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母,我下午时让二哥带人去守东宫了,您不要太心急。”

颜宁的沉着冷静,让颜皇后也平静了些。

“看我,还要你来安慰我。”颜皇后缓了口气,拉着颜宁到近前,悄声说道,“宁儿,趁叛军还未把勤政阁给围住,你快换上宫人的衣服,离宫出去吧。这里,反正有大内侍卫们,你在这也没用。”

“姑母,宁儿不走,宁儿在这陪着您。”颜宁拉紧颜皇后的手,“若真有什么万一,宁儿带您冲出去。”

“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颜皇后转头,看了一眼寝宫的大门,“姑母是皇后,圣上还活着,姑母这皇后怎么能独自离开呢?这要传出去,对颜家,对恒儿,都不好。你听话,快些走吧。别忘了,姑母可也是颜家女,也看过兵书的。”

“姑母,别说啦。宁儿遇上了,只好待在这,求姑母庇护了。”颜宁眨了眨眼,“是不是圣上有什么不好?”

如果元帝醒了,就可以拿出虎符召集援军,也可以登高一呼,让叛军不敢肆无忌惮。

现在,颜皇后绝口不提元帝如何,只让自己快些走,那,肯定是元帝没有醒过来了。

“太医正正在给圣上用金针排毒。只是,这施针排毒,前后要两个时辰。就算排毒顺利了,圣上也还不能马上醒过来。”

颜皇后斟酌地说着,太医正的原话是“能不能醒过来,还要看圣上”,她怕说了后,颜宁更不肯走了,“宁儿,这几个时辰,大内侍卫们守着勤政阁,是必定能守住的。你拿着我的手谕,离宫后去东宫,将太子殿下接出去。”

颜宁自然明白了颜皇后的意思,只是,要她丢下自小对自己疼爱有加的姑母不顾,她做不到,“姑母,叛军已经将外面围住啦。勤政阁,是整个宫里最安全的地方了。您去照顾圣上,宁儿先到外面去。对了,姑母,小宫人的衣裳不要了,您倒是快让人给我准备一身箭袖裙裤来。”

她还穿着进宫时的百幅裙,走动之间,摇曳生姿,不过对敌的时候,就不利了。

颜皇后还想再劝,颜宁已经转身,走了出去。她叹了口气,只好让惠萍去找颜宁所要的衣裳,又让人从勤政阁的府库里,找了两把削铁如泥的匕首,自己拿了一把,另一把让人送去给颜宁。

“娘娘,您还是到里面坐着等吧。”惠萍看着颜皇后将匕首藏于袖内,忍不住红了眼眶。

“惠萍,别哭。小时候,我们在玉阳关,也算见过生死了。这种时候,可不能让人觉得颜家人胆怯。”颜皇后看惠萍的样子,镇定地说道。

“奴婢不怕,奴婢只是担心娘娘和表姑娘。”惠萍说着,拿出手绢擦了擦眼角,“看奴婢,越活越回去了,还不如表姑娘呢。”

“好了,别哭了。走,帮我梳妆一下吧。”颜皇后带着惠萍,走进寝宫旁的内殿,让惠萍帮着梳妆打扮,穿上了皇后盛装礼服。

颜宁换好箭袖衣裳,刚好,看到颜皇后雍容华贵地从内殿走出,惠萍却也换上了箭袖衣裳,一身利落的装扮。

看到颜宁站在那打量,惠萍姑姑一笑,“表姑娘,你看,奴婢不穿这一身,可有二十来年了呢。”

“姑母,惠萍姑姑,有宁儿在呢。”颜宁笑着说道,将颜皇后所给的匕首插在腰间,大步走出大殿。

一个太医,刚好从元帝所在的寝宫中出来,看到颜皇后三人的装扮,低下了头,“皇后娘娘!”

“圣上如何了?”

“太医正还在施针,毒已经渡出不少。微臣去煎药。”

颜皇后点点头,又站在了寝宫门口,“你去忙吧,不用管我们。本宫就在这里,等圣上消息。”

“是,微臣等必定尽力。”那太医端着东西,步履匆匆。

颜皇后听着越来越近的喊杀声,看着染红了夜空的火光,一脸镇定悠然。

211章 意外到府

颜宁回到勤政阁外的高台上,肖刚已经回来了。

远处,地上蹿起的大火,将叛军阻隔在外。有人来不及逃避,被火烧到身上,发出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如一个火球,翻滚着。

“快,灭火!灭火!”叛军中,有将领大声下令,分出了一些人力,去御花园中各处湖中取水,来浇灭。

虽然有火油,火势看着很猛。但是,火油一旦烧尽,这火,也就灭了。

眼看越来越多的火把聚集,很快,闯出了一条路,那些火把,汇聚成一条火龙,浩浩荡荡地往勤政阁而来。

守在勤政阁上下的大内侍卫们,都咬紧了牙关。

肖刚看着下面,对颜宁禀告道,“颜姑娘,叛军冲过来了。您要不,先到殿内去?”

