去,这些明星的粉丝也果断要拖季宁宁下水:“双标狗有病吧,就知道咬着我家不放。有本事你们去咬季宁宁啊,某些人可是靠卖耿直起家的。”
季宁宁的黑们难得地帮了季宁宁一把:“请不要当我们不存在好吗??”
当然,反驳的主力军还是季宁宁的粉丝:“我宁一直是个很有礼貌的孩子,在合作人群中口碑很好。”
“别拿无知当耿直。”
“我宁那是真耿直,你们这些辣鸡是模仿不来的……”
“别天天耿直耿直挂在嘴边上。没有别的话可说了?所以知道为什么你家主子画虎不成反类犬么?因为你们只能看到最表面的东西,实际上吸引我们的根本不是宁宁的耿直,而是她独特的思想。”
最后这条评论被赞了很多。粉丝们纷纷表示:
“我宁一直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我宁一向敢说敢做,和外边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我宁是我的人生导师,她说的话我都想拿笔记本记下来的那种……”
……虽然季宁宁本人并不是很认同。
“耿直”一直以来,是她的利器,也是她的包袱。她在直言不讳和恭敬有礼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又在往不同方向思考的同时不让自己偏离正道——这才是她更容易被宽容的真正原因。
正因如此,在谁都不知道的季宁宁的内心里,她太怕说错话了。
季宁宁知道她的大胆发言会让人关注她,却从不认为这会让人喜欢上她——喜欢上的,其实是从她的言论中折射出来的自信、勇气和娱乐精神。
季宁宁知道变成她的粉丝之后,这些人会像做阅读理解一样翻来覆去地分析她的每一句话,从中衍生出无数哲理,却从不认为会有多少人真的是通过这些“有思想”的话喜欢她。
归根结底,包括季宁宁在内的大多艺人学历、见识都有限,哪怕是经过深思熟虑,也常有可能说出不合时宜的话。
季宁宁一直很怕误导粉丝。她都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怎么会笃定认为自己的想法天衣无缝。
好在季宁宁自己也是个粉丝,大概能够劝服自己:粉丝的种种举动只是出于喜欢,可他们又不是傻瓜,彻彻底底是偶像说什么就是什么。像她,粉陆少阳的时候不也没有全盘接受他身为烂好人的那套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三观,饭偶像就是个包容不同的见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逐渐完善自己的过程。
她没有错。
她作为偶像的最大意义,就是要把粉丝往好的方面带。如果因为害怕误导粉丝而束手束脚,那才是真正的误导。
因而在新一期的《Bloom之路》中,季宁宁一如既往地坦诚谈了她对本次争端的理解:
“我看到很多人说我们是在拍粉丝向电视剧……没错啊,我们中谁有说过不是吗?这就是粉丝向的。”
“大家对于烂片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粉丝向就一定是烂片吗?在我看来,衡量一部剧的标准并不是题材或者形式,而是内容。这几年被骂得很惨的抗战神剧,以前不也出过很多精品?让大家深恶痛绝的主旋律电影,不也能拍得很好看?只因为主演是一些“看上去不像能演好电视剧的偶像”,就对我们的电视剧盖棺定论,真的很不合理。”
“何况我不觉得所有的影视剧都要追究思想深度,去完成极高的艺术价值。就像我一直觉得,演员和偶像是不同的,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是不同的,用来引发思考的和用来消遣的影视剧也是不同的。只要有人喜欢的就是合理的,为什么一定要对某一类赶尽杀绝?曲高和寡固然可惜,也该允许下里巴人的东西存在吧?”
“让粉丝看得愉快就是我们最大的目标,因而这部剧的意义仅仅在于大家上班学习之后疲倦了,看一看,放松心情而已。根据反馈,我想我们做得很成功。当然,如果一定要给它安上一个主旨的话……我大概是想从中传递Bloom的精神。不知道大家看到参演的这些可爱的女孩子们,会不会对女孩子间的美好友谊充满信心?”
