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军婚之肥妻翻身-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可以称赞的是,有一条罐头压盖的生产线,但是机器也脏的可以,看机器的是个小伙子,看着倒是老实,一走路,她发现了,有一条腿不太得劲。
朱海眉转了一圈,很不客气的说,“郭厂长,这些都是入口的东西,就这样环境下生产出来的东西,你敢吃。”
郭海明苦笑“我要是说原来不是这样的,你可能不相信,自从我承包工厂之后,好多工人罢了工,剩下的多半是又懒又难伺候的主,一不小心就给你闹个底朝天。”
朱海眉怜悯的看着他,“既然如此,那这个工厂我看你还是别承包了,没有意义。”
第62章 希望你们过得好一点
郭海明黯然,“从前我爸是这个厂的厂长,他管的时候是最红火的时候,后来接连两任厂长除了贪就是贪,县里没有办法,这才承包出去,老爷子非得逼着我来承包,这两三个月了本来是旺季,你看现在,明显的要散架,我是一点辙都没有。”
朱海眉是让郭海明的司机小李开车送回来的。
回了家婆婆格外热情,“怎么样?工厂怎么样?”
朱海眉摇摇头,“思考一下再说。”
“怎么再说呢?”梅子婆婆脸色不好看,她要是不去,春来和莲子能去吗?
朱海眉无奈了,挣钱如果那么容易的话,岂不是人人都是富翁了?工厂里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妇女了,妇女在一起就是事多,说掐架就是掐架,她能受得了?
“妈,我去趟大姐家。”打了个招呼,出去了。
梅子婆婆一听她去莲子家,哪有不应的?
去罐头厂的事情,她之前想的太简单了,如果姐姐姐夫跟了去,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不过她尊重他们的决定。如果他们真的跟了去,无论如何她都会想办法让他们站稳脚,给他们铺好路。之前原主亏欠沈家那么多,她这样心心念念的为他们打算,也算对得起他们沈家了。
大姐家隔了两个村,走路也就是有二十分钟,在代销点买了些给老人的给小孩的糕点,零食之类的,打听了王春来家,拎着东西过去了。
一进门吓了一跳,不过三间正屋,一间东屋,一间西屋,院子里还养着羊,养着鸡鸭鹅,只留出一小块地,拉了铁丝,上面晾着衣服。怪不得姐夫心心念念的要盖房子,估计在院子里放个屁,其他屋都能听的一清二楚的。他们家的院子、房子也太小了。
“姐,姐夫。”她高声喊道。
“谁呀?”沈华莲撩开东屋的帘子,一看是她,惊喜道,“梅子来了呀,快进来。”
朱海眉指指堂屋,指指自己手中的东西,沈华莲笑了一下,进了堂屋,“妈,我娘家弟妹来看您来了。”
过了一会里屋的帘子才挑开,老太太不冷不淡的道,“来啦。”
朱海眉诧异,分钱那会刚见了挺热乎的呀,怎么了这是?寒暄了两句,老太太也不太热情,她便跟着沈华莲去了东屋。
“怎么了这是?”
他们住的东屋,也够挤吧的,光两张床就站了大半间屋子。
“甭理她,三天两头的这样,怎么了,咱妈让你来的?”
“不是,有点事想和你说说。”
“啥事?”
“县里有个罐头厂让我过去做技术,我寻思着带你和姐夫一起去。将来混好了,在县城买套房子,孩子们也能跟着受到好的教育。”
沈华莲先是吃惊后来忽然哗哗掉眼泪。
“哎吆,姐,你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哭什么?”
沈华莲小声的哭了一会,方擦擦眼泪,“要是真能在县里再好不过了。”
沈华莲不说,朱海眉也不好意思再问怎么了,“姐夫什么时候回来,之前说是想个长远的买卖,但是我也想不出有什么好买卖。这个罐头厂,我觉得还行。我打算让你过去管生产,让姐夫管销售,拿提成,这样工资还能高点。等将来你们做的好了,就是回来自己干都行,你和姐夫商量商量呗。”
“梅子就是我自己去干,我都不想在家了。”
“咋了,姐夫欺负你了?”
