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穿越日常-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碧桃缩缩脖子:“原也不该娘子怕的,娘子脸上若是不好,很该我们姐妹怕。”

这话倒叫李凤儿笑了起来,一时,她又叫碧桃去看看时间,问问李鸾儿是不是快到了。

碧桃和银环出了屋子,待问过小太监时间还有李大娘子什么时辰入宫,如今可要不要到了之后,两人也没有进屋,便站在廊下说话。

碧桃叹了口气:“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这话果然不假,瞧瞧贤嫔娘子便知道了,在家的时候,娘子得多活泛,每日里山上地下的跑,可一进宫,就这么一大片地儿,看到的也就那四四方方一片天,难怪娘子这段时间性子都变了好些个呢。”

银环看了碧桃一眼:“我们这样没有家累的到哪里都一样,可娘子有亲人在宫外,难免牵挂些。”

“很是。”碧桃点点头:“这次大娘子进宫,我们可得好好与大娘子说说,叫大娘子劝着娘子些。另外,再叫大娘子与我寻些好的药材,以后总归是用得着的。”

银环又想起一事来:“我听说成风在外边还有一个弟弟,若是可能,叫大娘子寻了去多照管一下。便不为旁的,单为成风的感念也是值得的。”

两个人说了一时话才进屋,李凤儿已经在屋里团团转起来。

又过了一时,待到了辰时就有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对着李凤儿行礼:“贤嫔娘子,李大娘子已经进宫。现已经进了鸾仪门。”

李凤儿猛的就往屋外走:“银环,与我搬把椅了放到院中,我就在那棵石榴树下等姐姐。”

银环应了一声回身去搬椅子,早就有机灵的小太监抬了小圆几放到石榴树下,又有宫娥摆上茶点。李凤儿穿了一身鹅黄色衫裙,又扶扶鬓角,照了照镜子见并没有什么疏漏,这才出屋坐下。

她才坐下没多久,便听到门外有响声传来:“李大娘子,这便是永信宫了,您请……”

李凤儿远远顾去,就见着一身淡青衣衫的李鸾儿脸上带着淡淡笑容。举止闲适的迈进永信宫。

她猛的站起,想要说什么,一时却有千言万语堵在喉头中。过了许久才叫道:“姐姐……”

李鸾儿站在不远处打量李凤儿,却见她比入宫前更添了几分风致,以前那略带稚气的小小丫头如今已经初见雍容,瞧着脸色也好,只是,似乎瘦了一些。

“到底在家里吃野味吃太多了。养的你胖乎乎的,这一入宫倒是显瘦了。”李鸾儿强笑着拉了李凤儿的手:“我并不能呆多长时间。咱们姐妹俩又许久未见,很该抓紧时间多说些话。”

李凤儿这才坐下。又叫李鸾儿在她对面坐了,她亲自倒了茶水给李鸾儿:“这是今年才得的雨前龙井,我吃着倒不错,姐姐尝尝。”

等李鸾儿端起茶杯后,李凤儿又看看银环:“银环,你带人下去吧,我和姐姐静静说些话。”

银环会意,便带着满宫的宫娥太监出去,碧桃并没有走,这丫头很机灵的搬了个凳子坐到永信宫门口拿了针线去做,其实,她是把门望风的。

一切安排好了,李鸾儿也喝了半盏茶,她把茶杯放下:“这茶倒还好,只我爱喝夫人制的野茶,倒觉得那个味道更好。”

李凤儿也笑了:“我也爱夫人制的茶,只可惜以后并不能常喝了。”

李鸾儿从怀里摸出一个大大的纸包:“这是夫人特特叫带与你的,你留着自己喝吧。”

李凤儿珍重的接了过来,又指着那些果子点心叫李鸾儿尝尝,李鸾儿便每样稍尝了一口,点评一番,再看李凤儿,这丫头已经双眼含泪了:“姐姐,家中一切可安好。”

