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杀下来,好歹也要上万人吧。

从来谋逆,不论成败,都得死一大批人。差别,也就是死的是哪些人罢了。

220章 亲密不再

颜明德陪着秦氏和颜宁聊了几句,看夫人脸色稍缓,对颜宁说道,“宁儿,你跟为父到书房来一下吧。”

又要跟女儿说什么政事了?秦氏柳眉一皱,就想反对。

王嬷嬷在门外高声禀告道,“夫人,姑娘,安国公夫人和姑娘来访了。”

秦氏只好忍下想说的话,“快请进来,我和姑娘这就去迎迎。”

颜宁也去不成书房了,“父亲,晚点我再来书房找您吧。”

颜明德听到是安国公夫人和姑娘来访,皱了皱眉,“也好,晚点再说话吧。”走了几步,他又回身道,“安国公前两日碰到我,说起过选秀这事。皇后娘娘还没意思透出来,你们可不要自专了。”

秦氏明白了,“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颜明德听夫人这么说,也不耽搁,自己走出院子,先去外书房了。

颜宁虚扶着秦氏,两人快步走出去,在二门内,迎到了安国公夫人母女两人。

一段日子没见,李锦娘清减了些。原本圆润的下巴,都有些尖削了,脸上带着笑,只是那笑里,多了几丝愁滋味。

安国公最近,混得风生水起才对,颜宁看她那样,再想起她对太子哥哥的心思,难道李锦娘是为父亲刚才提起的选秀担忧?

她心里想着,步下不停,与安国公夫人见礼后,拉着李锦娘的手,“李姐姐,好久没见了。”

“宁儿,你没事吧?上次来府,听说你睡着,就没敢来扰你。”李锦娘拉着颜宁打量了一眼,放心地说道。

“我没事,谢李姐姐关心。”

颜宁回府后,第二日李锦娘就来探望过。

那是颜宁正脱力昏睡,叫不醒她,家里也没人忍心那个时候叫醒她,一概拜访都挡了。这事,她听绿衣提过。

秦氏和安国公夫人聊了几句,看颜宁和李锦娘在后面,吩咐道,“宁儿,快招待李姑娘去园里玩吧。”

颜宁应了,拉着李锦娘到自己的蔷薇院去坐着。

李锦娘到了蔷薇院,更自在了,“宁儿,你可真厉害。现在大家私底下都说你救驾的事呢。”

“都说?很多人说吗?”

“这几日母亲带我出去访客,很多人都说起你哦。刘侧妃还说后悔自己没习武呢。”

刘侧妃?

太久没提起这人,颜宁楞了一下才想起来,刘侧妃是济安伯府的刘琴。

“刘侧妃怀着身孕,也出来见客了?”

“昨儿在南安侯家遇见的,她比以前清减了些。靖王谋逆那夜,她刚好回济安伯府去,才没事了。听说三皇子府也冲进叛军了,三殿下在宫里,家里没主子在,那些叛军就走了。”

“那好端端地,刘侧妃怎么说起我啊?”

“就是……闲聊提到那夜凶险,就说起你救驾的事了。刘侧妃还说圣上和皇后娘娘都感激你呢。”李锦娘话到嘴边,转了个方向。

颜宁知道那闲聊的内容肯定不是随口提到的,话题是刘琴挑起的?

“就先不说圣上和皇后娘娘身份尊贵,光是皇后娘娘是我姑母,我那夜不就应该那么做吗?再说,除了舞刀弄枪,我别的也做不了啊。”颜宁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李锦娘看她神情淡淡的,显然不想再谈这个,就说起了明日的事。这种事,安国公自然也会听到消息。

“宁儿,我父亲说太子殿下提议要杀鸡儆猴,怕会寒了人心呢。他听说今儿我母亲要来府里,还让我母亲把这话告诉你母亲,看看能不能透给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知道。”

颜宁看着李锦娘双眼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那眼神里,有紧张,有担忧,还有……一丝算计的打量。

她叹了口气,人,一旦长大了,就身不由己,就多了算计。何况,自己和李锦娘,本就不是一直亲厚的人。

“李姐姐,这些话,我母亲怎么可能说啊。安国公现在是太子殿下的人,他劝诫才合适啊。”她重重地咬字,叫了太子殿下。

李锦娘笑容热切了一些,“那夜,我父亲说要带人去救太子殿下,还交代我母亲,说他要有个万一,就让母亲带着我们一家子回乡去。那时,可把我们一家担心死了,还好,大家都平安。”

“是啊,我二哥回来说过那夜的凶险,我父亲也说安国公是忠心为国的忠臣呢。听说安国公为了护卫太子殿下,还受伤了?”

