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嫂难为-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同意这门亲事,不过正式提亲的时候,要让赵立冬当面来跟我说。”

所有人齐齐扭头,只见秦副将不知何时来到营帐外,此刻正掀开了帘子走进来。秦将军听到自家女儿这番话,忍不住黑了脸训斥:“女儿家家的,成何体统!”

秦副将一抬下巴:“我是副将,我在军中长大,就算是女儿身,也有决定我自己婚事的自由,这是爹爹你当年亲口答应我的!侯爷还可以作证!”

方侯爷张了张嘴,还没来及出声,却见赵立秋上前一步,道:“这是自然,待正式提亲之日,立冬自当亲自登门。”

“还有,叫他自己想首情诗出来,好歹也是秀才出身,莫要再让人看了笑话去!”

听到情诗二字,赵立秋眉心一跳,把话在脑子里过了一圈儿,这才应下:“此事待我回去之后自会说与他听,不知秦副将还有何其他要求?”

“暂且就这些吧。”

赵立秋颔首,转而看向秦将军:“秦将军可有何补充?”

秦将军一张脸黑成了锅底,听了赵立秋的话只摆摆手没吭声,显然是被自家女儿气得不轻。

赵立秋又向着方侯爷行了一礼:“此事还请侯爷做个见证,一个月内,赵家必定登门提亲!”

听到这话,秦将军的脸更黑了,这小子是什么意思?还怕自己反悔不成?还要方侯爷做见证!

作者有话要说:听到这话,秦将军的脸更黑了,这小子是什么意思?还怕自己反悔不成?还要方侯爷做见证!

唔。今晚有点累了,明儿再加更~~~~~~

233心动

赵立秋的话音刚落,营帐里顿时就热闹起来;几个将军纷纷向秦将军祝贺;全然不顾他那跟黑炭有的一比的脸色,秦副将跟赵立秋说完话后就转身潇洒地离开了大帅营帐;一路冷着脸回到自己的营帐里,直到一头扎进被子里,脸上起了漫开了一层层的红晕。

这次情诗事件被传开以来,大家哄笑一堂,说什么的都有,对赵立冬有好感就笑话他的老实;不喜欢他的则就是说他虚伪甚至是沽名钓誉,一个秀才连首情诗都不会写,还要弟弟帮忙,实在是让人不齿!可在秦副将眼里,却并非如此看待,每每想到赵立冬,她总会想起那个每天一大早趁着她不操练的时候偷偷往她的营帐里送草编小玩意儿的身影,也会想起他沮丧地坐在讲堂的台阶上跟学生们诉说自己对弟弟们的愧疚,大家说的不错,这人就是个老实头,老实得都有些呆傻了,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呆呆傻傻把自己气得跳脚的人,冷不丁地就撞进了心里,从此便再也挥不走了。

秦副将不是在赵立冬帮秦将军挡刀子之后才认识他的,早在这批新兵第一次到来的时候她就记得赵立冬了,那时候,因为战事紧张,蛮夷凶残,方侯爷不让她带兵上阵,只打发了她去训练这些新兵,当时她是满腔的委屈,觉得自己终究还是因为身为女儿身而被嫌弃了,训练新兵的时候难免就严苛了一些。

这些新兵哪里见过这架势,几乎每天都有不少人犯错,然后受罚,罚过之后就渐渐学乖了,也渐渐向真正的将士靠拢了,那时候,秦副将还不知道赵立冬的名字,只是认得出那张脸,浓眉大眼,五官端正,一脸正气,带着一股子热血的劲头,但是这些都不是让秦副将记得他的原因,毕竟这样的模样精神在军营里并不少见,直到有一天,赵立冬和另外一个新兵在集合的时候迟到了,原本按老规矩,一人五军棍也就过了,但是赵立冬却大声要求替另一位新兵受罚,理由是那位新兵感染了风寒。这种藐视军令的行为让秦副将的不满爆发到极致,当即将两人的惩罚加到三十军棍,这军棍可不是寻常的板子,五军棍挨下来都会好几天睡不好,三十军棍那至少是要躺上一阵子了,饶是如此,赵立冬却依然坚持要替那位新兵挨军棍。秦副将冷眼看着他,最后终于退了一步,只要他能挨上六十军棍,她就不再追究这件事。

