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嫂难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脸了!话说,这种被棒打鸳鸯的愤怒是从哪里冒出来啊!

听到赵立夏劝慰的话,方怡没出声,直觉这事儿还没完,依着老赵家的那群人的折腾劲儿,怕是没那么容易就放弃,更何况,她跟赵立夏有订亲文书,可赵立秋还没有啊,要是赵老爷子死咬着赵立秋不放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_^

前两天叔叔从外地赶回来了,所以更新没更上

明儿起争取继续多更·····

53买下人

只是这一回;就算是方怡也有点儿没招了;再怎么说她也是个姑娘家;又在这封建的古代;万一不小心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儿,最后被抓去浸了猪笼,那可就真是亏大发了。上次因为顶撞了赵老爷子几句结果被扣上了大不孝的罪名;让方怡如今做任何事都要多想几遍;就怕不小心又犯了古人的忌讳。

赵立夏对于自家那群亲戚也有很深刻的认识,辗转反侧了一宿都没想出什么法子来,第二天顶着一双黑眼圈去了城里,趁着铺子还没开;迫不及待就跟白城山说了这事儿;想要讨教一下看有没有更好的法子。

白城山听了之后,忍不住道:“赵老爷子怎么越老越糊涂了,这种事也做的出!”

赵立夏苦着脸:“我昨晚不过说了句我跟方怡已有婚约,就被爷爷骂做是不孝,顶撞长辈,实在是为难的很,我怕这样下去,我和立秋的婚事都要被爷爷做主了。叔,你可有什么法子?”

白城山沉吟半晌,道:“你且不要着急,这事儿其实不要紧,赵老爷子也不能把你们怎么样,只要你咬定了孝期在身,婚事暂不考虑,赵老爷子就不能往你头上扣不孝的帽子。只要孝期一过,那时候,如若你还是想要脱离赵家,我可以帮你。”

赵立夏一愣,难以置信地问:“你能帮我们脱离赵家?”

“我能。”既然提到这事儿,白城山就索性都跟赵立夏说了:“立夏,自古只有父弃子,不能子弃父,我能帮你脱离赵家,并非因为赵老爷子对你的苛刻,而是因为你爹早就被赵老爷子送给了我的小叔。当年,你爷爷本想把你爹卖给人家当下人,半路上遇到我小叔,我小叔也是命苦之人,对你爹心生怜惜,拦住了你爷爷,两人商议过后,你爹就成了我小叔的徒弟,而你爷爷当时也签了份文书,文书上写着把你爹给了我小叔当儿子。”

“当年我小叔之所以写了这份文书,也是为了防止你爷爷中途变卦,又把你爹给卖了出去。我小叔命犯孤寡,是以也从未想过要让你爹当他的儿子,一直也没对外人提过,你爹也依然是赵老爷子的长子,若非此番看到你们一群孤儿被人欺负,我也断不会提到此事。”

“若是两年之后,你依然还铁了心要脱离赵家,我可以凭着这份文书到赵家,把你爹过继到我们白家,如此一来,你们也就能脱离了赵老爷子一家。只是,此事毕竟是大事,对你们一家的声誉也会有影响,你要认认真真的考虑过后,再来决定。”

赵立夏一直都知道赵老爷子不喜欢他爹,不喜欢他们一家,却没想到居然不喜欢到这种地步,不喜欢到甚至不惜要掉亲儿子!他一直以为赵老爷子只不过是把他爹半卖半送给了那老猎户,却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么一层!连一个外人都看不过去了,可见赵老爷子当年做的事是有多狠心!居然要卖给别人当下人!那一辈子就是奴籍了啊!连带儿子都没法儿再翻身了!这种事他怎么做得出来!

就在这一刻,赵立夏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他一定要脱离赵家!他没办法对着一个想要卖掉他爹的人毕恭毕敬,他更不愿意对着那样一个人喊爷爷,那个狠心的人根本就不配!

白城山看着赵立夏此刻的神色就已经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不由暗自叹了口气,他之所以一直忍着没说,就是不愿意看到赵立夏为了当年的事而悲伤愤怒。可事情到了这一步,老赵家的那群人已经彻底地没了良心,继续拖下去,他们迟早要把这群半大的孩子拆吃入腹,连骨头渣儿都不剩了!

若是以前,白城山还会犹豫,但是在听了刘掌柜的对这群孩子的评价之后,他心底就已经下了决心,老赵家的人必须要彻底解决,不然这群孩子将来迟早要被他们坑死!