“只是轻伤,后来圣上、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都赏了很多好药来。”

颜宁说的,自然是客套的话。那夜安国公会受伤,用颜烈的原话说就是“没见过那么笨的人,生怕自己不见血,一定要往人刀口上凑一下”。

当时,颜宁带人冲开了叛军的包围,那群黑衣人又在撤退,楚昭恒其实已经无事了。

可不知怎么搞的,安国公忽然叫了一声“殿下小心”,然后,被一个要退的黑衣人给划拉了一下。

那伤口颜烈见过,并不重。

李锦娘说只是轻伤,还真不算谦虚,只能说是说实话。

不过颜宁还是狠狠赞同了一下。

“对了,宁儿,那夜,听说是镇南王世子带着你家的家将,杀进了靖王府?”

“是啊,幸好那夜镇南王世子爷来京了,不然,要是我父亲那迂腐的性子,还真危险了。”颜宁一脸切后余生地感慨。

李锦娘看着,话题一转,说起了镇南王世子楚谟的样貌风姿。

颜宁心中暗笑,李锦娘这是怕自己要和她争太子妃之位,所以要引自己去关注楚谟了?

她配合着问话,听李锦娘说了更多楚谟的传闻,什么自小聪慧三岁就作诗,什么文武双全打遍南疆无敌手,还有什么容貌过人性情又好等等。

难得她一个闺中女子,能摇身一变,变出一张媒婆的利嘴。

不过听着楚谟被人这么夸,颜宁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不对,夸的又不是我,我为什么要高兴?

颜宁撇了撇嘴,什么打遍南疆无敌手,哼,他可未必是自己的敌手。只能说南疆人都太弱了。

心里这么想着,她有些手痒,哪天得找楚谟比比武。

221章 赏赐

安国公夫人和李锦娘这一趟,待了一个多时辰,才告辞离去了。

秦氏带着颜宁,将她们母女两人一直送到垂花门口,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是松了口气的感觉。

往日与安国公家相处还好,但是今日,对安国公夫人母女来说,她们来的不是颜家,而是皇后娘娘的娘家、太子楚昭恒的外家。

秦氏母女与她们说话,就格外地心累。

“宁儿,你说李家姑娘……能如愿吗?”秦氏看着那母女两人上车后,吐出一口气,问颜宁道。

刚才安国公夫人拉着她感慨,李锦娘感激太子殿下的救命之恩,听说东宫遇险,一定要安国公带人进宫云云。

她也是做人母亲的,女儿若真心喜欢一个人,做娘的当然希望自家女儿能如愿以偿。

再者,秦氏觉得李锦娘还是不错的姑娘,模样,性情,家世,都拿得出。

颜宁笑了笑,“这个,就得看姑母和太子哥哥的打算了。”

她这话说得有些敷衍,若按现在的情形看,李锦娘八成是能如愿的。

只是安国公夫妇层层紧逼下的如愿,李锦娘,以后,还能得到太子哥哥多少真情呢?姑母,对这个儿媳妇,又能有多少喜欢呢?

算了,李锦娘自己也愿意,那自己何必替古人担忧。

由李锦娘,想到了楚昭恒,做了太子,就没什么是按自己喜好定了。等太子哥哥做了皇帝,那,就更是时时刻刻都要算计着利益和平衡。

“母亲,您下次进宫,给太子哥哥带些野果吧。姑母在宫里,肯定也吃不到。”

前几日,家里有人买到了一篮子山中的野果山桃,倒是新鲜。

“知道了,你姑母真是没白疼你。有好吃的就想到姑母了。”秦氏有些酸溜溜地道。

“母亲,那女儿不也想到你啦。”颜宁好笑地说道。

“不耽搁你了,你父亲还在书房等你呢,你快去吧。”秦氏不留颜宁闲话了,直接赶人。

颜宁赶到外书房时,封平居然也在,显然刚才已经与颜明德商议了一些事。

看到颜宁进来,颜明德问了一声,“安国公家的人走了?”

