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若娘-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曲终,司马玦在她身边坐下,抓着她的手道“听说你的筝弹奏得很好,等下次沐休了弹给我听好不好?”

“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还是不要让你困扰了!”陶若含蓄拒绝。

司马玦点着她的唇道“妄自菲薄。”

陶若被他贬得有些恼了,打掉他的手进了里间,司马玦笑笑不说话,跟着进去,看她坐在梳妆台前转动着玉镯,从后面抱住她道“我改过,不是妄自菲薄,是自惭形秽好不好?”

她听着没动,耸了耸肩膀想要甩掉他,他整个人压在她肩上又怎么甩得掉,倒是把她压得弯腰驼背了。

司马玦有分寸,只是压了小半的身体重量,低头在她脸上亲了亲,道“今晚无事,我们早点睡吧!”

“我还不困,你去睡吧!”陶若暗暗心惊,明白他说的不只是睡觉那么简单。

“没事,累了就说得着了,我帮你。”说着把她从上而下抱着她的腰扛在肩上,陶若吓得大惊,抓着他的衣袍不松,引得他哈哈的笑着朝床上走去。

乳母听着一点动静,吹灭了外间的蜡烛悄无声息的关门出去,想着今晚的雨会下一晚上。

一连几日都下着雨,地上湿漉漉一片,好在不是生冷,屋子里甚至有些闷热,她没事就打开窗户透气,下着雨沐雪也不怎么走动,府上一连安静了几日,只有婢女奴仆在园子里穿梭,她们只是早上去请安,出去一趟而已。

她无事便把尾巴雨伞画好,杏花春雨图,画上去竟然觉得比真实的更好看,晾干后等天气好了让乳母拿出去上油,如此便可在雨天或者阳光强烈的时候使用。

雨停之后便是天晴,连着晴了两天地上又干爽得很,不过海棠花时彻底的落了,嫩叶长了出来绿油油的。

雨停的第三天是沐休之日,寿王家让媒人上门请八字。乳母摆着香案,陶若净手焚香,坐在亭子里弹奏筝曲,筝声清越连绵,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又如十里荷塘,微风吹动荷叶。

司马玦听着示意婢女把他的长笛拿出来,他放在嘴边与她合奏,如影随形,如梦如幻,低沉绵长,默契如一。

她听着忍不住抬头看他,而他也好了过来,一双眼眸温柔如水,看着自己像是要把人溺死,她看得心中触动,面色绯红的移开目光,司马玦看着心中欢喜。

沐雪站在院门前听着,见他们夫妻合奏,一站一座,深情对望,她看着只觉得心中赞叹,这是令人羡慕的一幕。

不忍打扰,她退了几步站在院门外听着,心潮涌动,暗想三哥三嫂相处甜蜜,真是羡煞旁人了。

大少夫人抱着行哥儿站在院子里听了听道“谁在弹奏筝曲?”

婢女不知,出去看看,不多久回来道“是三公子和三少夫人在合奏呢!”

大少夫人听着冷笑,暗想这会儿甜甜蜜蜜,等过几日就会被嫌弃,看她也得意不了多久,男人啊就是喜新厌旧,她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以前和相公虽然说不上恩爱非常,倒也相敬如宾。

如今呢,不过是见上一面都要打着容秀的幌子,好在她还有个女儿,不然连个盼头都没有,偏房那位倒是得了他的心,每日都要过去,想着便让人生气。若是再给她生下一个儿子,可不就母凭子贵了,若是在相公面前拾撮两声,仗着生了儿子是这一房的功臣,便想着平妻之位?

如此一想,大少夫人嫉妒了,一边怨恨自己的肚子不争气,一边诅咒她只能生下女儿。

听说寿王府来人询问八字,陶若下午睡醒去了沐雪的园子,见她在绣花两人含笑说了几句,她也拿出绣活出来做一做,两人不说话就这么坐着绣花都觉得比一个人坐着好。

再来就是司马玦在园子里,她总有些不自在,她知道那是什么心情,她觉得有些害怕,嫁过来一个月不到,她觉得自己变心太快。

天气渐渐热了,园子里倒是翠绿一片,陶若想在园子里种些月季花,和司马玦一商量,他点头赞同,当即叫来府上的花匠在墙角种了一片月季花,花匠说月季花好存活,插着不管就行了。

陶若觉得很惊奇,一天去看几遍,好奇无根的月季花怎么活,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扯出来看看,如此几日,其他的都活了,就每天被她拉扯的那棵奄了。花匠过来一看便知是被拉扯了,告诉陶若插着不管就行了。