这番话说得团员们都有些害羞,接连说了自己的看法,有和季宁宁相吻合的,也有截然不同的。接着大家又爆了一些拍摄的花絮,一群人闹成一团,好不快活。
播完之后,官博就顺势发起了一个话题:“你觉得Bloom的精神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季宁宁提起的时候就有人在弹幕中问了,刷屏的是一片百合……
有很多人正儿八经的回复:“团结友爱。”
“携手共进。”
“征服星辰大海。”
“特立独行,娱乐圈中的清流。”
“敢说敢做,敢作敢当。”
最后被点赞最多的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于是,季宁宁这番话理所应当成了粉丝掐架的护身符,一言不合就甩出:“我宁说了balabala”
对方吐槽:“拍粉丝向电视剧圈钱还骄傲上了”,反而正好戳在Bloom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就愿意给我宁送钱,看我宁数钱的时候是我赚钱的最大动力。”
“辛辛苦苦赚的钱不就是为了花吗,有人愿意买衣服买包有人愿意用来追星,有问题吗,凭什么追星要受歧视!?”
“我宁都那么耿直地表示我就是想来圈钱的了,不懂这些黑还有什么可踩着不放的hhhhhh”
“这就是拍给粉丝看的,非粉丝就不要进来凑热闹还瞎bb了,不爱看没人逼你们看。”
“某些自诩演员的人能撇开后期配音再说话么?我就问问现在能现场收声的影视剧除了《最好的我们》还有几部?这还不够说明问题?何况同年龄段的女星有几个演技真能好炸天的?Bloom的努力有目共睹,这个态度已经很值得点赞了。退一万步说,连粉丝向电视剧都拍得这么良心,某些烂片居然还有脸踩……”
“讲真,我团只要站在那里,什么都不用做,自然而然体现出的Bloom精神就比很多影视剧的立意高上不止一截了。”
“工作五天了周末就想看点轻松的东西不行吗,某些人也管得太宽了吧'摊手'”
“季宁宁说得很对,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不知道某些人哪来的优越感,光靠题材盖棺定论也太low了。”
总而言之,《最好的我们》的播放量一路看涨,人气更是高居不下,俨然已经成了时下最热门的电视剧,被各路人马天天讨论来讨论去。
由此笼络的诸多剧粉中有不少大触,光是看着电视剧完全不能得到满足,便动手剪视频、画同人图、写各种萌萌的段子。转发量一般都不低,更别说还有被官方翻牌子的。
有些剧粉则对Bloom之前的自制综艺产生了兴趣,部分人一口气把《Bloom之路》补完,一边说着“发现新世界”一边转变为Bloom的死忠粉,开始从电视剧上升到真人,把团员们以前发过的微博、上过的新闻等等全都翻出来,不停发掘着自己喜欢的梗。
某些营销号也借机整理出Bloom的成名之路,科普给什么都不知道又懒得慢慢找资料的新粉……
尽管Bloom这半年来人气一直不低,没有作品就意味着没有素材,仅在单曲发售的时候有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和如今的屠版盛况根本比不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正是因为人气积累了太久,不仅大部分路人对Bloom好感不低,Bloom的粉丝自身也憋了许久,当终于找到一个突破口,他们的热情便会像洪水决堤一般倾泻而下。
微博上和新闻推送中不必再说。
一直同步连载《Bloom之路》的B站上Bloom粉特别多,很快,电视剧区全是《最好的我们》的花絮和剪辑、音乐区全是主题曲和插曲的翻唱、鬼畜区……大家都懂。当然,UP主们也会从综艺中或者其他视频中剪素材,总而言之全都是Bloom。
豆瓣上,网友们围绕着电视剧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一言不合打五星的,也有虽然我还没看但就是恶心就是要给一星的。不过两极分化的口碑无法掩盖上万影评背后所暗示的热度,最终的分数也算差强人意——7。8分,比起大多数跌破新低的粉丝电影来说不要太良心。
晋江上,同人频道如雨后春笋般一夜出现了不少电视剧同人及Bloom真人同人,和以往的同类型同人相比,它们有一个显著趋势:性向以百合居多,其次无CP,言情屈指可数……
这一点屈指可数中,大部分还是郁嘉和杜天宇这一对官配;其次是季宁宁和林升,套路就是两人在《卧底》中擦出火花;其他的基本都是拉郎配或者干脆原创男主,大约只有两三篇里男主定的是陆少阳。
有一篇还是陆诗琪写的。
每逢提笔写作文总会异常苦恼的陆诗琪,此时简直下笔如有神!
