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看来,后宫所有的女人,除了个别的之外,所有人都是玩物,只是分喜欢或是不喜欢的玩物。

作为皇帝,他想要什么没有?区区一个玩物,他并不觉得可惜。

他喜欢美人,却不喜欢蛇蝎美人。

可是,他怕就怕在,并不单单是后宫妃嫔的所作所为。

老实说,明景帝这个位置,做得并不算稳当。

这和他的执政能力没有关系。

这是历代大明先祖都未能解决的问题——世家官员冗杂。

如果这是世家联手,给他下的最后通牒……

明景帝叹了口气,只能拖了……

拖到这些高傲的世家大族主动向他这个皇帝低头,主动来求他开恩科!

就在明景帝胡思乱想之际,慈宁宫终于到了。

“皇上驾到——”

慈宁宫内。

太后一听静鞭响起,知道是明景帝到了,放下了手里的茶杯,也放过了自己的手,只是手心那清晰的红痕,显示太后的心情并不那么美丽。

招来静水,轻声吩咐了几句,一旁的小宫女依稀能听见“太医”两个字眼。

小宫女并不是好奇心重的人,看到静水姑姑瞪了她一眼,便猛地低下了头,面色苍白,不敢言语。

太后对静善并没有吩咐什么机密,只是让她偷偷请个太医而已。

她知道明景帝今日为何而来。

既然瞒不住了,她也只好退而求其次,让一个太医在慈宁宫候着,也好时刻救治。

太后如此小心,不是没有原因的。

宫里千挑万选出来的太医并非完全是庸才,也有真正有本事的人。

有位张姓太医就私下觐见太后,称皇上有可能是中了奇毒。

这也是太后对黄顺起了杀心的原因之一,一个贴身太监,竟然让皇帝中了奇毒,着了道,太后不杀他杀谁?

也许太后会怀疑张太医诓骗于她,然而,她不得不相信王嬷嬷的话。

王嬷嬷的诊断和张太医如出一辙,甚至王嬷嬷还特意嘱咐了太后,在没有确知是皇上中的何等奇毒的时候,切忌暴躁易怒,否则并不是每次都有大明先祖庇佑的。

太后始终忘不了她听了王嬷嬷的话后,当时后怕的心情,也许她年轻的时候,有过好几个孩子,然而如今,她也只有明景帝一个。

王家和她的所有身家性命全系于如今坐在龙椅上的一个一个孩子。

一如往常,太后把明景帝迎了进来之后,奉于高座,待明景帝就坐,静水也奉了茶水上来。

是大红袍,明景帝最喜欢不过的茶。

轻轻拨弄着杯沿,露出了清澈艳丽的汤色,清远、浓长,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含香。

明景帝端着茶水也不说话,来慈宁宫的路上,他也想清楚了,刚开始受人蒙蔽的怒气散了不少,明白他的母亲只是担心自己的孩子。

太后拉着明景帝的手,寒暄了几句,明景帝也异常配合,然而,该来的还是要来,只听明景帝道,“母亲,把那两个人带上来吧。”

说的,自然是裴云若和李宗。

朝堂上李宗和顺太妃的党羽在兴风作浪,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贤王李宗早已被太后软禁在了宫闱,就在顺太妃的奉先殿。

这还是顺太妃低头特意向太后求来的。

难得自己的死敌向自己下跪祈求,太后心情甚好,大发慈悲地松了口。

太后轻叹口气,吩咐了静水几句,命她带了李宗和裴云若上来。

对外说是在小佛堂清修悔过,实际上裴云若被太后关进了慈宁宫的暗室里了。

一个秽乱宫闱的宫妃,太后还怕她污了佛门的清净。

也许是在慈宁宫的暗室呆了几天,被整治得怕了,陡然见了光,裴云若还瑟缩了一下。

到底裴云若现在还是明景帝的妃嫔,还有个婕妤品级,静水还特意让几个小宫女替她上妆梳洗。

裴云若呆呆地看着铜镜里隐隐约约的宫装丽人,神色有片刻怔然,随即低掩眉眼,面容平静。

她知道她躲不过了。

太后不会放过她,皇上不会放过她,所有人都不会放过她!

握紧拳头,未修的指甲镶嵌进了肉里,滚出血珠,刺痛了她的心。

手上的痛,再多加十倍百倍,也比不上,这短短几天的羞辱!