司马玦得知这事,一点都不顾及她的脸面,忍不住呵呵的笑着,气得她想打人,只能别扭的不去理会他,心里羞愧得很。

没几日大房那边传来好消息,司马夫人盼星星盼月亮,大房的人总算得了一个大胖小子。陶若得知倒是没多想。想来生闷气的恐怕是两位嫂子。

大嫂没孩子生自然眼红,二嫂多了一个强有力得嫡孙,她的两个儿子肯定没以前那么受关注了,她心里肯定不好受,毕竟她一直得司马夫人偏爱可不就是因为她一连两胎生的都是儿子。

孩子是晚上出生的,他们得了消息还在睡觉,起身去看了一眼又回去了,毕竟生孩子的事情他们就算在场也帮不上忙,露个面意思意思就行了。

第二日倒是起了个大早,准备了薄礼送过去,抱着嫡孙的司马夫人乐得合不拢嘴,陶若瞧着大少夫人人牵强的笑,暗想她心里肯定泛酸。

孩子洗三的时候是在大少夫人名下的,毕竟她生了容秀五年无所出,大夫也说她极难怀上孩子,司马夫人一合计,把新生婴儿养在她名下作为嫡孙。

坐月子的刘氏一听忍不住哭哭滴滴的,司马夫人好言好语安抚几声她还是哭泣,最后司马夫人脸色一变,一软一硬的说了几句,说孩子若是跟着她只是庶子,若是在大少人名下就是嫡子,如此一来身份自然不同,又说就算是她不给,以后还会又别的女人进来,生下的儿子照样是司马家的孩子。

刘氏不傻,多一个人进府争宠,还不如她把孩子养在大少夫人名下,还是名正言顺的嫡子,

想明白这一点,刘氏收了眼泪,一边说的自己的苦楚,一变又把自己说得劳苦功高。司马夫人明白她是在自己面前讨巧卖乖,倒也不揭穿,月子里吩咐厨房尽兴的炖着补品养着,倒也没亏待她。

正文 113第一一二章 积食

大少夫人看着小床上睡得香甜的婴儿;心头一热。虽然不是亲生的;如今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孩子;她以前只想着刘氏生不出儿子就好;倒是忘了她就算生了儿子,只要她愿意孩儿也是她的。

虽不是亲生的;只要是司马家;知道是他相公的血脉就足够了。总比她只有一个女儿,看着二房的人带着两个儿子到处炫耀的好。

府上多了一个人,自然喜气些,在侧沐雪与寿王世子合八字很相配,没几日寿王府的人准备了礼物纳征送聘礼;府上热闹得很,不过这些都不关她们的事,司马夫人一手操持,陶若便去沐雪园陪着说话。

看得出沐雪心情不错,两人说说笑笑,听得婢女说聘礼不少,一担一担往府上抬着,她听了笑着恭喜,毕竟是寿王府,聘礼肯定不能寒酸了。

每天日府上收到王家的拜帖,文瑜要上门拜访,司马夫人点头答应,又让婢女把陶若叫到跟前跟她说一声,陶若点点头,见她疲累,主动给她吹肩膀,捏腿。司马夫人笑了笑没阻拦,道“沐雪着嫁妆有些难办,寿王府出手大方,这嫁妆也不能失礼了。“

“娘说的是。”陶若柔声道“不过寿王府的聘礼丰厚也是看得起沐雪,看得起安国候府,娘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若娘说的倒是。”司马夫人笑笑,说“娘年纪大了,容易糊涂,你给看看聘礼,觉得嫁妆应该怎么置办?”说着让婢女拿出聘礼单子,厚厚的一本。

陶若摇头笑道“娘还这么年轻这么言老,娘可得长命百岁呢。”她说“对于置办嫁妆一事娘可别为难若娘,若娘那懂那些东西,这聘礼单子还是给沐雪妹妹瞧瞧让她高兴高兴吧,若娘还真不好意思看。”她说的实诚,司马夫人看得明白,笑着让婢女收下去。

道“若娘倒是懂事的孩子。”

