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谢家皇后-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
这种话听一遍两遍,别人会好言安慰。三遍四遍,也会忍着听下去。
可是谨妃见人就说,每回都说,说得人人都厌烦起她这一套言辞。
再说她总觉得自己过得不好,总拿自己跟贵妃比,拿玉玢公主跟玉瑶公主、大皇子相比。自然觉得自己过的各种不如意。
可是在别人看来,谨妃已经比她们大多数人都幸运了。起码她有个女儿,皇上还给她晋封为妃,让她们母女迁进了宽敞的寿康宫,平时各种份例是不用说了,份例之外的贡品赏赐也时时不缺。
但谨妃好象全想不起来这些好处,净想着皇上对玉玢公主不如对玉瑶公主那样关切慈爱,想着永安宫风头更盛,想着自己的家人被欺负打压竟然还被参奏,皇上也不为她做主。
高婕妤打量慎妃的时候就更仔细了。
慎妃近来十分沉寂,几乎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可高婕妤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她对慎妃有一种本能的戒惧。
这个人城府太深了,谁也没办法从她的脸上看出她在想什么,也猜不到她下一步会做些什么。
她现在越安静,高婕妤就越防备,不知道她是不是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机会,做出一件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事情来。
应酬这些人对谢宁来说是不得不做的差事。她还是婕妤时,可以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但是现在她是贵妃,不可能只想着独善其身。
☆、二百五十九 换药
没有一个人提起皇上遇刺的事情,就算有谁不当心话里带出一点,也会马上遮掩含糊过去。
这件事情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只知道宗室之中有参与这次谋逆。宫中的消息传得五花八门,有人说惪王虽死,可是当年被除了宗籍的惪王之子却一直贼心不死,暗中串连收买了禁军作乱。还有人说,是明寿公主那时候策动的人有漏网之鱼……
但是无论如何,后宫这些女子的生死荣辱都系于皇上一身。有皇上才有她们,假如没了皇上,她们这些妃嫔马上就成了无根浮萍,只能任凭风吹雨打去。
还有人一面为皇上的平安烧香拜佛,一面却会悄悄在心里琢磨,皇上平安也就足够了,怎么贵妃也好端端的回来了呢?要是皇上回来,她却回不来……那就最好了。
送走了那些客人,谢宁一面摇头,一面扶着青荷的手起身:“好在不用天天这么折腾。”
方尚宫笑而不语。
这样众星捧月似的排场,不知道多少人嫉妒羡慕,恨不得对贵妃取而代之。人显贵从哪里能看得出来?还不就是从别人的讨好拜服之中才能更深更真切的体会到吗?常言说得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可是贵妃就不看重这些。
其实……方尚宫觉得皇上也不看重这些。
皇上傍晚时回来的。
其实他手上的伤还没有全好,但是在昨日回京的时候,他就已经将外面包裹的白布拆掉了,只涂了一些治外伤的药膏。
谢宁理解皇上为什么不愿意以伤示人。
盖因为流言传的飞快,京中、宫中人心惶惶,皇上在此时毫发无伤的出现在臣民面前,与带伤出现,那意义是全然不同的。
但是一回到永安宫,谢宁第一件事就是捧起皇上的手腕看他的手。
伤口不算太深,但是不算短,从手背一直划到小臂。涂的药膏是浅浅的褐色,带着一股淡淡的苦香。
“皇上的伤今天让太医看过没有?伤处有没有觉得很疼?”