第119章
没办法没神。
陆少阳现在赋闲在家,没少在精神上折磨陆诗琪。她早就积累了一肚子的怨念想要找人发泄,这会儿见同人小说火,便抱着某种邪恶的心思跟风。
反正不会有人知道,也不会有人相信。
陆诗琪懒得给自己另外取名字,只说是陆妹妹:“陆妹妹很不喜欢陆少阳在家的日子,因为陆少阳总是和她抢电视看。最近他们终于和谐了点,因为他们可以一起看Bloom。但很快陆妹妹很快又烦起陆少阳了,因为每到季宁宁的镜头,陆少阳总会找各种理由调回去看。有时候是走神没看清要再来一遍,有时候是假装发现了什么细节……一集四十分钟左右的电视剧,往往要看上一个半小时。”
在短短的
第一章里将怨念抒发完毕之后,陆诗琪感觉神清气爽,发了小说之后开始去刷微博。
然而很快她就要不爽了。
这个题材正热门,很多人都特意搜着看,哪怕是身为新手的陆诗琪才发了一章,也有不少人关注。
当天晚上,陆诗琪就发现她收获了一堆……差评。
“这是季宁宁粉丝吧。YY陆少阳,还崩得不忍直视,醉了。你不说是陆少阳我根本看不出来是陆少阳。”
“请尊重陆少阳!!!”
“想象了一下感觉画面充满了违和感。作者要想写言情请原创好么,别拖陆少阳下水还写得一点都不像。”
“小学生文笔。”
“作者有病,鉴定完毕。电视剧一火真是什么牛鬼蛇神都来了。”
“拉郎配我忍了,崩人设简直不能忍。陆队那么温柔善良的人,如果有妹妹一定会把妹妹宠上天,怎么可能跟妹妹抢电视:)”
据说会被宠上天的陆诗琪:???(黑人问号脸)
为什么她从来不知道?
后来再跟陆少阳抢电视的时候,陆诗琪就把那些粉丝的话拿给他看:“粉丝都让你宠我。你不听我的,总得听粉丝的吧?”
“我宠你啊。没看我为了让你能去学习,甘愿牺牲自己宝贵的时间。要知道我可是分分钟一百万上下的人。”陆少阳一本正经,“你现在还小,不懂大人的良苦用心。等你长大之后就会感激我了。”
“呸!”陆诗琪怒,“你就是这么对待你家小公举的?”
“你已经不是什么小公举了——我不是早就告诉过你会有这么一天了吗?”陆少阳不屑地斜睨着她。
陆诗琪扳着手指头为自己辩解:“你看,季宁宁的后宫那么多,根本不需要我帮她拎包;她个性强硬,也绝对不会愿意当什么小公举。既然如此,当然还是我……”
“谁跟你说季宁宁是我们家的那个小公举了?”陆少阳打断她的话。
陆诗琪面露鄙夷:“不然你天天追着她的剧看?还当着爸妈的面夸她?陆少阳,你以为我是傻子吗?”不过她转念一想,反而喜上眉梢,“她不是正好呀。你不是说了,这个家里还是要有一个小公举的……”
陆少阳面露悲悯,摇头道:“不是季宁宁,但也不是你。”
陆诗琪便问:“是谁?”
陆少阳答:“是我。”
陆诗琪:“……”
陆诗琪含恨把这一段写进小说里。如意料中一样收获了不少差评:
“陆队说自己是小公举???要被作者气哭了,我陆队才不是这样的人!”
