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嫂难为-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小子,刚刚还一副要冲进城去找吃的的模样,这会儿发什么呆呢!侯爷已经备下筵席了,你还不快快跟我们回去洗个澡,参加筵席去!”

侯爷备下的筵席?那岂不是在军中了?那他马上就能看到赵立冬了?想到这儿,赵立秋几乎跳起来,拔腿狂奔,把那将士吓了一跳:“你这小子,抽什么风呢!难不成也是侯爷的死忠?”

其他将士们听到,哈哈大笑:“这可不一定!咱们当初那会儿可不也是冲着侯爷来的吗?”

一群人嘻嘻哈哈跑进城里,在城里洗了个澡,整理下易容,又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这才跟着李将军一道出城去军营里。

方侯爷的大军驻扎在城外五里处,是前些时日才收缩回来的,李将军一众人等赶到军营的时候,已经有人在那儿候着了,直接将他们带到了方侯爷设下筵席的帐篷里,赵立秋跟在他们后面,一边对方侯爷的模样好奇,一边琢磨该怎么去见赵立冬,眼看着就要踏进帐篷的时候,突然一双手伸出来,将他拉到一边,赵立秋瞪圆了眼,戒备地看着面前的人,他并不认识此人,那人却道:“你是赵立冬校尉的二哥吧?请跟我来,我带你去见赵校尉。”

赵立秋心下一紧,下意识看了看四周,又觉得自己的担心有点多余,这里可是方侯爷的军营,怎么会有歹人?可是赵立冬是怎么知道他要来的?而且还特意派了人在这里等着,这一切太反常了!事出反常必有妖!

就在这时,听说赵立秋被人在帐篷外拉住了的李将军出来查看,那人见到李将军,忙拱手行礼:“卑职见过李将军,这位是赵立冬校尉的二哥,侯爷命我带他先去见赵校尉。”

李将军露出些许吃惊的表情,面前这小子居然是赵立冬的二哥?这么说来,他还是个秀才了?啧,这赵家的孩子果真如传闻那般啊,不错!不错!

“既然如此,立秋,你便跟他去吧。”

听李将军都这么说了,赵立秋也不再多想,一切等见到赵立冬再说:“是,劳烦带路。”

219女副将

那人带着赵立秋在一堆帐篷中穿行;走了没多久就停在了一顶帐篷的门外;转身道:“这里就是赵校尉的帐篷了;他这会儿在里面休息。”

赵立秋拱拱手:“多谢军爷。”

那人拱手还礼;笑道:“赵二哥太客气了;你们兄弟许久未见,想必有很多话要说,我就不打搅你们了;先告辞了,饭菜稍后就会送过来。”

赵立秋又客气了几句,等那人离开;这才一把掀开帘子大步跨进帐篷里,一眼就瞧见了躺在矮床上的赵立冬;半年不见,眼前的赵立冬哪里还有昔日在家中时那壮实的模样!脸颊深陷,脸色苍白,眉头紧皱,想来睡得并不大安稳。赵立秋没有叫醒赵立冬,轻手轻脚走过去,仔细看了看他的脸,又轻轻掀开被子一角,一眼看过去,整个人顿时就僵住了。

被子下的赵立冬没有穿上衣,整个胸膛的一大半都被纱布裹着,隐约能看到里面乌黑的伤药,从伤药的面积来看,伤口必然很长,一直从左肩延续到右侧腰部,几乎横亘整个胸膛,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赵立秋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他的三弟居然受了这样的大苦!如今距离赵立冬受伤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他的脸色还是如此苍白,他的伤口还是如此触目惊心,可想而知当初这伤有多重!赵立冬能活下来或许本身就是个奇迹!是赵家父母在天有灵保佑着他!难怪他在军中的好友会把他的绝笔信邮寄回家,难怪他一直没力气提笔写信,难怪他会升到校尉,这都是他拿命换来的啊!赵立秋恨自己没有早点想到这点,没有早点过来,哪怕什么都不做陪在三弟身边也好啊!

似乎察觉到什么,赵立冬迷迷糊糊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居然看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面孔,他嘟囔了一声:“原来是做梦。”

眼看着赵立冬似乎准备闭上眼继续睡,赵立秋终于忍不住出声:“立冬,是我,你二哥,不是做梦,我来看你了。”

赵立冬猛地睁圆了眼:“二哥!是你!”

