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赐良配-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随着接近伏虎山,两人的家书渐渐少了。

颜宁知道,到了伏虎山,两人就与几路援兵汇合,一定会有很多事要忙。

她每天都会派人,或者自己跑到东宫去,打听兖州那边最新的战报。

这次北燕入侵,居然是北燕太子苏力青和二皇子苏力红带兵,苏力青为主帅,苏力红跟随协助。

颜宁想起当初荆楠码头,遇到的自称“藏东军”和拓跋焘主仆。若是藏东军真的就是苏力红的话,这人倒是不可小觑。

一个外祖一族造反的皇子,等于没有母族可依靠了。

听说北燕国主可不是个讲究父子亲情的人,杀子的事,也不是没做过。

当初苏力红沦落街头,明显是一副穷途末路的样子。

在这样的境况下,苏力红回到北燕,居然还重新站稳脚了,没有被苏力青给踩到脚底。

这次北燕攻打大楚,他还能跟着带兵出征。

光从这一点来说,他看来还是挺得北燕国主信任和欢心的。

难怪苏力青与他争位这么多年,两人都势均力敌。要不是苏力红外祖一族造反,可能苏力青还不能这么容易得到太子之位呢。

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沙场之上,讲究齐心合力。苏力青和苏力红两人,在沙场要说能齐心协力,颜宁可不大相信。

颜明德与他们对阵,颜宁倒是放心不少。

237章 不实家书

颜宁和秦婉如闹了一会儿,虹霓进来禀告说封平来了。

颜宁对秦婉如挤挤眼睛,“今儿母亲和大舅母都出去会客了。哎呀,家里也没个长辈,虹霓,你去问一下封大哥是什么事,把事情记下来,让他就回去吧。”

“是,姑娘放心,奴婢这记性,保管一句不落。奴婢这就去问封先生。”

“虹霓,你……绿衣呢?”秦婉如对颜宁主仆俩又气又羞,若是绿衣在,还好点,不会跟颜宁一起捉弄自己。换了虹霓,颜宁简直是如虎添翼。

“姑娘,表姑娘看不上奴婢,就喜欢绿衣姐姐呢。”虹霓委屈的抱怨。

“没事,没事,姑娘我不嫌弃你,快去送封大哥回去吧。”

“宁儿,你再……我不理你了,你也别想我再帮你做荷包什么的。”秦婉如看虹霓真的要往外走,急了。

“表姑娘,封先生来了。您看,奴婢拼着被姑娘责罚,把封先生带进来了。”虹霓指着门口那边走过来的人影,笑着说,“回头我家姑娘罚奴婢的时候,表姑娘,您可得救我。”

秦婉如哪还顾得上回虹霓的话,光顾着看封平了。

颜宁在边上偷笑。

兖州的战报和颜明德的行军等事,都是通过官差送回来的,颜家的家书也会随同送过来。

楚昭恒知道颜宁必定挂念,每次收到战报后,都会让人誊抄了送过来。这到颜府送信的事,原本随便打发人来做就行,可封平却是每次不拉,都要亲自送过来。

然后有机会了,就能与秦婉如见一面,说上几句话。

封平走进蔷薇院,看到秦婉如正站在颜宁边上,低着头看着自己。

他大方的走过去,将战报递给颜宁,又拿出一封信,“这是颜大将军的家书。”

“有劳封大哥了,我先去看信去。”颜宁拿着战报和家书,走进自己的西厢书房去,将秦婉如留下了。

她给这两人留下说话的时间和地方,自己在书房,认真看了家书。信里,颜烈说大军已经快到伏虎山了,接下来要等其他援军汇合,会在那边修整等待云云。

颜宁知道,过了伏虎山,就是战场了。看颜烈说诸事都好,心里安慰不少。

颜宁不知道的是,颜烈在信中,写的都不是真话。

颜明德带着大军,一刻不敢耽搁。

颜烈受了杖刑,身上的伤口都没长好。

但是,元帝这种时候派他随大军出征,还是做先锋官,其用意不言自明。

大军快到伏虎山时,颜烈慢慢走回营帐。墨阳早就准备好了干净的热水和纱布等。

颜烈往行军床上一趴,就再也不想动弹了。

“二公子,左边这边,又裂开了。”墨阳帮他擦洗,看到颜烈左大腿上的伤口,都快哭了,“这可怎么好啊,长好又裂开,长好又裂开。离家的时候,您还答应夫人和姑娘,肯定会坐马车养伤的。”