沈华莲摇头,“村西挖河一家出一个人,你姐夫一大早就走了,我头疼寻思多睡会,他奶奶就骂上了,我说我歇会就起来,她骂的更难听了。”骂的难听的话,她都不好意思给梅子学。
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朱海眉拍拍她的手,“姐,一家子人多担待点,我要不不等姐夫回来了,他要是得空,你让他家来一趟吧。”说完就要走。
沈华莲留她,“你晚上在这吃饭吧,我让春来去送你。”
“不了出来的时候了没给咱妈说要留下,这就走了。”
朱海眉前脚到家,后脚王春来骑着自行车就来了。她正在厨房里做饭,外面就听他的声音,“梅子,梅子。”
朱海眉隔着窗户应了一声,王春来立刻站了厨房门口来了,“梅子,我听你姐说要去罐头厂?”
他的神情里带着一丝兴奋。
“是我和姐说了,但是具体要看你们俩的意见。”
王春来搓搓手,“我和你姐都愿意。”
她熄了锅底的火,出来道,“姐夫你可要想清楚了,在外面混可不容易,我在那里待不了多久,还得靠着你和姐姐你们自己站稳才行。”
“这个你放心,想当年我王春来在队里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梅子,我和你姐保准不丢你的脸。”他们家的老三中专毕业进了县里的供销社,总觉得高人一等似的,他和莲子倒不觉得什么,但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就不这样想了。他一心想要跳出农门,无奈没有机会。现在有梅子为他们操心,他怎么能不抓住呢?
“姐夫孩子们怎么办?老人怎么办?”朱海眉问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父母他们还年轻,身体没事,孩子们暂时在家里,等以后我们站稳了脚,再带到城里读书。”
朱海眉点头,“理该如此,姐夫出去销售你别害怕,东远原来拉的那些客户,你都跟着去送过货,再说你自己也跑过不少,只要咱们产品好,这个不难。”
“对,我出去跑这个倒是不担心,就是你姐,她性子忒好了,你让她去做产品,能成不?”
朱海眉笑道,“放心吧,我姐性子好,但是能服人,再说,刚开始不是有我呢。”
王春来感激的道,“啥也不说了,将来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你就吱一声,我王春来决不含糊。”
朱海眉扑哧一下笑了,“哪有这么严重,我就是希望姐姐能过得好一点。”
王春来心下了然,若不是因为有莲子,估计他也沾不了这么大的光,心中越发的下定决心,要对莲子好。
第63章 计划书出炉
王春来答应去,朱海眉也放心了,当天晚上就开始做产品计划书。经过实际考察,她发现工厂目前最需要改变的就是产品。她的计划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厂务的建设,另一部分是产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的方向。她相信只要有订单,只要工厂有利润,那么她就没有白白在工厂待着。
目前罐头厂生产的产品非常单一,除了普通的水果罐头,再就是肉类罐头,肉类罐头的产量不多,销量也不好。她的计划中,除了改善原有的水果罐头口味之外,暂时增加黄桃罐头和什锦罐头两种。肉类罐头也增加两种,一种是有名的午餐肉,再就是五香酥鱼的罐头。
从产品的挑选,到清洗,到加工,到制作,到成品,她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标准,做食物的人,除了口感,最应该保持的是干净卫生。
不仅仅是产品的卫生标准,还有制作人员的卫生标准,只要进了车间不能带进去一丝脏东西。写到这里她叹了口气,估计这个比较难,要想车间卫生,就要改变工厂的卫生,那么工厂到底有没有钱先去改变外部环境?
计划书的条条框框,格式文本,她是手到拈来,即便是如此,仍然写到凌晨两点多才写完。看着奋斗一晚上的成果,朱海眉满意极了,如果此刻手边有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简直就是完美了。
自重生以来,总算找回一点现代的感觉。得瞧瞧哪里有卖咖啡的,喝点咖啡那才叫过日子,一提起这个,不想还好,想起来简直要人命。
她站起来伸伸腰腿,穿上厚衣服,拿上手电,出去上个厕所准备睡觉。
外面天空中,没有月亮,星星疏疏朗朗,动物们都休息了,和白天的喧闹相比,此刻格外寂静。空气带着凉意,一阵风吹来,她打了个喷嚏,赶紧裹裹衣服,朝着厕所走去。
此刻公公婆婆的屋里,只听传来一阵呵欠声,然后就是婆婆的声音,“先前我总是后悔让大小子,娶了梅子。这丫头也不知道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倒是谁都顾着,你说当初算命的说她凤凰命,说不准还真是真的,是吧?”