“好着呢。”李鸾儿笑着点头,伸手去摸李凤儿鬓边的头发,其实是在她耳边压低声音道:“我买了个庄子,庄子里有个山头竟是银山,里边银矿含量很高,如今我和哥哥轮换着炼银,以后家里是不缺钱的,你在宫里也不用俭省,该打点的要打点到,万不可委屈了自己。”

李凤儿含泪点头:“我知道了,干娘与我带的那些金银是足够的,我入宫后,也全靠了这个打点才慢慢站稳脚跟的,另外,银环是个机灵丫头,好些事也都靠她提点我,若单是我自己,还不定如何呢。”

“银环和碧桃都是可信的。”李鸾儿这时候声音特特的放大了些,意思是叫碧桃听到:“夫人说叫你只管用她们,不必顾虑。”

“我心里明白。”李凤儿笑了笑又问:“哥哥可好。”

说起李春,李鸾儿自然笑的更加开怀:“哥哥进京后更显好多了,如今不单能做好多活,字也写的好了许多,另外,哥哥订下婚事,今年秋便要娶新妇的。”

“真的?”李凤儿一阵惊喜:“当真是件好事,哥哥娶了新妇,以后我们李家也算是能有个后,我们姐妹也多些依仗,便是爹爹娘亲活着,这时候不定多欢喜呢。”

高兴了一会儿,李凤儿又问:“哥哥订亲的是哪一家,不拘她家穷富,只要人好就成,便是不识字的乡下村姑也没什么,只要她好好对哥哥,能给咱们李家留后便最好不过的。”

李鸾儿笑着摇头:“你着实想不到的,哥哥的新妇还是官宦人家的嫡女呢……”

等李鸾儿将李春婚事的那些变故讲完了,李凤儿又好笑又好气:“真真没想到这天底下还有这样的事,那付姨娘也太过贪心了些,那位顾大人着实耳根子软的,竟连嫡庶都不分了,真真是叫姨娘拿捏住了,这样的人又如何在朝为官,难道去办官家交代的政务也要听姨娘的不成。”

“什么听姨娘的?”一个带些低沉沙哑的声音传来,李家姐妹赶紧顺声望去,却见德庆帝一身素色常服而来,而碧桃正站起行礼呢。

“陛下……”

李鸾儿李凤儿赶紧起身施礼,德庆帝进得门来一边扶起李凤儿,一边对李鸾儿笑笑:“大娘子平身吧,都是一家子骨肉,不必计较太多。”

李鸾儿这才站起,对德庆帝一笑:“我才说这皇宫的水养人,凤儿自进了宫便出落的更标致了,官家就来了。”

李凤儿瞪了德庆帝一眼:“我们姐妹好好的说话,官家听的哪门子墙根。”

德庆帝一脸委屈的摊摊手:“朕哪里听什么墙根,不过是听说大娘子进宫,便过来瞧瞧,尽尽地主之谊罢了。”

李鸾儿细心观察,看德庆帝与李凤儿相处,觉得德庆帝倒真是平易近人,而且看样子对李凤儿也是极好的,便也放了心。

这时候,她自然也要向着德庆帝说话的,便笑道:“陛下说的是,陛下很该过来瞧瞧的,只陛下来的时候不对,最早也该我和凤儿说完了话陛下再来。”

德庆帝失笑:“想来是都是朕的错了。”

笑后他又问:“刚才你们姐妹说什么呢,什么听姨娘的,朕听着好像哪个官员耳根子软了?”

李凤儿少不得请德庆帝坐下,又将她哥哥订亲的事情说了一番,感叹一句:“刚我和姐姐就在说这个,那顾大人着实的太不像了,竟是拿嫡庶换亲事,若我是顾大娘子,不说与顾大人闹,便先拿了刀子与那付姨娘拼命,索性顾大娘子是嫡女,一个姨娘又能耐她若何。”

“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吗,泼皮破落户。”李鸾儿瞪了李凤儿一眼:“若顾大娘子真是那样的人,哥哥也不会瞧得上的,你知我与哥哥说亲事的时候问哥哥喜欢什么样的新妇,哥哥说什么吗?”