这六十军棍让赵立冬足足躺了一个月,也让秦副将对他上了心,不为别的,只为那六十棍打下去,这小子愣是一声没吭,这份毅力韧性很是难得。这件事甚至惊动了正在前线跟蛮夷作战的方侯爷,方侯爷亲自把秦副将叫去问了几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言语间对赵立冬似乎有些看好,秦副将并不觉得意外,她自己也挺看好赵立冬的。

方侯爷依然不让秦副将上前线,但此刻的秦副将已经没了当初的怨怒,训练新兵也同样是保家卫国,后来,她开始关注那个成天都傻乐呵的新兵,知道他会来参军是因为仰慕方侯爷;知道他是孤儿,但是有两个哥哥,两个弟弟,还有一个好嫂子和一个小妹妹;知道他那两个弟弟乖巧懂事聪明过人,是左大名士的亲传弟子,年方十一岁就双双中了举人;知道他们家就他最笨,模样也最差,但是家里人都没有嫌弃过他,兄嫂很疼他,弟妹也很孝顺他;知道他几乎每个月都要写家书,发放的军饷也都乖乖随着家书一并交了回去……

秦副将每次听说都忍不住哼一声,这人倒是有自知之明,直到自己愚笨,不过模样嘛,倒也算马马虎虎,比上不足,比下也有余了。直到过了很久以后,秦副将才偶然得知,原来这个自称自己最笨模样也最差的人居然也是左大名士的学生,居然也考上了秀才!

吃惊的不只是秦副将,还有跟赵立冬一起的其他新兵,以及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大秘密的武备监,天知道武备监的这位只是刚巧路过新人军营,见他们捧着一沓书信眼巴巴等着唯一识字儿的赵立冬回来帮他们分信外带念信,心里突然就被触动了一下,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离家参军时的情形,然后就主动上前帮他们分了书信,后来看在他们一个个可怜兮兮地模样,索性好人做到底就帮他们把书信都念了一遍,拆信拆顺手了的武备监一个没留神就把赵立冬的家书也给拆了,准备先扫一遍再开始念,结果这一扫就察觉出不对劲儿来了,抬头就问谁是叫立冬的。就这个时候,赵立冬刚好回来了,看到书信被拆了也没太在意,只捧着书信喜滋滋地看。武备监好奇地在一旁问了几句,赵立冬随口就这么把自己的老底儿抖了出来。于是,所有人都震惊了,合着面前这位不仅仅是识几个字儿,而是位小秀才啊!还是左穆左大名士的学生啊!

赵立冬其实并不是有心想要隐瞒,他只是在跟大家混熟了之后发现大家几乎都不怎么识字儿更别提读书了,还有人说读书人都跟娘们似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成天就摇头晃脑的。于是,赵立冬就默默地把自己是个秀才并且还有左穆这个大名师的话都给咽了回去,他是这么跟自己说的,他如今是士兵,读书人的那一套就得暂时放下!

那位武备监打死都没想到他不过是偶尔心血来潮想要做一回好事,结果就好死不死地挖出了一位潜藏至深的左大名士的秀才学生!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申请调去负责查找细作的工作。

方侯爷这一阵子观察也观察的差不多了,确定赵立冬的心性之后,眼下也就顺水推舟给了他一个文职,军中上下没有任何人对此有意见,连眼红的情绪都聚集不起来啊,人家是个秀才不说,还是左大名士的学生啊!这样的人跟其他普通人一样入伍,然后天天被秦副将操练打军棍,人家却一点儿意见都没有,提都不提自己的身世,你让其他人怎么好意思再去羡慕嫉妒恨,更何况,羡慕有用吗?笔杆子什么的让你拿你拿得起来吗?斗大的字儿都不认识一箩筐啊!

于是,赵立冬就是在各种阴差阳错中达到了扮猪吃老虎的效果,他自己从头到尾都是呆愣愣的,对此完全一无所知,直到被调了文书工作,偶尔还可以见见方侯爷,赵立冬觉得整个人生都圆满了,自然更不会去想之前的那些事儿了。此刻的秦副将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内心对赵立冬的看法,只觉得这人着实是有够呆的,却又呆的有那么一点儿可爱。