公公婆婆说话,本来她也不该听,但是此刻说的是她,她怎么能忍不住不偷听?怀着十足的罪恶感,她又轻轻地向着他们的窗户下面走了几步。
只听公公道,“是不是是的,你也别总纠结这个了,我看大小子走的时候对她态度倒好,如今和莲子他们处的又好,这都是好事啊。你总感叹这个干啥?”
“也不是总感叹,就觉得她变化这么快,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说你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咸的。这么晚了不睡觉。”只听公公打了个呵欠,“睡觉睡觉。”婆婆又小声的嘀咕了道,“赶明个,还是催着他们给我生个胖孙子是正经事儿,是吧。”
不过这次回应婆婆的是公公的鼾声。
朱海眉只觉得自己双颊发热,捂着脸,缩着脚去了趟厕所,爬了床上却又睡不着了,心想沈东远你在干什么?我做的这些你知道了,会高兴吗?
猛然间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会高兴吗?她做她的关他什么事哪?她嗷的一声,拉开被子蒙上头,这不是她的想法,这是原主的想法。
第二天婆婆看她两个黑眼圈,关心的问道,“熬夜熬的?”
朱海眉含糊的嗯了一声,“我今天要过去工厂送文件,吃了饭就走,中午估计不回来了。”
“春来他们不和你一起?”
“我先自己去,等方案定下再说其他的。”
梅子婆婆连忙道,“那这么说,莲子他们还不一定能去?”
听着婆婆语气中的不安,又想起昨夜她的感慨,安抚道,“您放心就是这事不成,我也会想办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说来也怪,听她说这些,梅子婆婆竟然心中安定起来。
朱海眉坐了镇上的公共汽车去县里,幸好,公共汽车在工厂那边可以停靠,不至于走太多的路,往后真要是在这里上班了,还真是个麻烦事呢?
到了工厂,郭厂长正在指挥了工人,清理工厂的角角落落。咦,这么快就执行了?
郭海明转身看见她,不觉眼前一亮,忙迎上来,“您这么快就来了,我还想下午过去一趟呢。”
“您别说‘您’了,随便称呼就好了。”
“哪能这么说,要不往后我还是叫朱技术员吧。”
朱海眉心中微动,迟疑道,“要不你叫我朱总监?”这个称呼,现在还没有出现吧,从前自己的位置就是总监,如果他们这样称呼,也是对从前的怀念吧。
郭海明也迟疑了,“这个当什么讲?”
“就是总的监制。”她在拆字面上的意思。
郭海明双手一拍,“这个称呼好,我也觉得叫朱技术员别扭呢,那咱们以后就这么称呼了。”
到了厂长办公室,朱海眉双手把计划书呈给郭厂长。
郭海明坐在凳子上仔细的翻看,计划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厂务建设,第二部分是生产和销售计划。
直到看到计划书,郭海明才由衷的赞叹,朱海眉真是个人才。厂务建设中各部门的分管,工资待遇,规章制度一应俱全。生产和销售计划中,月计划,季度计划,年度计划制定详细,甚至连策略都有。
看着一张张字迹工整的计划书,他是真心佩服,就这样一张张的手写出来,真不知道要费多少时间呢,而且昨天下午她才回去,今天上午就来了。她肯定是坐公交车来的吧,就这样的能力,他忽然生出一股他们厂太亏待她的感觉。
“朱总监,你放心,虽然咱们说好的待遇是一个月三百,但是只要工厂有效益,我一定会给你加奖金。”
朱海眉很认真的道,“一看郭厂长就不是小气的人,我的着重点是放在产品上,先给工厂创造效益,再做厂务建设,您看如何?”
第64章 罐头大赛
郭海明翘起大拇指,“非常务实。”
听到这个评论,朱海眉才真正的开心的笑了,这才是她真正的核心所在,而且评论很贴切,务实,她要的就是务实。
她这发自内心的一笑,用灿若秋花来形容也不过,略带着婴儿肥的下巴一笑,显出两个小小的逗窝来,惊艳又可爱。
郭海明低了头,翻了两夜文件,“朱总监,昨天你看的着急,咱们的保鲜库和冷冻室你还没有见过,走,我带你去见识见识。”
朱海眉惊讶,“咱们工厂还有保鲜库和冷冻室?”