就算颜宁献了火攻计拖延了叛军,就算颜宁一直镇定如山,在肖刚眼里,她也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

颜宁知道他是好意,一笑说道,“肖统领,今日有幸,要跟您一起御敌了。”

肖刚看颜宁一脸英气,点头说道,“好!我肖某三生有幸,能和颜家人一起抗敌。”他自称肖某,未再自称什么下官、末将,他转头四下看了一眼,提气喝道,“自古以来,乱臣贼子,哪有什么好下场?”

楚昭业正从后面巡视回来,听到肖刚这话,暗自点头,这位大内侍卫的统领,才上任不久,在这种时候,倒是看出几分血性来。

这时,勤政阁下,已经被团团围住了。

一个将领骑在马上,挥舞刀身,大声叫道,“大家杀啊!”

颜宁拿起一副弓箭,走到一根石柱后,拈弓搭箭,对准这个将领一箭射出。

大家只见到那将领挥刀向前的手垂下,然后,“咚”的一声,从马背上栽了下来。他倒地后,大家才看到他的喉间,插着一支羽箭。

随着颜宁一箭射出,大内侍卫们的箭呼啸而下。

叛兵们猝不及防之下,被射倒了一片,忍不住往后退去。

“冲啊!快冲!”又有几个叛军将领叫喊着,催促士卒往前。

叛军们垒成人墙,层层逼近,同时他们也向高台上不断射箭,很快,就逼近了高台第一阶台阶。

与守在第一阶的大内侍卫们,缠斗在一起。

两边人马胶着缠斗时,大家都放下了弓箭,拔刀厮杀。

肖刚大喝了一声“跟我上”,带人翻身向下,冲进缠斗的人群中。

颜宁手中还是拿着弓箭,瞄准了叛军中骑马的将领,她一箭射出,就会有人倒下,“快,那个石柱后面,给我射!”

有人发现了他,架起几副弓箭,往她那里呼啸而去。

楚昭业拔剑,冲到她身边,砍落几支箭矢,“去那边!”他大叫着,拉着颜宁,往高台另一边退去。

颜宁猝不及防之下,被他拉动了四五步,堪堪躲过那阵箭雨。

“宁儿,小心!”楚昭业叫了一声,挥剑,又砍下一支雕翎箭,他帮颜宁挡开了这支箭,再躲不开另一支,那支箭眼看就要射入他的肩膀,颜宁下意识拿弓一拨,将箭矢拨开。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底,看到了血色翻涌。

“你小心!我一定会护住你的。”楚昭业大声说了一句,将她往后面一推,自己提剑而下。

颜宁有些愣神,想不到重生之后,自己,居然会欠楚昭业人情?

她摇了摇头,看下面还在缠斗,大声下令,“对着远处的叛军,快射箭!”

勤政阁的高台下,血流成河。

大内侍卫们原本心中有过惧意,但是人杀红了眼,就只剩下厮杀的念头了。

这种时候,每个人,都变成了亡命之徒。

叛军们没想到,这些大内侍卫们居然战意如此浓烈。

很快,双方都各自鸣金退回。

肖刚的刀上,有血在滴下。

颜宁上前,打量了肖刚一眼,“肖统领,没事吧?”

“嘿,没事。做了这么多年侍卫,今日才算真杀过瘾了。”肖刚抬起袖子,擦去脸上的血迹。

“叛军只是暂时退兵,可能在等其他援军过来。”楚昭业在边上说道。

颜宁看了一眼,柳贵妃拿来的本事,居然能说动这么多人一起造反?