墨阳正说着,颜明德也走了进来,看到儿子两条磨得鲜血淋漓的腿,说不心疼那自然是假话,“你快给二公子清洗包扎了,就出去吧。”他这话,是对墨阳说的。

颜明德发话了,墨阳不敢再多说,慢慢的一点一点拿湿布沾湿化开血水,然后将颜烈的亵裤一点点褪下。然后再换一块干净的布将血和化脓的脓液擦洗干净,拿出伤药倒上去,再给颜烈盖上薄被,端着水盆退了出去。

颜明德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儿子这伤口了,每看一次,还是违心的说,“看着,伤口结痂的地方多了。明天,可以走慢点,你明天不用骑马,走路吧。”

大军一过伏虎山,必定更要日夜兼程。

现在,他们路上赶得快点,到援军全到前,颜烈就多了两天养伤的时间。

元帝不想让颜烈舒服,就算他对刘琴闯宫之事,有了疑问,但是,他还是觉得颜烈害死了他的皇孙。

不能明着处罚,让颜烈吃些苦头,是必须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只是吃些苦头呢。

“父亲,放心吧,这点伤,到兖州前,肯定能养好。”颜烈不在乎的一笑。

颜明德坐到颜烈的行军床前,“这两日,你要快些将伤养好。今晚,别给你母亲和妹妹写信了。”

说到写信,颜烈得意了,“父亲,放心吧,我已经写好几封存着呢,到时让墨阳算着日子给我寄出去就行。宁儿再聪明,肯定也想不到。”

一想到自己居然瞒过了聪明的妹妹,颜烈大为得意。在信里,他说伤口慢慢长好,抱怨伤口结痂时痒得让人难耐。

秦氏和颜宁看到信,还特意让人捎来了止痒的药膏。

“这场仗,不好打。刚才为父看过兖州那边最新的战报了。虎啸关失守了,北燕大军向兖州那边逼近呢。等大军集结了,我们就得快点赶过去,兖州若是失守,那就麻烦了。”

“林天虎那个州牧是干什么吃的,好歹这边也有二十多万人吧。虎啸关就能一夜就丢了?”颜烈说起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他不会打算再弃了兖州吧?”

“兖州他不敢轻易失守的,一州州牧,他不敢弃城而逃。”颜明德肯定的说道。

“也是,林妃娘娘可未必还能保住他的小命。”颜烈不屑的说道。

大楚的虎啸关,有过两次失守,第一次就是林天虎守关的时候。

不过当时林妃在宫里还得着圣宠,在元帝面前又哭又求,保下了他一条命。

林家也是能耐,缓过一口气后,居然又慢慢的将林天虎扶到兖州州牧的位置。

现在,虎啸关又失守了,这次,虽然不是林天虎在守关,但是,守关的是林天虎保举的人。

要是林妃盛宠还在,林天虎或许就敢弃城,让他去和北燕人打硬仗,他可没那硬骨头。

“父亲,说起来还幸亏如今林妃娘娘和三殿下不如从前了,不然,我们这次来就不是援兵,而是来打兖州了。”

“这些话,到外面不要说。”颜明德知道小儿子的意思,叮嘱了一句。

238章 相约

“你说好人就是倒霉,父亲,你看我们家,人都说我们家威风。可我们家那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人家怎么不说林家哪。林天龙就不说了,林天虎打了多少次败仗,愣是能升官发财。”颜烈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不要胡说。为人臣子,我们只管尽了臣子本分就好。”颜明德训了一句。

颜烈回了一句“知道了”,不想说话了,他知道颜明德脑子里,就刻着忠君爱国四个字,“父亲,你快去歇息吧,我也要睡了。”说着,两手一拉,将被子蒙住头。

颜明德看儿子这孩子气的举动,摇了摇头,不再多说了,走出账外,吩咐墨阳进来守着,自己回了大帅营帐去歇息了。

幸好伤药不错,颜烈虽然每天都要骑马,伤势倒是没有加重,只是,也一直好不了。

幸好,或许元帝对颜家父子的态度很满意,过了两日,大军到伏虎山前时,元帝的旨意到了。

在圣旨中,元帝说了两件事。

一件是交代兖州上下官兵的,颜明德为大元帅,兖州所有官兵都要听候他的调遣。

第二件事,就是训斥颜烈作为先锋官不知轻重缓急云云,末了赐了一瓶祛瘀活血的伤药。

颜烈知道,自己这苦算是吃到头了。

既然元帝都赐药了,颜烈也就可以坐马车养伤了。

兖州的战况,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糟糕。

他们到了伏虎山,先见了武德将军周伯坚。

周伯坚与颜明德差不多年纪,两人又是少年就开始的交情,说话自然也不藏着,“明德啊,不瞒你说,兖州这场仗不好打。我不知道林天虎是怎么回事,虎啸关几乎没怎么打就失守了。如今北燕人有了给养,战意更浓了。兖州到我这伏虎山这一带还未失守,但是小股的北燕骑兵,已经驱赶过了。”

“兖州那一带兵力不少,难道一场硬仗都没打过?”

