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小娘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过来的人了。”

怪不得大院儿的日子越过越萧条,那么多良田最终都被糟蹋了。

五亩稻子,收下来也够四个人吃上大半年了。这下,可不能再糟蹋了,不然,他们还是要挨饿的。

“明日,我们四人一起去田地里,人多好干活,收收稻子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徐越淡淡开口。

小桃心里立马就不愿意了,她嗫喏着说:“姨太太,小少爷的衣服我还没缝好,明儿恐怕我只有在家里做些针线了。”

徐越轻轻笑道:“这孩子还得好几个月呢,衣服不急着做。”

停顿了下,小桃也没有回复,欢喜在旁边说道:“姨太太,要不明天您就别去了吧,田地里日头大,别晒着您了。我们去了就成。”

徐越温声说道:“欢喜,如今咱们一处在这个院子里呆着,不干活是没有吃食的,若是哪个不想干,她就没脸吃。虽说你们是府里头派来伺候的,我也没拿你们当牛做马,大家伙儿一起,能过的好些个就过的好些个。”

这句话,分明是对着小桃说的。

小桃低着头,说道:“姨太太,我先回房了,趁着晚上不用下地,多赶写工,给小少爷的衣服做齐了,不然明天下了地就没时间了。”

徐越面上也没表情:“嗯。”

没一会,小桃屋子里的灯亮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老刘就从屋子里找出来四把镰刀,在井边的石磨上蹭蹭蹭地磨了一会,刀子便都变得又亮又锋利。

欢喜跟小桃两个人一起做了一锅粥,烙了几张饼,想着徐越怀着孕胃口估计不大好,欢喜专门切了根黄瓜,做了个凉拌黄瓜,醋放得足足的。

吃饭的时候,徐越果然吃了好几筷子那个凉拌黄瓜,欢喜看了心下也是很高兴。

拿着镰刀沿着村里的小路,一路走向自家的田地。

一路上看着村里人养的鸡鸭牛羊什么的,有的家禽是散养的,有的是圈起来的,看起来一派生机勃勃。

徐越随口说着:“等回头,咱们也养一群。”

欢喜连忙接话:“对,回头咱们样一群老母鸡,生好多好多的鸡蛋!炖着吃炒着吃都好吃!”

她心里就想着吃,徐越,老刘和小桃都忍不住乐了。

各家的田地都是挨着的,徐越看了看,大部分人家确实都已经收好了,剩余的几家,看过去,那稻粒也都比自己家的饱满,徐越暗暗下了决心,以后决不再做倒数第一!

到了自家的田埂上,欢喜和老刘仍是极力反对徐越下地,毕竟她是有孕在身,就让她坐在田埂上的一棵树下看着,他们三人便下地开始割稻。

一排排地割下去,最终抱到一起堆成一剁,看着那么多粮食放在自己面前,想着过几天这些稻子打成大米,大米作成香喷喷的吃食的那一刻,徐越终于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欢喜和小桃之前都是没坐过这种农活的,刚开始也不熟悉,在老刘的指导下,渐渐也上手了。三个人一上去割了将近两亩地的稻子。

徐越看了看日头,差不多了,她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就独自回去了,虽然不让她割稻,她回去做做午饭还是没问题的。

翻了翻家里的粮,还剩些欢喜上次买回来的大米,想着地里的已经收上来了,这些也不用太省着吃了,徐越哗啦啦往盆子里倒了不少,淘洗干净准备闷一锅大米饭。

地锅做的大米饭,因着是劈材烧的火,贴着锅的地方一层黄澄澄的焦吃起来各位香!分分钟秒杀什么锅巴饭呀。

想到锅巴饭,徐越脑子里忽然闪现出自己一直爱吃的一道饭,那就是“荷叶饭”。

光是想想,她就已经流口水了,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肚子,孩儿,怎么有了你之后为娘就总是各种嘴馋呢。

村里的确有一处水塘长了一小片荷花,因着是野生的,并不是专人养殖的,长得比较随意。

徐越把锅里搭上劈材,就赶紧去了水塘边折了几片荷叶回来。

回到院子里,把老刘清早去捞网抓到的虾都洗洗干净,只取虾仁,顺便洗了青菜葱姜蒜辣椒。

各种食材准备好,里锅已经开始腾腾地冒热气,米饭估摸着煮一会也就好了,徐越把外锅也点了劈材,锅里倒上油,烧热,葱姜蒜辣椒切碎扔进去,瞬间爆出香味儿了,再把虾仁放进去翻炒。