“靖王爷,在京中经营多年了。”楚昭业看她向下打量的眼神,走近颜宁耳边,低声说道。

“今夜,看来我们不会有援兵了。”颜宁也轻声说道。

“我来之前,让人去颜府给你父亲送信了。”

颜宁看了他一眼,“三殿下要失望了,没有圣旨,我父亲不会进宫来的。”

楚昭业一把拉住了她,“宁儿,我没有其他意思。此时宫中危急,只有你父亲,才可能带人撕开叛军的守卫。”

“殿下有没有其他意思,臣女并不关心。但是,我父亲,不会擅自带兵闯宫的。”

颜宁拂开他的手,往肖刚那边走去。父亲,一定不要此时进宫来。就算自己死在今夜的宫变中,她也不要父亲冒险闯宫,给人留下把柄。

颜明德此时,在府中接待的,却是大家都未想到的一个人。

看着面前堪称美貌的少年,颜明德掩不住惊讶之色,“楚世子,怎么忽然来京了?”其实,他更想问的事,怎么半夜三更跑我家里来了?

楚谟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南诏战事已了,南诏国主乐正弘要派使求和,我是进京送信来的。到了京中,一时找不到落脚之处,就来世伯家中了。”

楚谟非常热情地一口一个世伯叫着,只听得颜明德额角青筋跳动。

我和你父亲,除了当年一直打架外,没别的交情啊,你叫我“世伯”,这攀交情未免攀得太快了吧?

楚谟是城门明明已关的时辰,才进京的,你都敢这么进来,会找不到地方落脚?京城里那些客栈,都是摆设吗?

再说,一封求和书信,要劳动镇南王世子亲自送进京?

颜明德挑了挑眉头,嘴上当然不会如此问,万一人家是奉元帝密召呢?

“颜世伯,静思和颜姑娘都不在吗?”

楚谟是城门要关时,才到了京都城外。听到守军说有叛军攻打皇宫后,他拿了元帝给的进京诏令,叫开了城门。

进了城,就看到皇城里火光冲天,再听说东宫也被围,他一心急,就跑到了颜府。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12章 围魏救赵

颜明德摸不着楚谟的来意,虽然,颜烈和颜宁从南方回来后,都说楚谟是可信可交之人,但是,现在,京城中出现的,是造反的大事。

他总不能拉着楚谟说:楚世子,京城里有叛军,您是要跟着一起造反,还是跟着我听消息啊?

楚谟心里也很急,他想知道颜宁在哪里。照那姑娘的性子,出了这种大事,她肯定会在颜明德身边啊。

如今自己来了半天,却不见颜宁,难道她跑东宫去了?

想到颜宁对楚昭恒的维护,楚谟心里闪过一丝酸意。

就在颜明德和楚谟两人,相看两依依,心里各自盘算时,颜府管家又带进来一个人,“老爷,封先生来了。”

封平此时,可算狼狈。一身衣裳凌乱,跟在他身后的两个侍卫,身上都带伤,其中一个,明显是靠另一个扶着在走的。

“管家,去叫大夫来。你们两个,先下去包扎吧。”颜明德直接安顿了两个侍卫,又看向封平。

“我没受伤。大将军,是太子殿下让我来的。东宫那里,大概有三千多叛军想要冲进去。我出来时,好像抽走了不少人,说是要增援宫里。二公子带人守着宫门,暂时还无碍。殿下让您等天亮后,拿着他的印信去调人。”封平说着,从怀里摸出了一个印章,交给颜明德。

颜明德接过来一看,是太子宝印,凭着这印信,再去调动人马,的确就名正言顺多了。

“静思在东宫守门?那颜宁呢?”楚谟看封平狼狈的模样,再听说有几千人攻打东宫,迟迟未听到颜宁消息,他忍不住插口问道。

封平进门时,一门心思只看到颜明德,乍一看到楚谟,“楚世子,您怎么在这?姑娘被困在宫里啊。”

“那宫里的叛军,有多少?”

“二皇子和靖王爷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京郊东营的人,估计被靖王爷都带进宫去了。御林军里,也有一部分人跟着作乱。”

“东宫那里,就靠着御林军和那些大内侍卫,守得住吗?”颜明德直接问道。

“东宫宫墙高,结实,守住了大门,就不怕叛军进来,暂时无忧。”封平现实地答道。

他说的也是实话,皇城的城墙,高约三丈有余,易守难攻。若不是有御林军做内应,靖王那帮人,想攻入皇城是不容易的。

东宫在皇城中东边一角,独立的一块地方,宫墙够高够结实,只要大门不被攻破,要守住一夜应该没什么问题。

楚谟听了封平的话,心中盘算了一下,京郊东营,至少有两万多人马了,这么多人攻打皇宫,颜宁又在宫里,她怎么守得住?