“完全无法想象小公举陆队。”
“看得我尴尬癌都犯了……”
“陆队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作者你够了!”
“负分拿走不谢!”
当然,这和陆诗琪的小学生文笔分不开,且有部分人只是借机抒发对Bloom霸屏的不满,并不是真对陆诗琪塑造的那个陆少阳深恶痛绝。
小说和现实,大部分人还是分得很清楚。
尤其是在晋江这么个充满包容的地方,再怎么恶评如潮的小说,也会有人欣赏:
“我觉得这样的陆少阳也挺萌的啊”
“某些粉丝够了吧,你们又不是陆少阳肚子里的蛔虫,连他私下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一清二楚?”
“醉了,这就是小说好吗,不爱看的右上角点×就好了。”
“好不容易找到一篇陆少阳×季宁宁的文一定要珍惜!!冷cp不容易(哭晕在厕所)”
“不懂为什么萌这对cp的人这么少,明明陆少阳才是我宁唯一公开认证的男人啊。作者请继续下去,支持你!”
初来乍到的陆诗琪还不知道这样一帮人叫“小天使”。但这并不妨碍她在小天使们的支持下表示:“放心,我一定会写到他们在一起的(づ ̄ 3 ̄)づ”
与此同时,Bloom自制剧的大火让很多人记住了明朗欢快的同名主题曲。这样的认知度理所应当让它继续成为了Bloom新专辑的主打歌,吸引剧粉购买。
当然,一张准备了许久、宣称制作精良的专辑并不能仅仅靠着电视剧的热度,更该拿出应有的水平让听众满意。
虽说如此,季宁宁仍是打算让团员们自己操刀——或许质量不能做到完美,可Bloom的特色不能丢,小姑娘们也必须经过磨砺才能成长。
不能因害怕失败,从一开始就驻足不前。
至于她自己……她也不是白跟着江老爷子混了那么久的!
季宁宁的solo曲打着她和江德鸿共同策划的旗号,由当地经典民歌改编而成,在保留了民歌风味的同时大胆加入流行元素,整体风格既悠扬又明朗。
在还未正式推出的时候,这首曲子就靠着一段她和江德鸿的练习视频中的动听旋律传遍微博,是整张专辑中期待度最高的一首。
江德鸿也转发了:“和季宁宁站在一起的那个老帅哥是谁,你们认识吗?”
粉丝有开玩笑科普的:“您可能不知道,这是我国一位知名男高音歌唱艺术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balabala”
有顺势夸奖的:“天哪真的好帅!简直把持不住!”
有表示看穿一切的:“23333今天的江网红也在一如既往地卖萌。”
当然也有季宁宁的粉丝:“翻了翻江德鸿以前的微博,和现在的画风完全不一样。不得不说我宁真是一股泥石流……”
不过此时专辑还在筹备中,宣传往往只是捎带的,远没有自制剧密集。就连一个绝佳的宣传机会,也不能对外透露——
Bloom受邀在央视春晚上演唱《最好的我们》。
去年的地方台春晚都足以让小姑娘们欣喜万分,更不用说央视。即便还在年年看央视春晚的人更多的只是为了吐槽,它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仍是十分崇高,对艺人来说登上这个最高舞台仍是无限的荣耀。
虽说在正式播出前随时都有可能被腰斩,有这个机会已经够让人欣喜万分了。
小姑娘们因而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热情高涨,连对待新专辑的态度都变得格外热切,恨不得一天能有三十个小时用来练习,连经纪人都被她们的激情所震惊到;再等季宁宁将练习视频经过剪辑传到微博上之后,不少粉丝都对小姑娘们的训练量目瞪口呆,纷纷评论:“Bloom不红天理难容。”
因而等到专辑发售的那一天,比起上次的单曲几乎翻了三倍的首日销量在令粉丝们欣慰的同时,也让小姑娘们兴奋地录视频感谢粉丝。
首先就是季宁宁大言不惭地说:“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和我一直的努力分不开……”
路溪咳了一声:“这次大家的努力让我很感动。不仅是我们的,还有你们的。”她指了指等着发言的小姑娘们,又指了指屏幕前,笑容格外甜美。
戴雨桐紧随其后:“谢谢大家的支持,因为有你们才有Bloom的今天。”
宋忆文:“这次的专辑质量真的很高,多买几张送亲戚朋友不后悔!”