“朕没事。”皇上任她将自己的手翻来覆去的细看,轻声说:“你天天这么念叨,朕自然分得出轻重。”
现在图一时之快,倘若右手真落下痼疾,那可是误了自己的后半辈子。皇上现在是心急,但再勤政也不会拿自己的手当儿戏。
“还是让李署令再过来一趟的好。”谢宁说:“在外头您怕人看见,这会儿天都黑了,您也不见外人,这手还是包起来的好,免得再蹭着碰着。”
皇上一笑:“就不用再让李署令过来了,不然他白天已经过来一趟,朕一过来又宣他来,旁人不定会怎么揣测怀疑。不就是换药包扎吗?这活儿白洪齐也能干。”
白洪齐刚才一直站在旁边装自己不存在,现在听皇上提起他了,忙应了一声:“是是,李署令都交待过,如何换药包扎奴才都记得。”
谢宁一刻也不想再拖延:“那就先包起来吧。”
皇上看她心急,也为她的心意感动,转头吩咐说:“那就先上换药包扎吧。”
白洪齐出去了一趟,过了片刻捧了一个竹盒回来,打开来之后里面果然是换药一应所要用着的东西。
谢宁坐在一旁,看白洪齐替皇上换药后,用布巾将皇上的右手仔细的缠了起来。
要说白公公伺候人那是没得说,就算让谢宁自己来干,也不一定就比他干的更好。
等把手抱好了,皇上把手掌举到眼前看看,试着活动了两下,嘉许的对白洪齐说了句:“包的不错。”
白洪齐赶紧说:“当不得皇上夸,这是奴才份内的事儿。”
用晚膳时大皇子一看见皇上的手包裹起来了,顿时脸色就变了。
“父皇的手受了伤?那怎么昨天回宫时……”
“只是皮肉伤,筋骨都没事。”皇上还特意把手抬起来活动给他看看:“伤都已经收口了,就是贵妃不放心,非让朕再包起来,怕不当心蹭着伤口。”
谢宁也没想到这么一来倒把大皇子吓着了,连忙附和皇上的话:“确实伤的不重,只是不包起来,怕染上尘灰反而难以愈合,包起来到底要好一些。”
话是如此,但大皇子不是小孩子了,非是三言两语就能被哄过去的。
永安宫出去的人里头有好几个没有一起回来,连泓弟弟的乳母都少了一个,现在连皇上身上都带着伤,可想而知当时的局面凶险到了什么地步。
他这么一留心,就发现白洪齐的一只手也不大灵便,一直缩在袖子里。
连父皇和贴身伺候的太监都受了伤。
如果……如果真有个万一,说不定父皇,他就再也回不来了。
大皇子想起父皇御驾出宫之前自己那些孩子气的念头,现在他已经不会那样想了。
差一点他就与父皇、与弟弟妹妹们天人永隔。
皇权威势赫赫,九五至尊的位置引得无数人前仆后继,阴谋诡计层出不穷。
大皇子默默的用膳,再也没说什么。
谢宁有些不安的看了皇上一眼。
皇上向她微微点头,示意她安心不用担忧。
等膳桌撤下去,谢宁在擦手的空子悄悄对皇上说:“皇上还是多安慰一下应汿吧,看样子他心里可不好受。”
皇上点头说:“朕知道。”
他虽然想让孩子们能够好好的长大,别象他过去那样吃苦。
但是他们做为皇子和公主,不可能永远天真下去。哪怕皇上和谢宁极力想让他们远离这些烦扰,但他们一天天在长大,很多事情瞒不住也哄不住的。
皇上对大皇子说要问他的功课,用过晚膳父子二人就去了小书房。
谢宁问玉瑶公主:“甘姑娘安置好了吗?你们今天见过面没有?”
玉瑶公主点点头,嘴里还含着点心不好张口,旁边方尚宫替她答了句:“郭尚宫暂时将她安置在云光楼那里了,公主今天还特意过去了一趟。”
谢宁说:“甘姑娘一个人进了宫,身边没有熟悉的人,八成要是有什么委屈也不敢说。”
宫里的水太深了,谢宁是过来人,当然明白宫里的日子不易熬。
方尚宫笑着说:“您放心吧,今天公主过去了一趟,那些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对甘姑娘可客气着呢。”
谢宁一想也是这么个理。
“明天替我给甘姑娘送点东西去,让针工局给她做几身儿衣裳,再说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家,一天三顿饭不够吃,再给她加两顿点心吧。”
方尚宫都笑着一一应下了。
“宫里这些日子没什么事。谨妃那里说段医丞开的方子没效验,又要换太医瞧。还有,赵美人也小病了一场。”
表面上宫里一切太平。
要紧的事情方尚宫都隐下了没说。
不光宗室之中有人牵连进这次的事情丧命,东西六宫也有宫人和太监脱不了干系。东六宫就不去说了,西六宫这边连抓带杀,足足没了近百人。渭王的二儿子也牵连其中,渭王掌管宗正寺几十年,临了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要说他的过世固然有年老体虚的缘故,但是儿子不急气牵扯进谋逆大案之中只怕才是那根催命稻草。
一个人再能干有什么用?子孙不肖,连累的他也险些晚节不保。
如果渭王好端端的,皇上多半是要惩处降罪的。但因为渭王这么一死,皇上看在他几十年兢兢业业的情分上,倒饶了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一命,自然也没有再追究渭王府其他人的罪责。
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和这么好的运气了。
听说京里人现在都不敢从王府街那儿路过了,情愿多走好几里地绕过去。
王府街是个俗称,那儿住的都是宗室勋贵,平时百姓们说起来,还觉得打那儿经过,哪怕只是在墙外头站站,也能沾着点贵气呢。现在可倒好,经过皇上这么雷厉风行的一举查办,得着风声的人是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沾上了那里的晦气。
皇上和大皇子在小书房待了多半个时辰。谢宁不知道这父子俩都说了些什么。出来时皇上身上也有墨迹,大皇子的衣襟上袖子上也都沾脏了。谢宁来不及多问,赶紧让人打水来服侍他们洗澡更衣。
皇上直接吩咐大皇子:“不早了,你回去早些歇着吧。今天没写完的字明天再慢慢的写。”
大皇子躬身应是。
谢宁看他神色显然已经轻松不少,等大皇子一出去,谢宁就难忍好奇的问:“皇上怎么开解他的?您可真有办法。”
皇上坐了下来,被墨染上的那件袍服已经脱下了,但是因为已经要就寝了,皇上也没有再取一件衣裳换上,就穿着一件白色绣竹叶暗纹的里衣,光着脚没有穿袜子,谢宁挨着他坐下来。
皇上轻轻将手覆在她的肚子上:“你今天身子怎么样?这小家伙儿没闹你吧?”