锅底下火大,烧得锅里的汤汁儿“嗤嗤”地香,香味一阵浓似一阵,等到虾仁差不多熟了,放进去青菜,翻几下,再放盐,花椒粉,又放了点酱油。

再翻炒几下,就出锅了。

这时候米饭也已经焖好了,徐越赶紧把米饭盛出来,倒在盆子里,拌了点事先炸好的虾油,搅拌了几下,再把炒好的青菜虾仁放进去,拌了个均匀。

趁着热气,用那洗干净的荷叶包了六只大饭团,每只的量都是按照每个人的食量来的,多包了一只是怕万一不够吃,还可以有备用的。

包好以后,把一个个圆滚滚的荷叶饭用麻绳系起来,锅里倒上水,水上面放上篦子,把荷叶饭摆到篦子上,锅盖盖得严严实实,大火又蒸了十分钟。

欢喜,老刘,小桃,忙了一上去正回来家吃午饭。

欢喜和小桃的脸上晒的红红的,老刘却因为黑而看不出红,都是累得一身汗,刚走进大门,欢喜就伸着头嗅了起来:“好香。”

徐越正在烧汤,也是老刘早上捞网时带回来的几条小鱼,本身是要扔了的,被徐越给拦了下来,用油两面煎黄,煮了一锅鱼汤,又鲜又香。

等到欢喜小桃老刘三人打水洗好脸和手时,徐越已经把饭和汤走端上了桌子。

看着面前一大只墨绿色的东西,欢喜疑惑地说:“姨太太,这是啥,今天我们要吃这个吗?”

徐越笑眯眯地打开自己的,说道:“这是荷叶饭,快尝尝。”

第三十九章

没过几天,刘家村就迎来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

天色昏暗,风刮得也不对劲,乌云一阵翻滚着黑过一阵,欢喜刚把院子里晾晒的被单和衣物拿进屋子里,外面的雨就下了起来。

树枝哗啦啦地被风吹得东倒西歪,随着天上一声惊雷,雨势渐密,但也只是那么一会,便又变成了小雨。

徐越跟欢喜,小桃三人在堂屋里坐着,欢喜跟着小桃一起正在做着针线,徐越歪在躺椅上,呆呆看着廊檐外的雨幕。

中间的小圆桌上,放了一壶热热的大麦茶,和一只窈窕的花瓶,插着一枝秀丽的荷花。

这日子不声不响地也过了下去,人一闲下来不免又开始思量更多的事情。

大门外却忽然响起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吴霞的大儿子吴大宝。

他正撑着一把油纸伞,小脸上满是期待:“刘大伯,俺爹问你去不去逮鱼?趁着下雨天!”

老刘原是在廊檐下坐着抽烟斗,听到这话,放下烟斗就应了一声:“你等着,我马上就去。”

他回屋拿了些渔网就跟着吴大宝一起出门了。

欢喜在旁边忍不住高兴地说:“姨太太,在乡下日子还怪好的,就拿吃鱼来说,总能吃到些野生的最新鲜的鱼,刘家村那个池塘里的鱼,可真是肥美,啊想想我就流口水啦。”

小桃看着她一脸陶醉的样子,戳戳她的肚子:“你自己瞧瞧,自从来了这儿,你倒是胖了多少?”

欢喜耷拉下脸,她摸摸自己的腮帮子,确实胖了不少。

徐越回过神来,望着欢喜宽慰道:“胖一点好,看起来健健康康的,多有福气呀。”

欢喜立马笑着说道:“就是,胖了多好呀,晚上咱们吃鱼面条好不好?”

一句话又转到吃上,这就是欢喜,徐越也忍不住笑了。

刘家村的池塘,有点像徐越想象中的,小学时候学到的那篇《北大荒的冬天》里提到的池塘,芦苇众多,池塘里鱼儿肥美,有时候还会有野鸭子钻来钻去。

竟然还会有野荷花,想当年上一世徐越十来岁的时候,所见到的大河小河就已经被污染得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了,人工养荷都甚少养得活的。

没有污染的大自然真是好,如今的生活,真是随处都是养眼的风景呀。

想着等老刘晚上打了鱼回来,就按照欢喜所说的,做一锅鲜鲜的鱼面条吃,吃得肚子饱饱的,听着外面的雨声入眠,想想就是舒服。

脑子里忽然又闪现从前读过的一首词和一个典故。

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以及“莼羹鲈脍”。

一下子,徐越的馋虫又被勾了起来,刘家村的池塘里不正好就有莼菜吗?真是太好了,说时迟那时快,徐越叫了下欢喜:“欢喜,我又想起一样好吃的,你想不想吃?”