好一会儿过后,赵立夏才抹了把脸,露出一个带着哭意的笑脸:“叔,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一切,等我爹娘的孝期过了再说吧,我不想他们走得不安宁。”

白城山拍拍赵立夏的肩:“好孩子,别难过了,人这一辈子,总会有各种不如意的事,咬咬牙,熬一熬就过去了,以后会好的。”

赵立夏缓缓点头:“会好起来的。”

……

方怡正在后院儿跟白婶儿和三妞儿一起准备做开心糍,看到赵立夏跟着白城山从旁边的屋里走出来,整个人似乎变了一些,不由有些纳闷,白城山跟他说什么了?

不知不觉间,这开心糍也卖了快有一个月了,眼瞅着天气越来越热,这生意也大不如前,差不多是时候收摊儿了,况且,那些艾草也都长老了,新嫩的艾叶儿是越来越少,方怡寻了个空挡,趁着大家都在的时候,把这事儿提了一下。

所有人都是一愣,心里又涌起一丝失落来,对于赵家方家这些半大的孩子来说,这开心糍的买卖可是一笔不小的进账,虽然这帐还没有彻底地算清楚,但是听白城山的意思,赚了不少呢,这会儿突然就要停下了,又要回到以前的苦日子了么?

眼瞅着面前一张张沉下去的小脸儿,白城山咳了一声,笑道:“停下也好,天气热了,再围着蒸笼做开心糍也辛苦,咱们回头再想别的法子。别皱着脸了,快吃饭,等吃完了,咱们一起算算账!”

听到算账,小家伙们的精神总算是恢复了一些,立刻大口大口地扒拉着碗里的食物。

吃过早饭,方怡和白婶儿三妞儿清点了一下剩下的糯米粉,算计着还够用三天的样子,做馅儿的材料都是当天买的。白城山拖了两袋子的钱,让几个小的一起数。头一回见到这么多的铜板儿,小家伙们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哪里还有半点沮丧的模样!

白城山笑眯眯地在旁边瞧着几个小的数铜钱,再用细绳串起来,800枚铜钱串一串,那两大袋子的铜板儿最后串了二十来串,这可就是二十多两啊!听到这个数字,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光卖开心糍居然就卖了二十多两!

方怡听到这个数字也惊了一惊,要知道村里普通人家一年的开销也不过二两银子的样子,他们一个月就赚了好几年的口粮!随即不免感慨,果然高端路线就是来钱快啊!可惜这玩意儿不能一年四季的做!回头一定要再想一些这里暂时还没有的吃食来!

到手的银子有二十多两,还要扣除材料的钱才行,这糯米粉和那些调馅儿的东西加起来也有好几两,最后一算,纯收入有十五两半,这还不算未来三天的!这可真是个吓人的数字,就连白城山自己都有些意外了,没想到区区一个吃食,居然都快赶上他出一趟门所赚的钱了!

无论何时,钱始终还是个令人愉快的存在,一屋子的人各个都笑开了怀,白城山瞅着天色不早了,把赵立冬和赵立年方辰赶去对面学习,然后开始商量这钱要怎么分。

方怡看了眼赵立夏,赵立夏道:“叔,这不是早就说好的么,咱们一人一半儿。”

白城山笑了笑:“起初只是随口说说,如今也要适当变通一下才是,你看,三妞儿跟着我们忙了一个月,连带着他们家里也帮着忙了一个月,怎么说也要分一份才是。”

还沉静在一个月就赚了这一大堆钱的震惊中的三妞儿听到自己的名字,颇有些迷茫地抬起头,听到要分钱给自己,连忙摆摆手:“白叔,我只是来给方怡帮忙的,哪里用得着分给我,你们分就是了。”

方怡拉下三妞儿的手,笑道:“就算帮忙也没有白帮的道理,更何况又不只你一个人帮了忙,杨婶儿杨树还有你弟弟不也天天忙着帮我们采艾草么?哪能算了。不过这钱从我们这一份里扣就好了。”

赵立夏也点头:“白叔,开心糍能卖那么好,你才是最辛苦的,分一半已经是我们讨了便宜,杨叔一家回头我们再去跟他们商量就好。”

这些话听起来别提有多贴心了,白城山心下高兴,拍板道:“都别争了,三妞儿分两成,咱们一人四成,横竖这银子赚得多,也不在乎这一点了。”