再然后,方侯爷排兵布阵,故布疑局引诱蛮夷主力部队来袭,赵立冬连同其它新兵主动请缨,最终被方侯爷选中,然后就替秦将军挡了一刀。

以身相许的提议是秦将军提出来的,到底他是怎么起了这个心思那就是方侯爷的手段了,但是这个提议却是秦将军自己琢磨出来的,并亲口询问了秦副将的意思,父女两常年在军中,早已习惯了直来直往,秦副将几乎只考虑了片刻就点头应下了,你说这亲事门不当户不对?可对秦家父女两来说,这根本不是问题,出身低微却靠着自己爬上将门之家的他们其实才是真正的尴尬,那些大家族哪个不是几代传承?规规矩矩条条框框,未必就看得起这自幼在军中长大的“野姑娘”。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找个自己称心如意的,秦副将是这么想的,秦将军也同样是这么想的,所以父女两对赵立冬都很满意,于是就有了后来秦副将每天三趟地往赵立冬的营帐跑。

没有人知道秦副将是先看中了赵立冬然后才因为他对秦将军的救命之恩而以身相许的,早在赵立冬懵懵懂懂地对秦副将各种敬佩仰视的时候,秦副将就已经把这个呆子给记在心里。所以那天听了赵立冬的话她才会那般生气,没想到在那人心里她居然是这样蛮横无理的人,他居然会认为她嫁了他之后会让他的家人受委屈!真正委屈的这个人明明是她才对!

如今,秦副将从赵立冬笨拙地讨好中体会到了他的心意,那自然不会再继续生气下去,那不是她的作风!

……

赵立秋完全没有想到这门亲事居然这么轻易就定下来了,他原本已经做好了长期准备,打算每天都来找秦将军叙叙话,用诚意打动对方,毕竟最近赵立冬做的蠢事有点多,赵立秋自问若是换了自己是秦将军,那绝对是要重新考虑要不要把女儿嫁给这么个呆子。却没料到,才刚开了口,秦副将居然自己出面应了这门亲事,那秦将军看样子也没反对,这实在是意外的惊喜!虽然姑娘家自己出面应了亲事传出去有点儿不够矜持,但赵立秋却不会介意这个,自家大哥大嫂当年可是两人面对面订的亲事呢!

从军营里出来之后,赵立秋一路兴匆匆地赶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立冬:“你别再这么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了,快给我精神起来,回头你媳妇儿要是嫌弃你了不肯嫁了你可别跟我哭!”

赵立冬愣了半天才意识到赵立秋说的什么:“这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你们这门亲事要再不订下来,我就真的要成全城的笑话了!”赵立秋对于自己曾经帮赵立冬出过的那些个主意十分的后悔,更觉得自己一世英名就毁于这一旦,如今亲事成了,那这事儿终于是可以揭过去了,回头谁要再敢用那似笑非笑地语气提情诗的事儿,他一定要对方噎得死死的!

赵立秋说完,也不去管傻乐的赵立冬,转身就把王芊芊拉进房里商量接下来的事宜,家书是不必写了,赵立秋要亲自回去一趟,毕竟这一次,不光光是赵立夏一个人来就够了的,方怡他们肯定也要一起过来,原本秦副将肯嫁赵立冬就已经是下嫁了,他们赵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怠慢了人家。让赵立夏一个人带着方怡和几个小的上路肯定是不行的,赵立秋得亲自回家去接才行。

……

大帅营帐里,众将领嘻嘻哈哈地闹着秦将军,却谁都没察觉到方侯爷的异常。自从听赵立秋说完那句话以后,方侯爷就不再出声,放在案桌下的手紧紧握成拳,只有这样,才能抑制住内心的激动,一个月内,赵家必登门提亲!以赵家这些孩子的心性,一个月内,赵立夏方怡他们必定会全家出动赶往边城。也就是说,他很快就能看到他的曾孙们了!

等到众将领们闹够了秦将军,纷纷告辞,方侯爷才松了表情,从怀里取出一张宣纸,缓缓展开,上面赫然是方辰的画像,方侯爷抬起手,轻轻摩挲着画像里的人,老泪纵横。为了这一天,自己想了多久?盼了多久?方侯爷已经完全记不清了,他也懒得再去回想,他只希望时间能快快过去,好让方怡方辰姐弟两能早日站在他的面前,叫他一声曾祖父!两个孩子是那么的乖巧懂事,那么的聪明善良,丝毫不计较他们这些当长辈的对他们的不闻不问,还体贴地替他们着想!这样的孩子,谁能不想,谁又能不盼?为了这两个孩子的前程,哪怕是要他拼出这条老命他也是心甘情愿的!

方侯爷一个人在营帐里静静坐了许久,直到傍晚时分,才命守卫去叫了一个人来:“带着你的手下,兵分两路,一队日夜兼程赶往左穆的府邸,把这封信交给里面的齐大人,一队跟随赵立秋,暗中保护他的安全。这件事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是!”