既然,你们所有人都不让嫔妾好过……

嫔妾就只有赌上一次了……

反正都是一个死!

拉上一个皇帝,嫔妾也不算亏。

奉先殿离慈宁宫有些远,裴云若到的时候,李宗还未到。

明景帝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裴云若,恍然间竟有隔世之感。

自从上次裴云若遭人算计大闹了谨身殿,被他禁了足之后,他就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她了,这个曾经宠爱至极的女人。

眉眼依旧清丽温婉,梳着精致的鬓发,身着她最喜欢水蓝色宫装,清新而柔和。只是那双总是含情的眸子,透出来的浓重的沧桑悲怆,让人不忍直视。

她的胆子也变大了许多,平日里总是低眉浅笑的样子,如今却敢抬眼直视。

明景帝摇摇头,胆子能不大吗?恐怕之前都是做戏吧,能秽乱宫闱的女人,胆子总是很大的。

过了好一会儿,李宗终于到了。

“罪臣李宗叩见皇上。”李宗恭恭敬敬地行了礼,道。

明景帝看着殿下并排跪着的,宛如一双璧人的两人,声音甚是平静冷淡,道,“说吧,你俩是怎么回事。”

“罪臣……”

未等李宗说话,一直跪在那未曾言语的裴云若便道,“嫔妾第一次见到王爷的时候,是在太后娘娘的寿宴,那时,嫔妾酒醉扶着宫女的手,便到了那片枫叶林,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嫔妾遇到了贤王殿下……”

裴云若像是沉浸在了回忆里一样,满脸的甜蜜与幸福。

她没有察觉到的是,高座上的明景帝随着她的一字一句,脸色渐渐阴沉。

谁也不想听见自己的女人口口声声念叨着和别的男人的私情!

也许裴云若是知道的,可是她别无选择。

不按照那个人说的做,她就是死,做了还有一线生机。

“贤王殿下的文采风流,嫔妾自小便有耳闻,辞藻华丽优美,令人心折。”

裴云若的声音清脆悦耳,像是柔和了整个春日的清风,抚过在场所有人的耳廓,直入人的心里。

“小时候,嫔妾听说贤王殿下喜欢古琴……”明景帝眼睁睁地看着她露出了和平日里无二的柔情似水,脸颊微红,亲耳听到她道,“特意央了爹爹请了古琴女师父,只为有朝一日能亲手献上一曲《凤求凰》”

这是一曲流传千年的思慕之音。

明景帝想到了自己亲手赐给她的那把举世无双的焦尾,想到了在钟粹宫的那颗树下,手法娴熟的一曲《凤求凰》,想到了……

心绪一激,呕了口血,顺着他的下巴,流到了勾着金丝的玄色常服上,暗色的一片,颇为心惊。

“皇帝……”太后大惊失色,一边拿着手帕替他擦拭,一边道,“来人,把这贱婢,拖下去!”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就是这贱婢的目的!

要生生把皇帝给气死!

不,不是这个贱婢的目的,而是这个幕后黑手的目的!

明景帝一摆手,制止了她,中气十足,完全看不出刚刚吐了血的样子,甚至脸上都染了一丝红晕。

只听他道,“你继续……”

裴云若看着他冰冷的神色,忍不住浑身一抖,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她的所作所为已经没有了退路,身后便是万丈悬崖。

暗自咬咬牙,裴云若又道,“嫔妾知道自己和王爷相遇就是一个错误,可是,嫔妾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控制不住自己的……人。”

这得有多厚颜无耻,才能说出如此恶心的言辞!

李宗本就一直低着头听着裴云若在那胡说八道,一听到她这句话,猛地抬起头来,唇边泛起一丝苦笑。

他们之间从来就只有一个拥抱,哪里有更多的接触?

终究是变了。

口若蜜糖,心如蛇蝎。

这句话也足够,将他俩处死了。

明景帝闭上了眼,道,“来人,把这两个人打入天牢,听候发落。”

既然已经丢了面子了,他也不介意破罐子破摔,让天底下所有的人看看这两个人的恶心的嘴脸!

明天,就要让这两个人自绝于天下!

他就是要看看这幕后黑手亲眼看到她所有的布置,一步一步完成,然后露出这背后的狐狸尾巴!