颜明德想了一下,“京郊东营里,有忠于圣上的人。靖王爷不可能将东营里所有人都带着造反,进宫之前,东营里,可能有过一阵厮杀了。”

“就算只有一万来人,颜宁也守不住皇宫啊。”楚谟急着插话道,“颜世伯,不如我先带人进宫去看看吧?”

颜明德看楚谟连着提了几次颜宁,狐疑地看了他一眼。

楚谟这次进京,本就打算在颜明德面前表明自己对颜宁心意的,哪会怕他打量。

颜明德也是少年人过来的,看楚谟那神情不似作伪。

此时进宫,若是楚昭晖造反成功,楚谟就失去了投诚机会。若是楚昭晖造反失败,元帝醒来的话,楚谟作为镇南王世子,擅自进入皇城,也可能招忌讳。

“世侄稍安,宫中大内侍卫也有几千人,应该能守住一时的。”

听到颜明德唤自己世侄,楚谟心里窃喜了一下,很快,又被担心所盖住了。

封平也点头,说了自己听到的消息,帝后在勤政阁被围,大内侍卫们正在勤政阁对敌。

三人正说着话,颜府总管又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老爷,宫里有人来了?”

“是谁?快带进来!”颜明德惊喜地叫道。

楚谟和封平也惊喜地看着门口,却看到一个穿着三皇子府衣裳的侍卫,走了进来。

三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目光中看到惊讶之色。

三皇子府的这个侍卫,将楚昭业的话传了一遍,又说道,“我出来时,听到勤政阁那喊杀声震天,圣上和皇后娘娘都在勤政阁里,颜姑娘也在。”他又细细说了一遍叛军在宫中见人就杀的做法。

颜明德不是傻子,听了他的话,不动声色地问道,“三殿下让你出来,除了给我传信,还给何人传信?”

“三殿下说只有大将军才能解了这危局,所以让小的火速过来报信。”这侍卫对楚昭业忠心耿耿,为了说动颜明德,不惜送了顶高帽子。

“好,我知道了。”颜明德点点头。

那侍卫等了半天,看他不再说话,急了,“大将军,您何时带人去解围啊?”

“没有圣上的圣旨,我不敢擅自进宫。”颜明德心中再焦急,在他面前,却一副不动如山的样子。

那侍卫看颜明德不打算带人去,“大将军,颜姑娘也在宫里。”

“我不能为了女儿,违抗圣意。”

“如此,告辞了。”那侍卫说着,转身就走。

封平见他要走,与楚谟对视了一眼,大叫了一声“慢着”,那侍卫停步,转头,楚谟却掏出一把飞刀射出。

那侍卫毫无提防,露出了自己的要害,等飞刀入身,再想说话时,却来不及了。

“大将军,此人不能放走。将来若是传出三殿下传讯让您救驾,您却置若罔闻,岂不是祸害。”封平解释道。

楚谟拔下了自己的飞刀,跟着点了点头。

他这一出手,就是跟颜家共进退了。

颜明德咬咬牙,知道杀人灭口是最好的法子,他在战场之外,还从未无故取人性命。看到封平和楚谟两人默契的想法,只能暗叹自己老了。

楚谟拿回飞刀后,说道,“颜世伯,颜宁和静思都受叛军所困。我们不能进宫,但是,我们可以去靖王府啊。”

这话一出,颜明德和封平都是双眼一亮,是啊,靖王府可不是皇宫。

213章 楚谟请命

围魏救赵,这,的确是一个妙计。

任谁都不是孤家寡人。

靖王就算想立从龙之功,想得泼天富贵,总不能是他一人独享的。

靖王的妻妾儿女,都在王府之中。拿下这些人,靖王就会有些顾忌。

“靖王既然敢造反,靖王府必定固若金汤。”封平思索半晌,提醒道。

“靖王不可能安排几千精兵守着府邸。颜世伯,若您信得过,让小侄带人去拿下靖王府吧。”楚谟起身,正色请命道。

“怎么能让你去冒险!”颜明德想也不想地否决,“楚洪只有你这独子。再说,这事,到底是关联着烈儿和宁儿,我带人过去。”

“世伯,您就留在府里,居中调度吧。靖王府这种地方,还是让小侄代劳吧。”开玩笑,多好的拍马屁机会啊,得到未来岳丈的好感,就在此一举,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怎么能错过?

远在南州的镇南王爷,要是知道自己儿子,为了佳人芳心,如此狗腿,尤其狗腿的对象还是颜明德,不知会不会喷出一口老血。

楚谟心中想着好机会,脸上,满是跃跃欲试的神色,“难道世伯不信小侄能带兵打仗吗?”