“没有,今天一天都很好,东西也吃了不少。”
皇上轻轻嗯了一声,弯下腰去,将脸贴在她的小腹处。
谢宁吃了一惊,本能的想往后缩。
“别动,让朕这么抱抱。”
☆、二百六十 风筝
谢宁就静下来,不动了。
任皇上这么抱着。
这种姿态,让她有一种陌生的体会。
皇上的头枕在她的腿上,耳朵贴着她的肚子。
现在还早,谢宁想,还很早呢,听不见什么动静的。
要有动静,怎么也得四五个月以后。那会儿孩子肯定已经生出手脚来了,会在里面踢腾,翻身。
现在皇上应该什么也听不到。
不,也许能听到。
能听到她的心跳声吧?
谢宁轻轻将手放在皇上的头上,慢慢的,一寸一寸的抚摸着他的头颈。
皇上一定很累。
这次出巡本来就很匆忙,在御舟上谢宁逗孩子吃点心看书写字赏风景的时候,皇上一直在忙,片刻不得闲。后来遇到了刺客,谢宁干脆留在了长义,而皇上在短短几天之内长途奔波,就为了早点儿赶回长义来。
还有这一路回京,皇上每天晚上都睡的很晚,早上又早早的起身了。
他似乎一刻都没有歇息过,一直绷得紧紧的,象个在连轴转,转个不停的陀螺。
谢宁这么抚摸着他,心里涌上一股让她自己都不知所措的怜惜。
从前她看皇上,是仰视的。皇上是天子,那么尊贵,那么高高在上。后来,皇上待她好,她渐渐觉得自己也站得高了,可以和皇上平视了。
可是现在,她是在俯视着这个男人。
也许旁人只看到了这袭龙袍,看到了皇上一直展露给别人的英明神武。
但他毕竟也是一个人,他也会疲倦,会……有软弱的时候吧?
别人撑不下去,还可以偷个懒歇一歇,反正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呢,这世上少了谁太阳不是一样升起落下?
可是皇上不同。
他没有人可以依靠,禁军里出了逆贼,他现在肯定夜不安枕。这样白天熬着,晚上撑着,铁打的人也熬不住啊。
谢宁发现他眉心有一道深深的竖痕。
这几天他皱眉的时候一定很多。
谢宁觉得他看起来确实比前几天显得憔悴得多。
谢宁轻声问:“皇上同大皇子是怎么说的?臣妾看着他象是想通了。”
皇上没有出声。
“皇上?”
谢宁低下头来,她发现皇上已经睡着了。
就这么毫无防备的枕在她的腿上睡了。
这么睡,等起身时说不定会腰酸腿麻的。
应该让他好好躺下睡。
可是谢宁看着皇上安睡的样子,迟疑了起来。
要叫醒他吗?难得他能这么快睡着,还睡的这么沉。
只怕叫醒了,他就不能再这样好睡了。
谢宁犹豫了下,轻轻挪着身子给自己换了个姿势,然后轻轻招手,让青荷将被子捧过来展开轻轻替皇上盖上。
她自己也就这么歪着打起瞌睡来。
青荷有些不放心,隔一会儿就悄悄探头看一眼。两位主子居然就这么睡了?这样睡怎么能舒服呢?