“恩,走了。”

“宁儿,最近外面多了不少传言,都是关于你那夜在宫里的事……”

“父亲,刚才李姐姐也告诉了一些,刘侧妃最近出门挺多的。不过,那些流言不碍事,我们没有那念想,人家要不要防都无所谓。”刘琴最近频频说的,就是颜宁在宫中的神勇,暗示的,无非就是颜宁这次功劳大,有可能与太子殿下来个亲上加亲。

这,应该是楚昭业的担忧了。

颜明德同意颜宁的话,“为父也是这么想的,不管别人如何口舌是非,也伤不到什么。只是,明日处决完犯人,接下来,圣上就得考虑行赏了。”

的确,逆贼处决了,那接下来,就要论功行赏了。颜烈和自己,在这次宫变中,都是立了大功的。

“父亲,我想着,若是圣上问起我们想要什么,二哥不如就说想去玉阳关吧。若是问起女儿,您不如就说勤政阁那夜,女儿擅自用了内藏的一把匕首,觉得那把匕首很好,求圣上赐给女儿好了。”

颜明德点点头,颜家已经位极人臣,手里又掌握着北境调兵虎符,元帝对自家儿女的赏赐的确为难。不如由自己主动开口,也算为君王分忧了。他这几日想了好久,不知该求些什么才能恰到好处,颜宁这主意,不算好,但还过得去吧。

封平知道颜家父女都是明白人,就将楚昭恒的意思说了出来,“太子殿下的意思,这赏赐若是要的太轻了,也不好。”

毕竟,若颜宁和颜烈的赏赐太轻,那其他人的赏赐,该怎么定呢?这两个人,可算是当夜抵挡叛军的大功臣。

楚昭恒这顾虑有理,颜宁也知道,只是想不出要求什么才算有些难度,又不会让元帝觉得为难呢?

“太子殿下的意思,是由皇后娘娘开口,求圣上将来若颜大将军相中了什么人家,圣上给个赐婚的旨意。”封平说出了楚昭恒的想法。

这个要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又的确和颜烈颜宁切身相关,若是颜明德相中的人家不愿结亲,那元帝就等于帮着抢婚了。若是颜明德相中的人家有意结亲,那元帝的赐婚旨意就是锦上添花的体面。

如此一提,也算是回应了元帝的意思,表明颜家没有再让女儿嫁进皇家的意思。

太子哥哥倒是深谋远虑,只是,怎么忽然想起赐婚之事?

有了元帝这道圣旨,万一将来自己真要与楚谟成亲,那元帝心里不愿意,也得成全了……哎呀,想到哪里去了。颜宁忽然发现自己的思绪被带偏了。都怪今天李锦娘过来,絮絮叨叨有的没的说了一大堆。

“父亲,太子哥哥这个好。回头你就跟圣上这么提吧。”心里想着,嘴上颜宁还是极快地赞同了。

“恩,好。”颜明德点头。

两人说得坦然,估计秦氏要是在,就要长叹了,女儿说起婚事,竟然一点羞涩的意思都没有。颜明德这个父亲也是,也不知让女儿回避一二。

这两人,拿婚事当成政事一样正经地说了半天。

封平与颜家人相处久了,对他们的粗神经早就见怪不怪了。他看颜明德和颜宁都赞同,这桩事等于都了了,“如此,我马上回东宫去告知太子殿下。”他说着站了起来,打算离开,看到颜宁沉思的样子。他想起东宫那位主子,出这主意时,不知心里是何想法,对颜宁说道,“这几天,楚世子经常拜访太子殿下,他们相谈甚欢。”

与楚昭恒待久了,对这主子,他日渐熟悉,也日渐钦佩。他忽然说了这一句,说完又有些后悔,自己说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呢。

颜宁听了惊讶了一下,原来楚谟这几日都跑东宫去啦,不知在忙什么。她虽然好奇,却未再有别的话,只是跟着颜明德,将封平送到书房外。

222章 皆大欢喜

颜皇后向元帝说了颜家的请求,元帝答应了。

镇南王世子楚谟,当夜带兵进宫救驾,他对元帝所求的赏赐是婚事要自己做主。

元帝跟颜皇后笑道,“如今的孩子,主意都大,一个个都想着婚事了。”

过了几日,早朝上,元帝连下了几道旨意。

最引人瞩目的,自然是有关太子妃的圣旨。安国公嫡女李锦娘,美而贤,堪为太子妃。

这道圣旨一下,肖刚由大内侍卫副统领升任正统领等等,皆不算什么了。

一下早朝,文武百官们纷纷向安国公道喜。

楚昭业在宫变之夜后,养了几日伤,这日也上早朝了。听到这道旨意,也笑着恭喜安国公。

他说笑了几句,就当先离去,身后跟着林文裕等一班三皇子一派的人。

想到刚才在朝堂上,楚昭恒站在元帝身边,听着太子妃那道旨意时,那眼中的淡漠。

楚昭业笑的更欢了,看到楚昭恒从殿后出来,他对身后的大臣们示意先行离去,自己满脸笑容地走到楚昭恒身前,“太子殿下,恭喜了。”

