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开妇贵-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郑宽就开始到李家饭馆熟悉情况,然后做一个合格的掌柜的。李建业一看店里真的不需要自己啊,于是就回家歇着。

他实在闲的没事,就把儿子李泽洋屋子里的那些竹简拿出来看。孙慧娘就打趣他,“老头子,你也想考秀才啦。”

李建业不乐意了,“我哪里老了,你这么说了我还就考给你看看。”

孙慧娘就笑呵呵的离开了。

没成想,李建业还就真的开始学习了,孙慧娘原本还以为他说笑呢。

郑秀这几日跟着安顺干活真的是累坏了,干的还没有安顺一半多,可是他累的每天晚上倒头就睡。他娘和媳妇看着不心酸那是假的,原本是家里的大少爷,在家研究胭脂方子的,如今却是敢这些粗活重活,一开始肯定吃不消。

杨氏的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她就和家里人商量着去孙慧宁那里领活做。总是这样以养病为理由不干活,李家就是不说也没那个脸。

孙慧娘问了两句,知道这郑家的婆媳厨艺和针线上都会些但是不常做也就一般。“你们就先跟着张婶在厨房帮着做饭,也学着些。家里如今的下人就八个还有一个孩子,这马上天暖和了,你们和张婶一起给每个人做两套衣服。以后有活在说。”

三个人做这些伙计算是轻松的,郑家的婆媳两个也是乐意的。

如此一来家里的每个人都有活干了,就是安顺那里磨面粉这活累了些,那头小毛驴几乎是要拉磨盘从早到晚,不仅要供应自家的饭馆,还要给县里几个大饭庄供货的。

李建业有时候看书累了就去帮把手,郑家人刚开始瞧见了都很惊讶,这李家的老爷夫人都是没架子还自己动手干活。

(感谢花样年糕的2张月票,感谢书友140618135223371的平安符,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儒

早上一家人坐在一桌吃饭,也不用像其他人家还要丫鬟在旁边伺候着,想吃什么自己动手,还轻松自在。这个时候那些下人们也在厨房旁边的小屋吃饭,这大冷天的吃热乎饭也舒服。

现在每天早上,孙慧娘和李雪儿都会喝上一杯羊奶,也不用李雪儿去挤羊奶,张婶每天早上就准备好了。剩下的羊奶下人喜欢的也可以喝点,不过就没那个待遇加蜂蜜了。郑宽的小孙子郑飞很喜欢喝,不过这个孩子来到李家之后就敏感的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以前不一样了,刚开始不敢喝。后来李雪儿就吩咐每天早上给这个孩子准备一碗羊奶。

家里还有一个喝羊奶的成员就是小白,自从那次家里烤全羊它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之后李雪儿就真大光明的把它当一只猫咪养在身边。

此刻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正蹲在地上喝着羊奶,小白有它专属的饭碗,上面画着一只小猫。每次李雪儿会把它喜欢吃的放到它的碗里,小白会很乖的吃干净。

吃完饭,孙慧娘要去准备一下今天要用的食材,按照书院的规矩,李泽洋今天应该回家了。家里还有一个羊头没有吃,现在天气开始暖和了,放在地窖周围放了冰也不能放时间太长,再不吃可能会坏掉的。

之前李雪儿用这个做过羊杂汤,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李泽洋也喜欢吃。孙慧娘想着这一个羊头今天也都切了做羊杂汤,家里留一些。剩下的拿到县城的店里做,看看客人有没有喜欢的。安康还不会做,张婶早上跟着家里去县城送货的车去了一趟饭馆。

快到中午的时候。一辆马车停在了李家的门口,安顺开门一瞧就笑了,“少爷回来了。”不过少爷身边很跟着一个中年人,只听李泽洋说,“夫子先请。”

李建业和李雪儿出门一看,发现竟然是熟人啊。原来在河口镇开了一家书店的张老板,没想到还能再见面。

“张老板。缘分啊,咱们可是好几年没见了。”李建业热情的请张老板进屋。

李泽洋听自己爹还称呼张老板,“爹。这位是大儒张风扬,现在在清风书院做院长。”

李建业一听吓了一大跳,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啊,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可也是听说过张风扬的大名。文明天下的大儒啊。就连皇帝都多次请他出仕为官可是被拒绝了。

想到这样的人如今是清风书院的院长。儿子又是那里的学生,李建业觉得真是好啊。

“泽洋你可要好好做学问,这样好的先生那里去找。”