“娘说笑了,是娘教导的好!”陶若暗暗松了口气,不明白为什么司马夫人让她看聘礼单子,好在她拒绝了,总觉得不是看看那么简单。

确实也不是看看那么简单,司马夫人对每个儿媳妇都是一样的,每个媳妇进门没多久,或多或少会用手中的一些事情试探,有些事情看似没什么,若是她们过问了那就是失礼的事。

好比今日的聘礼单子,以陶若的身份根本轮不到她看,好在她只分寸,懂进退,并未接过去看看,司马夫人对她这一举动很是欣慰,知道她确实是一个暂时没什么可挑剔的人。

大少夫人进门时,司马夫人让她看看长辈,她一副喜形于色的模样让她觉得太没分寸,不懂得轻重,再则就是功利太重,野心大。

二少夫人还好,没什么野心,只要不亏待她也不会想着争夺什么,出了嘴巴碎了一点,其他的倒是没什么大问题。

因此司马夫人在是哪个儿媳中,并不是特别偏爱哪个,若说是不喜的话,那就是心眼小的大少夫人,她又野心,不知道谦卑恭顺,公公婆婆还在便想着掌管家事,不管是谁都不会喜欢的。

再回去的路上陶若想着司马夫人的举动,暗想以后在她面前可不能太出头,得三思而行,三思而言。不然还不知道那句话说漏了,让她看穿了自己的心思,她不想争夺什么,也不想让人觉得她想争夺什么。

今日司马夫人分明在试探她,照理看看聘礼单子也没什么,不过那是主事人的事情,他一个不管事的人插手总是不好。再说后院之主难免不喜欢别人违背她的意思,更不愿意人插手她的事情,好在她明白自己的身份,知道分寸,并未因好奇而看聘礼,谨守自己的本分。

一个人最让人看重得,恐怕就是只分寸,懂进退,守本分。其中守本分是最重要的。她在司马夫人应该做到了这三点。

暗暗松了口气,想着看似和善的司马夫人还真是处处不动声色,以一些看似不经意的事情试探一个人的品性呢。

第二日文瑜上门,陶若和沐雪照样出去迎接,明日便是端午,她这次上门带了些粽子过来,她们一起去主院问安,文瑜送上粽子,司马夫人笑着收下,陶若该送去王家的礼,昨日司马夫人和她说了一声让人送了过去了。

司马夫人和她们说了几句让她们各自去说话聊天,她们笑笑点头离开,天气很不错,陶若便让乳母把茶点准备在荷花池旁的亭子里,哪里比较凉爽风景又好。

乳母把粽子切成一小块一小块,又端了蜂蜜出来给她们裹着吃,吃了没几块看见二少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出来玩,陶若主动邀请她进园子坐坐。

二少夫人客套的推辞了几句便在凳子上坐下,陶若让乳母夹了些粽子给两位小公子吃,他们似乎很喜欢吃。

二少夫人看他们吃完了又要给孩子们夹,陶若好心道“二嫂,糯米难以消化,还是不要给德哥儿他们吃太多的好。”

正要夹粽子的筷子一顿,二少夫人心里有些不高兴,不动声色的放下筷子,德哥儿觉得好吃,还想再吃“娘,德哥儿要吃,德哥儿要吃粽子,要吃嘛要吃。”他一喊,刚吃完的行哥儿见碗里没了,哇哇大哭起来。

陶若看着顿时头疼,二少夫人当着客人的面也不好说什么,轻言软语的哄着两个孩子,实在是哄不到给他们夹了几块,带着孩子回去。

他们一走,陶若松了口气,沐雪她们也没说什么,继续说说笑笑,乳母把二少夫人用过的碗筷收拾好。

二少夫人听着两个孩子大哭,暗想“不过是吃了几块粽子而已,又没吃她的肉,那么小气。”

回去听婢女说司马夫人送来粽子,她让婢女剥了他们吃,带着两个孩子吃了好几个粽子,两个孩子吃饱了便想睡,她让婢女给孩子洗脸哄着睡下,她没事则去了主院,自然不会不说陶若几句的。

司马夫人听着她生气的话语,道“如月也是糊涂,德哥儿,行哥儿多大,什么东西都给他们吃,粽子是糯米做的,吃多了不易消食,你给他们吃多了难受了心疼的是谁?”