“打过两场,败得厉害。你去和林天虎打交道,一定要带着万分小心。那小子的心眼,都用在自己人身上了。”周伯坚显然,跟林天虎打交道,是吃过亏的。

颜明德点点头,“我知道了,明日我就带兵去兖州。”

兖州若丢了,那北燕人获得的辎重粮草就更多了。如今关外牧草正肥,北燕人不缺粮草。

而大楚现在,缺的就是粮草。

有楚昭恒在后方调度,颜明德不怕粮草上遇到问题,只是,尽早将北燕人赶到关外去,才是正途。

周伯坚知道颜明德是一心为国,才会如此紧急,也不虚留。北燕人尽快赶出关外,他这守着伏虎山关口的,也能松口气。

颜宁在家听说了元帝传过去的旨意,心中暗恨父亲和二哥不知变通。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颜烈居然这一路真的都是骑马的,还写信来骗自己。就算是想让母亲和自己不要担心,骗自己也是不对的。

与楚谟一起出门的时候,她恨恨地抱怨了好几次。

这几日,秦氏没空拘管她。因为元帝下旨要为楚昭恒娶太子妃。颜皇后高兴儿子要娶亲了,虽然太子娶妻有定制,不用她忙碌,但是颜皇后还是乐此不疲,时不时找秦氏进宫,询问要准备什么。

秦氏在家,也不怎么管颜宁。但是她不在家,那颜宁就更自由了。

本着姐妹情分,颜宁都会把秦婉如带出来,有时去郊外踏青,有时去围猎骑马,颜宁定好地方后,就会让人给封平送信,让他们两人很是见了几次面。

这日知道颜明德马上要与北燕人交战了,颜宁难得地想去城外烧香。

她虽然重生了一次,但是对神佛却也没变得更虔诚。

京城外最近的一座大寺庙,就是报国寺。

颜宁带着秦婉如,如普通香客一样,进了报国寺,在天王殿烧了香。转到报国寺后园,楚谟和封平果然已经站在那了,意外的,楚昭恒居然也在。

秦婉如还是第一次见到太子楚昭恒,不免有些拘谨。

“秦姑娘不用多礼。我也只是看今日天气尚好,想出来走走。这后山的桃花开得不错。”楚昭恒对秦婉如温和的说。

秦婉如谢过,不知在要去看桃花好,还是要等颜宁好。

“婉如姐姐,你去赏花吧。报国寺这边的素斋不错,我们吃了午膳再回去,等会我去叫你哦。”颜宁看她手足无措的样子,王氏还想让秦婉如进宫,看她这样子,进宫还不得给人活吃了。

秦婉如自然答应,封平找了个借口,跟过去了。

大家心知肚明,也没人揭穿他。

楚谟虽然不满楚昭恒在这,但是论亲戚楚昭恒是颜宁表哥,论身份楚昭恒是堂堂太子,他只好恭敬地陪同在身后,偶尔哀怨不满的眼神,向颜宁看去。

颜宁挺冤枉,又不是她把楚昭恒叫过来的,走了一段路,她终于受不了了,“太子哥哥,你不会真就是出来赏花的吧?有事你就快说啊。”

楚昭恒看她那气鼓鼓的样子,感慨地说道,“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啊。”

“哼,我父亲都没说呢。太子哥哥,你不回去忙政事啊?”颜宁忍不住赶人。

楚谟听到这话,心里万分高兴,脸上连忙摆出劝说的样子,劝阻地叫了一声“宁儿”。

颜宁看他那藏不住的笑,忍不住撇了撇嘴。

“致远,我今日来,是有个事要麻烦你。”楚昭恒正了神色道。

“太子殿下请吩咐。”听楚昭恒这语气,楚谟不敢再轻忽,颜宁也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我三弟孤身在皇觉寺,听说病了,我有些担心他。”楚昭恒说了这一句,不再多说了。

“过两日我就去探望一下三殿下。”楚谟连忙保证道。

“太子哥哥,是出了什么事吗?”