裴云若瘫软在地,任由粗使宫女把她拖下去。

她终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然而,等待她的绝对不是无罪释放。

她只希望,那个人能遵守诺言了。

翌日,天未亮的时候,一众朝臣头戴锦帽官翎,身着朝服朝珠,恭恭敬敬地按照品级站在太和殿,等候明景帝的到来。

然而,先等到的,却是身戴枷锁的贤王李宗和宫妃裴云若。

市井流言这些宫外的官员,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相互对视一眼,又低垂着头,当做没看见。

这种天家闲事,可不是他们能管的。

“皇上驾到——”

黄顺的声音响起,是明景帝到了。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黄顺和往常一样道,仿佛没有看到正中央跪着的两个人,特别淡定。

苏正也配合着走了出来,道,“臣有本奏……西部军情告急……户部粮草……”

这本就是军机大事,该是所有大臣共同讨论的要务,然而,所有朝臣仿佛都静默了一般,连明景帝也沉默地按下了奏折,一言不发。

王家当家人,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看了跪在中间的李宗和裴云若一眼,嘴角含笑,义正言辞道“臣有本奏,如今皇城市井流言甚毒,玷污皇家清誉,望陛下彻查此事!以证皇家清白。”

明景帝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终于开口道,“此事先按下不表,黄顺,宣旨——”

黄顺侧身从一旁小太监手里接过一则明黄色的卷轴,缓缓展开,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自继位以来……贤王李宗与婕妤裴氏……秽乱宫闱……今废除李宗贤王之位,收回封地……圈禁于于石岩……处以裴氏凌迟之刑……”

石岩是什么地方?

整个大明的极寒之地,寻常人都不会路过那,甚至连商旅都不会因为近道而选择路过石岩。

剥夺了李宗的贤王之位,圈禁于石岩,明景帝这是要李宗自生自灭、生不如死啊!

群臣哗然,这可是先帝亲子!哪里是能如同寻常藩王一般废封随意的!

可是,一想到,李宗犯下的事,众人也释然了,秽乱宫闱加上谋朝篡位,按例是该圈禁。

只是,这其中有几分真几分假,他们这些局外人就不清楚了。

也不需要清楚。

李宗一直未曾多言,低垂着头,腰杆挺得笔直,看不清神色,就算听到圈禁于石岩,也无动于衷,就连身形也没有一丝变化。

让人不明白,他现在的心里是如何作想。

苏正弯下腰,唇角露出狐狸般的微笑,果然是苏家教出来的姑娘,才智毫不逊色于她的姐姐!

“皇上圣明——”

是已成定局,就算再有怨言,也无济于事,群臣只能高呼万岁高呼圣明。

这就是天子,群臣恭维,万人相捧。

黄顺得明景帝示意,高声道,“退朝,皇上起驾——”

“且慢——”

黄顺话音未落,便听见太和殿正门口,一个女声传来。

天已大亮,红日冉冉升起,一名身着宫装的女人,手上高举明黄色物什,逆光而行,银红色的锦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艳丽而端庄!

银红色,是贵妃以上才配穿戴的颜色!

☆、第60章 先帝遗诏

黄顺定睛一看,赫然便是目前本该好好待在奉先殿祈福的顺太妃!

那身银红色的宫装华服分明是贵太妃才配穿戴的!

黄顺倒吸一口凉气,意识到,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默默地退到了一旁,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他这个小小的太监还是别参和到这些大人物的恩恩怨怨里吧。

顺太妃说到底也是明景帝的庶母,而且是有头有脸、有身份有地位的庶母,所以当着群臣的面,不好下了顺太妃的面子,只道,“顺太妃为何突然到了这太和殿?”

这话,说得颇为软和,明景帝主要顾及的是顺太妃背后的赵家。

赵家一直都是历代皇帝心里的一块心病,这根硬骨头,吞了噎喉,放在那又想啃。

也只有先帝能暂时让赵家听话。

大明可没有什么“后宫不得干政”或者“女子不得从政”的说法,然而,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女人堂堂正正地登上过这太和殿的台阶。

当天底下所有人都默认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顺太妃的此举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然而龙椅上的明景帝都没有说什么,这些官员也只好缩缩脖子,闭口不言,静看势态的发展。

“皇上可是说错了。”顺太妃淡淡道,看也不看地上跪着的自己的儿子,一双略带苍老却不浑浊的双眸直直地盯着龙椅上的明景帝,透过了顺着冕旒倾泻下来的旒珠,直看进了他的眼眸深处。

“朕有何错?”明景帝挑眉,道。

顺太妃轻轻一笑,嘴唇上扬的弧度恰到好处,那张苍老的面容,仿佛焕发出生机,风韵犹存,不愧是当年宠冠六宫、艳绝群芳的顺贵妃。

顺太妃收回视线,缓缓展开手里的明黄圣旨,道,“先帝遗诏在此!尔等还不速速跪迎!”