“这样这个孩子不错,我决定收他作学生了。”李泽洋勤奋好学也有天分,再加上之前在河口镇就有过交集,这次再相遇,张风扬觉得也是缘分。

张风扬收作学生和那书院院长与普通学子的关系可是有着田地的差别,多少人想做张风扬的学生都没能如愿。如今李泽洋有这样的机会真的是让天下学子羡慕。李建业乐的都想大笑,可是又觉得失礼这才忍着。

“泽洋。你陪老师进屋,我去让你娘再加两个菜,今天高兴。”李建业急匆匆的去找孙慧娘急着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李雪儿在旁边看着这一切的发生,心里也为李泽洋这个哥哥由衷的高兴。有了这样一个好师傅,即便自己以后不为哥哥谋划,估计前途也不会太差了。张风扬就这一个学生,总不能让哥哥吃亏了。

张风扬回头看见李雪儿只是微笑着站在那里,并没有过多的惊讶。“你好像不吃惊我的身份。”

“我在河口镇的时候就见过您的字,非大家写不出的,只是知道您定然是极好,但是也没想到您会是张风扬。”李雪儿说的实话,因为从来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书店老板看,所以如今的惊讶也就少一点。

“还是那么冰雪聪明,你要是个男孩子我定然也收你作学生。”张风扬相信李雪儿要是男儿,将来说不准可以建功立业,只是她是女孩。

“您虽是大儒可是也不要小瞧了天下女子,说不定女子也能做出一番成就的。”现代的女子那可是半边天,还有个著名的武则天呢,可惜这个世界的人不知道。

“哈哈??哈哈哈????老夫等着。”张风扬也很期待李雪儿长大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因为李泽洋拜张风扬这样的大儒为师,整个李家都是沸腾的。孙慧娘在厨房做了不少的好菜,还多做了一些让安顺送去孙家,这个好消息也让他们知道一下。顺便把孙姥爷叫来李家吃饭,李泽洋可是他的外孙。

热闹的吃完午饭,大家也知道了一些李泽洋拜师的经过。张风扬这个书院的院长是皇帝任命的,他不愿做官搅进朝堂的风云,但是纯粹的教导学问是乐意的。他到了书院之后很是低调,即使见面了学生也不认识他。他想去看看书院的藏书情况,李泽洋是个好学的也总是抄写书卷,于是两个人就见面了。

刚开始李泽洋也不知道自己面前的是大儒张风扬,只是对方问起他就说了一些这些年李家的事情。正好书院的一个夫子瞧见了就当两人面问了一句,“李泽洋你和张风扬院长怎么认识的啊。”

李泽洋这才恍然大悟,后来张风扬见他还和几年前一样的品行优秀,再加上他已经年近六十,无儿无女,到老了收个学生也不错。

于是就这样撞大运,简单的拜师礼,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可是书院的不少夫子都羡慕李泽洋这个学生了。

得知张风扬要在李家住上一晚后天和李泽洋一起回去,孙慧娘赶紧派人去收拾客房。“家里的房子还空着很多,我给张先生收拾一间院子,以后就是您的房间,什么时候来都行。”

这样张风扬在李家算是有了属于他的房间了,可见李家对他的尊重。

下午张风扬和李泽洋在书房讨论学问,孙慧娘就让李雪儿准备好茶好点心的招待着,说道点心喝茶,李雪儿最在行。孙慧娘就在那里笑呵呵的,根本就停不下来,可见她是心里美透了。

下午张婶回来了,说是拿去店里的羊头做的羊杂汤卖的很好,一文钱一小碗,不一会的功夫就卖光了。有的客人一碗不过瘾又要两三碗,还有不少的客人问下次什么时候还有卖的。

张婶想着店里客人火爆的场景说的很是兴奋,可是见孙慧娘好像根本就没听。李雪儿告诉了张婶李泽洋回家还有拜了大儒为师的事情,张婶也是一下子乐笑了。“这可真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张婶心里还说,李家都是好人,这是好人有好报。

李雪儿做好了点心泡好茶,把东西送到书房,“两位休息一下吧,我泡了茶。”