郭海明怅然道,“当然了,这还是75年,我父亲建的,只可惜辉煌了两年,后来他一退休,竟然被人拿来当做渔利的工具,仓库里后来基本上都是只进不出了。”
朱海眉从前做设计,接触过的企业也不少,但是都是只看表面现象,后面内里的操作,还是没有见过,听郭厂长这么一说,她也来了兴致,“走,看看去。”
一进了保鲜库,她真正惊讶了,先不说成堆的苹果、梨、桃子、黄桃这些当季的水果,就连夏天的草莓、葡萄都堆的满满的。
她指着草莓惊讶道,“这还能吃吗?”
郭海明点头,“当然,这个保鲜库可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等咱们出去关上门之后,从外面把空气抽干,这里面的东西再放几个月都没有问题。”
这就是真空保鲜的技术了,可惜现在还没有这个词语出来。
“这下好了,我还愁什锦罐头用什么原料做,现在可好了,原材料算是不缺了。”
两个人走出保鲜库又来到冷冻室,朱海眉穿着羊皮大衣,犹觉得冻的身上咯吱咯吱的响,都是些肉啊,鱼的,她扒拉了一下,竟然还有海鱼,也不知道在哪里进的货,还真行。
在冷冻室里待了一会她就受不了了,赶紧出来,跳了几下才好,郭厂长也冻得够呛,来回的搓手。
“原料很充足,但是郭厂长,您得马上安排人打扫卫生,尽快投入生产,水果类的罐头,是应季的东西,再过上两个月天冷了,就少有人吃了。”
郭海明点头,“放心,从今天开始,我就带人干,两天就收拾出来。朱总监咱们可说好了,您可不能临阵脱逃,丢下我一人孤军奋战哪。”
朱海眉笑,“郭厂长也太小心了。难道,您讲信用,我就不讲信用了吗?”
郭海明微微一怔,她说话还真是不留情面,“走,看看的办公室去吧。”
安排的她的办公室和他的办公室紧连着,房间不大,办公桌椅也是旧的,好在整洁干净,桌上还有一部电话也不知道能用不能用。她也不是多计较的人,左右没有打算过几个月。
“如果郭厂长对计划书没有什么意见,那么我和姐姐他们明天就算正式上班?”
郭海明伸出手来,“欢迎朱总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由郭厂长亲自带着人去打扫卫生,众人心里再不情愿,也要给他几分面子,更何况,这次郭厂长真下了狠心,有不配合的员工或者消极怠工的员工,小则记小过,大则记大过,再不行立马结了工资,让他们滚蛋。
总有那么两个出头鸟被干掉了。
回来闹了两回,郭海明直接叫了派出所的人,过来坐阵,这下谁都消停了。
朱海眉私下先拿了五百块钱给大姑姐,让他们不要怕花钱,先拿几个单子回来,震震大家,王春来心里明白,梅子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他往里面搭钱,也要先在工厂里站住脚。
王春来卯足了劲,也豁出去了,拿着罐罐香的样品,供销社、代销点的到处跑,也不知道是他运气好,还真就是罐罐香的名气大,经过本县最大的棉纺厂的时候,他灵机一动,学着沈东远的思想去跑企业,许了副厂长两百块钱的费用,竟然拿下来一个3000罐黄桃罐头,3000罐什锦罐头的单子。
我里个去啊,连郭海明也服了,这是一个厂的单子呀。
说好的提成是两个点,6000罐罐头什么概念,只要出了货,款收齐了,光提成,他就能拿到一百多块钱。更何况,什锦罐头的出厂价格高,要一块三一瓶。
王春来这两个单子,让郭海明一下子对他有了新的看法,他都做好了给他白开工资的打算,更树立了对朱海眉研制产品的信心,他真的没有看错人。
工厂产品的销售,带动了众人的积极性,众人不再聚在一起闲聊天,消极怠工的也逐步减少。在郭海明的高压之下,工厂的车间逐步卫生起来,工人进出车间,一色的卫生帽,白大褂,鞋子上都戴着鞋套。
虽然目前的卫生标准还达不到朱海眉的要求,但是工厂一是经费有限,二是马上也快到冬天了,一切不宜动作,郭海明看着工厂一步步的在好转,越发的觉得请朱总监,真是请对了。
有郭海明罩着,没有人敢对朱海眉怎么样,连带着王春来渐渐成了销售的主力,他们三个人在工厂中逐渐稳固起来。