先帝遗诏!

群臣哗然,然而一瞬间的反应,却是“咚”得一声,跪在了地上,特别是上了年纪的大臣。

倒不是对先帝爷有多尊敬、敬仰,到了连当今皇帝都不顾的地步。实则是先帝的余威深重,就连现在,先帝都在皇陵呆了十几年了,这些大臣也心有余悸。

先帝和明景帝的执政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理念。

如果明景帝是软和,先帝就是强硬,如果明景帝是温柔,先帝就是暴戾,如果明景帝是与人为善,先帝就是不折手段,如果明景帝是顾念旧情,先帝就是铁血无情……

就拿这次拖拖沓沓了特别久的科举制来说,明景帝是好声好气地和世家商量,然后再通过迂回战术达到目的,若是先帝在时,定当雷霆手段,先把命令下达了,再让心腹去办,到时候事成定局,这个眼高于顶的世家大族不认也得认了。

说不清两种方式哪一个更胜一筹,只能说,先帝显然更能威慑群雄。

顺太妃见到这群大臣如此反应,显然也想到了当年的先帝舌战群雄的盛况,微微叹了口气,环顾一周,也不管台阶上缓缓走下来的明景帝,不管朝堂上还有未跪下的明景帝一派的死忠官员,只是深深地看了眼稳稳地站在那的苏正。

那一眼,含了许多东西,苏正看不大明白,不过他也不需要明白,他只需要时时刻刻跟着如今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的脚步就行了。

时刻揣摩帝王心思,然后迎合,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当一个合适的忠臣良将。

这才是苏家一直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

随后,顺太妃收回了视线,收起了嘴角的笑意,腰杆挺得笔直,端端正正地站在那,就像是小时候初初跟着女夫子念千字文一样,严肃、不苟言笑,又像是当年先帝带着她去祭天,当着全天下百姓的面,念着檄文一样,肃穆庄严。

只听她,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二子李成接旨……朕弥留之际传皇位于皇二子李成……”

顺太妃心里一抽,微恸,无论看了多少次,对她来说,她的心底都会涌起莫法的悲哀。

她的先帝爷啊,到死也怕她们母子干出什么祸害朝纲的事儿出来,特意在遗诏上明明白白地写明了皇位归属,只要还想要这个遗诏,就必须得认下李成这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她该庆幸先帝并没有赐她一杯毒酒,让她陪葬吗?

估计也有顾忌赵家的原因吧。

可是,你可知道,臣妾答应了你,便不会食言……

“……恭妃王氏,奸柔成性,恐难当太后之位……今赐顺贵妃赵氏执掌剥夺宫妃位份之权……”

估计是弥留之际了,先帝爷说得含蓄,远没有年轻时候的狂妄,可是在场所有人都不是蠢货,都知道,先帝这是给了顺太妃随时废了太后的权利!

算起来,先帝在时,顺太妃是贵妃之尊,太后只是三庶妃之一,废了一个庶妃之位,绰绰有余!

顺太妃都堂而皇之地踏进了太和殿,甚至还手持明黄色圣旨,太后从小太监那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心里充斥了不安与忐忑,顾不得什么了,也坐上了凤辇紧赶慢赶地赶到了太和殿。

一踏进殿门口,就清晰地听到了顺太妃念出的字正腔圆的先帝遗诏!

竟然是先帝遗诏!

她不蠢,不会听不出来先帝的潜在意思!

只觉眼前一黑,台阶都没有踏稳,便显些倒了下去,幸好有一旁的静水扶着,才不至于丢了里子又丢面子。

不过,也没什么差别了。

这天底下,对于一个妻子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丈夫的一句“奸柔成性”!而且是由自己最痛恨的女人转诉的“奸柔成性”!

她一直都知道先帝并不喜欢她,甚至平日里一点宠爱都没有,能有如今的尊荣,全拖了她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

她想不顾一切地上前抢了顺太妃手里的明黄圣旨,可是,她不能,她如今还是太后,不能没有太后的尊仪!

她不能没有太后的尊仪!