234一致对外

听了方怡的话后,方辰和赵立年到底还是合写了一封家书给赵立冬回过去了;至于过程;倒也不算太纠结,两个人一人写一半儿;方辰写开头;赵立年写结尾,无非就是告诉赵立冬他们已经再度“和好”了。若是赵立秋看到这封信,肯定能看出问题来,要真和好了,哪里还需要两人一人写一半儿?直接就是一人说一人写了,但赵立冬不是赵立秋,他看了这封信之后,肯定会高兴两个弟弟终于在他苦口婆心的劝解下“和好如初”了!

不过,虽然离和好如初尚且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但是冷战中的两人到底还是打破了不交谈的僵局,两人开了口之后,才发觉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同时也发现对方的语气似乎也没有预料中的针锋相对,心里头硬撑着的那一股气好似被戳了个小窟窿,呼呼地就跑出去了。

正如其他人所料,两人在冷战期间,心理上身体上都受到了煎熬,身边少了同吃同住了六七年的伴儿,心理上则是少了可以时刻交流的对象,所学所感都不能说与人听,这种滋味可不好受,就算换了任何人也都不会好受。按理说应该不至于闹这么久,可问题就在于他们不仅仅是动嘴,甚至还动了手,君子动口不动手,都被对方逼得连君子都不当了,这股气哪里咽得下去?那小小的高傲的自尊心也不允许他们咽下去啊!

如今,赵立冬的一封言辞恳切的家书,再加上方怡突如其来的训斥,给两人之间的冷战创造了一个微妙的契机,自从合写了那封家书之后,两人虽然也没再同对方说过话,看起来依旧别别扭扭的,但至少不再针锋相对,气场明显融洽了许多,甚至还会两个人一起逗壮壮玩儿,虽然是一人逗半边,但是壮壮不在意啊,左手拉着小舅舅,右手牵着小叔叔,颠簸着小短腿儿就想往前迈,虽然看上去很像是被方辰和赵立年一路提溜着走,但小家伙很满足很开心啊,咯咯笑的可开怀了!

……

赵立秋连夜把边城这边的诸多事宜都安排妥当,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启程出发,赵立冬听了之后也要同他一道回去接人,却被赵立秋给拦住了:“你去接人,你这是打算照顾弟妹呢还是等着我们照顾你?你身上的伤都还没好利索,你跟着我颠簸什么?”

“怎么没好利索?大夫都说了没事要多走动走动,我跟你一道回家一趟岂不是正好?”

赵立秋没好气道:“大夫让你没事多走动走动,可没让你走回老家去,行了,这事儿你就跟我别争了,我是不会带你去的。”

赵立冬耸拉着脑袋不吭声了,赵立秋瞧了几眼,忍不住道:“最多二十天我就能回来了,到时候大家都要来,你急什么!”

“壮壮才九个月呢,肯定不能跟着你们一起过来,我这个当三叔的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他一眼。”

赵立秋想了想,发现还真是这情况,小家伙才九个月,虽说,不宜跟着他们长途跋涉,十之□是会留在左府里头,没想到赵立冬还挺惦记小侄子的:“你别说的好像你活不长久似的,这回见不着下回不就见着了?这场仗已经打得差不多了,指不定哪天就能班师回朝了。再说了,你不还可以看画像么?”

赵立冬撇了撇嘴:“那哪儿一样啊!不趁着他小的时候多抱抱,回头他跟我都不亲!”

赵立秋突然痞痞一笑,压低了声音道:“想抱啊?回头让你的秦副将给你生个不就是了,到时候你一天抱十二个时辰都行!”

赵立冬顿时就闹了个大红脸,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你有本事怎的不让二嫂给你生一个!净会说我!”

赵立秋眉头一挑:“你这小子!嘴皮子倒是越来越利索了啊,谁说我没本事了?这要不是为了你,我至于大老远的跑到这儿来么?你二嫂成天里里外外的忙着,哪有功夫生孩子?”赵立冬立刻就不吭声了,也不提要跟着回家去的话了,论斗嘴,他从小到大都没说过自家二哥哪怕一回。

见赵立冬不吭声了,赵立秋落得清静,麻利地收拾好东西,拍拍他的肩,正色道:“好了,二哥不带你去还有个原因,你二嫂和那些孩子还要人看着啊,我们全都走了,有人算计他们怎么办?那些孩子鬼精鬼精的又是当地的或许吃不了什么大亏,可你二嫂就是个软性子,万一出了什么事儿可怎么办?有你在,二哥我才放心回家接他们来。”