聂青:“我到现在还不敢相信,所以我去冷静冷静了,你们先说着哈。”
郁嘉:“谁来告诉我,我们还有进步空间吗?”
……
每一个成员都站出来发言,使得视频格外长,Bloom的粉丝却无一不幸福地看完了。
“明明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看着真的好想哭。从不被人看好到销量第一,猝不及防得像是一场梦,可谁知道为了编造这一场美梦她们背地里付出了多少心血。但直至现在她们都还在努力拼搏,不忘初心。我想能让我团走到今天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吧。”
“不需要谢谢!!!所有的努力都一定会有回报,这是你们应得的'心'”
“最好的我们。看到这个字我的泪点就已经坏了,十七八岁是最好的年纪,销量第一是最好的歌手,我们看到的是最好的Bloom,饭着Bloom的是最好的我们。可能很多年后我还在饭着这个团,但哪怕我脱粉了,我都不会忘记这段最好的回忆。”
“我团一路走过来真的很不容易,但她们并没有因为红就忘乎所以,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谐奋进。这样的团值得我一直支持。”
“看到妹子们的笑颜,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必须买买买啊!”
当然还有看不惯Bloom的:
“现在的人都疯了吧,烧这么多钱买专辑?有意义么?想听歌网上随便下啊,不要钱。”
“我不懂现在的粉丝,买不买专辑不都是个人选择吗,怎么到他们的嘴里不买就不配称为粉丝了?我是不是粉丝还需要你来鉴别?我喜欢的是Bloom又不是Bloom的专辑,凭什么要花这个冤枉钱才配喜欢,真是搞笑!”
“没什么理由,就是膈应这帮被骗得花钱还沾沾自喜,还动辄逼着别人花钱的粉丝。”
“Bloom这个态度真让人寒心。一直以为拜金的只有季宁宁,原来所有人都是见钱眼开,连路溪都不例外,一看到送钱就来感谢。没想过还有没钱买专辑的学生党?其他支持方式原来就不叫支持了?沾了铜臭味的小天使还叫什么小天使,失望,脱粉。”
“卧槽,真不明白Bloom是怎么红起来的,尤其是那个ter,明明是一个偶像歌手,为了提升逼格强行唱民歌,醉了。每次看她上热搜我尴尬癌都要犯了。这个数据真的没有问题吗?”
“Bloom不是用资源堆出来的吗,音乐质量真就只有那个样子,哄哄粉丝而已。谁买谁傻逼。”
第120章
恰逢前阵子有一位知名歌手坦然表示大家没必要花钱买专辑,在网上下载了听就好,获得网友的一致好评,此时对比起来,黑们自然更有底气抨击Bloom。
结果季宁宁回复得更坦然:“这个世界上正需要我这样物质的人来衬托前辈超然物外的美好品质。”
无论如何,销量是实打实的。这和虚无缥缈的人气不太一样,这就是Bloom的底气。
连星尘都不得不放下往日的成见来恭喜Bloom,态度相较最初掐架时的含沙射影简直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也难怪,当年的事情哪怕Bloom不占理,靠着成碾压姿态的粉丝数量就足以喷得星尘找不着北。更何况Bloom早就把锅甩得清楚明了。
星尘也不傻,她们原本的发展势头还不错,没必要和时下最热的女团硬碰硬,逮着这个机会正好化干戈为玉帛。
很多粉丝就开始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大家都是女团,一直咬着不放有意思么?”
“星尘都主动示好啦,Bloom不会那么小气吧。”
“我大星尘果然友善,感觉还能再爱一百年。”
照套路来说,Bloom的确应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