听到这话,众人乖乖应了,唯独三妞儿憋红着一张脸,却说不出话来,心里着急得不行,怎么能这样呢!她学了方怡的独门手艺不说,这会儿还平白的分了那么多钱,这可万万不行啊!不过白城山也没打算把钱给她,是以她也没机会继续拒绝,只皱着一张脸心不在焉地忙了一天。

这天晚上,白城山照例跑了一趟赵家村儿,先去了趟杨叔杨婶儿家里,给钱的时候跟打架似的,那两位朴实的好人死活不肯要那三两银子,推拒了半天才收了二两,饶是白城山也有些无奈,最终只得依了他们,心里头却是将这一家人又看重了几分。

等送了孩子们回家,白城山又去了趟里正屋里,好生感激了一番他替赵立夏出头的事,听得里正心下忐忑,这白城山话里话外以赵立夏的叔叔自居,看样子,是真的想要把赵立夏他们带出赵家啊!不过再一想老赵家的做的那些事儿,忍不住又是一番叹气,真是作孽啊!

这般又过了两天,眼瞅着这摊子就要收了,白城山突然把赵立夏和方怡叫道一边:“前两天我听捕快说,去年南边儿遭灾严重,不少流民过不下去,想要卖身为奴。我琢磨着,你们到底都是群半大的孩子,守着那一百亩地,与其总是请短工,倒不如干脆买几个下人,平日里也好照应照应。”

赵立夏想了想,道:“买几个下人倒是可以,只不过,我怕遇到品性不好的,反倒是麻烦。”

白城山道:“这个有我在,自会帮你选几个品性好的,这几天我托人帮我看过了,有几个还不错,你若是同意,我这就去跟那头说。”

赵立夏想着,如果能买两个下人,方怡也不至于那么辛苦了,地里的活儿也能轻松些,他和立秋也好腾出些时间来读读书,这样倒是不错,于是他点点头:“好吧。”

方怡听着,心里突然难过起来,说不出的缘由,在古代,穷人家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只因为遭遇了一场天灾人祸,结果就要把自己给卖出去!到这一刻,方怡才深刻的体会到古代生活的残酷无情!如果不是她运气好遇到了赵立夏他们一家,等着她的,是不是也将会是凄凉的生活?就算她有头脑,可在两眼一抹黑的地方,她一个十四岁的小丫头又能做什么?

……

白城山的动作很快,当即就去了趟衙门,结果却领了六个人回来,面对赵立夏诧异的目光,他道:“我这里也缺人手。”

方怡打量着那五个人,三男两女还有一个半大的孩子,他们衣衫褴褛,头发蓬乱,个头虽然不小,却都很瘦弱,面色枯黄,咋一看,跟乞丐并无二致,方怡的鼻子有些发酸,想要给他们送点儿食物,却想起这里并不是她的家,她做不了主。

白城山并没有苛责这些人,带回来之后,先给了他们一身衣服,让他们洗个澡,又给他们吃了一顿饱饭,然后才把他们带到屋里,不用想也知道是给他们训话了。

等出来之后,白城山喊来赵立夏和方怡,指了三个人给他们看:“这两人是一对夫妻,这个是他的弟弟,以后就跟着你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采购年货去了

人挤人啊·······

累死了·

54立规矩

赵立夏严肃地打量了那三个人一番;直到他们露出些许担忧忐忑的神情,这才开口道:“谢谢叔。”

白城山点点头;叮嘱道:“回头若有人问起,只说是我帮你们请的长工就是。”

对此;赵立夏和方怡没有任何意见;若是让人知道这三人是他们买来的下人,指不定还会发生什么事儿呢,至少老赵家的那群人绝对是要上门来抢钱了。

话都说完,白城山让那三个人先去休息;等人走了才道:“买下这三个人一共花了八两银子。”

方怡忍不住道:“三个人才八两?”