“多谢三弟了。”楚昭恒也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最难消受美人恩,未来的太子妃对您一片深情,您可真是好福气啊。”

“三弟说笑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太子殿下慢走,臣弟恭送太子殿下。”他行了一礼,直起身子,看着楚昭恒大步而去。那脚步,甚至有些落荒而逃的意味。

我为了皇位,牺牲了那么多,楚昭恒,你凭什么不舍下东西呢?皇位,本就是要舍下一切去夺取的。

他转身,向宫外大步离去。

太子妃人选终于落地。大家都知道,这是太子感念安国公那夜的冒死卫护。

秦氏听到消息后,也带着颜宁赶去安国公府道喜。

她们到得还是晚了,到国公府门前,只见安国公府门前车水马龙,都没地方下车了。

安国公夫人和李锦娘听说秦氏母女到了,丢下了满堂宾客,亲自到二门垂花门处迎接。

颜宁跟着母亲,到正厅去与其他的夫人们见了礼,就跟着李锦娘到花园玩去了。

此时,正是春日好时节,满园花开,花团锦簇。各府的姑娘们精描细画,装点得人比花娇。

“李姐姐,恭喜你了。等你进了宫,见到你,我可就不能叫你李姐姐啦。”颜宁向李锦娘道喜。

今日的李锦娘,一身桃红衣裙,兴许是夙愿得偿,笑容又是甜蜜又带着羞涩的红晕。面不扑粉而白,唇部点朱自红。

“宁儿,连你也笑话我。”李锦娘不依地跺脚。

两人说笑着走去。

其他姑娘们看到李锦娘亲自带着颜宁进来,没什么意外。颜宁可是太子楚昭恒嫡亲的表妹,皇后娘娘对颜宁的宠爱也是出名的。

不少人都围上来,自然又是恭维了一番。

李锦娘比往日越发练达了。

颜宁说了几句,有些不耐,她拉过李锦娘,悄声说道,“李姐姐,你知道我不耐烦这些应酬。我今日是陪着母亲来道贺的,回头我再自己来给你道贺,我要先溜啦。”

李锦娘看颜宁说得坦白,悄悄笑着说,“你以后难道都能躲过这些应酬?好吧,好吧,我帮你打掩护,你走吧。”说话间,比往日跟多了几分亲密。

颜宁俏皮地一笑,转身离开。

南安侯家的王贻正好走近来,看到颜宁走开了,对李锦娘说道,“颜姑娘听说在太子面前都很说得上话呢。”

“那是当然,宁儿可是自小就在京的。”李锦娘淡淡地回了一句,转身应对其他人去了。

乍从热闹喧嚣的国公府出来,颜宁上了马车,大大吐了口气,也不知道太子哥哥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是络绎不绝的贺喜宾客?

“去东宫拜访一下吧。”她让车夫掉头,往东宫而去。

出乎颜宁的意料,此时东宫,居然很安静。明福亲自迎了出来,“颜姑娘,您可好久没来看太子爷了。太子爷在院里等您呢。”

“明总管,今日没人来贺喜啊?”

“有,不过太子殿下说身子不适,不见客,让奴才打发人都走了。”明福说着,带着颜宁往后面走去。

颜宁打量了四周一眼,这东宫,好久没来了。自从那次与楚昭恒说了不愿进宫后,也就是兵变那夜,带兵在东宫门口打了个转,此时再来,居然有些陌生了。

楚昭恒也正站在花园中,蔷薇架下,一身白衣常服的楚昭恒,背影竟然有了孤寂和萧索之意。

“太子哥哥,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啊?”颜宁不知为何,看着这背影,只觉得心中有些酸涩,故意大声地嚷道。

楚昭恒听到她的声音,转身,脸上,还是往日温和的笑容,“你今日怎么来了?”