欢喜眼睛放光:“想吃!是什么好吃的?”

徐越笑眯眯地嘱咐了一番,欢喜立马撑着伞拿了一只小盆子就出去了。

到了晚间,天色将暗的时候,老刘和欢喜一道回来了,两人脸上带着笑,老刘的手里提了一兜子还在活蹦乱跳的鱼,欢喜手里则端着一盆莼菜,和几片鱼香头。

徐越拿过那鱼香头闻了闻,这真是好东西,比那些什么麻辣鲜之类的都好!

几个人又忙活起来,徐越亲自杀鱼,小桃负责和面擀面条,欢喜则去洗菜,老刘劈了两根木材,准备生火。

鱼杀好洗好,用菜刀切成一块一块的,用盐腌了会,拌上面和鱼香碎叶子,锅里放足足的油烧热,鱼块扔进去,“嗤啦”一声,渐渐煎得两面焦黄,面的味道和鱼的味道混在一起,真是香呀。

小桃的面皮已经擀好了,徐越摸了摸,擀得薄薄的,还不错,她把面皮卷起来几层,切成了稍微宽一些的面条,等锅里葱姜爆好,水烧开,便把面条和煎好的鱼块都放了进去,大火在锅底下熊熊地烧,锅里的面条不一会就开始沸腾。

热气缭绕,大家都期待地看着一锅诱人的鱼面条,门口忽然响起一个人的声音:“饭好了吗?”

老刘在烧过,大火映得脸上红红的,他忍不住笑道:“哈哈,咱们的鱼面条把柳老太太都引得迈出了门!”

徐越上前安慰柳老太太:“老太太,等会就好了,外面下着雨,可别着凉了,小桃,赶紧扶她回屋。”

小桃把柳老太太送回了屋,等面条一好,徐越赶紧盛了一大碗给柳老太太送了过去。

接着再一人一碗,围着桌子,吃了个满头大汗,碗里的鱼块,鱼块表层的面,宽宽薄薄的手擀面,浓浓的面汤,甚至拿鱼香碎叶子,都连带着吃了个一干二净。

等吃完以后,才想起来那莼菜还没有做,就只好等着明天再做啦。

睡觉前,徐越忽然想起一件事,看着给自己端洗脚水的欢喜,她问道:“欢喜,你看我,我是不是也胖了?”

欢喜奇怪地回答道:“姨太太,您胖了很正常呀,怀了孩子都是要胖的。后面还会更胖的。”

徐越把脚伸进热热的水盆里,忍着心痛答道:“哦?是这样?”

实则,她已经十分悲痛了,呜呜呜,不能再吃了,不是说有的人吃进去的东西都被孩子吸收了吗?为什么她不是那些“有的人”。

徐越摸摸自己的大腿和腰,她最近光注意自己的肚子了,猛地一回想,她快要变成象腿了。

看着徐越默默无言的样子,欢喜说道:“姨太太,您呀,就是太瘦了,大少爷临走之前,就专门嘱咐过我,要把您伺候得胖胖的才行,说您之前真的是太瘦了,看着让人心疼。”

徐越顿住,想了想问道:“大少爷找你说过话?”

欢喜有些不自在:“大少爷说,最好还是不要让您知道,可是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呀,大少爷关心您,那都是正常的。”

“你不是如辙少爷亲自选的人跟着我来的吗?”

欢喜笑笑:“我是大少爷安排的,小桃才是如辙少爷选的人,如辙少爷说本不想让我来,看着我笨笨的不够机灵怕伺候不好您,可是大少爷就指名挑了我,然后如辙少爷就挑了小桃跟着来,小桃比我聪明些。”

听着欢喜几句随意的话,徐越心里却开始七上八下,最终,她也没再说什么。

听着屋外滴滴答答的雨声,一夜竟也睡得安稳。

第四十章

第二天,约莫着七点钟,徐越醒了,这里的人都醒得早,她不好意思起得太晚,另一方面,也是因着上辈子最后落个癌症而死,她格外注重自己的作息时间。

睡了八个小时,也差不多了。

外面别人家的鸡叫远远地传来了,还有几声狗吠,一天的日子又开始了。

乡下的床虽然也是木板做的,可是跟林府里的精贵家具比起来,当然就没有那么稳当,随着徐越起身下床,床就轻轻地晃了起来,发出点声音。

欢喜正把一盆热腾腾的莼菜汤往桌上端,听到徐越起来了,她连忙撩起徐越房间的帘子。

“姨太太,您慢些。”她走上去扶着徐越。

不知道为何,早上一醒来,徐越就觉得今天似乎有些不对劲,浑身懒懒的。

欢喜还在笑着说:“可巧儿了,小桃在府里见过那莼菜做汤,知道做法,早上我做的咸馍,她做的莼菜汤,姨太太您肯定喜欢!”