赵立冬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从头到尾压根儿就没想过二嫂,心里头不由一阵羞愧,听了赵立秋的话,连忙一口应下:“二哥,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嫂子的,只要有我在,保管不让人动她一根毫毛!”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好了,时间不早了,回去歇着吧,明早我还要早起。”

赵立冬立刻乖乖地回屋睡觉去了,等他走远,王芊芊才从里屋走出来,冲赵立秋头一句话就是:“立冬肯定没少被你欺负。”

赵立秋立刻摆出一副委屈的模样:“哪儿能啊,这你可真误会我了,这么老实听话的弟弟,我疼都来不及呢!不信你明儿自己问他!”

王芊芊拿手指戳了赵立秋一下,嗔道:“你就装吧。”话是这么说,王芊芊却知道赵立秋这话不假,他对那几个弟妹确实很上心,几个小的显然也对他很是崇拜,几乎都不会去怀疑他的话。

赵立秋一边说着话,一边揽着王芊芊往里屋走:“我走了以后,你自己要照顾好自己,外头的生意不必理会,拖他十天半月等我回来也不着急,家里这几间铺子你就让赵立冬随便去走走就行了,你自个儿别出门。”

“我知道,我会照顾好自己,立冬我也会看着他的,你路上也要小心。”

……

就在方辰和赵立年合写的家书送出去没几天,赵立秋居然又突然回来了,再次把大家给吓了一跳,不过等问清楚之后,所有人又都忍不住欢喜,想不到赵立冬跟那位秦副将这么快就成了好事,高兴之余,方辰和赵立年的脸色神态隐约又有了些变化。

说完正事,赵立秋自然要关心一下几个小的,壮壮是最可爱的一个了,小家伙白白胖胖的,原本正坐在床上自顾抓着胖脚丫子玩儿,突然听到赵立秋的声音,小家伙半张着小嘴儿扭过头,呆呆地看了赵立秋一会儿,突然就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伸出短胖短胖的小胳膊,嘴里很清晰地吐出一个字:“抱!”

这一下子,可把赵立秋给乐得,冲上去就把小家伙捞进怀里,狠狠地亲了一大口:“壮壮真乖!两个多月没见居然还记得二叔!”

壮壮被亲了好几下,也搂着赵立秋的脖子回了一个亲吻,亲的他半脸的口水,亮晶晶的,赵立秋却毫不在意,这叔侄两很快就玩到一堆去。赵立夏在一旁瞧着,不由笑道:“这么眼红,不如让芊芊给你生一个。”

赵立秋道:“大哥你怎么跟立冬那小子说一样的话,我这次回来之前他也这么说的。说起来,辰辰和立年还闹着呢?这回怎么气性那么大?”

不提还好,一提赵立夏就忍不住想训人:“你还好意思问!有你这么当哥哥的么?给立冬出馊主意也就罢了,居然连辰辰和立年都不放过!你看看你,害得他们闹到现在还没消停!”

“你别冤枉我啊,他们闹翻肯定还有别的事儿吧?写情书怎么可能写掰了,他们要是有攀比之心哪里还等到现在!”赵立秋不是赵立冬,看了家书之后就琢磨出不对来了,方辰和赵立年那是什么关系?要是他们都会彼此争强好胜,那早闹掰不知道多少回了,所以这事儿啊,肯定有猫腻!

赵立夏哼了一声,当即把赵立年偷了方辰的情诗送去给左筱筱,结果被左柳当场抓住,当着所有人的面抖开了问方辰是不是对左筱筱有意思,然后两个人就在左府的花园里大打出手,冷战至今。

赵立秋听完,愣了眨眼的功夫,随即大笑出声,抱着壮壮笑得一抖一抖的,怕摔着小家伙,连忙把他扔回床上,一个劲儿捶床大笑:“大哥,你说的那两人真的是辰辰和立年?立年会做那种事倒是不稀奇,只是辰辰,他居然会打架?还把立年打的鼻青脸肿?还是在左府的花园里?哎哟!我肚子疼!”

想起当日的情形,赵立夏也忍不住发笑:“我们当时听了之后都不大相信,左大哥甚至还趁着方辰泡澡换衣服的功夫去笑话他,结果才让他真正地恼火了,当晚回来就搬到你房间里去了,两人杠了两个月没理对方,还是前几天立冬的家书过来,你嫂子发了话,他们才稍微好了点儿,不过也就好那么一点儿,话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