“果然是好茶好点心,你哥一直夸你的手艺好,果然不假。”张风扬觉得李家的饭菜也很好吃,要是对比一下别处的饭菜简直太难吃了。

“先生喜欢可以常来,我准备先点心,你们可以带回书院的。”原本李雪儿就经常给哥哥李泽洋准备的,如今多准备些就是。

“那感情好,老夫也有口福了。”张风扬活了这把年纪,豁达了,不觉得如此有什么不好,李雪儿也觉得这个老人可爱真实。

李泽洋在旁边看着,觉得平日还有些严肃的老师现在就是个普通的老人,和蔼的很。

“泽洋,喝了你妹妹泡的好茶,想到好的字号没有。”张风扬笑眯眯的看着学生李泽洋问。

李泽洋一下子愣了,刚才还觉得和蔼呢,怎么下一刻就变了。他刚才只是喝茶吃点心,没想到老师一直记着字号的事情。

一看李泽洋的反应,张风扬就知道肯定还没有结果。

“雪儿,你哥哥缺个字号,你给取一个,读书人相互称呼也方便。”

李雪儿倒是知道古代的人名和字是分开不同的,读书人大多都是用字的。“哥哥的名字泽洋,都是有水的,水是万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不如叫“润之”如何?”

“润之,滋润大地万物生长,博大仁爱之心。是个不错的字。”张风扬想想觉得不错,对李雪儿真是刮目相看。询问李泽洋的意思,最后取字“润之。”

李雪儿在心里想,这可是伟大的领袖用过的字,当然好了,可别有人追究她盗用啊。

隔天的早上,带上李雪儿准备的各种点心和小菜,两个人启程回书院。经过这两天的接触,张风扬发现李雪儿真的是博闻强记涉猎之广。如果李泽洋的学问是勤奋换来的,那么李雪儿就是真的太聪明。

张风扬在心里更觉得李雪儿可惜了不少男儿,可是反过来想想自己要是有李雪儿这样的一个学生,估计也很难应付。李雪儿的问题都太难解答了,在李家的这两天深有体会,还是李泽洋这样的就好。

三月底的一天,田氏发动了,孙家急忙去找产婆。孙慧娘得到了消息也急忙去孙家看看情况。因为是第二胎,田氏平日也注意控制食量不让胎儿太大,孙玉明有经常陪着在自家院子里走上两圈,所以生产的非常顺利。不过一个时辰,院子里等着的人就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

“我媳妇怎么样了,是男孩还是女孩。”孙玉明这个做丈夫作父亲的见产婆刚出房门就问。

(感谢tgcao赠送的平安符,感谢大家支持,谢谢)

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生

那产婆满脸笑容的出来了,“恭喜啦,是个儿子,母子平安。”

原本这胎田氏没遭罪孩子乖巧的紧,那肚子也是圆圆的,大家都以为会生个女儿。这产婆说是儿子大家还愣了一下,弄得产婆的纳闷了,还有人家不喜欢儿子的。

随后孙姥爷和孙玉明高兴的呵呵笑,产婆一看这是反应慢半拍,高兴坏了啊。

这年头谁家不喜欢儿子,多子多福嘛。

孙姥爷把提前准备好的给产婆的铜板装在荷包里递过去,产婆一掂量就知道给了多少,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屋子里张氏已经给儿媳换了干净的衣服,也换了干净的被褥。把刚出生的孙子包的严实了,这才抱出来给大伙瞧瞧。

“长得可真像玉明,简直一个模子刻的。”孙慧娘瞧着那孩子红红的笑脸,这会睡得真香。

孙勇这个做爷爷的在旁边看着都着急了,“把孙子给我抱抱。”

“你会抱孩子吗,把他弄疼了怎么办。”张氏自己报孙子还没抱够呢,哪里舍得放手。

孙勇一听这话哪里乐意,“我怎么就不会了,亮亮小时候我还抱过呢。”

两个老人家争吵不休,倒是孙慧宁趁机把孩子给抱在了怀里,孙亮凑到跟前看弟弟。“姑姑,弟弟的脸怎么这么红啊。”

“小孩子刚生下来都这样,等过几天就好了。你小时候也这个样子的。”孙玉明在旁边看着刚出生的儿子满脸的笑。

李雪儿在家,估摸着时间。在厨房熬了稀饭还加了红枣鸡蛋。李雪儿带着粥到孙家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小表弟竟然已经出生了。

张氏瞧着外孙女拿过来的食盒觉得自己真是马虎了,忙着和老头子犟嘴。忘了问问儿媳饿不饿了。

田氏生完孩子精神还不错没有晕过去,不过倒是真恶了。听到外面大家伙围着看孩子的声音,她也没好意思开口。李雪儿带来的粥拿出来,田氏吃了一大半。

孙勇这个爷爷高兴的去给孙子起名字了,张氏把孙子报到田氏跟前,也让她好好瞧瞧儿子长什么样。这坐月子的房间不是谁都能进的,男人不能进。李雪儿这样的姑娘家也不能进。

张氏去给做饭了,还要给儿媳炖鸡汤。孙慧娘倒是陪着田氏说了两句话,多看看几眼外甥。

“之前亮哥总是问我妹妹什么时候出生。没想到又是个调皮的儿子。”田氏嘴上这样说,脸上的笑是遮不住的。

“两个儿子也还,将来也能相互扶持着。你没见爹和玉明笑的,那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田氏听孙慧娘这样说也是心里高兴。她给孙家生了两个儿子了。也算是功臣了,孙家原本可是几代单传的。