“你别担心。”看颜宁有些急,楚昭恒放缓了语气,“只是,这么久了,他还未回来,我有些放心不下。”

放心不下什么?是觉得现在的一切太过平静了吗?

如今,与楚昭业相关的,也就是楠江那边的赈灾,兖州这边的战事。他这种人,肯定不会因为一个没出世的孩子,而伤心避世的。

239章 三殿下抄经

楚昭恒说了这个后,再没说其他,可也没走。

楚谟觉得,太子殿下这是嫉妒自己,只好忍了。

他没再用幽怨的眼神去看颜宁,颜宁就完全忘了这事了。拉着楚昭恒,说起当年自己和颜烈在报国寺玩的趣事来。

听颜宁说还曾在这里砸下一个鸟窝,楚谟不禁想起当初两人在荒山时的事,自己那下巴的乌青,几天才褪干净啊。

“宁儿,那个……”

“致远,人前你还是莫要如此称呼宁儿,免得落人口实。”楚昭恒一副兄长的样子,打断了楚谟的话。

颜宁觉得有理,“对,对,楚谟,太子哥哥说的对。”

楚谟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摸摸鼻子,不说话了。

听了颜宁的话,他忍不住看了楚昭恒一眼,意思是:听到没听到没,颜宁正叫我名字呢,你提醒提醒她啊,让她在人前对我恭敬一点啊,好歹我是世子。

可惜,楚昭恒完全无视他的眼神。

算了,没有抱得美人归之前,他一切都能忍。等颜宁进了镇南王府的门,他再重振夫纲,好好教教这姑娘何为亲疏有别。

只要这样一想,楚谟就能笑得桃花满天飞。

一次报国寺之行,就这么结束了。

这一日,楚昭恒又偷得浮生半日闲,游完报国寺后园,又和颜宁他们一起吃了一顿素斋。最后,回去的路上,他还拉着颜宁,在街头挑了几样别致的东西,要带回宫送给颜皇后的礼物。

“太子殿下,您大婚在即,政务又繁忙,就由我送颜姑娘和秦姑娘回去吧。”楚谟最后,不得不出声提醒。

“是哦,太子哥哥,你快回去吧。你说的事,我记下了。”颜宁也觉得他出来太久了。

楚昭恒到底也是事务缠身,招寿都来几次了,“那麻烦致远送你们回府吧。宁儿,回家代我向舅母问好。”

封平也不能久留,跟着楚昭恒回东宫去。

他们离开后,楚谟不敢耽搁正事。

他送了颜宁两人回到颜府,就进宫向元帝请求,也去皇觉寺烧香,顺便探望三皇子。

楚谟这次进京,名义上是为了南诏议和之事。其实,只是元帝想早点让他进京待着,免得他威望日高,不好拘管。

他在京城里,没有什么正经差事。只要他不离开京城范围,也没人管他。

元帝听他说想去皇觉寺逛逛,自然没有不答应的理。

楚谟第二日启程,带着清河和洛河等人,一路快马加鞭,到了皇觉寺。

皇觉寺不愧是本朝名刹,山门高耸,气象巍峨。

他们到了山门外时,山门已关,和尚们正在做晚课。

晨钟暮鼓,最是能涤荡心神。楚谟凝神静听了一会儿,才示意敲门。

清河敲开寺门,递上镇南王府名帖。

皇觉寺与皇家打交道最多,当然知道镇南王的名头,原本想让人明日再来的,现在自然是快些请进。

皇觉寺的知客僧,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阿弥陀佛,不知世子驾到,贫僧有礼了。”

“大师有礼了,是我叨扰了。”楚谟并不拿大,还了一礼,“久闻皇觉寺灵验,一直未能来礼佛。这次离家时,家母特地嘱咐,一定要来皇觉寺烧三柱香。我今日特意从京城赶来,明日好烧个头香。”

“王妃虔诚,世子至孝,佛祖一定会保佑的。”知客僧接待惯了高官贵族,奉承话张口就来。

此时天色已经有点晚了,知客僧其实很奇怪,这要是哪家夫人说赶来烧香拜佛,他还相信是因为虔诚。这镇南王世子进门后,打量寺中佛像的眼神,就不像是个信徒。

不过,只要不是在寺里闹事,他就不能把人拒之门外。

“大师,天也晚了,我今日想在寺里借宿一夜,不知是否方便?”楚谟出来的时候,就准备在皇觉寺住一夜。

“阿弥陀佛,世子若不嫌敝寺简陋,贫僧马上帮世子安排客房。”

皇觉寺的后园左边,有一片客房。这些客房,为了应付不同身份的善男信女,既有大通铺,也有单间。另外还有几个清净的院子,为的,自然是身份尊贵的香客们留宿。

知客僧探明楚谟打算留宿,就一路让着,往客房方向走去。

一路上,碰到下了晚课的僧人们,开来往往。

“对了,大师,我听说三皇子殿下也在寺里,不知他住在哪里?等会我想去拜会一下。”楚谟看着这一片客房,打听道。

“三殿下就住在倒数第二个院里。”知客僧指着客房后面示意道,“只是,世子这几日恐怕都不能见三殿下了。”

“哦?这是为何?”