二少夫人听着自知理亏,倒是没想到粽子是糯米做的,当时听她说只觉得她小气。这会儿听司马夫人一说,她开始担心两个孩子,方才她给他们吃了不少。

“媳妇知错了!”二少夫人心里不安,道。

“知错了就好,别以为若娘小气,人家也是一片好心,她年纪轻轻都懂的事情,你这个做了几年母亲的人都不知道,倒是让人担心能不能把两个孩子带好。”

被质问作为母亲的能力,二少夫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赔罪道“是媳妇小人之心了。”

“哼,多和若娘学学,别总是胡思乱想。”司马夫人不悦的哼哼。

二少夫人知错的点点头,又被训斥了几句,这才离去。

下午时,二少夫人哭着脸去主院,说是两个孩子不吃东西也不说话,捧着肚子说难受。司马夫人听了恨恨的剜了她一眼,让管家请大夫瞧瞧,询问是不是把上午送过去的粽子喂给他们吃了。

二少夫人羞愧又自责的低下头不语,她不说话司马夫人看她这模样都知道,若不是顾忌着二公子的脸面,真想给她两巴掌。

陶若得知两个孩子不舒服,过去看了看,听司马夫人说是积食了肚子难受,不是什么大病,她也没在意,心想都告诫过了,还不听,现在苦了两个孩子也是她自找的。

她看了一眼便回去,和文瑜说了一会儿话,文瑜起身告辞,她带着文瑜给司马夫人辞行,目送马车离去才回园子。

路上遇见去玉玠园出来的大少夫人,大少夫人道“多谢王家送来的粽子,味道很不错,倒是不似以前吃的味道。”说着话锋一转,道“不过就算好吃也不能多吃,容易积食,你看看而弟妹不就是没留意,让两个孩子受了苦了。”语气里带着嘲笑,道“她啊做事最没分寸了,孩子还小怎么能随便是那么多。”

“大嫂说的是呢!”陶若笑笑,和她敷衍了几句回去。

府上的人不少,每个园子送去的粽子不是很多,陶若的吃了一些,她留了两个等司马玦回来时给他吃,府上的粽子还未煮好,得明日才能吃。

司马玦听说她特意给他留的粽子,倒是欢喜,吃了一个又吃了一个,陶若没留意他就吃完了,忍不住道“你吃了两个,晚上还有肚子吃饭吗?”

洗手的人这才觉得他似乎已经饱了,看向陶若有些为难道“恐怕吃不了多少。”

陶若不想说话了,让晚饭吃晚一点,反正她也不饿,也不用去花厅用饭,她让司马玦没事出去走走消食。

司马玦很是赞同,不过把她陶若也给拉了出去,美其名一起消食。她不想出去,还是被他强势的拉出去。

“明日不用去翰林院,南湖会赛龙舟,一定很热闹,你要不要出去看看?”摘了一朵月季花簪在她的发髻上,她想拿下来被他抓着手不松,她顿时没了言语。

“可以吗?”

“当然可以!”司马玦瞧着左右无人,用袖子遮住她的头,低头在她唇上亲了一下,陶若只觉得一股糯米的清香,就听他说“我带你出去就可以。”

陶若被他大胆的举动震住,忍不住脸红心跳,他是越来越不知羞耻了,好在周围无人,不然她可没脸见人了。

推了他一把,她红着脸闷着头走,司马玦瞧着心里欢喜,三步两步上前,抓着她的手不松,她挣扎也不松,反而拉着她大步流星的走,让她小跑的跟着。

两人在后花园转了一会儿,暮色四合时他们回了园子,陶若吩咐婢女准备饭菜,乳母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打了水给她洗手。

晚饭司马玦喝了一碗汤又吃了一碗米饭,吃的不少。她倒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吃了晚饭就去沐浴,他则去主院跟他娘说出府的事情。

陶若沐浴出来没多久,司马玦还未回来,倒是沐雪提着灯笼过来了,寒暄了几句道“三嫂明日要去看你赛龙舟吗?”

“嗯,相公说一起出去看看。”见她双眼放光,顿时明白她这么晚了过来的用意,她并不点破。

沐雪换了一脸撒娇的模样道“三嫂可不可以和三个说说,让我跟你们一起去,我还一次都没见过赛龙舟呢!”

“这个。。。”她为难的说“不如沐雪跟相公说说吧!我说不太好吧!”

“怎么不好了,三嫂说最好了,三哥那么疼三嫂,怎么会不答应呢?”说着她从陶若发髻上拿下月季花,她看着顿时脸红,居然忘了头上还有这么一个东西,不过也不算什么,戴花也挺好的,她安慰自己。

“三嫂,你就答应吗,我去了也有一个伴儿不是?”沐雪抱着陶若的手臂摇啊摇晃啊晃的。

“要是相公答应了,娘会答应吗?”能不能出门到底还是司马夫人说的算呢。

“娘答应了,可三哥不愿意,三嫂放心,只要三哥答应了就什么事都没了!”沐雪可怜巴巴的望着她。

陶若不忍心,点点头,引得沐雪大喜,说了几句动听的话便离开了。

她走了没多久,司马玦回来,她讨好的给他倒了一杯茶,想着怎么开口,司马玦倒也没留意,喝了一杯茶准备睡了,陶若道“明日出门,不如让沐雪一起吧,她说她也想出去看看赛龙舟呢!”