“是我,我听说你受了伤,一直不放心,却又拖到现在才来,我没想你居然伤得这么重,你这傻子,怎么都不让人跟二哥说?一个人受了这么重的伤躺在这里!”赵立秋说着说着,眼圈儿有些泛红。

赵立冬激动起来,眼睛里泛起水光:“我怕你们担心,嫂子不是还怀着孩子吗?我怕吓着她,再说了,我现在又没事了,何必还要说了让你们担心。”

“你这还叫没事?什么样才是有事?嗯?是缺胳膊断腿了,还是连命都没有了才算是有事?”

赵立冬被这么一吼,缩了缩脖子,顿时就不吭声了。

赵立秋已经很久这么这么气过了,他是又气又心疼,吼完了自己又觉得后悔,伸出手想要摸一摸裹着纱布的伤口,又怕碰疼了赵立冬,最后只得握了他的手,放低了声音问道:“伤口有多大?这会儿还疼得厉害么?”

听到赵立秋温和关切的声音,赵立冬的鼻子酸的厉害,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就算再坚强,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离了家,受了这样重的伤,从鬼门关里绕了好几圈儿才爬回来,被疼痛折磨了这么久,又一直强撑着不敢告诉家人。如今被亲近的哥哥这么看着,心疼着,这些日子以来的苦楚瞬间都涌上了心头,还没出声就已经哽咽了,像只受伤的小兽一般。

赵立秋哪里会看不出赵立冬的心思,心里也一阵心酸,拍拍他的头:“想哭就哭吧,跟二哥还讲究什么?我总不会笑话你的。”才刚一说完,赵立冬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眼泪大颗大颗地顺着眼角滑进头发里,时不时还喊一声疼,哭得赵立秋也频繁地擦着眼角,心里后悔极了,当初为什么要帮着赵立冬来从军?若是狠下心把他留在家里,他也就顶多难过个几天,等过了一阵子也就好了,总好过现在,凭白地去了大半条命!

赵立冬的哭声惊动了守在门外的士兵,他们互相看了几眼,最终还是没有进去,刚刚进去的人是赵校尉的嫡亲二哥,应该不会有事的吧?两人在外面忐忑地等了一会儿,听到里面的声音小下去了,这才松了口气,继续站岗。

大哭一场之后,赵立冬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连带胸口上的伤也没那么疼了,连忙喜滋滋的把这话说给赵立秋听。赵立秋哭笑不得:“要不要我帮你按按,确定一下是不是真不疼了?”

赵立冬大叫:“二哥,你不能这样!”

赵立秋笑了笑,开始催促赵立冬把受伤和疗伤的经过都仔细地说一遍。那是两个月前,方侯爷设下一个局,打算将蛮夷大军引诱过来,原本大家都以为这诱敌深入的差事是轮不到他们新兵来的,以往都是方侯爷手底下的精明强将去的,然而这一回,方侯爷居然点了十来个据说是平日里表现优秀的新兵,其中就有赵立冬,其实这差事并不是非去不可,可对这些新兵蛋子来说那就是天降的好事,谁会拒绝呢?当即收拾收拾包裹,屁颠屁颠的跟着大军开拨了。然后就是计谋成功,顺利将蛮夷的目光吸引过来了,他们的先锋部队很快就到了,两军交火,方侯爷率领的埋伏这会儿并未出动,一直等到蛮夷的大军到了,这才将他们包了个饺子,当时是混战,大家都杀红了眼,赵立冬的任务是跟在秦将军身边保护他,没留神地上有个蛮夷是装死,突然蹦起来挥刀就砍,然后赵立冬下意识就挡在了秦将军的身前,然后就中了那一刀。刚受伤那一阵子,几乎一直都处于半昏迷状态,好多天后才清醒的,接着就被升了职,方侯爷还跟他说,这只是暂时的,等打完胜仗回京之后还要论功行赏,可把赵立冬高兴了一把。

瞅到赵立冬这会儿还在高兴自己无意中立下的军功,赵立秋只想一巴掌拍上去,他俯下、身子,凑到赵立冬耳边,磨着牙道:“让你来参军是为了杀蛮夷的,你好好的替别人挡什么刀子?”

赵立冬立刻又老实了,小声地说:“二哥,这话我也就偷偷跟你说说,其实当时我没想那么多,我就是脑子一热,然后就扑过去了,事后一想,我也后悔来着!你说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该多伤心啊。”

“你还知道我们会心疼你啊!”赵立秋笑骂了一句:“这话以后可不许再提了!横竖这一刀你都已经挡了,索性就大义凛然一点!”