不知道是第几次她探头的时候,发现这两人总算换了个姿势。皇上侧着身,主子则被皇上圈在怀里头,两人依旧亲亲密密的挨在一起。
青荷终于松了口气,自己悄悄洗漱了和衣卧下。
回到宫里她的心里也踏实多了。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又时时会想起失火那天晚上的情形,心里怎么都安生不了。
总算回来了。
青荷觉得肩膀有点凉,就把身上盖的那件衣裳往上拽了拽。
这里的一切都是她熟悉的,哪怕现在只有脚头处留着盏灯,屋里的一切都看不清楚,她心里也踏实。这气味,这声音,这光亮,在这儿她总算不会担心从哪里再烧起一把火来,或是黑暗中有什么危险会从窗缝里挤进来,悄没声息的要了她的命。
皇上这一觉睡的特别香,早上破天荒的醒迟了。
从登基以来,有大朝会的日子是不必说,就算没有大朝会的日子,皇上早上也习惯起身练一趟剑,到微微出汗的地步才收手。然后还要写几篇字,这是他从少年时期就养成的习惯,多少年了都没有变过。
结果今天一睁眼,皇上就知道醒迟了。
平时白洪齐到了时辰也会过来伺候,他一般会隔着窗子问一声,待听到皇上的吩咐后再进门。
皇上很少有被他叫醒的,白洪齐掐着时辰请早安时皇上都是醒着的。
但今天……今天确实是晚了,白洪齐也没有出声提醒。
皇上转过头,谢宁还没有醒。
她的头发半散着,皇上发现有几缕头发被他的手臂压着了。
他轻轻挪开手,怕把她惊醒了。
但是皇上一动,谢宁也被惊动了。她嘴唇微微抿了下,睫毛微微颤着,眼睛睁开了条缝。
皇上安静的看着她的眼神从迷惘之中渐渐清醒。
“皇上也醒了?”
“朕也是刚醒。”
谢宁躺在那儿懒得动弹,神情中透出一股春睡初醒的慵懒。
青荷听着刚才帐子里就有声音了,但是过了好一会儿皇上才叫人伺候。青荷过去服侍的时候,就看见主子眼睛闪亮,嘴唇红红的象搽了胭脂一样。
京城的春天到的很晚,御园里的花开的也迟。
玉瑶公主邀了乔书棠,又带了甘熙云一同在御园里放风筝。
她的风筝是今天才送来的,一只金红色的大蝴蝶,后面拖着长长的软翅,要是不仔细,倒觉得那是只凤凰,而不是蝴蝶的模样了。
两个手脚麻利的小太监先把风筝放起来,这才将线轴交到玉瑶公主手里头。
天气晴好,风也大,风筝飞的特别高。
谢宁坐在窗前,一抬头就能望见天上飞的那几只风筝。
甘熙云在挑风筝的时候,挑了一只燕子。做的也精致,但是跟蝴蝶一比就显得很不起眼了。乔书棠的风筝却是一只老鹰,风筝个头大,进宫的时候是由两个人搬进来的。
风筝越飞越高,在碧蓝的天幕上看起来已经成了比芝麻粒还小的斑点。
“主子要不要过去瞧瞧公主她们?”
“我就不去了。”玉瑶公主她们玩的正开心,谢宁一去,她们倒不能尽兴了。乔书棠和甘熙云两个必定会觉得拘束。
“我放风筝就不行,总是放不起来,哪怕放起来了也飞不高。那会儿总埋怨风筝没做好。”
青荷笑着问:“那后来呢?”
“后来表姐将放起来的风筝交给我玩,没一会儿功夫也落下来了,大概我就是手笨吧。”谢宁笑着说:“那会儿舅母还笑话我,说这也不是坏事。人们常说风筝放不远,将来也不会远嫁的。”
青荷忙接过话头:“可不是。现在林大人一家住的离宫城可近呢。”
谢宁也笑了:“说得是。”
只是想见一面还是要等机会的。
青荷看着她的神色,猜想她必定是想念林夫人了。
“主子现在有身孕,可以请林夫人进宫来照看陪伴您啊,这可不犯忌讳。”
谢宁没有接话,目光又移到窗外头的天空上。
天上又多了几个风筝,眼看着其中两个越凑越近,谢宁哎呀一声:“要撞线了。”
幸好并没有撞上。
玉瑶公主回来时一头是汗,脸红扑扑的,刚才肯定玩的乐过了头,这会儿露出了一脸倦意。
谢宁赶紧让人给她擦汗换衣裳,乔书棠和甘熙云两人也一样比照办理。玉瑶公主人虽然疲倦,精神却还好,一迭声的问:“娘娘你看见我那只蝴蝶了吗?飞的最高。”
谢宁笑着点头说:“看到了。”
自然是她的风筝最高,因为其他人不敢越过她啊。
温热的果子露送上来,玉瑶公主喝了一口就皱起眉头:“热的太酸了,有没有冷的?”