“跟着母亲去安国公府了。那里人太多,我待得不耐烦,溜出来了。”她走到楚昭恒身边,看看楚昭恒身前,也没什么花啊,“太子哥哥,你一个人在这躲清静啊?太聪明了。我跟你说,我刚才去见了李姐姐,她那的人,都快挤破屋子了。”

颜宁叽叽喳喳地说着,掏出荷包,“给你吃,刚才在街上买的干果。我刚才吃了一粒,觉得味儿不错。”

楚昭恒接过几颗干果,也看不出是什么,吃到嘴里,酸酸甜甜的,回味之后,就只有一股酸味。那酸味,直透到他心底去,“伤全好了?我听说那夜,你也受伤了。”

“没什么伤。”颜宁转了一圈,“哪那么娇弱呢。我将来,可是要上阵杀敌的。太子哥哥,将来,我帮你打仗。你说打谁,我就帮你打谁。”

楚昭恒被她说得一笑,“要你去带兵打仗,别人不说,颜烈就得跑来拆了我这东宫了。”

颜宁嘿嘿一笑,不说了。

“致远这几日来了几次,跟我说起不少你们在南州的事。宁儿,镇南王府,人口是简单,不过镇南王妃,听说是个难缠的女人。”

“我才不怕呢,她要是啰嗦,我就把她扔水池里去。”颜宁满不在乎地说。

“哈哈,那你就是忤逆不孝。”

“那你帮我扔。”

“好,我帮你。”楚昭恒应诺了。

223章 又生事端

颜宁也不知为何要来东宫,只是,看着安国公府的热闹,就想来看看楚昭恒了。

从小,在她记忆里,太子哥哥就是寂寞的,现在,太子哥哥身边有那么多人伺候,她却觉得他更孤单了。要是一直不长大就好了,那她就能一直找太子哥哥玩。

看着楚昭恒那掩不住的寂寥,她暗暗叹了口气,希望李锦娘嫁入东宫后,能照顾好太子哥哥吧。

在孙神医的调理之下,楚昭恒的身子已经好了,自然也更忙碌。两人站着没说了多久,就来了请见说事的人。

“太子殿下,是户部的人来了。”明福进来禀告了一声。

“太子哥哥,我过几天再来看你。”颜宁将剩下的果干蜜饯连着荷包递给楚昭恒,站起来告辞了。

楚昭恒知道,今日的偷闲就到此了,他就算有心缅怀什么,也没有多少时间。而且,此时,他也不敢多沉浸在思绪中。

朝中的局势,看着他已经是稳占上风,但是,这么多年的兄弟,他自然知道,楚昭业,从来都不可小觑。

“好,我让明福送你出门。空了多过来,陪我说说话。”楚昭恒轻轻地说了一句。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了几句,到了花园门口,颜宁跟着明福往东宫大门走去,楚昭恒则是右拐,往议事厅而去。

走出东宫大门,颜宁坐上马车,一时不知该往哪去,让车夫赶车跑上了大街。

回到颜府门口,孟秀急急地冲了过来,“姑娘,姑娘,封先生,封先生,被带走了。”

颜宁一惊,掀起车帘,“被谁带走了?什么时候带走的?”

“快半个时辰了吧。在石板巷,封先生在石板巷,被三皇子府的人带走了。”

楚昭业带走了封平?

石板巷?

李祥的事,被楚昭业察觉了。

“姑娘,是李贵亲自去抓的人。说封先生与三皇子府的奴才合伙,偷了王府的东西。他们手里,抱着一包东西,说是从石板巷里搜出来的。”

盗窃,销赃,这种事,轻了是受杖刑,重了却可以要人命。比如,偷的东西里,要是有御赐之物……

“姑娘,封先生会不会有事?”

颜宁下了马车,“绿衣,你再去一趟东宫,把这事告诉太子哥哥。就说我已经赶去三皇子府了。”

颜宁说着,骑上了孟秀牵过来的马,“孟秀,带上四五个人。”

她一拨马头,孟秀带着五个人,也跟着上马,往三皇子府走去。

颜宁骑在马上,猛抽一鞭,马跑了起来。

快到三皇子府的十字街口时,被冷风一吹,她急躁的心,忽然冷静下来。

不对,楚昭业就为了杀封平吗?他不会不知道抓了封平,太子哥哥不会坐视不理,颜家也不会坐视不理。

她忽然停下,孟秀几人连忙一拉马缰,幸好他们六人都骑术了得,不然姑娘这冷不丁地停下,就要撞上了。

“姑娘,怎么了?”孟秀着急地问道。

他和孟良与封平相处最久,感情也深厚。乍一听到封平被抓,要不是他知道就凭他自己,进不了三皇子府,他早跑过去救人了,“姑娘,虽然封先生是给太子殿下做事了。但是,但是您可不能,不能不管封先生啊。”他嗫嚅着说了一句话。

颜宁还未说话,皇宫方向,又是两骑跑来,走近了些,却是颜烈。

“二哥,你怎么过来了?”

“我听说封大哥被三殿下抓了,我要去看看。”

“今日不是你当值吗?谁告诉你的?”

“是御林军里的人啊。”

“你没跟上官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