这时候,德庆帝倒先好奇了:“令兄说什么?”

李鸾儿扑哧一声笑将出来,直拿眼瞅李凤儿:“哥哥说千万莫要讨凤儿这样的新妇,哥哥可招架不住。”

一句话,李凤儿倒真是撑不住了,又是羞又是气的,满脸通红:“陛下只与姐姐拿我打趣。”

德庆帝也失笑出声,李鸾儿摇头轻笑:“你这可冤枉我了,这实实在在都是哥哥的原话。”

德庆帝想想李春顶着那张包子脸憨憨直直的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实在又忍不住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拍桌子:“你家哥哥着实的是个直性子,什么都敢往外说,好凤儿,不气了,朕倒是喜欢你这性子。”

又说笑一阵,李鸾儿忽然道:“对了,我这次进宫还带了些东西的,倒也不是什么名贵的,只胜在精巧,陛下可拿来瞧瞧。”

“什么好玩意?”德庆帝一边问一边叫人拿了来给他看。

却见几个小太监抬了一口大大的箱子,德庆帝亲自打开箱子一瞧,里边全是各色的小伞。

李鸾儿过去拿出一把青布绣了诗文的伞打开与德庆帝:“这是叫工匠们几些天赶出来的,我瞧着精巧,再者夏日天热,出门的时候打这么一打遮阳伞倒是能遮些暑气,就带了些来与陛下和太后把玩。”

第一六七章靠山

德庆帝原看箱子里不过一些布伞就有些失望,可等李鸾儿将那些绣了各色精致花纹,镶了珠宝的伞一一打开,在院子里一展示,德庆帝就瞧出好处了。

这些伞并不若平常下雨时打的油纸伞那样大,看起来着实的小巧,可是,做工却比那些强了不知道多少。

还有那些绣饰,真可谓巧夺天工了,那些镶宝石的也富丽堂皇,很新巧也很符合皇家气度。

他一时欣喜,拿了一把绣了龙纹的伞撑在头顶细细感受:“着实的遮阳,难怪要叫遮阳伞了。”

李凤儿也拿了镶猫眼宝石的牡丹花图样的伞玩赏:“难得谁这样精巧的心思,竟画出这么些伞样来。”

李鸾儿抿嘴一笑:“咱们家在京城买的新宅子,隔壁顾家原是江南有名的大商家,他家的女儿有一双巧手,又有一颗玲珑心,这些都是她画出来叫人做的,我看着好,便与人抢了好些来给你,你可得领我这份情呢。”

李凤儿把那牡丹花样的伞放下,又拿起一柄绣满红梅的:“我并不领你的情,我却领人家顾姑娘的情。”

“这伞多少钱一把,大娘子走的时候留下帐单,朕瞧着好,便把这些都留用的,只不能白要。”德庆帝玩过了,便问起经济问题。

李鸾儿赶紧摆手:“什么白要不白要的,这些伞我都已经付过钱了,算是我给妹妹的礼物,哪里还能再要钱,陛下若给银子,我便不留了。全都带出宫去。”

德庆帝听了少不得叹了口气:“这次便罢了,以后可不许了,你们家日子也不是多好,一家子重担都在你身上,能省些便省些的好。”

李鸾儿知德庆帝想到在凤凰县的小饭庄里那些事。那时候李凤儿为了攒进京的银子可是死要钱的,搞的德庆帝都要到厨房洗碗还债,倒是很叫他知道了一些民生疾苦。

说笑几句,三人坐下,德庆帝问了一番民生问题,李鸾儿都一一如实答了。

德庆帝又对李凤儿感慨:“朕素来说你家的人最是实诚不过的。不像那些臣子总是欺瞒于朕,这话可一点都不假,今日大娘子与朕说的这些个事,那些臣子是万不会说的。”