楚谟在南诏打的几场仗,颜明德在京中自然也有所耳闻,知道他用兵如神、彪悍善战,看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然不好拒绝,“好!我府里的家将,一共有八百多人,我点六百人让你带去靖王府。”

“多谢世伯信任!”楚谟躬身一礼,“小侄必当不辱使命!”

楚谟当然听说过,颜家的家将,个个武艺精湛,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说以一当十都不为过。靖王就算留下精兵守着府邸,那些没怎么见过血的京郊兵士,哪会是颜家家将的对手?

颜明德心悬这女儿和儿子的安危,计较定了,让人直接在颜府校场擂鼓召集。

凡是颜家人,听到鼓声,都得到府中校场集合。就连秦氏这样不通武艺的妇人,听到鼓声后,都赶到了校场。

她知道女儿和儿子,一个被困在宫中,一个在东宫守卫,心中自然担心焦急。但是,只是在内院心焦。如今,听到鼓声,带着王嬷嬷等人,匆匆忙忙赶到了校场。

颜明德看到夫人也到了,只是遥遥点头,自己还是站在校场高台之上。

不过半柱香的功夫,所有家将都身穿甲衣,来到校场。

八百多人,神情肃穆,步履整齐,列队之后,不动如山。

颜明德点了六百人,“你们,跟着楚世子去,务必拿下靖王府!”

被点到的六百人,齐声领命。

楚谟换上了劲装甲衣,带着镇南王府的侍卫们,一马当先而去。越早拿下靖王府,颜宁才越安全。

秦氏听说要去拿下靖王府,心中有些欣慰。

颜明德看着楚谟带着六百人离去,又下令让其余人等在府中待命,随时准备出发,家中懂武的仆妇们,也都各司其职,在府中开始巡逻,以防有人趁乱入府为虐。

校场中人散开后,他走到秦氏身边,“五娘,你先回内院等候吧。”

“老爷,你未必要让烈儿和宁儿都回来啊。”秦氏终究忍不住担心,嘱咐了一句,看着颜明德,想要得到一个保证。

“烈儿和宁儿知道怎么保全自己,你放心。我一定会想法子的。”

颜明德不能承诺什么,作为人父,他恨不得马上带兵去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从险境中拉出。但是,颜家上下,上千条人命,他不能由着自己的心去做。

秦氏死死抓着王嬷嬷的手,转头回了内院,跪在了家**着的观音像前。

颜明德回到正厅,封平还等在那里。

看到他回来,封平说道,“大将军,得让人把楚世子带人拿下靖王府的消息,送到东宫和宫里去。”

“恩,你放心,我会安排妥当人去送信的。”

“太子殿下命我再去太傅和少傅的府上走一遭,那我先告辞了。”

“送你出来的两个侍卫,一个伤得很重。我派两个侍卫护着你。”颜明德不问太子有什么打算,只叫了两个侍卫,吩咐他们两人保护封平。

封平原本出来的那身衣裳,逃出来时已经破烂了。他换了身衣裳,带着两个侍卫,走入夜色中。

颜明德看着他们离去,看了看天色。现在,才过了子时,离天亮还早得很呢。

京都城里,除了皇宫那边传来的声音,其余的,一片寂寂。有多少人在观望,明早,又有多少人会选择尽忠呢?

颜明德的问题,颜宁也正在问楚昭业。

经过半夜厮杀,两人的衣衫上,都有不少血迹。

叛军又退去后,楚昭业喘息着,走到高台的半腰处,倚靠在栏杆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宁儿,看来你父亲是真不管你了。”

“颜家上千条人命,比我的命重。”颜宁对楚昭业此时还说这种话,有些好笑,“三殿下,你后悔吗?刚才不走,现在,可走不了了,到现在还没援军。若是勤政阁被攻下,你猜,明早,那些大人们,有多少人会选择尽忠呢?”

楚昭业苦笑了一声,若勤政阁真被攻下,别人他不知道,自己这些人,可没选择机会,都会死在这里。看着颜宁那明朗的脸,和她死在一起?好像也不算太糟。

这时,一个身穿东营兵勇营服的人,飞快的跑进,大叫了一声:“姑娘!”

颜宁一看,连忙喝道,“不要放箭,让他过来!”

来的人,是颜府的斥候,也不知他从哪儿扒了一套东营营服下来,穿在身上,倒是混进来的好法子。

后面的叛军看到一个身穿自己人衣裳的人,跑上勤政阁,都是一愣。很快有人反应过来,“拿下奸细!放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