孙慧娘回家之后说了田氏生了儿子,和李建业商量着要送礼的。正好田氏要坐月子的,就送了一百个鸡蛋,六只鸡还有一大块猪肉,都是补身子的。另外还送了两件孙慧娘亲手做的小衣服也算是做姑姑的心意。

田氏这坐月子的时间还好是四月份不冷也不热的,孙慧娘就羡慕的说,自己生儿子是六月正热的时候。后来闺女又是冬天,坐月子都遭罪了。

洗三这天。没有大办,也就是几个要好的人来看看。四月份的天还是凉,盆子里都是温水,孩子刚放进去撩了一点水他身上,这孩子就张嘴哇哇大哭起来。张氏就笑,“这孩子脾气还挺大。”

听孩子那响亮的哭声,大伙就知道是个身体好的。孙勇也给他的宝贝孙子起好了名字,孙瑞。

从钱家拿的山楂一直没空处置,这得空了就让薇儿帮忙,把山楂洗干净然后中间切开把里面的核去掉。让安顺帮忙准备了竹签,把去好核的山楂在合起来用竹签子穿起来。从厨房找出糖块加上水熬糖汁,看着差不多了就把穿好的山楂放里面一滚,再撒上炒香的芝麻晾干。

这糖葫芦看上去就很馋人,为了防止粘在一起,每一串外面都包上一层糯米纸。相熟的家里有孩子的人家送去几串,另外钱家也不能忘了,毕竟山楂还是从人家那里拿的呢。家里喜欢吃的也都分一串,郑飞那孩子在厨房外面偷瞧好一会了,可是不敢进。李雪儿给他一串糖葫芦,说声谢谢就跑没影了。

郑飞跑回屋子里,他娘杨氏正在做衣服,现在李家上下的衣物她一个人负责,也是很忙的。“娘,这个给你吃。”

杨氏疑惑的问,“你这是哪里来的。”

“姐姐给我的,不是,小姐给的。”郑飞总是喜欢叫李雪儿姐姐,可是郑家的大人觉得不合适,让郑飞称呼小姐,可是那个孩子总是忘记。

“娘不吃,飞儿吃吧。”杨氏怜爱的摸摸孩子的头。

钱家那边,钱柔儿收到李雪儿打发人送来的糖葫芦。虽然对山楂的酸记忆犹新,可是瞧着这糖葫芦真是漂亮就想着还是尝尝吧。这一尝发现不怎么酸了,因为加了糖酸甜的倒是可口。钱柔儿就觉得还是李雪儿有法子,这山楂都变得这么好吃了。

李家饭馆的生意最近很是一般,大家的新鲜劲过去了。郑宽就回来商量李建业要不要增加点种类,可是现在菜园里的菜都没长大,吃的绿菜大多是野菜。李建业对生意上的事情真的不是很懂,倒是李雪儿有些想法。

第二天李家的大门前有通知,收购野菜和槐树花,一文钱一斤。之后又让安顺到村子里敲锣打鼓的宣传了一份,这下村子里的人可是都坐不住了。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去挖野菜摘槐树花还能赚钱。李家在村子里现在可是响当当的,也不会耍他们,有钱不赚是傻子。

孙慧娘一看李雪儿收槐树花就想到了槐树花饼子,当年可是靠这个挣钱了。当天下午有人来送槐树花,孙慧娘就亲自动手做了一点自家吃。

李雪儿惦记着她之前做的酱油,放了大约有四个月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李雪儿打开,看颜色是差不多,尝了一点,味道还行没有杂味。李雪儿当初可是特意放了两块木炭,木炭可是很好的吸附作用。

把盖子完全打开,放在阳光下照射,最后还要加热杀杀菌嘛。

店里卖了两天槐树花饼子,其他的店铺就闻风跟着学,李雪儿就让店里不做了。槐树花韭菜加点肉切碎拌成馅料,再加上各种调料,包饺子卖。当然还有荠菜馅的饺子,青菜馅料的、韭菜鸡蛋馅的、肉馅的。