看着面前两人露出的复杂神情,白城山叹了口气,道:“灾年难过;这已经不算多了,刚刚那个孩子才一两半钱。我已经跟他们说过话了,该交代的也都交代了,我瞅着他们都是些实诚的,这三人原本是好大一家子,到现在就只剩下他们三个,老人孩子都没保住,回头你们对他们好些就是了,但也要留个心眼儿,钱财之物要收好,别轻易就漏了底儿,人心隔肚皮。”

赵立夏点头应道:“叔,我记住了。”

于是,这三个人当晚就跟着他们回家了,回去的马车上,几个小的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突然多出来的“下人”。那三个人明明是最大的个子,却努力的缩着身子,躲避着孩子们好奇探究的目光,方怡看着他们局促地模样,忍不住轻声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三个人低着头,嗫嚅道:“王满仓,王来银,刘三娘。”

方怡转头吩咐一众小家伙们:“叫王大哥,王二哥,王嫂子。”

小家伙们立刻乖乖叫了,清脆稚嫩的嗓音带着孩童特有的天真,不带一丝轻视,把那三个人着实吓了一跳,若非走投无路,他们也不想卖身,谁愿意放着好端端的自由身不要,而去当别人家的下人呢!可流浪在异乡,身无分文,又无田地,除了卖身已经没有其他的退路了。每天在衙门里等着人来挑选,就像是关在栏里待卖的牲口一样,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从起初的尴尬羞涩到冰冷麻木再到卑微的企盼,不是亲身经历根本无法明白那种绝望。

直到白城山的到来,他们才终于得以离开那阴湿潮冷的地方,看着面前那薄薄的一纸文书,即便是不识字的他们也明白,这手印按下去,他们就再也不是自由身,永远都要低人一等了。可是,此刻的他们已经没有了那份会为自己悲哀的自尊,颤抖着手,缓慢却没有丝毫犹豫地在上面按上鲜红的一块。

签卖身契的时候,衙役笑着说他们交了好运,遇上白城山这样的好东家,几个人只跟着笑了笑,那笑比哭还难看,再好的东家,也无法抹灭他们心中的忐忑不安。直到被带回家里,换了新衣服又吃了顿饱饭,冰冷的心才稍稍有了些暖意,听着白城山训话,最后得知他们三个是被另外两家半大的孩子给买了去的。

听完训话,三个人稍稍松了口气,东家吩咐的事儿就跟他们以前一样,种地干活儿就好,这些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接着又见了两位小东家,果然都是十几岁的少年,模样生的很好看,一点都不像是村里的孩子。

坐上马车的时候,三个人心里又渐渐不安起来,不知自己会被带到何方,又会面临怎样的境况,直到被小东家询问名字,又被称作哥哥嫂子,心里说不出的滋味,鼻尖竟然有些酸涩,似乎有想要哭出来冲动。有多久没有被人这般乖巧地称呼过了?有多久没有被人这般平静和善的注视过了?

方怡看着他们无错慌乱的神情,语气更加的柔和起来:“我们的父母都在去年过世了,以后还要劳烦大哥嫂子们的照顾了。”

三个人红着眼,刘三娘更是已经轻轻啜泣起来,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马车里的气氛顿时僵硬起来,几个小家伙面面相觑,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居然惹得他们哭起来了,赵苗苗在方怡的鼓励下,摇摇晃晃地走到他们面前,软糯糯地说:“王嫂子,不哭不哭。”

这乖巧懂事的模样,让刘三娘忍不住想起自己早逝的孩儿,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情绪,抱着赵苗苗痛哭了起来。

在外面赶车的赵立夏听到动静,探过头来:“怎么了?”

方怡抹了抹眼角,摇摇头:“没事,王嫂子心里头难过,让她哭会儿吧。”

赵立夏看了那三人一圈儿,没有多说什么,转过身继续赶路去了。

等到了家门口停下马车,三个人走下车,看到面前的青砖大瓦房顿时愣住了,只呐呐地跟着他们走进院子,就看到那群半大的孩子们飞快地散开,各自忙碌着,有的喂鸡有的喂兔子有的清扫地面有的去厨房烧水,最先回过神的是刘三娘,她上前几步,伸手就要去接赵立秋手里的扫帚,低声道:“我来吧。”

赵立秋顿了顿,把扫帚给了刘三娘:“嗯,谢谢王嫂子,屋里都是干净的,只扫下院子就好,粪便都放到那边的小坑里去。”

刘三娘开了个头,王满仓和王来银兄弟两个也回过神来,四处望着想要找点事做,赵立秋见状,忙道:“不着急,等会儿还要清理屋子呢,你们先歇会儿。”

等赵立夏去后院儿喂了牛和马回来,开始安排三个人晚上睡觉的地方了,所幸当初盖房子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家里孩子多,所以房间也多,加起来足足有五间,但是做了炕的却只有三间,毕竟孩子们都还小,如今赵立夏一家五个都是挤在同一间房里睡的,赵父赵母的房间之前供奉着牌位,如今也一直都是空着的,剩下的就只有一间是有炕的,显然不太够。

方怡想了想道:“要不然让王婶儿先去我那里挤两天,等砌了炕再搬回来。”

王满仓动了动嘴角,装着胆子说了句:“我们之前也是挤着睡的,这炕够大了。”

赵立夏和方怡都有些默然,明白王满仓说的都是实情,连命都快顾不上了,哪里还顾得了其他?