工厂里的做配方的老师傅一共还有两个,一个姓刘,一个姓张。张师傅请了长期病假,就剩下刘师傅天天坐阵。对于朱海眉的到来,自然心中最不满,她一来,把老的配方全都推翻了。
朱海眉也不多说话,申报了郭海明,建议工厂举行一个罐头大赛,邀请一百名来自各界的人员,让他们免费吃罐头,吃完之后,以投票的形式来评判哪个罐头更受大家的喜欢。公开评判罐头的口味,其实也能间接的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
郭海明对她佩服至极,表面来看,免费吃罐头是工厂赔了,但是长远来看确实有影响力。无论是他还是他的父亲从未想过这个方法。征求了刘师傅的意见,刘师傅欣然同意,他倒是要看看,是老传统的口味受大家的欢迎,还是她的口味让大家喜欢。
第65章 配方的人选
方案一定下来,郭海明又忙了起来,她媳妇天天抱怨他不着家。抱怨也没有用,现在正式工厂的积极建设时期,他肯定要忙,请人员还要他去邀请,有医生,律师,教师,各界的工人,普通的农民,还有孩子等等,光请人他都花了两三天的时间。
全工厂都沸腾起来,支持老师傅的人都道,“她算哪根葱,给她个下马威看看。”
支持朱海眉的人则道,“那帮老家伙总是不把人放在眼里,朱总监,你一定要打败他们。”
朱海眉淡淡一笑,并不多发表意见,只是又给郭海明提了意见,罐头不要署名,免得输的一方不好看。
郭海明笑道,“你还害怕输?”
朱海眉笑道,“可不,我太怕了。”
随即朱海眉怕输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工厂。
自从她来了工厂闲言碎语多了,哪能在乎这个?
杨武县本来就不大,一说开罐头大会,新奇的很,还有免费的罐头吃,到各单位一拉人,一百人轻易凑够。
郭海明的同学是小学校长,在学校里借了一百套桌椅,头一天就在工厂摆好了。
临时搭起的平台上铺着红色的毯子,挂着红绸花,拉着一条横幅,工工整整的写着“罐罐香第一届罐头大会。”
郭海明眯着眼睛看着条幅,第一次有了成就感,罐头有没有卖出去是一说,关键是这声势,造的是够了。他的同学在报社当记者呢,明天照片这么一拍,是不是会创造新的辉煌?
第二天秋高气爽,工人们一色的工装,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列在平台两旁。等一会,他们扮演的是上菜工了,负责把一碟碟的罐头端到桌上,再把他们的投票给放到箱子里。至于端到桌子上的罐头,为了公平起见,由郭海明的父亲郭英带着工厂十名普通员工监督工人们装盘,两个盘同时上,不同颜色的盘子对应不同的彩纸,觉得哪个口味好,就投哪个票。
这一场的较量,先不说最后的结局如何。单就产生的影响,就在杨武县热闹了好几天。甚至过去好几天了,还有人在外面探头探脑,听说你们免费吃罐头。
郭海明听说了哭笑不得,朱海眉却建议道,“在大门处,新建一个罐头展厅,有来买罐头的人可以去那里买,但是价格却要和市场价一样,免得搅乱市场秩序。”
郭海明回家就和老爷子说起这个来。
老爷子一惊,“房子盖了吗?”
“没啊。”
“回去就盖,这个女娃子了不得哦。”
果不其然,而后杨武县新兴成了旅游县,罐头则成了杨武县的特产,谁来了都带上一箱两箱的回去。那一个小小的形象展厅竟然占了不少的出货量。当然,这是后话了。
朱海眉正忙着做午餐肉罐头,才短短十来天的功夫,午餐肉竟然成了杨武县餐桌上招待客人的新产品。
打开罐头,或炒或做汤,都行,关键是好吃。她想了记忆中午餐肉做菜的方法,在花了二十块在印刷厂,印了几千份单页,就放在供销社,有需要的自行去取。
别说,午餐肉销售的更快了。只是做这罐头,她需要一个徒弟。沈华莲不行,做水果罐头,她很有天赋但是在肉类的罐头上就差多了,她害怕闻肉味,一闻肉味她就头疼。
这可难办了,她也不是缺良心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