这个别的店里想学也不是马上就能学会,再说李家有酱油别的店里可没有,就缺这一味酱油那味道可是差远了。

第一天卖饺子,担心店里忙不过来,张婶也到饭馆的厨房帮忙。李雪儿也帮忙把关馅料的味道。郑宽这个掌柜的根据原料的成本给不同馅料的饺子标上价格,小牌子挂在店里显眼的地方。

同时店门口贴上通知,优惠客户,五天内买任意一种馅料的水饺,送玉米粥一碗。

于是李家饭馆又出新鲜吃食还送玉米粥的不到半天就传开了,临近中午店里的客人明显比往常多,很多人来尝水饺的。

几种水饺的价格差不多,也就是肉馅的会贵一些。客人一般会挑自己喜欢的点上一份,厨房那边饺子下锅,不一会的功夫就上桌。

客人都是第一次吃水饺很是稀奇,夹着饺子咬上一口,发现原来有馅啊。这饺子虽然比馒头贵不少,可是吃水饺不用点菜了。水饺皮薄菜多,有没吃饱的在喝上一小碗玉米粥也就够了。

也就一顿饭的时间,水饺这个名词就传开了。

五天的时间,李家的这个小饭馆又火了一把。不少饭庄也都买上两盘回去研究,看着面皮把菜包起来在水里煮,可是那味道总是差上很多。

持续了十多天的槐树花的花期结束了,李家饭馆也没了槐树花做馅料的饺子,不过菜园里的各种蔬菜也相继长大。八里庄的村民这些天摘槐树花挖野菜,每家也能赚上一两百文钱。之后就到了春种的时节了,李家也停止了收购。

李建业忙着带领帮工犁地播种,李雪儿却要在家忙着再做酱油。一缸酱油看着挺多,可是供应一个饭馆真的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

李雪儿这一次也尝试不同的方法,有单独用黄豆的,也有家麸皮的。好在家里有帮手,不然自己一个人就要累死了。

饭馆都快改成饺子馆了,铺子里每天也就蒸上一两笼屉的馒头或者窝头也就够了,可是水饺从早上包到晚上都忙不过来。

李雪儿后来又让在铺子里卖包子,包子比饺子可是省事多了,包好了垫上玉米叶上锅蒸就行。郑宽也学着李雪儿,买包子免费送一碗大骨汤。也花不了几个钱,几根大骨头熬上一大锅。可是那些客人能免费喝上一碗大骨汤倒是很高兴的。

李家饭馆的包子饺子现在在清水县那可都是出名的,还有不少外地人或者本地有点身份的人慕名来店里。为此郑宽把后院一间和前面铺子相连的屋子打通了,作为包间用。

第一百三十六章 捣乱的

李建业和孙慧娘两个人在家里数那银钱手都累了,因为店里收的大多是铜板,他们要一个个的穿起来,每一百个就穿起来。虽然也会累,可是越是这样心里越是乐开了花,谁还有怕银子多的。李建业一想大伙最近都受累了,一高兴家里的下人还有店里帮工的这个月多发一百文钱。这下子可是把大伙乐坏了,盼着饭馆的生意更好,说不定还能涨月钱呢。

李家这边是高兴了,可是有人不高兴啊。那些大饭庄没什么影响,可是那些小些的饭馆饭铺子的生意多少因为李家饭馆有点影响,尤其还是在一条街上的。

这不这天李雪儿就碰上了来自家饭馆捣乱的了。

刚一进门就一个人从饭桌上突然倒在地上,然后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然后挣扎两下就晕过去了。

这时这位客人的伙伴就在饭馆了面叫嚣,“你们这是什么饭馆,要吃死人啊。”

郑宽已经急忙走到跟前,躺在地上的那个人的确是脸色苍白。他知道,今天的这件事情要是不处理好了,那么以后这个饭馆也就很难继续。

“客人不要着急,还是先让大夫治病重要。”郑宽打发杠子去请大夫。

李雪儿在一旁瞧着,见那闹事的嘴角弯了一下,然后弯下腰把手放在同伴的鼻子下面。“糟了,快没气啦,都是你们这亏心的饭馆害的,你们给我朋友吃了什么。”

李雪儿见那人没有一点伤心。可是出处针对自己家的饭馆,明显是来讹人的。她拦下了准备去找大夫的杠子,“大夫就不用请了。你家小姐我就能治好这个人。”

郑宽这会也看到李雪儿来了,连忙走到她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