徐越走到堂屋,看见餐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间的吃食,于是便立即去洗漱。

她实在没什么胃口,头晕晕的,按说这一觉上半夜的时候自己也觉着明明睡得挺好的,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可是欢喜和小桃起早做的饭,不吃实在是扫了她们的兴,何况自己现在有孕在身,要吸取的营养,也不只是为了她自身。

几个人都坐了下来,小桃也是一时兴起,想着露一手让徐越也夸夸她,毕竟一个屋檐下住着,徐越还是她的半个主子的。

徐越拿起那咸馍吃了一口,实在不想咽下去,却还是说道:“挺好吃的,比我做的好,欢喜你是加了茴香叶?”

欢喜高兴地一拍大腿:“姨太太您真是厉害,这茴香叶是吴霞姐给我的,我就想着加进去试试。”

岂料那茴香叶吃起来味道也是比较冲的,徐越早上本身就犯着恶心,此刻更是差一点点就吐了。

她勉强咽下去,小桃立马就把莼菜汤往她面前推了推。

虽然小桃之前确实有些让她不满,可是此刻小桃在示好,徐越想了想,还是卖给她一个面子,况且那莼菜汤看上去也十分清淡,正好冲一冲自己嘴里的茴香味道。

一勺莼菜汤刚送进嘴里,徐越就扭头哇地一声吐了,她再也忍不住了。

欢喜赶紧过来帮她收拾,小桃瞬间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徐越的孕吐还从未如此严重过,一时间,几个人都没了吃饭的*。

终于最后吐得胆汁都出来了,欢喜给徐越搬了张躺椅歪着,他们几个人收拾好屋子里的东西,又重新开始吃早饭。

老刘喝一口那莼菜汤,脸色微异。

徐越虚弱的开口:“老刘,怎的了?”

老刘没有说话,拿起莼菜盆里的大勺一搅,盆地赫然卧着好几只螃蟹腿!

欢喜立马惊悚地看着小桃:“你怎么给姨太太吃螃蟹?!”

徐越也难以置信地看向小桃,老刘叹息一声,小桃蹭地站起来:“螃蟹怎么了?”

老刘说道:“我这把老骨头都知道,螃蟹不能给有孕的人吃啊。”

小桃急了:“我不知道啊!我是好心,想着姨太太有孕,需要补补,专门去河里抓的螃蟹,你们看,我的手都被钳破了好大一个口子!”

她举起手,手背上确实一道血红口子!

但是欢喜和老刘仍旧是盯着她看,她平时对徐越的态度,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此刻若说不是故意的,还真是没有几个人相信。

小桃急着急着,就哭了,她走到徐越面前跪下:“姨太太,我再怎么样,也不会害您的呀!”

徐越直视着她的眼睛,若她真有异心,她决不会留着她。

可是如今种种事儿凑到一起,她没有异心,自己也实在不太想留着她在这里了。

虽然这辈子,自己在林府就下跪过很多次了,可是忽然有人跪在自己面前,徐越还是有些不适应,她可怕折寿呢。

“你先起来再说吧。”

小桃不明就里,脸上还带着泪,站了起来,两手仍旧不安地绞着。

“有些话,也不必讲得太明白,你放心,我托人打听着,若是有了去扶苏的车,就带上你,这刚收了稻子,去扶苏的车隔个几天还是有的。回了府里,日子会比在这好过的多。”徐越一手摸着肚子,一边慢慢地说。

小桃自小在老太太房里伺候,对着别的房里小丫环,都是摆出一副高傲的样子,一些级别不够的主妇婆娘们,对着老太太房里的丫环也是要敬上三分的。

因此,她刚跟着徐越来刘家村的时候,总要站在老太太的角度,刺一刺徐越,可是渐渐地,她看见徐越不怎么搭理自己,反倒是跟欢喜很亲密的样子,她有点羡慕了。

虽然性子不是欢喜那种憨厚亲和的,可她也开始努力,给徐越肚子里的孩子做的小衣裳都愈发认真,看见欢喜拿回来的莼菜,想起来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就立马自告奋勇地去做。

可是为何,突然之间,自己竟然做错了呢,小桃一下子哭得愈发伤心了,她绞着自己的衣襟,哭着说道:“姨太太,我没有要害您……”