“我姐姐素来最是实诚,陛下这还是问的姐姐。若是问哥哥,陛下且放心,哥哥定答的更加详尽。”李凤儿低头抿嘴笑着。

德庆帝又是一番苦恼:“父皇在时曾教导朕要体恤百姓,朕也都记在心间,朕登基以来,便是修行宫与平日除却日常饮食起居外的花用都是用的私库的银子,只是,这私库里的钱到底有个限度。花完了,朕也不知往哪里再寻,要用户部的钱。朕也不忍心,那些老臣又念叨……”

德庆帝因着先前和李家有那么一番情谊,再加上到底年幼些,在李鸾儿面前就诉了这么几句苦,诉完了便不再说这个,一时劝着李鸾儿多尝尝宫中糕点。还说等李鸾儿走的时候要多带些回家用。

只是他不说了,李鸾儿却记在心间。她眼珠子一转,便有了主意。

“陛下觉得这伞如何?”

“朕觉得很不错。”德庆帝想了想回答。

李鸾儿一笑:“陛下若觉得好便拿来多用用。另外,也拿出些来赏赐大臣,不要多赏,看哪个顺眼便送一把,将这伞炒热,这京里攀比之风正盛,旁的官员见别人都有这样的伞自己没有,自然就觉得没面子,就会千方百计的打听是哪里买来的,不用多久,这伞就在京城蔚然成风。”

德庆帝还是不明白:“如此又有什么好处?”

李鸾儿敲敲桌子:“陛下不正为银钱发愁么,这伞是顾家弄出来的,顾家又是传承百年多的大商家,他家底子厚,商道又铺的好,若是这伞的热度起来了,自然他家就赚的多,到时候,陛下也算一份子,赚的钱叫他们与陛下分红,陛下可别小瞧了这门买卖,说不得,能叫陛下狠赚一笔呢。”

“真的?”德庆帝一听大喜。

他是个爱玩的帝王,再加上明启帝是英明之君,目光又长远,并没有教导德庆帝瞧不起商贾,反而告诉他商贾的厉害之处,教过他为什么历代君王都打压贬低商人,因此上,德庆帝与商贾一道也有一套,并不像世人那样迂腐,只说商人重利要狠狠打压。

如今他一听只这小小的伞就能赚多少银子,自然很感兴趣。

“自然的。”李鸾儿点头:“再有一事,我也要与陛下说说。”

“你且说,朕听着呢。”德庆帝听出好处来,便也认真起来。

李凤儿很有眼色的给德庆帝倒了杯茶水端去,又听李鸾儿道:“这顾家说起来是很有家底的,于买卖一途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人家百多年的传承可不是做假的,只是,他家大爷去了两三年,如今刚出孝期,因着顾大爷这一没,再加上顾家大郎到底年幼,有些撑不起门面来,就有很多人打压他们。”

说到这里,李鸾儿停了一下,看德庆帝脸色,见他听的很认真就继续道:“原顾家与君相公家订了亲事,只是顾大爷一去,君相公就反悔了,刚刚两家退了亲,顾家虽然有钱,可到底君相公势大,他们家很怕君相公报复,正想找个依靠呢,在我看来,找谁做依靠都不如寻陛下来的好,陛下若是有意,我便与他家说道说道,给陛下一些干股,他家的买卖若是不犯法,陛下庇护些,一来,他家做事也方便些,不用束手束脚,二来,陛下也解了燃眉之疾。”

李鸾儿说完了起身行礼:“我这并不是教唆陛下什么,只是实在与顾家做了邻居,见他家的人都是好的,又见他们孤儿寡母的日子不好过,怕他们受人欺负,心下也是甚忧,又想着陛下心善,便觉得能拉人一把是一把,省的人家好好的一家人搞的孤苦离落。”