方尚宫轻声劝:“公主才出了汗,不宜吃冷的。要是觉得这个酸,那给公主再换一盏杏仁茶可好?”
“不要。”玉瑶公主不喜欢杏仁茶,总觉得太甜腻。与杏仁茶相比,她宁可忍受果子露的微酸。
谢宁笑着也抿了一小口果子露。
唉,热的果子露喝着就是酸哪。
可现在她也不能喝冷的,哪怕天气一日比一日热起来,那也不行。
方尚宫照看她无微不至,可有时候谢宁也觉得,方尚宫实在太精明了,想在她眼皮子底下玩点花样简直难比登天。
青梅以前曾经说过,方尚宫严厉起来堪比牢头,谢宁觉得牢头二字用在这里很贴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样样都得方尚宫点了头她才能用。
她头一回怀孕的时候方尚宫尽管也细心,可也没有到现在这个地步。
谢宁往前想想,似乎是从失火那天夜里之后,方尚宫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她象一只警惕的母兽看管自己的崽子一样,对身边的每个人都投以警视防备的目光。她现在谁也信不过,象是生怕自己一个疏忽,就会有人趁虚而入将谢宁母子暗算了。
谢宁想,方尚宫也是吓着了。失火的那天方尚宫并不在御舟上,这件事让她一直自责不已。谢宁还特意为此事安慰过她。谁能想到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呢?这又不是方尚宫的失职。
方尚宫看样子也把话听进去了,但过后依然故我。
但愿时间久了,她能慢慢恢复常态。
至于眼下,那就先忍着吧。
☆、二百六十一 抓周
贵妃又有身孕了。
这消息象阵风似的吹开,似乎眨个眼功夫,所有人就都知道了。
贺礼流水般的抬进永安宫里。
永安宫本来地方不小,但是架不住人多啊。先是皇上设了个小书房,大皇子玉瑶公主和二皇子三个孩子一人又有一处地方。再加上伺候的人,那做仓房的屋子……眼见是不够用了。
这让青荷和胡荣愁眉不展的大事,到皇上那里一句话就解决了。
“福宁宫空着,且离得最近,让人抬过去,后殿和厢房都可以放置,过后再慢慢整理。”
谢宁轻声问:“这样行吗?”
她的意思是,这样显然是不大行的。福宁宫论位置来说,比永安宫还要好。当初皇上给她迁宫的时候,福宁宫也是备选,最后还是选了永安宫。
让人知道她的东西多的永安宫都塞不下,得另找地方存放,不定会怎么议论呢。
谢宁几乎都能想到那些人艳羡又鄙薄的口吻,说“贵妃娘娘可了不得,一座永安宫都不够住,要把福宁宫也霸过去”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但即使没有福宁宫的事,难道那些人背后就不会议论她了吗?肯定不会的,想挑刺的人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没有福宁宫他们也会议论别的。
再说,她这里确实也要装不下了。
主要是人多,如果只有她带着二皇子,那再来一倍的礼物也不会发愁没地方放置。但现在永安宫住的满满的,要腾出一间空屋来困难。
“只管放那儿吧,反正空着也是空着。”皇上问:“朕进来时你做什么呢?”
谢宁把内宫监禀事的贴子拿过来给皇上看:“东六宫又有几处报了漏雨,墙也损了,得修。”
皇上笑着摇头:“唉,朕一看这些就头疼,全伸出手来跟朕索讨,睁眼闭眼都是钱钱钱的。”
是啊,宫殿漏了当然得修,可是修缮开支也不小。
如果是住的人屋子,当然皇上也不至这样心疼钱。
关键是那些宫室都是空着的,并没有住。东六宫就住了寥寥几名太妃,其他地方都是挂了锁的,甚至因为好几年都不开启,听说连锁都锈住了。
这样的宫室还一样要花钱修缮维持着,谢宁也觉得挺不值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