听着她哭,徐越愈发心烦,便叫着欢喜道:“你快吃了饭,跟着我一道出去走走。”

知道徐越不想再在屋子里待下去,欢喜立马飞快地拿起一块咸馍,说道:“走吧,我走着吃。”

小桃还在屋子里哭着,老刘沉默地吃着咸馍,欢喜一手拿着咸馍,一手扶着徐越,走了出去。

沿着田埂一步步慢慢地走着,昨天刚下过雨,今天的空气格外地清新。

地里的土壤都变得湿润了,小河边的树木都焕然一新,绿得令人心神安宁。

偶尔有村里的小孩子吃过早饭背着箩筐出来打猪草,也有放羊的,赶鸭子入水的,孩子的欢声笑语传入耳中,徐越摸摸自己的肚子,心里有些后怕,也有些宽慰。

欢喜大口吃了几口咸馍,手上沾了油,她又赶着几口全部塞到嘴巴里,然后揪了一串榆树叶子,蹲在河边在水里搓了搓,就起了泡沫。

那榆树叶子里面含了碱性,去油效果很好,欢喜手上立马就没有油了,她在水里又洗了两把,这才站起身来继续跟徐越往前走。

往常,徐越早饭后都是要出来散散步的,欢喜也习以为常了,可是今日的徐越颇有些烦闷,走了比平时都要远的路。

终于,欢喜忍不住说道:“姨太太,再往前走,就要走出刘家村了,再走回去,您就要累着了。”

徐越迷茫地转过身去,这才发现,确实差不多快离开刘家村了。

背后是一整个村子,早上的薄雾刚刚散去,极远处的山峦清淡如水墨画,山下就是刘家村的一座座房屋,房屋旁是一片片朦胧的树影。

山村四五家,可这其中一家,真的是她的家么?

第四十一章

苏轼曾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越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还只是浅浅鼓出来了一点,她轻轻对欢喜说道:“回去吧。”

此心安处是吾乡,我无乡可归,唯有在此安定下来。

连着几日,徐越都不再使唤小桃做事,饮食方面,欢喜也都自己一手抓了,不让小桃再靠近。

小桃手足无措,一脸灰败,每到吃饭的时候,盛了她的饭,她也不吃,连着几天就待在自己的屋子里。

徐越想了想,还是拿了点碎银子,要老刘去请了大夫来,那大夫给徐越把了把脉,说道:“因母体不足,胎儿确实虚弱,前期还是要好生养着,饮食要精贵些。”

欢喜可发愁了,现如今,他们并没有多少银子,家里养的也没有猪啊牛啊的,就几只小鸡仔,要说吃得精贵些,只有吃鱼啦。

于是,老刘每日的日常都是去河里抓鱼。

欢喜在屋子里足足待了四天,滴米未尽,每日里都是哭,一边哭一边给徐越肚子里的孩子做那小衣裳,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该怎么办,只好就这样等着,只盼着徐越去拜托的人永远都不要来。

徐越确实拜托了村里的人留意着近来有没有去扶苏的马车。

然而村子里的人还没有人有要去扶苏的,扶苏却来了人。

那日,徐越正在院子里择菜,欢喜在洗衣服,一个中年男子,浑身的打扮是小厮模样,他站在门口说道:“请问这里是柳老太太住的地方吗?”

徐越站起来:“正是。”

那人打量了一番徐越,行了礼,说道:“这位可是大少爷房里的姨太太?”

徐越点点头,他脸色有些不佳,继续说道:“姨太太,我是咱们林府里来的,大少爷在京城被皇上关进了天牢,已经两个月了,老太太大少奶奶和如辙少爷想尽了办法也没能把他救出来!咱们在扶苏的府邸也已经被封,我就是来报个信。”

徐越一震,京城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天牢?

欢喜连忙走过来,扶住她,对着那人说道:“可还有其他的事儿?”

那人连忙说道:“其他的事倒也没了,我就先告辞了。”

虽然本身就没有对林启渊抱着什么期待,可是自己肚子里怀着孩子,若是林启渊忽然没了,这孩子也就没了父亲。

徐越转头问欢喜:“这人当真是林府来的?你见过他?”

欢喜答道:“是见过几次,确实是林府的人。”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家都消沉了,本来还想着有朝一日回到林府里去,可大少爷被抓紧天牢,皇上的圣旨一下有几个能驳回的?

看样子,是得永远留在这里了。欢喜想着徐越肚子里的孩子,不禁觉得有些忧愁。难道这孩子生下来之后,就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