“又是君莫为。”德庆帝听了先不说话,后又觉得李鸾儿这话说的很有水平,不说他贪顾家的财,反倒说他心善不忍看顾家受人欺负,要拉拔顾家几分,就更觉得李鸾儿不错,顾家也是好的,想及李凤儿说过的关于金夫人的事,德庆帝更加厌烦了君莫为:“这顾家也实在可怜,朕也觉得能拉一把是一把,如此,你回去问问他家。”

一听德庆帝答应下来,李鸾儿心下一喜,赶紧对德庆帝道谢:“那我可替顾家先谢过陛下了。”

“平身吧。”德庆帝一摆手:“凤儿在宫中也是相信家人,大娘子若是得空,以后常进宫来陪陪凤儿,也与朕说说外边的事。”

李鸾儿更是欣喜,明白德庆帝这是叫她做了与顾家的中间人呢,便赶紧答应下来。

正说话间,寿安宫那边使人来传,说是太后要见李鸾儿。

李鸾儿一听赶紧起身整理仪容,李凤儿也整理一番,就要带着李鸾儿去寿安宫请安,德庆帝见如此,笑道:“母后最是和善不过的,大娘子不必担心,朕左右无事,也与你们一处去。”

李鸾儿推辞不过,只好跟着德庆帝过去。

永信宫离寿安宫并不算很远,三人带着一行的宫娥太监用不多时就进了寿安宫,见寿安宫中走出两个姑姑,官家和李凤儿对她们都极尊敬,李凤儿称她们白姑姑郑姑姑,李鸾儿就知这定是王太后的心腹,便也对两个姑姑问安。

等进了寿安宫,便觉不如李凤儿的永信宫中凉爽,李鸾儿想了片刻就明白了,大约是王太后年纪大些,年轻的时候可能伤过底子,太阴凉的地方怕是受不住,才不敢多用冰的。

她稍抬头,便见坐在榻上的王太后着一身深紫衣衫,长相美艳中带着雍容,很有牡丹国色之美,心说也怪道先帝爷一生待王太后情深义重了,这样的美貌,自然是旁人比不得的,又见王太后面上很显年轻,脸上带着笑意,只一双眼睛很有精神,心下也知这定是个精明人物。

李鸾儿依着规矩与王太后行了礼,就听王太后急道:“快些过来叫我瞧瞧,我时常听凤丫头说起你的功绩来,倒恨不得早日相见呢。”

王太后自称我,并不称哀家,这倒是叫李鸾儿出乎意料。

她赶紧上前几步,王太后那里已经携了她的手细瞧,赞叹道:“难得的这样标致的美人,竟能打虎猎熊,便是我也吃了一惊呢。”

王太后见李鸾儿很有规矩,一直低眉顺眼,又见她面色白皙娇嫩,却透着健康的红晕,一双手摸起来柔软,可细细一摸,手心中有薄薄茧子,知她以前定是受过苦,后来条件好些也才开始保养,想到李凤儿手心中也有茧子,倒是对这一对姐妹多怜惜了几分。

待看过李鸾儿,王太后就叫人赐坐,等李鸾儿坐下,她又打趣一句:“凤丫头难道害怕我是那母夜叉,还能吃了你姐姐不成,不但你陪了来,连皇儿都被你拉了坐镇。”

李凤儿起身笑语盈盈道:“并不是陪姐姐的,实在是凤丫头也想太后了,便过来请安,陛下定也是如此的。”

德庆帝一旁陪笑:“凤儿说的很是。”

王太后瞪他一眼:“我瞧你们并不是想我这孤老婆子,定是想我这里的好物件。”

李凤儿赶紧道:“说起好物件,姐姐这次进宫可带了好物件,一会儿太后可要细细瞧瞧。”

第一六八章钱庄

“太后娘娘母仪天下,这把凤纹伞最适合您不过的。”