赵立冬点了点头:“我才没那么傻,我也就跟二哥你说说而已。”

“跟我也只能说这一回,以后不许再说!”

赵立冬笑嘻嘻的,过了会儿,又开始问赵立秋家里的事,赵立秋没说方怡被他的绝笔信吓得早产,只说是肚子里的小的能折腾,提前就出来了。赵立冬不懂生孩子的事儿,只听说大嫂和小侄子如今都好好的,也就不在意小侄子是不是提前出来的了。赵立秋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来,摊开了一一送到赵立冬的跟前:“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小侄子,小名叫壮壮,大名还没想好,刚生出来的时候跟那小猴子似的,如今白嫩嫩胖嘟嘟的,可爱的紧。”

“真可爱,比苗苗小时候还可爱呢!”赵立冬看得直咂嘴:“可惜我没法儿亲自抱抱他了,等我回去,估计他都能满地爬了。”

赵立秋带了好些壮壮的画像,从刚出生不久到满月,赵立冬看得欢喜:“这都是大哥画的吧?大哥画的画是越来越好了。”

“是啊。这最后一张可不是壮壮的,是你二嫂的,只给你看一眼,回头我还要带回去。”赵立秋说着,把画摊开,画里正是王芊芊。

赵立冬看了会儿,啧啧道:“二哥你运气真好,居然娶到这么好看的二嫂,可不比大嫂差多少呢。”

赵立秋收起画,笑得得意:“那是,你这二嫂是我自个儿挑的,有眼光吧!”

赵立冬连连点头,满脸向往:“我以后也要娶一个好看的媳妇儿。”

两人正说着话,帐篷的帘子又被人掀开了,一个声音响起:“赵校尉,我给你送饭菜来了。”

赵立秋微微一愣,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声音清脆悦耳,一听就是女人的声音,只是这军营里怎么可能会有女人?等到那人托着一大盘子的饭菜走进来,赵立秋这才看清了她的容貌,来人一身将士的穿着,剑眉星目,五官深刻,带着一股子英气,一路走来,脚下生风,步伐沉稳,颇有些英姿飒爽的气度。

赵立冬显然对来人很是熟悉,笑道:“这位是秦副将,是秦将军的女儿,秦副将,这是我二哥,赵立秋。”

秦副将将手里的饭菜放到桌上,冲赵立秋一拱手,直视赵立秋双眼,目光清亮,坦坦荡荡,微微笑道:“原来是赵家二哥,久仰久仰。”

赵立秋忙起身还礼,笑道:“不敢不敢,秦副将巾帼不让须眉,在下才深感佩服。”这话说出来,任谁都不会相信赵立秋是第一次见到也是第一次听到面前这位女将士。

果然,秦副将脸上的笑容染了一丝明快,看得出来她的心情很好:“不知赵二哥要来,这饭菜备的有些少了,我去吩咐厨子再送几道菜来。”

赵立秋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我胃口小,吃不了那么多,这些已经足够了。”

秦副将也不坚持,笑盈盈道:“既然今儿赵二哥在,那我这喂饭的差事也可以脱手了。”

赵立秋微微一愣,转头用询问的目光看向自家笑得憨憨的三弟。赵立冬没赵立秋那么多心思,傻傻地点头道:“是啊,秦副将说她是女儿家,做起这些事来更细心一些,所以就来照顾我了。”赵立秋心里无奈叹气,自家这个傻三弟啊!

秦副将在一旁突然道:“其实那不过是借口罢了,赵校尉救了我爹一命,我这个当女儿的,照顾一下他的伤势,喂他几顿饭,也是应该的。”

这一番话,让赵立秋不禁对面前这位直爽的女副将有了些其他的看法。也许,是自己多心了。

220、身世之谜

方怡在赵立秋走的第二天就把壮壮塞给了王芊芊;然后跟赵立夏一道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先是去了几趟赵家村儿,准备把他们两家的那一百多亩地都托给里正保管,至于王家兄弟,则可以搬去城外那间宅子住着,顺便看守那一千多亩良田。说起来,王家兄弟已经跟了他们有好些年了;其人品早就已经被方怡赵立夏他们认可;之所以一直把他们留在赵家村儿,不过是觉得还没到合适的机会。