“三殿下来寺后,听我们主持方丈说了两日经文,大受启发,他发愿想要闭门十五日,抄出一千份《金刚经》来布施。这是大功德,我们主持方丈就答应了。还特意交代了,所有三皇子的访客,一定要代为说明,不能打扰三殿下抄经。”

知客僧说得很详细,暗示楚谟不要去打扰。同时,语气里,隐隐有些自矜。才听自家方丈大师讲了两日经文,就发愿要闭门抄经。

这说明什么?

说明自家方丈大师佛法高深啊。

他觉得三皇子楚昭业是受佛法感召,才会有此愿心。

“原来是这样啊。那我明日去那院子看看。见不见就随缘了。”楚谟对知客僧的得意毫无感觉,他倒是好奇,楚昭业闭门忙什么呢?

知客僧看他毫无兴趣的样子,也有些悻悻然,接下来,话就少了。

他带着一行人拐到一个院落前,掏出一大串钥匙,找到一个,将门打开来,“世子爷,要不今晚就在这院落将就一晚吧?”

楚谟扫了一眼,院子不大,但是收拾的很干净。

“这院子,和三殿下的院子……”

“这院门出来,往右拐,第一个院落就是三殿下所住的院子了。”

顺着知客僧的指点,楚谟看到那边院子里,灯火通明。

“那我就住这里吧。对了,劳烦大师给安排一桌素斋送过来,我们还未吃饭呢。”

“是贫僧疏忽了,世子爷稍等。”知客僧告了罪,下去安排了饭菜,让楚谟一行人吃饱了歇息。

楚谟等人一夜无话,在客院中安睡。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240章 往北而去

第二日一大早,就有小沙弥来敲院门了。

原来是那知客僧想的周到,昨日听楚谟说要来烧头香,就记在心里了。怕楚谟错过烧香的时辰,他赶早就让小沙弥来提醒了。

楚谟无奈,他昨日只是随口一句话,可人家和尚当真了。他也不好说自己不去,人家也是好意啊。所以,他只好起来,匆匆梳洗后,到大殿去烧香拜佛。大殿里,和尚们还在早课,喃喃诵经声中,楚谟一脸虔诚的接过三支清香,跪拜之后,插到香炉中。随后,又向方丈和知客僧道谢。

等他拜好,从大殿出来时,不少香客正在殿外,等候进去参拜。

香客里有不少女眷,看楚世子一身锦衣,风姿过人,有些未出阁的姑娘们看着都红了脸,有胆子大的,那就直勾勾地盯着看了。

清河跟在楚谟身后,世子板着脸没有左右张望,他就没这种顾忌了。看了一圈后,他捅捅边上的洛河,示意洛河也看。他心里直感慨:自家世子爷又得到了不少芳心,可惜,这些姑娘们的芳心,注定要空付了。

楚谟烧完香,吃了斋饭,慢慢地往楚昭业所住的客院走去。

那座客院外面,站了不少侍卫守护,偶有香客路过,都不自觉地绕开行走。

楚谟走到可以前,只见院门紧闭。他也不用别人上前,自己上去扣动了门环。

院门一开,一个小太监探出头来,大声呵斥,“何人这么大胆,胆敢打扰三殿下。”

“劳烦禀告三殿下一声,就说是楚谟来访。”楚谟也不生气,微笑着说。

那小太监没见过楚谟,但自然听说过楚谟是谁。他连忙打开了半扇院门,跪下磕头,换了一张脸,“原来是世子爷。奴才不知是世子爷,万望世子爷恕罪。”

“行了,我也不跟你计较,快去禀告吧。”

那小太监爬起来,骨碌一下转身,就往院子里窜去。

过了片刻,李贵跟在小太监身后走出来,“真是楚世子啊,奴才给世子爷请安。”李贵跪下行了大礼,楚谟示意后才站了起来,“世子爷,快请进院内奉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