待那箱子伞抬过来后,李鸾儿亲自替王太后挑了一把伞打开,这伞面是轻薄又遮阳的藕合色丝质料子做成,杆子是沉香木所制,伞柄上用细小的宝石镶出朵朵碎花,伞面则是金丝线绣制的凤凰图案,那凤凰的眼睛都用上好的红宝石镶成。

再加上伞面上垂下的串串合浦珠子串成的珠串,让这把伞当真是华贵非凡,不用李鸾儿说什么,王太后一眼就喜欢上了。

她招招手,让宫娥把伞拿来放在手中细细把玩:“这伞真真不错,难为你有心了。”

李鸾儿一笑:“家里也没什么好物件,难得进宫来一次,想挑些合意的也不好寻,也就这几把伞看起来还精巧些,便带了来,太后娘娘能笑纳,便是我们一家的福气了。”

王太后把伞合上,细细抚摸一会儿子:“难为你这一片孝心了。”

说着话,李鸾儿又与王太后挑选了几把合身份的遮阳伞,王太后也不推辞都收了起来,又见那箱子里还有些做工精致但是用料并不是太过上好的,王太后便叫李鸾儿挑出来对一直服侍她的白姑姑几人道:“难为你们大热天的来来回回的服侍哀家,这次,哀家也借花献佛了,便把这些伞赐给你们,你们拿回去自己分吧。”

白姑姑几个人赶紧笑着谢过太后,又谢了李鸾儿一回。

东西都分的差不多了,李鸾儿才再度坐下,王太后得了心喜的东西。心情自然不错,就与李鸾儿多说了一会儿子话,问了她一些先前在乡下时的事情,又听李鸾儿说了些民间趣事,待到了快午时才依依不舍的放李鸾儿走。

大约是现在宫中也就李凤儿一个有位份的嫔妃。也许是先帝爷的时候后宫只一人,便把高宗时候后宫规矩废了不少,新的规矩还没立起来,李鸾儿在宫中便也没有什么时间的限制,并没有人说什么她该出宫的话。

因此上,李鸾儿从寿安宫出来就跟李凤儿又回了永信宫。在宫中吃了一顿饭才叫人将她送出宫门。

出了那高高的宫门,李鸾儿眼尖的看到不远处的树荫下停了两辆马车,她快步过去,却见车上马小丫和瑞珠猛的跳下来,对她喊了一声:“大娘子。”

又见车帘高高掀起。李春也从马车上跳下,对她憨憨一笑:“妹妹,出来了……”

“哥,你怎么在这?”李鸾儿心里如吃了冰一样舒爽,伸手就去拉李春。

李春抓着头笑:“我等妹妹,他们说宫里害怕,有坏人。”

李鸾儿明白李春的意思了,他大概是不知道听哪个说起宫里很危险。说不得进宫后一句话不对便惹上祸胎,心中放不下,就特特的在这大热天硬是坐着马车过来等。

“怕什么。你妹子厉害着呢,可不怕坏人。”李鸾儿捏捏拳头安慰了李春一句,又道:“这样大热天你做什么过来,等了多久,热坏了吧。”

李春抹了抹汗,笑着摇头:“不热。车里有冰。”

说着话,李春拉着李鸾儿走向另一辆绿昵布的马车。一边走一边笑:“妹夫也来了。”

正在这时,那辆马车的车帘子也掀了起来。严承悦端坐在马车内对李鸾儿一笑:“出来了。”

就这三个字,便叫李鸾儿心中五味杂陈,她轻轻点头:“嗯,出来了,这天气太热了,你们就这么等着也不怕中暑。”

说到这里,她有些不知道说什么,低下头过了好一会儿才低低说了一声:“我是看我妹子去了,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用不着这样。”

“总归是在家里等着也烦心,还不如在这里安静些。”严承悦脸上带着淡淡笑容,说起话来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即是出来了,咱们便早些回去吧。”

“嗯!”李鸾儿点头:“严大哥先回去吧,你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