眼下可不正是机会到了?除了让他们看守良田,方怡还打算在那边再弄一个小型葡萄酒酿造厂;也一并让他们兄弟两负责了。这几年;方怡的那个简易葡萄酒酿造法子陆陆续续地被改进;如今酿造的程序可比当年复杂得多,酿出来的葡萄酒味道也比之前好了不少,完全可以考虑批量远销。只不过,王家兄弟对于自己被给予如此高的厚望感到很不安,他们都是老实人,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了在这个村子里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种地,偶尔去一趟城里,帮他们的小东家干些活儿。如今要让他们出去“干大事”,他们怕自己做不好,白白辜负了小东家的一番好意。

方怡听了他们的顾虑之后,笑道:“这有什么,什么事都不是生来就会的,做着做着不就会了么?再说了,那边儿的田地离城里近了不少,从那儿到我们铺子里才小半个时辰,你看,这孩子们也渐渐大了,该学着念书了,若是住在我们那儿少不得就要跟你们长期分开,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大好,若是你们去了城外,可不就方便了许多么?”

听到小东家连他们的孩子都安排好了,几个人又是一阵感动,心里已经偏向于去城外那边了,毕竟谁不想离城里近点儿呢?王满仓想了想,问道:“那家里的房子和地啊怎么办?没人看着怎么行?”

赵立夏道:“这个我已经跟里正叔说好了,家里的地就托给他照看了,那些长工也继续请,春播秋收的时候我们回来帮帮忙,至于这房子,回头我们一个月回来打扫一回便是了。”

眼见赵立夏和方怡都已经安排好了,王家兄弟也不再多说什么,至于两个嫂子,那就更不会说什么了,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赵立夏他们找了一天,请了里正和那些长短工一起吃了顿饭,把这事儿说了一下。之后又依次去族里的几位老人那儿拜见了一番,然后就收拾收拾东西就准备搬家了。

搬家那天,村里头不少人过来看热闹,有些个这几年跟王家兄弟走得近的就上来搭把手,里正的孙子也在其中,这一回,里正肯应下这一百多亩地的差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这孙子,这孩子是里正大儿子的二儿子,长得是虎头虎脑的,人却是个老实的,可就是太老实了,读书完全读不进去,去隔壁村里的老秀才家里坐了一年多,斗大的字儿都没认识一小箩筐。之前赵立夏从村里挑选孤苦的孩子去他店里头帮忙的时候,里正就想开口讨一个面子的,后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到底没开这个口。却没想到这一回,赵立夏居然自己找上门了,问里正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跟着王家兄弟一起去打理那一千多亩良田。这还有什么不合适的呢?里正当即就把那小子给拎出来了,别的他不敢说,这种地干活儿,这小子可是干脆的。赵立夏当时笑了笑,跟里正道,绝不是要他去种地,保管不是什么苦差事,只是要信得过的实诚的人去做。这话简直就是说到了里正的心坎儿上,只觉得自己没有看走眼,这一家的孩子都是好样的!

方怡跟赵立夏商量了一下,打算趁着这次搬家的机会,也把他们还留在家里的东西都清理一下,把要紧的都带上,不要紧地就放着。这一清理,倒是让方怡清理出不少东西来,他们之前的那间破茅草屋虽然在那年年三十的夜里被大雪压垮了,但是之后因为被人诬蔑泼脏水,里正带了人来清理废墟,扒拉出了那晚的炭盆,证明了方怡和赵立夏的清白,后来里正就抓着这事儿让心虚的众人帮着把房子里的东西能翻出来的都翻出来了,之前一直堆在赵立夏家的角落里,这回被方怡翻出来,冷不丁就瞧见了一个黑色的木匣子。方怡捧着木匣子想了许久,终于回忆起来这是方家母亲在去世之前交给方怡的,当时似乎还叮嘱了一番话,不过那不是属于现在这个方怡的记忆,所以有些模模糊糊的,记不太清楚了。

方怡一边努力地回想着钥匙给扔到那儿了,一边打量着手里的这个木匣子,掂一掂,还真挺沉,这匣子的本身可没那么重,里头保不准儿有不少东西,想了大半天的功夫都没想出个结果来,赵立夏也在那头帮忙找钥匙,结果还真让他给找到了,方怡当即就将那点儿犹豫抛到脑后,接过钥匙开起匣子来。依照当年方怡还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所看的各种天雷狗血泡沫剧的经验,这个匣子肯定包含着什么重大秘密,比如方家那对年轻的爹娘为什么频繁更换住处,这在古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就在方怡的脑子里充斥着各种奇思妙想的时候,匣子被打开了,方怡连忙集中精神,慢慢将匣子打开,匣子里面确实放了不少东西,四个鼓囊囊的布包将匣子铺的满满的,看形状似乎是……珍珠?方怡一边想着一边拿出其中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一片黄澄城,快要闪瞎了她的眼,一直在她身旁的赵立夏也连忙抬头看看四周,还好门窗都是紧闭的,没人瞧见。