司马玦扭头看着她,见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他笑了笑抚了抚她温软的脸,道“听娘子的!”

陶若听着没由来的心头一颤,一种莫名喜悦的感觉。

第二日他们用了早饭出门,听说他们去看赛龙舟,不少人羡慕不已。其中就有两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大少夫人和二少夫人在后花园相遇,在荷花池的亭子里坐着,看着荷花池大少夫人提了一句“听说今日南湖又准备了祭祀,说是赛龙舟呢!”

“每年端午不是都有祭祀吗?这个倒不稀奇。”二少夫人说“稀奇的是,这个三弟对这个三弟妹可真是心疼,听说一早就带着出去玩了,一起去的还有沐雪了,听说他们夫妻可是恩爱非常呢!”

“刚成亲难免会这样。”大少夫人笑笑道“这倒是若娘的福气,能够嫁入安国候府,老实说就她那个身份,嫁个小吏就已经算是良配了。”

“可不是,听说是孤女,若不是王家好心收留,倒也没她今日的锦衣玉食。”二少夫人瞧着左右其他人,全都是她们园子里的人,压低声音道“谁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得了娘欢心,当初说是搭救了沐雪,想必是用这个恩情让娘答应的,否则她的身份怎么能嫁入安国候府?”

大少夫人很是赞同这一点,她要身份无身份,要地位无地位,就她和王家那点沾亲带故的关系谁也不多瞧得上。想来她还是有些心机手段的,别看一副良善的模样,她那张恶毒的嘴,她可是见识了一次,可不会觉得她温婉乖巧,那些都是她装出来的。 两人有了共同的话题,越说越来劲,把陶若贬得一文不值,两人倒是心中大快。

正文 114第一一三章 龙舟

对金陵城;陶若最熟悉的就是王家;然后是凤舞大街;白马寺;天元寺,以及现在的安国候府中的玉玦园吧!

所以她恒好奇南湖是什么样的。

马车行驶了一个时辰;渐渐的能听见锣鼓声;好在赛龙舟的活动举办得晚,祭祀活动时间很长又是敲锣打鼓,又是跪拜吟唱的,等他们到了时间还挺早的,周围的人也不少;人山人海的。

好在司马玦订了厢房,正好靠着南湖,窗户比其他的屋子要大,利于观看湖面,再说厢房也不过是用一道道竹帘垂下隔着的而已。隐约可以看见隔壁的身影,不过都是这样的她们也不计较了,反正戴着面纱,倒也没什么。

人渐渐多起来,阳光灿烂,倒是一个好天气。不少人站在湖岸边看着,不远处十几条龙舟整整齐齐的排着,龙舟手已经在一旁候着了,只等祭祀一过他们便开始比赛。

陶若和沐雪找了一个视线极佳的位置坐下,司马玦坐在她们对面,见两人欢喜雀跃的看着外面,又看看嘴角含笑的陶若,觉得带她出来转转确实是不错的主意。

目光在楼下不经意一扫,突然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等他再看时忍不住起身,动作不小忙吧对面的两位吓住,陶若道“相公怎么了?”

他盯着下面得一行人,心中有了注意,对陶若道“等会会有客人上来,别失礼啊!”说罢不等她们反应过来就走了出去。

她们盯着下面,不多久他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对着以为中年男子行礼作揖,他原本似乎要跪下去的,却被一旁的青年男子虚扶了一把,他对眼前的几个人很是恭敬。

她看着那几个人的气度与做派,瞧着身份一定贵不可言,否则也不会得司马玦那般恭敬的对待,他似乎邀请他们上楼,中年男子抬头看来。

陶若和沐雪礼貌的微微俯身行礼,中年男子笑了一下,大步流星的往楼上走来,身后跟着四五个人,司马玦在前面引路。

不多久一行人上来,她们在帘子处等着行礼,中年男子笑了一下,看了她们一眼在陶若她们坐着的凳子上坐下,其他人站着并未坐下,似乎不敢与他同坐。

她不解的看向司马玦,司马玦微微对她摇头,让她不要多管,她便不好说什么。看他们的举动,更加确定眼前的人身份不凡。

陶若示意乳母侍候着,乳母会意,洗刷茶杯给他们倒茶,第一杯放在唯一坐下的中年男子面前,男子看着前方道“这个端午祭,每年都这么热闹吗?”

其他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