因为明景帝对外都是一副孝子的样子,特意在原有的太后仪仗之上,又添了许多宫女太监,所以,太后的这一出,声势极大,让人一眼就注意到了。

明景帝看着太后苍白的神色,抿了抿唇,却没说什么,现在最要紧的是顺太妃这个女人手里的先帝遗诏,万不可给李宗和裴云若有任何翻盘的余地!

可是,明景帝注定要失望了。

若是这个遗诏没有任何用处,顺太妃也不可能选在了这么个时间拿出来,选在了满朝文武皆在场的时候拿了出来!

这是先帝赐给她们母子最后的护身符了。

就为了防着李成母子俩!

顺太妃轻飘飘地瞥了眼半靠在静水身上的太后和站在不远处面色平静的明景帝,嘴角牵起若有似无的消息,继续念道,“……待皇二子李成继位之后,册封顺贵妃赵氏为顺贵太妃,令贤王李宗终身圈禁于其封地,至死不得踏入皇城一步……钦此!”

可笑的是,明景帝初登基时,太后明目张胆赖下的她的位份,先帝早就册封好了!

话音一落,顺太妃笑吟吟地道,“各位大人们起来吧。我可当不起这个礼,敬先帝乃为人臣子、为人子女、为□□妾的本分……”

这官员,说的就是包括苏正在内的见遗诏不跪的明景帝的死忠,子女,说的就是端端正正地站在那的明景帝,妻妾,说的就是柔柔弱弱地站着的太后娘娘。

这含沙射影地话,听得明景帝耳根子发红,心里却颇为不是滋味。

他一向都是自诩孝顺的。

可是,让他心寒的是,至死,先帝都给了李宗母子一则相当于免罪金牌的圣旨!

皇家子弟无论犯了什么事,最严重的下场不过是圈禁,只是分圈禁在哪个地方而已。

明景帝原先指定的石岩是最可怖的地方,去了那,不死也得去了半条命。然而先帝的一则遗诏,便彻底让他之前的圣旨成了一纸笑话。

虽然只是先帝遗诏,只是一则遗诏而已,可是,明景帝于情于理都得毫不犹豫地遵守。

大明历来是以孝治国,奉行的是“天地君亲师”,如果连天子都不以身作则,被有心人拿去作文章,本就内忧外患、不怎么稳固的皇位,恐怕有得摇摇欲坠了。

“皇上,接旨吧。”顺太妃最后看了一眼,在她手里呆了十几年的圣旨,声音缥缈,幽幽道。

其实她一直都不想把一则圣旨拿出来的。

一旦取了出来,就得亲手交给李成,此生恐怕都没有机会再看一眼了。

这是她最后的念想了。

包含了先帝,对她们母子所有的残忍和宠爱的圣旨。

明景帝眼眸微闪,在众目睽睽之下,终于撩起了玄色朝服,直挺挺地跪了下去,双手举过头顶,道,“儿臣领旨!”

☆、第61章 战事起,将远行

顺贵太妃把圣旨递给了明景帝后,便毫不犹豫地走向了跪在地上的李宗,贤王李宗。

那则圣旨承载的已经过去了,写圣旨的人也不在了,她现在只有她的儿子了。

就算明景帝颁了圣旨废了李宗的贤王尊位又如何?就算明景帝已经下旨把李宗圈在了石岩又如何?

先帝遗诏里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令贤王李宗圈禁于封地终身不得离开封地半步。

这是硬生生地让李宗到封地里去当一个土皇帝啊!

在大明,皇帝虽高于一切,可是,也有天高皇帝远的说法,王爷在封地里无论做了什么,远在天边的皇帝又能如何?

明景帝这么一跪,算是落实了这先帝遗诏!

落实了贤王李宗的身份!

可笑的是之前还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如今却不得不下跪低头!

“宗儿,走吧,咱们回家吧,再也不来这个纸醉金迷的皇城了。”顺太妃拉起了李宗幽幽道。

当年顺贵太妃赵氏也只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因着皇家规矩,无可奈何赵家不得不为自家姑娘一切打点好了、收拾妥当了,亲自送到这纸醉金迷的皇城里,亲自送到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里。

哪曾想当初那个单纯的小姑娘经历了后宫沉浮之后,成为了如今这个样子。

好在先帝怜惜,在李宗成人之后,第一时间便赐了封地,那个地界,刚好把赵家本宅给圈了进去。

对顺太妃来说,去贤王李宗的封地就等于回家,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