私心里,赵立夏也不愿意刘三娘跟方怡和方辰一起睡,说不出的原因。最后,他道:“那就挤两天吧,我明儿就去找人来砌炕头。”

许是察觉到小东家很好说话,王满仓又说了一句:“不用找人了,我们就会。”

赵立夏有些意外,笑道:“那成,明儿你们就在家里把炕给砌了吧,让立秋给你们打下手。”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等水烧开,众人又去冲个澡,那三人抢着要给赵立夏他们收拾澡盆,却被赵立夏按住了,他同意买这三个人回来的理由有很多,却独独没有让他们当下人这一条,等洗过澡,打发几个小的去睡觉,赵立夏带着方怡赵立秋坐在那三人的房里,正色道:“你们是第一天来我们家,有些话我就先挑明了说。虽说我手里有你们的卖身契,但我并不想要下人,你们就把自己当做是长工就好,另外再帮着把家里拾掇拾掇,平日里的吃穿用度我不会少了你们,每年秋收过后我也会分些工钱给你们。”

“但是,我有几点要求:第一,不能多嘴多事;第二,不要手脚不干净;第三,有事可以直说,不要背地里折腾。这三点如果你们做不到,我会把你们送还给白叔。”

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更何况每年还能拿到工钱,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哪里还有不应的道理,当即连连点头。

赵立夏见状,露出些许满意的神色,转头看了赵立秋一眼,赵立秋上前两步,神态很是亲热:“王大哥,王二哥,王婶儿,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爹娘去的突然,家里连个长辈都没有,很多事我们都不懂,白白让人看了笑话,你们来了正好不过了。”

方怡在一边看着,心下默默的感慨,真瞧不出,这阳光小少年居然还有这心思,居然懂得一颗枣儿一下棒槌的道理,这一个唱白脸一个□脸,配合得还挺默契,亏她刚刚还打了草稿,准备适当时候来个下马威呢,虽然心里很是同情这三个人,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规矩该立的还是要立!谁让他们目前还属于孤儿弱势群体呢。

55新的安排

第二天天不亮那三人就都起来了;在屋里坐了半天,想要出去找些活儿干;却又怕做不好惹得小东家不高兴,更怕笨手笨脚吵醒了小东家;犹豫了好半天;才轻手轻脚地出了门,却依稀听到有说话的声音,心下顿时一惊,难道小东家已经起来了?那他们在房里磨蹭这么久;会不会让小东家觉得他们贪睡?

三个人急急忙忙地循着声音走到后院儿,果然就看到三个小东家在院子里慢吞吞地比划着,只是那姿势瞅着有些奇怪;不过那三人也没心思多想,满脑子就着急小东家可千万别觉得他们懒就好。

看到三人,赵立夏连忙收了招式,道:“你们起了?天还早着呢,可以再睡会儿。”

赵立夏这话本是好意,如今是都快六月了,天亮的早,完全可以再睡会儿,只不过这话听在那三人的耳朵里却又是另一番滋味,那三人苦着脸,一副做错事的模样,低声道:“是我们起晚了。”

赵立秋见状,连忙笑道:“不晚不晚,是我们习惯了早起,打两套拳精神精神。”

那三人的心中依旧很不安,赵立夏沉吟片刻,才道:“我们家事情不多,你们也不必起太早,如今已经入夏,等天亮再起也行的,不必非要比我们起的早。”

听到这话,那三人才稍稍定了心,又道:“有哪些事要我们做的,东家只管吩咐就是。”

赵立夏道:“你们都比我年长,叫我立夏就好。事情不多,早上起来从井里打些水上来,装满水缸就好,水井就在那个小屋子里。另外再去摘些草来喂兔子,厨房里的火升起来,烧些热水,早饭方怡会过来做。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所以你们也不必起太早。”

三人认真地听着,末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