方怡抬头跟赵立夏对视了一眼,随后才拿起其他三个布包,里面装的同样都是金子,一颗颗小指头大小的金豆子,装了满满四包。赵立夏拍了拍方怡的肩:“等等,下面好像还有东西,厚度不对。”方怡放下布包,将手伸进去比了一下,发现匣子的底部确实厚的太夸张。

两人把匣子颠来倒去地折腾半天,也不知道按到了哪里,只听一声细微的声响,匣子底下夹层里面的东西露了出来,似乎是书信。方怡连忙将那一叠书信都抽出来,顺手抽了几张递给赵立夏,自己也抖开了一张细细地看起来。赵立夏原本打算避嫌,毕竟这算是方家的秘密了吧,结果却被方怡以不容拒绝的姿态塞了几封信过来,这种毫不藏私的举动让他心下一阵欢喜。然而,这份欢喜很快就不见了。

方怡目光呆滞,嘴里喃喃道:“原来如此。”在她面前的桌上,摊开着一张张信纸。方怡此刻的脑子有些乱,居然还真的被她给说中了,这里头居然真的是方家的身世之谜,只是,这玩笑开的有点太大了吧,或者说,她这个穿越者的金手指开得有点太大了吧?这对姐弟的曾祖父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方侯爷!外公居然是德高望重的齐父!难怪方辰跟齐墨如此相像!难怪齐墨对方辰的态度好的反常,好到让方怡有时候忍不住恶作剧般地怀疑齐墨是不是有断袖之癖而且还是恋童癖。难怪齐父第一次登门就送上那样的厚礼,难怪他对方辰乃至于赵家这些兄弟的教导如此严苛且尽心尽力!

所有一切的一切终于有了个确切的原因,方怡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她第一次见齐墨的时候会生出那种似曾相识又莫名想要亲近的情感,这是因为他们的体内流着相同的骨血,这是血脉相连的至亲之间才会有的本能的亲近。

只是,方怡有一点不明白,齐家和方家一个文韬,一个武略,一个驻守边疆保家卫国,一个高居庙堂忧国忧民,门当户对说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吧?这两家若是结亲那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为什么他们的孩子还要私奔?难不成是有人棒打鸳鸯?不会真的跟那些狗血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皇帝下旨赐了婚,小侯爷心中另有所属,最后不得不以死遁来私奔吧?还是说相府千金被什么外朝来的王子之类的看中了,跑去跟皇帝求亲,事关国家大事,所以才要诈死吧?

比起方怡天马行空的猜测,赵立夏的想法就简单得多了,也实际得多,方怡居然是齐家和方家的后代,那岂不是货真价实的千金大小姐!这个认知让赵立夏整个人都懵了,之前他一直以为,只要他这一辈子都一心一意的对方怡好,让方怡过的开开心心的就足够了,可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真是没用到了极致,居然让这样一个天之娇女亲手洗衣做饭,操持家务,住这样的小房子,吃这样寻常的食物,穿普通的棉布衣服,带廉价的首饰。

方怡到底不是原来那个方怡,她会把方辰当做亲弟弟来疼,会把赵家这些孩子当亲人来看,那是因为他们一起相处过,对于素未谋面的齐家父母,方怡最多也就是叹一声可惜罢了。所以,她很及时地察觉到了赵立夏的不对劲儿,掐了他一把,道:“你又乱想什么呢?”

赵立夏抿了抿唇角,眼底透出浓浓的苦楚,把方怡给吓了一大跳,这样的赵立夏方怡可只在她穿越来的最初两年里看到过:“你这是什么表情?你该不会是发现我的真实身份之后,觉得自己低我一等,配不上我了吧?”

方怡说完,再一看赵立夏的神情,立刻就知道自己说对了,不由有些无语:“这些信你都看过了吧?我爹娘当初可是诈死逃出来的,这欺君之罪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啊!你看他们,这么多年都不敢跟家里联系,哪怕病死了都没人来看一眼!我娘堂堂宰相之女都甘愿做一名普通村妇,我爹堂堂小侯爷都愿意下地耕田,你为什么会觉得我就高你一等了?”

“而且,你看,齐家不论是齐大人还是齐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